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义)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主讲:孙龙高)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69,文件大小:416.5KB,团购合买
一、计算机发展史 二、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四、计算机中的数制及数据编码 五、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计算机应用基础 主讲人:孙龙高 EMail:slgzmh@163.com Homepage:http:/www.yzgx.com

主讲人:孙龙高 E_Mail:slgzmh@163.com HomePage:http://www.yzgx.com 计算机应用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中英文输入基础 二·第三章 Windows 98操作系统 第四章 多 媒体技 术 ·第五章中文word 第六单使用Exce电子表格 第七章使用 Powerpoint制作演示 第八章 Microsoft access 第九章计算机网络与 Internet 第十章网页设计

计算机应用基础 •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 第二章 中英文输入基础 • 第三章 Windows 98 操作系统 • 第四章 多媒体技术 • 第五章 中文Word • 第六单 使用Excel电子表格 • 第七章 使用PowerPoint制作演示 • 第八章 Microsoft Access • 第九章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 • 第十章 网页设计

序言 这门课的特点 内容的全面性 各个部分自成系统 不要求复杂的理论 注重实践

一、 这门课的特点: • 内容的全面性 • 各个部分自成系统 • 不要求复杂的理论 • 注重实践 序 言

序言 怎样学好这门课: 注重课堂理论学习 重视上机课的训练及课后练习实践 有效地利用网络手段 注重零散知识的积累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二、 怎样学好这门课: • 注重课堂理论学习 • 重视上机课的训练及课后练习实践 • 有效地利用网络手段 • 注重零散知识的积累 • 遇到问题及时解决 序 言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发展史 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四、计算机中的数制及数据编码 五、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发展史 二、计算机的特点及应用 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四、计算机中的数制及数据编码 五、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

:1.1计算机发展史 111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 取名ENAC(埃尼阿克),由美国陆军阿伯丁实验室出 资,宾州大学莫尔学院的莫奇莱( John w mauchly)教授和 ◆埃克特( J Presper Eckert)博士等人设计制造。ENAC是电 子数值积分计算机(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缩写。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 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140千瓦,耗资40多万美 元。ENAC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法或减法运算

1.1 计算机发展史 1.1.1 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在美国研制成功, 取名ENIAC(埃尼阿克) ,由美国陆军阿伯丁实验室出 资,宾州大学莫尔学院的莫奇莱(John W Mauchly)教授和 埃克特(J Presper Eckert)博士等人设计制造。ENIAC是电 子数值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缩写。这台计算机使用了18800个电子管, 占地170平方米,重达30吨,耗电140千瓦,耗资40多万美 元。ENIAC每秒可进行5000次加法或减法运算

112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时间:1946-1958年 标志: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 内存:水银延迟线 外存:磁鼓、纸带、卡片、磁带 速度:每秒几千到几万次基本运算 软件:二进制的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特点:体积大耗电多速度低造价高使用不便 代表机型: ENIAC/EDVAC等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 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

1.1.2 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1)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时间:1946-1958年 标志:基本电子元件是电子管 内存:水银延迟线 外存:磁鼓、纸带、卡片、磁带 速度:每秒几千到几万次基本运算 软件:二进制的机器语言/汇编语言 特点:体积大/耗电多/速度低/造价高/使用不便 代表机型:ENIAC/EDVAC 等 ( Electronic Discrete Variable Automatic Computer) 电子离散变量自动计算机

112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时间:1959-964年 标志:基本电子元件是晶体管 内存:磁芯存储器(几十万字) 外存:磁盘、磁带等 速度: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 软件: ALGOL60/ FORTRAN/ COBOL等 特点(与第一代相比):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功能 强/使用方便 代表机型: UNIVACII贝尔 TRADIO/IBM7090 7094/7044等

(2)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时间:1959-1964年 标志:基本电子元件是晶体管 内存:磁芯存储器(几十万字) 外存:磁盘、磁带等 速度:每秒几十万次基本运算 软件:ALGOL60/FORTRAN/COBOL等 特点(与第一代相比):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功能 强 /使用方便 代表机型:UNIVACII/贝尔TRADIC/IBM7090/ 7094/7044等 1.1.2 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112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时间:1965-1970年 标志:基本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内存磁芯半导体存储器 外存:磁盘、磁带等 速度: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基本运算 软件:出现了高级语言 BASIC等 特点:体积缩小价格降低/功能增强应用广泛 代表机型:IBM360系列/ HONEYWELL6000系列/ 富士通F230系列

(3)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时间:1965-1970年 标志:基本电子元件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内存:磁芯/半导体存储器 外存:磁盘、磁带等 速度:每秒几十万次到几百万次基本运算 软件:出现了高级语言BASIC等 特点:体积缩小/价格降低/功能增强/应用广泛 代表机型:IBM360系列/HONEYWELL6000系列/ 富士通F230系列 1.1.2 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112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4)第四代—晶体管计算机 时间:1971-至今 标志:基本电子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内存:半导体存储器 外存:磁盘、磁带等 速度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的基本运算 软件: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应用软件已成一个产业 特点: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功能强使用方便 代表机型ⅠBM4300系列/3080系列/3090系列/ 最新的IBM9000系列/NTEL微处理器系列

(4) 第四代——晶体管计算机 时间:1971-至今 标志:基本电子元件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内存:半导体存储器 外存:磁盘、磁带等 速度:每秒几百万次甚至上亿次的基本运算 软件:操作系统不断完善,应用软件已成一个产业 特点:体积小/耗电少/成本低/功能强/使用方便 代表机型:IBM4300系列/3080系列/3090系列/ 最新的IBM9000系列/INTEL微处理器系列 1.1.2 计算机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69页,可试读20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