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
第三章 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
国内外发展现状 美国:最早提出 197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1972-1976年实施第一轮许可证制度阶段, 污染源削减量的确定,主要采用最佳专业判断(BU)方法(以 判断为依据)一收集工业行业可利用的数据和资料,结合高 质量技术分析作出判断。当时使用的比例,高达75%; 针对工业行业及其子行业颁发排放限值准则(ELGS)的方法 (技术为依据),现在为主要方法
国内外发展现状 ◼ 美国:最早提出 ◼ 1972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 ◼ 1972—1976年实施第一轮许可证制度阶段, 污染源削减量的确定,主要采用最佳专业判断(BU)方法(以 判断为依据)—收集工业行业可利用的数据和资料,结合高 质量技术分析作出判断。当时使用的比例,高达75%; 针对工业行业及其子行业颁发排放限值准则(ELGS)的方法 (技术为依据),现在为主要方法
1983年12月正式立法,实施以水质限制为基点的排放总 量控制 采用了季节总量控制的方法 原因1)适应水体不同季节不同用途对水质的标准要求, 如一年中水生生物产卵期实行严格的溶解氧标 准,而在其余时间则可实行另一水质标准; 2)充分利用环境自净化作用
◼ 1983年12月正式立法,实施以水质限制为基点的排放总 量控制 采用了季节总量控制的方法 原因 1) 适应水体不同季节不同用途对水质的标准要求, 如一年中水生生物产卵期实行严格的溶解氧标 准,而在其余时间则可实行另一水质标准; 2)充分利用环境自净化作用
日本 总量控制使日本的这两个海 湾80%以上的污染大户受到 控制.水环境状况得以改善 ■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问题 1971年开始对水质总量控制计划问题进行了研究, 1973年制定的《赖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法》中,首 次在废水排放管理中引用了总量控制,以COD指标限额 颁发许可证, 1977年日本环境厅提出“水质污染总量控制”方法,水 质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浓度标准继续使用, 1978年6月修改了部分水污染防治法,以COD为对象,开 始了总量控制工作 1984年,日本将总量控制法正式推广到东京湾和伊始湾 两个水域,并严禁无证排放污染物
日本 ◼ 20世纪60年代末,提出了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问题; ◼ 1971年开始对水质总量控制计划问题进行了研究, ◼ 1973年制定的《赖户内海环境保护临时措施法》中,首 次在废水排放管理中引用了总量控制,以COD指标限额 颁发许可证, ◼ 1977年日本环境厅提出“水质污染总量控制”方法,水 质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浓度标准继续使用, ◼ 1978年6月修改了部分水污染防治法,以COD为对象,开 始了总量控制工作 ◼ 1984年,日本将总量控制法正式推广到东京湾和伊始湾 两个水域,并严禁无证排放污染物。 总量控制使日本的这两个海 湾80%以上的污染大户受到 控制.水环境状况得以改善
其他国家 ■联邦德国和欧共体采用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方法, 60%以上排入莱茵河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得到处理, 莱茵河水质有了明显好转。 瑞典、前苏联、韩国、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也都相 继实行了以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核心的水环境管理方法,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其他国家 ◼ 联邦德国和欧共体采用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方法, 60%以上排入莱茵河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得到处理, 莱茵河水质有了明显好转。 ◼ 瑞典、前苏联、韩国、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也都相 继实行了以污染物排放总量为核心的水环境管理方法,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士 中国状况 ■1985年上海市开始试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一保护黄浦江上 游水资源,徐州、厦门、金华、深圳、常州、重庆等城市陆 续推广这项管理办法; 1988年3月,国家环保局关于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水污染 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和开展排放许可证试点工作 1995年在《水污染防治法》一可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 量控制制度,并对有排放削减任务的企业实施重点污染物排 放量的核定制度
中国状况 ◼ 1985年上海市开始试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保护黄浦江上 游水资源,徐州、厦门、金华、深圳、常州、重庆等城市陆 续推广这项管理办法; ◼ 1988年3月,国家环保局关于以总量控制为核心的《水污染 排放许可证管理暂行办法》和开展排放许可证试点工作 ◼ 1995年在《水污染防治法》——可实施重点污染物排放的总 量控制制度,并对有排放削减任务的企业实施重点污染物排 放量的核定制度
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 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我国开 始进入总量控制、强化水环境管理的新阶段,总量控制正式 作为中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举措 1997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由思路框架落实成为了一项具体 的国家级的环保政策。 2000年3月20日,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在其 中用多项条款对总量控制作了细化和更具可操作性的规定;
◼ 1996年,全国人大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 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我国开 始进入总量控制、强化水环境管理的新阶段,总量控制正式 作为中国环境保护的一项重大举措 ◼ 1997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由思路框架落实成为了一项具体 的国家级的环保政策。 ◼ 2000年3月20日,颁布了《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在其 中用多项条款对总量控制作了细化和更具可操作性的规定;
200年在《大气污染防治法》——有计划地控制或者 逐步削减各地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 国家决定在“九五”期间对废气或废水中排放的烟尘、 二氧化硫、粉尘、化学耗氧量、石油类、氰化物、砷、 汞、铅、镉、六价铬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12项指 标实行排放总量控制
• 2000年在《大气污染防治法》——有计划地控制或者 逐步削减各地方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 • 国家决定在“九五”期间对废气或废水中排放的烟尘、 二氧化硫、粉尘、化学耗氧量、石油类、氰化物、砷、 汞、铅、镉、六价铬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12项指 标实行排放总量控制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对规定环境单元之内的排污单位和个人排放某一种或多 种污染物的数量实行控制的制度 容量总量控制 目标总量控制 行业总量控制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对规定环境单元之内的排污单位和个人排放某一种或多 种污染物的数量实行控制的制度 容量总量控制 目标总量控制 行业总量控制
容量总量控制——环境容量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从环境质量要求出发,运用环境质量模型计算,根据环 境允许纳污量,反推允许排污量;通过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优化分配污染负荷,确定出切实可行的总量控制方案。 穸量总量控制的特点——将污染源的控制水平与环境质 量直接联系
◼ 容量总量控制——环境容量所允许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从环境质量要求出发,运用环境质量模型计算,根据环 境允许纳污量,反推允许排污量;通过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 优化分配污染负荷,确定出切实可行的总量控制方案。 容量总量控制的特点——将污染源的控制水平与环境质 量直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