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中科院一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第八章 从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文档页数:35,文件大小:307KB,团购合买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经济改革 时代,也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对外开放时代,这是中国现代 化历史性的重大转变,主要表现为: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第八章从衣村改革到全面改革 (1978-1992年) 胡鞍钢 中科院一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2004年4月20日

第八章 从农村改革到全面改革 (1978-1992年) 胡鞍钢 中科院—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 2004年4月20日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CENTER OF CHINA STUDY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经济改革 时代,也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对外开放时代,这是中国现代 化历史性的重大转变,主要表现为: ■在思想上,冲破了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和发展了毛泽 东思想。 ■在政治上,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政治动乱,出现了建国 历史上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改善了党和国家的领导 制度,也改进了公共政策决策机制。 ■在经济上,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持续高增长的经济繁荣 时期。 ■在国际上,中国主动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不断参与经济全球化, 并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也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与贸易增长

内容提要 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进入经济改革 时代,也开创了前所未有的对外开放时代,这是中国现代 化历史性的重大转变,主要表现为: 在思想上,冲破了长期存在的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严重束缚, 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坚持和发展了毛泽 东思想。 在政治上,结束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政治动乱,出现了建国 历史上政治稳定、社会稳定、人心安定、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改善了党和国家的领导 制度,也改进了公共政策决策机制。 在经济上,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持续高增长的经济繁荣 时期。 在国际上,中国主动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不断参与经济全球化, 并从中获得更大的收益,也极大地促进了全球经济与贸易增长

中国国情研究中心 内容提要 CENTER OF CHINA STUDY ■本章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这包括国际背景、历史背景、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中国 经济改革是在什么起点和基础上开始?它的初始条件是什 么?与其他社会主义转型国家相比有哪些有利条件?又有 哪些不利条件?为什么中国的改革首先从衣村首先突破? 农村的改革何以取得惊人的成功?为什么我们说这一时期 (指1978—1992年)是“转轨”阶段?中国是如何摆 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它的经济体制发生哪些变化?这一时 期中国领导人都碰到哪些思想和理论上的障碍?又面临哪 些现实重大挑战?他们是如何认识和回答这些悬而未决的 可题?又是怎样地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与毛泽东的路线 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选择了渐进改革主义?这一时期经 济改革的正面效果是什么?出现哪些负面效果?

内容提要 本章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背景是什么? 这包括国际背景、历史背景、政治背景和经济背景。中国 经济改革是在什么起点和基础上开始?它的初始条件是什 么?与其他社会主义转型国家相比有哪些有利条件?又有 哪些不利条件?为什么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首先突破? 农村的改革何以取得惊人的成功?为什么我们说这一时期 (指1978——1992年)是“转轨”阶段?中国是如何摆 脱计划经济体制的?它的经济体制发生哪些变化?这一时 期中国领导人都碰到哪些思想和理论上的障碍?又面临哪 些现实重大挑战?他们是如何认识和回答这些悬而未决的 问题?又是怎样地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与毛泽东的路线 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他选择了渐进改革主义?这一时期经 济改革的正面效果是什么?出现哪些负面效果?

z-、经济改革背景 ■国际背景 ■二次大战之后世界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日 本、德国、亚洲四小龙都在迅速追赶美国等发 达国家,并取得明显的经济增长“奇迹” ■邓小平出访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 美国。 ■邓小平清醒的意识到长期以来执行的闭关自守 政策,是中国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而对外开 放则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一、经济改革背景 国际背景 二次大战之后世界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期,日 本、德国、亚洲四小龙都在迅速追赶美国等发 达国家,并取得明显的经济增长“奇迹”。 邓小平出访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 美国 。 邓小平清醒的意识到长期以来执行的闭关自守 政策,是中国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而对外开 放则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力

z-、经济改革背景 ■国际背景 ■70年代初的毛泽东为70年代末邓小平的对外开 放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1972年毛泽东与尼 克松的会谈打破了中美关系长期对峙、隔绝的 局面;接着是中日关系的改善;中国恢复联合 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使中国能走出国门,走 向世界

一、经济改革背景 国际背景 70年代初的毛泽东为70年代末邓小平的对外开 放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1972年毛泽东与尼 克松的会谈打破了中美关系长期对峙、隔绝的 局面;接着是中日关系的改善;中国恢复联合 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使中国能走出国门,走 向世界

z-、经济改革背景 经济背景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 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效率低下 ■从农业生产率看,一直处于增长性波动

一、经济改革背景 经济背景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 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核心问题是效率低下。 从农业生产率看,一直处于增长性波动

z-、经济改革背景 ■政治背景:拔乱反正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 严重的创伤。 ■在思想上恢复“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出毛泽 东晚年的错误。 ■在政治上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邓小平“力排众议”要求全党必须旗帜鲜明地 肯定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成果,维护毛泽东的 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一、经济改革背景 政治背景:拨乱反正 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内乱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 严重的创伤。 在思想上恢复“实事求是”的原则,指出毛泽 东晚年的错误。 在政治上是否定“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邓小平“力排众议”要求全党必须旗帜鲜明地 肯定中国革命的最基本的成果,维护毛泽东的 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z-、经济改革背景 ■中国的改革是一个什么样的改革 ■它是社会主义的改革。 ■它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 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 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 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 广泛、深刻、深刻的革命

一、经济改革背景 中国的改革是一个什么样的改革 它是社会主义的改革。 它是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 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 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 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维方式,因而是一场 广泛、深刻、深刻的革命

z-、经济改革背景 ■体制背景 ■苏联斯大林时期建立的计划经济模式及特点 在所有制方面实行公有制,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 所有制,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 ■在资源配置方式方面实行计划经济,以指令性计划 再分配社会资源,排斥市场机制。 ■在微观机制方面企业成为国家及其所属部门的“生 产单位”或附属物,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具 备“自我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一、经济改革背景 体制背景 苏联斯大林时期建立的计划经济模式及特点 在所有制方面实行公有制,建立全民所有制和集体 所有制,消灭资本主义所有制。 在资源配置方式方面实行计划经济,以指令性计划 再分配社会资源,排斥市场机制。 在微观机制方面企业成为国家及其所属部门的“生 产单位”或附属物,不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不具 备“自我决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z-、经济改革背景 ■体制背景 ■1978年改革之前的中国的计划经济特征,以及 与苏联体制不同之处 国家实行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农业生产实行全面计 划管理 ■在中国农村,国家还为农户保留了一些“自留地” “宅基地”以及荒坡、荒山等土地,农户可以用来 生产、经营各种农作物 ■一旦允许或实行农村改革,就会出现良好的改革发 展趋势

一、经济改革背景 体制背景 1978年改革之前的中国的计划经济特征,以及 与苏联体制不同之处 国家实行农产品的统派购制,农业生产实行全面计 划管理。 在中国农村,国家还为农户保留了一些“自留地”、 “宅基地”以及荒坡、荒山等土地,农户可以用来 生产、经营各种农作物。 一旦允许或实行农村改革,就会出现良好的改革发 展趋势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5页,可试读12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