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 (2019.4) 、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7题 材料一 在中国电影史上,《流浪地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作品,它选择用中国智 慧改造世界、拯救世界,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作深刻思考,通过表现生命与死 亡、希望与绝望来反映科技与使命、道德与伦理。很多观众看完《流浪地球》最 直观的感受是:太空何其广袤,人类如此渺小。恰恰是生命的速朽与有限,为人 类追求不朽提供了永恒的意义。唯其如此,科技从物质层面、哲学从精神层面为 人类预期了更加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未来。 文学艺术离不开生长的土壤,科幻电影也不例外。《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 实则厚积薄发。诞生在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 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从1999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升 空,到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再到2011年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 发射成功,2017年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进入太空,中国不断向宇宙深处 探索。2019年年初,“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被世界称为“了不起 的科技壮举”。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土。 科技与科幻相结合,《流浪地球》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航天领域,也将无边的想 象力放飞于广袤无垠的宇宙中。《纽约时报》就发现了《流浪地球》与“嫦娥四 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联系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 指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和科幻片领域都是后来者,但现在这种局面就要改变 《流浪地球》的核心特质是将极致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对人类发展和 未来命运始终饱含着深沉的关切。影片虽然最终拯救地球的仍然是科技和理性, 但理性背后推动主人公行动的是强烈的情感和意志。父辈的牺牲,家园的情愫 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与全人类 甚至整个宇宙严密契合,成就了真正诞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科幻”。很 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 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 套路的突破,它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 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 《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如果生在别的时代,自己可能不会成为科 幻作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现在的中国充满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小说的繁荣 显然,这是充满现实感的未来感,它从现实中来—一源自中国经济日益繁荣的现 实,源自中国科技实力、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现实一一源自中国国力日益增强 的现实。沐浴着时代的春风,中国科幻正在走近世界科幻舞台的中央,不断给世 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美好。 (取材于钟声、李舫等人的文章)
北京市海淀区 2019 届高三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 文 (2019.4) 一、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3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1-7 题。 材料一 在中国电影史上,《流浪地球》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艺术作品,它选择用中国智 慧改造世界、拯救世界,对人类命运和地球未来作深刻思考,通过表现生命与死 亡、希望与绝望来反映科技与使命、道德与伦理。很多观众看完《流浪地球》最 直观的感受是:太空何其广袤,人类如此渺小。恰恰是生命的速朽与有限,为人 类追求不朽提供了永恒的意义。唯其如此,科技从物质层面、哲学从精神层面为 人类预期了更加具有现实可能性的未来。 文学艺术离不开生长的土壤,科幻电影也不例外。《流浪地球》看似异军突起, 实则厚积薄发。诞生在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大背景下的这部电影,还“恰巧” 产生于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从 1999 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升 空,到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再到2011年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 发射成功,2017 年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进入太空,中国不断向宇宙深处 探索。 2019 年年初,“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被世界称为“了不起 的科技壮举”。中国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幻文学和科幻电影发展提供了沃土。 科技与科幻相结合,《流浪地球》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航天领域,也将无边的想 象力放飞于广袤无垠的宇宙中。《纽约时报》就发现了《流浪地球》与“嫦娥四 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联系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 指出“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和科幻片领域都是后来者,但现在这种局面就要改变 了”。 《流浪地球》的核心特质是将极致的想象力与厚重的现实相结合,对人类发展和 未来命运始终饱含着深沉的关切。影片虽然最终拯救地球的仍然是科技和理性, 但理性背后推动主人公行动的是强烈的情感和意志。父辈的牺牲,家园的情愫, 普遍的人性与中国式情感,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拓展到更广阔的天地,与全人类 甚至整个宇宙严密契合,成就了真正诞生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中国式科幻”。很 多国外影评人都注意到这部电影的“与众不同”,尤其是“不再是超级英雄拯救 世界,而是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样的理念,是对好莱坞科幻电影叙事 套路的突破,它将中国独特的思想和价值观念融入对人类未来的畅想与探讨,拓 展了人类憧憬美好未来的视野。 《流浪地球》的原著作者刘慈欣曾说,如果生在别的时代,自己可能不会成为科 幻作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让现在的中国充满未来感,也促进了科幻小说的繁荣。 显然,这是充满现实感的未来感,它从现实中来——源自中国经济日益繁荣的现 实,源自中国科技实力、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的现实——源自中国国力日益增强 的现实。沐浴着时代的春风,中国科幻正在走近世界科幻舞台的中央,不断给世 界带来更多的惊喜和美好。 (取材于钟声、李舫等人的文章)
1.下列成语用来形容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有赖于中国科技迅速发展,最准 确的一项是(2分) A.异军突起 B.厚积薄发 C.与众不同 D.翻天覆地 2.下列词语在文中不是比喻文学艺术创作基础的一项是(2分) A.土壤 .沃土 C.广阔的天地D.时代的春风 3.下列对“里程碑”式的电影作品《流浪地球》产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 B.中国太空探索实现跨越式发展。 C.中国当代科幻电影后来居上。 D.中国当代科幻小说日益繁荣 4.下列对电影《流浪地球》所体现的“中国智慧”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将人类的想象力拓展到宇宙空间 B.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与全人类、宇宙契合。 C.传达了“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理念 D.中国独特的理念突破了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叙事套路。 材料二 现代科幻小说作家罗伯特·A·海因莱因指出:“几乎从所有科幻小说的简单定 义中,都可以读到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现实主义推测,它建立在充分的知识 基础之上。”如果说基于时间的历史,所形成的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那么, 对于未来的科学幻想,则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智慧、勇气和希望。刘慈欣的文学 著作《流浪地球》为同名电影的叙事提供了扎实的文本基础,原著超凡的文本创 意及其所具有的民族性的人文精神,也为影片叙事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流浪地球》作为一部蕴含冒险与灾难元素的科幻电影,将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 “太空飞船”,带它逃离即将毁灭的太阳系,这一故事创意本身就在视点与想象 层面,超越了一般好莱坞灾难科幻电影“人类文明终结论”的创作范式。同时, 以人的主体能动性与创造力,以及个体的自我牺牲精神,构成影片最核心的拯救 视点。携带地球寻找新的家园,本身反映的就是植根于中国民族精神信仰的土地 情结与家园情怀,是对好菜坞科幻电影最具影一向的“文化与政治主题”“人类 文明终结论”的超越。 正如美国文学研究家詹姆逊所言,“文化其实是讲故事”。叙事是文化传承的重 要载体,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文化在发生作用。因此,如何叙事反映出的是一个 民族的精神信仰与文化内涵。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呼唤英雄。英雄与拯救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中,已然构成一种“绑定”的关系。当“拯救”成为一种 话语,甚至是一种文化权力之时,如何“拯救”,以及为何而“拯救”,就在精 神指向层面成为一种文化的感召力量。《流浪地球》的“中国式科幻”拯救策略, 所表达的不是英雄对故土、家园的抛弃,更不是“人类文明终结论”的悲观主义 情绪,而是希望与自我牺牲精神。.它有别于好莱坞电影的拯救视点,亲情构成 了人物戏剧性行动的内驱力,智慧和勇气在戏剧性进程中互为转化。科学的智慧 赋予勇气以理性和意志,而勇气则借助科学的智慧彰显出极具创造性的力量。这 其中,面对木星所释放出的灾难性强大引力,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化”的智 慧与科学的智慧融为一体,超越了西方二元论中主体对客体的征服与构造,化不
1.下列成语用来形容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有赖于中国科技迅速发展,最准 确的一项是(2 分) A.异军突起 B.厚积薄发 C.与众不同 D.翻天覆地 2.下列词语在文中不是比喻文学艺术创作基础的一项是(2 分) A.土壤 B.沃土 C.广阔的天地 D.时代的春风 3.下列对“里程碑”式的电影作品《流浪地球》产生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3 分) A.中国电影工业蓬勃发展。 B.中国太空探索实现跨越式发展。 C.中国当代科幻电影后来居上。 D.中国当代科幻小说日益繁荣。 4.下列对电影《流浪地球》所体现的“中国智慧”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将人类的想象力拓展到宇宙空间。 B.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与全人类、宇宙契合。 C.传达了“人类共同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理念。 D.中国独特的理念突破了好莱坞科幻电影的叙事套路。 材料二 现代科幻小说作家罗伯特·A·海因莱因指出:“几乎从所有科幻小说的简单定 义中,都可以读到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现实主义推测,它建立在充分的知识 基础之上。”如果说基于时间的历史,所形成的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认同;那么, 对于未来的科学幻想,则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智慧、勇气和希望。刘慈欣的文学 著作《流浪地球》为同名电影的叙事提供了扎实的文本基础,原著超凡的文本创 意及其所具有的民族性的人文精神,也为影片叙事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流浪地球》作为一部蕴含冒险与灾难元素的科幻电影,将地球作为一个巨大的 “太空飞船”,带它逃离即将毁灭的太阳系,这一故事创意本身就在视点与想象 层面,超越了一般好莱坞灾难科幻电影“人类文明终结论”的创作范式。同时, 以人的主体能动性与创造力,以及个体的自我牺牲精神,构成影片最核心的拯救 视点。携带地球寻找新的家园,本身反映的就是植根于中国民族精神信仰的土地 情结与家园情怀,是对好菜坞科幻电影最具影-向的“文化与政治主题”“人类 文明终结论”的超越。 正如美国文学研究家詹姆逊所言,“文化其实是讲故事”。叙事是文化传承的重 要载体,每一个故事背后都是文化在发生作用。因此,如何叙事反映出的是一个 民族的精神信仰与文化内涵。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民族都呼唤英雄。英雄与拯救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史中,已然构成一种“绑定”的关系。当“拯救”成为一种 话语,甚至是一种文化权力之时,如何“拯救”,以及为何而“拯救”,就在精 神指向层面成为一种文化的感召力量。《流浪地球》的“中国式科幻”拯救策略, 所表达的不是英雄对故土、家园的抛弃,更不是“人类文明终结论”的悲观主义 情绪,而是希望与自我牺牲精神。.它有别于好莱坞电影的拯救视点,亲情构成 了人物戏剧性行动的内驱力,智慧和勇气在戏剧性进程中互为转化。科学的智慧 赋予勇气以理性和意志,而勇气则借助科学的智慧彰显出极具创造性的力量。这 其中,面对木星所释放出的灾难性强大引力,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化”的智 慧与科学的智慧融为一体,超越了西方二元论中主体对客体的征服与构造,化不
利为有利,化灾难性引力为拯救地球命运的反作用力,显然是构成拯救行动的重 要因素 如果说当代科幻电影的发展,体现出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那么其中既包括 了一定的科技实力,更包括蕴含着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文化软实力。它需要利用 语言的社会化功能,有效地建构一个故事世界,更需要塑造饱满的人物,呈现出 个体人物的厚重感及其人性的光辉。因为,民族的精神信仰与文化内涵,直接反 映在对叙事命题的意图表达与解释层面。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曾经指岀,民族的 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取材于孙承健等人的文章) 5.下列对好莱坞灾难科幻电影叙事特点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人类文明终结论”为创作范式 B.以超级英雄拯救人类文明为拯救策略。 C.以主体对客体的征服与构造为文化内涵。 D.以塑造饱满的人物彰显人类的乐观与希望。 6.材料一和材料二均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阐述了中国科幻作品的特点, 且各有侧重。材料一侧重写,材料二侧重写, (4分) 7.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后,假如你观看科幻影片,请解说你将从哪些角度进行 观赏。(6分)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 长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 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 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 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 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 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 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 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 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 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呜,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 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取材于《礼记·学记》) 【注释】扦(han)格:互相抵触。燕:通“宴”,娱乐。辟:邪僻,不正派。 尸: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利为有利,化灾难性引力为拯救地球命运的反作用力,显然是构成拯救行动的重 要因素。 如果说当代科幻电影的发展,体现出的是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那么其中既包括 了一定的科技实力,更包括蕴含着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文化软实力。它需要利用 语言的社会化功能,有效地建构一个故事世界,更需要塑造饱满的人物,呈现出 个体人物的厚重感及其人性的光辉。因为,民族的精神信仰与文化内涵,直接反 映在对叙事命题的意图表达与解释层面。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曾经指出,民族的 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取材于孙承健等人的文章) 5.下列对好莱坞灾难科幻电影叙事特点的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以“人类文明终结论”为创作范式。 B.以超级英雄拯救人类文明为拯救策略。 C.以主体对客体的征服与构造为文化内涵。 D.以塑造饱满的人物彰显人类的乐观与希望。 6.材料一和材料二均以电影《流浪地球》为例,阐述了中国科幻作品的特点, 且各有侧重。材料一侧重写____,材料二侧重写,____。(4 分) 7.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后,假如你观看科幻影片,请解说你将从哪些角度进行 观赏。(6 分)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2 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 长也。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 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 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 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 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 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 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 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 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 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呜,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 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取材于《礼记·学记》) 【注释】扞 ( hàn) 格:互相抵触。燕:通“宴”,娱乐。辟:邪僻,不正派。 尸:祭祀时代表死者受祭的人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 豫:预防 B.故君子之教喻也 喻:开导 C.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长:长处 D.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严:尊敬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百姓,以教与学为首要事务 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杂乱施教不循序渐进,就会破坏扰乱教学而不可收拾 C.虽诏于天子,无北面 老师即使被天子召见,也不必面北称臣 D.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对善于学习的人而言,老师安闲而他自己加倍努力,老师会因此显得平庸 10.判断下列句中加点“道”字所属的义项,将其所在句子的序号分别填入下表 对应的空格中。(3分)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义项(1)道理、学说(2)途径、方法(3)谈论(4)引导 序号 11.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并分别写出它们在文中的喻意o(4分) 玉不琢,不成器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12.请根据文中“学之道”与“教之道”的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11分) (1)学者有“四失”,即多、寡、易、止。请根据文意及你的学习体验,用四字 词语概括“寡”“止”所导致的后果,并填写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2分)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多则囫囵吞枣;或失则寡,寡则 或失则易, 易则浅尝辄止;或失则止,止则 (2)善教者有诸多好的教学方法,请概括出其中四种值得借鉴的方法o(4分) (3)链接材料中的子路是否是个“善问者”?请根据上文最后一段相关内容加以 分析。(5分) 链接材料: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 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15题。(共13分)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8.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 豫:预防 B.故君子之教喻也 喻:开导 C.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长:长处 D.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严:尊敬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百姓,以教与学为首要事务 B.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杂乱施教不循序渐进,就会破坏扰乱教学而不可收拾 C.虽诏于天子,无北面 老师即使被天子召见,也不必面北称臣 D.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对善于学习的人而言,老师安闲而他自己加倍努力,老师会因此显得平庸 10.判断下列句中加点“道”字所属的义项,将其所在句子的序号分别填入下表 对应的空格中。(3 分)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不足为外人道也 义项 (1)道理、学说 (2)途径、方法 (3)谈论 (4)引导 序号 11.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并分别写出它们在文中的喻意 o(4 分) 玉不琢,不成器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12.请根据文中“学之道”与“教之道”的内容,按要求回答问题。(11 分) (1)学者有“四失”,即多、寡、易、止。请根据文意及你的学习体验,用四字 词语概括“寡”“止”所导致的后果,并填写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2 分)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多则囫囵吞枣;或失则寡,寡则 ;或失则易, 易则浅尝辄止;或失则止,止则 。 (2)善教者有诸多好的教学方法,请概括出其中四种值得借鉴的方法 o(4 分) (3)链接材料中的子路是否是个“善问者”?请根据上文最后一段相关内容加以 分析。(5 分) 链接材料: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3-15 题。(共 1 3 分) 望庐山瀑布水(其一) 李白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注释】欻(x):忽然。潨(cong):急流。 13.下列李白诗歌中,与《望庐山瀑布水(其一)》题材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B.三门横峻滩,六刺走波澜。、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C.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D.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14.诗话,常用三言五语对诗歌进行简练而中肯的点评。请为“初惊河汉落,半 洒云天里”或“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写一则诗话。(4分 15.盛唐山水诗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同是歌咏山水,李白与王维的诗风格迥异。 请以《望庐山瀑布水(其一)》与王维《山居秋暝》为例,任选一个角度,比较 赏析两人山水诗的风格。(6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o(共7分)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笔下的绿水青山,固然少不了“木欣欣以向荣, 的佳木清泉,更寄寓着诗人的万般情思。王羲之与友雅集兰亭,于 ”“清流激湍”间畅叙幽情:杜甫独登高台,望 ,不尽长江滚滚来”,悲情汹涌;苏轼纵一苇于赤壁,赏东山月 观“白露横江, ,超然洒脱;毛泽东立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激荡似火豪情。青山绿水,不仅是自 然山水的画卷,更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地。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21题 瓦浪如海 老北京四合院的房顸铺的都是鱼鳞瓦。灰色,一片灰色的瓦,紧挨着一片灰色的 瓦,连接着一片浩瀚的灰色,铺铺展展,犹如云雾天里翻涌的海浪一样,一波又 一波,直涌到天边 这种由鱼鳞瓦组成的灰色,和故宫里那一片碧瓦琉璃,做着色彩鲜明的对比。虽 不如碧瓦琉璃那般炫目,那般髙髙在上,但满城沉沉的灰色,低矮着,沉默着, 无语沧桑,力量沉稳。它似秤砣一般压住了北京城,铁锚一样将整座城市稳定在 蓝天白云之下。在北京胡同长大的建筑师张永和先生,对这样的鱼鳞瓦太熟悉不 过,他说:“我成长于一个拥有低矮地平线的城市中。从空中俯瞰,你只能看到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潨射,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注释】欻(x):忽然。潨( còng):急流。 13.下列李白诗歌中,与《望庐山瀑布水(其一)》题材不同的一项是(3 分) A.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东海横秦望,西陵绕越台。 B.三门横峻滩,六刺走波澜。、石惊虎伏起,水状龙萦盘。 C.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D.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银台出倒景,白浪翻长鲸。 14.诗话,常用三言五语对诗歌进行简练而中肯的点评。请为“初惊河汉落,半 洒云天里”或“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写一则诗话。(4 分) 15.盛唐山水诗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同是歌咏山水,李白与王维的诗风格迥异。 请以《望庐山瀑布水(其一)》与王维《山居秋暝》为例,任选一个角度,比较 赏析两人山水诗的风格。(6 分)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6.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o(共 7 分)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笔下的绿水青山,固然少不了“木欣欣以向荣, ” 的佳木清泉,更寄寓着诗人的万般情思。王羲之与友雅集兰亭,于 “ , ”“清流激湍”间畅叙幽情;杜甫独登高台,望 “ ,不尽长江滚滚来”,悲情汹涌;苏轼纵一苇于赤壁,赏东山月, 观“白露横江, ”,超然洒脱;毛泽东立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 ”,激荡似火豪情。青山绿水,不仅是自 然山水的画卷,更是中国文人的精神栖息地。 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3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7-21 题。 瓦浪如海 老北京四合院的房顸铺的都是鱼鳞瓦。灰色,一片灰色的瓦,紧挨着一片灰色的 瓦,连接着一片浩瀚的灰色,铺铺展展,犹如云雾天里翻涌的海浪一样,一波又 一波,直涌到天边。 这种由鱼鳞瓦组成的灰色,和故宫里那一片碧瓦琉璃,做着色彩鲜明的对比。虽 不如碧瓦琉璃那般炫目,那般高高在上,但满城沉沉的灰色,低矮着,沉默着, 无语沧桑,力量沉稳。它似秤砣一般压住了北京城,铁锚一样将整座城市稳定在 蓝天白云之下。在北京胡同长大的建筑师张永和先生,对这样的鱼鳞瓦太熟悉不 过,他说:“我成长于一个拥有低矮地平线的城市中。从空中俯瞰,你只能看到
单层砖屋顶上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打破这波浪的是院中洋溢着绿色的树木以 及城中辉煌的金色。”而只有向天际展开的灰色瓦浪,才会让那些绿色的树木和 城中辉煌的金色拥有力量;只有在这样一片灰色的瓦浪中,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 中辉煌的金色才会显示出自己的力量 上个世纪50年代,北京的天际线很低,不用站在景山上面,就是站在我家的房 顶上,从脚下到天边,一览无余,基本上是被这些起伏的鱼鳞瓦顶所勾勒。那时 候成片成片的四合院【甲】(占有/占据)了北京城的空间。这一片如海的瓦浪, 它所显示出的色彩和力量,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的 那时候,四合院平房没有如今楼房的阳台或露台,鱼鳞状的灰瓦顶,就是各家的 阳台和露台,晒的萝卜干、茄子干或白薯干,都会扔在那上面;五月端午节,艾 蒿和蒲剑插在门上之后,也要扔到房顶,图个吉利;谁家刚生小孩子,老人讲究 要用葱打小孩子的屁股,取“葱”的谐音,说是打打聪明,打完之后,还要把葱 扔到房顶,这到底是什么讲究,我就弄不明白了。 那时候对于我们许多孩子而言,鱼鳞瓦的灰色房顶,就是我们的乐园。老北京有 句俗话,叫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淘得要命, 动不动就跑到房顶上揭瓦玩儿,那是司空见惯的儿童游戏。鱼鳞瓦,真的很结实, 任我们成天踩在上面那么疯跑,就是一点儿也不坏。单个儿看,每片瓦都不厚, 踩会裂,甚至碎,但一片片的瓦铺在一起,铺成一面坡的房顶,就那么结实。 它们是一片瓦压在一片瓦的上面,中间并没有什么泥粘连,像一只小手和另一只 小手握在一起,可以有那么大的力量,也真是怪事,常让那时的我好奇而百思不 解 十几年前,听说老院要拆,我特意回去看看,路过长巷上头条,看见那里已经拆 光大半条胡同了。一辆外地来的汽车车厢里,装满从房顶上卸下来的鱼鳞瓦。那 些鱼鳞瓦,一层层,整整齐齐地码在车上,和铺铺展展在屋顶上的景象完全不 样了,尽管也呈鱼鳞状,却像是案板上待宰的一条条鱼,没有了生气,更没有瓦 浪如海,翻涌向天际展开的气势了。 我望着这满满一车的鱼鳞瓦,它们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还是那样的结实, 那样的好看。又有谁知道,那些鱼鳞瓦上,曾经上演过童年那么多的游戏,带给 我们那么多的欢乐呢?还曾经上演过比我们的游戏和欢乐更多更沧桑的故事 呢 要说带给我们最大快乐的,一是秋天摘枣,一是国庆节看礼花。那时,院子里是 三棵清朝就有的枣树,我们可以轻松地从房顶攀上枣树的树梢,摘到顶端最红的 枣儿吃,也可以站在树梢儿上,拼命地摇树枝,让那枣纷纷如红雨落下,噼噼啪 啪砸在房顶的瓦上,【乙】(溅落/掉落)在院子里。比我们小的小不点儿,爬 不上树,就在地上头碰头地捡枣,大呼小叫,可真的成了我们孩子的节日。 打完了枣,下一个节目就是迎接国庆。国庆节的傍晚,扒拉完两口饭,我们会溜 出家门,早早地爬上房顶,占领有利地形,等待礼花腾空。由于那时没有那么多 的髙楼,一眼就能看到晩霞中的西山脚下。前门楼子和天安门广场都是看得真真 的,仿佛就在眼前,连放礼花的大炮都看得很清楚。我们坐在鱼鳞瓦上,心里充 满期待,也有些焦急。随着礼花腾空会有好多白色的小降落伞。降落伞飘来的那 刻,我们会立刻大叫着,一下子都跳了起来,伸出早己经准备好的妈妈晾衣服 的竹竿,争先恐后去够那些小小的降落伞。有一次,就让我够着了一个,还挺大 的个儿,成为我拿到学校【丙】(炫耀/显摆)的战利品
单层砖屋顶上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打破这波浪的是院中洋溢着绿色的树木以 及城中辉煌的金色。”而只有向天际展开的灰色瓦浪,才会让那些绿色的树木和 城中辉煌的金色拥有力量;只有在这样一片灰色的瓦浪中,那些绿色的树木和城 中辉煌的金色才会显示出自己的力量。 上个世纪 50 年代,北京的天际线很低,不用站在景山上面,就是站在我家的房 顶上,从脚下到天边,一览无余,基本上是被这些起伏的鱼鳞瓦顶所勾勒。那时 候成片成片的四合院【甲】(占有/占据)了北京城的空间。这一片如海的瓦浪, 它所显示出的色彩和力量,是世界上任何一座城市都没有的。 那时候,四合院平房没有如今楼房的阳台或露台,鱼鳞状的灰瓦顶,就是各家的 阳台和露台,晒的萝卜干、茄子干或白薯干,都会扔在那上面;五月端午节,艾 蒿和蒲剑插在门上之后,也要扔到房顶,图个吉利;谁家刚生小孩子,老人讲究 要用葱打小孩子的屁股,取“葱”的谐音,说是打打聪明,打完之后,还要把葱 扔到房顶,这到底是什么讲究,我就弄不明白了。 那时候对于我们许多孩子而言,鱼鳞瓦的灰色房顶,就是我们的乐园。老北京有 句俗话,叫做“三天不打,上房揭瓦”,说的就是我们这样的小孩子,淘得要命, 动不动就跑到房顶上揭瓦玩儿,那是司空见惯的儿童游戏。鱼鳞瓦,真的很结实, 任我们成天踩在上面那么疯跑,就是一点儿也不坏。单个儿看,每片瓦都不厚, 一踩会裂,甚至碎,但一片片的瓦铺在一起,铺成一面坡的房顶,就那么结实。 它们是一片瓦压在一片瓦的上面,中间并没有什么泥粘连,像一只小手和另一只 小手握在一起,可以有那么大的力量,也真是怪事,常让那时的我好奇而百思不 解。 十几年前,听说老院要拆,我特意回去看看,路过长巷上头条,看见那里已经拆 光大半条胡同了。一辆外地来的汽车车厢里,装满从房顶上卸下来的鱼鳞瓦。那 些鱼鳞瓦,一层层,整整齐齐地码在车上,和铺铺展展在屋顶上的景象完全不一 样了,尽管也呈鱼鳞状,却像是案板上待宰的一条条鱼,没有了生气,更没有瓦 浪如海,翻涌向天际展开的气势了。 我望着这满满一车的鱼鳞瓦,它们经历了一百多年的雨雪风霜,还是那样的结实, 那样的好看。又有谁知道,那些鱼鳞瓦上,曾经上演过童年那么多的游戏,带给 我们那么多的欢乐呢?还曾经上演过比我们的游戏和欢乐更多更沧桑的故事 呢? 要说带给我们最大快乐的,一是秋天摘枣,一是国庆节看礼花。那时,院子里是 三棵清朝就有的枣树,我们可以轻松地从房顶攀上枣树的树梢,摘到顶端最红的 枣儿吃,也可以站在树梢儿上,拼命地摇树枝,让那枣纷纷如红雨落下,噼噼啪 啪砸在房顶的瓦上,【乙】(溅落/掉落)在院子里。比我们小的小不点儿,爬 不上树,就在地上头碰头地捡枣,大呼小叫,可真的成了我们孩子的节日。 打完了枣,下一个节目就是迎接国庆。国庆节的傍晚,扒拉完两口饭,我们会溜 出家门,早早地爬上房顶,占领有利地形,等待礼花腾空。由于那时没有那么多 的高楼,一眼就能看到晚霞中的西山脚下。前门楼子和天安门广场都是看得真真 的,仿佛就在眼前,连放礼花的大炮都看得很清楚。我们坐在鱼鳞瓦上,心里充 满期待,也有些焦急。随着礼花腾空会有好多白色的小降落伞。降落伞飘来的那 一刻,我们会立刻大叫着,一下子都跳了起来,伸出早已经准备好的妈妈晾衣服 的竹竿,争先恐后去够那些小小的降落伞。有一次,就让我够着了一个,还挺大 的个儿,成为我拿到学校【丙】(炫耀/显摆)的战利品
直到十几年前,重返我们的老院,又看到童年时爬过的房顶、踩过的鱼鳞瓦, 才忽然发现和它们这么久没有相见了,也才发现瓦间长着一簇簇的狗尾巴草,稀 疏零落,枯黄枯黄的,像是年纪衰老的鱼鳞瓦长岀苍老的胡须,心里不禁一动, 有些感喟。其实,这种狗尾巴草一直都是这样长在瓦缝之间,一年又一年,它们 的生命力和鱼鳞瓦一样的顽强而持久。 去年的秋天,我路过草厂胡同一带,那里的几条胡同已经被打理一新,地面重新 铺设青砖,四合院重新改造。有老房子的房顶被改造成露台。顺着山墙新搭建的 梯子,爬到房顶,楼房遮挡得远处看不到了,但附近胡同四合院房顶的鱼鳞瓦, 还能看得很清楚,尽管已经没有了张永和先生说的“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的 景象,却还是让我感到亲切,仿佛又见到童年时候的伙伴。真的,这和看惯各式 各样的楼顶,哪怕是青岛那样漂亮的红色楼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灰 色的鱼鳞瓦,才能带给我老北京实实在在的感觉,是一种家的感觉。 我还看见眼前不远处屋顶上鱼鳞瓦之间长出的狗尾巴草,迎着瑟瑟秋风,摇曳着 枯黄的颜色,和鱼鳞瓦的灰色,吟唱着二重唱。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 17.依次填人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占据掉落炫耀 B.占有溅落炫耀 C.占据溅落显摆 D.占有掉落显摆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将四合院鱼鳞瓦与故宫琉璃瓦的色彩进行对比,目的在于突出灰色 瓦浪的力量 B.作者重返老院,面对四合院和人们生活的种种变化触景伤怀,悲痛凄凉之情 油然而生。 C.文中鱼鳞瓦上的狗尾巴草生命力顽强而持久,其枯黄稀疏的姿态表现出四合 院的沧桑。 D.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又不乏生动形象,细腻的文笔蕴含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 回味无穷。 19.文章题目“瓦浪如海”,意丰而情深。综观全文,请解说其丰富的寓意。(6 分) 20.一本文以质朴的语言讲述平常而隽永的生活,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赏析这 艺术特色。(6分) 21.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许多事物与文中的老四合院同样面临着“被拆掉”或 “被重新改造”的命运,请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认识o(6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2.微写作.(10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人们常用“百科全书”“里程碑”等,形象地评价经典文学作品。请从《论语》 《边城》《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对其进行形象的评价(“百科全书”“里程 碑”除外),并阐释理由。要求:评价恰当,阐释合理0180字左右。 学校举办戏剧节,拟将经典名著《红楼梦》《呐喊》搬上舞台。作为戏剧社成员 请就你最想饰演的某一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说明你的表演设想及理由。要求:选 例典型,说明具体,理由充分。180字左右
一直到十几年前,重返我们的老院,又看到童年时爬过的房顶、踩过的鱼鳞瓦, 才忽然发现和它们这么久没有相见了,也才发现瓦间长着一簇簇的狗尾巴草,稀 疏零落,枯黄枯黄的,像是年纪衰老的鱼鳞瓦长出苍老的胡须,心里不禁一动, 有些感喟。其实,这种狗尾巴草一直都是这样长在瓦缝之间,一年又一年,它们 的生命力和鱼鳞瓦一样的顽强而持久。 去年的秋天,我路过草厂胡同一带,那里的几条胡同已经被打理一新,地面重新 铺设青砖,四合院重新改造。有老房子的房顶被改造成露台。顺着山墙新搭建的 梯子,爬到房顶,楼房遮挡得远处看不到了,但附近胡同四合院房顶的鱼鳞瓦, 还能看得很清楚,尽管已经没有了张永和先生说的“灰色的瓦浪向天际展开”的 景象,却还是让我感到亲切,仿佛又见到童年时候的伙伴。真的,这和看惯各式 各样的楼顶,哪怕是青岛那样漂亮的红色楼顶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为这种灰 色的鱼鳞瓦,才能带给我老北京实实在在的感觉,是一种家的感觉。 我还看见眼前不远处屋顶上鱼鳞瓦之间长出的狗尾巴草,迎着瑟瑟秋风,摇曳着 枯黄的颜色,和鱼鳞瓦的灰色,吟唱着二重唱。 (取材于肖复兴的同名散文) 17.依次填人文中甲、乙、丙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占据 掉落 炫耀 B.占有 溅落 炫耀 C.占据 溅落 显摆 D. 占有 掉落 显摆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作者开篇将四合院鱼鳞瓦与故宫琉璃瓦的色彩进行对比,目的在于突出灰色 瓦浪的力量。 B.作者重返老院,面对四合院和人们生活的种种变化触景伤怀,悲痛凄凉之情 油然而生。 C.文中鱼鳞瓦上的狗尾巴草生命力顽强而持久,其枯黄稀疏的姿态表现出四合 院的沧桑。 D.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又不乏生动形象,细腻的文笔蕴含浓郁的生活气息,令人 回味无穷。 19.文章题目“瓦浪如海”,意丰而情深。综观全文,请解说其丰富的寓意 o(6 分) 20.一本文以质朴的语言讲述平常而隽永的生活,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赏析这 一艺术特色。(6 分) 21.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许多事物与文中的老四合院同样面临着“被拆掉”或 “被重新改造” 的命运,请联系现实,谈谈你对这类现象的认识 o(6 分) 五、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 22.微写作.(10 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人们常用“百科全书”“里程碑”等,形象地评价经典文学作品。请从《论语》 《边城》《老人与海》中任选一部,对其进行形象的评价(“百科全书”“里程 碑”除外),并阐释理由。要求:评价恰当,阐释合理 0 180 字左右。 学校举办戏剧节,拟将经典名著《红楼梦》《呐喊》搬上舞台。作为戏剧社成员, 请就你最想饰演的某一人物的个性化语言,说明你的表演设想及理由。要求:选 例典型,说明具体,理由充分。180 字左右
在你阅读的文学名著中,总会有一个鼓舞你成长的“引路人”。请从《红岩》《平 凡的世界》中选取一个这样的人物,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表达你对他(她) 的崇敬之情。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0150字左右 23.作文(5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化险为夷的策略,尽显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化” 的智慧。“化”,是化干戈为玉帛,是化惊涛为细流,是化腐朽为神奇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百多年前,外国记者曾拍下国人呆滞木讷的影像;迈入新时代的当今中国,到 处可见幸福开心的笑脸。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我发言人就维护中国公民合法权 益问题作出的回应,义正辞严,斩钉截铁;联合国休息室内,中东某国外交官在 抗议侵略无效后,沉默不语,神情沮丧……正像歌中所唱:“我的祖国和我,像 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 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 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1.(2分)B 2.(2分)C 3.(3分)C 4.(3分)A 5.(3分)D 6.(4分) 材料一侧重写中国科幻作品的发展与现实发展(科技发展)的关系。(2分) 材料二侧重写中国科幻作品的叙事特点(中国科幻作品叙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2分)(意思对即可) 7.(6分)评分要点:(1)角度明确(如:关注影片反映的科技发展状况,关 注影片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念,关注影片的叙事艺术特点),3分;(2)解说合 理,3分(意思对即可)。 、本大题共5小题,共24分, 8.(3分)C 9.(3分)D 10.(3分) 义项(1)道理、学说(2)途径、方法(3)谈论(4)引导 序号 填对2个得1分,填对3个得2分,填对4个得3分。 11.(4分)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1分);人不通过反复学习,就不能明白道理 (1分)
在你阅读的文学名著中,总会有一个鼓舞你成长的“引路人”。请从《红岩》《平 凡的世界》中选取一个这样的人物,写一段抒情文字或一首小诗,表达你对他(她) 的崇敬之情。要求:感情真挚,富有文采 0 150 字左右。 23.作文(50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 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化险为夷的策略,尽显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化” 的智慧。“化”,是化干戈为玉帛,是化惊涛为细流,是化腐朽为神奇… 请根据上面的文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一百多年前,外国记者曾拍下国人呆滞木讷的影像;迈入新时代的当今中国,到 处可见幸福开心的笑脸。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我发言人就维护中国公民合法权 益问题作出的回应,义正辞严,斩钉截铁;联合国休息室内,中东某国外交官在 抗议侵略无效后,沉默不语,神情沮丧……正像歌中所唱:“我的祖国和我,像 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联系现实,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 定文体,写一篇文章。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 一、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3 分。 1.(2 分)B 2.(2 分)C 3.(3 分)C 4.(3 分)A 5.(3 分)D 6.(4 分) 材料一侧重写中国科幻作品的发展与现实发展(科技发展)的关系。(2 分) 材料二侧重写中国科幻作品的叙事特点(中国科幻作品叙事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2 分)(意思对即可) 7.(6 分)评分要点:(1)角度明确(如:关注影片反映的科技发展状况,关 注影片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念,关注影片的叙事艺术特点),3 分;(2)解说合 理,3 分(意思对即可)。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4 分。 8.(3 分)C 9.(3 分)D 10.(3 分) 义项 (1)道理、学说(2)途径、方法 (3)谈论 (4)引导 序号 填对 2 个得 1 分,填对 3 个得 2 分,填对 4 个得 3 分。 11.(4 分)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1 分);人不通过反复学习,就不能明白道理 (1 分)
即使有可口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会知道它的美味(1分);即使有至善之道, 如果不学,就不会懂得它的精妙(1分)。 12.(11分) (1)(2分)见识浅陋(1分)半途而废(1分)(意思对即可) (2)(4分)预见学生的错误,防患于未然;把握教育契机,适时而教:循序施 教;组织学生互相切磋;善于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善于答问。(答出1点得1 分,意思对即可) (3)(5分)评分要点:观点明确(1分),有理有据(2分),分析合理(2 分)。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3.(3分)C 14.(4分)评分要点:点评中肯3分,评析简练1分。 15.(6分)评分要点:比较风格准确2分,结合诗句恰当2分,分析合理2分。 16.(7分) 泉涓涓而始流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无边落木萧萧下 水光接天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7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5小题,共23分。 17.(2分)C 18.(3分)B 19.(6分)评分要点:老北京四合院屋顶的鱼鳞瓦连片成海,气势磅礴(1分) 灰色的鱼鳞瓦朴素低调,显示出沉稳的力量,富有历史沧桑感(1分)。鱼鳞瓦 下四合院里普通人的生活简单质朴,自在随意,快乐自足(2分)。作者对四合 院的生活无限眷恋(1分),对“瓦浪如海”的消逝,伤感无奈(1分) 20.(6分)评分要点:语言特色1分,举例典型1分,赏析4分(赏析合理2 分;情感韵味2分) 21.(6分)评分要点:观点明确1分,举例恰当1分,分析合理3分,语言表 达1分 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60分 22.微写作(10分) 类卷(8-10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3.(50分) 附录:文言文译文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人不通过反复学习,就不能够明白道理。所以 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百姓,以教与学为首要事务。 即使有可口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会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至善之道,(如 果)不学,就不会懂得它的精妙。所以,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之后 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的困惑, 然后才能奋发自强。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大学的教育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未发生前就加以禁止,叫做预防;当学生适 合接受教育时而加以教导,叫做时机恰当:不超越学生的学习阶段而讲授,叫做 循序渐进;组织学生互相学习以吸收别人的优点,叫做切磋。这四点,就是教育
即使有可口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会知道它的美味(1 分);即使有至善之道, 如果不学,就不会懂得它的精妙(1 分)。 12.(11 分) (1)(2 分)见识浅陋(1 分)半途而废(1 分)(意思对即可) (2)(4 分)预见学生的错误,防患于未然;把握教育契机,适时而教;循序施 教;组织学生互相切磋;善于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善于答问。(答出 1 点得 1 分,意思对即可) (3)(5 分)评分要点:观点明确(1 分),有理有据(2 分),分析合理(2 分)。 三、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0 分。 13.(3 分)C 14.(4 分)评分要点:点评中肯 3 分,评析简练 1 分。 15.(6 分)评分要点:比较风格准确 2 分,结合诗句恰当 2 分,分析合理 2 分。 16.(7 分) 泉涓涓而始流 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无边落木萧萧下 水光接天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7 分,每句 1 分,有错别字、多字、少字,该句不得分) 四、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23 分。 17.(2 分)C 18.(3 分)B 19.(6 分)评分要点:老北京四合院屋顶的鱼鳞瓦连片成海,气势磅礴(1 分); 灰色的鱼鳞瓦朴素低调,显示出沉稳的力量,富有历史沧桑感(1 分)。鱼鳞瓦 下四合院里普通人的生活简单质朴,自在随意,快乐自足(2 分)。作者对四合 院的生活无限眷恋(1 分),对“瓦浪如海”的消逝,伤感无奈(1 分)。 20.(6 分)评分要点:语言特色 1 分,举例典型 1 分,赏析 4 分(赏析合理 2 分;情感韵味 2 分)。 21.(6 分)评分要点:观点明确 1 分,举例恰当 1 分,分析合理 3 分,语言表 达 1 分。 五、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 22.微写作(10 分) 一类卷(8—10 分),符合题意,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表达流畅,较有文采。 二类卷(5—7 分),基本符合题意,内容较充实,结构基本完整,语言通顺。 三类卷(1—4 分),偏离题意,内容空洞,结构不完整,语病较多。 23.(50 分) 附录:文言文译文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成为美器;人不通过反复学习,就不能够明白道理。所以 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百姓,以教与学为首要事务。 即使有可口的菜肴,(如果)不吃,就不会知道它的美味;即使有至善之道,(如 果)不学,就不会懂得它的精妙。所以,学习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学之后 才能知道自己的困惑。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自己的困惑, 然后才能奋发自强。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大学的教育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未发生前就加以禁止,叫做预防;当学生适 合接受教育时而加以教导,叫做时机恰当;不超越学生的学习阶段而讲授,叫做 循序渐进;组织学生互相学习以吸收别人的优点,叫做切磋。这四点,就是教育
成功的缘由。(学生的)错误出现后再去禁止,教与学就会互相抵触,学生便不 能改正错误;最佳学习时机已过,然后才去学习,就会辛苦而难有成效,杂乱施 教而不循序渐进,就会破坏扰乱教学而不可收拾:;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 交流,就会孤陋寡闻;沉溺于与朋友娱乐,就会违背老师的教诲;沾染上不良习 气,就会荒废自己的学业。这六点,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君子既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又懂得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成为人师。所 以说老师的教学就是启发开导:(对学生)引导而不强迫,劝勉而不强制,启发 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对学生)引导而不强迫,则(师生)关系融洽;劝 勉而不强制,则平易近人;启发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则引人思考。能做到 关系融洽、平易近人,并能引人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开导了。 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施教的人必须要知道。人们在学习中,有的过失在于贪多, 有的过失在于学得少,有的过失在于轻视学问,有的过失在于浅尝辄止。这四种 过失,是(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造成的。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才能挽救他们 的过失。教育,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而纠正学生的过失。 大凡学习,尊重教师是难以做到的。老师受到尊重,这之后他所教授的道理才能 受到尊崇,道理受到尊崇,这之后百姓才懂得以敬重的心态对待学习。所以君王 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来对待臣子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请臣子在祭祀中代表死者受 祭的时候,不把他当臣子对待;一是教师,不把他当臣子对待。根据大学的礼制, 老师即使被天子召见,也不必面北称臣,以此来表示对教师的尊重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轻松而功效加倍,学生从而感激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 师勤苦,但功效只有一半,学生从而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 大树,先砍容易的地方,再砍伐枝干交接、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等到时间久了 问题就得到解决了;不善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对待提问的人,如同被撞的钟 一样,用小力敲打,响声就小,用大力敲打,响声就大,待被撞的钟从容不迫地 回响,这样之后钟才会缓缓地响完它的余音;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与此相反。以 上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成功的缘由。(学生的)错误出现后再去禁止,教与学就会互相抵触,学生便不 能改正错误;最佳学习时机已过,然后才去学习,就会辛苦而难有成效,杂乱施 教而不循序渐进,就会破坏扰乱教学而不可收拾;独自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切磋、 交流,就会孤陋寡闻;沉溺于与朋友娱乐,就会违背老师的教诲;沾染上不良习 气,就会荒废自己的学业。这六点,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君子既懂得教育成功的原因,又懂得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才可以成为人师。所 以说老师的教学就是启发开导:(对学生)引导而不强迫,劝勉而不强制,启发 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对学生)引导而不强迫,则(师生)关系融洽;劝 勉而不强制,则平易近人;启发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则引人思考。能做到 关系融洽、平易近人,并能引人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开导了。 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施教的人必须要知道。人们在学习中,有的过失在于贪多, 有的过失在于学得少,有的过失在于轻视学问,有的过失在于浅尝辄止。这四种 过失,是(学生)不同的心理状态造成的。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才能挽救他们 的过失。教育,就是发扬学生的优点而纠正学生的过失。 大凡学习,尊重教师是难以做到的。老师受到尊重,这之后他所教授的道理才能 受到尊崇,道理受到尊崇,这之后百姓才懂得以敬重的心态对待学习。所以君王 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来对待臣子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请臣子在祭祀中代表死者受 祭的时候,不把他当臣子对待;一是教师,不把他当臣子对待。根据大学的礼制, 老师即使被天子召见,也不必面北称臣,以此来表示对教师的尊重。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轻松而功效加倍,学生从而感激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 师勤苦,但功效只有一半,学生从而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 大树,先砍容易的地方,再砍伐枝干交接、纹理纠结不顺的地方,等到时间久了, 问题就得到解决了;不善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对待提问的人,如同被撞的钟 一样,用小力敲打,响声就小,用大力敲打,响声就大,待被撞的钟从容不迫地 回响,这样之后钟才会缓缓地响完它的余音;不善于回答问题的人与此相反。以 上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