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
杜甫诗三首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 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 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 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 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 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 品:《前出塞》《咏怀五百字》《北征》《兵车行》 “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 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杜甫,字子美,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怀抱“致君尧舜上,在使风俗淳”的理想,但仕途坎 坷,身经离乱,看到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转折,就用诗 歌抒写情怀,反映时事,其作品思想深刻,境界广阔, 有强烈正义感和鲜明倾向性,风格沉郁顿挫,形式多样。 由于他的诗真实的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为“诗 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诗圣”。代表作 品:《前出塞》 《咏怀五百字》《北征》《兵车行》 “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 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教学目的: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 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 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教学目的: ◼ 1、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 首诗的思想感情。 2、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3、理解融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把握诗的 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e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望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 岳 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 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一其父杜闲当时任衮 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 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 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 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望 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 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 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 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 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 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 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 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望岳》 第一层(首联、颔联):着力写泰山的 整体形象 ■第二层(颈联、尾联):也写了泰山景 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 《望岳》 ◼ 第一层(首联、颔联):着力写泰山的 整体形象。 ◼ 第二层(颈联、尾联):也写了泰山景 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
整体把握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 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 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 “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
整体把握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 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 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 《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 “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
诗歌语言精炼,包含哲理,你能赏析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请你再说出几句富有哲理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诗歌语言精炼,包含哲理,你能赏析吗? 请你再说出几句富有哲理的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春望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 城)探亲,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 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 (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 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 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心万苦,终于到 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风翔县
春 望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今陕西蒲 城)探亲,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五月,贼破 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 (今属宁夏),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 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第 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心万苦,终于到 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春望》 ■第一层(首联、颔联):写春城败象, 饱含感叹。 ■第二层(颈联、尾联):写心念亲人的 离愁,和忧国、伤时、思家的沉痛
◼ 《春望》 ◼ 第一层(首联、颔联):写春城败象, 饱含感叹。 ◼ 第二层(颈联、尾联):写心念亲人的 离愁,和忧国、伤时、思家的沉痛
整体把握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
整体把握 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 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 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诗人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