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主讲:黄冈中学教师何深 周强化 周知识概述 (一)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本节探究的话题是有关原始素材转换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罗中立的油画《我的 父亲》是如何由原始素材转换成作品的?这对我们的写作素材转换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 先探究第一个问题,《我的父亲》是怎样产生的。 根据作者自己的介绍,这一素材是作者从“一位守粪的农民”身上发现的,也就是在 生活中直接发现的。表面看来,这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偶然发现,受到触动,迸发灵感, 创作出杰作。但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并不如此简单。“除了我平常对农民 的了解、接触之外”,这话虽然好像不经意地在文章的开头一笔带过,但我们却不能轻 易放过去,因为这里很清楚地说出了作者之所以能发现并转换素材的主观原因。试想, 一个与农民从不接触,对农民一点也不了解的人,能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和关注农民的 兴趣吗?这样的人即使遇到了相同的农民人物素材,也不太可能由此开始继续观察并在 观察中不断调整视角,不断发现“意义”,不断使自己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倘若 如此,这幅画就没有产生的可能了。所以,这表面的偶然中蕴藏着深层的必然。 这一点,是作者能够敏感地发现素材的至关重要的主观因素,也可以说是作者发现 素材必备的心理基础 具备了这样的心理基础,作者就会带着极大的关爱之心去接触素材,去发掘素材, 去发现素材的种种细微之处:“他在雪水中僵硬的动态”,“他呆滞、麻木的神态”,“一双 牛羊般的眼睛”,这些就构成了作者对原始素材的“中心印象”;作者“心里一阵猛烈的震 动,同情、怜悯、感慨. 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Q…生 活中的、作品中的人物都乱糟糟地挤到了眼前ˆ,这说明作者已经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感情的波澜涌动起来。于是,作者迸发出了“要为他们呐喊”的创作冲动。至此,一部画 作即将产生的情感心理基础已经具备了 但是,“画了守粪农民,以后又画了一个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了《我 的父亲》”,发现最初素材并受到触动之后,紧接着还需要让自己的原始¨触动”不断发 酵、蒸馏、过滤,还需要理性认识的不断调整变化,还需要“立意”的不断升华,最后才 能创作出理想的作品,才能达到素材转换的完美境界。 正是因为经过了上面所说的这样一种曲折复杂的过程,油画《我的父亲》才如此真 切地画出了中国农民“牛羊般的慈善目光”,“皮肤的抖动”,“特有的烟叶味和汗腥味”,沉 重的喘息和暴跳青筋下血液的奔流ˆ,细小的毛孔里渗出的汗珠”,“干裂焦灼的嘴唇
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主讲:黄冈中学教师 何 深 一周强化 一、一周知识概述 (一)从素材到写作内容 本节探究的话题是有关原始素材转换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罗中立的油画《我的 父亲》是如何由原始素材转换成作品的?这对我们的写作素材转换教学有什么样的启示? 先探究第一个问题,《我的父亲》是怎样产生的。 根据作者自己的介绍,这一素材是作者从“一位守粪的农民”身上发现的,也就是在 生活中直接发现的。表面看来,这带有很大的偶然性,偶然发现,受到触动,迸发灵感, 创作出杰作。但仔细分析一下,我们就会发现问题并不如此简单。“除了我平常对农民 的了解、接触之外”,这话虽然好像不经意地在文章的开头一笔带过,但我们却不能轻 易放过去,因为这里很清楚地说出了作者之所以能发现并转换素材的主观原因。试想, 一个与农民从不接触,对农民一点也不了解的人,能对农民有深厚的感情和关注农民的 兴趣吗?这样的人即使遇到了相同的农民人物素材,也不太可能由此开始继续观察并在 观察中不断调整视角,不断发现“意义”,不断使自己的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提升。倘若 如此,这幅画就没有产生的可能了。所以,这表面的偶然中蕴藏着深层的必然。 这一点,是作者能够敏感地发现素材的至关重要的主观因素,也可以说是作者发现 素材必备的心理基础。 具备了这样的心理基础,作者就会带着极大的关爱之心去接触素材,去发掘素材, 去发现素材的种种细微之处:“他在雪水中僵硬的动态”,“他呆滞、麻木的神态”,“一双 牛羊般的眼睛”,这些就构成了作者对原始素材的“中心印象”;作者“心里一阵猛烈的震 动,同情、怜悯、感慨……一起狂乱地向我袭来,杨白劳、祥林嫂、闰土、阿 Q……生 活中的、作品中的人物都乱糟糟地挤到了眼前”,这说明作者已经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感情的波澜涌动起来。于是,作者迸发出了“要为他们呐喊”的创作冲动。至此,一部画 作即将产生的情感心理基础已经具备了。 但是,“画了守粪农民,以后又画了一个巴山老赤卫队员的农民,最后才画了《我 的父亲》”,发现最初素材并受到触动之后,紧接着还需要让自己的原始“触动”不断发 酵、蒸馏、过滤,还需要理性认识的不断调整变化,还需要“立意”的不断升华,最后才 能创作出理想的作品,才能达到素材转换的完美境界。 正是因为经过了上面所说的这样一种曲折复杂的过程,油画《我的父亲》才如此真 切地画出了中国农民“牛羊般的慈善目光”,“皮肤的抖动”,“特有的烟叶味和汗腥味”,“沉 重的喘息和暴跳青筋下血液的奔流”,“细小的毛孔里渗出的汗珠”,“干裂焦灼的嘴唇
仅剩下的一颗牙齿”等外在形象,才如此深沉地表现出中国农民父亲“淳厚、善良、辛 苦”的内在神韵,才具有如此逼视人的魂魄的艺术震撼力! 结合以上油画创作的事例,“引导学生探究第二个问题:这一典型事例对我们写作 素材的转换有什么启示?知识导引”里已有了具体概括,这里再强调几点:其一,作者 在受到素材“触动ˆ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其二,作者要善于通过“中心印象” 去发现并挖掘素材的内在“意义”。其三,作者心中的“立意”要在不断的调整中,使素材 得到不断的深化,让素材表现的意义”不断升华,最终表现出深刻的文章旨意。 绘画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 什么是素材?一般认为,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 实际生活现象。“素材”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成为“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 从作者得到素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又可表现为直接的事象材料如生活中的现象)和 间接的符号材料(如图文资料)。广义的素材可以泛指客观大千世界里的一切事象,真可 以称得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是,从写作过程本身来看,选材是写作的第一道程序。所以,在素材的转换使用 问题上,我们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首先,面对丰富多彩的素材,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善于通过自己的“中心 印象”去发现素材的内在“意义”,而且这里的“意义”与自己文章的“立意应该是和谐相通 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由原始素材”到文中“题材ˆ的转换,才能真正将这些零散 破碎的材料引入文章并使之成为文章的有机部分。也正因为这样,素材一旦被作者有目 的地纳入文章后,会发生原本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会产生难以预测的重大作用。这可 以说是一条素材转化的基本原则 其实,与写作教学息息相关的文学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原始素材经由作者的意 义发现”与创造性转换而成为不朽的文章“题材”,进而创造出不朽名作这样的事例,在 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不胜枚举。一个原本微不足道的生活人物,一旦被艺术家塑造成为典 型的艺术形象,一件原本寻常的生活小事,一旦被艺术家纳入他的艺术作品中,常常会 产生化腐朽为神奇、变短暂为永恒的艺术魅力。据周遐寿(周作人)先生的《鲁迅小说里 的人物》(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介绍,鲁迅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大都有生活原型。 如“孔乙己”的原型是孟夫子,此人当年常去鲁迅绍兴故宅对面新台门所在的东昌坊 口的小酒店里喝酒。他曾经偷过书,并说过我们耳熟能详的“理论:偷书不算偷,叫窃 不过被打断腿的不是他,而是孟夫子的族伯,绰号叫“跛鼓”的。鲁迅是以孟夫子做主要 的原型,集中了几个人的特点,塑造了“孔乙己”这一可笑可怜可叹的人物。 当然,“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在将原型人物转换为艺术形象的过程中,也倾注了 鲁迅先生高超的艺术匠心。鲁迅先生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就很具体地道出了其中 三昧:“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 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原生态的小人物,经过鲁迅生花的妙 笔,便转换成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里不朽的艺术典型,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这也为 我们在如何转换、使用素材的写作教学中提供了经典范本
“仅剩下的一颗牙齿”等外在形象,才如此深沉地表现出中国农民父亲“淳厚、善良、辛 苦”的内在神韵,才具有如此逼视人的魂魄的艺术震撼力! 结合以上油画创作的事例,“引导学生探究第二个问题:这一典型事例对我们写作 素材的转换有什么启示?“知识导引”里已有了具体概括,这里再强调几点:其一,作者 在受到素材“触动”的基础上,产生强烈的创作冲动。其二,作者要善于通过“中心印象” 去发现并挖掘素材的内在“意义”。其三,作者心中的“立意”要在不断的调整中,使素材 得到不断的深化,让素材表现的“意义”不断升华,最终表现出深刻的文章旨意。 绘画如此,写文章也是如此。 什么是素材?一般认为,素材就是文学、艺术的原始材料,就是未经总括和提炼的 实际生活现象。“素材”一旦进入文章之后就成为“题材”,构成文学和艺术作品的材料。 从作者得到素材的不同途径来看,素材又可表现为直接的事象材料(如生活中的现象)和 间接的符号材料(如图文资料)。广义的素材可以泛指客观大千世界里的一切事象,真可 以称得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但是,从写作过程本身来看,选材是写作的第一道程序。所以,在素材的转换使用 问题上,我们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方面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首先,面对丰富多彩的素材,要善于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善于通过自己的“中心 印象”去发现素材的内在“意义”,而且这里的“意义”与自己文章的“立意”应该是和谐相通 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成由原始“素材”到文中“题材”的转换,才能真正将这些零散 破碎的材料引入文章并使之成为文章的有机部分。也正因为这样,素材一旦被作者有目 的地纳入文章后,会发生原本难以想象的巨大变化,会产生难以预测的重大作用。这可 以说是一条素材转化的基本原则。 其实,与写作教学息息相关的文学创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原始素材经由作者的“意 义发现”与创造性转换而成为不朽的文章“题材”,进而创造出不朽名作这样的事例,在 古今中外文学史上不胜枚举。一个原本微不足道的生活人物,一旦被艺术家塑造成为典 型的艺术形象,一件原本寻常的生活小事,一旦被艺术家纳入他的艺术作品中,常常会 产生化腐朽为神奇、变短暂为永恒的艺术魅力。据周遐寿(周作人)先生的《鲁迅小说里 的人物》(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年版)介绍,鲁迅小说中的许多人物大都有生活原型。 如“孔乙己”的原型是孟夫子,此人当年常去鲁迅绍兴故宅对面新台门所在的东昌坊 口的小酒店里喝酒。他曾经偷过书,并说过我们耳熟能详的“理论”:偷书不算偷,叫窃。 不过被打断腿的不是他,而是孟夫子的族伯,绰号叫“跛鼓”的。鲁迅是以孟夫子做主要 的原型,集中了几个人的特点,塑造了“孔乙己”这一可笑可怜可叹的人物。 当然,“杂取种种,合成一个”,在将原型人物转换为艺术形象的过程中,也倾注了 鲁迅先生高超的艺术匠心。鲁迅先生在《我怎样做起小说来》中就很具体地道出了其中 三昧:“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 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原生态的小人物,经过鲁迅生花的妙 笔,便转换成为中国文学人物画廊里不朽的艺术典型,具有了永恒的艺术魅力。这也为 我们在如何转换、使用素材的写作教学中提供了经典范本
以上是原始素材转换的两种基本途径:1、提炼和强化:2、文学意义的典型化。 (二)材料的有机转化 大家认真阅读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窗》和《窗的启示》后,会发现材料内容十分 丰富,大家在转述的时候必须考虑从论点所需要的角度来浓缩材料,即简明扼要,又能 有力证明论点。 以《窗》为材料,可以引出如下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自古雄才多磨难”,“勤 奋执著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等。根据观点的不同,转述材料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以“贫 困是一笔财富”为论点,转述时就要强调和突出小女孩因家庭贫穷而辍学,只能趴在窗 子外听老师讲课,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等内容。之所以说贫困是财富,是因为 越是贫困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越是要改变生存环境,自然就产生了“人十之,已百之” 的上进心。 转述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开头简明扼要地概述材料,起到引发观点的作 用。二是突出和扩展与论点有关的内容,使材料丰富起来成为议论文中的例证,达到有 力的论证效果。三是在论证的过程中边叙边议。但不论怎样转换,都要符合材料向议论 文转化的基本要求。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记叙文和议论文中对材料转化的不同要求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在用材料进行例证时,有必要的叙述交代,但与记叙文中的叙 述是不同的。一是目的不同。记叙文通过叙事,突出形象,以表现中心,叙述本身就是 目的;议论文中的叙述是为了阐明事理,叙述只是手段,不能用叙述来代替道理。二是 侧重点不同。议论文选择材料加以例证时,是有选择的,只选与论点有关的内容,不必 介绍事物的全过程,所以它的叙述往往高度概括 同样一个故事,从记叙文中搬到议论文中,细节描述转换为概述,主体地位变为从 属,完整的故事叙述转换为“特写镜头”。同一则材料,翻手为“叙”,覆手为“议”,平卟 多加练习,语体变换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2、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基本要求 (1)材料的转述应简明扼要,详略得当 议论文中的事例只是为了论证观点,不可把事例从头到尾详细叙述一遍,因此,在 例证中,既要具体,又要有所侧重,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而决定取舍,做到简明扼要 只要转述的材料能揭示问题关键,把道理说清楚就行,不必像记叙文那样作生动、形象 的描绘。因此,在能够有力论证论点的前提下,事例的叙述,越是简洁越好。要做到这 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概括,二是评析,三是补述 (2)根据论点的需要来确定转述材料的角度 议论文中的材料,是用来阐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什么材料可以用,什么材料不能 用,都要根据论文的中心论点来决定。中心论点一经确定之后,就成了统帅一切的东西
以上是原始素材转换的两种基本途径:1、提炼和强化;2、文学意义的典型化。 (二)材料的有机转化 大家认真阅读课本提供的阅读材料《窗》和《窗的启示》后,会发现材料内容十分 丰富,大家在转述的时候必须考虑从论点所需要的角度来浓缩材料,即简明扼要,又能 有力证明论点。 以《窗》为材料,可以引出如下观点:“贫困是一笔财富”,“自古雄才多磨难”,“勤 奋执著是成功的必要条件”等。根据观点的不同,转述材料的侧重点也不同。例如以“贫 困是一笔财富”为论点,转述时就要强调和突出小女孩因家庭贫穷而辍学,只能趴在窗 子外听老师讲课,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十分艰苦等内容。之所以说贫困是财富,是因为 越是贫困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越是要改变生存环境,自然就产生了“人十之,己百之” 的上进心。 转述材料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在开头简明扼要地概述材料,起到引发观点的作 用。二是突出和扩展与论点有关的内容,使材料丰富起来成为议论文中的例证,达到有 力的论证效果。三是在论证的过程中边叙边议。但不论怎样转换,都要符合材料向议论 文转化的基本要求。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记叙文和议论文中对材料转化的不同要求 议论文以议论为主,在用材料进行例证时,有必要的叙述交代,但与记叙文中的叙 述是不同的。一是目的不同。记叙文通过叙事,突出形象,以表现中心,叙述本身就是 目的;议论文中的叙述是为了阐明事理,叙述只是手段,不能用叙述来代替道理。二是 侧重点不同。议论文选择材料加以例证时,是有选择的,只选与论点有关的内容,不必 介绍事物的全过程,所以它的叙述往往高度概括。 同样一个故事,从记叙文中搬到议论文中,细节描述转换为概述,主体地位变为从 属,完整的故事叙述转换为“特写镜头”。同一则材料,翻手为“叙”,覆手为“议”,平时 多加练习,语体变换的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2、材料向议论文转化的基本要求 (1)材料的转述应简明扼要,详略得当 议论文中的事例只是为了论证观点,不可把事例从头到尾详细叙述一遍,因此,在 例证中,既要具体,又要有所侧重,根据论证观点的需要而决定取舍,做到简明扼要。 只要转述的材料能揭示问题关键,把道理说清楚就行,不必像记叙文那样作生动、形象 的描绘。因此,在能够有力论证论点的前提下,事例的叙述,越是简洁越好。要做到这 一点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概括,二是评析,三是补述。 (2)根据论点的需要来确定转述材料的角度 议论文中的材料,是用来阐明文章的中心思想的。什么材料可以用,什么材料不能 用,都要根据论文的中心论点来决定。中心论点一经确定之后,就成了统帅一切的东西
材料必须服从于中心论点的统帅,这里面有一个剪裁的功夫。材料向例证转化时,要准 确把握其重点,恰当地进行剪裁,剔除与论点无关的材料,正确选取叙述角度来丰富最 能证明论点的内容,即“取其一点,集中火力,强调、突出和扩展与论点有关的方面, 使材料丰富起来,达到有力的论证效果。特别是对自身蕴含意义丰富的材料,更要细心 斟酌、正确把握诸多因素的细微差异,找准它与论点关系最密切的一面,让材料与论点 高度一致,以增强叙例的指向性和事例的论证力量 3、材料和议论的连接 (1)如何运用“始发叙述” 在给材料作文中,如果写议论文,开头一般都要引述材料,看似简单的“引,操作 起来也不太容易。什么地方引,引多少,怎么引都必须明确。有的文章一开头即用“读 了这则材料”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让人莫名其妙;也有的文章根本无视材料的 存在,不引述材料,另起炉灶写作;也有的文章不动一字,照搬照抄原材料等等,这些 都是不符合给材料作文写作要求的表现。一般来说,议论文开头引述材料的方式既可以 是先简述材料,再转入论点,也可以先提炼论点,再转述材料。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 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即应抓住材料 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突出材料的中心意思。另一种方法是摘录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 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过多地引述原材料。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转述时如何迅速从叙述转为议题或论点。高尔基说过:“(开头) 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 开头要讲究“短、快”。短,即要简洁,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 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 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这样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 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 (2)如何恰当使用“连接句” 在议论文中运用材料进行论证时,可在观点和材料之间用上过渡性的语言。有了过 渡句,文章结构就能严谨,上下文也自然流畅起来,观点和事例就不会脱节了。 (3)灵活使用夹叙夹议 在议论文中,对材料的转述,可不拘泥于将所给材料连贯地引入议论文,还可以把 个材料分解开,穿插着析理,边叙边议,让叙议融为一体,这是活用材料的高招。叙 议的紧密结合,使材料和观点有机地统一起来,由于材料内容非常丰富,学生在转述时 必须考虑从论点所需要的角度来浓缩材料,即简明扼要,又能有力证明论点。 (三)材料的压缩与扩展 压缩与扩展,它所体现的是一个人写作能力的两个层面 1、关于压缩
材料必须服从于中心论点的统帅,这里面有一个剪裁的功夫。材料向例证转化时,要准 确把握其重点,恰当地进行剪裁,剔除与论点无关的材料,正确选取叙述角度来丰富最 能证明论点的内容,即“取其一点”,集中火力,强调、突出和扩展与论点有关的方面, 使材料丰富起来,达到有力的论证效果。特别是对自身蕴含意义丰富的材料,更要细心 斟酌、正确把握诸多因素的细微差异,找准它与论点关系最密切的一面,让材料与论点 高度一致,以增强叙例的指向性和事例的论证力量。 3、材料和议论的连接 (1)如何运用“始发叙述” 在给材料作文中,如果写议论文,开头一般都要引述材料,看似简单的“引”,操作 起来也不太容易。什么地方引,引多少,怎么引都必须明确。有的文章一开头即用“读 了这则材料”之类的话代替对材料的引述,让人莫名其妙;也有的文章根本无视材料的 存在,不引述材料,另起炉灶写作;也有的文章不动一字,照搬照抄原材料等等,这些 都是不符合给材料作文写作要求的表现。一般来说,议论文开头引述材料的方式既可以 是先简述材料,再转入论点,也可以先提炼论点,再转述材料。既要从原材料说起,又 不能复述原材料,怎么办?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对原材料“一言以蔽之”。即应抓住材料 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突出材料的中心意思。另一种方法是摘录原材料中一句有代表性 的话,让读者知道原材料大致是个什么意思就行了,千万不要过多地引述原材料。 另外要注意的是,在转述时如何迅速从叙述转为议题或论点。高尔基说过:“(开头) 好像音乐里定调一样,全曲的音调都是它给予的,也是作者花功夫的所在。”议论文的 开头要讲究“短、快”。短,即要简洁,最好三两句成段,引入本论。开头短,可避免冗 长之赘,而且短句成段,在空间上突出其内容的重要性。快,即入题要快,最好三言两 语就点明文章的基本观点或议论的话题,这样有利于作者展开论述,不致出现主旨不清、 中途转换论题等作文大忌。 (2)如何恰当使用“连接句” 在议论文中运用材料进行论证时,可在观点和材料之间用上过渡性的语言。有了过 渡句,文章结构就能严谨,上下文也自然流畅起来,观点和事例就不会脱节了。 (3)灵活使用夹叙夹议 在议论文中,对材料的转述,可不拘泥于将所给材料连贯地引入议论文,还可以把 一个材料分解开,穿插着析理,边叙边议,让叙议融为一体,这是活用材料的高招。叙 议的紧密结合,使材料和观点有机地统一起来,由于材料内容非常丰富,学生在转述时 必须考虑从论点所需要的角度来浓缩材料,即简明扼要,又能有力证明论点。 (三)材料的压缩与扩展 压缩与扩展,它所体现的是一个人写作能力的两个层面。 1、关于压缩
对文章或语段进行压缩,要明确告诉学生,除了教材中讲到的要求之外,另外两个 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要能把文章(语段)读懂、读准、读透:二是要能用简洁明了 的语言表达出来。二者缺一不可。读不懂,读不准,读不透,会导致压缩走样,失去 了压缩的意义。语言表达不简洁明了,甚至病句连篇,同样会使压缩的内容“变味”。 2、关于扩展 所谓扩展,就是将给定的语言信息“由短变长”,即在不改变原有语言信息本意的基 础上进一步充实信息内容,使内容由简约到丰赡,由平实到生动,由抽象到形象。 扩展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借助提高自己的想像和联想能力。一是提 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压缩和扩展的方法,课本中有详细的讲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难点解析 (一)如何写好读后感(观后感)呢? 认真看下图并阅读后面的文字,然后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 NETa 在2005年的首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上,一组名为“中国慰安妇”的作品,获得了社 会生活新闻类组照金奖。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完整记录中国慰安妇生存状况的照片,它 的作者是来自杭州《晨报》的新闻摄影人陈庆港 陈庆港形容自己寻访现存慰安妇的初衷,源于向自己提出的一系列疑问:这是一群 什么样的人?她们是如何被日军抓走的?她们曾经遭遇过什么样的经历? 作为一名探访日军侵华史真相的记者,他的第一直觉是应该做些什么。他开始有意 地收集关于慰安妇的信息 尽管在陈庆港查阅的数十万字的资料里,不乏对慰安所的描述和慰安妇的口述实 例,但随着了解的逐步深入,他越发强烈地希望去看一看这些活着的慰安妇,看看她们 现在的生活,看看曾经的伤痛究竟给她们带来了怎样的人生。对于这一切,白纸黑字的
对文章或语段进行压缩,要明确告诉学生,除了教材中讲到的要求之外,另外两个 极为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要能把文章(语段)读懂、读准、读透;二是要能用简洁明了 的语言表达出来。二者缺一不可。读不懂,读不准,读不透,会导致压缩“走样”,失去 了压缩的意义。语言表达不简洁明了,甚至病句连篇,同样会使压缩的内容“变味”。 2、关于扩展 所谓扩展,就是将给定的语言信息“由短变长”,即在不改变原有语言信息本意的基 础上进一步充实信息内容,使内容由简约到丰赡,由平实到生动,由抽象到形象。 扩展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借助提高自己的想像和联想能力。一是提 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压缩和扩展的方法,课本中有详细的讲述,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二、难点解析: (一)如何写好读后感(观后感)呢? 认真看下图并阅读后面的文字,然后写一篇观后感。题目自拟。 在 2005 年的首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上,一组名为“中国慰安妇”的作品,获得了社 会生活新闻类组照金奖。这是迄今为止第一次完整记录中国慰安妇生存状况的照片,它 的作者是来自杭州《晨报》的新闻摄影人陈庆港。 陈庆港形容自己寻访现存慰安妇的初衷,源于向自己提出的一系列疑问:这是一群 什么样的人?她们是如何被日军抓走的?她们曾经遭遇过什么样的经历? 作为一名探访日军侵华史真相的记者,他的第一直觉是应该做些什么。他开始有意 地收集关于慰安妇的信息。 尽管在陈庆港查阅的数十万字的资料里,不乏对慰安所的描述和慰安妇的口述实 例,但随着了解的逐步深入,他越发强烈地希望去看一看这些活着的慰安妇,看看她们 现在的生活,看看曾经的伤痛究竟给她们带来了怎样的人生。对于这一切,白纸黑字的
记录是无力的甚至是空白的。经过3年的准备,2004年7月,他开始了寻访慰安妇的历 程 当我拿着一长串的姓名,在当年遭日军铁蹄践踏的域市或者偏僻乡村寻找她们的 时候,我的心里有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 陈庆港渐渐发现,推动他记录慰安妇的已不再是当初单纯的好奇,“历史是细节的 组合,国家的历史就是个人历史的组合。然而我们很多史实就是一些空洞的数字,她们 是谁,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我们缺少细节。” 几乎所有的老人在讲述自己的苦难后,在用干枯的双手擦拭去眼角的泪水后,都会 拉着陈庆港的手问:“他们什么时候能向我们道歉?我还能等到那一天吗? 38位慰安妇的身躯上深深地刻着我们整个民族的苦难。这些朴实的老人对陈庆港 说:对,我就是你要找的慰安妇,问吧,孩子 据资料显示,在日军侵华期间,慰安所遍及中国20多个省,至少有20万中国妇女 先后被逼迫成为日军的性奴隶。如今,60多年过去了,这茫茫20万忍辱负重的女人 她们中的大部分也许已成为永久的冤魂,而活着的,也大多将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深深 埋在心底。但是在海南和山西两省,却有40多位老人勇敢地站出来,承认自己曾经是 慰安妇的事实。 为了找到这些活着的慰安妇,陈庆港跑遍了两省的各级文史资料馆,一步步地追寻 她们悄无声息的踪迹 我采访到的这些老人,她们大部分住在偏远的小村庄里,经济十分落后。虽然她 们周围人的生活也不好,但她们的生存状况比别人更差。她们的平均年龄在85岁左右, 小一点的七十五六岁,身体状况都不好,基本都有病,除了妇科病,就是伤残病,病重 的也没钱治疗,就是在家等死。她们有的结婚生了孩子,有的就是一个人,因为身体受 到摧残不能生育,就领养了孩子养老。” (选自2005年7月21日《北京青年报》,作者颜菁) 解析 细细品读原文,把握文章精神。“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能深刻而全面地领会 原文的精神,就无从真正激发出有实在内容的感想 2、在整体把握原文精神的基础上,找岀适合自己的‘感触点”,也就是抓住自己感 受最深的‘某一点ˆ去深入挖掘,并用这一“点”去统摄全篇,使感触的内容集中紧凑:千 万不要广种博采”,面面俱到:更不要写成原文内容不分轻重缓急的转述或不疼不痒的 对这个“点”的理解也不要过分拘泥,这“点可以是原作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是原 作的次要内容,甚至某一个情节、一个细节、一个人物(也许还只是文中微不足道的小
记录是无力的甚至是空白的。经过 3 年的准备,2004 年 7 月,他开始了寻访慰安妇的历 程。 “当我拿着一长串的姓名,在当年遭日军铁蹄践踏的域市或者偏僻乡村寻找她们的 时候,我的心里有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痛苦。” 陈庆港渐渐发现,推动他记录慰安妇的已不再是当初单纯的好奇,“历史是细节的 组合,国家的历史就是个人历史的组合。然而我们很多史实就是一些空洞的数字,她们 是谁,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我们缺少细节。” 几乎所有的老人在讲述自己的苦难后,在用干枯的双手擦拭去眼角的泪水后,都会 拉着陈庆港的手问:“他们什么时候能向我们道歉? 我还能等到那一天吗?” 38 位慰安妇的身躯上深深地刻着我们整个民族的苦难。这些朴实的老人对陈庆港 说:对,我就是你要找的慰安妇,问吧,孩子。 据资料显示,在日军侵华期间,慰安所遍及中国 20 多个省,至少有 20 万中国妇女 先后被逼迫成为日军的性奴隶。如今,60 多年过去了,这茫茫 20 万忍辱负重的女人, 她们中的大部分也许已成为永久的冤魂,而活着的,也大多将这段不堪回首的经历深深 埋在心底。但是在海南和山西两省,却有 40 多位老人勇敢地站出来,承认自己曾经是 慰安妇的事实。 为了找到这些活着的慰安妇,陈庆港跑遍了两省的各级文史资料馆,一步步地追寻 她们悄无声息的踪迹。 “我采访到的这些老人,她们大部分住在偏远的小村庄里,经济十分落后。虽然她 们周围人的生活也不好,但她们的生存状况比别人更差。她们的平均年龄在 85 岁左右, 小一点的七十五六岁,身体状况都不好,基本都有病,除了妇科病,就是伤残病,病重 的也没钱治疗,就是在家等死。她们有的结婚生了孩子,有的就是一个人,因为身体受 到摧残不能生育,就领养了孩子养老。” (选自 2005 年 7 月 21 日《北京青年报》,作者颜菁) 解析: 1、细细品读原文,把握文章精神。“感”是从读中产生的,不能深刻而全面地领会 原文的精神,就无从真正激发出有实在内容的感想。 2、在整体把握原文精神的基础上,找出适合自己的“感触点”,也就是抓住自己感 受最深的“某一点”去深入挖掘,并用这一“点”去统摄全篇,使感触的内容集中紧凑;千 万不要“广种博采”,面面俱到;更不要写成原文内容不分轻重缓急的转述或不疼不痒的 评述。 对这个“点”的理解也不要过分拘泥,这一“点”可以是原作的主要内容,也可以是原 作的次要内容,甚至某一个情节、一个细节、一个人物(也许还只是文中微不足道的小
人物)、一句闪光的话等等,都可以:总之,要真正凸显出某一个亮“点”,然后集中挖掘 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 3、扣紧自己的“感触点”,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万不可出现一些游离于“感触 点”之外的枝蔓 写读后感的重点就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的部分。对生活实际的理解也不必太拘泥, 这里的生活实际,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社会的;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历史的 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总之,古今中外,天南地北,都可以;但一定要扣住 中心,还要具有时代感 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兼顾与叙述、抒情的有机结合 (二)阅读下面一则原始素材,想一想:你对它的“中心印象”是什么?你打算如何使用 这则材料?也许有的同学想把它扩展为一篇生动的记叙文,也许有的同学要大大议论 番—那就请你来试一试吧。 个游览景点,围着一大群人,大家在看“孔雀开屏”。那只美丽的孔雀屏从早到晩 就一直那么张开着。记者有些奇怪,一打听,原来,孔雀的主人为了招揽生意,竟用铁 丝把孔雀漂亮的羽毛支撑开,孔雀想收也收不起来了。人们不禁感叹:真是生财有道啊! 解析: 这段材料最让我们触目惊心的一点是:“铁丝把孔雀漂亮的羽毛支撑开,孔雀想收 也收不起来了。” 那从远古翩翩飞来的神秘的精灵,那从神奇童话里飞来的美丽的“孔雀公主”,那人 们心中永远华贵圣洁的象征,那永远色彩缤纷的孔雀开屏,无论如何都不能与这冰冷的 铁丝缠绞在一起!然而活生生的现实就是如此 此作为“中心印象”入手,也就抓住了该素材的“大鼻子 这样的事例可以用来谴责暴殄天扬的野蛮行径,也可以批判见利忘义的奸商恶行, 也可以联想到:“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和“人与自然?的话题 (三)下面是一则寓言,请你从这个寓言中引发出一个论点,写成一篇议论文。 对孪生的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人物)、一句闪光的话等等,都可以;总之,要真正凸显出某一个亮“点”,然后集中挖掘 出自己独特的感受与思考。 3、扣紧自己的“感触点”,展开联想,联系生活实际,万不可出现一些游离于“感触 点”之外的枝蔓。 写读后感的重点就是联系实际发表感想的部分。对生活实际的理解也不必太拘泥, 这里的生活实际,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社会的;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历史的; 可以是国内的,也可以是国外的。总之,古今中外,天南地北,都可以;但一定要扣住 中心,还要具有时代感。 4、在表达方式上,以议论为主,兼顾与叙述、抒情的有机结合。 (二)阅读下面一则原始素材,想一想:你对它的“中心印象”是什么?你打算如何使用 这则材料?也许有的同学想把它扩展为一篇生动的记叙文,也许有的同学要大大议论一 番——那就请你来试一试吧。 一个游览景点,围着一大群人,大家在看“孔雀开屏”。那只美丽的孔雀屏从早到晚 就一直那么张开着。记者有些奇怪,一打听,原来,孔雀的主人为了招揽生意,竟用铁 丝把孔雀漂亮的羽毛支撑开,孔雀想收也收不起来了。人们不禁感叹:真是生财有道啊! 解析: 这段材料最让我们触目惊心的一点是:“铁丝把孔雀漂亮的羽毛支撑开,孔雀想收 也收不起来了。” 那从远古翩翩飞来的神秘的精灵,那从神奇童话里飞来的美丽的“孔雀公主”,那人 们心中永远华贵圣洁的象征,那永远色彩缤纷的孔雀开屏,无论如何都不能与这冰冷的 铁丝缠绞在一起!然而活生生的现实就是如此。 以此作为“中心印象”入手,也就抓住了该素材的“大鼻子”。 这样的事例可以用来谴责暴殄天扬的野蛮行径,也可以批判见利忘义的奸商恶行, 也可以联想到:“关爱生命,敬畏生命”和“人与自然”的话题。 (三)下面是一则寓言,请你从这个寓言中引发出一个论点,写成一篇议论文。 一对孪生的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儿,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P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深思 |参考例文 要全面看问题 对孪生小姐妹走进一座玫瑰园,一个看见花下有刺,便说那是个坏地方:另一个 看见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就说那是个好地方。那么,这座玫瑰园到底是好地方呢,还是 坏地方呢?总不会是又好又坏吧?其实,它还真是又好又坏呢,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这个 样子! 人类世界是一个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好和坏,利与弊往往同时并存。火车、汽车是 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但它们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开矿能给人类带来大量宝贵的原材料, 但它也不同程度地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火箭是现代宇宙科学重要的工具之一,但它在 战争狂人的手中也会变成毁灭人类的武器:电可以带给人光明、温暖,带给人崭新的文 明,但它也可能酿成火灾等祸患.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这些事物存在着弊端就否定它 们。如果现在世界上不再使用火车、汽车,不再允许开发矿藏,不再进行宇宙空间的探 索,不再使用电,那么,我们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我想,那将是一个黑暗的刀 耕火种的世界吧! 物是如此,人也一样。刘邦本人也是个玫瑰与利刺俱全的人物。据说,他吃喝嫖赌, 五毒俱全,而且最好美色。但同时,他又有斩白蛇而起义反抗暴秦的气魄,他能屈能伸, 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又善于识人用人,重用了萧何、张良、韩信等一大批人才,终于推 翻强秦,击败项羽,一统华夏。反之,项羽不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只因 韩信曾经乞食于漂母,受辱于胯下,有过一些不光彩的记录而对他弃而不用,自己终于 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有团聚,却难免分离;有胜利的欢呼,却不时伴随着失败 有真善美,却又不无假恶丑.里夫妇有的只是寒冷的实验室,诺贝尔身后的是浓浓 的硝烟,贝多芬不得不接受自己失聪的双耳……遗憾吗?这就是人生。 世界上每一件事物,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对立面,有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你只从一个 角度观察它,无论是哪一个角度,都不会得到全面的、正确的认识。“管中窥豹”,毕竟 只能略见一“斑”;在众人都熟悉的“瞎子摸象”的故事里,每一个瞎子都以为自己摸到的 就是大象,实际上只不过留下些笑料罢了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选自章熊主编《大规模考试评分误差控制及评分参照量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社1992年版)
“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个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深思。 [参考例文] 要全面看问题 一对孪生小姐妹走进一座玫瑰园,一个看见花下有刺,便说那是个坏地方;另一个 看见每丛刺上面都有花,就说那是个好地方。那么,这座玫瑰园到底是好地方呢,还是 坏地方呢?总不会是又好又坏吧?其实,它还真是又好又坏呢,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这个 样子! 人类世界是一个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好和坏,利与弊往往同时并存。火车、汽车是 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但它们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开矿能给人类带来大量宝贵的原材料, 但它也不同程度地破坏周围的生态环境;火箭是现代宇宙科学重要的工具之一,但它在 战争狂人的手中也会变成毁灭人类的武器;电可以带给人光明、温暖,带给人崭新的文 明,但它也可能酿成火灾等祸患……但我们不能仅仅因为这些事物存在着弊端就否定它 们。如果现在世界上不再使用火车、汽车,不再允许开发矿藏,不再进行宇宙空间的探 索,不再使用电,那么,我们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我想,那将是一个黑暗的刀 耕火种的世界吧! 物是如此,人也一样。刘邦本人也是个玫瑰与利刺俱全的人物。据说,他吃喝嫖赌, 五毒俱全,而且最好美色。但同时,他又有斩白蛇而起义反抗暴秦的气魄,他能屈能伸, 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又善于识人用人,重用了萧何、张良、韩信等一大批人才,终于推 翻强秦,击败项羽,一统华夏。反之,项羽不懂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道理,只因 韩信曾经乞食于漂母,受辱于胯下,有过一些不光彩的记录而对他弃而不用,自己终于 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有团聚,却难免分离;有胜利的欢呼,却不时伴随着失败; 有真善美,却又不无假恶丑……居里夫妇有的只是寒冷的实验室,诺贝尔身后的是浓浓 的硝烟,贝多芬不得不接受自己失聪的双耳……遗憾吗?这就是人生。 世界上每一件事物,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对立面,有着错综复杂的矛盾,你只从一个 角度观察它,无论是哪一个角度,都不会得到全面的、正确的认识。“管中窥豹”,毕竟 只能略见一“斑”;在众人都熟悉的“瞎子摸象”的故事里,每一个瞎子都以为自己摸到的 就是大象,实际上只不过留下些笑料罢了。 所以,我们必须学会全面地看问题。 (选自章熊主编《大规模考试评分误差控制及评分参照量表》,中国广播电视出版 社 1992 年版)
例文点评: 关于玫瑰的作文,从不同角度思考,能提炼出不同的论点。可以提升为对人生的态 度,可以延伸为一种人格的体现,可以又升华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可以谈民主与法制 可以谈文化的继承……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如何根据论述的需要来转述材料,如何使材 料与论述结合,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本文就巧妙地借助于“始发叙述”和连接句”,使 材料与观点对接。开篇概述材料,突岀交代了两个小女孩对玫瑰园的不同评价,语言精 练,并明确了论述方向。接着用一个设问句“那么,这座玫瑰园到底是好地方呢,还是 坏地方呢?总不会是又好又坏吧”设置悬念,引出“其实,它还真是又好又坏呢,我们的 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作为连接句,使材料成为“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这一中心 论点的“切人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连接自然妥帖,巧妙严密 补充例文 成功需要代价 -有感于“每朵花下都有刺” 位小姑娘伸手去摘一朵盛开的玫瑰。突然,几根尖刺扎入了手指。试了试其他的 几朵,均是如此,她缩回了手,哭丧着脸说:“为什么每朵花下都有刺?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类似的境遇。当我们确立好一个目标后,我们起步走。目标是 辉煌夺目的,而通往目标的路却是那么地漫长,崎岖。我们说:“为什么成功总是那么 难?” 是啊,世上没有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得到的成功,成功是需要代价的,不忍受一定的 苦楚,任何人也难以摘取成功的花朵。 陈景润若不是废寝忘食地埋头苦干,忍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他如何能证明哥 德巴赫猜想,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司马迁身在大狱,遭受酷刑,如果不能忍受巨大 的痛苦,他又怎能写出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对学习更是如此,不付出辛勤的汗水就无法得到成功。“学海无涯苦作舟。”有 的人不能忍受奋斗途中的辛劳,怕被花刺破手指,望着成功的鲜花,他退却了:而有的 人,眼睛注视着成功,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做拐杖,忍着困倦、寂寞,忍着劳累、孤独, 用汗水铺成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虽然举起鲜花的手已是血迹斑斑,但是,他毕竟成 功了。 不仅学习如此,当前的改革也是这样。改革的前景自然是令人振奋的:国家昌盛, 人民富裕,国泰民安,中华民族又腾飞于世界。然而当前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发展 不平衡,市场疲软,供应不能满足需求等等。然而我们却不能不改革,不能离开这条强 国之路。我们知道:每朵花下都有刺,没有一种成功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会咬紧 牙关,振作精神,忍受当前的诸多不足,克服困难,我们有的是信心和勇气,有的是毅 力走过这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艰难岁月,到达光辉的顶点
例文点评: 关于玫瑰的作文,从不同角度思考,能提炼出不同的论点。可以提升为对人生的态 度,可以延伸为一种人格的体现,可以又升华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可以谈民主与法制, 可以谈文化的继承……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如何根据论述的需要来转述材料,如何使材 料与论述结合,是我们要注意的地方。本文就巧妙地借助于“始发叙述”和“连接句”,使 材料与观点对接。开篇概述材料,突出交代了两个小女孩对玫瑰园的不同评价,语言精 练,并明确了论述方向。接着用一个设问句“那么,这座玫瑰园到底是好地方呢,还是 坏地方呢?总不会是又好又坏吧”设置悬念,引出“其实,它还真是又好又坏呢,我们的 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作为连接句,使材料成为“我们要学会全面地看问题”这一中心 论点的“切人口”,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连接自然妥帖,巧妙严密。 补充例文: 成功需要代价 ——有感于“每朵花下都有刺” 一位小姑娘伸手去摘一朵盛开的玫瑰。突然,几根尖刺扎入了手指。试了试其他的 几朵,均是如此,她缩回了手,哭丧着脸说:“为什么每朵花下都有刺?” 生活中,我们都有过类似的境遇。当我们确立好一个目标后,我们起步走。目标是 辉煌夺目的,而通往目标的路却是那么地漫长,崎岖。我们说:“为什么成功总是那么 难?” 是啊,世上没有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得到的成功,成功是需要代价的,不忍受一定的 苦楚,任何人也难以摘取成功的花朵。 陈景润若不是废寝忘食地埋头苦干,忍受了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他如何能证明哥 德巴赫猜想,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司马迁身在大狱,遭受酷刑,如果不能忍受巨大 的痛苦,他又怎能写出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对学习更是如此,不付出辛勤的汗水就无法得到成功。“学海无涯苦作舟。”有 的人不能忍受奋斗途中的辛劳,怕被花刺破手指,望着成功的鲜花,他退却了;而有的 人,眼睛注视着成功,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做拐杖,忍着困倦、寂寞,忍着劳累、孤独, 用汗水铺成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虽然举起鲜花的手已是血迹斑斑,但是,他毕竟成 功了。 不仅学习如此,当前的改革也是这样。改革的前景自然是令人振奋的:国家昌盛, 人民富裕,国泰民安,中华民族又腾飞于世界。然而当前我们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发展 不平衡,市场疲软,供应不能满足需求等等。然而我们却不能不改革,不能离开这条强 国之路。我们知道:每朵花下都有刺,没有一种成功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我们会咬紧 牙关,振作精神,忍受当前的诸多不足,克服困难,我们有的是信心和勇气,有的是毅 力走过这外有压力内有困难的艰难岁月,到达光辉的顶点
倘有这样一个人,能够忍受花刺扎入皮肉时的疼痛:那么,他可以摘取自己心爱的 鲜花:倘有这样一个民族,懂得“每朵花下都有刺≯懂得成功是需要代价的,因而能够 咬牙忍受各种压力,忍受各种苦痛,不屈不挠地奋斗,那么这个民族就可以腾飞于世界。 愿我中华民族能忍受奋斗过程中的苦楚,愿我中华民族早日腾飞于世界
倘有这样一个人,能够忍受花刺扎入皮肉时的疼痛;那么,他可以摘取自己心爱的 鲜花;倘有这样一个民族,懂得“每朵花下都有刺”≯懂得成功是需要代价的,因而能够 咬牙忍受各种压力,忍受各种苦痛,不屈不挠地奋斗,那么这个民族就可以腾飞于世界。 愿我中华民族能忍受奋斗过程中的苦楚,愿我中华民族早日腾飞于世界。 -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