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导入 古代青楼中的卖笑女子,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经常出现。对青楼女子的评价历来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 不管怎样,“自古红颜多祸水”似乎已成了“男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自古红颜多薄命”似乎已成了一条亘古不变 客观规律。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来看看作品中的杜十娘又是一个怎样的青楼女子? 作者又给她安排了怎样的结局? 总结作家作品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作者冯梦龙(1574~1646),字犹龙、耳犹,别号“墨憨斋主人”、“龙 子犹”,江苏苏州人,明末小说家。其兄冯梦桂为有名的画家,其弟冯梦熊是太学生、诗人,合称吴下三冯。在 我国文学史上,冯梦龙是在通俗文学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作家,被称为“全能通俗文学家”。他的代表 作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三言”(《喻世明言》(世通言》世恒言》“三言”与凌蒙初的《彻 刻拍集惊奇》仁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 补充:《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卷32。这篇小说是三言之中乃至明代文人创作的“拟话本”小 说中最优秀的作品。 分析课文 1、“百宝箱”在文中的作用 首先,“百宝”是连接放事的线。小说中,“百宝箱”的出现一共有四次,构成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 阶段 第一次:当李甲为筹集从鸨儿处赎岀杜十娘的三百两银子而到处奔波借债,但又毫无着落时,杜十娘拿出了 私蓄”的(说是从姊妹处借的而实际上是从“百宝箱”中拿出的)一百五十两来“任其半”(此外还有二十两作“行 资”),终于感动了柳遇舂借来另一半,使李甲能顺利地赎出杜十娘。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次:当杜十娘和李甲告别柳遇春和众姊妹准备上路时,谢月朗“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 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这“描金文具”正是“百宝箱”,有了这个“百 宝箱”,夫妻俩浮寓吴越间的山水之费就不愁了。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次:当李甲用完那二十两白银,为行资匮乏“正当愁闷”时,杜十娘又取钥开箱,拿出白银五十两充当行 资。这一次“百宝箱”虽然被当面打开,但李甲“在旁自觉惭愧,也不敢窥觑箱中虚实”,致使“百宝箱”又一次坠入 五里雾中。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第四次:当李甲受孙富挑唆,将杜十娘出卖时,十娘悲愤交加,取钥开锁,将箱中宝物一一投之江中,最后 自己也“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一次“百宝箱”才让李甲、孙富和旁观者一览无余,使李 甲“又羞又苦,且悔且泣”,但却悔之晚矣。这是情节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也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作为连接故事线索的“百宝箱ˆ犹如千丈游丝,有萦花粘草之妙:恰似蜻蜓点水 若即若离;又像神龙之宛游,忽隐忽现。“百宝箱这个意象在小说中的四次出现,对情节发展起着暗示和推动的 作用,前三次出现(其中第一次是暗示)读者均不知箱中为何物,也不太在意,直到第四次出现,读者才恍然大 悟。这正是作者构思的巧妙所在 其次,“百宝箱”是叙事编辑的妙笔。小说中,“百宝箱”先合后开,延长故事的秘密,给读者设置了悬念, 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具体而言有两点 (1)控制叙事距离,形成叙事节奏。“百宝箱”的四次出现,是紧接着前一事件完成的新事件的准备,是在旧紧 张解除之际的新紧张的来临,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故事情节跌宕多姿,曲折变幻 (2)调节叙事视角,制造叙事张力。我国传统小说,叙述故事多采用全知视角,事件的前因后果、线索的来龙
教学导入: 古代青楼中的卖笑女子,在文人墨客的笔下经常出现。对青楼女子的评价历来也是褒贬不一,众说纷纭。但 不管怎样,“自古红颜多祸水”似乎已成了“男人们”根深蒂固的观念,“自古红颜多薄命”似乎已成了一条亘古不变 的客观规律。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来看看作品中的杜十娘又是一个怎样的青楼女子? 作者又给她安排了怎样的结局? 总结作家作品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作者冯梦龙(1574~1646 ),字犹龙、耳犹,别号“墨憨斋主人”、“龙 子犹”,江苏苏州人,明末小说家。其兄冯梦桂为有名的画家,其弟冯梦熊是太学生、诗人,合称吴下三冯。在 我国文学史上,冯梦龙是在通俗文学的各个方面都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作家,被称为“全能通俗文学家”。他的代表 作是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的总集“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与凌蒙初的《初 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三言二拍”,代表了明代拟话本的成就。 补充:《杜十娘怒沉百宝箱》选自《警世通言》卷 32。这篇小说是三言之中乃至明代文人创作的“拟话本”小 说中最优秀的作品。 分析课文 1、“百宝箱”在文中的作用: 首先,“百宝箱”是连接故事的线索。小说中,“百宝箱”的出现一共有四次,构成了故事情节发展的四个 阶段: 第一次:当李甲为筹集从鸨儿处赎出杜十娘的三百两银子而到处奔波借债,但又毫无着落时,杜十娘拿出了 “私蓄”的(说是从姊妹处借的而实际上是从“百宝箱”中拿出的)一百五十两来“任其半”(此外还有二十两作“行 资”),终于感动了柳遇春借来另一半,使李甲能顺利地赎出杜十娘。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第二次:当杜十娘和李甲告别柳遇春和众姊妹准备上路时,谢月朗“命从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锁甚固, 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开看,也不推辞,但殷勤作谢而已。”这“描金文具”正是“百宝箱”,有了这个“百 宝箱”,夫妻俩浮寓吴越间的山水之费就不愁了。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次:当李甲用完那二十两白银,为行资匮乏“正当愁闷”时,杜十娘又取钥开箱,拿出白银五十两充当行 资。这一次“百宝箱”虽然被当面打开,但李甲“在旁自觉惭愧,也不敢窥觑箱中虚实”,致使“百宝箱”又一次坠入 五里雾中。这是情节发展的第三个阶段。 第四次:当李甲受孙富挑唆,将杜十娘出卖时,十娘悲愤交加,取钥开锁,将箱中宝物一一投之江中,最后 自己也“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结束了年轻的生命。这一次“百宝箱”才让李甲、孙富和旁观者一览无余,使李 甲“又羞又苦,且悔且泣”,但却悔之晚矣。这是情节发展的第四个阶段,也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 在整个故事情节发展过程中,作为连接故事线索的“百宝箱”犹如千丈游丝,有萦花粘草之妙;恰似蜻蜓点水, 若即若离;又像神龙之宛游,忽隐忽现。“百宝箱”这个意象在小说中的四次出现,对情节发展起着暗示和推动的 作用,前三次出现(其中第一次是暗示)读者均不知箱中为何物,也不太在意,直到第四次出现,读者才恍然大 悟。这正是作者构思的巧妙所在。 其次,“百宝箱”是叙事编辑的妙笔。小说中,“百宝箱”先合后开,延长故事的秘密,给读者设置了悬念,增 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具体而言有两点: (1)控制叙事距离,形成叙事节奏。“百宝箱”的四次出现,是紧接着前一事件完成的新事件的准备,是在旧紧 张解除之际的新紧张的来临,如长江后浪推前浪一般,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故事情节跌宕多姿,曲折变幻。 (2)调节叙事视角,制造叙事张力。我国传统小说,叙述故事多采用全知视角,事件的前因后果、线索的来龙
去脉、人物的一生行事等都要向读者交代得一清二楚,否则就会有叙事不完整之嫌。《杜十娘》却不同,它采用 限知视角,使读者开始并不知道百宝箱为何物,也不知道杜十娘日常秘密积攒百宝箱的具体情况和心态,直到杜 十娘被李甲出卖之际,开箱取宝投江之时,才知道她还有一个百宝箱。这样读者就会想到:杜十娘为什么要积攒 百宝箱?又为什么一直不肯把百宝箱的秘密告诉李甲?在关键时候又为什么不让百宝箱发挥作用,而白白地将它 沉入江底?读者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答正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也是读者理解小说内涵的关键 2、讨论:读了这篇小说,你怎样评价杜十娘这个人物?(换句话说,你认为杜十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速读 课文,然后找出最能体现杜十娘性格的描写语句,并概括其性格特征) ②美丽,热心地普定 例1.对杜十娘的外貌描写:“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画眉远山青……误落风尘花柳中。 例2.对杜十娘性格的描写:轻财好义。她不甘“风尘困瘁”“早有从良之志”。她见李公子忠厚老诚,有心 向他,她爱的是人,不是钱,她与李公子真情相好,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 ②磁明,机智,颇有心机。 在赎身问题上,表现得颇有心计。为终身之计,她早有准备。她让妹妹收藏百宝箱,既避鸨母,又避李甲, 她跟鸨母争执时,机敏地抓住鸨母一时气话,达成口头契约,使鸨母没有翻悔余地 这场斗争中,既表现 了她的心计,又可以看出她为争取幸福自由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③刚,堅定。 当她知道李甲听信孙富的巧言谗语,为了千金之资,得见父母,将她出卖时,她的内心痛苦和悲愤是可以想 见的,杜十娘的一声冷笑,显示着她的尊严,更显出她的刚烈 朗读课文倒数第二段中杜十娘投江前怒斥孙富和李甲的语句,师生共同品味语言,体会人物情感。 3、杜十娘投江之前心情如何?请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怒。杜十娘怒投珠宝,怒斥李甲,怒骂孙富,最后怒沉百宝箱,对于一个把拥有真情作为人生目标的 她来说,李甲的出卖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毁灭性的,她绝望了。自杀的人都有某种程度的偏执,因为决定结束生 命并不是一件小事,最为个性刚烈的杜十娘来说,她偏执的是真情,她宁愿用死来抗争和示威,死的行为可以说 是她怒到极点的表现。 4、提问:有的同学对杜十娘这样的结局感到不满意,假如你是作家,让你重新设计情节,你会给杜十娘设计 个什么结局 ★原谅李甲,夫妻重归于好 ★投江后被人搭救,过上隐居生活 ★拿出百宝箱中的积蓄,创立自己的企业 ★爱情面前不必讲自尊,再择嫁他人 5、提问: (1)把设计的结局与作者安排的结局进行对比看哪一个更好? (2)杜十娘为什么不选择别的路,非要选择自杀? 明确:从良是她一生中最大的望,而今新望破灭,许剧她而言,世间最在乎的人背表了她的 感情与信任,刑性情刚烈的她已是致命打击,爱情上如果绝望,悲债交集之下,金钱美貌等同于尘 土,此世已无丝毫可房恋只有以死来表示扰争。 (3)作者这样安排结局有什么好处?
去脉、人物的一生行事等都要向读者交代得一清二楚,否则就会有叙事不完整之嫌。《杜十娘》却不同,它采用 限知视角,使读者开始并不知道百宝箱为何物,也不知道杜十娘日常秘密积攒百宝箱的具体情况和心态,直到杜 十娘被李甲出卖之际,开箱取宝投江之时,才知道她还有一个百宝箱。这样读者就会想到:杜十娘为什么要积攒 百宝箱?又为什么一直不肯把百宝箱的秘密告诉李甲?在关键时候又为什么不让百宝箱发挥作用,而白白地将它 沉入江底?读者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答正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也是读者理解小说内涵的关键。 2、讨论:读了这篇小说,你怎样评价杜十娘这个人物?(换句话说,你认为杜十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速读 课文,然后找出最能体现杜十娘性格的描写语句,并概括其性格特征) ①美丽,热情,心地善良。 例 1.对杜十娘的外貌描写:“浑身雅艳,遍体娇香,两弯画眉远山青……误落风尘花柳中。” 例 2.对杜十娘性格的描写:轻财好义。她不甘“风尘困瘁”“早有从良之志”。她见李公子忠厚老诚,有心 向他,她爱的是人,不是钱,她与李公子真情相好,见他“手头愈短,心头愈热”。 ②聪明,机智,颇有心机。 在赎身问题上,表现得颇有心计。为终身之计,她早有准备。她让妹妹收藏百宝箱,既避鸨母,又避李甲。 她跟鸨母争执时,机敏地抓住鸨母一时气话,达成口头契约,使鸨母没有翻悔余地。……在这场斗争中,既表现 了她的心计,又可以看出她为争取幸福自由所付出的艰苦努力。 ③刚强,坚定。 当她知道李甲听信孙富的巧言谗语,为了千金之资,得见父母,将她出卖时,她的内心痛苦和悲愤是可以想 见的,杜十娘的一声冷笑,显示着她的尊严,更显出她的刚烈。 朗读课文倒数第二段中杜十娘投江前怒斥孙富和李甲的语句,师生共同品味语言,体会人物情感。 3、杜十娘投江之前心情如何?请用一个字概括出来,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怒。杜十娘怒投珠宝,怒斥李甲,怒骂孙富,最后怒沉百宝箱,对于一个把拥有真情作为人生目标的 她来说,李甲的出卖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毁灭性的,她绝望了。自杀的人都有某种程度的偏执,因为决定结束生 命并不是一件小事,最为个性刚烈的杜十娘来说,她偏执的是真情,她宁愿用死来抗争和示威,死的行为可以说 是她怒到极点的表现。 4、提问:有的同学对杜十娘这样的结局感到不满意,假如你是作家,让你重新设计情节,你会给杜十娘设计一 个什么结局? ★原谅李甲,夫妻重归于好 ★投江后被人搭救,过上隐居生活 ★拿出百宝箱中的积蓄,创立自己的企业 ★爱情面前不必讲自尊,再择嫁他人 5、提问: (1)把设计的结局与作者安排的结局进行对比,看哪一个更好? (2)杜十娘为什么不选择别的路,非要选择自杀? 明确:从良是她一生中最大的愿望,而今希望破灭,也许对她而言,世间最在乎的人背叛了她的 感情与信任,对于性情刚烈的她已是致命打击,爱情上如果绝望,悲愤交集之下,金钱美貌等同于尘 土,此世已无丝毫可留恋,只有以死来表示抗争。 (3)作者这样安排结局有什么好处?
明确:更有晨撼力更舶打动读者,能加深作品的社会意义。悲刷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灭给 人看,从我国古代的《孔雀东南飞》《梁祝》《窦娥冤》再到外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以悲剧作为结局,为什 么?就是因为只有悲剧结局才能更增强震撼力。 6、讨论:杜十娘的悲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根据是什么? 明确:杜十娘的悲剧是必然的。她是京华名妓,以自己的美貌、聪明和才情赢到了公子王孙们的欢心。但是 她不愿过那种非人的生活,“久有从良之志”,遇到性儿温存、忠厚志诚的李甲,就把真正的爱情献给了他。在李 甲“囊无一钱,衣衫都典尽”遭到虔婆驱逐的时候,她把自己的命运与李甲緊紧地结合起来,并对李甲反复地进行 爱情的考验,终于完全信赖李甲是个忠实的情侣,于是协助李甲设法把她从火坑中赎出,结成真正的夫妻。她怀 着胜利的喜悦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跟着经过考验的情侣,奔向自由的天地 但是,杜十娘却没有料到,在她所生活的时代,对妇女来说,整个社会就像一个大火坑:特别是她所依赖的 李甲,却原来是个怯懦、自私、卑鄙的伪君子。她的考虑,她的梦想,她的努力和挣扎,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如磐 重压之下,显得何等微弱无力!李甲和孙富在酒楼上的一番简短的谈话,就轻易地粉碎了杜十娘的梦想,使她又 一次被推到了被人买卖玩弄的商品地位上。这就向读者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杜十娘这样缜密的算计 却敌不过酒楼上几分钟的谈话呢?很显然,造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李甲的自私、卑鄙和怯懦,更 主要的是由于潜在的封建压迫和社会的邪恶势力。在封建社会里,不允许有身份的人去娶这种“娼妓贱妾”,不能 为妾而触父,因妓而弃家”,相反,买卖妇女的行为,却是允许的。李甲、孙富的性格,正是这种社会道德观的 7、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一个未出场的人物—李甲之父在小说中的作用? 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很重要,他反映了小说悲剧结局的社会根源,即封建礼教和传统世俗逗死了杜 十娘。李甲怕、杜十娘担心、孙富利用他挑拨离间,这些都说明小说的主题是把矛头针对封建礼教即世俗社会 金钱和门第观念的。与此道理相同的还有李甲的亲戚朋友们,其实李甲、孙富不也分别是一个社会群体的代表吗? 像杜十娘这种风尘女子,在这种重重的包围之中,又如何能生存下去呢?她的悲剧的发生,是一种必然,这其实 就是一个社会悲剧
明确:更有震撼力,更能打动读者,更能加深作品的社会意义。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 人看,从我国古代的《孔雀东南飞》《梁祝》《窦娥冤》再到外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都以悲剧作为结局,为什 么?就是因为只有悲剧结局才能更增强震撼力。 6、讨论:杜十娘的悲剧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根据是什么? 明确:杜十娘的悲剧是必然的。她是京华名妓,以自己的美貌、聪明和才情赢到了公子王孙们的欢心。但是 她不愿过那种非人的生活,“久有从良之志”,遇到性儿温存、忠厚志诚的李甲,就把真正的爱情献给了他。在李 甲“囊无一钱,衣衫都典尽”遭到虔婆驱逐的时候,她把自己的命运与李甲紧紧地结合起来,并对李甲反复地进行 爱情的考验,终于完全信赖李甲是个忠实的情侣,于是协助李甲设法把她从火坑中赎出,结成真正的夫妻。她怀 着胜利的喜悦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跟着经过考验的情侣,奔向自由的天地。 但是,杜十娘却没有料到,在她所生活的时代,对妇女来说,整个社会就像一个大火坑;特别是她所依赖的 李甲,却原来是个怯懦、自私、卑鄙的伪君子。她的考虑,她的梦想,她的努力和挣扎,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如磐 重压之下,显得何等微弱无力!李甲和孙富在酒楼上的一番简短的谈话,就轻易地粉碎了杜十娘的梦想,使她又 一次被推到了被人买卖玩弄的商品地位上。这就向读者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为什么杜十娘这样缜密的算计, 却敌不过酒楼上几分钟的谈话呢?很显然,造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不仅仅是由于李甲的自私、卑鄙和怯懦,更 主要的是由于潜在的封建压迫和社会的邪恶势力。在封建社会里,不允许有身份的人去娶这种“娼妓贱妾”,不能 “为妾而触父,因妓而弃家”,相反,买卖妇女的行为,却是允许的。李甲、孙富的性格,正是这种社会道德观的 产物。 7、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一个未出场的人物──李甲之父在小说中的作用? 这个人物在小说中很重要,他反映了小说悲剧结局的社会根源,即封建礼教和传统世俗逼死了杜 十娘。李甲怕、杜十娘担心、孙富利用他挑拨离间,这些都说明小说的主题是把矛头针对封建礼教即世俗社会 金钱和门第观念的。与此道理相同的还有李甲的亲戚朋友们,其实李甲、孙富不也分别是一个社会群体的代表吗? 像杜十娘这种风尘女子,在这种重重的包围之中,又如何能生存下去呢?她的悲剧的发生,是一种必然,这其实 就是一个社会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