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4、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诗歌的美点。 3.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4.透过字面意思把握诗意。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吟读,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古诗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这些特点是由诗歌的形式 决定的。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是影响诗歌朗读效果的因素。同时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 一首诗的关键。《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 昂豪迈。《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优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 伤 、导入新课,前提测评 四、师生互动,深入探究 五、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前提测评 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有什么含义?那么“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 姆雷特”又有什么含义? 2、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境之中,作品会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我们学 习唐代诗人杜甫的三首诗,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时候,杜甫的思想感情有明显的不同。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杜甫为什么会被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歌内容总是与国家、民族、百姓的生活分不开,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关注、对百姓的同 情,使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感情色彩 杜甫的诗歌为什么会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社会的变迁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 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
25 杜甫诗三首 学习目标: 1、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4、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点: 1.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 2.初步鉴赏诗歌的美点。 3.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4.透过字面意思把握诗意。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吟读 ,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古诗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这些特点是由诗歌的形式 决定的。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是影响诗歌朗读效果的因素。同时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 一首诗的关键。《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 昂豪迈。《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 伤。 一、导入新课,前提测评 四、师生互动,深入探究 五、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前提测评 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有什么含义?那么“一千个莎士比亚就有一千个哈 姆雷特”又有什么含义? 2、同一个作家,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境之中,作品会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我们学 习唐代诗人杜甫的三首诗,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时候,杜甫的思想感情有明显的不同。 二、走近作者,了解背景 杜甫为什么会被尊称为“诗圣”? 他的诗歌内容总是与国家、民族、百姓的生活分不开,对国家的热爱、对民族的关注、对百姓的同 情,使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感情色彩。 杜甫的诗歌为什么会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歌记录了唐代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的社会的变迁。 杜甫(公元 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杜甫:号称“诗圣”,是我国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 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朝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 这三首诗写于不同的历史时期:《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诗中热情地赞
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 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其诗歌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杜甫创造性 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 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三、一诗四读,理解诗意 (一)吟读,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古诗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这些特点是由诗歌的形式 决定的。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是影响诗歌朗读效果的因素。同时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 首诗的关键。《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 昂豪迈。《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 伤 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dai) (2)决眦入归鸟眦(zi) (3)白头搔更短搔(sao) (4)浑欲不胜瞢 (二)译读,以诗译诗,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来翻译古诗,译出来的现代文最好也要押韵。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聚集(2)阴阳割昏晓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3)会当凌绝顶会当:终当、终要凌不尽(4)浑欲不胜簪浑:简直 (5)荡胸生曾云曾:通“层” 《望岳》:学生读原诗,教师示范译诗: 《春望》:教师读原诗,学生译诗。 (三)背读 《望岳》 第一层(首联、颔联):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第二层(颈联、尾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怎样呢?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 ——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 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 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 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
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 篇;《春望》和《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同情。 其诗歌抒写个人情怀,往往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刻,境界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杜甫创造性 地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发展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丰富和提高了诗歌反映现实生活 的艺术表现力,并形成了“沉郁顿挫”的独特风格。 三、一诗四读,理解诗意 (一)吟读 ,按照诗的个性来读,按自己的理解和体会读。 古诗讲究平仄压韵,讲究对偶,句式整齐,读起来有节奏感、有音韵美。这些特点是由诗歌的形式 决定的。但不同内容、不同风格也是影响诗歌朗读效果的因素。同时把握好每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是读好 一首诗的关键。《望岳》写于开元盛世,是他的早期作品,赞美泰山,表露诗人远大抱负的,要读得激 昂豪迈。《春望》写于安史之乱时期传达了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感情深沉含蓄,要读出沉痛忧 伤。 1.给加粗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 岱(dài ) (2)决眦入归鸟 眦(zì ) (3)白头搔更短 搔( sāo ) (4)浑欲不胜簪 簪(zān ) (二)译读,以诗译诗,用诗歌的语言和形式来翻译古诗,译出来的现代文最好也要押韵。 1.解释下面加粗的词。 (1)造化钟神秀 钟:聚集(2)阴阳割昏晓 阴:山的北面 阳:山的南面 (3)会当凌绝顶 会当:终当、终要 凌:不尽 (4)浑欲不胜簪 浑:简直 (5) 荡胸生曾云 曾:通“层” 《望岳》:学生读原诗,教师示范译诗: 《春望》:教师读原诗,学生译诗。 (三)背读 《望岳》。 第一层(首联、颔联):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第二层(颈联、尾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首句“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泰山到底怎样呢?苍翠的山峦在齐鲁大地连绵不断望不到尽头。 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 ——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句是 远望泰山所见的高大形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 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细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 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望岳》全诗可分为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后
两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四)赏读 学生分小组讨论,品味赏析。 ①“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 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 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 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2、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 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 抱负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1、唐朝盛世。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 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学生齐背《望岳》。 第二课时 《春望》 、吟读 译读 三、背读 第一层(首联、颔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慼叹 第二层(颈联、尾联):写心念亲人的离愁,和忧国、伤时、思家的沉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 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春望所感,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 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 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 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所盼: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
两 联,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四)赏读 学生分小组讨论,品味赏析。 ①“阴阳割昏晓”中“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 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写出了他心底的愿望: 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抒 发了诗人向往登上绝顶的壮志。表现了一种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极富哲理性。 2、理解赏析诗歌的竟境美。 (1)这首诗歌描写了泰山怎样的特点?从哪些句子中可以看出来?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泰山地域之广阔(齐鲁青未了),景色之秀美(造化钟神秀),山势之高峻(阴阳 割昏晓;会当凌色顶,一贤众山小)。 (2)全诗中最让你感到心胸激荡的两句?说说偏爱这两句的理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诗人凌云的壮志,勃发的雄心,表达了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 抱负。 (3)作者当时为什么有这样的理解呢? 1、唐朝盛世。2、诗人年轻,意气风发。3、漫游泰山,热情歌颂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 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3、学生齐背《望岳》。 第二课时 《春望》 一、吟读 二、译读 三、背读 第一层(首联、颔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 第二层(颈联、尾联):写心念亲人的离愁,和忧国、伤时、思家的沉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写春望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 来那个样子;春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春望所感,作者触景生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 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 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 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所盼: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
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 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 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所思: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 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 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 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 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春望》本诗前四句写春城破败的景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诗 人深沉含蓄的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梳理清楚了诗的写作思路,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赏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在那个兵荒马乱的 年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万金”,古代以十两黄金为一金。极力写出了难得 和珍贵的程度。此句所流露的感情是常人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感情共鸣,因而成为千古流传 的名句。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 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 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 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五、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眀确:《望岳》形象髙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舂望》感情凝重,景象 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三、布置作业 默写《望岳》《春望》。 2.预习《石壕吏》。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学生齐背《望岳》。 板书设计: 远望 所见:寄情于物 望岳 翘首望景忧
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 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 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写所思: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 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 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 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 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春望》本诗前四句写春城破败的景象,包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表达了诗 人深沉含蓄的感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梳理清楚了诗的写作思路,背诵起来就容易多了。 四、赏读 1.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在那个兵荒马乱的 年月,一封普通的家书,是多么难得,多么珍贵啊!“万金”,古代以十两黄金为一金。极力写出了难得 和珍贵的程度。此句所流露的感情是常人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感情共鸣,因而成为千古流传 的名句。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都在沦陷后已经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那个样子;春 天降临到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如此强力的反差怎能不使人触目惊心呢!一座繁华似锦的城市, 曾几何时,竟被毁坏到了“无余物”“无人”的地步,是何等可悲啊!这一联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传 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五、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1.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2.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明确:《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春望》感情凝重,景象 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三、布置作业 1.默写《望岳》《春望》。 2.预习《石壕吏》。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进而透露出诗人早年兼济天下的远大抱负。 3、学生齐背《望岳》。 板书设计: 远望 所见:寄情于物 望岳 近望 望 翘首望景 忧
细望 所感:触景生情 春望 所盼: 亲 盼 低头思亲 所思: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 背诵全诗。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前面己经讲解了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 人们称道的。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 深切的同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 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 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 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 动而流传最广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第一段:石壕吏(hao)暮:傍晚。逾(yu)走(古今异义):跑。行:走 (2)第二段:呼:大声吆喝。怒:凶狠。啼:啼哭。苦:痛苦。 (3)第三段:邺(ye)戍(sh)戌(xu)戊(w)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 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再也。妪(ⅶ)虽:即使,虽然。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炊:烧火做饭。 (4)第四段:泣:小声抽泣,啼哭。咽(ye)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 四、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细望 所感:触景生情 国 春望 思 所盼: 亲 盼 低头思亲 所思: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 背诵全诗。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在前面已经讲解了杜甫的两首写景抒情的诗,大家也了解到杜甫是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 人们称道的。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石壕吏》就是杜甫在安史之乱以后,面对人民遭受的苦难,表示 深切的同情。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 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 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 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 动而流传最广。 三、辨音识字,扫除文字障碍 (1)第一段:石壕.吏(hǎo)暮:傍晚。逾(yú)走(古今异义):跑。行:走。 (2)第二段:呼:大声吆喝。怒:凶狠。啼:啼哭。苦:痛苦。 (3)第三段:邺(yè)戍(shù)戌(xū)戊(wù)戍点戌横戊中空,注意区别。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活着的不过是苟且偷生,死了的就永远完结了。存者,活着的,生存的人。 且,暂且。已,动词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更,再也。妪(yù)虽:即使,虽然。衰:衰弱、衰微。备:准备。炊:烧火做饭。 (4)第四段:泣:小声抽泣,啼哭。咽(yè)登:踏上。前途:前行的路途。 四、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4.全班齐读
五、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啊? 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 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淸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 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 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结构 开端(1)致词的由来:写诗人日暮投宿,夜遇捕吏捉人,烘托紧张气氛。 发展、高潮(2-3)致词的内容:写老妇自述,展示一个饱受战祸家庭的悲剧。 结局(4)致词的结果: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被捉。 5、了解故事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悲愤沉郁)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6、请同学用词语形容石壕吏 凶暴蛮横不可一世 四、师生互动,深入探究 作为一名女性,我对文中老妇人的儿媳妇“出入无完裙”,感受特别深刻。裙:古谓下裳,上 古时代,男女服装差别不大,区分也不严格。唐代以后,妇女穿裙之风大盛,男以穿袍为常服,女以裙 为常服,后泛指衣服。为什么连一件会客的衣服都没有?(生活贫困)为什么会如此贫困呢?(战争) 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同学们学过历史,请结合课下注释,谈谈这场战争。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 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Ye)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 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 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当时诗人任华州司功参军,管理地 方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考课等文教工作),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他目睹了战乱中人民的 苦难 3.是战争使这个家庭生活贫困艰难。老妇人一家仅仅是生活贫困吗?他们为这场战争还付出了什 么?(二子战死沙场一子苟且偷生孀妻弱子无依老妇自请应役) 在了解这个家庭的命运的同时,进一步在语境中落实字词。戍:防守。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 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 4.“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可这儿连老妇人都要去应征到军中作饭,可见当时战争的激烈、 残酷。有唐史为证: 陈陶之战,四余万唐军一日内为国捐躯 潼关战役,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 邺城失利,郭子仪等率领的唐军,战马万匹,只剩三千。甲杖十万,几乎全部丧尽 这时唐王朝急需补充兵力,重整旗鼓,诗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一点?(有吏夜捉人)
五、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简括老妇人一家各个人的糟遇。 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 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 2、这首诗的重点是讲的什么啊? 以老妇人给吏致词为重点,也就是本文的第二、三段。 3、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 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 句老妇 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 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 结构 开端(1)致词的由来:写诗人日暮投宿,夜遇捕吏捉人,烘托紧张气氛。 发展、高潮(2—3)致词的内容:写老妇自述,展示一个饱受战祸家庭的悲剧。 结局(4)致词的结果:写诗人独与老翁告别,暗示老妇被捉。 5、了解故事的内容,倾注自己的感情再一次朗读课文。(悲愤沉郁)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6、请同学用词语形容石壕吏。 凶暴蛮横 不可一世 四、师生互动,深入探究 1.作为一名女性,我对文中老妇人的儿媳妇“出入无完裙”,感受特别深刻。裙:古谓下裳,上 古时代,男女服装差别不大,区分也不严格。唐代以后,妇女穿裙之风大盛,男以穿袍为常服,女以裙 为常服,后泛指衣服。为什么连一件会客的衣服都没有?(生活贫困)为什么会如此贫困呢?(战争) 2.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同学们学过历史,请结合课下注释,谈谈这场战争。 公元 758 年,为平息安(禄山)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 20 万围攻安庆绪(安 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Yè)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 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 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当时诗人任华州司功参军,管理地 方祭祀、礼乐、学校、选举、考课等文教工作),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他目睹了战乱中人民的 苦难。 3.是战争使这个家庭生活贫困艰难。老妇人一家仅仅是生活贫困吗?他们为这场战争还付出了什 么?(二子战死沙场 一子苟且偷生 孀妻弱子无依 老妇自请应役) 在了解这个家庭的命运的同时,进一步在语境中落实字词。戍:防守。新:最近。偷生:苟且活着。已: 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请,请让我。应:应征。犹得:还能够。 4.“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可这儿连老妇人都要去应征到军中作饭,可见当时战争的激烈、 残酷。有唐史为证: 陈陶之战,四余万唐军一日内为国捐躯。 潼关战役,二十万唐军全军覆没。 邺城失利,郭子仪等率领的唐军,战马万匹,只剩三千。甲杖十万,几乎全部丧尽。 这时唐王朝急需补充兵力,重整旗鼓,诗中哪句话可以看出这一点?(有吏夜捉人)
5、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捉人”? 捉”字颇具春秋笔法,说明这绝不是正常的征召,而是胡乱搜捕。这的确称得上“一字之贬,严于斧 钺 捉人”也与“捉壮丁”的内涵大有不同。“人”是一般的概念,“丁”的内涵则比较具体。玄 宗天宝律法规定:“制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旧唐书·食货志》),二十二岁才是壮丁年龄, 而现在驱尽壮丁,及于老弱。 6、夜:为什么夜间出动? 则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则表明县吏手段狠毒, 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7、从“吏呼一何怒”看出“吏”有着怎样的嘴脸?(凶恶残暴,如狼似虎)下面我们 换个角度,来个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站在“吏”一一一个军队的下层官吏的立场,说说他 为什么“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不过是一个下层的小军官,迫于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 种无奈之举吗?他家里也许还有妻儿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夕保 8.这场战争不仅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给象石壕吏这样的下层 军官带来了深深的恐惧。战争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造成生活贫困,劳动力急剧减少,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据历史记载,安史之乱后,全国人口只有1690万强,比玄 宗天宝十三年减少近十分之七。战乱之后,唐朝由极盛转向衰弱。 人们讨厌这种破坏安定和平生活的战争,就老妇人而言,她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 方面有怨有恨,有哪些表现?(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妇啼一何苦)另一方面,又 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请同学们根据创设的情境,合理揣测想象老妇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五、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老妇人是杜甫笔下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战争 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唐朝人民虽怨恨战争,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 眼泪,义无返顾地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战争期间,杜甫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写了一组诗,这就是有 名的“三吏”“三别”。《新安吏》中泪眼婆娑的母亲送走未成年的儿子,《新婚别》中 结婚才一天的妻子送走了丈夫,《垂老别》里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送走已七十多岁的老伴…… 统治者的荒淫和昏溃招致了战乱,战乱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诗人杜甫带来了痛苦。 安史之乱前,杜甫的身体是比较健壮的,据史料记载:他十五岁时“八月枣熟,日上树千 回摘枣”。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从长安到凤翔投奔肃宗,只有四十五岁的他,骨瘦如柴, 衣杉褴褛,光脚登一双麻鞋(《述怀》)。杜甫在战乱中生活贫困,流离失所,战乱结束 了,他的身体也完全垮了。他患有消渴症、肺病,进而半身不遂,以至“右臂偏桔”,聋 的是左耳,牙齿落掉了一半,视力衰退,脚也不灵便。写这首诗时,杜甫只有四十七岁, 却已经象一位老人了。人民蒙受的痛苦,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刺痛着杜甫的心灵,他 伫立在风中,望着前方,他忧郁的眼睛在诉说… 六、作业: 1.以本诗为蓝本,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代替诗人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 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和联想,可以添枝加叶地描述。,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 人物。 2.学了这三首诗歌,你对杜甫的思想发展有怎样的了解? 提示:这三首诗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题材不同,背景不同,风格也不同。《望岳》写诗人游历山川 名胜,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 睹国家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井之苦,表达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写于战乱 时期,但这时,诗人面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后两首其感情沉郁忧愤。从这三 i诗歌来看,诗人的思想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于国于民的关注,或多或少地体 现了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附:板书 石壕吏
5、为什么不说“征兵”“招兵”“点兵”而说 “捉人”? “捉”字颇具春秋笔法,说明这绝不是正常的征召,而是胡乱搜捕。这的确称得上“一字之贬,严于斧 钺”。“捉人”也与“捉壮丁”的内涵大有不同。“人”是一般的概念,“丁”的内涵则比较具体。玄 宗天宝律法规定:“制十八为中男,二十二为丁”(《旧唐书·食货志》), 二十二岁才是壮丁年龄, 而现在驱尽壮丁,及于老弱。 6、夜:为什么夜间出动? 一则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二则表明县吏手段狠毒, 在人们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 7、从“吏呼一何怒”看出“吏”有着怎样的嘴脸?(凶恶残暴,如狼似虎)下面我们 换个角度,来个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站在“吏”——一个军队的下层官吏的立场,说说他 为什么“吏呼一何怒”? 石壕吏不过是一个下层的小军官,迫于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一 种无奈之举吗?他家里也许还有妻儿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夕保。 8.这场战争不仅给下层劳动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同时也给象石壕吏这样的下层 军官带来了深深的恐惧。战争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生产,造成生活贫困,劳动力急剧减少,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据历史记载,安史之乱后,全国人口只有 1690 万强,比玄 宗天宝十三年减少近十分之七。战乱之后,唐朝由极盛转向衰弱。 人们讨厌这种破坏安定和平生活的战争,就老妇人而言,她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 一方面有怨有恨,有哪些表现?(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妇啼一何苦)另一方面,又 积极支援这场平叛战争,请同学们根据创设的情境,合理揣测想象老妇人此时的心理活动。 五、小结全文,拓展延伸 老妇人是杜甫笔下一个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女性形象。杜甫通过这一形象,反映了战争 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唐朝人民虽怨恨战争,但终究咬紧牙关,含着 眼泪,义无返顾地走上前线支持了平叛战争。 战争期间,杜甫从洛阳回华州,途径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写了一组诗,这就是有 名的“三吏”“三别”。《新安吏》中泪眼婆娑的母亲送走未成年的儿子,《新婚别》中 结婚才一天的妻子送走了丈夫,《垂老别》里白发苍苍的老妇人送走已七十多岁的老伴…… 统治者的荒淫和昏溃招致了战乱,战乱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也给诗人杜甫带来了痛苦。 安史之乱前,杜甫的身体是比较健壮的,据史料记载:他十五岁时“八月枣熟,日上树千 回摘枣”。安史之乱发生后,杜甫从长安到凤翔投奔肃宗,只有四十五岁的他,骨瘦如柴, 衣杉褴褛,光脚登一双麻鞋(《述怀》)。杜甫在战乱中生活贫困,流离失所,战乱结束 了,他的身体也完全垮了。他患有消渴症、肺病,进而半身不遂,以至“右臂偏桔”,聋 的是左耳,牙齿落掉了一半,视力衰退,脚也不灵便。写这首诗时,杜甫只有四十七岁, 却已经象一位老人了。人民蒙受的痛苦,国家面临的灾难,都深深刺痛着杜甫的心灵,他 伫立在风中,望着前方,他忧郁的眼睛在诉说…… 六、作业: 1.以本诗为蓝本,以第一人称“我”为叙述视角,代替诗人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通过自己 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合理想象和联想,可以添枝加叶地描述。,有一定的环境描写,用多种方法刻画 人物。 2.学了这三首诗歌,你对杜甫的思想发展有怎样的了解? 提示:这三首诗是诗人不同时期的作品,题材不同,背景不同,风格也不同。《望岳》写诗人游历山川 名胜,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自己的远大抱负,其感情基调热情奔放。《春望》写诗人历经战乱,目 睹国家破败之象,身感离乡背井之苦,表达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石壕吏》也写于战乱 时期,但这时,诗人面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现出深切的同情。后两首其感情沉郁忧愤。从这三 首诗歌来看,诗人的思想逐渐从理想走向现实,从于家于己的眷顾转向于国于民的关注,或多或少地体 现了诗人思想发展的轨迹。 附:板书 石壕吏
时间地点 事件 (暮)(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社会动荡不得安宁 老翁:逾墙走 睡卧不宁 官吏:呼一何怒 凶暴蛮横不可一世 老妇 何苦 值得同情勇挑重担 杜甫:沉默 关心时局同情百姓
时间 地点 事件 (暮) (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社会动荡 不得安宁 老翁:逾墙走 睡卧不宁 官吏:呼 一何怒 凶暴蛮横 不可一世 老妇:啼 一何苦 值得同情 勇挑重担 杜甫:沉默 关心时局 同情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