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天水市一中2013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诺贝尔文学奖的审美标准是“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杰出文学作品”。虽然瑞典文 学院始终以“理想主义”作为最髙标准来评选作品,但是,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 段,对“理想主义”的理解有所不同 自19世纪中叶起,欧洲资本主义进入稳定发展时期,社会矛盾虽然日益尖锐, 但人们仍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受此影响,诺贝尔文学奖最初十几年多关注 那些透过温和的人道主义显现出真、善、美的文学作品。光明、崇高、热情、高 雅是此时获奖作品的共同风格。例如,1910年德国作家海泽的获奖是因为他的 作品“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光辉的、完美的艺术境界”。不难发现,此时欧洲 人的文学审美观念趋向于追求古典式的和谐之美,而人与现实的和谐是这种古典 美的核心,它折射出当时欧洲人对人与现实关系的向往与期待。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类遭到空前的浩劫,欧洲人古典的乌托邦梦想随着战 火灰飞烟灭。西方知识分子开始了对世界的全面反思,用更加冷峻的目光来审视 人与现实的关系。传统文学观念受到严重的冲击,乐观主义倾向开始淡出20世 纪西方文学的舞台,文学的视角转移到从人生的悲剧性体验中发现美与善。如果 说战前的西方文学多从美的角度来审视人与现实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对人类未来 的美好幻想,那么,此时的西方文学更多地从丑的角度来反思现实对人类心灵的 扭曲与异化。这一时期的诺贝尔文学奖更多地表彰那些具有浓厚悲剧意识的作 家。如1919年瑞典文学院将文学奖颁给瑞士作家施皮特勒,正是因为他的史诗 《奧林匹斯的春天》“表达了人类在强加于自身的各种欲望搏斗时表现出的自由 意志、各种理想、各种想象以及人类的痛苦、绝望等等” 接踵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冷战和全球核威胁,使人类的精神从悲观 走向了绝望。在这片思想的荒原上,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开始风靡世界。存在主义 哲学认为,人的存在是荒诞与痛苦的,人生的意义终将化为虚无。存在主义哲学 对二战后世界文学影响深远,文学的审美重心由对人与现实的关系的反思上升到 对人的本质的反思。西方现代作家以文学为手段来探究人类存在的价值,不再努 力去描绘外在于人的社会现实,而是尽可能地去表现人在被异化的社会中所体验 到的压抑、焦虑、孤独和虚无。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受到西方文学界的普遍 质疑,现代主义文学反传统、反理性、反艺术的倾向开始得到主流批评界的普遍 认同。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 等后现代主义理论盛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标准开始向意识形态评价方向倾 斜,更多地关注文学中的阶级、种族、性别、殖民、文化等问题,呈现出一种多 元化的审美标准。文学批评不再抽象地对人进行形而上学的反思,而更注重在具 体的历史语境中对人进行现实的反思,这与后现代文学批评反对形而上学、反对 普遍性,突出差别性、个别性的文学观念相关。 1.下列对“诺贝尔文学奖”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诺贝尔文学奖始终以“理想主义”作为最高标准来评选作品,但不同历史阶 段对“理想主义”的理解有所不同
甘肃天水市一中 2013 届高三第一学期第二次考试 语文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诺贝尔文学奖的审美标准是“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杰出文学作品”。虽然瑞典文 学院始终以“理想主义”作为最高标准来评选作品,但是,在各个不同的历史阶 段,对 “理想主义”的理解有所不同。 自 19 世纪中叶起,欧洲资本主义进入稳定发展时期,社会矛盾虽然日益尖锐, 但人们仍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受此影响,诺贝尔文学奖最初十几年多关注 那些透过温和的人道主义显现出真、善、美的文学作品。光明、崇高、热情、高 雅是此时获奖作品的共同风格。例如,1910 年德国作家海泽的获奖是因为他的 作品“所达到的充满理想主义光辉的、完美的艺术境界”。不难发现,此时欧洲 人的文学审美观念趋向于追求古典式的和谐之美,而人与现实的和谐是这种古典 美的核心,它折射出当时欧洲人对人与现实关系的向往与期待。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类遭到空前的浩劫,欧洲人古典的乌托邦梦想随着战 火灰飞烟灭。西方知识分子开始了对世界的全面反思,用更加冷峻的目光来审视 人与现实的关系。传统文学观念受到严重的冲击,乐观主义倾向开始淡出 20 世 纪西方文学的舞台,文学的视角转移到从人生的悲剧性体验中发现美与善。如果 说战前的西方文学多从美的角度来审视人与现实的关系,从而建立起对人类未来 的美好幻想,那么,此时的西方文学更多地从丑的角度来反思现实对人类心灵的 扭曲与异化。这一时期的诺贝尔文学奖更多地表彰那些具有浓厚悲剧意识的作 家。如 1919 年瑞典文学院将文学奖颁给瑞士作家施皮特勒,正是因为他的史诗 《奥林匹斯的春天》“表达了人类在强加于自身的各种欲望搏斗时表现出的自由 意志、各种理想、各种想象以及人类的痛苦、绝望等等”。 接踵而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冷战和全球核威胁,使人类的精神从悲观 走向了绝望。在这片思想的荒原上,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开始风靡世界。存在主义 哲学认为,人的存在是荒诞与痛苦的,人生的意义终将化为虚无。存在主义哲学 对二战后世界文学影响深远,文学的审美重心由对人与现实的关系的反思上升到 对人的本质的反思。西方现代作家以文学为手段来探究人类存在的价值,不再努 力去描绘外在于人的社会现实,而是尽可能地去表现人在被异化的社会中所体验 到的压抑、焦虑、孤独和虚无。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观念受到西方文学界的普遍 质疑,现代主义文学反传统、反理性、反艺术的倾向开始得到主流批评界的普遍 认同。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 等后现代主义理论盛行,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标准开始向意识形态评价方向倾 斜,更多地关注文学中的阶级、种族、性别、殖民、文化等问题,呈现出一种多 元化的审美标准。文学批评不再抽象地对人进行形而上学的反思,而更注重在具 体的历史语境中对人进行现实的反思,这与后现代文学批评反对形而上学、反对 普遍性,突出差别性、个别性的文学观念相关。 1.下列对“诺贝尔文学奖”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诺贝尔文学奖始终以“理想主义”作为最高标准来评选作品,但不同历史阶 段对“理想主义”的理解有所不同
B.诺贝尔文学奖最初多关注那些透过温和的人道主义显现出真、善、美的文学 作品,使人们在尖锐的社会矛盾下仍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 C.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标准开始向意识形态评价方向 倾斜,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审美标准。 D.从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对获奖作品的文学主题关注重心的变迁,我们可以窥见 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的审美观念的变化态势 2.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A.自19世纪中叶起,欧洲人在反思人与现实的关系时,开始追求以人与现实的 和谐为核心的古典式的和谐之美,它折射出当时欧洲人对人与现实关系的向往与 期待。 B.传统文学观念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受到严重的冲击,于是,从人生的 悲剧性体验中发现美与善开始取代乐观主义倾向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西方文学更多地从丑的角度来反思现实对人类心灵 的扭曲与异化。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冷战和全球核威胁,使人类的精神从悲观走向了 绝望,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开始流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后现代文学批评反对形而上学、反对普遍性,突出差别性、个别性的文学观 念使文学批评更注重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对人进行现实的反思 B.从19世纪中叶起,经两次世界大战,进入20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的审 美标准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由原来的低层次不断上升,最终呈现一种多元化的 审美标准 C.二战后,西方现代作家不再努力去描绘外在于人的社会现实,而是由对人与 现实的关系的反思上升到对人的本质的反思。 D.二战后,现代主义文学尽可能表现人在被异化的社会中所体验到的压抑、焦 虑、孤独和虚无,反传统、反理性、反艺术的倾向开始得到主流批评界的普遍认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沆少好学,器度宏远,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 相府召试约束边将诏书,既奏御,太宗甚悦,命直史馆。雍熙三年,太宗谓宰相 曰:“李沆、宋湜,皆嘉士也。”即命中书召试,并除右补阙、知制诰。沆位最 下,特升于上。四年,与翰林学士宋白同知贡举。谤议虽众,而不归咎于沆。入 翰林为学士。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真宗还,沆迎于郊,命坐置酒 慰劳久之。真宗问治道所宜先,沆曰:“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 问其人,曰:“如梅询、曾致尧等是矣。”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 弱,盖奸邪难辨尔。沆对曰:“佞言似忠,奸言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 以为真奸邪是也。”真宗曰:“奸邪之迹,虽曰难辨,然久之自败, 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 为不可。”其议遂寝。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
B.诺贝尔文学奖最初多关注那些透过温和的人道主义显现出真、善、美的文学 作品,使人们在尖锐的社会矛盾下仍然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 C.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诺贝尔文学奖的评价标准开始向意识形态评价方向 倾斜,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审美标准。 D.从百年诺贝尔文学奖对获奖作品的文学主题关注重心的变迁,我们可以窥见 19 世纪中叶以来西方文学批评的审美观念的变化态势。 2.下列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 ( ) A.自 19 世纪中叶起,欧洲人在反思人与现实的关系时,开始追求以人与现实的 和谐为核心的古典式的和谐之美,它折射出当时欧洲人对人与现实关系的向往与 期待。 B.传统文学观念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而受到严重的冲击,于是,从人生的 悲剧性体验中发现美与善开始取代乐观主义倾向。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西方文学更多地从丑的角度来反思现实对人类心灵 的扭曲与异化。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战后的冷战和全球核威胁,使人类的精神从悲观走向了 绝望,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开始流行。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后现代文学批评反对形而上学、反对普遍性,突出差别性、个别性的文学观 念使文学批评更注重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对人进行现实的反思。 B.从 19 世纪中叶起,经两次世界大战,进入 20 世纪以来,诺贝尔文学奖的审 美标准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由原来的低层次不断上升,最终呈现一种多元化的 审美标准。 C.二战后,西方现代作家不再努力去描绘外在于人的社会现实,而是由对人与 现实的关系的反思上升到对人的本质的反思。 D.二战后,现代主义文学尽可能表现人在被异化的社会中所体验到的压抑、焦 虑、孤独和虚无,反传统、反理性、反艺术的倾向开始得到主流批评界的普遍认 同。 二、古代诗文阅读(共 36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4——7 题。(19 分)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人。沆少好学,器度宏远,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甲科。 相府召试约束边将诏书,既奏御,太宗甚悦,命直史馆。雍熙三年,太宗谓宰相 曰:“李沆、宋湜,皆嘉士也。”即命中书召试,并除右补阙、知制诰。沆位最 下,特升于上。四年,与翰林学士宋白同知贡举。谤议虽众,而不归咎于沆。入 翰林为学士。 会契丹犯边,真宗北幸,命沆留守,京师肃然。真宗还,沆迎于郊,命坐置酒, 慰劳久之。真宗问治道所宜先,沆曰:“不用浮薄新进喜事之人,此最为先。” 问其人,曰:“如梅询、曾致尧等是矣。”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 弱,盖奸邪难辨尔。沆对曰:“佞言似忠,奸言似信,至如卢杞蒙蔽德宗,李勉 以为真奸邪是也。”真宗曰:“奸邪之迹,虽曰难辨,然久之自败。” 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 为不可。”其议遂寝。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
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 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 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 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 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 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 祷祠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①,大营宫 观,蒐②讲坠典③,靡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 遂谓之“圣相 景德元年七月,沆待漏将朝,疾作而归,诏太医诊视,抚问之使相望于道。明日, 驾往临问,赐白金五千两。方还宫而沆薨,年五十八。上闻之惊叹,趣驾再往, 临哭之恸,谓左右曰:“沆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岂意不享遐寿!”言 终又泣下。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沆没后,或荐梅询可用,真宗曰:“李沆尝言其非君子。”其为信倚如此。 (节选自《宋史·卷二八二·列传第四十一》有删节) 【注】①封岱祠汾:封泰山、祭汾阴。②蒐:(s∂u),同“搜”。③坠典:指已 废亡的典章制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知贡举 知:执 掌 B.然久之自败 败:失败 C.沆待漏将朝 漏:计时工具,引申为时间 D.趣驾再往 趣:急忙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沆受真宗皇帝“信倚”的一组是( ①沆位最下,特升于上 ②谤议虽众,而不归咎于沆 ③真宗北幸,命沆留守 ④其议遂寝 ⑤李文靖真圣人也 ⑥李沆尝言其非君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沆忠良纯厚,始终如一,为理政事,经常宵衣旰食,因此深得皇帝的器重 B.李沆有先识之远,他当初预言之事后来大都出现,王旦惊叹其为圣人,称其 为“圣相”。 C.李沆襟怀坦荡,公事公办,素来看不起那些常进密奏的奷佞之人。 D.李沆担心真宗正值年轻,血气方刚,不让他知道天下诸事艰难,就会纵情声 色犬马, 或者劳民伤财。 7.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 (1)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辨尔。(5分) 答 (2)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5分)
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 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以西北用兵,或至旰食。旦叹曰:“我辈安能坐致太平, 得优游无事耶?”沆曰:“少有忧勤,足为警戒。他日四方宁谧,朝廷未必无事。” 后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 旦未以为然。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旦以为细事不足烦上听。沆曰:“人 主少年,当使知四方艰难。不然,血气方刚,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 祷祠之事作矣。”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西夏纳款,遂封岱祠汾①,大营宫 观,蒐②讲坠典③,靡有暇日。旦乃以沆先识之远,叹曰:“李文靖真圣人也。” 遂谓之“圣相”。 景德元年七月,沆待漏将朝,疾作而归,诏太医诊视,抚问之使相望于道。明日, 驾往临问,赐白金五千两。方还宫而沆薨,年五十八。上闻之惊叹,趣驾再往, 临哭之恸,谓左右曰:“沆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岂意不享遐寿!”言 终又泣下。废朝五日,赠太尉、中书令,谥文靖。 沆没后,或荐梅询可用,真宗曰:“李沆尝言其非君子。”其为信倚如此。 (节选自《宋史•卷二八二•列传第四十一》有删节) 【注】①封岱祠汾:封泰山、祭汾阴。②蒐:(sǒu),同“搜”。③坠典:指已 废亡的典章制度。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同知贡举 知:执 掌 B.然久之自败 败:失败 C.沆待漏将朝 漏:计时工具,引申为时间 D.趣驾再往 趣:急忙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沆受真宗皇帝“信倚”的一组是( ) ①沆位最下,特升于上 ②谤议虽众,而不归咎于沆 ③真宗北幸,命沆留守 ④其议遂寝 ⑤李文靖真圣人也 ⑥李沆尝言其非君子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③④⑥ 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沆忠良纯厚,始终如一,为理政事,经常宵衣旰食,因此深得皇帝的器重。 B.李沆有先识之远,他当初预言之事后来大都出现,王旦惊叹其为圣人,称其 为“圣相”。 C.李沆襟怀坦荡,公事公办,素来看不起那些常进密奏的奸佞之人。 D.李沆担心真宗正值年轻,血气方刚,不让他知道天下诸事艰难,就会纵情声 色犬马, 或者劳民伤财。 7.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 分) (1)帝尝语及唐人树党难制,遂使王室微弱,盖奸邪难辨尔。(5 分) 答: (2)夫人臣有密启者,非谗即佞,臣常恶之,岂可效尤?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浣溪沙 朱敦儒(宋)①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 ②箨:竹笋的壳皮。 8.请从词中找出五个最能表现春景的意象。(5分) 9.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关系的角度赏 析这首词。(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2)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 也? 。(贾谊《过秦论》)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 (4)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 楼》) 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铁 周海亮 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小锤轻敲 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面团般变 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几点火光飞溅老铁匠 腰间的牛皮围裙,又在霎时熄灭。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星光点点 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得沉重, 表情也开始痛苦。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歇一歇喝口水,他说,你好 像心不在焉。 小铁匠没有搭话。 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 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汉奸。 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 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 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 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
答: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11 分) 浣溪沙 朱敦儒(宋)①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注]①朱敦儒(1081-1159 ),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 时。 ②箨:竹笋的壳皮。 8 .请从词中找出五个最能表现春景的意象。(5 分) 9 .古人认为,“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关系的角度赏 析这首词。(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2)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 也? 。(贾谊《过秦论》) (3)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 楼》)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铁 周海亮 红色的铁伏在砧上,任一把大钳夹持,任两把铁锤反复锻打。老铁匠的小锤轻敲 上去,如蜻蜓点水,小铁匠的大锤紧跟上来,似巨雷轰顶。柔软的铁像面团般变 着形状,灼烫的火星在大锤落下的瞬间如烟花般迸散绽放。几点火光飞溅老铁匠 腰间的牛皮围裙,又在霎时熄灭。围裙就像黄褐色的天幕,黑色的星光点点。 炉火熊熊,红和蓝的火焰缠绕交织。小铁匠气喘吁吁,挥锤的胳膊渐渐变得沉重, 表情也开始痛苦。老铁匠看看他,停下手里的小锤。歇一歇喝口水,他说,你好 像心不在焉。 小铁匠没有搭话。 因为这把刀?老铁匠问他。 小铁匠只好点点头。他用一条黑色的毛巾擦着彤红的脸膛,村里人都说你是汉奸。 还说你是小汉奸?老铁匠面无表情。 那是肯定,小铁匠瞪着老铁匠,干脆我们逃了吧!夜里咱们爷俩…… 你觉得能逃出去吗?老铁匠仍然面无表情。 那也不打了!小铁匠把毛巾狠狠地扔到地上,不打能怎样呢?大不了是一死
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再 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 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鞘 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来取 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他问老铁匠,全是 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的军 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老铁匠微微一笑,手 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 小野向老铁匠翘起拇指,好快的刀!又摆摆手,示意身边的日本兵接过刀。想不 到老铁匠却退后一步,说,刀暂时不能拿走 不能拿走?小野愣住。 不能拿走。老铁匠说,刀柄上还没有刻字 刻字? 这是规矩。老铁匠说,只有刀柄上刻了字,才算一把刀打造完毕,刀才算有了主 人。如果你信得过我,后天过来取刀。 小野想想,再看看老铁匠,再想想,再看看老铁匠,然后点点头。他在一张纸片 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递给老铁匠。要刻得和这个一模一样,小野说,能办到吧? 老铁匠笑笑,没问题 别耍花样啊 放 后天我来取刀! 请! 可是第二天老铁匠就不见了,连同那把削铁如泥的军刀。小野暴跳如雷,他把全 村人驱赶到一起,逼他们说出老铁匠的下落。当然没有人说。也许连他们也不知 道。也许连小铁匠也不知道。一一日本人早在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口设下重重 关卡,老铁匠的突然失踪,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愤怒的小野几次想毙掉小铁匠,可是他终未下手。他们正在村后的山上修筑工事, 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位强壮的铁匠。 个月后的一个夜里,山上的壮丁们突然组织了一次暴动。他们用石块打死四个 看守,然后四散而逃。尽管日本人的机关枪哒哒扫个不停,可是最终,还是有三 十多人逃了出去。 小铁匠在突围中中弹身亡。据说他是这次暴动的组织者。据说他在临死前只说了 一句话。他说,爹告诉我,能屈能伸才是铁。 再后来,日本人就投降了。 多年后他们那栋老房子突然倒塌。在一个雨夜,伴着一道划破天空的闪电。人们 在听到一声闷响后爬起来看,就惊呆了 那房子,只剩下一面伫立的墙 那面墙里,镶着一位伫立的老人。只剩白色骨架的老人, 风雨中,白色骨架岿然不动,似乎他的每块骨头,都闪烁出红和蓝的光泽 红色像铁锈或者红的炉火。蓝色像刀锋或者蓝的炉火。 白色骨架的手里,紧握着一把刀。军刀 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不打?老铁匠苦笑,不打铁,我们还是铁匠吗?他站起身,从熊熊炉火中钳出再一 次变得柔软的铁,用力按到砧上。儿啊,开锤! 军刀在两个月以后打造完毕。青蓝的刀锋,弧形的刀柄,雕了简洁图案的刀鞘。 刀似乎可以斩断目光和阳光,那是一把令人胆寒的好刀。小野小队长按时过来取 刀,身边跟着四个持枪的日本兵。他盯着刀,嘴角不停抖动。他问老铁匠,全是 铁的?老铁匠说,当然。小野再问,如何?老铁匠说,可试。小野就抽出腰间的军 刀,哇哇怪叫着冲上来,一道寒光自上而下,直逼老铁匠。老铁匠微微一笑,手 中刀轻轻一迎,“噗”一声响,小野的军刀,便折为两截。 小野向老铁匠翘起拇指,好快的刀!又摆摆手,示意身边的日本兵接过刀。想不 到老铁匠却退后一步,说,刀暂时不能拿走。 不能拿走?小野愣住。 不能拿走。老铁匠说,刀柄上还没有刻字。 刻字? 这是规矩。老铁匠说,只有刀柄上刻了字,才算一把刀打造完毕,刀才算有了主 人。如果你信得过我,后天过来取刀。 小野想想,再看看老铁匠,再想想,再看看老铁匠,然后点点头。他在一张纸片 上写下自己的名字,递给老铁匠。要刻得和这个一模一样,小野说,能办到吧? 老铁匠笑笑,没问题。 别耍花样啊! 放心! 后天我来取刀! 请! 可是第二天老铁匠就不见了,连同那把削铁如泥的军刀。小野暴跳如雷,他把全 村人驱赶到一起,逼他们说出老铁匠的下落。当然没有人说。也许连他们也不知 道。也许连小铁匠也不知道。——日本人早在村子通往外界的唯一路口设下重重 关卡,老铁匠的突然失踪,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 愤怒的小野几次想毙掉小铁匠,可是他终未下手。他们正在村后的山上修筑工事, 这个时候他们需要一位强壮的铁匠。 一个月后的一个夜里,山上的壮丁们突然组织了一次暴动。他们用石块打死四个 看守,然后四散而逃。尽管日本人的机关枪哒哒扫个不停,可是最终,还是有三 十多人逃了出去。 小铁匠在突围中中弹身亡。据说他是这次暴动的组织者。据说他在临死前只说了 一句话。他说,爹告诉我,能屈能伸才是铁。 再后来,日本人就投降了。 多年后他们那栋老房子突然倒塌。在一个雨夜,伴着一道划破天空的闪电。人们 在听到一声闷响后爬起来看,就惊呆了。 那房子,只剩下一面伫立的墙。 那面墙里,镶着一位伫立的老人。只剩白色骨架的老人。 风雨中,白色骨架岿然不动,似乎他的每块骨头,都闪烁出红和蓝的光泽。 红色像铁锈或者红的炉火。蓝色像刀锋或者蓝的炉火。 白色骨架的手里,紧握着一把刀。军刀。 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小说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但老铁匠的失踪、小铁匠的组织暴动,来得太 突然了,这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B.小说一开始写老铁匠得知自己被村人说成是汉奸后仍面无表情地打铁,说明 老铁匠一开始并没有想要反抗,而是逆来顺受想要忍气吞声躲过这一劫 C.“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文字简练,系点睛之笔,对主题进 行了阐释与深化,使标题的匠心得以彰显。 D.小说以饱含深情的笔调,用爱国主义者的鲜血和骨气让一块普通的铁拥有了 震撼心灵的内涵,老铁匠与小铁匠互相映衬,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美。 E.作者运用悬念,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出 了父子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大形象。 (2)“铁”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中的老铁匠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4)老铁匠说,“能屈能伸才是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全文并联系 现实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分) 第II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新疆青河县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草原文化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 夏天,前往游览观光的中外客人及考古探密的学者不绝如缕。 B.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涉及“三鹿”等多家知名品牌的毒奶粉事件,其后果 和影响耸人听闻。 C.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很, 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D.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 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让可拆卸的奥运会场馆“伦敦碗”成为了海内外各 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它的美丽身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金九银十”历来是楼市旺季,但进入九月以来,各大一线城市房地产业销售 纷纷遭遇“滑铁卢”,主要的原因是政府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政策造成的 C.国庆长假的第二天,对于故宫保卫处而言,是整个国庆长假中安保压力最大 的一项工作,上午11时,此前规定的8万限流人数就已突破,处于超负荷运转 状态了 D.“天宫一号”将会在升空一个月后和神舟八号进行对接试验,并将在两年内 和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交会对接,这将为我国顺利地建立自己的国际空间站奠定 基础。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 裁
A.小说情节曲折、极富戏剧性,但老铁匠的失踪、小铁匠的组织暴动,来得太 突然了,这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B.小说一开始写老铁匠得知自己被村人说成是汉奸后仍面无表情地打铁,说明 老铁匠一开始并没有想要反抗,而是逆来顺受想要忍气吞声躲过这一劫。 C.“刀柄上清晰地刻着三个字:中国铁。”文字简练,系点睛之笔,对主题进 行了阐释与深化,使标题的匠心得以彰显。 D.小说以饱含深情的笔调,用爱国主义者的鲜血和骨气让一块普通的铁拥有了 震撼心灵的内涵,老铁匠与小铁匠互相映衬,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完美。 E.作者运用悬念,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出 了父子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祖国尊严的高大形象。 (2)“铁”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中的老铁匠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4)老铁匠说,“能屈能伸才是铁”。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结合全文并联系 现实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 分) 第 II 卷 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新疆青河县奇特的自然景观和神秘的草原文化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年 夏天,前往游览观光的中外客人及考古探密的学者不绝如缕。 B.波及全国大部分地区、涉及“三鹿”等多家知名品牌的毒奶粉事件,其后果 和影响耸人听闻。 C.再过几个月就要高中毕业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好像漫长得很, 可现在回头一想,却如白驹过隙一般。 D.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 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在 2012 年伦敦奥运会上,让可拆卸的奥运会场馆“伦敦碗”成为了海内外各 大媒体关注的焦点,它的美丽身姿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金九银十”历来是楼市旺季,但进入九月以来,各大一线城市房地产业销售 纷纷遭遇“滑铁卢”,主要的原因是政府一系列严厉的调控政策造成的。 C.国庆长假的第二天,对于故宫保卫处而言,是整个国庆长假中安保压力最大 的一项工作,上午 11 时,此前规定的 8 万限流人数就已突破,处于超负荷运转 状态了。 D.“天宫一号”将会在升空一个月后和神舟八号进行对接试验,并将在两年内 和神舟九号、神舟十号交会对接,这将为我国顺利地建立自己的国际空间站奠定 基础。 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 分) 马远画山水布局简妙,他善于对现实的自然景色作大胆地概括、剪 裁。 。 。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 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 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 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 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③①②⑤④⑥B.②⑤④⑥①③C.①②⑤⑥④③D.①③②⑤④⑥ 15、阅读下列文字,概括文段的内容要点。(不超过30字)(5分) 央视《真相调査》栏目调查显示,其委托的国内一个具有领先水平的专业电子检 测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目前市面售卖的金属纤维或银离子防辐射孕妇装足够抵 挡单一来源的近90%的辐射;而模拟现实复杂辐射环境试验发现,电磁波在这 些服装里有反射,相当于对信号有收集作用,这意味着都市准妈妈们所热衷的 “标准装备”对于来自某些方向的辐射源不仅没有防护作用,反而会令辐射强度 变大。有学者称,现实环境中的辐射源非单一非单向,这些辐射会被接触电磁辐 射的身体的任何部位吸收或反射;日常电器产生的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甚微 个人只有穿着像宇航服那样的全封闭式屏蔽服,人体才有可能不接触电磁辐射。 新闻要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修辞句式与示例 相同。(6分) 江水奔流不息,炫出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 树木傲雪参天,炫出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 山岭巍峨起伏,炫出的是自己坚强的体魄。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 “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 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 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 800字;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 , 。这真是“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 妙境”! ①他的山水画,画面上常常留出大片空白,空旷渺漠,意境十分深远 ②他的名作《寒江独钓图》,只画了漂浮于水面的一叶扁舟和一个独坐在船上垂 钓的渔翁 ③他画山,常画山之一角;画水,常画水之一涯,其他景物也十分简练 ④然而,就是这片空白表现出了烟波浩渺的江水和极强的空间感,衬托了江上寒 意萧瑟的气氛 ⑤四周除了寥寥几笔的微波之外,几乎全为空白 ⑥从而更加集中地刻画了渔翁专心于垂钓的神气,也给欣赏者提供了一种渺远的 意境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A.③①②⑤④⑥ B.②⑤④⑥①③ C.①②⑤⑥④③ D.①③②⑤④⑥ 15、阅读下列文字,概括文段的内容要点。(不超过 30 字)(5 分) 央视《真相调查》栏目调查显示,其委托的国内一个具有领先水平的专业电子检 测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目前市面售卖的金属纤维或银离子防辐射孕妇装足够抵 挡单一来源的近 90%的辐射;而模拟现实复杂辐射环境试验发现,电磁波在这 些服装里有反射,相当于对信号有收集作用,这意味着都市准妈妈们所热衷的 “标准装备”对于来自某些方向的辐射源不仅没有防护作用,反而会令辐射强度 变大。有学者称,现实环境中的辐射源非单一非单向,这些辐射会被接触电磁辐 射的身体的任何部位吸收或反射;日常电器产生的辐射对人体健康影响甚微;一 个人只有穿着像宇航服那样的全封闭式屏蔽服,人体才有可能不接触电磁辐射。 新闻要 点: 16、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修辞句式与示例 相同。(6 分) 江水奔流不息,炫出的是自己澎湃的波涛; 树木傲雪参天,炫出的是自己无边的苍翠; 山岭巍峨起伏,炫出的是自己坚强的体魄。 五、写作(60 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 分) 一阵风吹来,一片叶子脱离树枝,飞向了天空。 “我会飞了,我会飞了。”叶子边飞边喊,“我要飞上天了!” 叶子飞呀飞,飞过了一棵棵树,飞过了一只只栖息在电线上的鸟。 “哈哈,我飞得比你们高。”叶子得意洋洋地对鸟儿说。 又一阵风吹过,叶子在天空中打了几个转,被吹落到一个小水坑里,随即被路过 的一头牛踩进了淤泥里,不见了踪影。 一只鸟感叹地对它的孩子说:“看到了吧,如果不依靠自己的力量,风既可以把 你吹上天,也可以把你吹进烂泥潭。要飞翔,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 800 字;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1.B(因果倒置,应是“社会矛盾虽然日益尖锐,但人们仍然对生活和未来 充满信心。受此影响,诺贝尔文学奖最初十几年多关注那些透过温和的人道主义 显现出真、善、美的文学作品”。)2.C(张冠李戴,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后的西方文学”。)3.B(无中生有,“原来的低层次”的说法不正确) 、4、B.败,败露。5、C.①②两句的陈述主体是太宗皇帝。⑤是王旦的评价, 不符合题干要求。③说真宗率军出征,把京城留给李沆。④说真宗想封刘氏为贵 妃,因李沆反对,就不再坚持。⑥说真宗曾因李沆说过梅询不是君子于是就否决 了臣子对梅询的举荐。此三项符合题干要求。6、A.“经常宵衣旰食,因此深得 皇帝的器重”错,只是因为西北用兵“或至旰食”,而未“经常”。皇帝器重也 非“因此”之故 7、(1)、皇帝曾说到唐朝人结党营私难以制约,最后导致王室衰弱,大概是因为 忠奸难以分辨罢了 (2)、作为大臣有密奏的人,不是进谗言就是奸佞小人,我非常讨厌他们,怎么能 效仿他们?” 8、(1)细雨、碧水、春燕衔泥(燕子)、修篁、新杏(5分,每个1分。) 9、(2)以乐景衬悲情,(2分)用江南清明之美景来衬托作者故国(北宋)灭 亡之悲情。(意思对即可得4分) 11、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A给1分;答B、E不给分。(A.这叫“艺 术留白”,是为了让读者“参与创作”,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并得到不一样的 作品内涵或启发。B.结合下文可知,老铁匠面无表情说明他胸有成竹,早就想 好了反抗到底的策略。E.文中没有心理描写。) (2)①铁是本文的线索。②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重要情节。③铁暗示本文的 主题,象征着中国人民钢铁般的傲骨和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 (3)①从老铁匠锻造的削铁如泥的军刀可以看出他的技艺高超;②从他面对村 人的误解从容淡定、面对敌人的淫威沉着周旋可以看出他的能屈能伸,临危不惧 ③从他最后突然失踪化为墙中骨架可以看出他视死如归,坚决反抗的爱国精神 (4)同意。(2分 ①我们需要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许更需要忍辱负重。 块普通的铁,只有忍耐住千百次锻打的痛苦,才会在火与锤的唤呼下变得刚硬 锋利,成为削铁如泥的利器;一个平凡的人,只有经受得起被他人误解,能屈能 伸,才能够等待最佳时机一击制胜,成就不凡的人生。(2分) ②我们不但要懂得去爱国,更需要掌握爱国的方式。在抗击外族侵略时期,勇敢 献身是爱国。在和平建设时期,理智、合法地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感,做好自己的 本职工作,韬光养晦,建设强大的祖国同样是爱国。头脑发热冲动的打砸国人的 日产汽车,焚烧国内的家乐福超市都是不理智不合法的伪爱国。(2分) ③我们在生活中,在失意时能忍耐,在逆境或困境中能乐观向上,在得意时能信 心百倍干一番大事业,这才是我们做人的应有之义。(2分) 12.C(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快。A项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 音细微悠长。B项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应改为“骇人 听闻”。D项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地迁移,词义与句意相反。) 13.D(A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在…上”或“让”;B.句式杂糅; C.搭配不当。)
一、1.B(因果倒置,应是“社会矛盾虽然日益尖锐,但人们仍然对生活和未来 充满信心。受此影响,诺贝尔文学奖最初十几年多关注那些透过温和的人道主义 显现出真、善、美的文学作品”。)2.C(张冠李戴,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 发后的西方文学”。)3.B(无中生有,“原来的低层次”的说法不正确) 二、4、B.败,败露。5、C.①②两句的陈述主体是太宗皇帝。⑤是王旦的评价, 不符合题干要求。③说真宗率军出征,把京城留给李沆。④说真宗想封刘氏为贵 妃,因李沆反对,就不再坚持。⑥说真宗曾因李沆说过梅询不是君子于是就否决 了臣子对梅询的举荐。此三项符合题干要求。6、A.“经常宵衣旰食,因此深得 皇帝的器重”错,只是因为西北用兵“或至旰食”,而未“经常”。皇帝器重也 非“因此”之故。 7、⑴、皇帝曾说到唐朝人结党营私难以制约,最后导致王室衰弱,大概是因为 忠奸难以分辨罢了。 ⑵、作为大臣有密奏的人,不是进谗言就是奸佞小人,我非常讨厌他们,怎么能 效仿他们?” 8、(1)细雨、碧水、春燕衔泥(燕子)、修篁、新杏(5 分,每个 1 分。) 9、(2)以乐景衬悲情,(2 分)用江南清明之美景来衬托作者故国(北宋)灭 亡之悲情。(意思对即可得 4 分) 11、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答 C 给 3 分,答 D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 B、E 不给分。(A.这叫“艺 术留白”,是为了让读者“参与创作”,引发读者深入的思考,并得到不一样的 作品内涵或启发。B.结合下文可知,老铁匠面无表情说明他胸有成竹,早就想 好了反抗到底的策略。E.文中没有心理描写。) (2)①铁是本文的线索。②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和重要情节。③铁暗示本文的 主题,象征着中国人民钢铁般的傲骨和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 (3)①从老铁匠锻造的削铁如泥的军刀可以看出他的技艺高超;②从他面对村 人的误解从容淡定、面对敌人的淫威沉着周旋可以看出他的能屈能伸,临危不惧; ③从他最后突然失踪化为墙中骨架可以看出他视死如归,坚决反抗的爱国精神。 (4)同意。(2 分) ①我们需要坚定的爱国主义精神,但在特殊情况下,我们也许更需要忍辱负重。 一块普通的铁,只有忍耐住千百次锻打的痛苦,才会在火与锤的唤呼下变得刚硬 锋利,成为削铁如泥的利器;一个平凡的人,只有经受得起被他人误解,能屈能 伸,才能够等待最佳时机一击制胜,成就不凡的人生。(2 分) ②我们不但要懂得去爱国,更需要掌握爱国的方式。在抗击外族侵略时期,勇敢 献身是爱国。在和平建设时期,理智、合法地表达我们的爱国情感,做好自己的 本职工作,韬光养晦,建设强大的祖国同样是爱国。头脑发热冲动的打砸国人的 日产汽车,焚烧国内的家乐福超市都是不理智不合法的伪爱国。(2 分) ③我们在生活中,在失意时能忍耐,在逆境或困境中能乐观向上,在得意时能信 心百倍干一番大事业,这才是我们做人的应有之义。(2 分) 12.C(白驹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快。A 项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 音细微悠长。B 项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震惊。应改为“骇人 听闻”。D 项安土重迁:意为留恋故土,不肯轻易地迁移,词义与句意相反。) 13. D(A 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删去“在……上”或“让”;B.句式杂糅; C.搭配不当。)
14.A(由第一句介绍马远的山水画具有善于概括、剪裁的特点可知,紧承其后 的应是说明马远在山水画中对山、对水的处理,所以第一处应填③。接着由其画 面简清的特点引出马远的山水画善留白,可知第二处应填①。其他四处以马远的 名作《寒江独钓图》为例来说明其中“空白”的艺术效果,特别注意横线处的两 个逗号,然后可确定后四处应填②⑤④⑥。) 15.(5分)央视调查显示市面售卖的金属纤维防辐射孕妇装有害无益。 (“央视调查发现”“市面上售卖”“金属纤维防辐射孕妇装”“有害无 益”(或“愈防愈甚”“越防愈厉害”)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5分) 16.(每句2分,从贴切、修辞“拟人”、句式方面酌情赋分) 草原纵横千里,炫出的是自己宽广的胸怀。 蓝天空旷无垠,炫出的是自己明净的苍穹 大海浩瀚渺远炫出的是自己苍茫的壮美 附【参考译文】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今河北邯郸肥乡县)人。李沆年少时爱好学习,器度 博大,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五年,李沆考中甲科进士。宰相主持考试官员们 起草约束边将的诏书,李沆的奏章交上后,宋太宗很高兴,让他出仕史馆工作。 雍熙(宋太宗年号)三年,宋太宗对宰相说:“李沆、宋湜,都是好官。”当即 命中书省召他们考试,一同升任为右补阙、知制诰。李沆的职位最低,特地调到 最高。雍熙四年,李沆和翰林学士宋白一同主持科考。虽然这次考试招来的诽谤 很多,但是朝廷没有归咎于李沆。召进朝廷担任翰林学士 适逢契丹人侵犯边境,宋真宗到北部巡幸,命李沆留守京城,京城被他治理的井 井有条。宋真宗回来后,李沆到郊外迎接,宋真宗命他坐下,赏赐酒席,慰劳了 很长时间。宋真宗询问治理国家应该先注意什么,李沆说:“不选用浅薄好大喜 功的人,这是最应该注意的。”宋真宗又问谁是这样的人,李沆说:“比如梅询 曾致尧等人就是。”皇帝曾说到唐朝人结党营私难以制约,最后导致王室衰弱, 大概是因为忠奷难以分辨罢了。李沆回答说:“奸佞的言语好像很忠心、很诚实, 比如卢杞蒙蔽唐德宗,李勉就认为他是真正的奷邪小人。”宋真宗说:“奸邪小 人的做法,虽然说难以分辨,但是时间长了自然就败露了。 一天晚上,宋真宗派使者拿着手谕打算册立刘氏为贵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用蜡 烛烧掉了诏书,并告诉使者说:“就说我李沆认为这样做不可。”宋真宗的这个 决定就取消了。宋真宗认为李沆从不打秘密的报告,对他说:“别人都有密奏, 只有你没有,为什么?”李沆回答说:“我身为宰相,公事公办,何必用密奏? 作为大臣有密奏的人,不是进谗言就是奸佞小人,我非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 李沆担任宰相,王旦参知政事,因为西北地区打仗,有时李沆半夜才吃饭。王旦 感叹说:“我们怎么还能坐享太平,天天没事干呢?”李沆说:“心中稍微忧虑 国事,就能起到警戒的作用。就算天下安宁,朝廷也未必无事。”后来契丹要求 和亲,王旦问怎么办,李沆说:“好倒是好,但是如果边境上的隐患消除了,就 怕皇上渐渐的产生奢侈的做法。”王旦不以为然。李沆又每天把各地的水旱灾害 盗贼叛乱的事情上奏,王旦认为小事不足以麻烦皇帝知道。李沆说:“皇上还年 轻,应当让他知道治理国家的艰难。否则,他血气方刚,就算不关心声色犬马 土木、战争、祭祀的事情也会不断兴起。”李沆死后,宋真宗认为已经和契丹议 和了,西夏也向宋朝进贡,于是封禅泰山、祭祀汾水,大力营造宫殿,搜寻一些
14.A (由第一句介绍马远的山水画具有善于概括、剪裁的特点可知,紧承其后 的应是说明马远在山水画中对山、对水的处理,所以第一处应填③。接着由其画 面简清的特点引出马远的山水画善留白,可知第二处应填①。其他四处以马远的 名作《寒江独钓图》为例来说明其中“空白”的艺术效果,特别注意横线处的两 个逗号,然后可确定后四处应填②⑤④⑥。) 15.(5 分)央视调查显示市面售卖的金属纤维防辐射孕妇装有害无益。 (“央视调查发现”“市面上售卖”“金属纤维防辐射孕妇装”“有害无 益”(或“愈防愈甚”“越防愈厉害”)各 1 分,句意通顺 1 分,共 5 分) 16. (每句 2 分,从贴切、修辞“拟人”、句式方面酌情赋分) 草原纵横千里,炫出的是自己宽广的胸怀。 蓝天空旷无垠,炫出的是自己明净的苍穹 大海浩瀚渺远 炫出的是自己苍茫的壮美 附【参考译文】 李沆,字太初,洺州肥乡(今河北邯郸肥乡县)人。李沆年少时爱好学习,器度 博大,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五年,李沆考中甲科进士。宰相主持考试官员们 起草约束边将的诏书,李沆的奏章交上后,宋太宗很高兴,让他出仕史馆工作。 雍熙(宋太宗年号)三年,宋太宗对宰相说:“李沆、宋湜,都是好官。”当即 命中书省召他们考试,一同升任为右补阙、知制诰。李沆的职位最低,特地调到 最高。雍熙四年,李沆和翰林学士宋白一同主持科考。虽然这次考试招来的诽谤 很多,但是朝廷没有归咎于李沆。召进朝廷担任翰林学士。 适逢契丹人侵犯边境,宋真宗到北部巡幸,命李沆留守京城,京城被他治理的井 井有条。宋真宗回来后,李沆到郊外迎接,宋真宗命他坐下,赏赐酒席,慰劳了 很长时间。宋真宗询问治理国家应该先注意什么,李沆说:“不选用浅薄好大喜 功的人,这是最应该注意的。”宋真宗又问谁是这样的人,李沆说:“比如梅询、 曾致尧等人就是。”皇帝曾说到唐朝人结党营私难以制约,最后导致王室衰弱, 大概是因为忠奸难以分辨罢了。李沆回答说:“奸佞的言语好像很忠心、很诚实, 比如卢杞蒙蔽唐德宗,李勉就认为他是真正的奸邪小人。”宋真宗说:“奸邪小 人的做法,虽然说难以分辨,但是时间长了自然就败露了。” 一天晚上,宋真宗派使者拿着手谕打算册立刘氏为贵妃,李沆当着使者的面用蜡 烛烧掉了诏书,并告诉使者说:“就说我李沆认为这样做不可。”宋真宗的这个 决定就取消了。宋真宗认为李沆从不打秘密的报告,对他说:“别人都有密奏, 只有你没有,为什么?”李沆回答说:“我身为宰相,公事公办,何必用密奏? 作为大臣有密奏的人,不是进谗言就是奸佞小人,我非常讨厌他们,怎么能效仿 他们?” 李沆担任宰相,王旦参知政事,因为西北地区打仗,有时李沆半夜才吃饭。王旦 感叹说:“我们怎么还能坐享太平,天天没事干呢?”李沆说:“心中稍微忧虑 国事,就能起到警戒的作用。就算天下安宁,朝廷也未必无事。”后来契丹要求 和亲,王旦问怎么办,李沆说:“好倒是好,但是如果边境上的隐患消除了,就 怕皇上渐渐的产生奢侈的做法。”王旦不以为然。李沆又每天把各地的水旱灾害、 盗贼叛乱的事情上奏,王旦认为小事不足以麻烦皇帝知道。李沆说:“皇上还年 轻,应当让他知道治理国家的艰难。否则,他血气方刚,就算不关心声色犬马, 土木、战争、祭祀的事情也会不断兴起。”李沆死后,宋真宗认为已经和契丹议 和了,西夏也向宋朝进贡,于是封禅泰山、祭祀汾水,大力营造宫殿,搜寻一些
已废亡的典章制度,没有一天空闲过。王旦才觉得李沆预见的长远,感叹说:“李 文靖真是圣人啊。”就称李沆为“圣相” 景德(宋真宗年号)元年七月,李沆正等待着上朝,突然疾病发作就回去了,皇 帝派太医去诊断,派去询问病情的使者在路上接连不断。第二天,皇帝亲自前去 探视,赏赐给他白金五千两。正要回到宫中的时候李沆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 皇上听到后非常震惊,赶紧又回驾前去,对着遗体痛哭,对身边的人说:“李沆 身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谁知道竟不能长寿!”说完又落泪。停朝五天, 追赠李沆为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 李沆死后,有人推荐梅询,宋真宗说:“李沆曾告诉我说他不是真君子。”他被 宋真宗信赖达到这种地步
已废亡的典章制度,没有一天空闲过。王旦才觉得李沆预见的长远,感叹说:“李 文靖真是圣人啊。”就称李沆为“圣相”。 景德(宋真宗年号)元年七月,李沆正等待着上朝,突然疾病发作就回去了,皇 帝派太医去诊断,派去询问病情的使者在路上接连不断。第二天,皇帝亲自前去 探视,赏赐给他白金五千两。正要回到宫中的时候李沆去世了,终年五十八岁。 皇上听到后非常震惊,赶紧又回驾前去,对着遗体痛哭,对身边的人说:“李沆 身为大臣,忠良纯厚,始终如一,谁知道竟不能长寿!”说完又落泪。停朝五天, 追赠李沆为太尉、中书令,谥号“文靖”。 李沆死后,有人推荐梅询,宋真宗说:“李沆曾告诉我说他不是真君子。”他被 宋真宗信赖达到这种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