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二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月考试卷(11月) 高三语文 命题人:胡永晖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将座次号填 在答卷纸指定位置。并将答案写在答卷纸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3.第Ⅱ卷(非选择题)一律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笔答卷,用其它颜色笔答卷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刹那/古刹 阻塞/边塞 处心积虑/处世原则 B、湖泊/血泊阿附/阿谀罪大恶极/深恶痛绝 C、蹊跷/蹊径殷红/殷实 安步当车/螳臂当车 D、偏裨/裨益复辟/开辟细嚼慢咽/咬文嚼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艰苦倍尝 人才辈出 崭露头角 挖墙脚 B.安排部署布置妥当 赤膊上阵 泊来品 C.额首称庆 措手不及 诺千金 金榜题名 D.计日程功 开诚布公 遮天 天蔽日 弃如敝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陈水扁之流 通过“公投立宪”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这是行不 通的。 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 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③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现疯牛病,但有关部门已加强了措施 A.妄图激励防治 B.企图激励防范 C.企图激发防治 D.妄图激发防范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古人淸明踏青往往还举行体育活动:踢球呀、射柳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 荡秋 千最受人们喜爱。 B.大幕徐徐拉开了,琴声——这饱含情韵,畅快倾诉的心语悠扬地飞翔在剧场中,萦绕 在每 个人的耳畔。 C.《说文解字》解释“读”的含义时指出:“读,诵也。”也就是说,读,是出声地阅读和
张掖二中 2011—2012 学年度高三月考试卷(11 月) 高 三 语 文 命题人:胡永晖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姓名、班级、学号写在答卷纸的密封线内,将座次号填 在答卷纸指定位置。并将答案写在答卷纸 ...的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交回答卷纸。 3.第Ⅱ卷(非选择题)一律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笔答卷,用其它颜色笔答卷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基础知识(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多音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刹.那/古刹. 阻塞./边塞. 处.心积虑/处.世原则 B、湖泊./血泊. 阿.附/阿.谀 罪大恶.极/深恶.痛绝[来源: C、蹊.跷/蹊.径 殷.红/殷.实 安步当.车/螳臂当.车 D、偏裨./裨.益 复辟./开辟. 细嚼.慢咽/咬文嚼.字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艰苦倍尝 人才辈出 崭露头角 挖墙脚 B.安排部署 布置妥当 赤膊上阵 泊来品 C.额首称庆 措手不及 一诺千金 金榜题名 D.计日程功 开诚布公 遮天蔽日 弃如敝屣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陈水扁之流 通过“公投立宪”的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离出去,这是行不 通的。 ②“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极大地 了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 ③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发现疯牛病,但有关部门已加强了 措施。 A.妄图 激励 防治 B.企图 激励 防范 C.企图 激发 防治 D.妄图 激发 防范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古人清明踏青往往还举行体育活动:踢球呀、射柳呀、放风筝呀、荡秋千呀……其中 荡秋 千最受人们喜爱。 B.大幕徐徐拉开了,琴声——这饱含情韵,畅快倾诉的心语悠扬地飞翔在剧场中,萦绕 在每 个人的耳畔。 C.《说文解字》解释“读”的含义时指出:“读,诵也。”也就是说,读,是出声地阅读和
背诵。 D.王充的学说吸收了道家的思想,其“虽违儒家之说,合黄老之义”,(《论衡·自然》) 超过 了同时代思想家的水平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中国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 两干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 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 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 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 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 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22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 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囻孔,代表天。可 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 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 璧,璇玑,琮,他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 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33厘米,可能是模型, 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大打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 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 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8尺,那么管
背诵。 D.王充的学说吸收了道家的思想,其“虽违儒家之说,合黄老之义”,(《论衡·自然》) 超过 了同时代思想家的水平。 二、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中国古代的天文 李政道 古代西方人的一种观念是“天圆地方”,我们老祖宗却认为“天圆地圆”,有黄道、赤道。 两千多年前,诗人屈原在其著作《天问》中引证天是圆的,地也是圆的。他说:九天之际, 安放安属?隅隈多有,谁知其数? 九天是指坐标,就是昊天(东)、阳天(东南)、赤天(南)、朱天(西南)、成天(西)、 幽天(西北)、玄天(北)、鸾天(东北)、钧天(中间向上),一共是九个坐标位置。屈原说, 如果天圆地平,就会相交,成“九天之际”。“安放安属?”相交的点放在哪里呢?“隅隈多 有,谁知其数?”天地相交显然不合理。因此,天是圆的,地一定也是圆的。天如蛋壳,地 如蛋黄,各自可转。所以中国古代天文就是赤道、黄道两个圆轨道。 他下面再问:天是圆形的,还是椭圆形的?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 其中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纬度。他问的是经度长一些,还是纬度长一些。实际上,地球 的赤道直径与南北两极的距离相差 22 公里,屈原当然没有求出来,不过他这种解析问题的 能力及有关天圆地圆的推测都令人佩服。 《周礼》说:“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璧的外围是圆的,中间有圆孔,代表天。可 是,为什么天中有礼?琮的造形更奇怪了,外面是方的,中间也有一个圆孔穿过去。外边为 什么是方的?为什么璧代表天,琮代表地?另外,商代还有一种玉器叫璇玑,造型很像璧。 璧,璇玑,琮,他们的关系是什么?《虞书·舜典》注疏:“璇,美玉也;玑为转运,径八尺, 圆周二丈五尺强,王者正天文之器。” 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我们今天看到的璇玑玉器,直径仅约 33 厘米,可能是模型, 是商代的文物。那么璇玑怎样做天文仪器呢? 每颗恒星和行星,都要转圈,都各自沿着一个圆在走。大打球面上有一点不动,就是天 球面和地球的轴的相交点,叫做正极。我们可以设想,璇玑或璧、琮的前身可能是一个旋转 式天文仪器,目的就是把这个旋转轴的指向定准于正极。怎样做到这个要求呢? 我的猜想是:假如要定准正极,一定要有一根长管。如果转盘的直径是 8 尺,那么管
子的长度应约是转盘直径的2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再做—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 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 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 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块,这样的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个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 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头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 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2毫米的孔,管子长15尺左右,它测量正极分类 的精确性能达到0013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显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 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 的大石块就变成琮。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 5.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 和黄 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维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 明在 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C.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 加上 去的,起装饰作用 D.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周礼》所谓, 苍璧 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6.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 转盘 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B.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 固定 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 二是 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子的长度应约是转盘直径的 2 倍,这个管子对着正极。再做一个形状像璇玑的大盘子;边 上有三个凹口,每一个凹口正好对着一个星,星在天空转,这个盘子随着星转,竹管是不动 的,要定正极的位置,必须通过管子对着正极,然后让盘子随天转动,把三颗星的位置扣住。 竹管一定要和地固定,方法是用一些大石头把它绑起来,每块大石成方形,约高一尺。 竹管四周均有大石块,这样的造型的古代天文仪器就有两个部分:一是大璇玑那样的盘子, 凹口对着星,随天上的星面转,代表天;一是这些大石头绑住的长竹管,跟地永恒,代表地。 假如用很细的针在竹管一端开一个直径为 2 毫米的孔,管子长 15 尺左右,它测量正极分类 的精确性能达到 0.013 度。 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商朝时正极没有任何明显的星。人们为了纪念炎黄古代天文学 的成功,就制作了璇玑这种小型玉器,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 的大石块就变成琮。因而“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 (选自《中国国家天文》创刊号,有删改) 5.从原文看,下列对古人“天圆地圆”观念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人很早就有天圆地圆的观念,如把天比作蛋壳,把地比作蛋黄,认为存在赤道 和黄 道两个圆形的轨道。 B.东西是经度,南北是维度,经度与纬度哪个长一些呢?作者认为,这样提问本身就表 明在 屈原心目中天和地都是圆的。 C.璧为圆形,可以代表天,可是,琮为方形,怎能代表地呢?作者认为琮的方形是特意 加上 去的,起装饰作用。 D. 璧为圆形,中有圆孔,代表天,琮为方形,中有圆孔,代表地。《周礼》所谓,“以 苍璧 礼天,以黄琮礼地”可为印证。 6.下列对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的设想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把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 转盘 穿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B.一根用来对准正极的长竹管,一个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状如璇玑的转盘,把这个转盘 固定 在长竹管上,这可能就是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 C.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大璇玑那样的边上开有三个凹口的大盘子, 二是 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形大石块
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 形大 石块是必不可少的 7.“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壁,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下列对 这句 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壁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 B.由于壁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C.今天所能见到的壁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 D.代表天的壁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31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罟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票,令老仆艺蔬 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 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戚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 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侧日:“此人素有痴名。()间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_棺诀妻子,待罪于 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戚,墨者多自免去。 有势家殊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 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②,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 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土大夫出其境率不 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給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 (2)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奷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逐政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 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 史房寰恐见纠擿③,欲先发,给事中钟字淳复怂恿,寰上再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尉留不 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简忠介。 (取材自《明史海 瑞传》) 【注释】①脱票:糙米饭。②飚发凌厉:气势猛然。③纠擿(zhi):举发纠正
D.在中国最初的天文仪器璇玑中,从直接观察天象的作用看,用来固定长竹管的那些方 形大 石块是必不可少的。 7.“后来,把璇玑变得更简单:一部分变成壁,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下列对 这句 话的理解和推断,准确的一项是 A.璇玑是一个大的天文仪器,壁和琮都是直接从这种天文仪器简化而来的。 B.由于壁和琮都是从璇玑简化而来的,所以都保留了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C.今天所能见到的壁和琮,都是礼器和饰物,是由竹管和大石块简化而来的。 D.代表天的壁和代表地的琮,可能都是从玉器璇玑简化而来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31 分) (一)文言文阅读(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署南平教谕,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票①,令老仆艺蔬 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都御史鄢懋卿行部过,供 县甚薄,抗言邑小不足容车马。懋卿恚甚,然素闻瑞名,为敛戚去。 时世宗享国日久,不亲朝,深居西苑,专意斋醮。督抚大吏争上符瑞,礼官辄表贺。廷 臣无敢言时政者,瑞独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顾左右曰:“趣执之,无使得遁!” 宦官黄锦在侧曰:“此人素有痴名。⑴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 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帝默然。少顷复取读之,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明穆宗隆庆)三年夏,以右佥都御史巡视抚应天十府。属吏惮其戚,墨者多自免去。 有势家殊丹其门,闻瑞至,黝之,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素疾大户兼并,力摧豪强,抚 穷弱。贫民田入于富室者,率夺还之。下令飚发凌厉②,所司惴惴奉行,豪有力者至窜他郡 以避。而奸民多乘机告讦,故家大姓时有被诬负屈者。又裁节邮传冗费,士大夫出其境率不 得供顿,由是怨颇兴。都给事中舒化论瑞,滞不达政体,宜以南京清秩处之,帝犹优诏奖瑞。 ⑵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逐政督南京粮储。将履新任,会 高拱掌吏部,素衔瑞,并其职于南京户部,瑞遂谢病归。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乃以为南京右都御史。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提学御 史房寰恐见纠擿③,欲先发,给事中钟字淳复怂恿,寰上再疏丑诋。瑞亦屡疏乞休,尉留不 允。十五年,卒官。赠太子太保,简忠介。 (取材自《明史·海 瑞传》) 【注释】①脱票:糙米饭。②飚发凌厉:气势猛然。③纠擿(zhí):举发纠正
8.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署南平教谕 署:委任 B.墨者多自免去墨:古代刑法之一,在脸上刺字后涂上墨 C.执政阴沮之阴:暗中,秘密 D.素疾大户兼并疾:憎恶、痛恨 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①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②廷臣无敢言时敢者,瑞独上疏 ③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④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⑤为摧豪强,抚穷弱 ⑥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A.③⑤⑥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 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 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 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 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译文: (2)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译 文 12.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仅限6处)(3分) 今人谓贱丈夫曰“汉子”,盖始于五胡乱华时。北齐魏恺自散骑常侍迁青州长史,固辞 之。宣帝大怒,曰:“何物汉子,与官不受『此其证也。承平日,有宗室名宗汉,自恶人犯 其名,谓“汉子”日“兵士”,举宫皆然。其妻供罗汉其子授汉书宫中人曰今日夫人召僧供 十八大阿罗兵士太保请官教点兵士书都下哄然传以为笑 陆游《老学庵笔记》 (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13~14题
8.下列词语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署.南平教谕 署:委任 B.墨.者多自免去 墨:古代刑法之一,在脸上刺字后涂上墨 C.执政阴.沮之 阴:暗中,秘密 D.素疾.大户兼并 疾:憎恶、痛恨 9.下列句子全部直接表现海瑞正直刚毅、敢作敢为的一组是 ①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 ②廷臣无敢言时敢者,瑞独上疏 ③日再三,为感动太息 ④中人监织造者,为减舆从 ⑤为摧豪强,抚穷弱 ⑥诸司素偷惰,瑞以身矫之。 A.③⑤⑥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瑞迁淳安知县时,为政清廉,洁身自爱,平时穿布袍,吃粗粮糙米,让老仆人种 菜自给自足。听说他为老母亲祝寿,才买了二斤肉。 B.明世宗在位久了,不理政务而斋戒修道。无人敢言,海瑞独自上疏。皇帝读了奏章, 十分愤怒,把奏章扔在地上,下令左右把他逮起来。 C.海瑞推行政令气势过于猛烈,有些奸民乘机告状,世家大姓有被诬受冤的。朝中多 名官员上书陈述他的罪状,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 D.海瑞再次上任后,仍然刚正果敢,提学御史房寰害怕被检举揭发,恶人先告状,上 疏诽谤海瑞。海瑞也多次上疏请求退休,但皇帝没有同意。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20 分)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而,给事中戴凤翔劾瑞庇奸民,鱼肉缙绅,沽名乱政,遂改督南京粮储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仅限 6 处)(3 分) 今人谓贱丈夫曰“汉子”,盖始于五胡乱华时。北齐魏恺自散骑常侍迁青州长史,固辞 之。宣帝大怒,曰:“何物汉子,与官不受!”此其证也。承平日,有宗室名宗汉,自恶人犯 其名,谓“汉子”曰“兵士”,举宫皆然。其妻供罗汉其子授汉书宫中人曰今日夫人召僧供 十八大阿罗兵士太保请官教点兵士书都下哄然传以为笑。 ——陆游《老学庵笔记》 (二)古代诗歌阅读(8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完成 13~14 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飑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飕飑:形容风声。眄:斜着眼睛看 13.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14.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请结合“动”“开”二字分析这首诗的颈联, 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4分) 四、填空 15.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0.5分,共5分) (1)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骐骥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4)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5)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7)子曰:质胜文则野,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8)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9)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 ”常被用来表现亲朋 酒洎 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 五、现代文阅读(19分) 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 秋光里的黄金树 (1)这里就正是秋天 (2)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 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 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3)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它不想不怨,却 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注】飕飗:形容风声。眄:斜着眼睛看。 13.这首诗的首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 分) 14.秋天的一景一物无不触动着诗人的情怀。请结合“动”“开”二字分析这首诗的颈联, 说说诗人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4 分) 四、填空 15.补写出下列诗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0.5 分,共 5 分) 四 (1) ,春与秋其代序。(屈原《离骚》) (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4)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5)俄顷风定云墨色,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 (7)子曰:质胜文则野,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8)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9)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 , 。”常被用来表现亲朋 洒泪 而别、欲语难言的感人场面。 五、现代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文,完成 16-19 题。 秋光里的黄金树 (1)这里就正是秋天。 (2)它辉煌的告别仪式正在山野间、河谷里轰轰烈烈地展开:它才不管城市尚余的那 三分热把那一方天地搞得多么萎蔫憔悴呢,它说“我管那些?”说完,就在阔野间放肆地躺 下来,凝视天空。秋天的一切表情中,精髓便是:凝神。 (3)那样一种专注,一派宁静;它不骄不躁,却洋溢着平稳的热烈;它不想不怨,却 透出了包容一切的凄凉。[来源:学
(4)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 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嫰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 声。 (5)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髙 傲。 (6)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 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 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髙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 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7)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 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 泻岀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昋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岀一股佛家 思绪。这思想带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磐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 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8)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 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 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羨。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 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 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 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9)但是树有过忧伤么?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10)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 躲避或迁徒,这是它的天职 (11)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 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 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 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12)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的回忆和依恋。荒野是那么寥廓;荒野上 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4)在这辉煌的仪式中,它开始奢侈,它有了一种本能的发自生命本体的挥霍欲。一 夜之间就把全部流动着嫩绿汁液的叶子铸成金币,挥撒,或者挂满树枝,叮当作响,掷地有 声。 (5)谁又肯躬身趋前拾起它们呢?在这样豪华慷慨的馈赠面前,人表现得冷漠而又高 傲。 (6)只有一个孩子,一个女孩子。她拾起一枚落叶,金红斑斓的,宛如树的大鸟身上 落下的一根羽毛。她透过这片叶子去看太阳,光芒便透射过来,使这枚秋叶通体透明,脉络 清晰如描。仿佛一个至高境界的生命向你展示了它的五脏六腑,一尘不染,经络优美。“呀!” 那女孩子说,“它的五脏六腑就像是一幅画!” (7) 还有一个老人,一个瘦老头,他用扫帚扫院子,结果扫起了一堆落叶。他在旁 边坐下来吸烟,顺手用火柴引着了那堆落叶,看不见火焰,却有一股灰蓝色的烟从叶缝间流 泻出来。这是那样一种烟,焚香似的烟,细流轻绕,柔纱舒卷,白发长须似地飘出一股佛家 思绪。这思想带着一股特殊的香味,黄叶慢慢燃烧涅磐的香味,醒人鼻脑。老人吸着这两种 烟,精神和肉体都有了某种休憩栖息的愉悦。 (8) 这时的每一棵树,都是一棵站在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如仪的告别式上端庄肃立。 它们与落日和谐,与朝阳也和谐;它们站立的姿式高雅优美,你若细细端详,便可发现那是 一种人类无法摹仿的高贵站姿,令人惊羡。它们此时正丰富灿烂得恰到好处,浑身披满了待 落的美羽,就像一群缤纷的伞兵准备跳伞,商量,耳语,很快就将行动……大树,小树,团 团的树,形态偏颇的树,都处在这种辉煌的时刻,丰满成熟的极限,自我完美的巅峰,很快, 这一刻就会消失,剩下一个个骨架支楞的荒野者。 (9)但是树有过忧伤么?但是树有过拒绝落叶的离开么? (10)当然没有。它作为自然的无言的儿子,作为季节的使者和土地的旗帜,不准备 躲避或迁徙,这是它的天职。 (11)当我们在原野上看到一棵棵树的时候,哪怕是远远地,只看见团团的、兀然出 现在地面上的影子,我们也会感到这是自然赐给我们的一番美意。当然随之我们就会遗憾太 少,要是更多一些该多好,要是有一片森林该多好!但是毕竟是因为有了这几棵树才引起我 们内心更大的奢望。 (12) 对森林的奢望,是每个人对远古生活的回忆和依恋。荒野是那么寥廓;荒野上 的道路是那么漫长
(13)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 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 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14)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 (15)人类坚持不懈的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 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16)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 打算重复了 (17)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 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棵树呢?复制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 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 的崭新一页 (18)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19)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仼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 己的上司那样。 (节选自《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 16.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5分) 答 17.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第8段加以赏析。(6分) 答 18.结合原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4分) ①童话 答 ②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答 19.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4分) 答 六、语言运用(14分) 20.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
(13)原先驻守在这片荒野上的树呢?它们曾经无比强大,像一支永远不可能消失的 大兵团,密集的喧哗的笑声,仿佛在嘲笑一切妄想消灭它们的力量,而且它们拥有鸟类和众 多的野兽,这些鸟兽类也不相信森林会消失。 (14)但是时间被人利用了;时间使人成了最强大的。 (15)人类坚持不懈的努力着,一斧头砍死一棵树,就像杀死一个士兵。最终,整个 兵团消失了,连骨头也不剩。 (16)后来的人,谁还记得荒原不久以前的童话呢?关于树的呼吁已经很多了,我不 打算重复了。 (17)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的时候,人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 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发芽、 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 的崭新一页。 (18)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19)因此,对树充满敬意吧——从现在就开始,对任何一棵树充满敬意,就像对自 己的上司那样。 (节选自《周涛散文.伊犁秋天的札记》,有改动) 16. 作者写秋天的落叶,为什么要联系孩子和老人来写?(5 分) 答: 17. 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第 8 段加以赏析。(6 分) 答: 18. 结合原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4 分) ①童话 答: ②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答: 19. 结尾作者呼吁“对树充满敬意吧”,文章是如何逐层表现这一主旨的?(4 分) 答: 六、语言运用(14 分) 20. 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
超过50字。(6分) 21.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4分)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人要懂得尊重别 人 人要懂得尊重自 22.阅读下面关于新生代农民工(1980年后出生)和传统农民工(1980年前出生)受教育 水平比较表,请就新生代农民工的突出特点和二者的共同问题各写出一条结论。(每点2分, 共4分) 比例% 受教育水平 新生代农民工传统农民工 小学及以下 04 6.6 初中 324 高中 24.0 254 中专(或职高) 178 11.2 大专(或高职)及以上 25.3 12.5 结论:(1) (2) 七、作文(60)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座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 别大?为什么在屋檐的下面还做了一间小巧的屋子?他们正在争论,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 路过此地的流浪汉挡风遮雨,歇脚过夜的。游客们哑然了,同时感到一种从远古流传过来的 温暖。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做一个屋檐,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吧。因为人心毕竟比 屋檐大,因为我们也会常常感受到他人屋檐下的温暖
超过 50 字。(6 分) 50 21.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4 分)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 , 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人要懂得尊重别 人, , ; 人要懂得尊重自 然, , 。 22. 阅读下面关于新生代农民工(1980 年后出生)和传统农民工(1980 年前出生)受教育 水平比较表,请就新生代农民工的突出特点和二者的共同问题各写出一条结论。(每点 2 分, 共 4 分) 受教育水平 比例% 新生代农民工 传统农民工 小学及以下 0.4 6.6 初中 32.4 44.4 高中 24.0 25.4 中专(或职高) 17.8 11.2 大专(或高职)及以上 25.3 12.5 结论:(1) (2) 七、作文(60)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一群游客正在兴致盎然地参观一座古老的宅院,他们很纳闷,这座宅院的屋檐为什么特 别大?为什么在屋檐的下面还做了一间小巧的屋子?他们正在争论,导游告诉他们:这是供 路过此地的流浪汉挡风遮雨,歇脚过夜的。游客们哑然了,同时感到一种从远古流传过来的 温暖。也许,我们没有能力做一个屋檐,那就在自己的心里搭一个屋檐吧。因为人心毕竟比 屋檐大,因为我们也会常常感受到他人屋檐下的温暖
请以“心灵的屋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立意明确,不要脱离材料的 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准套作,不得抄袭 张掖二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月考试卷(9月)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3分) 1, C. (A cha se/sai, chu B po,e, e/wu: Cqi/xi, yan/yin, dang/dang 2.D。(A项“艰苦倍尝”有误,应为“艰苦备尝”;B项“泊来品”有误,应为“舶来品” C项“额首称庆”有误,应为“额手称庆”) 3.D(“企图”,图谋,打算:“妄图”,狂妄地谋划。在此用“妄图”更切合句意。“激励” 不能与“热情”搭配,所以要用“激发”。未发现,所以谈不上治疗,只能用“防范” 4.c(A顿号改逗号,并列各项部带语气词“呀”,停顿较大用逗号。B在“心语”后加破折 号或逗号,“情韵”后应为顿号。D此为句内括号,括号应在逗号前。) 二、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试题分析】“琮的方形是特意加上去的,起装饰作用”错,文中说“竹管和外包的大石 块就变成琮”,方形象征大石块 [易错提醒]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题干相对照。注意A项有瑕疵,文中“把天比作蛋壳,把 地比 作蛋黄”是作者的观点,没有说是古人的观点。 6.A [试题分析]B“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错,盘子要随星转:C“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 形大 石块”错,是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D石块起固定作用,不用于 直接 观察天象。 [易错提醒]注意联系题干前后分析。 [试题分析]A、“璇玑”是玉器,不是天文仪器;B、璧和琮没有保留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只 是礼器:C、文中说:“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易错提醒]A,依据文意,“璇玑”是玉器,不是天文仪器,可对比C项判断。 、古代诗文阅读(31分) 8.B(B.墨:贪污,不廉洁。) 9.D(①说明海瑞廉洁为官;③和④分别是从皇上和任江南织造的宦官的反应来间接表现。) 10.C(“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的说法有问题,原文中说“帝犹优诏奖瑞”“ 瑞遂谢病归”可作为佐证。) (1)(5分)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
请以“心灵的屋檐”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全面理解材料,立意明确,不要脱离材料的 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准套作,不得抄袭。 张掖二中 2011—2012 学年度高三月考试卷(9 月)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12 分,每小题 3 分) 1、C。 (A. chà ,sè/sài, chǔ ; B.pō ,ē , è/wù ; C qī/xī,yān/yīn,dàng/dāng ; D. pí/bì, bì/pì,jiáo ) 二、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5.C [易错提醒]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题干相对照。注意 A 项有瑕疵,文中“把天比作蛋壳,把 地比 作蛋黄”是作者的观点,没有说是古人的观点。 6.A [试题分析]B“转盘固定在长竹管上”错,盘子要随星转;C“二是固定长竹管的一些方 形大 石块”错,是用一些方形大石块把一根长竹管固定在地上;D 石块起固定作用,不用于 直接 观察天象。 [易错提醒]注意联系题干前后分析。 7.D [试题分析]A、“璇玑”是玉器,不是天文仪器;B、璧和琮没有保留观测天文现象的功能, 只 是礼器;C、文中说:“一部分变成璧,竹管和外包的大石块就变成琮。” [易错提醒]A,依据文意,“璇玑”是玉器,不是天文仪器,可对比 C 项判断。 三、古代诗文阅读(31 分) 8.B(B.墨:贪污,不廉洁。) 9.D(①说明海瑞廉洁为官;③和④分别是从皇上和任江南织造的宦官的反应来间接表现。) 10.C(“皇上迫于压力让他解职而去”的说法有问题,原文中说“帝犹优诏奖瑞”“…… 瑞遂谢病归”可作为佐证。) 11. (1)(5 分)听说他上疏时,自己知道冒犯该死,买了一个棺材,和妻子诀别,在朝廷听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