2014届惠安县高三年质量检查试卷(语文) 高中语文核心组命制 2014.5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锲而不舍, (《荀子·劝 学》) 洪波涌起。(曹操《观 沧海》) (3) 根别鸟惊心。(杜甫《春 望》) (4)潦水尽而寒潭清, 勃《滕王阁序》) (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 密《陈情表》) (6)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 《游山西村》)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义,完成2~5题。 待漏院记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 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 君逸于卜,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②可数也, 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況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 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 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 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 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 措,欺诈日牛,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λ。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 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 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玩 器,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 也,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假寐而 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 危矣。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 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注]①待漏院:古代朝臣晨集等待召见的地方。②哕哕(hui):象声词,徐缓 而有节奏的响声。③眚( sheng):灾异。④慆慆:纷乱不息的样子
2014 届惠安县高三年质量检查试卷(语文) 高中语文核心组命制 2014.5 一、古代诗文阅读(27 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 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 ⑴锲而不舍, 。(《荀子·劝 学》) ⑵ ,洪波涌起。(曹操《观 沧海》) ⑶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 望》) ⑷潦水尽而寒潭清, 。(王 勃《滕王阁序》) ⑸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李 密《陈情表》) ⑹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 《游山西村》)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义,完成 2~5 题。 待漏院①记 宋·王禹偁 天道不言,而品物亨、岁功成者,何谓也?四时之吏,五行之佐,宣其气矣。圣 人不言,而百姓亲、万邦宁者,何谓也?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张其教矣。是知 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古之善相天下者,自咎、夔至房、魏②可数也, 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耳,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朝廷自国初因旧制,设宰臣待漏院于丹凤门之右,示勤政也。至若北阙向曙,东 方未明,相君启行,煌煌火城;相君至止,哕哕②銮声。金门未辟,玉漏犹滴, 彻盖下车,于焉以息。待漏之际,相君其有思乎?其或兆民未安,思所泰之;四 夷未附,思所来之;兵革未息,何以弭之;田畴多芜,何以辟之;贤人在野,我 将进之;佞人立朝,我将斥之;六气不和,灾眚③荐至,愿避位以禳之;五刑未 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忧心忡忡,待旦而入。九门既启,四聪甚迩。相 君言焉,时君纳焉。皇风于是乎清夷,苍生以之而富庶。若然,则总百官,食万 钱,非幸也,宜也。 其或私仇未复,思所逐之;旧恩未报,思所荣之。子女玉帛,何以致之;车马玩 器,何以取之。奸人附势,我将陟之;直士抗言,我将黜之;三时告灾,上有忧 也,构巧词以悦之;群吏弄法,君闻怨言,进谄容以媚之。私心慆慆④,假寐而 坐,九门既开,重瞳屡回。相君言焉,时君惑焉。政柄于是乎隳哉,帝位以之而 危矣。若然,则死下狱、投远方,非不幸也,亦宜也。 是知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窃 位而苟禄,备员而全身者,亦无所取焉。 棘寺小吏王禹偁为文,请志院壁,用规于执政者。 [注]①待漏院:古代朝臣晨集等待召见的地方。②哕哕(huì):象声词,徐缓 而有节奏的响声。③眚(shěng):灾异。④慆慆:纷乱不息的样子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门未辟,玉漏犹滴 辟:打开 B.兵革未息,何以弭之 弭:消灭,平息 C.奸人附势,我将陟之 陟:惩罚 D.构巧词以悦之 构:编造 3.下列四组中,全都表现贤相心思的一组是(3分) ①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②四夷未附,思所来之 ③兆民未安,思所泰之 ④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 以厘之 ⑤旧恩未报,思所荣之 ⑥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万物生长,年年有收成,百姓相亲,万国安宁,这是官员商讨治国纲要、分 守自己职责、勤于治理、伸张皇帝教化的结果。 B.朝廷设置待漏院的目的,要求宰相勤于政务。上朝日,宰相到达,到待漏院 暂息;让宰相在等候上朝时多想想朝廷大事。 C.把宰相按职责品行分成三类,肯定第一类,认为应让他们总管百官,享受优 厚俸禄:而对第二类和第三类持严厉批判的态度。 D.作者时任大理寺小官吏,他撰写此文的目的是希望能把这篇文章记录在待漏 院壁上,来告诫执政的大臣既要有德行又要勤劳。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3分) 答 (2)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3分) 答 )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越调】小桃红 江岸水灯 (元)盍西村 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香 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 (1)请简要分析首句中“闹”字的妙处。(3分) 答 (2)这首元曲的末尾三句虚实结合,颇有意味,请简要赏析。(3分) 答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分)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金门未辟,玉漏犹滴 辟:打开 B.兵革未息,何以弭之 弭:消灭,平息 C.奸人附势,我将陟之 陟:惩罚 D.构巧词以悦之 构:编造 3.下列四组中,全都表现贤相心思的一组是(3 分) ①是不独有其德,亦皆务于勤尔 ②四夷未附,思所来之 ③兆民未安,思所泰之 ④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 以厘之 ⑤旧恩未报,思所荣之 ⑥复有无毁无誉,旅进旅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万物生长,年年有收成,百姓相亲,万国安宁,这是官员商讨治国纲要、分 守自己职责、勤于治理、伸张皇帝教化的结果。 B.朝廷设置待漏院的目的,要求宰相勤于政务。上朝日,宰相到达,到待漏院 暂息;让宰相在等候上朝时多想想朝廷大事。 C.把宰相按职责品行分成三类,肯定第一类,认为应让他们总管百官,享受优 厚俸禄;而对第二类和第三类持严厉批判的态度。 D.作 者时任大理寺小官吏,他撰写此文的目的是希望能把这篇文章记录在待漏 院壁上,来告诫执政的大臣既要有德行又要勤劳。 5.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⑴是知君逸于上,臣劳于下,法乎天也。(3 分) 答: ⑵五刑未措,欺诈日生,请修德以厘之。(3 分) 答: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 分) 【越调】小桃红 江岸水灯 (元)盍西村 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香 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 ⑴请简要分析首句中“闹”字的妙处。(3 分) 答: ⑵这首元曲的末尾三句虚实结合,颇有意味,请简要赏析。(3 分) 答: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觉民坚持自己的婚事自己做主,觉新不同意觉民的意见,要他听爷爷的话。 觉民回答说:“不要再提爷爷了。我要走我自己的路”。(《家》) B.玛丝洛娃由服苦役改判为流放,恰好有个英国客人想参观监狱,将军开了通 行证,说聂赫留朵夫可以陪同他一起去给他当翻译。(《复活》 C.爱斯梅拉达很想与弗比斯见面,就请伽西莫多帮她找弗比斯。遭到弗比斯拒 绝后,他冷静地骗爱斯梅拉达说“我没有找着他”,受到她的责怪。(《巴黎 圣母院》) D.在吴老太爷的丧礼上,林佩瑶见到雷鸣。雷鸣赠给她一本破旧的《少年维特 的烦忧》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这两样东西是他们当年爱情的见证。(《子夜》) E.葛朗台有生以来第三次请的客人是公证人和银行家两家,银行家因为不需要 葛朗台付旅费才被选去巴黎帮助清理弟弟的债务。(《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 (1)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全无惧色,回叱飞(张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 降将军!” 说这话的是《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他是怎么落入张飞之手的?后来张飞如何 对待他的拒降? (2)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瞧不出来。”宝钗心内也知道, 却点头不说;宝玉也点了点头儿不敢说。 这是凤姐在宝钗生日时给两个戏子赏钱时说的。这个孩子像谁?由谁说出来?说 出后宝玉又做了那些事? 答第()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文。”(《论语·学而》) ②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③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乎掌。 (《孟 子·梁惠王上》) (1)阅读①段,谈谈“孝”“弟”与“学文”的关系。(2分) 答 (2)联系②③段,谈谈你对第一句中“行有余力”的理解。(4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A.觉民坚持自己的婚事自己做主,觉新不同意觉民的意见,要他听爷爷的话。 觉民回答说:“不要再提爷爷了。我要走我自己的路”。 (《家》) B.玛丝洛娃由服苦役改判为流放,恰好有个英国客人想参观监狱,将军开了通 行证,说聂赫留朵夫可以陪同他一起去给他当翻译。(《复活》) C.爱斯梅拉达很想与弗比斯见面,就请伽西莫多帮她找弗比斯。遭到弗比斯拒 绝后,他冷静地骗爱斯梅拉达说“我没有找着他”,受到她的责怪。 (《巴黎 圣母院》) D.在吴老太爷的丧礼上,林佩瑶见到雷鸣。雷鸣赠给她一本破旧的《少年维特 的烦忧》和一朵枯萎的白玫瑰,这两样东西是他们当年爱情的见证。(《子夜》) E.葛朗台有生以来第三次请的客人是公证人和银行家两家,银行家因为不需要 葛朗台付旅费才被选去巴黎帮助清理弟弟的债务。(《欧也妮·葛朗台》) 8.简答题。(任选一题)(5 分) ⑴阅读下面《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 ……全无惧色,回叱飞(张飞)曰:“汝等无义,侵我州郡!但有断头将军,无 降将军!” 说这话的是《三国演义》中哪位人物?他是怎么落入张飞之手的?后来张飞如何 对待他的拒降? ⑵阅读下面《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 凤姐笑道:“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瞧不出来。” 宝钗心内也知道, 却点头不说;宝玉也点了点头儿不敢说。 这是凤姐在宝钗生日时给两个戏子赏钱时说的。这个孩子像谁?由谁说出来?说 出后宝玉又做了那些事? 答第() 题: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①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 文。”(《论语·学而》) ②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③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乎掌。” (《孟 子·梁惠王上》) ⑴阅读①段,谈谈“孝”“弟”与“学文”的关系。(2 分) 答: ⑵联系②③段,谈谈你对第一句中“行有余力”的理解。(4 分) 答: 三、现代文阅读(24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2 题
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 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 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 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 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 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 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 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 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一一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 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 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 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 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 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 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 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 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一一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 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 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 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 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 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一一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 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 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 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 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 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 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 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 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 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 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摘编自2014年2月13日《光明日报》) 10.下列对文章所说的“乡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乡愁是一种抗拒标准化、理性化生活的最恰当方式。 B.乡愁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以及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C.乡愁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
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 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 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 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 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 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 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 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 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 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 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 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 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 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 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 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 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活过的农业 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 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 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 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 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 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 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 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 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 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 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 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一个社会行 为的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 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 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 (摘编自 2014 年 2 月 13 日《光明日报》) 10.下列对文章所说的“乡愁”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乡愁是一种抗拒标准化、理性化生活的最恰当方式。 B.乡愁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以及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C.乡愁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
D.乡愁是一种追忆、留恋和缅怀逝去生活的消极怀旧。 11.请简要分析第一段论述的思路。(3分) 答 12.乡愁对当下中国有什么意义?请简要概括回答。(3分) 答 )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天堂蜂群 王子龙 昨夜,父亲骑着一只金色的蜜蜂,来到我的身边。 抽象的父亲,浅浅地笑着。那蜜蜂透明的羽翼扇动着,我感到一袭透明 的风,将我包围。而父亲,也淡淡如一袭透明的风 父亲的气息浸染于我的整个生命。父亲躺在木屋中,栖息于南山上三年, 他仍在地面上,背朝黄土面朝天。我总是觉得他的生命还在继续,他的容颜依然 鲜活。 那时母亲就像一株向日葵,四处寻找着丢失的太阳。她久久地伫立着, 与蔬菜们喃喃耳语。母亲说,老头子睡在这里,你们远走髙飞,我连一个说话的 人都没有了。 母亲这样说的时候,我听见木屋里父亲哼了一声。父亲生前就是这样 每当对母亲说的话表示不满时,就会闷闷地哼上一声。他们一生并不和睦,也很 少能够融洽地交流什么。可是母亲在父亲的棺木边,总是哭得昏天黑地,甚至晕 倒。母亲没有文化,她的哭法独树一帜,她把父亲生平编成哭词:“我的姊妹呀, 你身体不好命比黄莲苦啊,你躺在床上我端茶倒水不分昼夜啊-”她称丈夫为姊 妹真是创造。 我们发现母亲一人在家时养成了自言自语的习惯,遂将母亲接到城里来 住。我在心里惦记着南山上的父亲,独自一人长住野外的父亲。每次我回乡,都 要在漆黑的木屋边坐下,用心灵与我长睡的父亲对话。 对于还存在于地面之上的亲人,我们总是寄寓着人寰情怀。这大约就是厝放三年 的风俗意义吧。古人有“丁忧三年”的习俗,真是尽了孝道。我没有在父亲身边 丁忧三年,但只要父亲还在地面,我就饱含忧郁,不时地回归故乡。就如在父亲 生前,我只有一两个月还乡一次,与他深谈和静坐,才能平息城市生活的尘嚣, 找到心灵的宁静 三年已满,决定将父亲安葬 我踏遍了屋前屋后的山水,为父亲寻找理想的穴居之地 清晨,我和弟弟来到这里,动土。我将锄头举到半空,用力挖下去。乡亲们说, 挖三锄头,口里要念叨“一挖金,二挖银,三挖聚宝盆”,我觉得无论是祈祷还 是象征,这样念叨只不过体现了发财的梦想。于是我振振有辞地表达了三句更有 寓意的动土宣言 父亲生前一定没有坐过八抬大轿,现在,在鞭炮齐鸣中,他享受到了。一只大红 公鸡骑在木屋上,几只蜜蜂嗡嗡地护送着,八个汉子起轿,向塘柏山进发
D.乡愁是一种追忆、留恋和缅怀逝去生活的消极怀旧。 11.请简要分析第一段论述的思路。(3 分) 答: 12.乡愁对当下中国 有什么意义?请简要概括回答。(3 分) 答: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15 分)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天 堂 蜂 群 王子龙 昨夜,父亲骑着一只金色的蜜蜂,来到我的身边。 抽象的父亲,浅浅地笑着。那蜜蜂透明的羽翼扇动着,我感到一袭透明 的风,将我包围。而父亲,也淡淡如一袭透明的风。 父亲的气息浸染于我的整个生命。父亲躺在木屋中,栖息于南山上三年, 他仍在地面上,背朝黄土面朝天。我总是觉得他的生命还在继续,他的容颜依然 鲜活。 那时母亲就像一株向日葵,四处寻找着丢失的太阳。她久久地伫立着, 与蔬菜们喃喃耳语。母亲说,老头子睡在这里,你们远走高飞,我连一个说话的 人都没有了。 母亲这样说的时候,我听见木屋里父亲哼了一声。父亲生前就是这样, 每当对母亲说的话表示不满时,就会闷闷地哼上一声。他们一生并不和睦,也很 少能够融洽地交流什么。可是母亲在父亲的棺木边,总是哭得昏天黑地,甚至晕 倒。母亲没有文化,她的哭法独树一帜,她把父亲生平编成哭词:“我的姊妹呀, 你身体不好命比黄莲苦啊,你躺在床上我端茶倒水不分昼夜啊--”她称丈夫为姊 妹真是创造。 我们发现母亲一人在家时养成了自言自语的习惯,遂将母亲接到城里来 住。我在心里惦记着南山上的父亲,独自一人长住野外的父亲。每次我回乡,都 要在漆黑的木屋边坐下,用心灵与我长睡的父亲对话。 对于还存在于地面之上的亲人,我们总是寄寓着人寰情怀。这大约就是厝放三年 的风俗意义吧。古人有“丁忧三年”的习俗,真是尽了孝道。我没有在父亲身边 丁忧三年,但只要父亲还在地面,我就饱含忧郁,不时地回归故乡。就如在父亲 生前,我只有一两个月还乡一次,与他深谈和静坐,才能平息城市生活的尘嚣, 找到心灵的宁静。 三年已满,决定将父亲安葬。 我踏遍了屋前屋后的山水,为父亲寻找理想的穴居之地。 清晨,我和弟弟来到这里,动土。我将锄头举到半空,用力挖下去。乡亲们说, 挖三锄头,口里要念叨“一挖金,二挖银,三挖聚宝盆”,我觉得无论是祈祷还 是象征,这样念叨只不过体现了发财的梦想。于是我振振有辞地表达了三句更有 寓意的动土宣言。 父亲生前一定没有坐过八抬大轿,现在,在鞭炮齐鸣中,他享受到了。一只大红 公鸡骑在木屋上,几只蜜蜂嗡嗡地护送着,八个汉子起轿,向塘柏山进发
到目的地停下,开始捡棺。母亲呼天抢地地哭,“我的姊妹呀-”哭声在山坳里 回荡着,现场气氛愈发凝重。由于不让子女目睹,我倚在一棵颤动的松树上,遥 望着。一两只蜜蜂绕着棺木,嗡嗡地飞。时值三九寒冬,蜜蜂早该冬眠,她们从 何而来? 棺木被打开。一群蜜蜂“嗡”的一声蜂拥而出。仿佛从棺木中飞出的精灵, 莫不是戏剧中梁祝化蝶的传说在我父亲的身上应验? 那蜜蜂炸开了窝,整个塘柏山一时肃穆无比,只听见嗡嗡作响的天籁之音, 像来自天堂的神曲。众人呆呆地静止了一刻,灵魂出壳。那蜜蜂小巧玲珑,是原 野上飘荡的野蜂。却不蜇人,绕着棺木嗡嗡地转,像吟诵着天堂的经文。老者拍 拍胸脯,给自己壮胆。仔细一看,原来棺盖内倒挂着一只硕大的蜂巢。数百只蜜 蜂的温暖的家! 里确实是数百只蜜蜂的美妙的天堂。这些追寻鲜花、芬芳和美的天使 飞遍旷野,寻觅到生命的栖居之地。她们真的超然于物外,她们把我形消玉陨的 父亲当作了自然和伴侣。 蜂蜜,金黄色的蜂蜜,向下垂滴着,散发出香甜的气味。 而蜂蜜渗透了父亲的骨殖。母亲哭得晨昏颠倒:“你生前受够了苦难,你 走后吃够了蜂蜜呀 我没能够见着父亲的最后的模样,他一生中最坚强的部分归于尘土了。他 手掌中骨头是怎样拉扯着我长大,他肩膀上的骨头是怎样担负着生活重担,他头 颅中的骨头是怎样支撑着人生智慧? 我用衣服兜着一捧黄土,将父亲埋葬。突兀而起的坟冢啊,你将苦难和忧 愁、疾病和疲倦、勇气和荣誉埋葬,你将我父亲的一生总结为一抔黄土。 父亲头枕着塘柏山的脊梁,雄视着山脚一汪清水塘。天地亘古,我再次念 叨着让生命生生不息的宣言。人生苦短,我辈当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百年以后, 我也要像那天堂蜂群,陪伴你,用幸福或忧伤。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5 分) A.文章开头写“我”梦到父亲骑蜂而来,由此引发“我”对父亲生前事迹的回 忆,回忆中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B.母亲失去了你亲这一“太阳”后饱受孤独之苦,尽管父亲生前与她关系不和 睦,但这并不影响她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C.乡亲们说动土时要念叨“一挖金,二挖银,三挖聚宝盆”,对此,“我”不 以为然,流露出对落后殡葬习俗的鄙夷态度。 D.文章倒数第二段把“父亲瓣一生”比作“一捧黄土”,十分贴切,形象地说 明了父亲的身份特征和性格特点 E.文章写“我”每次回乡,都要与长睡的父亲对话,这种心灵交流,不仅体现 为人子应尽的孝道,也让自己从中受益。 14.文章三处写母亲哭诉,请简要说明其作用。(4分) 答 文中反复出现对“蜜蜂”的描写,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其中的意蕴。(6分) 答
到目的地停下,开始捡棺。母亲呼天抢地地哭,“我的姊妹呀--”哭声在山坳里 回荡着,现场气氛愈发凝重。由于不让子女目睹,我倚在一棵颤动的松树上,遥 望着。一两只蜜蜂绕着棺木,嗡嗡地飞。时值三九寒冬,蜜蜂早该冬眠,她们从 何而来? 棺木被打开。一群蜜蜂“嗡”的一声蜂拥而出。仿佛从棺木中飞出的精灵, 莫不是戏剧中梁祝化蝶的传说在我父亲的身上应验? 那蜜蜂炸开了窝,整个塘柏山一时肃穆无比,只听见嗡嗡作响的天籁之音, 像来自天堂的神曲。众人呆呆地静止了一刻,灵魂出壳。那蜜蜂小巧玲珑,是原 野上飘荡的野蜂。却不蜇人,绕着棺木嗡嗡地转,像吟诵着天堂的经文。老者拍 拍胸脯,给自己壮胆。仔细一看,原来棺盖内倒挂着一只硕大的蜂巢。数百只蜜 蜂的温暖的家! 这里确实是数百只蜜蜂的美妙的天堂。这些追寻鲜花、芬芳和美的天使, 飞遍旷野,寻觅到生命的栖居之地。她们真的超然于物外,她们把我形消玉陨的 父亲当作了自然和伴侣。 蜂蜜,金黄色的蜂蜜,向下垂滴着,散发出香甜的气味。 而蜂蜜渗透了父亲的骨殖。母亲哭得晨昏颠倒:“你生前受够了苦难,你 走后吃够了蜂蜜呀--” 我没能够见着父亲的最后的模样,他一生中最坚强的部分归于尘土了。他 手掌中骨头是怎样拉扯着我长大,他肩膀上的骨头是怎样担负着生活重担,他头 颅中的骨头是怎样支撑着人生智慧? 我用衣服兜着一捧黄土,将父亲埋葬。突兀而起的坟冢啊,你将苦难和忧 愁、疾病和疲倦、勇气和荣誉埋葬,你将我父亲的一生总结为一抔黄土。 父亲头枕着塘柏山的脊梁,雄视着山脚一汪清水塘。天地亘古,我再次念 叨着让生命生生不息的宣言。人生苦短,我辈当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百年以后, 我也要像那天堂蜂群,陪伴你,用幸福或忧伤。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文章开头写“我”梦到父亲骑蜂而来,由此引发“我”对父亲生前事迹的回 忆,回忆中表达了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B.母亲失去了你亲这一“太阳”后饱受孤独之苦,尽管父亲生前与她关系不和 睦,但这并不影响她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C.乡亲们说动土时要念叨“一挖金,二挖银,三挖聚宝盆”,对此,“我”不 以为然,流露出对落后殡葬习俗的鄙夷态度。 D.文章倒数第二段把“父亲瓣一生”比作“一捧黄土”,十分贴切,形象地说 明了父亲的身份特征和性格特点。 E.文章写“我”每次回乡,都要与长睡的父亲对话,这种心灵 交流,不仅体现 为人子应尽的孝道,也让自己从中受益。 14.文章三处写母亲哭诉,请简要说明其作用。(4 分) 答: 15.文中反复出现对“蜜蜂”的描写,请结合文本简要探析其中的意蕴。(6 分) 答: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施蛰存:逝去的风度 徐百柯 施蛰存(1905~2003),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 2003年11月25日,巴金老人百岁诞辰,文坛学界隆重纪念,盛誉曰“见 证文学史的世纪老人”。此前6天,11月19日,小巴金一岁、同在上海华东医 院的施蛰存寂寞辞世,中国现代文学史鲜为人知的“另一面”随之凋零 当时有人写下“巴金的热闹与施蛰存的孤寂”之语,伴以长长一声叹息。 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拜访施蛰存,问他喜欢看美国什么杂志,他出口说道: “ Vanity fair(名利场)”,于是李欧梵返美后寄了几本给他。问他看了没有, 施蛰存摇摇头,淡淡地说:“看了,大不如前了!”李欧梵恍然,当年· 世纪30年代一一一施先生爱看的这本文化杂志,品位比现在“高出许多” 后来又见施蛰存,李欧梵又问他喜欢看美国什么杂志,他说:“寄几份看 过的《纽约时报》书评和星期日特刊吧。”这次,李欧梵迟迟没有寄出,“原因 无他,怕施先生较前次更失望” 上世纪30年代,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法文译名意为“当代人”,指 能够和世界文艺潮流同步的人。李欧梵称:“现在再翻开这个杂志的内容,特别 是内中介绍的西方文学,仍然令我咋舌,惊异不止,在当时的环境下,竟然如此 识货’,几乎所有的西方重要现代作家都介绍了。” 在《现代》上亮相的,包括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逝 水年华》,还有当时只是美国“文坛新秀”的海明威、福克纳等人。文学史家评 论: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新时期”,中国当代作家才通过汉语 译本“重新发现”了这批作家,并从中找到灵感和自己的文学偶像。“当人们在 80年代手捧艾略特的《荒原》为其深刻地反映这个时代的本质而感慨万千时 殊不知,早在50年前,《现代》杂志早已介绍过这位诗人的这部作品,只不过, 以自己长着一个希腊式的鼻子而自傲的邵洵美把这部大著的名字译成了貌不惊 人的《荒土》而已。” 施蛰存早年就读于教会大学,故英语、法语皆佳,加上上世纪30年代上 滩开放的文化风气,使他能轻易快捷地看到各国最新出版的文艺杂志和书籍,从 中建立自己的文学创作、批评以及编辑的标准,“实际上,他所建立的标准,正 与当时世界文学潮流的标准相接轨”。 他的小说,《将军的头》、《石秀》、《梅雨之夕》、《魔道》、《夜叉》…… 几乎每一篇都是实验性极强的作品。与李欧梵谈论西方现代文学,他对任何“冷 门”问题,都如数家珍,对答如流,以至于李欧梵自愧:“我多年身在美国,购 书和借书都甚方便,为什么施先生说的书名和作者大多对我仍然陌生?”李曾对 自己的学生说,“我们这一大堆学者,集全部精力研究西方现代文学,恐怕还比 不上30年代的一个年轻人一一施蛰存先生 施蛰存去世后,有杂志刊文:拥有“中国现代派鼻祖”和“中国现代小说 的先驱者”称誉的施蛰存,以冷眼笑看着发生在21世纪新新人类身上的一切, “今天的一些女作家,爱用‘身体’写作,施老说,这些不新鲜,30年代的左 翼都玩过……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题 施蛰存:逝去的风度 徐百柯 施蛰存(1905~2003),浙江杭州人,现代著名作家、翻译家、学者。 20 03 年 11 月 25 日,巴金老人百岁诞辰,文坛学界隆重纪念,盛誉曰“见 证文学史的世纪老人”。此前 6 天,11 月 19 日,小巴金一岁、同在上海华东医 院的施蛰存寂寞辞世,中国现代文学史鲜为人知的“另一面”随之凋零。 当时有人写下“巴金的热闹与施蛰存的孤寂”之语,伴以长长一声叹息。 哈佛大学教授李欧梵拜访施蛰存,问他喜欢看美国什么杂志,他出口说道: “Vanity Fair(名利场)”,于是李欧梵返美后寄了几本给他。问他看了没有, 施蛰存摇摇头,淡淡地说:“看了,大不如前了!”李欧梵恍然,当年―――上 世纪 30 年代―――施先生爱看的这本文化杂志,品位比现在“高出许多”。 后来又见施蛰存,李欧梵又问他喜欢看美国什么杂志,他说:“寄几份看 过的《纽约时报》书评和星期日特刊吧。”这次,李欧梵迟迟没有寄出,“原因 无他,怕施先生较前次更失望”。 上世纪 30 年代,施蛰存主编《现代》杂志,法文译名意为“当代人”,指 能够和世界文艺潮流同步的人。李欧梵称:“现在再翻开这个杂志的内容,特别 是内中介绍的西方文学,仍然令我咋舌,惊异不止,在当时的环境下,竟然如此 ‘识货’,几乎所有的西方重要现代作家都介绍了。” 在《现代》上亮相的,包括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普鲁斯特的《追忆逝 水年华》,还有当时只是美国“文坛新秀”的海明威、福克纳等人。文学史家评 论:直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新时期”,中国当代作家才通过汉语 译本“重新发现”了这批作家,并从中找到灵感和自己的文学偶像。“当人们在 80 年代手捧艾略特的《荒原》为其深刻地反映这个时代的本质而感慨万千时, 殊不知,早在 50 年前,《现代》杂志早已介绍过这位诗人的这部作品,只不过, 以自己长着一个希腊式的鼻子而自傲的邵洵美把这部大著的名字译成了貌不惊 人的《荒土》而已。” 施蛰存早年就读于教会大学,故英语、法语皆佳,加上上世纪 30 年代上海 滩开放的文化风气,使他能轻易快捷地看到各国最新出版的文艺杂志和书籍,从 中建立自己的文学创作、批评以及编辑的标准,“实际上,他所建立的标准,正 与当时世界文学潮流的标准相接轨”。 他的小说,《将军的头》、《石秀》、《梅雨之夕》、《魔道》、《夜叉》…… 几乎每一篇都是实验性极强的作品。与李欧梵谈论西方现代文学,他对任何“冷 门”问题,都如数家珍,对答如流,以至于李欧梵自愧:“我多年身在美国,购 书和借书都甚方便,为什么施先生说的书名和作者大多对我仍然陌生?”李曾对 自己的学生说,“我们这一大堆学者,集全部精力研究西方现代文学,恐怕还比 不上 30 年代的一个年轻人——施蛰存先生。” 施蛰存去世后,有杂志刊文:拥有“中国现代派鼻祖”和“中国现代小说 的先驱者”称誉的施蛰存,以冷眼笑看着发生在 21 世纪新新人类身上的一切, “今天的一些女作家,爱用‘身体’写作,施老说,这些不新鲜,30 年代的左 翼都玩过……
早年专注于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后来长期担任大学教授,研究中国古典 文学和金石碑帖,施蛰存堪称传奇的经历表现在个人魅力上,形成一种奇妙的混 合体,被赞叹为“包含着中国古典温雅气息与西方文化绅士情调”。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作家李劼回忆起与施先生的交往:“我后悔当初没 有早点登门拜访你。我一直误以为,你像其他前辈一样,被几十年的思想改造弄 得面目全非。再说,我所在的那个中文系,你是被人谈论得最少、少到了几乎要 被人遗忘的老前辈 后来,李劼无意中听到在系资料室做了几十年的老资料员偶尔说起施先生: 当年挨批斗时被打翻在地,镇定自若站起来,理理衣衫,拾起被打飞的帽子,掸 去尘土,戴在头上,重新站直了继续听凭折腾。老资料员感慨:“施先生当时的 风度好极了。 于是,李劼立即前去拜望,因为那种“清清淡淡的悠远,不是皎皎者易污,也 非峣峣者易折”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分) A.文章开头巴金老人百岁诞辰的隆重与施蛰存的寂寞辞世形成对比,意在说明施 蛰存作为一个中国短篇小说大家却遭长期冷遇。 B.作为一名学者,施蜇存的文化品位是很高的,这从他对《名利场》的批评可 以看出。 C.施蛰存的鉴别力很强,他主编的《现代》早已介绍了几乎所有的西方重要现 代作家。中国当代作家能得以“重新发现“乔伊斯、艾略特等作家,都得益于他 D.施蛰存还是一位富有个性和探索精神的作家,他去世后被誉为“中国现代派 鼻祖” E.本文用倒叙的手法,打破时空顺序,增加了历史纵深感,向我们展现了施蛰 存虽孤寂一生却始终默守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尊严 14.文中说“施先生当时的风度好极了”,这句话对叙写传主有什么作用?请根 据文本简要说明。(4分) 答 15.本文为“一个百年孤独的灵魂”施蛰存立传,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谈 你的看法。(6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4分) 1当“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平台刚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时,②熟识的朋友 时不时在《微信朋友圈》里晒晒照片,轻松随意地点评对话,③朋友间的距离确 实拉近了不少;④但是,随着微信用户数蒸蒸日上,⑤当中各种心灵鸡汤式的人 生感悟、根据可疑的养生秘籍、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充斥其间,让人不堪其扰, ⑥那些患上“微信依赖症”的人们终于想从微信的“绑架”中解脱出来了! (1)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1分)
早年专注于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后来长期担任大学教授,研究中国古典 文学和金石碑帖,施蛰存堪称传奇的经历表现在个人魅力上,形成一种奇妙的混 合体,被赞叹为“包含着中国古典温雅气息与西方文化绅士情调”。 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作家李劼回忆起与施先生的交往:“我后悔当初没 有早点登门拜访你。我一直误以为,你像其他前辈一样,被几十年的思想改造弄 得面目全非。再说,我所在的那个中文系,你是被人谈论得最少、少到了几乎要 被人遗忘的老前辈。” 后来,李劼无意中听到在系资料室做了几十年的老资料员偶尔说起施先生: 当年挨批斗时被打翻在地,镇定自若站起来,理理衣衫,拾起被打飞的帽子,掸 去尘土,戴在头上,重新站直了继续听凭折腾。老资料员感慨:“施先生当时的 风度好极了。” 于是,李劼 立即前去拜望,因为那种“清清淡淡的悠远,不是皎皎者易污,也 非峣峣者易折”。 13.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文章开头巴金老人百岁诞辰的隆重与施蛰存的寂寞辞世形成对比,意在说明施 蛰存作为一个中国短篇小说大家却遭长期冷遇。 B.作为一名学者,施蜇存的文化品位是很高的,这从他对《名利场》的批评可 以看出。 C.施蛰存的鉴别力很强,他主编的《现代》早已介绍了几乎所有的西方重要现 代作家。中国当代作家能得以“重新发现“乔伊斯、艾略特等作家,都得益于他。 D.施蛰存还是一位富有个性和探索精神的作家,他去世后被誉为“中国现代派 鼻祖”。 E.本文用倒叙的手法,打破时空顺序,增加了历史纵深感,向我们展现了施蛰 存虽孤寂一生却始终默守独立的人格和自由的尊严。 14.文中说“施先生当时的风度好极了”,这句话对叙写传主有什么作用?请根 据文本简要说明。(4 分) 答: 15.本文为“一个百年孤独的灵魂”施蛰存立传,有何现实意义?请结合文本谈 你的看法。(6 分) 答: 四、语言文字运用(13 分) 1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4 分) ①当“微信”作为一种社交平台刚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时,②熟识的朋友 时不时在《微信朋友圈》里晒晒照片,轻松随意地点评对话,③朋友间的距离确 实拉近了不少;④但是,随着微信用户数蒸蒸日上,⑤当中各种心灵鸡汤式的人 生感悟、根据可疑的养生秘籍、五花八门的商业广告充斥其间,让人不堪其扰, ⑥那些患上“微信依赖症”的人们终于想从微信的“绑架”中解脱出来了! ⑴ 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请指出并改正。(1 分)
为 (2)文中有一个成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1分) (3)文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修改。(2分) 序号: 修 17.请根据以下漫画的内容,拟写一条公益宣传标语。(3分) 公家的,不心疼 不能打包,她 会费我小气 不好吃,我就扔 垃圾箱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6分) 近日,“人民日报网”贴出了一则“微议录”一一是英语害了中文吗?贴上说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告知,英语要是学不好,中考、高考就免谈。而语文考试 的模式化,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磨灭了,那如果不学英语,国人的汉语就会 好吗?除了抱怨,我们还能做哪些改变? 对这则微议录的内容,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观点鲜明,语言表达 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字左右。) 答 五、写作(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户人家的厨房堆着大量柴禾,有位客人指出这样很危险,容易着火, 建议把烟囱改为弯曲的,并移走柴禾,但主人不听。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 幸亏邻里赶来帮忙,共同把火扑灭。主人杀牛摆酒,道谢四邻,唯独没有请那个 提建议的客人
答: 改 为 ⑵ 文中有一个成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改正。(1 分) 答: 改 为 ⑶ 文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修改。(2 分) 序号: 修 改: 17.请根据以下漫画的内容,拟写一条公益宣传标语。(3 分)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题目。(6 分) 近日,“人民日报网”贴出了一则“微议录”——是英语害了中文吗?贴上说: 从小学开始,我们就被告知,英语要是学不好,中考、高考就免谈。而语文考试 的模式化,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磨灭了,那如果不学英语,国人的汉语就会 好吗?除了抱怨,我们还能做哪些改变? 对这则微议录的内容,你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要求:观点鲜明,语言表达 简明、连贯,言之成理,120 字左右。) 答: 。 五、写作(70 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 分) 一户人家的厨房堆着大量柴禾,有位客人指出这样很危险,容易着火, 建议把烟囱改为弯曲的,并移走柴禾,但主人不听。不久,主人家里果然失火, 幸亏邻里赶来帮忙,共同把火扑灭。主人杀牛摆酒,道谢四邻,唯独没有请那个 提建议的客人
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4届惠安县高三年质量检查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中语文核心组 2014.5 1.(1)金石可镂(2)秋风萧瑟(③3)感时花溅泪(4)烟光凝而暮山紫 (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6)衣冠简朴古风存 (一处1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2.(3分)C(陟:升官,提拔。如《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 3.(3分)B(①说的是古代好宰相咎等的行为。⑤说的是第二种宰相,报恩要 使之荣耀。⑥说的是第三种宰相,不思进取,只居高位贪图享受。 4.(3分)C(对第二类宰相采取了严厉的批判,“下死狱,投远方,亦宜也 对第三类宰则是否定,“亦无所取焉”。) 5.(1)(3分)从这可知道,国君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勤于王事,这就是 效法天道。(“劳”、“法”、句意各1分。) (2)(3分)各种刑罚未能废止不用,欺诈行为不断发生,我将请求施行文德 教化来矫正这些人。(“措 厘”、句意各1分。) 6.(1)(3分)“闹”运用通感(或拟人)的手法,(1分)把无声的画面转 化为喧闹、欢快的场景,烘托出灯火的繁盛、色彩的缤纷,(1分)传达出元宵 佳节的盛况。(1分)(意思对即可。) (2)(3分)前两句写实,后一句由实而虚,想象袅袅香烟与悠扬笙歌似乎要 飘然而上,飞绕天上的玉楼,(1分)充分渲染了元宵佳节热烈欢快的节日氛围, (1分)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1 分)(意思对即可。) 7.A.C.(A“觉新不同意觉民的意见”错,觉新认为觉民的话并没错,但在祖 父面前,抗。C卡西莫多自己主动要去帮她找弗比斯。) 8.(巴郡守将严颜。(1分) 张飞先让人装扮自己往小路行进,严颜见状便鸣鼓来劫粮草,结果反中了张飞早 已设下的埋伏,被张飞生擒。(2分)张飞亲自解其缚,取衣与之,扶在正中高 坐,低头便拜,好语劝慰,进酒压惊,以上宾待之。严颜感其恩义,遂降。(2 分) (2)林黛玉。史湘云。(各1分) 宝玉瞅了湘云一眼。(1分)宝玉中间调停,又被湘云、和黛玉两处数落。(1 分)宝玉有感于《庄子》和戏文,大哭起来,填写《寄生草》一词。(1分) 9.(1)(2分)其一,孝悌是仁的本,是道德修养出发点,应该放在第一位。其 学习文化知识应该以道德教育为基础。 (2)(4分)其一,“行有余力”表现了先后的顺序。即先做好身边的本分的事后, 力所能及地多做好事,体现了儒家推行仁政的方式。(2分)其二,在第二句中 它表现为作为一个君子,应先尽忠,做好从政的分内事。工作之余,多关怀别人
阅读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或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 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014 届惠安县高三年质量检查试卷(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高中语文核心组 2014.5 1. (1)金石可镂 (2)秋风萧瑟 (3)感时花溅泪(4)烟光凝而暮山紫 (5)内无应门五尺之僮(6)衣冠简朴古风存 (一处 1 分,错、漏、添字的,该处不得分。) 2.(3 分)C (陟:升官,提拔。如《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 3.(3 分)B(①说的是古代好宰相咎等的行为。⑤说的是第二种宰相,报恩要 使之荣耀。⑥说的是第三种宰相,不思进取,只居高位贪图享受。) 4.(3 分)C(对第二类宰相采取了严厉的批判,“下死狱,投远方,亦宜也”; 对第三类宰则是否定,“亦无所取焉”。) 5.(1)(3 分)从这可知道,国君在上清闲安逸,臣子在下勤于王事,这就是 效法天道。(“劳”、“法”、句意各 1 分。) (2)(3 分)各种刑罚未能废止不用,欺诈行为不断发生,我将请求施行文德 教化来矫正这些人。(“措”、“厘”、句意各 1 分。) 6. (1)(3 分)“闹” 运用通感(或拟人)的手法,(1 分)把无声的画面转 化为喧闹、欢快的场景,烘托出灯火的繁盛、色彩的缤纷,(1 分)传达出元宵 佳节的盛况。(1 分)(意思对即可。) (2) (3 分)前两句写实,后一句由实而虚,想象袅袅香烟与悠扬笙歌似乎要 飘然而上,飞绕天上的玉楼,(1 分)充分渲染了元宵佳节热烈欢快的节日氛围, (1 分)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1 分)(意思对即可。) 7.A.C.(A“觉新不同意觉民的意见”错,觉新认为觉民的话并没错,但在祖 父面前,抗。C 卡西莫多自己主动要去帮她找弗比斯。) 8.⑴巴郡守将严颜。(1 分) 张飞先让人装扮自己往小路行进,严颜见状便鸣鼓来劫粮草,结果反中了张飞早 已设下的埋伏,被张飞生擒。(2 分)张飞亲自解其缚,取衣与之,扶在正中高 坐,低头便拜,好语劝慰,进酒压惊,以上宾待之。严颜感其恩义,遂降。(2 分) ⑵林黛玉。史湘云。(各 1 分) 宝玉瞅了湘云一眼。(1 分)宝玉中间调停,又被湘云、和黛玉两处数落。(1 分)宝玉有感于《庄子》和戏文,大哭起来,填写《寄生草》一词。(1 分) 9.⑴(2 分)其一,孝悌是仁的本,是道德修养出发点,应该放在第一位。其 二,学习文化知识应该以道德教育为基础。 ⑵(4 分)其一,“行有余力”表现了先后的顺序。即先做好身边的本分的事后, 力所能及地多做好事,体现了儒家推行仁政的方式。(2 分)其二,在第二句中, 它表现为作为一个君子,应先尽忠,做好从政的分内事。工作之余,多关怀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