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2014届高考语文模拟题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搁浅(ge) 刃扰(dao) 炷香(zhu) 闷(men)声闷气 B.巷道(hang)整饬(chi) 应届生(ying) 飞来横祸(heng) C.害臊(sdo) 采撷(xi白) 唱双潢( huang)呼天抢地( qIang) D.照片(pian)歼灭(jian)一沓纸(d) 拾级而上(she) A.叨扰tao;闷(men):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感觉:~气,~热。 闷(men):心烦,不舒畅:愁~,沉~,郁~,~懑。B.横heng,[1]凶暴 不讲理:蛮~,强~,~暴,~蛮。[2]意外的,不寻常的:~财,~祸,~事 死。C.潢改为簧。D.pian义同“片(pidn)”,用于“相片儿”、“电影片 儿”等。沓(怕):量词,用于叠起来的纸张或其他薄的东西。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清楚地看到诸多“颜色革命”带来的严重后果后,越来越多的国家 站出来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随意践踏别国主权,强行王预别国内政。 B.惠特尼·休斯顿是美国著名歌星,她母亲也是一名出色的福音歌手。 因为受母亲的熏染,惠特尼·休斯顿从小就对歌唱表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C.三国时的曹植从小聪敏异常,写诗作文倚马可待,著名的《七步诗》 就是在嫉恨他的哥哥曹丕的严加逼迫之下,在短短的七步之内创作而成的 D.面对各种国际争端,我们要一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主权问题应寸 步不让,意识形态问题可求同存异,其他不触及根本的问题则可大而化之 C项“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符合语境。南朝·宋·刘义庆《世 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 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A项“干预”:过问(别人的事)。 “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含贬义。此处应为“干涉”。B 项“熏染”: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 的)。此处改为“熏陶”,更符合语境。D项“大而化之”原指是美德发扬光 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含贬义。不是大事化小 的意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希望双方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继续鼓励和保护 双向投资,实现双边贸易平衡、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B.这架造型独特的直升机属于当地的一家直升机租赁公司,现在被一家 煤气服务公司租用,用于检査煤气管道是否存在泄漏。 C.据媒体报道,前段时间,一架MQ-8B“大力侦察兵”飞机在帕克斯基 地成功地完成了首次无人机采用生物燃料的飞行试验。 D.二月初,亚洲遭遇极寒天气,日本雪灾迄今夺去至少63人死亡,韩 国首尔最低温度摄氏零下17度,是55年来最低纪录
湖南长沙 2014 届高考语文模拟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搁浅(gē) 叨扰(dāo) 一炷香(zhù) 闷(mēn)声闷气 B.巷道(hàng) 整饬(chì) 应届生(yīng) 飞来横祸(héng) C.害臊(sào) 采撷(xié) 唱双潢(huáng) 呼天抢地(qiāng) D.照片(piàn) 歼灭(jiān) 一沓纸(dá) 拾级而上(shè) 1.D。 A.叨扰 tāo;闷(mēn):因空气不流通而引起的感觉:~气,~热。 闷(mèn):心烦,不舒畅:愁~,沉~,郁~,~懑。B.横 hèng,[1]凶暴, 不讲理;蛮~,强~,~暴,~蛮。[2]意外的,不寻常的:~财,~祸,~事,~ 死。C.潢改为簧。D. piān 义同“片(piàn)”,用于“相片儿”、“电影片 儿”等。沓(dá):量词,用于叠起来的纸张或其他薄的东西。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在清楚地看到诸多“颜色革命”带来的严重后果后,越来越多的国家 站出来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随意践踏别国主权,强行干预别国内政。 B.惠特尼·休斯顿是美国著名歌星,她母亲也是一名出色的福音歌手。 因为受母亲的熏染,惠特尼·休斯顿从小就对歌唱表演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C.三国时的曹植从小聪敏异常,写诗作文倚马可待,著名的《七步诗》 就是在嫉恨他的哥哥曹丕的严加逼迫之下,在短短的七步之内创作而成的。 D.面对各种国际争端,我们要一定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主权问题应寸 步不让,意识形态问题可求同存异,其他不触及根本的问题则可大而化之。 2.C。 C 项“倚马可待”特指人的文思敏捷。符合语境。南朝·宋·刘义庆《世 说新语·文学》:“桓宣武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倚马 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A 项“干预”:过问(别人的事)。 “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含贬义。此处应为“干涉”。 B 项“熏染”: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坏 的)。此处改为“熏陶”,更符合语境。 D 项“大而化之”原指是美德发扬光 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含贬义。不是大事化小 的意思。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希望双方共同努力,以实际行动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继续鼓励和保护 双向投资,实现双边贸易平衡、多元化、可持续发展。 B.这架造型独特的直升机属于当地的一家直升机租赁公司,现在被一家 煤气服务公司租用,用于检查煤气管道是否存在泄漏。 C.据媒体报道,前段时间,一架 MQ-8B“大力侦察兵”飞机在帕克斯基 地成功地完成了首次无人机采用生物燃料的飞行试验。 D.二月初,亚洲遭遇极寒天气,日本雪灾迄今夺去至少 63 人死亡,韩 国首尔最低温度摄氏零下 17 度,是 55 年来最低纪录。 3.A
B项成分残缺,应为“是否存在泄漏问题”或者改为“是否泄漏”。C项语序不 当,应该把“首次”放在“采用”前。D项句式杂糅,应为“夺去至少63人的 生命”,或者去掉“夺去”。 日前,《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出新招,拾金不昧者 可获得相 当于失物价值10%的金钱奖励。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热议,下面是四位网友留言, 表意最准确鲜明生动的一项: A.拾金不昧,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从失主角度看,东西失而复得, 对归还者给予一定钱物表示感谢,似乎是人之常情 B.拾金不昧有偿,是否就与传统美德相悖?是否就标志着道德的沦丧? 是否不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一种获利手段?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C.拾金不昧有奖与拾金不昧,二者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而是 更加务实开放的伙伴关系。拾金不昧有奖更接地气,贴人心,我支持! D.对于拾金不昧,有奖才是王道,神马都是浮云。子曾经曰过:“重赏 之下必有勇夫。”因此,对这一举措,我举双手赞成 C项通过比喻拟人,鲜明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A项“似乎是人之常 情”,表意不鲜明,态度不明朗。B项,观点不鲜明,“值得思考”未明确态度。 D项,采用网络用语,文白夹杂,表述不规范:且引用不准确,“重赏之下必有 勇夫”出处:《后汉书·耿纯传》:“重赏甘饵,可以聚人者也。”李贤注引《黄 石公记》:“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9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3分;翻译 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南轩记 曾巩 得邻之茆(ωmo)地,蕃之,树竹木,灌蔬于其间,结茅以自休,嚣然而乐。 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 愿易也 得到邻近杂草很多的一块地,围上篱笆,栽上竹木,在里面灌水种蔬菜,搭建起 草房来供自己休息,悠闲又快乐。世上固然有身在朝廷的显贵,财富与国君匹敌 相当)的富人,但我不愿意和他们互换位置。 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宣。驱之就烦,非其器所长, 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世人的性情各不相同,由此而明白处于闲 散的生活状态中,隐居在僻静的处所,我的性情最为合适。迫使我去做繁杂的事 情,原本就不是我那天赋的长处所在,何况还要让人到那势利、爱憎、毁誉中间 去争斗呢?然吾亲之养无以修,吾之昆弟饭菽藿羹之无以继,吾之役于物,或田 于食,或野于宿,不得常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然而我母亲的赡养没条件 达到最完美的地步,我兄弟们的粗食淡饭也没办法顿顿吃得上,我被解决这些生 活问题所驱迫,有时在田地里用饭,有时在野外住宿,不能够经常呆在这草房中 哪能在心里不焦躁呢?少而思,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有以为之矣。士固 有所勤,有所肆,识其皆受之于天而顺之,则吾亦无处而非其乐,独何必休于是 邪?顾吾之所好者远,无与处于是也。不过冷静一下再想想,大凡像我这样违背
B 项成分残缺,应为“是否存在泄漏问题”或者改为“是否泄漏”。C 项语序不 当,应该把“首次”放在“采用”前。D 项句式杂糅,应为“夺去至少 63 人的 生命”,或者去掉“夺去”。 4. 日前,《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出新招,拾金不昧者 可获得相 当于失物价值 10%的金钱奖励。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热议,下面是四位网友留言, 表意最准确鲜明生动的一项: A.拾金不昧,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从失主角度看,东西失而复得, 对归还者给予一定钱物表示感谢,似乎是人之常情。 B.拾金不昧有偿,是否就与传统美德相悖?是否就标志着道德的沦丧? 是否不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一种获利手段?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C.拾金不昧有奖与拾金不昧,二者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而是 更加务实开放的伙伴关系。拾金不昧有奖更接地气,贴人心,我支持! D.对于拾金不昧,有奖才是王道,神马都是浮云。子曾经曰过:“重赏 之下必有勇夫。”因此,对这一举措,我举双手赞成。 4.C。 C 项通过比喻拟人,鲜明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A 项“似乎是人之常 情”,表意不鲜明,态度不明朗。B 项,观点不鲜明,“值得思考”未明确态度。 D 项,采用网络用语,文白夹杂,表述不规范;且引用不准确,“重赏之下必有 勇夫”出处:《后汉书·耿纯传》:“重赏甘饵,可以聚人者也。”李贤注引《黄 石公记》:“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二、文言文阅读(22 分。其中,选择题 9 分,每小题 3 分;简答题 3 分;翻译 题 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9 题。 南轩记 曾 巩 得邻之茆(máo)地,蕃之,树竹木,灌蔬于其间,结茅以自休,嚣然而乐。 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 得到邻近杂草很多的一块地,围上篱笆,栽上竹木,在里面灌水种蔬菜,搭建起 草房来供自己休息,悠闲又快乐。世上固然有身在朝廷的显贵,财富与国君匹敌 (相当)的富人,但我不愿意和他们互换位置。 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驱之就烦,非其器所长, 况使之争于势利、爱恶、毁誉之间邪?世人的性情各不相同,由此而明白处于闲 散的生活状态中,隐居在僻静的处所,我的性情最为合适。迫使我去做繁杂的事 情,原本就不是我那天赋的长处所在,何况还要让人到那势利、爱憎、毁誉中间 去争斗呢?然吾亲之养无以修,吾之昆弟饭菽藿羹之无以继,吾之役于物,或田 于食,或野于宿,不得常此处也,其能无焰然于心邪?然而我母亲的赡养没条件 达到最完美的地步,我兄弟们的粗食淡饭也没办法顿顿吃得上,我被解决这些生 活问题所驱迫,有时在田地里用饭,有时在野外住宿,不能够经常呆在这草房中, 哪能在心里不焦躁呢?少而思,凡吾之拂性苦形而役于物者,有以为之矣。士固 有所勤,有所肆,识其皆受之于天而顺之,则吾亦无处而非其乐,独何必休于是 邪?顾吾之所好者远,无与处于是也。不过冷静一下再想想,大凡像我这样违背
自己的性情,劳苦自己的身体,被生活问题所驱迫的情况,也是有理由去做的了。 读书人原本就有该勤苦的事,也有该尽力的事,明白这些都是从上天那里承受过 来的,进而顺从它,那我也就没有任何地方不是该欢乐的了,为什么偏偏一定要 在这草房里休息才算好呢?回想我所爱好的东西很高远,与身在这草房中没有什 么太大的关系。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 山饞(chan)冢刻、浮夸诡异之文章,下至兵权、历法、星官、乐工、山农、野圃 方言、地记、佛老所传,吾悉得于此。然而六经、诸子百家、史家的著述,注解 之类的书籍,以及评定美好事物,讽剌丑恶现象,对细微的东西别有感触而寄托 又深远,凿于山崖和镌刻在墓石,浮夸又诡谲怪异的文章,下至用兵谋略、历法 星象、乐舞音律、农作物种植、方言和地理书,佛教道教所传授的教义法术,我 又全在这草房中获取到。皆伏羲以来,下更秦汉至今,圣人贤者魁杰之材,殚岁 月,惫精思,日夜各推所长,分辨万事之说,其于天地万物,小大之际,修身理 人,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之致,置不毕载。处与吾俱,可当所谓益者之友非邪? 它们都属于从伏羲以来,往下又历经秦朝汉朝直至当代,圣人贤人和突出的奇才 穷尽岁月,付出极大的精密思索,日夜各自推究学问胜过其他学问的地方,分析 辨明各种事物的论断。这些论断对于天地万物,小事与大道的关系,修养好自身 治理民众,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的最高表现,没有不详尽载述的。这样一来 草房与我在一起,可以够得上人们所说的扩充自己的好友吧?还是并不如此呢? 吾窥圣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始终之概以自 广,养吾心以忠,约守而恕者行之。其过也改,趋之以勇 以不止,此吾 之所以求于内者。我窥探圣人主旨用意的出发点,用它来去除疑惑,解开蒙昧 贤人和明智者称说事物,连及类属,勾勒出由始至终的大概情形,用它来扩充自 己。拿忠诚来培植我的心性,紧紧约束住节操,按宽容的原则去行事。人有过错 就改正,凭勇敢去对待所要奔赴的事业,靠永不止息来实现最髙的目标,这些都 是我要从内心来加以索求的东西(原因)。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 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 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获得到适当的时机就去施行,这时还守身在深山长谷 而不出世,显然也是错误的。得不到适当的时杋就作罢,这时还要不辞劳苦地去 谋求践行自己的主张,显然也是错误的。我在适宣问题的处理上做得还不够,有 人喜爱我而对我加以称赞,这是不对的。我在适问题的处理上做得很充分,有 人厌恶我而对我进行诋毁,这也是不对的。彼何与于我哉?此吾之所任乎天与人 者。然则吾之所学者虽博,而所守者可谓简;所言虽近而易知,而所任者可谓重 也。他们这两种态度,与我又有什么相干呢?进退适宜,正是我对上天和世人所 应承当的东西。既然如此,那么我所研习的学问虽然很广博,但所持守的却可以 称得上简要;所谈论的东西尽管浅近,很容易了解,但所承当的却可以称得上重 大 书之南轩之壁间,蚤夜觉观焉,以自进也。南丰曾巩记。 把以上这些话写在南轩的墙壁上,早晚看看它,用来激励自己上进。南 丰曾巩记。 (选自《唐宋八大家》延边人民出版社)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蕃之,树竹木 蕃:繁殖 B.然吾亲之养无以修 亲:亲戚
自己的性情,劳苦自己的身体,被生活问题所驱迫的情况,也是有理由去做的了。 读书人原本就有该勤苦的事,也有该尽力的事,明白这些都是从上天那里承受过 来的,进而顺从它,那我也就没有任何地方不是该欢乐的了,为什么偏偏一定要 在这草房里休息才算好呢?回想我所爱好的东西很高远,与身在这草房中没有什 么太大的关系。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感微托远、 山镵(chán)冢刻、浮夸诡异之文章,下至兵权、历法、星官、乐工、山农、野圃、 方言、地记、佛老所传,吾悉得于此。然而六经、诸子百家、史家的著述,注解 之类的书籍,以及评定美好事物,讽刺丑恶现象,对细微的东西别有感触而寄托 又深远,凿于山崖和镌刻在墓石,浮夸又诡谲怪异的文章,下至用兵谋略、历法 星象、乐舞音律、农作物种植、方言和地理书,佛教道教所传授的教义法术,我 又全在这草房中获取到。皆伏羲以来,下更秦汉至今,圣人贤者魁杰之材,殚岁 月,惫精思,日夜各推所长,分辨万事之说,其于天地万物,小大之际,修身理 人,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之致,罔不毕载。处与吾俱,可当所谓益者之友非邪? 它们都属于从伏羲以来,往下又历经秦朝汉朝直至当代,圣人贤人和突出的奇才 穷尽岁月,付出极大的精密思索,日夜各自推究学问胜过其他学问的地方,分析 辨明各种事物的论断。这些论断对于天地万物,小事与大道的关系,修养好自身, 治理民众,国家天下治乱安危存亡的最高表现,没有不详尽载述的。这样一来, 草房与我在一起,可以够得上人们所说的扩充自己的好友吧?还是并不如此呢? 吾窥圣人旨意所出,以去疑解蔽。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始终之概以自 广,养吾心以忠,约守而恕者行之。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 之所以求于内者。我窥探圣人主旨用意的出发点,用它来去除疑惑,解开蒙昧。 贤人和明智者称说事物,连及类属,勾勒出由始至终的大概情形,用它来扩充自 己。拿忠诚来培植我的心性,紧紧约束住节操,按宽容的原则去行事。人有过错 就改正,凭勇敢去对待所要奔赴的事业,靠永不止息来实现最高的目标,这些都 是我要从内心来加以索求的东西(原因)。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 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 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获得到适当的时机就去施行,这时还守身在深山长谷 而不出世,显然也是错误的。得不到适当的时机就作罢,这时还要不辞劳苦地去 谋求践行自己的主张,显然也是错误的。我在适宜问题的处理上做得还不够,有 人喜爱我而对我加以称赞,这是不对的。我在适宜问题的处理上做得很充分,有 人厌恶我而对我进行诋毁,这也是不对的。彼何与于我哉?此吾之所任乎天与人 者。然则吾之所学者虽博,而所守者可谓简;所言虽近而易知,而所任者可谓重 也。他们这两种态度,与我又有什么相干呢?进退适宜,正是我对上天和世人所 应承当的东西。既然如此,那么我所研习的学问虽然很广博,但所持守的却可以 称得上简要;所谈论的东西尽管浅近,很容易了解,但所承当的却可以称得上重 大。 书之南轩之壁间,蚤夜觉观焉,以自进也。南丰曾巩记。 把以上这些话写在南轩的墙壁上,早晚看看它,用来激励自己上进。南 丰曾巩记。 (选自《唐宋八大家》延边人民出版社)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蕃之,树竹木 蕃:繁殖 B.然吾亲之养无以修 亲:亲戚
C.士固有所勤,有所肆 肆:尽、尽力 D.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 称:称赞 答案C(A,蕃,同“藩”,屏障,这里是作为屏障,意译为“围上篱 笆”。B,亲,指父母亲,根据作者身世这里指母亲。D,称,“称”和“引” 在这里都是援引、引证的意思,后面多接言语、事例等。) 6.下列各句中的“于”字,与“吾之役于物”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 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答案:C(A.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本句选自荀子《劝学》。 B,于,介词,引进处所或对象,可译为“在”;本句选自班固《苏武传》。C.于, 表被动,可译为“被”或“受”,与例句中的“于”字用法相同;本句选自韩愈 《师说》。D,于,介词,可译为“对”,引进对象:本句选自王羲之《兰亭集 序》。)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 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 过也 B.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 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 亦过也 C.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 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 过也 D.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 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 过也 答案:C 附原文的标点: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 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 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8.文章开头说“结茅以自休,嚣然而乐”,试结合全文概括“乐”的内涵(3 分) 答:居住在南轩,欣赏自然美景,忘掉功名富贵,感到快乐:南轩如同朋友,在 这里博览群书,懂得修身养性之道,感到快乐:读圣贤书,明白事理,懂得治国 之道,感到快乐。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3分)
C.士固有所勤,有所肆 肆:尽、尽力 D.贤人智者所称事引类 称:称赞 答案 C(A,蕃,同“藩”,屏障,这里是作为屏障,意译为“围上篱 笆”。 B,亲,指父母亲,根据作者身世这里指母亲。D,称,“称”和“引” 在这里都是援引、引证的意思,后面多接言语、事例等。) 6.下列各句中的“于”字,与“吾之役于物”的“于”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 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C.不拘于时,学于余 D.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 答案:C(A.于,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本句选自荀子《劝学》。 B,于,介词,引进处所或对象,可译为“在”;本句选自班固《苏武传》。C.于, 表被动,可译为“被”或“受”,与例句中的“于”字用法相同;本句选自韩愈 《师说》。D,于,介词,可译为“对”,引进对象;本句选自王羲之《兰亭集 序》。)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 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 过也 B.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 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 亦过也 C.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 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 过也 D.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止/仆仆然求行其 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 过也 答案:C。 附原文的标点:得其时则行,守深山长谷而不出者,非也。不得其时则 止,仆仆然求行其道者,亦非也。吾之不足于义,或爱而誉之者,过也。吾之足 于义,或恶而毁之者,亦过也。 8.文章开头说“结茅以自休,嚣然而乐”,试结合全文概括“乐”的内涵(3 分) 答:居住在南轩,欣赏自然美景,忘掉功名富贵,感到快乐;南轩如同朋友,在 这里博览群书,懂得修身养性之道,感到快乐;读圣贤书,明白事理,懂得治国 之道,感到快乐。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世固有处廊庙之贵,抗万乘之富,吾不愿易也。(3 分)
译:世上固然有身在朝廷的显贵,财富与国君匹敌(相当)的富商,但我 不愿意和他们互换位置。(计分点:“贵”与“富”,“抗”,“易”) (2)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3分) 译:世人的性情各不相同,由此而明白处于闲散的生活状态中,隐居在僻 静的处所,对我的性情最为合适。(计分点:“于是”,“伏闲隐奥”,“宜”) (3)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4分) 译:人有过错就改正,凭勇敢去对待所要奔赴的事业,靠永不止息来实现 最高的目标,这些都是我要从内心来加以索求的东西(原因)。(计分点:“所 以”“求于内”“至之”,注意“以勇”“以不止”与“此……者”的句式特 点)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分) 鹧鸪天 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枹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释】①一曲危弦:弹奏一曲。危:高。弦:泛指乐器。②捩枹( lieduo): 扭转船舵。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诗歌是怎样表现离情别绪的?请结合词的上阕或下阕加以简析。 答案一:上阕。(1)一二句写别时 曲”句,写楼上别筵情景,奠 定了离别哀伤的基调,宴席将散,一曲离歌令人愁肠欲断,不忍离别(2分); (2)“津桥”句,借人已上船、船已起航,写不得不别的无奈,使惜别的气氛 更为浓厚(2分)。(3)三四句写别后:“江心”句从行人的角度写来,“带” 与“重”,借行者的主观感觉,表现离别的沉重与不舍。“楼上”句从送行者的 角度来写,从对方着笔,借风吹粉泪,渲染离情,将别情的抒发推上了髙峰。三 四句句各写一方,将惜别之情,写得深挚感人。(4分) 答案二:下阕。(1)以乐景衬哀情,草碧柳黄,以美好的春景,反衬离 别的忧伤(2分)。(2)化无形为有形(或运用通感的手法),“载将”一句 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3分)。3)巧设比喻(或衬 托),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伤别之情进一步深化, 令人回味不绝(3分)。 11.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 (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3)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周邦彦《苏幕遮》) (4)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春夜宴从 弟桃花园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 简答题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译:世上固然有身在朝廷的显贵,财富与国君匹敌(相当)的富商,但我 不愿意和他们互换位置。(计分点:“贵”与“富”,“抗”,“易”) (2)人之性不同,于是知伏闲隐奥,吾性所最宜。(3 分) 译:世人的性情各不相同,由此而明白处于闲散的生活状态中,隐居在僻 静的处所,对我的性情最为合适。(计分点:“于是”,“ 伏闲隐奥”,“宜”) (3)其过也改,趋之以勇,而至之以不止,此吾之所以求于内者。(4 分) 译:人有过错就改正,凭勇敢去对待所要奔赴的事业,靠永不止息来实现 最高的目标,这些都是我要从内心来加以索求的东西(原因)。(计分点:“所 以”“求于内”“至之”,注意“以勇”“ 以不止”与“此……者”的句式特 点)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 分) 10.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题目。(8 分) 鹧鸪天 严 仁 一曲危弦断客肠。津桥捩柂转牙樯。江心云带蒲帆重,楼上风吹粉泪香。 瑶草碧,柳芽黄。载将离恨过潇湘。请君看取东流水,方识人间别意长。 【注释】①一曲危弦:弹奏一曲。危:高。弦:泛指乐器。②捩柂(lièduò): 扭转船舵。牙樯:饰以象牙的帆樯。 诗歌是怎样表现离情别绪的?请结合词的上阕或下阕加以简析。 答案一:上阕。(1)一二句写别时:“一曲”句,写楼上别筵情景,奠 定了离别哀伤的基调,宴席将散,一曲离歌令人愁肠欲断,不忍离别(2 分); (2)“津桥”句,借人已上船、船已起航,写不得不别的无奈,使惜别的气氛 更为浓厚(2 分)。(3)三四句写别后:“江心”句从行人的角度写来,“带” 与“重”,借行者的主观感觉,表现离别的沉重与不舍。“楼上”句从送行者的 角度来写,从对方着笔,借风吹粉泪,渲染离情,将别情的抒发推上了高峰。三 四句句各写一方,将惜别之情,写得深挚感人。(4 分) 答案二:下阕。(1)以乐景衬哀情,草碧柳黄,以美好的春景,反衬离 别的忧伤(2 分)。(2)化无形为有形(或运用通感的手法),“载将”一句 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离恨”写得具体而有分量(3 分)。3)巧设比喻(或衬 托),以悠悠不尽的东流江水,喻绵绵不断的离别愁情,使伤别之情进一步深化, 令人回味不绝(3 分)。 11.古诗文默写。(5 分,每空 1 分) (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杜甫《阁夜》) (2)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3)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周邦彦《苏幕遮》) (4)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李白《春夜宴从 弟桃花园序》)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1 分。其中,选择题 6 分,每小题 3 分; 简答题 5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4 题
【主持人】我国的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了,但贫富差距依然很大, 那您认为收入分配格局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辜胜阻】我国经济总量(GDP)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超过日本,仅次于 美国,我们人均GDP也从30年前的不到两千美金的水平,现在发展到人均GDP 已经超过四千美金。我们现在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政府财政收入也早就超过日本 了,应该说“国富”做得好。我们现在的财富分配格局是一个“金字塔”型的, 富人很少,中间层(中等收入阶层)也很小,大量的是低收入阶层。“十二五 期间怎么从“国富”走向国民共富,走向民富优先,在民富的基础上实现国家富 强,这是非常重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前不久有 个争论,说中国是世界贫富差别最大的国家,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世界贫富差别 最大的应该是巴西。巴西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三十年前、四十年前就进入了中 等收入国家,但是一直停留在中等收入的水平上,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 它的贫富差别太大。他的行业贫富收入差别甚至达到28倍,我们现在的贫富差 别是15倍。所以怎么样解决这种贫富差距,实现国民共富,特别是让老百姓先 富起来,这是关键。 【主持人】您认为分配制度改革是“十二五”最难的攻坚战,为什么是 最难的呢? 【辜胜阻】因为你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间的比重,那么你就要 降低政府所得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或者降低企业的比重。现在我们有不同的企 业,像国企的利润还不错,有接近两万亿的利润,你让他来提高他的劳动者收入 相对来讲比较容易。但是广大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他的利润很薄,做得 好的利润率只有3%-5%,一般的只有1%2%,大量的小企业还在亏损当中。你让 这些中小企业涨薪,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就非常艰难。所以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 是大量的民间资本虚拟化、热钱化,游离于实体经济,比如温州这些地方70%的 企业转向房地产了,过去是靠做实体经济起家的,而且做得很好,比如打火机、 鞋,但是现在都不做了,都逃离实体经济,出现了民间资本热钱化和虚拟化,都 去做投资,炒房、炒煤、炒股。这样一来就必然造成我们产业的空心化,经济的 泡沫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带头降低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在GDP 中间的比重,和中小企业联手提高劳动报酬。但是现在我们的政府有很多制度都 是刚性的,他的负担也很大,你现在让他降低都很难。所以有的财政专家说我们 的税负水平不是低而是高,将来还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又很难降 低它的比重,那“十二五”规划建议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将来就很有可能很难落 实。所以难就难在这里,三者利益关系的调整非常艰难。 【主持人】收入分配改革其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因为如果要是提高劳 动者报酬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那这时候我们的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 业就会遇到一些困难。那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去应对呢? 【辜胜阻】企业在高成本的状况下,就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放弃、不做 了,他们就退出了。还有一部分企业必须转型升级,在过去三四年靠廉价劳动力 会获得很好的利润,大家就不会去创新,就不会去推进技术的进步。所以有的老 板讲,现在我五个人的事情请三个人干给四个人的工资,还有五个人的事情我请 三个人干,再买一台机器,这就意味着技术的进步和资本的有机变化。还有的说 我要通过管理的创新降低企业的成本,来应对人力成本的上升。在这个问题上政 府和企业一定要联手来做这件事情。作为企业自身来讲,你要通过转型升级提高
【主持人】我国的 GDP 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了,但贫富差距依然很大, 那您认为收入分配格局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呢? 【辜胜阻】我国经济总量(GDP)已经成为世界第二,超过日本,仅次于 美国,我们人均 GDP 也从 30 年前的不到两千美金的水平,现在发展到人均 GDP 已经超过四千美金。我们现在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政府财政收入也早就超过日本 了,应该说“国富”做得好。我们现在的财富分配格局是一个“金字塔”型的, 富人很少,中间层(中等收入阶层)也很小,大量的是低收入阶层。“十二五” 期间怎么从“国富”走向国民共富,走向民富优先,在民富的基础上实现国家富 强,这是非常重要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前不久有一 个争论,说中国是世界贫富差别最大的国家,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世界贫富差别 最大的应该是巴西。巴西典型的中等收入陷阱,三十年前、四十年前就进入了中 等收入国家,但是一直停留在中等收入的水平上,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 它的贫富差别太大。他的行业贫富收入差别甚至达到 28 倍,我们现在的贫富差 别是 15 倍。所以怎么样解决这种贫富差距,实现国民共富,特别是让老百姓先 富起来,这是关键。 【主持人】您认为分配制度改革是“十二五”最难的攻坚战,为什么是 最难的呢? 【辜胜阻】因为你要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间的比重,那么你就要 降低政府所得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或者降低企业的比重。现在我们有不同的企 业,像国企的利润还不错,有接近两万亿的利润,你让他来提高他的劳动者收入 相对来讲比较容易。但是广大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他的利润很薄,做得 好的利润率只有 3%-5%,一般的只有 1%-2%,大量的小企业还在亏损当中。你让 这些中小企业涨薪,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就非常艰难。所以现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就 是大量的民间资本虚拟化、热钱化,游离于实体经济,比如温州这些地方 70%的 企业转向房地产了,过去是靠做实体经济起家的,而且做得很好,比如打火机、 鞋,但是现在都不做了,都逃离实体经济,出现了民间资本热钱化和虚拟化,都 去做投资,炒房、炒煤、炒股。这样一来就必然造成我们产业的空心化,经济的 泡沫化。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带头降低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在 GDP 中间的比重,和中小企业联手提高劳动报酬。但是现在我们的政府有很多制度都 是刚性的,他的负担也很大,你现在让他降低都很难。所以有的财政专家说我们 的税负水平不是低而是高,将来还要进一步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又很难降 低它的比重,那“十二五”规划建议提高劳动报酬的比重将来就很有可能很难落 实。所以难就难在这里,三者利益关系的调整非常艰难。 【主持人】收入分配改革其实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因为如果要是提高劳 动者报酬必然会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那这时候我们的企业,尤其是一些中小企 业就会遇到一些困难。那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去应对呢? 【辜胜阻】企业在高成本的状况下,就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放弃、不做 了,他们就退出了。还有一部分企业必须转型升级,在过去三四年靠廉价劳动力 会获得很好的利润,大家就不会去创新,就不会去推进技术的进步。所以有的老 板讲,现在我五个人的事情请三个人干给四个人的工资,还有五个人的事情我请 三个人干,再买一台机器,这就意味着技术的进步和资本的有机变化。还有的说 我要通过管理的创新降低企业的成本,来应对人力成本的上升。在这个问题上政 府和企业一定要联手来做这件事情。作为企业自身来讲,你要通过转型升级提高
产品的附加值,作为政府来讲,你应该帮助企业减轻负担,让他们轻装上阵,让 他们有一定的财力来解决收入分配制度中间存在的问题 (节选自《全国人大代表辜胜阻谈收入分配改革》 12.下列关于“我国收入分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经济总量大,位居世界第二,但在收入的分成上,政府和企业所得多, 普通百姓少。 B.人均GDP已经超过四千美金,但富人很少,中等收入阶层也很小,大量的是 低收入阶层。 C.行业贫富差别达15倍,贫富差距虽然比较大,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任务还 不是很艰难。 D.提高劳动报酬,特别是提高那些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是“十二五”应着力解决 的问题。 12.C。【解析】“还不是很艰难”错误,与原文观点相反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贫富差距虽然比较大,但还没有像巴西那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B.如何平衡政府、企业、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 C.国企利润较好,其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比较容易,而中小企业则较困难。 D.只要降低政府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就能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13.D。【解析】根据文意,收入分配涉及到政府、企业、劳动者三者,降低了 政府的收入并不一定能提高国民的收入。 14.综合全文,就“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与“企业的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理 解。(5分) 答:(1)提高劳动成本会迫使一些企业放弃做实体经济而转向虚拟经济, 出现了民间资本热钱化和虚拟化,造成部分产业的空心化,经济的泡沫化(2分)。 (2)提髙劳动成本会使部分企业利润微薄,使有的企业出现亏损甚至退出市场 (1分)。(3)提高劳动成本也会促使部分企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 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进步(2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花坞 郁达夫 ①“花坞”这一个名字,大约是到过杭州,或在杭州住上几年的人,没 有一个不晓得的,尤其是游西溪的人,平常总要一到花坞。二三十年前,汽车不 通,公路未筑,要去游一次,真不容易:所以明明知道这花坞的幽深清绝,但脚 力不健,非好游如好色的诗人,不大会去。现在可不同了,从湖滨向北向西的坐 汽车去,不消半个钟头,就能到花坞口外。 ②花坞的好处,是在它的三面环山,一谷直下的地理位置,石人坞不及 它的深,龙归坞没有它的秀。而竹木萧疏,清溪蜿绕,庵堂错落,尼媪翩翩,更 是花坞独有的迷人风韵。将人来比花坞,就像淂阳商妇,老抱琵琶:将花来比花
产品的附加值,作为政府来讲,你应该帮助企业减轻负担,让他们轻装上阵,让 他们有一定的财力来解决收入分配制度中间存在的问题。 (节选自《全国人大代表辜胜阻谈收入分配改革》) 12.下列关于“我国收入分配”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经济总量大,位居世界第二,但在收入的分成上,政府和企业所得多, 普通百姓少。 B.人均 GDP 已经超过四千美金,但富人很少,中等收入阶层也很小,大量的是 低收入阶层。 C.行业贫富差别达 15 倍,贫富差距虽然比较大,但解决收入分配差距的任务还 不是很艰难。 D.提高劳动报酬,特别是提高那些普通劳动者的收入是“十二五”应着力解决 的问题。 12.C。【解析】“还不是很艰难”错误,与原文观点相反。 1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贫富差距虽然比较大,但还没有像巴西那样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B.如何平衡政府、企业、劳动者三者之间的利益是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 C.国企利润较好,其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比较容易,而中小企业则较困难。 D.只要降低政府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就能提高居民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13.D。【解析】根据文意,收入分配涉及到政府、企业、劳动者三者,降低了 政府的收入并不一定能提高国民的收入。 14.综合全文,就“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与“企业的发展”的关系,谈谈你的理 解。(5 分) 答:(1)提高劳动成本会迫使一些企业放弃做实体经济而转向虚拟经济, 出现了民间资本热钱化和虚拟化,造成部分产业的空心化,经济的泡沫化(2 分)。 (2)提高劳动成本会使部分企业利润微薄,使有的企业出现亏损甚至退出市场 (1 分)。(3)提高劳动成本也会促使部分企业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产品的 附加值和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的创新和进步(2 分)。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5~18 题。 花 坞 郁达夫 ①“花坞”这一个名字,大约是到过杭州,或在杭州住上几年的人,没 有一个不晓得的,尤其是游西溪的人,平常总要一到花坞。二三十年前,汽车不 通,公路未筑,要去游一次,真不容易;所以明明知道这花坞的幽深清绝,但脚 力不健,非好游如好色的诗人,不大会去。现在可不同了,从湖滨向北向西的坐 汽车去,不消半个钟头,就能到花坞口外。 ②花坞的好处,是在它的三面环山,一谷直下的地理位置,石人坞不及 它的深,龙归坞没有它的秀。而竹木萧疏,清溪蜿绕,庵堂错落,尼媪翩翩,更 是花坞独有的迷人风韵。将人来比花坞,就像浔阳商妇,老抱琵琶;将花来比花
坞,更像碧桃开谢,未死舂心;将菜来比花坞,只奷说冬菇烧腐,汤漬而味隽 ③我的第一次去花坞,是在松木场放马山背后养病的时候,记得是一天 日和风定的清秋的下午,坐了黄包车,过古荡,过东岳,看了伴凤居,访过风木 庵(是钱唐丁氏的别业),感到了口渴,就问车夫,这附近可有清静的乞茶之处? 他就把我拉到了花坞的中间 ④伴凤居虽则结构堂皇,可是里面却也坍败得可以;至于杨家牌楼附近 的风木庵哩,丁氏的手迹尚新,茅庵的木架也在,但不晓怎么,一走进去,就感 到了一种扑人的霉灰冷气。当时大厅上停在那里的两口丁氏的棺材,想是这一种 冷气的发源之处,但泥墙倾圮,蛛网绕梁,与壁上挂在那里的字画屏条一对比 极自然地令人生出了“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的感想。因为刚刚在看了这两处 衰落的别墅之后,所以一到花坞,就觉得清新安逸,像世外桃源的样子了 ⑤自北高峰后,向北直下的这一条坞里,没有洋楼,也没有伟大的建筑, 而从竹叶杂树中间透露出来的屋檐半角,女墙一围,看将过去却又显得异常的整 洁,异常的清丽。英文字典里有 cottage的这一个名字;而形容这些茅屋田庄 的安闲小洁的字眼,又有着许多像Tiny、 Dainty、Snug的绝妙佳词,我虽则还 没有到过英国的乡间,但到了花坞,看了这些小庵却不能自己地便想起了这种 在小说里读过的英文字母。我手指着那些在林间散点着的小小的茅庵,回头来就 问车夫:“我们可能进去?”车夫说:“自然是可以的。”于是就在一曲溪旁, 走上了山路高一段的地方,到了静掩在那里的,双黑板的墙门之外。 ⑥车夫使劲敲了几下,庵里的木鱼声停了,接着门里头就有一位女人的 声音,问外面谁在敲门。车夫说明了来意,铁门闩一响,半边的门开了,出来迎 接我们的,却是一位白发盈头,皱纹很少的老婆婆 ⑦庵里面的洁净,一间一间小房间的布置的清华,以及庭前屋后树木的 参差掩映,和厅上佛座下经卷的纵横,你若看了之后,仍不起皈依弃世之心的, 我敢断定你就是没有感觉的木石 ⑧那位带发修行的老比丘尼去为我们烧茶煮水的中间,我远远听见了几声从谷底 传来的鹊噪的声音;大约天时向暮,乌鹊来归巢了,谷里的静,反因这几声的急 噪,而加深了一层。 ⑨我们静坐着,喝干了两壶极清极酽的茶后,该回去了,迟疑了一会, 我就拿出了一张纸币,当作茶钱,那一位老比丘尼却笑起来了,并且婉慢地说: “先生!这可以不必;我们是清修的庵,茶水是不用钱买的 ⑩推让了半天,她不得已就将这一元纸币交给了车夫,说:“这给你做 个外快罢! ①D这老尼的风度,和这一次逛花坞的情趣,我在十余年后的现在,还在 津津地感到回味。所以前一礼拜的星期日,和新来杭州住的几位朋友遇见之后, 他们问我:“上哪里去玩?”我就立时提出了花坞。他们是有一乘自备汽车的, 经松木场,过古荡东岳而去花坞,只须二十分钟,就可以到 ⑩十余年来的变革,到花坞里也留下了痕迹。竹木的清幽,山溪的静妙 虽则还同太古时一样,但房屋加多了,地价当然也增高了几百倍;而最令人感到 不快的,却是这花坞的住民的变作了狡猾的商人。庵里的尼媪,和退院的老僧, 也不象从前的恬淡了,建筑物和器具之类,并且处处还受着了欧洲的下劣趣味的 恶化
坞,更像碧桃开谢,未死春心;将菜来比花坞,只好说冬菇烧豆腐,汤清而味隽 了。 ③我的第一次去花坞,是在松木场放马山背后养病的时候,记得是一天 日和风定的清秋的下午,坐了黄包车,过古荡,过东岳,看了伴凤居,访过风木 庵(是钱唐丁氏的别业),感到了口渴,就问车夫,这附近可有清静的乞茶之处? 他就把我拉到了花坞的中间。 ④伴凤居虽则结构堂皇,可是里面却也坍败得可以;至于杨家牌楼附近 的风木庵哩,丁氏的手迹尚新,茅庵的木架也在,但不晓怎么,一走进去,就感 到了一种扑人的霉灰冷气。当时大厅上停在那里的两口丁氏的棺材,想是这一种 冷气的发源之处,但泥墙倾圮,蛛网绕梁,与壁上挂在那里的字画屏条一对比, 极自然地令人生出了 “俯仰之间,已成陈迹”的感想。因为刚刚在看了这两处 衰落的别墅之后,所以一到花坞,就觉得清新安逸,像世外桃源的样子了。 ⑤自北高峰后,向北直下的这一条坞里,没有洋楼,也没有伟大的建筑, 而从竹叶杂树中间透露出来的屋檐半角,女墙一围,看将过去却又显得异常的整 洁,异常的清丽。英文字典里有 cottage 的这一个名字;而形容这些茅屋田庄 的安闲小洁的字眼,又有着许多像 Tiny、Dainty、Snug 的绝妙佳词,我虽则还 没有到过英国的乡间,但到了花坞,看了这些小庵却不能自己地便想起了这种只 在小说里读过的英文字母。我手指着那些在林间散点着的小小的茅庵,回头来就 问车夫:“我们可能进去?”车夫说:“自然是可以的。” 于是就在一曲溪旁, 走上了山路高一段的地方,到了静掩在那里的,双黑板的墙门之外。 ⑥车夫使劲敲了几下,庵里的木鱼声停了,接着门里头就有一位女人的 声音,问外面谁在敲门。车夫说明了来意,铁门闩一响,半边的门开了,出来迎 接我们的,却是一位白发盈头,皱纹很少的老婆婆。 ⑦庵里面的洁净,一间一间小房间的布置的清华,以及庭前屋后树木的 参差掩映,和厅上佛座下经卷的纵横,你若看了之后,仍不起皈依弃世之心的, 我敢断定你就是没有感觉的木石。 ⑧那位带发修行的老比丘尼去为我们烧茶煮水的中间,我远远听见了几声从谷底 传来的鹊噪的声音;大约天时向暮,乌鹊来归巢了,谷里的静,反因这几声的急 噪,而加深了一层。 ⑨我们静坐着,喝干了两壶极清极酽的茶后,该回去了,迟疑了一会, 我就拿出了一张纸币,当作茶钱,那一位老比丘尼却笑起来了,并且婉慢地说: “先生!这可以不必;我们是清修的庵,茶水是不用钱买的。” ⑩推让了半天,她不得已就将这一元纸币交给了车夫,说:“这给你做 个外快罢!” ⑾这老尼的风度,和这一次逛花坞的情趣,我在十余年后的现在,还在 津津地感到回味。所以前一礼拜的星期日,和新来杭州住的几位朋友遇见之后, 他们问我:“上哪里去玩?”我就立时提出了花坞。他们是有一乘自备汽车的, 经松木场,过古荡东岳而去花坞,只须二十分钟,就可以到。 ⑿十余年来的变革,到花坞里也留下了痕迹。竹木的清幽,山溪的静妙, 虽则还同太古时一样,但房屋加多了,地价当然也增高了几百倍;而最令人感到 不快的,却是这花坞的住民的变作了狡猾的商人。庵里的尼媪,和退院的老僧, 也不象从前的恬淡了,建筑物和器具之类,并且处处还受着了欧洲的下劣趣味的 恶化
3同去的几位,因为没有见到十余年前花坞的处女时期,所以仍旧感觉 得非常满意,以为九溪十八涧、云栖决没有这样的清幽深邃;但在我的内心,却 想起了一位素朴天真,沉静幽娴的少女,忽被有钱有势的人奷了以后又被弃的状 九三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选自《中华散文观止》,中国戏剧出版社。有删节) 15.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赏析“将人来比花坞,就像浔阳商妇,老抱琵琶;将花来比花坞,更像碧 桃开谢,未死春心;将菜来比花坞,只好说冬菇烧豆腐,汤清而味隽了”一句的 表达效果。(3分) 答:(1)连用三个比喻,以“浔阳商妇”“碧桃”和“菜”比喻“花坞” (1分)形象地概括花坞幽深秀美、不乏生机、简单清爽而韵味绵长的迷人风韵, 表达了作者对花坞的热爱与赞美。(2分) (2)理解“但在我的内心,却想起了一位素朴天真,沉静幽娴的少女,忽被有 钱有势的人奸了以后又被弃的状态”一句在文中的含意。(3分) 答:(2)花坞被人为的商业活动所玷污而失去了原有的纯真自然的趣味。 (根据本体喻体对应的规则,“花坞”“商业活动的玷污”“失去原有的纯真自 然”等3个要点,各占1分。如答为“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对花坞素朴天 真的韵味遭到破坏的强烈不满”,可酌情给分。) 16.十余年后,作者还在津津地回味逛花坞的情趣。结合全文,概括花坞有哪些 情趣。(4分) 答:16.自然环境带给人美的的享受:(1)清幽深邃。三面环山,一谷 直下。(2)清新安逸。竹木萧疏,清溪蜿绕。(3)自然和谐。庵堂错落,没有 洋楼,也没有髙大的建筑,从竹叶杂树中间透露出来的屋檐半角,女墙一围,整 洁,清丽。美好的人性人情让人感到宁静温馨:(4)人物恬淡。尼媪翩翩,不 求钱财。(每个要点1分) 17.游花坞时,作者经过几个地方,古荡、东岳、伴凤居、风木庵。前两处,作 者用“过古荡、过东岳”一笔带过,为什么要描写伴凤居、风木庵?(4分) 答:17.(1)作者介绍花坞的迷人风韵后,并不急于写花坞,而是荡开 一笔写沿途风光,使读者对花坞充满了期待,为下文写花坞作铺垫,体现了构思 的巧妙。(2分)(2)运用衬托(反衬)的手法,以伴凤居、风木庵衰落的凄 凉之景物反衬花坞的清新安逸。(2分) 18.花坞里十余年来的变革留下了痕迹,让作者深感不快。结合实际,就“原生 态文化的商业化”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18.(1)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文化的交流渗透, 原生态文化必然会受到商业行为、商业文化的影响,想要保持原生态文化的完美 性几乎是不可能的。(2分) (2)但是我们也应强化保护意识,采取有力措施来保护,使原生态文化的可持 续发展:在自然环境方面,尤其风景区的环境不应因人为的原因而遭到破坏:在
⒀同去的几位,因为没有见到十余年前花坞的处女时期,所以仍旧感觉 得非常满意,以为九溪十八涧、云栖决没有这样的清幽深邃;但在我的内心,却 想起了一位素朴天真,沉静幽娴的少女,忽被有钱有势的人奸了以后又被弃的状 态。 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选自《中华散文观止》,中国戏剧出版社。有删节) 15.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6 分) (1)赏析“将人来比花坞,就像浔阳商妇,老抱琵琶;将花来比花坞,更像碧 桃开谢,未死春心;将菜来比花坞,只好说冬菇烧豆腐,汤清而味隽了”一句的 表达效果。(3 分) 答:(1)连用三个比喻,以“浔阳商妇”“碧桃”和“菜”比喻“花坞”, (1 分)形象地概括花坞幽深秀美、不乏生机、简单清爽而韵味绵长的迷人风韵, 表达了作者对花坞的热爱与赞美。(2 分) (2)理解“但在我的内心,却想起了一位素朴天真,沉静幽娴的少女,忽被有 钱有势的人奸了以后又被弃的状态”一句在文中的含意。(3 分) 答:(2)花坞被人为的商业活动所玷污而失去了原有的纯真自然的趣味。 (根据本体喻体对应的规则,“花坞”“商业活动的玷污”“失去原有的纯真自 然”等 3 个要点,各占 1 分。如答为“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表达对花坞素朴天 真的韵味遭到破坏的强烈不满”,可酌情给分。) 16.十余年后,作者还在津津地回味逛花坞的情趣。结合全文,概括花坞有哪些 情趣。(4 分) 答:16.自然环境带给人美的的享受:(1)清幽深邃。三面环山,一谷 直下。(2)清新安逸。竹木萧疏,清溪蜿绕。(3)自然和谐。庵堂错落,没有 洋楼,也没有高大的建筑,从竹叶杂树中间透露出来的屋檐半角,女墙一围,整 洁,清丽。美好的人性人情让人感到宁静温馨:(4)人物恬淡。尼媪翩翩,不 求钱财。(每个要点 1 分) 17.游花坞时,作者经过几个地方,古荡、东岳、伴凤居、风木庵。前两处,作 者用“过古荡、过东岳”一笔带过,为什么要描写伴凤居、风木庵?(4 分) 答:17.(1)作者介绍花坞的迷人风韵后,并不急于写花坞,而是荡开 一笔写沿途风光,使读者对花坞充满了期待,为下文写花坞作铺垫,体现了构思 的巧妙。(2 分)(2)运用衬托(反衬)的手法,以伴凤居、风木庵衰落的凄 凉之景物反衬花坞的清新安逸。(2 分) 18.花坞里十余年来的变革留下了痕迹,让作者深感不快。结合实际,就“原生 态文化的商业化”谈谈你的理解。(6 分) 答:18.(1)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以及各种文化的交流渗透, 原生态文化必然会受到商业行为、商业文化的影响,想要保持原生态文化的完美 性几乎是不可能的。(2 分) (2)但是我们也应强化保护意识,采取有力措施来保护,使原生态文化的可持 续发展:在自然环境方面,尤其风景区的环境不应因人为的原因而遭到破坏;在
文化风格应保持本土化,防止出现土洋混杂的现象。(4分。也可从“政府部 门”“民间团体”“民众个体(包括风景区的居民、游客以及风景区的服务人 员)”等角度来陈述。)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1题,12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读书 〔俄〕拉夫·索科洛夫夫斯基李冬梅译 梅勒洛夫被判入狱四年,惩罚措施有两种可能:去医院当护士,或者再 接受一次文化教育。梅勒洛夫可不想每天去医院给病人倒尿桶,所以就选择了后 梅勒洛夫的任务是要大声朗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四卷《战争与和平》 而且还要把每天的内容向监狱官转述一遍,这大出梅勒洛夫的意料,但他已无路 可退。刚读第一页时,就有几个词把梅勒洛夫难住了,他怎么看也看不懂 “读啊!”监狱官吩咐说:“你,不是文盲吧?” 我中学毕业,还有毕业证书呢!”梅勒洛夫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那就大声读吧。” “可这几个词不是俄语。” “是法语。”监狱官说:“从前俄罗斯的贵族子弟法语说得跟俄语一样 好 可我不是贵族 可你的卷宗上写着你会三种语言:英语、德语和法语。” “我的学位证是从市场上买来的。” 原来如此!如果我把这事告诉监狱长,他还会再给你加两本。 监狱官先生,求求您了,您就别再为难我了。等我出去后,送您一辆 奔驰’车。 “算了吧,我才不稀罕你的‘奔驰’呢。你看见没有?这儿有一个小星 号,这个地方是脚注,有这几个词的俄语译文。” 梅勒洛夫很勉强地总算把第一页读下来了。“可以问一个问题吗?”休 息的时候,梅勒洛夫对监狱官说。 “可以,你说吧。” “为什么大家都叫您博士?这是您的外号还是您真的是博士?” “我真的是博士。” “那您怎么在这儿工作?” 我是文学博十,注定得跟书打交道。可现在外面那些自由的人,谁还 读书啊?只有监狱里还有被判读书的人 简述本文叙述人称的好处,并结合文章内容和当前社会现实,就文中划 线句谈谈你的感想?200字左右。(12分) 答:19.(1)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 约束,可以深入主人公的内心;同时便于介绍事件全貌。(3分) (2)这句话讽刺了俄国人们普遍不读书的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自由人是 不会读书的,只有监狱里还有被判读书的人。只有在监狱里强制,人们才会读书。 读书竟然沦落为一种惩罚犯人的手段,可见人们是多么厌恶读书。文学博士在监 狱外没有用武之地,只有监狱里因为有被判读书的人,还能派上一点用场,这是
文化风格应保持本土化,防止出现土洋混杂的现象。(4 分。也可从“政府部 门”“民间团体”“民众个体(包括风景区的居民、游客以及风景区的服务人 员)”等角度来陈述。) 六、选做题(2 小题任选 1 题,12 分) 1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 分) 读 书 〔俄〕拉夫·索科洛夫夫斯基 李冬梅译 梅勒洛夫被判入狱四年,惩罚措施有两种可能:去医院当护士,或者再 接受一次文化教育。梅勒洛夫可不想每天去医院给病人倒尿桶,所以就选择了后 者。 梅勒洛夫的任务是要大声朗读完列夫托尔斯泰的四卷《战争与和平》, 而且还要把每天的内容向监狱官转述一遍,这大出梅勒洛夫的意料,但他已无路 可退。刚读第一页时,就有几个词把梅勒洛夫难住了,他怎么看也看不懂。 “读啊!”监狱官吩咐说:“你,不是文盲吧?” “我中学毕业,还有毕业证书呢!”梅勒洛夫觉得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那就大声读吧。” “可这几个词不是俄语。” “是法语。”监狱官说:“从前俄罗斯的贵族子弟法语说得跟俄语一样 好。” “可我不是贵族。” “可你的卷宗上写着你会三种语言:英语、德语和法语。” “我的学位证是从市场上买来的。” “原来如此!如果我把这事告诉监狱长,他还会再给你加两本。” “监狱官先生,求求您了,您就别再为难我了。等我出去后,送您一辆 ‘奔驰’车。” “算了吧,我才不稀罕你的‘奔驰’呢。你看见没有?这儿有一个小星 号,这个地方是脚注,有这几个词的俄语译文。” 梅勒洛夫很勉强地总算把第一页读下来了。“可以问一个问题吗?”休 息的时候,梅勒洛夫对监狱官说。 “可以,你说吧。” “为什么大家都叫您博士?这是您的外号还是您真的是博士?” “我真的是博士。” “那您怎么在这儿工作?” “我是文学博士,注定得跟书打交道。可现在外面那些自由的人,谁还 读书啊?只有监狱里还有被判读书的人。” 简述本文叙述人称的好处,并结合文章内容和当前社会现实,就文中划 线句谈谈你的感想?200 字左右。(12 分) 答:19.(1)本文采用第三人称进行叙述,不受叙述者的见闻和感觉的 约束,可以深入主人公的内心;同时便于介绍事件全貌。(3 分) (2)这句话讽刺了俄国人们普遍不读书的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自由人是 不会读书的,只有监狱里还有被判读书的人。只有在监狱里强制,人们才会读书。 读书竟然沦落为一种惩罚犯人的手段,可见人们是多么厌恶读书。文学博士在监 狱外没有用武之地,只有监狱里因为有被判读书的人,还能派上一点用场,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