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次序 第17次课,第33-34节 授课班级 2010级生物技术专业、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 授课时间 2011年秋 教学内容 第十章生物氧化(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电子传递链的基本组成,了解 电子传递过程中的能量释放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同学们要了解呼吸能量释放和ATP合成的机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ATP合成的机理 2难点:电子传递中能量释放和回收过程。 教学方法 进樱法、猫示立稿、视须 教学工具 多煤体课室,动片 教学过程 本2节课的主要阶段 1.电子载体:烟酰胺核苷酸(5分钟)、FAD和FMN(10分钟)、铁硫蛋白(7分 钟)、辅酶Q(4分钟)、细胞色素(15分钟) 2.呼吸链及其组成(3分钟) 3.呼吸链中的主要成员及其作用: 4.NADH-Q还原酶(复合物)(9分钟) 5.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复合物山(7分钟),(视频1)(7分钟) 6.细胞色素b,c1复合物(复合物四)(6分钟),(视频2)(7分钟) 7.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物V)(5分钟),(视须3)(5分钟) 课后思考题: 1.什么叫磷酸化?什么叫底物水平磷酸化?什么叫氧化磷酸化?什么叫光合磷酸 化? 2.回顾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过程,试计算一分子葡萄糖经这些途径彻 底氧化能产生多少分子的ATP? 教学后记 学生反映,视频的播放对理解电子传递与能量的释放和回收较容易理解。 课时次序 第18次课,第35-36节 授课班级 2010级生物技术专业、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 授课时间 2011年秋 教学内容 第十章生物氧化(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化学渗透理论的基本原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了解电子传递过程能量释放的过程。学会计算生物氧 化中合成ATP数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机制 2难点:化学渗透学说的电子传递与ATP合成的关系
课时次序 第17次课,第33-34节 授课班级 2010级生物技术专业、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 授课时间 2011年秋 教学内容 第十章 生物氧化(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了解呼吸作用电子传递链的基本组成,了解 电子传递过程中的能量释放过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同学们要了解呼吸能量释放和ATP合成的机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ATP合成的机理 2难点:电子传递中能量释放和回收过程。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文稿、视频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室,动画片 教学过程 本2节课的主要阶段: 1.电子载体:烟酰胺核苷酸(5分钟)、FAD 和FMN(10分钟)、铁硫蛋白(7分 钟)、辅酶Q(4分钟)、细胞色素(15分钟) 2.呼吸链及其组成(3分钟) 3.呼吸链中的主要成员及其作用: 4.NADH-Q还原酶 (复合物I)(9分钟) 5.琥珀酸脱氢酶复合物(复合物II)(7分钟), (视频1)(7分钟) 6.细胞色素b,c1复合物(复合物III)(6分钟), (视频2)(7分钟) 7.细胞色素C氧化酶(复合物IV) (5分钟),(视频3)(5分钟) 课后思考题: 1.什么叫磷酸化?什么叫底物水平磷酸化?什么叫氧化磷酸化?什么叫光合磷酸 化? 2.回顾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过程,试计算一分子葡萄糖经这些途径彻 底氧化能产生多少分子的ATP? 教学后记 学生反映,视频的播放对理解电子传递与能量的释放和回收较容易理解。 课时次序 第18次课,第35-36节 授课班级 2010级生物技术专业、2010级生物科学专业 授课时间 2011年秋 教学内容 第十章 生物氧化(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理解化学渗透理论的基本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了解电子传递过程能量释放的过程。学会计算生物氧 化中合成ATP数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氧化磷酸化作用的机制 2难点:化学渗透学说的电子传递与ATP合成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工具 讲授法、演示文稿、视频 教学过程 本2节课的主要阶段: 1.呼吸链中传递体排列顺序的确定(9分钟) 2.氧化碳酸化作用(10分钟) 3.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11分钟)(视频1)(9分钟)(视频2)(14分钟) 4.氧化磺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11分钟) 师生互动:问题:感冒发烧了为什么体温升高又浑身乏力?(6分钟) 5.线粒体外NADH的跨膜转运(9分钟) 6.葡萄糖经有氧呼吸时ATP生成量的计算(11分钟) 课后思考题 什么叫解偶联作用?有哪些物质可以引起解偶联作用?线粒体膜上的解偶联蛋白有 什么作用? 教学后记 氧化磷酸化作用是个抽象的概念,ATP的合成机制是难以理解的。所提出的机理有 待完善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工具 讲授法、演示文稿、视频 教学过程 本2节课的主要阶段: 1.呼吸链中传递体排列顺序的确定(9分钟) 2.氧化磷酸化作用(10分钟) 3.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11分钟) (视频1)(9分钟)(视频2) (14分钟) 4.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和抑制(11分钟) 师生互动:问题:感冒发烧了为什么体温升高又浑身乏力?(6分钟) 5.线粒体外NADH的跨膜转运(9分钟) 6.葡萄糖经有氧呼吸时ATP生成量的计算(11分钟) 课后思考题 什么叫解偶联作用?有哪些物质可以引起解偶联作用?线粒体膜上的解偶联蛋白有 什么作用? 教学后记 氧化磷酸化作用是个抽象的概念,ATP的合成机制是难以理解的。所提出的机理有 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