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攸县、醴陵、浏阳四县一中2014高三上11月联 考试卷科目:语文 时量:150分钟 分值:150分 (注:请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绮丽q1躯壳qido创可贴 chuang便宜行事biar B、泡桐pao妊娠shen鸭绿江l 曲高和寡he C、殷红yan干劲jng体己话t 毋庸置疑w D、怪癖pi晕车yun白桦林hua 余勇可贾g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贸然 溜达 金刚钻 副象棋 B、发轫 宣泄 座上客 枕黄粱 蛰伏 幅射 爆冷门 功亏一匮 D、安分 膨胀 挖墙角 风靡一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会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 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中国正在经历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 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长沙市扶贫办的同志说,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 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D.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 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 文明的显著特点。 ①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神秘的宗教意义 ②取材于自然,琢磨于宫苑的玉制品被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③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④因此,玉是东方精神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⑤把玉的自然品质作为“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 ⑥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A.①③⑤②⑥④ B.②⑥①⑤③④ C.④⑤②③①⑥ D.⑤②⑥①③④ 、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湖南长沙、攸县、醴陵、浏阳四县一中 2014 高三上 11 月联 考试卷科目:语文 时量:150 分钟 分值:150 分 (注:请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绮.丽 qí 躯壳.qiào 创.可贴 chuāng 便.宜行事 biàn B、泡.桐 pào 妊娠.shēn 鸭绿.江 lǜ 曲高和.寡 hè C、殷.红 yān 干劲.jìng 体.己话 tī 毋.庸置疑 wù D、怪癖.pǐ 晕.车 yùn 白桦.林 huà 余勇可贾.gǔ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 ) A、贸然 蹓达 金刚钻 一副象棋 B、发轫 宣泄 座上客 一枕黄粱 C、蛰伏 幅射 爆冷门 功亏一匮 D、安分 膨胀 挖墙角 风靡一时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 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会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 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中国正在经历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 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长沙市扶贫办的同志说,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 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D.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 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 文明的显著特点。 , 。 。 , 。 。 ①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神秘的宗教意义 ②取材于自然,琢磨于宫苑的玉制品被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③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④因此,玉是东方精神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⑤把玉的自然品质作为“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 ⑥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A.①③⑤②⑥④ B.②⑥①⑤③④ C.④⑤②③①⑥ D.⑤②⑥①③④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12 分,每小题 3 分;翻译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5-8题。 《易》称“《遜(dun同“遁”)》之时义大矣哉"。又日:“不事王侯, 高尚其事。”是以尧称则天,不屈颍阳之高;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洁。自兹以 降,风流弥繁,长往之轨未殊,而感致之数匪一。 逢 pang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日:"三纲 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萌 素明阴阳,知莽将败,有顷,乃首戴瓦盎,哭于市曰:“新乎新乎『因遂潜藏。 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养志修道,人皆化其德 北海太守素闻其高,遣吏奉谒致礼,萌不答。太守怀恨而使捕之。吏叩头日 “子康大贤,天下共闻,所在之处,人敬如父,往必不获,只自毁辱。”太守怒 收之系狱,更发它吏。行至劳山,人果相率以兵弩捍御。吏被伤流血,奔而还。 后诏书征萌,托以老耄,迷路东西,语使者云:“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 政,尚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济时乎?”即便驾归。连征不起,以寿终。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干金。少孤,为宗人所养,而遇之不以理, 及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遺奴婢遂至长安游学 初乡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后读《春秋》,闻复仇之义,便辍讲而还,与乡佐 相闻,期克斗日。既交刃,而党为乡佐所伤,困顿。乡佐服其义,舆归养之,数 日方苏,既悟而去。自此敕身修志,州里称其高。 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自后贼暴从横,残灭郡县,唯至广武,过城不入 建武中,征为议郎,以病去职,遂将妻子居黾池。复被征,不得已,乃着短布单 衣,穀皮绡头,待见尚书。及光武引,党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帝乃许焉。 博士范升奏毁党,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党遂隐居黾池,著书上下篇 而终。邑人贤而祠之
阅读下面的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易》称“《遯(dùn 同“遁” ) 》之时义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 高尚其事。”是以尧称则天,不屈颍阳之高;武尽美矣,终全孤竹之洁。自兹以 降,风流弥繁,长往之轨未殊,而感致之数匪一。 逢 páng 萌字子康,北海都昌人也。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 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萌 素明阴阳,知莽将败,有顷,乃首戴瓦盎,哭于市曰:“新乎新乎!”因遂潜藏。 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养志修道,人皆化其德。 北海太守素闻其高,遣吏奉谒..致礼,萌不答。太守怀恨而使捕之。吏叩头曰: “子康大贤,天下共闻,所在之处,人敬如父,往必不获,只自毁辱。”太守怒, 收之系狱,更发它吏。行至劳山,人果相率以兵弩捍御。吏被伤流血,奔而还。 后诏书征萌,托以老耄.,迷路东西,语使者云:“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 政,尚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济时乎?”即便驾归。连征不起,以寿终。 周党字伯况,太原广武人也。家产千金。少孤,为.宗人所养,而遇之不以理, 及长,又不还其财。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 初乡佐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后读《春秋》,闻复仇之义,便辍讲而还,与乡佐 相闻,期克斗日。既交刃,而党为乡佐所伤,困顿。乡佐服其义,舆归养之,数 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自后贼暴从横,残灭郡县,唯至广武,过城不入。 建武中,征为议郎,以病去职,遂将妻子居黾池。复被征,不得已,乃着短布单 衣,穀皮绡头,待见尚书。及光武引见,党伏而.不谒,自陈愿守所志,帝乃许焉。 博士范升奏毁党,诏曰:“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太原周党不受朕禄,亦各有志焉。其赐帛四十匹。”党遂隐居黾池,著书上下篇 而终。邑人贤而祠之
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也。性清高,未尝修刺修人。建武末,沛王辅等五王 居北宫,皆好宾客,更遣请丹,不能致。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弟也,以外戚贵 盛,乃诡说五王,求钱干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 丹不得已,既至,就故为设麦饭葱叶之食。丹推去之,曰:“以君侯能供甘 旨,故来相过,何其薄乎?″更置盛馔,乃食。及就起,左右进辇。丹笑曰:“吾 闻桀驾人车,岂此邪?″坐中皆失色。就不得已而令去辇。自是隐闭,不关人事, 以寿终 《后汉书逸民列传七十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遣吏奉谒致礼 奉谒:拜见 B.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 杜:关闭 C.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宾:归顺 D.以君侯能供甘旨,故来相过 过:经过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后诏书征萌,托以老耄 汝殁以六月二日 C.少孤,为宗人所养 吾属今为之虏矣 D.及光武引见,党伏而不谒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逸之风,可溯及远古,唐尧、周武王成全了隐士的隐逸志节,历代选择 隐逸的人很多,但是他们隐逸的动机不尽相同。 B.逢萌、周党最初选择隐居避世,是因为他们都不满王莽篡权;而井丹避世 隐居则是因为他本性清高,不愿意与王侯贵戚结交 C.光武帝即位以后曾多次征召逢萌、周党,他们没有因为时局改变而积极入 仕,而是委婉地拒绝了朝廷的聘用,坚持独善其身,光武帝对此非常不满 D.周党品德高尚,得到人们的景仰。王莽篡位期间,社会动荡,常有匪盗 屠城的血案发生,可对广武城却能网开一面,居然过城而不入。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 佐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 B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遺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尝 众中辱党/党久怀之 C.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 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 D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尝
井丹字大春,扶风郿人也。性清高,未尝修刺修人。建武末,沛王辅等五王 居北宫,皆好宾客,更遣请丹,不能致。信阳侯阴就,光烈皇后弟也,以外戚贵 盛,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 丹不得已,既至,就故为设麦饭葱叶之食。丹推去之,曰:“以君侯能供甘 旨,故来相过.,何其薄乎?”更置盛馔,乃食。及就起,左右进辇。丹笑曰:“吾 闻桀驾人车,岂此邪?”坐中皆失色。就不得已而令去辇。自是隐闭,不关人事, 以寿终。 《后汉书·逸民列传七十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 遣吏奉谒..致礼 奉谒:拜见 B. 及王莽窃位,托疾杜.门 杜: 关闭 C. 自古明王圣主,必有不宾.之士 宾: 归顺 D. 以君侯能供甘旨,故来相过. 过: 经过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及光武即位,乃之.琅邪劳山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后诏书征萌,托以.老耄 汝殁以.六月二日 C.少孤,为.宗人所养 吾属今为.之虏矣! D.及光武引见,党伏而.不谒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隐逸之风,可溯及远古,唐尧、周武王成全了隐士的隐逸志节,历代选择 隐逸的人很多,但是他们隐逸的动机不尽相同。 B.逢萌、周党最初选择隐居避世,是因为他们都不满王莽篡权;而井丹避世 隐居则是因为他本性清高,不愿意与王侯贵戚结交。 C.光武帝即位以后曾多次征召逢萌、周党,他们没有因为时局改变而积极入 仕,而是委婉地拒绝了朝廷的聘用,坚持独善其身,光武帝对此非常不满。 D.周党品德高尚,得到人们的景仰。王莽篡位期间,社会动荡,常有匪盗 屠城的血案发生,可对广武城却能网开一面,居然过城而不入。 8.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 佐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 B 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尝 众中辱党/党久怀之 C.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 尝众中辱党/党久怀之。 D 党诣乡县讼主/乃归之/既而散与宗族/悉免遣奴婢/遂至长安游/学初/乡佐尝
众中辱党/党久怀之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3分) (2)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政,尚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济时乎?(4分) (3)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3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③树烟。 注:①宗一:柳宗元的堂弟,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 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当时 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柳州。②桂岭:五岭之一,山多桂树,故名。柳 州在桂岭南。③荆、郢:古楚都。 (1)从体裁的角度看,这首诗属于 。(1分) (2)赏析本诗颔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3分) (3)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 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这首诗与严羽所说的哪些方面相合?请结 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何以解忧? ,悠悠我心。 (《短歌行》)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陈情 表》) (3)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 相》)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分。其中,填空题4分;选择题6分, 每小题3分)
众中辱党/党久怀之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3 分) (2)朝廷所以征我者,以其有益于政,尚不知方面所在,安能济时乎?(4 分) (3)乃诡说五王,求钱千万,约能致丹,而别使人要劫之。(3 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的的唐诗,完成题目。(8 分) 别舍弟宗一① 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 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 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 长在荆门郢③树烟。 注:①宗一:柳宗元的堂弟,元和十一年(816)春,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 柳州(今广西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县)去,柳宗元写了这首诗送别。当时 诗人因参加“永贞革新”而被贬柳州。②桂岭:五岭之一,山多桂树,故名。柳 州在桂岭南。③荆、郢:古楚都。 (1)从体裁的角度看,这首诗属于 。(1 分) (2)赏析本诗颔联中数词运用的妙处。(3 分) (3)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人好诗,多是征戍、迁谪、行旅、别离 之作,往往能感动激发人意。”柳宗元这首诗与严羽所说的哪些方面相合?请结 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 分)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何以解忧? 。 ,悠悠我心。 (《短歌行》)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 。 (《陈情 表》) (3)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 相》)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 分。其中,填空题 4 分;选择题 6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 李德顺 ①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少人认为“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而“大众文 化”则是“低俗”的。其实,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 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那么,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②对文化之“雅”和“俗”有两种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取它们的价值评 价含义,就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 于“俗”文化。这里的“雅”和“俗″意味着评判种文化现象品位的高低、情 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等。这也意味着社会 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③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加进另-种 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 偺俗文化”。这样,“雅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是指以社会 上层人群为主体、满足有较高地位人群需要的文化;而“俗文化自然也就与“大 众文化"、“平民文化”乃至“市井文化”相联系,指以社会下层人群为主体、满 足一般大众需要的文化。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 体类型和层次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并不意味着“"高低、 优劣、贵贱”之分。 ④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 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 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ˆ是要在 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 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 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水 浒》、《西游记》等小说,京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原都是来自民间的“大 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历史证 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 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 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節产生精品。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 都是如此 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雅”和“俗”有一些严重的误解,甚至偏见。在某 些人的潜意识中,一味地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 以近为俗,等等。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 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 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⑥“雅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 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怎样理解文化的“雅”和“俗” 李德顺 ①对于文化的理解,不少人认为“精英文化”就是“高雅”的,而“大众文 化”则是“低俗”的。其实,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 文化”和“大众文化”之分。那么,这种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又意味着什么? ②对文化之“雅”和“俗”有两种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取它们的价值评 价含义,就是“根据文化品质的高低优劣”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 于“俗”文化。这里的“雅”和“俗”意味着评判一种文化现象品位的高低、情 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制作的精糙、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等。这也意味着社会 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③但是,在日常的语言和应用环境中,人们却还是要给“雅俗”加进另一种 含义,就是“根据什么人来占有和享用”来规定什么属于“雅文化”,什么属于 “俗文化”。这样,“雅文化”就可以和“精英文化”等联系在一起,是指以社会 上层人群为主体、满足有较高地位人群需要的文化;而“俗文化”自然也就与“大 众文化”、“平民文化”乃至“市井文化”相联系,指以社会下层人群为主体、满 足一般大众需要的文化。从逻辑上说,这种理解和划分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 体类型和层次,如果不加进身份等级歧视和阶级偏见,应该说并不意味着“高低、 优劣、贵贱”之分。 ④对于“俗、雅”与“大众、精英”之间的联系,要有具体的、实事求是的 分析判断,不能轻易在它们之间画等号。不要以为“大众文化”只能是粗野简陋 的,而“精英文化”则必然是高雅精致的。事实上,文化的“雅俗高低”是要在 每一次的创造中具体地显现和接受评判的。我国千古名篇《诗经》中的作品,原 本是当时的民谣俚曲,却可以成为后世的风雅之师;而许多当年被视作风雅之极 的宫廷御制、状元文章等,如今却大都和其他文化糟粕一道成了历史的垃圾。《水 浒》、《西游记》等小说,京剧等戏剧,中国传统工艺等,原都是来自民间的“大 众文化”、“俗”文化产品,现在则成了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成了雅文化。历史证 明,“大众文化”也可以有自己的精品,有自己的高贵和优美;而“精英文化” 也难保不出粗俗之作,也有它们的俗气、无聊和空洞。只有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 心的劳动,而不是凭借某种身份,才能产生精品。对任何人和任何文化形式说来, 都是如此。 ⑤现实生活中,人们对“雅”和“俗”有一些严重的误解,甚至偏见。在某 些人的潜意识中,一味地视古为雅、视今为俗;以寡为雅、以众为俗;以远为雅、 以近为俗,等等。这是应该摒弃的陈腐偏见。因为说到底,“大众文化”才是民 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是最本真的“文化文本”,是民族文化伟力的根源。没有 了普通大众的世俗生活,人类文化就将失去生命力的源泉。 ⑥“雅俗”本身是对文化现象品位的一种描述和判断,它以文化产品和文化 行为的质量为中心,并不是对文化主体的界定,不应该将二者轻易地等同或混淆
同时,在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上,则直接 或间接地反映出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 ⑦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也 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对此应有冷静的思考。“文化重心 下移”应该说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是我们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之必 须。 12.作者在阐述“对文化的‘雅’与‘俗’该如何正确理解”这个内容之前先谈 到了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雅”与“俗”的两种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依据 来划分,一种理解是依据 来划分。(4分) 1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之分,它们之间的划分依据是有所不同的。 B.文化的“雅”“俗”可以通过其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 制作的精糙及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来进行评判和区分。 C.对文化之“雅”和“俗”的两种不同理解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 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D.从逻辑上说,“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 类型和层次,一般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它们有高低、优劣与贵贱之分。 1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A.文化工作者只要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进行文化艺术创作,就能 产生文化精品。 B.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如 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的相互关联问题上反映出来 C.昔日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及状元文章如今却都成了历史的垃圾,可见“精 英文化”也会出粗俗之作。 D.“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没有“大众文化”就不可能 有“精英文化”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铁凝 ()那时的清晨我在冀中乡村,在无边的大地上常看雾的飘游、雾的散落。看 雾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
同时,在如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相互关联的问题上,则直接 或间接地反映出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 ⑦就我国具体情况而言,伴随着整个社会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文化领域也 出现了“重心下移”的趋势,普通大众的文化需求日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一 些人称之为“文化世俗化”或“俗文化泛滥”。对此应有冷静的思考。“文化重心 下移”应该说是一种具有历史合理性的进步,是我们的文化“为人民服务”之必 须。 12.作者在阐述“对文化的‘雅’与‘俗’该如何正确理解”这个内容之前先谈 到了社会生活中人们对文化的“雅”与“俗”的两种不同理解,一种理解是依据 来划分,一种理解是依据 来划分。(4 分) 13.下列说法,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A.文化历来就有“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之分,它们之间的划分依据是有所不同的。 B.文化的“雅”“俗”可以通过其品位的高低、情理的深浅、形式的文野、 制作的精糙及走向的提高与普及等来进行评判和区分。 C.对文化之“雅”和“俗”的两种不同理解意味着社会文化建设要以追求真、 善、美为己任,扶持高雅文化,抵制庸俗文化。 D.从逻辑上说,“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只是反映文化有不同的主体 类型和层次,一般情况下并不意味着它们有高低、优劣与贵贱之分。 14. 根据文意,下列理解与推断中合理的一项是( ) A.文化工作者只要凭借创造的智慧和精心的劳动进行文化艺术创作,就能 产生文化精品。 B.人们在文化观念上的根本立场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如 何看待“雅、俗”与“精英、大众”之间的相互关联问题上反映出来。 C.昔日风雅之极的宫廷御制及状元文章如今却都成了历史的垃圾,可见“精 英文化”也会出粗俗之作。 D.“大众文化”才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基础,没有“大众文化”就不可能 有“精英文化”。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 分) 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 铁凝 ⑴那时的清晨我在冀中乡村,在无边的大地上常看雾的飘游、雾的散落。看 雾是怎样染白了草垛、屋檐和冻土,看由雾而凝成的微小如芥的水珠是怎样湿润
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落时橘黄 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做着什 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太阳多好,没有雾的朦胧, 哪里有太阳的灿烂,大地的玲珑? (2)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不知什 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城市因为有了雾,会即刻实在地不知所措起 来。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着,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 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 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 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3)我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步行着上了路,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庆幸我对这走的选择,大雾引我走进了 一个自由王国,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 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这气派使我的行走不再有长征一般的艰辛 (4)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像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 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一个“驾”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 浪漫和潇洒。雾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 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 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 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5)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 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想到的只有走 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6)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 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 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 走他—个秧歌步:胳膊摆起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 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 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 阵走。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 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到了我自己。 ()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 也正踉跄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 不及。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继续古怪着自己擦身而过,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 都朦胧,刹那间你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8)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岀了她本来的面容。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欢 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我也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 的人那样,“正确”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着农家的墙头和人的衣着面颊。雾使簇簇枯草开放着簇簇霜花,只在雾落时橘黄 的太阳才从将尽的雾里跳出地面。于是大地玲珑剔透起来,于是不论你正做着什 么,都会情不自禁地感谢你拥有这样一个好的早晨。太阳多好,没有雾的朦胧, 哪里有太阳的灿烂,大地的玲珑? ⑵我在新迁入的这座城市度过了第一个冬天。这是一个多雾的冬天,不知什 么原因,这座城市在冬天常有大雾。城市因为有了雾,会即刻实在地不知所措起 来。路灯不知所措起来,天早该大亮着,灯还大开着;车辆不知所措起来,它们 不再是往日里神气活现的煞有介事,大车、小车不分档次,都变成了蠕动,城市 的节奏便因此而减了速;人也不知所措起来,早晨上班不知该乘车还是该走路, 此时的乘车大约真不比走路快呢。 ⑶我在一个大雾的早晨步行着上了路,我要从这个城市的一端走到另一端。 我选择了一条僻静的小巷一步步走着,我庆幸我对这走的选择,大雾引我走进了 一个自由王国,一切嘈杂和一切注视都被阻隔在一米之外,一米之内才有了“白 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气派,这气派使我的行走不再有长征一般的艰辛。 ⑷为何不作些腾云驾雾的想像呢?假如没有在雾中的行走,我便无法体味人 何以能驾驭无形的雾。一个“驾”字包含了人类那么多的勇气和主动,那么多的 浪漫和潇洒。雾能被你步履轻松地驾驭,这时你驾驭的又何止是雾?你分明在驾 驭着雾里的一个城市,雾里的一个世界。为何不作些黑白交替的对比呢?黑色也 能阻隔嘈杂和注视,但黑夜同时也阻隔了你注视你自己。只有大雾之中你才能够 在看不见一切的同时,清晰无比地看见你的本身。 ⑸于是这阻隔、这驾驭、这单对自己的注视就演变出了你的得意忘形。你不 得不暂时忘掉“站有站相,坐有坐相,走有走相”的人间训诫,你想到的只有走 得自在,走得稀奇古怪。 ⑹我开始稀奇古怪地走,先走他一个老太太赶集:脚尖向外一撇,脚跟狠狠 着地,臀部撅起来;再走他一个老头赶路:双膝一弯,两手一背——老头走路 是两条腿的僵硬和平衡;走他一个小姑娘上学:单用一只脚着地转着圈儿地走; 走他一个秧歌步:胳膊摆起和肩一样平,进三步退一步;走个跋山涉水,走个时 装表演,走个青衣花旦,再走一个肚子疼。推车的、挑担的、背筐的、闲逛的, 都走一遍还走什么?何不走个小疯子?舞起双手倒着一阵走,正着一阵走,侧着一 阵走。最后我决定走个醉鬼。我是武松吧,我是鲁智深吧,我是李白和刘伶吧…… 原来醉着走才最最飘逸,这富有韧性的飘逸使我终于感到了我自己。 ⑺我在大雾里醉着走,直到突然碰见迎面而来的一个姑娘——你,原来你 也正踉跄着自己。感谢大雾使你和我相互地不加防备,感谢大雾使你和我都措手 不及。于是你和我不得不继续古怪着自己擦身而过,你和我都笑了,笑容都湿润 都朦胧,刹那间你和我就同时消失在雾里。 ⑻当大雾终于散尽,城市又露出了她本来的面容。路灯熄了,车辆撒起了欢 儿,行人又在站牌前排起了队。我也该收拾起自己的心思和步态,像大街上所有 的人那样,“正确”地走着奔向我的目的地
(9)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只因为我们都在大 雾里放肆地走过。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 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意义。 ⑩然而意义又是什么?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 ⑩〕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大雾不只会让你悠然的欣赏屋檐、冻土和 草垛,大雾其实会将你挟裹进来与它融为一体。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 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清晰的祝福。 15.文章开头为什么要描写“我”在冀中乡村看到的雾景?(5分) 16.请多角度赏析第⑥段的表达特色。(6分) 17.文中问:“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得意忘形”的含 义及其意义所在。(4分) 18.文章题为“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但大量描写的是“我”的得意忘形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分) 六、选做题(19、20题任选一题,12分) 19.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我有三宝,持保之:一日慈,二日俭,三日不敢为天下先。”“慈 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人先,故能成器长。”一—老子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并以此投身推翻腐朽清 王朝的事业,这一口号激发了无数爱国志土为国家民族而前仆后继,1911年在 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诞生了。 (1)材料一体现了老子怎样的思想精髓?(3分) (2)老子和孙中山先生的观点,你赞同哪一个?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15 字左右。(9分) 20、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题目 10月21日,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了高教改攻革方案:2016年,英语将 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实行社会化考试 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分值由原来的150 分降为100分。同时,语文分值将由原来的150分提高到180分
⑼但大雾里的我和大雾里的你却给我留下了永远的怀念,只因为我们都在大 雾里放肆地走过。也许我们终生不会再次相遇,我就更加珍视雾中一个突然的非 常的我,一个突然的非常的你。我珍视这样的相遇,或许在于它的毫无意义。 ⑽然而意义又是什么?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人生又能有几回忘形的得意? ⑾你不妨在大雾时分得意一回吧,大雾不只会让你悠然的欣赏屋檐、冻土和 草垛,大雾其实会将你挟裹进来与它融为一体。当你忘形地驾着大雾冲我踉跄而 来,大雾里的我会给你最清晰的祝福。 15.文章开头为什么要描写“我”在冀中乡村看到的雾景?(5 分) 16.请多角度赏析第⑥段的表达特色。(6 分) 17.文中问:“得意忘形就不具意义?”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得意忘形”的含 义及其意义所在。(4 分) 18.文章题为“你.在大雾里得意忘形”,但大量描写的是“我”的得意忘形, 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理由。(6 分) 六、选做题(19、20 题任选一题,12 分) 19 .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我有三宝,持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 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人先,故能成器长。”——老子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敢为天下先”的口号,并以此投身推翻腐朽清 王朝的事业,这一口号激发了无数爱国志士为国家民族而前仆后继,1911 年在 清王朝的灰飞烟灭中,中华民国诞生了。 (1)材料一体现了老子怎样的思想精髓?(3 分) (2)老子和孙中山先生的观点,你赞同哪一个?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看法,150 字左右。(9 分) 20、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题目 10 月 21 日,北京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了高考改革方案 :2016 年,英语将 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 6 月 7、8 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实行社会化考试, 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多次参加,按最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分值由原来的 150 分降为 100 分。同时,语文分值将由原来的 150 分提高到 180 分
10月23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2014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从2014年起,英语等外语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 (1)请将上述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3分) (2)针对上面的新闻,请自选角度,写一则150字左右的短评。(9分)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想做山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宁愿做汪洋大海 中的一叶扁舟。”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想法。要求 (1)自拟标题 (2)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3)不少于800字
10 月 23 日,山东省教育厅公布 2014 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从 2014 年起,英语等外语听力考试不再纳入夏季高考统一考试内容。 (1)请将上述消息概括为一句话新闻。(3 分) (2)针对上面的新闻,请自选角度,写一则 150 字左右的短评。(9 分) 七、作文(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想做山林中的一棵参天大树,宁愿做汪洋大海 中的一叶扁舟。” 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想法。要求: (1)自拟标题 (2)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3)不少于 800 字
语文参考答案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绮丽q1躯壳qido创可贴 chuang便宜行事bidn B、泡桐po妊娠shen鸭绿江10 曲高和寡he C、殷红yn干劲jng体己话ti 毋庸置疑w D、怪癖pi晕车yun白桦林hud余勇可贾gu 答案:D(A项绮丽qi;B项泡桐pao;C项干劲jn毋庸置疑w)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贸然 留达 金刚钻 副象棋 发轫 宣泄 座上客 枕黄粱 C、蛰伏 幅射 爆冷门 功亏一匮 D、安分 膨胀 挖墙角 风靡一时 答案:B(A项哒或溜达;C项辐射功亏一篑;D项挖墙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会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 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中国正在经历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 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长沙市扶贫办的同志说,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 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D.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 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答案:B(A项搭配不当,“学习”与“素养”不能搭配;C项“贫困市民”和 “下岗职工”概念交叉,“看作”和“是”语意重复,应去掉“是”;D项成 分残缺,“那些环境……”前应加上“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 文明的显著特点。 ①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神秘的宗教意义 ②取材于自然,琢磨于宫苑的玉制品被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③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④因此,玉是东方精神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⑤把玉的自然品质作为“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 ⑥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
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绮.丽 qí 躯壳.qiào 创.可贴 chuāng 便.宜行事 biàn B、泡.桐 pào 妊娠.shēn 鸭绿.江 lǜ 曲高和.寡 hè C、殷.红 yān 干劲.jìng 体.己话 tī 毋.庸置疑 wù D、怪癖.pǐ 晕.车 yùn 白桦.林 huà 余勇可贾.gǔ 答案:D (A 项绮丽 qǐ; B 项泡.桐 pāo; C 项干劲.jìn 毋.庸置疑 wú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 .....的一组是( ) A、贸然 蹓达 金刚钻 一副象棋 B、发轫 宣泄 座上客 一枕黄粱 C、蛰伏 幅射 爆冷门 功亏一匮 D、安分 膨胀 挖墙角 风靡一时 答案:B (A 项蹓跶或溜达; C 项辐射 功亏一篑; D 项挖墙脚)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 ) A.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会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 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B.中国正在经历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 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长沙市扶贫办的同志说,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 的事,他们已经坦然地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D.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 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答案:B (A 项搭配不当,“学习”与“素养”不能搭配;C 项“贫困市民”和 “下岗职工”概念交叉, “看作”和“是”语意重复,应去掉“是”; D 项成 分残缺,“那些环境……”前应加上“对”。)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发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而绵延至今的“玉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世界其他 文明的显著特点。 , 。 。 , 。 。 ①玉在丧葬方面的特殊作用也使玉具有了神秘的宗教意义 ②取材于自然,琢磨于宫苑的玉制品被视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③更是中国人的伟大创造 ④因此,玉是东方精神的物化体现,是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物质根基 ⑤把玉的自然品质作为“君子”应具有的德行而加以崇尚歌颂 ⑥成为维系社会统治秩序所谓“礼制”的重要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