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络合滴定法 教学目的:掌握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平衡常数,副反应系数及条件平衡常数: 了解金属离子指示剂,掌握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方式及应用。 教学重点:配合物的命名,稳定常数的应用,副反应系数α及条件平衡常数 教学难点:稳定常数的应用,计算条件平衡常数。 9.1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一、配合物的定义 凡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二、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在配合物内,提供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成 为称为配位体;接受电子对的离子或电子称为配位中心离子:中心离子与配位体 结合构成内界;配合物中的其他离子,构成配合物的外界。 股结构 内界 外界 1、中心原子(离子):必须具有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如金属离子(最多可接受六 对,d2sp3杂化,sp3a2杂化)2、配位体:至少能提供一对孤对电子的阴离子或 中性分子,如卤素离子、NH3、SCN、CN、乙二胺等 3、配位数:直接和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的原子数目称为该中心离子的配位 数。 4、配离子的电荷: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位体总电荷的代数和。络 合物的分类: 三、配合物的命名1、配离子为阳离子的配合物 命名次序为:外界阴离子一一配位体一一中心离子。外界阴离子和配位体之
1 第九章 络合滴定法 教学目的:掌握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平衡常数,副反应系数及条件平衡常数; 了解金属离子指示剂,掌握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方式及应用。 教学重点:配合物的命名,稳定常数的应用,副反应系数α及条件平衡常数。 教学难点:稳定常数的应用,计算条件平衡常数。 9.1 配合物的组成和命名 一、配合物的定义 凡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二、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由内界和外界两部分组成。在配合物内,提供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成 为称为配位体;接受电子对的离子或电子称为配位中心离子;中心离子与配位体 结合构成内界;配合物中的其他离子,构成配合物的外界。 内界 外界 1、中心原子(离子):必须具有接受电子对的空轨道,如金属离子(最多可接受六 对,d2sp3 杂化,sp3d2 杂化)2、配位体:至少能提供一对孤对电子的阴离子或 中性分子,如卤素离子、NH3、SCN-、CN-、乙二胺等 3、配位数:直接和中心离子(或原子)配位的原子数目称为该中心离子的配位 数。 4、配离子的电荷: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和配位体总电荷的代数和。络 合物的分类: 三、配合物的命名 1、配离子为阳离子的配合物 命名次序为:外界阴离子——配位体——中心离子。外界阴离子和配位体之
间用“化”字连接,在配位体和中心离子之间加一“合”字,配位体的数目用一 二、三、四等数字表示,中心离子的氧化数用罗马数字写在中心离子的后面,并 加括弧。如: [4g(NH)2]C1 氯化二氨合银(I) [Cu(NH,).]SO 硫酸四氨合铜(Ⅱ) [Co(NH,)I(NO,) 硝酸六氨合钴() 2、配离子为阴离子的配合物 命名次序为:配位体一一中心离子一一外界阳离子。在中心离子和外界阳离 子之间加一“酸”字。如 K:IPICl] 六氯合铂(V)酸钾 K.IFe(CN)] 六氰合铁(Ⅱ)酸钾 3、有多种配位体的配合物 如果含有多种配体,不同的配体之间要用“”隔开。其命名顺序为:阴离 子一一中性分子。 配位体若都是阴离子时,则按简单一一复杂一一有机酸根离子的顺序。 配位体若都是中性分子时,则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 [CoCL(NH),]CI 氯化二氯·四氨合钴() [PICL(NH,) 三氯·一氨合铂(Ⅱ)离子 4、没有外界的配合物 命名方法与前面的相同。如: INi(CO).] 四羰基和镍 [CoCh(NH ) 三氯·三氨合钴() 四、整合物 整合物是多齿配体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与同一中心离子形成的 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乙二胺四乙酸和它的二钠盐是最典型的螯合剂,可简写 为EDTA
2 间用“化”字连接,在配位体和中心离子之间加一“合”字,配位体的数目用一、 二、三、四等数字表示,中心离子的氧化数用罗马数字写在中心离子的后面,并 加括弧。如: 3 2 [ ( ) ] Ag NH Cl 氯化二氨合银(Ⅰ) 3 4 4 [ ( ) ] Cu NH SO 硫酸四氨合铜(Ⅱ) 3 6 3 3 [ ( ) ]( ) Co NH NO 硝酸六氨合钴(Ⅲ) 2、配离子为阴离子的配合物 命名次序为:配位体——中心离子——外界阳离子。在中心离子和外界阳离 子之间加一“酸”字。如: 2 6 K PtCl [ ] 六氯合铂(Ⅳ)酸钾 4 6 K Fe CN [ ( ) ] 六氰合铁(Ⅱ)酸钾 3、有多种配位体的配合物 如果含有多种配体,不同的配体之间要用“·”隔开。其命名顺序为:阴离 子——中性分子。 配位体若都是阴离子时,则按简单——复杂——有机酸根离子的顺序。 配位体若都是中性分子时,则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拉丁字母顺序排列。 2 3 4 [ ( ) ] CoCl NH Cl 氯化二氯·四氨合钴(Ⅲ) 3 3 [ ( )] PtCl NH − 三氯·一氨合铂(Ⅱ)离子 4、没有外界的配合物 命名方法与前面的相同。如: 4 [ ( ) ] Ni CO 四羰基和镍 3 3 3 [ ( ) ] CoCl NH 三氯·三氨合钴(Ⅲ) 四、螯合物 螯合物是多齿配体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与同一中心离子形成的 具有环状结构的配合物。乙二胺四乙酸和它的二钠盐是最典型的螯合剂,可简写 为 EDTA
9.2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如[AgNH)]的形成: 4d 5s 5p [Ag(NH3)]* sp杂化 NH2 NH 又如[FeF]的形成: 3d AS 4d Fe+ IFeFop- tttt10tt扣t0t4t圈 p条化一 千一十千十十1 F EFF广F广F 在配合物形成过程中,中心离子提供的空轨道在外层,配位原子上的孤对电 子进入中心离子的外层杂化轨道,故称为外轨型配合物, 如[Fe(CN).J]的形成: 由CN提供的电子对 3d 4D Fe3+ t [Fe(CN)6]- 又如[Ni(CN)]的形成:
3 9.2 配合物的价键理论 如[Ag(NH3)2] +的形成: 又如[FeF6] 3-的形成: 在配合物形成过程中,中心离子提供的空轨道在外层,配位原子上的孤对电 子进入中心离子的外层杂化轨道,故称为外轨型配合物。 如[Fe(CN)6] 3-的形成: 又如[Ni(CN)4] 2-的形成: Fe3+ 3d 4s 4p 4d [FeF6] 3- F - F - F - F - F - F sp - 3d 2杂化 Ag+ ↑ ↓ ↑ ↓ ↑ ↓ ↑ ↓ ↑ ↓ 4d 5s 5p [Ag(NH3)2] + ↑ ↓ ↑ ↓ ↑ ↓ ↑ ↓ ↑ ↓ ↑ ↓ ↑ sp杂化 NH3 ↓NH3 ↑↓ ↓↓ ↑ ↓ ↑ ↑ ↓ ↑ ↓ ↑ ↓ ↑ ↓ ↑ ↓ Fe3+ [Fe(CN)6] 3- ↑ ↑ ↑ ↑ ↑ 3d 4s 4p 由CN-提供的电子对
3d 4s 4p [Ni(CN)4P- 0 dsp2杂化 在配合物形成的过程中,中心离子的电子受到挤压,配体的电子占据了中心 离子的内层轨道,故称为内轨型配合物 中心离子采用何种方式成键,既与中心离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又与配位中 配位原子的电负性有关。 9.3配位平衡1、配合物的不稳定常数 K。为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常数,K不越大,表示配离子越易解离,即配离子 越不稳定。 2、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1)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M+Y=Y(省去电荷) 金属高子与DA络合的稳定常数Km一 [MY] 可知:KY越大,络合物就越稳定:部分金属离子与EDTA的1gK稳见pl95表9-] (2)配离子稳定常数的应用 ①计算配合物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见p196例9-1) ②配离子与沉淀之间的转化(见p196例9-2,9-3) ③配合物之间的转化(见p198例94) ④计算配离子的电极电势(见p199例9-5) 9.4EDTA及其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 一、EDTA 在配位滴定中最重要的和应用最广的配位剂是乙二胺四乙酸(简称EDTA)
4 在配合物形成的过程中,中心离子的电子受到挤压,配体的电子占据了中心 离子的内层轨道,故称为内轨型配合物 中心离子采用何种方式成键,既与中心离子的电子层结构有关,又与配位中 配位原子的电负性有关。 9.3 配位平衡 1、配合物的不稳定常数 K 不稳为配离子的解离平衡常数,K 不稳越大,表示配离子越易解离,即配离子 越不稳定。 2、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1)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M+Y=MY(省去电荷) 金属离子与 EDTA 络合的稳定常数 [ ] [ ][ ] MY MY K M Y = , 可知:KMY 越大,络合物就越稳定;部分金属离子与 EDTA 的 lgK 稳见 p195 表 9-1 (2)配离子稳定常数的应用 ①计算配合物溶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见 p196 例 9-1) ②配离子与沉淀之间的转化(见 p196 例 9-2,9-3) ③配合物之间的转化(见 p198 例 9-4) ④计算配离子的电极电势(见 p199 例 9-5) 9.4 EDTA 及其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 一、EDTA 在配位滴定中最重要的和应用最广的配位剂是乙二胺四乙酸(简称 EDTA), ↑↓ ↑↓ ↑↓ ↑↓ ↑↓ ↑↓ ↑↓ ↑↓ ↑↓ ↑↓ ↑↓ ↑ ↑ 3d 4s 4p dsp2杂化 Ni2+ [Ni(CN)4] 2-
乙二胺四乙酸是四元酸,常用HY表示,如果溶液酸度较高,HY溶于水,可接 受2个H,形成HY,因此EDTA实际上相当于六元酸,有六级电离平衡。 Ka,=13×10=109Ka,-25x102=106Ka,=10×102=102 Ka,=2.14×103=10267Ka,-6.92×107-10616Ka,=5.50x10"=10102 二、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整合物的特点 1)配位能力强,能和几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2)形成的配合物非常稳定: 3)配位比很简单,一般为1:1 4)反应速度比较快,反应比较完全,水溶性好: 5)EDTA与无色的金属离子形成无色的络合物,与有色的金属离子形成颜色更 深的络合物。 整合物地稳定性,主要决定于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性质。一些常见金属离子与 EDTA的螯合物的稳定常数参见p201表9-2。 由表可见,金属离子与EDTA整合物的稳定性,随金属离子的不同差别较大。 其稳定性: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过渡元素、稀土元素、A<三价、四价 金属离子和Hg2+。这些整合物稳定性的差别,主要决定于金属离子本身的离子 电荷、离子半径和电子云结构。 此外,溶液的酸度、温度和其他配位剂的存在等外界条件的改变也能影响整 合物的稳定性。如在不同酸度下,EDTA与同一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的稳定性 不同。 9.5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一、EDTA的解离平衡
5 乙二胺四乙酸是四元酸,常用 H4Y 表示,如果溶液酸度较高,H4Y -溶于水,可接 受 2 个 H +,形成 H6Y 2+,因此 EDTA 实际上相当于六元酸,有六级电离平衡。 -1 -0.9 -2 - 1.6 -2 -2 1 2 3 -3 -2.67 -7 -6.16 -11 -10.26 4 5 6 Ka =1.3 10 =10 Ka =2.5 10 -=10 Ka =1.0 10 =10 Ka =2.14 10 =10 Ka =6.92 10 =10 Ka =5.50 10 =10 二、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特点 1)配位能力强,能和几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 2)形成的配合物非常稳定; 3)配位比很简单,一般为 1:1; 4)反应速度比较快,反应比较完全,水溶性好; 5)EDTA 与无色的金属离子形成无色的络合物,与有色的金属离子形成颜色更 深的络合物。 螯合物地稳定性,主要决定于金属离子和配体的性质。一些常见金属离子与 EDTA 的螯合物的稳定常数参见 p201 表 9-2。 由表可见,金属离子与 EDTA 螯合物的稳定性,随金属离子的不同差别较大。 其稳定性:碱金属离子碱土金属离子<过渡元素、稀土元素、Al3+<三价、四价 金属离子和 Hg2+。这些螯合物稳定性的差别,主要决定于金属离子本身的离子 电荷、离子半径和电子云结构。 此外,溶液的酸度、温度和其他配位剂的存在等外界条件的改变也能影响螯 合物的稳定性。如在不同酸度下,EDTA 与同一金属离子形成的螯合物的稳定性 不同。 9.5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一、EDTA 的解离平衡
H,=H+H,r,K-H1H,Y [HY241] H,Y一H+HyK=HIH, [H,Y*1 H,Y=H+H,r,K=HH口 [H,Y] HyHyy-] IHY-1 w产一m m产一H+r,k=I [HY] 由于分布电离,DTA在水溶液中总是以 HY2,H,Y,H,Y,H,Y,H,Y2,HN,y等七种形式存在。在不同pH时各种存在 形式的分配情况如图所示: 1.0 n.8 HY3 .6 H.Y 八分数 .4 H:Y H. 0.0 0 2 4 68101214 EDTA各种型体分布图DH 由图可知:在不同酸度下,各种形式的浓度是不相同的。在Ph<1的强酸性 溶液中,EDTA主要以H6Y2+的形式存在,在pH为1~L.6的溶液中,以H5Y+的 形式存在:在pH为1.6~2的溶液中,主要以4Y的形式存在:在H为2~2.67 的溶液中,主要存在形式是3Y一;在pH为2.67~6.16的溶液中,主要存在形 式是2Y2-;在H很大(≥12)时才几乎完全以Y4-的形式存在。 6
6 2 5 6 5 1 2 6 4 5 4 2 5 3 4 3 3 4 2 2 2 3 2 4 3 3 2 3 2 5 2 2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 H Y H Y H H Y K H Y H H Y H Y H H Y K H Y H H Y H Y H H Y K H Y H H Y H Y H H Y K H Y H HY H Y H HY K H Y HY H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4 5 3 [ ][ ] , [ ] H Y Y K HY + − − − = 由于分布电离, EDTA 在 水 溶 液 中 总 是 以 2 2 3 4 6 5 4 3 2 H Y H Y H Y H Y H Y HY Y , , , , , , + + − − − − 等七种形式存在。在不同 pH 时各种存在 形式的分配情况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在不同酸度下,各种形式的浓度是不相同的。在 Ph<1 的强酸性 溶液中,EDTA 主要以 H6Y2+的形式存在,在 pH 为 1~1.6 的溶液中,以 H5Y+的 形式存在;在 pH 为 1.6~2 的溶液中,主要以 H4Y 的形式存在;在 pH 为 2~2.67 的溶液中,主要存在形式是 H3Y-;在 pH 为 2.67~6.16 的溶液中,主要存在形 式是 H2Y2-;在 pH 很大(≥12)时才几乎完全以 Y4-的形式存在。 0.0 0.2 0.4 0.6 0.8 1.0 0 2 4 6 8 10 12 14 pH 分布系数 H2Y 2- HY 3- Y 4- H4Y H3Y - H5Y + H6Y 2+ EDTA 各种型体分布图 分 布 分 数
二、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主反应:被测离子M与滴定剂Y的络合反应,其余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都为 副反应。 1、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 a.络合剂的酸效应:由于H存在使配位体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b.酸效应系数:H引起副反应时的副反应系数称为酸效应系数。 c.Y的酸效应系数定义为:未与金属络合的EDTA的总浓度Y]是平衡浓度Y] 的倍数: _[Yl._[Y+]+[HY-]+HY2-]+[HY-]+[H,Y]+[H,Y*]+[HY2*] arn=y [Y] =I+H+HT◆HPHT [H [H* K。KKKK,K,KK,K,K,KK,KK,K2K。K,KKK,K am-间 a,值与溶液酸度有关,它随溶液的pH增大而减小。在不同pH时的酸效应系 数值见p203表9-3。 由上式得:1=四 将上式代入Km“有 IMYI [MY][M]·am K=[MI MIY) NY]Ki=K MYls ayum Ig Kin =lg Kim-lgarun 2、配位效应与配位效应系数 如溶液中存在其他的配位剂L,则会影响金属离子M与Y之间的主反应进 行的程度。用配位效应系数a4山表示,则:
7 二、配位反应的副反应系数 主反应:被测离子 M 与滴定剂 Y 的络合反应,其余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都为 副反应。 1、酸效应及酸效应系数 a.络合剂的酸效应:由于 H +存在使配位体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2 6 Y H HY H Y H Y . + + b.酸效应系数:H +引起副反应时的副反应系数称为酸效应系数。 c.Y 的酸效应系数定义为:未与金属络合的 EDTA 的总浓度[Y]是平衡浓度[Y] 的倍数: ( ) 4 3 2 2 2 3 4 5 6 4 4 2 3 4 5 6 6 6 5 6 5 4 6 5 4 3 6 5 4 3 2 6 5 4 3 2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Y H Y Y HY H Y H Y H Y H Y H Y Y Y H H H H H H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 ( ) Y H Y a Y = Y H( ) 值与溶液酸度有关,它随溶液的 pH 增大而减小。在不同 pH 时的酸效应系 数值见 p203 表 9-3。 由上式得: 4 ( ) [ ] [ ] Y H Y Y − = 总 , 将上式代入 4 [ ] [ ][ ] MY MY K M Y − = ,得 ( ) 4 [ ] [ ] [ ][ ] [ ][ ] Y H MY MY MY K M Y M Y − = = 总 ' ( ) [ ] [ ][ ] MY MY Y H MY K K M Y = = 总 ' ( ) lg lg lg K K MY MY Y H = − 2、配位效应与配位效应系数 如溶液中存在其他的配位剂 L,则会影响金属离子 M 与 Y 之间的主反应进 行的程度。用配位效应系数 M L( ) 表示,则:
。n0-2 [M] 品器 [MY]=Kw-=Kw [MIelr]awb IgKm=lgK-lgdub) 3、条件稳定常数 当试剂和被测物在分析体系中不止有一种型体时,在主反应达到平衡,试剂 被测物、产物的各型体均达到平衡,实际的平衡状态不能用K表示,需要有一种 用总平衡浓度表达的平衡常数,即条件平衡常数K,或称表观平衡常数。 「MN门 w-时kwa 取对数:lgKn=lgKn-lgay-lga,+lgan 如果只考虑配位剂Y的酸效应和金属离子的辅助配位效应,则条件稳定常熟为 Ig Kim =Ig Kim-Igavd)-Igayun 在各种反应中,最严重的往往是配位剂Y的酸效应,因此在一般条件下,仅考 虑Y的酸效应,而忽略其他各种副反应的影响,则 Ig Kin =lg Kim-lgayun 9.6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一、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 1、影响滴定突跃的主要因素 滴定突跃的大小是根据滴定曲线所得,而滴定突跃的大小是决定配位滴定准 确度的重要依据。滴定突跃越大,滴定的准确度越高。 影响配合物影响滴定突跃的主要因素为KY'和CM。 (I)当浓度一定时,KY值越大,突跃也愈大。 (2)当KY'一定时:M的浓度愈低,滴定曲线的pM值就愈高,滴定突跃愈小 2、金属离子能被准确滴定的判据
8 ( ) [ ] [ ] [ ] [ ] [ ] [ ] n M L M M ML ML M M + + + = = 总 ( ) [ ] [ ] [ ][ ] [ ] [ ] M L MY MY MY K M Y M Y = = 总 ' ( ) [ ] [ ] [ ] MY MY M L MY K K M Y = = 总 ' ( ) lg lg lg K K MY MY M L = − 3、条件稳定常数 当试剂和被测物在分析体系中不止有一种型体时,在主反应达到平衡,试剂、 被测物、产物的各型体均达到平衡,实际的平衡状态不能用 K 表示,需要有一种 用总平衡浓度表达的平衡常数,即条件平衡常数 K,或称表观平衡常数。 ' MY MY MY M Y MY K K M Y = = 取对数: lg lg lg lg lg K K MY MY M Y MY = − − + 如果只考虑配位剂 Y 的酸效应和金属离子的辅助配位效应,则条件稳定常熟为 ( ) ( ) lg lg lg lg K K MY MY M L Y H = − − 在各种反应中,最严重的往往是配位剂 Y 的酸效应,因此在一般条件下,仅考 虑 Y 的酸效应,而忽略其他各种副反应的影响,则 ( ) lg lg lg K K MY MY Y H = − 9.6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一、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 1、影响滴定突跃的主要因素 滴定突跃的大小是根据滴定曲线所得,而滴定突跃的大小是决定配位滴定准 确度的重要依据。滴定突跃越大,滴定的准确度越高。 影响配合物影响滴定突跃的主要因素为 KMY’和 CM。 (1)当浓度一定时,KMY’值越大,突跃也愈大。 (2)当 KMY’一定时:M 的浓度愈低,滴定曲线的 pM 值就愈高,滴定突跃愈小。 2、金属离子能被准确滴定的判据
种金属离子能否被准确滴定取决于滴定时突跃范围大小,而突跃的大小取 决于K。'和金属离子浓度CM。在配位滴定中,采用指示剂目测终点时,要求滴 定突跃有0.4个pM单位的变化。实验证明,在指示剂指示终点时,只有满足 Km’·C,≥10°,滴定才会有明显的突跃。因此Kw’·Cw≥10称为金属离子 能否进行准确滴定的条件。在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与DTA的起始浓度常为O.02 mol·L,所以K'≥10或1gK。’≥8即为金属离子能否被定量滴定的条件。 二、配位滴定的最高允许酸度 在不考虑其他副反应的影响时,单一离子滴定时的最高允许酸度可由下式得 出: Ig Kin =lg Km-Igaron 由于金属离子可以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1gK’≥8,得出 Igarn,=lgK-8 酸效应曲线的应用: 1)选择滴定金属离子的酸度条件 2)判断干扰情况 3)控制酸度进行连续测定 4)兼作pH-a表用
9 一种金属离子能否被准确滴定取决于滴定时突跃范围大小,而突跃的大小取 决于 KMY’和金属离子浓度 CM。在配位滴定中,采用指示剂目测终点时,要求滴 定突跃有 0.4 个 pM 单位的变化。实验证明,在指示剂指示终点时,只有满足 KMY’· CM ≥106,滴定才会有明显的突跃。因此 KMY’· CM ≥106 称为金属离子 能否进行准确滴定的条件。在配位滴定中金属离子与 EDTA 的起始浓度常为 0.02 mol·L-1,所以 KMY’ ≥108或 lg KMY’ ≥8 即为金属离子能否被定量滴定的条件。 二、配位滴定的最高允许酸度 在不考虑其他副反应的影响时,单一离子滴定时的最高允许酸度可由下式得 出: ' ( ) lg lg lg K K MY MY Y H = − 由于金属离子可以被准确滴定的条件是 lgKMY’≥8,得出: ( ) lg lg 8 Y H MY = − K 酸效应曲线的应用: 1)选择滴定金属离子的酸度条件 2)判断干扰情况 3)控制酸度进行连续测定 4)兼作 Y H( ) pH − 表用
Th gKMr81012141618202224 26283032 Igayuo 2 4681012141618202224 图3-5DTA的酸效应曲线 9.7金属指示剂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原理:在配位滴定中,通常利用一种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的显色剂来指 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这种显色剂称为金属指示剂。 滴定前: M+ In-MIn(溶液颜色是金属离子M与 MIn叠加色) color0 colorl color 化学计量点时:MIn+Y=MY+In溶液的颜色是MY与In的叠加色 二、金属离子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a、显色络合物(MIn)与指示剂(In)的颜色应显著不同: b、显色反应灵敏、迅速,有良好的变色可逆性: c、显色络合物的稳定性要适当。 d、金属离子指示剂应比较稳定,便于贮藏和使用。 e、显色络合物应易溶于水。 三、常用金属指示剂
10 9.7 金属指示剂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原理:在配位滴定中,通常利用一种能与金属离子生成有色配合物的显色剂来指 示滴定过程中金属离子浓度的变化,这种显色剂称为金属指示剂。 滴定前: M + In = MIn (溶液颜色是金属离子 M 与 MIn 叠加色) color0 color1 color 化学计量点时: MIn+Y=MY+In 溶液的颜色是 MY 与 In 的叠加色 二、金属离子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a、显色络合物(MIn)与指示剂(In)的颜色应显著不同; b、显色反应灵敏、迅速,有良好的变色可逆性; c、显色络合物的稳定性要适当。 d、金属离子指示剂应比较稳定,便于贮藏和使用。 e、显色络合物应易溶于水。 三、常用金属指示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