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第十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2002年 胡鞍钢 中科院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2004年5月18日
第十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2002年) 胡鞍钢 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2004年5月18日
aha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国际背景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得中国成为极少数仍在坚持 社会主义的国家之一。 ■只有中国和越南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而其他转轨国 家都放弃了这一道路。 ■苏联解体大规模地减少了其对中国北方的军事压力, 同时越南也与中国缓和了关系,南北两方面关系的缓 和大大减轻了中国的安全压力。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坚持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大 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国,中国大量参与全球化, 进一步全面开放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国际背景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得中国成为极少数仍在坚持 社会主义的国家之一。 只有中国和越南坚持了社会主义道路,而其他转轨国 家都放弃了这一道路。 苏联解体大规模地减少了其对中国北方的军事压力, 同时越南也与中国缓和了关系,南北两方面关系的缓 和大大减轻了中国的安全压力。 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坚持政治、经济、社会的稳定,大 量的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中国,中国大量参与全球化, 进一步全面开放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邓小平南巡 ■针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是否坚 持现有的改革这一重大问题 ■中国是否能够快速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 ■重申“先富论”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到20世 纪末再来解决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 ■中国经济改革的模式应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社会主义也要搞市场经济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邓小平南巡 针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中国是否坚 持现有的改革这一重大问题。 中国是否能够快速发展。 “发展才是硬道理” 。 重申“先富论”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到20世 纪末再来解决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问题。 中国经济改革的模式应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 “社会主义也要搞市场经济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邓小平南巡 ■十四大报告主题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 么 ■实践的发展需要认识的深化,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议》中明确提出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 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有所不同,后者是建立在自由竞 争的基础上,自发地建立起来,经过了几十年甚至几 百年的时间,从自由市场经济进入现代的混合经济 十四大从“放权让利”的政策转向制度创新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邓小平南巡 十四大报告主题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 么”。 实践的发展需要认识的深化,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目 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议》中明确提出中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 国家的自由市场经济有所不同,后者是建立在自由竞 争的基础上,自发地建立起来,经过了几十年甚至几 百年的时间,从自由市场经济进入现代的混合经济。 十四大从“放权让利”的政策转向制度创新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与基本框架 ■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中国经济改革过程 基本状况的现实肯定 ■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已经达到较高程度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市场化范围不断扩大,大多数商品 价格已经放开,计划对经济的直接管理不断缩小,市 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大大增加,这反映了提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目标是对中国经济改革十几年来 实践的理论认同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与基本框架 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 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对中国经济改革过程 基本状况的现实肯定。 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已经达到较高程度。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市场化范围不断扩大,大多数商品 价格已经放开,计划对经济的直接管理不断缩小,市 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大大增加,这反映了提出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作为改革目标是对中国经济改革十几年来 实践的理论认同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CENTER OF CHINA STUDY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与基本框架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议》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取代原来的基于承包制的企 业改革。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圭 锁,反对不正当竞争,创立平等竞争的环境,形成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建立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多种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与基本框架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问 题的决议》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取代原来的基于承包制的企 业改革。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 锁,反对不正当竞争,创立平等竞争的环境,形成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建立管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多种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几点评论 ■这是一次针对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制度设计, 推动中国进入到经济转轨阶段,即用新的制度来取代 旧的制度,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取代中央集权 的计划经济体制。 ■后来十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按这一决定指 出的方向进行,正如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总结的“十四 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及十四届三 中全会作出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 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几点评论 这是一次针对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制度设计, 推动中国进入到经济转轨阶段,即用新的制度来取代 旧的制度,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取代中央集权 的计划经济体制。 后来十年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按这一决定指 出的方向进行,正如十六届三中全会所总结的“十四 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以及十四届三 中全会作出相关决定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 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几点评论 ■还有许多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有待完成,首先是建立 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框架,打破“条条专政和 块块专政”,第二就是收入分配制度,个人所得税开 征却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实际税率仍大大低于名义税 率,没有开征遗产赠予税,也没有避免收入两极分化。 建国以来有三代发展战略:毛泽东提出的第 发展 战略是以封闭式追赶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英国) 战略,以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或强固为目标, 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采用进口替代和贸易保 主义,后来毛泽东放弃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纲领,, 向“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备战、备荒、为人民 的经济方针;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几点评论 还有许多经济体制改革任务有待完成,首先是建立一 个统一、开放、有序、竞争框架,打破“条条专政和 块块专政”,第二就是收入分配制度,个人所得税开 征却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实际税率仍大大低于名义税 率,没有开征遗产赠予税,也没有避免收入两极分化。 建国以来有三代发展战略:毛泽东提出的第一代发展 战略是以封闭式追赶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英国) 战略,以建设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或强固为目标, 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采用进口替代和贸易保护 主义,后来毛泽东放弃了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纲领,转 向“以阶级斗争为纲”,实行“备战、备荒、为人民” 的经济方针;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CENTER OF CHINA STUDY ■邓小平所提出的第二代发展战略,也是改革以来的第 代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加速经济增长为目的(实行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以改革开放为发展动力,以先富论为促进发展的重要 手段,以不平衡增长战略为发展的主要方式,充分利 用了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发挥 中国的比较优势。这一战略既有其历史的进步性,也 有其厉史的局限性。 ■2003年,胡锦涛提岀第三代发展战略,也是改革以来 的第二代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则提出了“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既是对 改革第一代战略的继承,更是对其发展与创新
一、从经济改革到经济转轨 邓小平所提出的第二代发展战略,也是改革以来的第 一代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加速经济增长为目的(实行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 以改革开放为发展动力,以先富论为促进发展的重要 手段,以不平衡增长战略为发展的主要方式,充分利 用了中国的劳动力优势,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发挥 中国的比较优势。这一战略既有其历史的进步性,也 有其历史的局限性。 2003年,胡锦涛提出第三代发展战略,也是改革以来 的第二代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则提出了“以 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既是对 改革第一代战略的继承,更是对其发展与创新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政治动员与政策周期 ■1989年和1990年,中国经济处于低潮 ■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出“台阶论” 八五计划G№P年平均增长率为6%。 ■1992年5月22日,邓小平提出1993年6%的经济增 长速度不行,认为太低 ■6月20日,李鹏指出今年(指1992年)国民经济 增长速度将超过原计划的6%,而可达到9%
二、从经济过热到经济软着陆 政治动员与政策周期 1989年和1990年,中国经济处于低潮。 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提出“台阶论” 。 八五计划GNP年平均增长率为6% 。 1992年5月22日,邓小平提出1993年6%的经济增 长速度不行,认为太低。 6月20日,李鹏指出今年(指1992年)国民经济 增长速度将超过原计划的6%,而可达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