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五区县2014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二)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1卷1至 6页,第Ⅱ卷7至12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 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 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項: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 合题目要求的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谥(shi)号 勾(g0u)当 否(p)极泰来 未雨绸绵(mou) B.烙(10o)印 桎梏(g0) 不(zho)着边际 长歌当(dang)哭 C.悲怆(cang) 剖(D0u)析 流煞( shang)曲水妄自菲薄() D.落枕(uo) 框( kuang)架引吭(hong)高歌刚正不阿(6)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蛰伏妥贴出其不意 夫当关,万夫莫开 B.寒勘探知书达礼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C.赝品临摹人情事故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D.籍贯飙升和颜悦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语文试题第1页(共12页)
3.下列语段横线上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2014年2月14日,天津市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通过了(天津市人口与计划 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修改后的《条例》对个别条款做了相应调整 (2)国内小家电产品规格 ,厂家为了追求利润而粗制滥造的现象也普遍存在,这都 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打击了小家电市场。 (3)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要求,天津决定自2013 年11月1日起 完成国四汽油的置换工作 A.申议良秀不齐逐步 B.审议良秀不齐逐渐 C.申议参差不齐逐渐 D.审议参差不齐逐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语文教师必须努力研究语文教学规律,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其中,学会并掌 握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提出质疑的技能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B.文化建设全方位的创新,无论是对天津这座城市而言,还是对依附天津而生的滨海新区 来说,都是意义深刻而悠远的,它有利于提升滨海新区乃至整个天津市的城市文化品位 及国际影响 C.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产活动才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基础,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民 群众才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D.水平能见度小于10.0km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称为霾或灰霾,其形成的原因是由大量极 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造成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尤善于描 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B.《谈中国诗》的作者钱钟书,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代表作品有:学术论著《谈艺录》和 《管锥编》,散文集《人·兽·鬼》,短篇小说集《写在人生边上》和长篇小说(围城 C.梁实秋是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土比亚的权 威。作品有《雅舍》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D.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H水别了,武器》丧钟为谁 而鸣》等。《老人与海)的主人公桑地亚哥是一位“背运”的老人 语文试题第2页(共12页)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守护文化的价值质点 所谓文化价值的质点,是指文化的原生价值、木质价值,价值质点是一切内容和形式的 文化创造、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生命之腱与活力之源,是文化主体劳动续就的凸显,更是文 化对人和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体现,特别是在价值量、价值形式、价值效能和价值取向均呈 多元化格局的今天,高度自觉而有效地强化文化价值的质点,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在精神价值之外的其他价值,对于文化来说,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衍生出来的制 价值。因为历来真正的文化创造者,从来都不是以年利和娱乐为目的,他们的一切劳作和创 造,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开智、养心、励志、修德,是张杨正义、布达真理、激人生、繁昌 社会。这使是文化价值的质点,也即文化价值的核心与本质所在。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 发展,文化价值的衍生物固然越来越多、越来越杂,但文化价值的质点却水远不可改变,也水 远不能改变。文化价值的质点一旦易质,其后果自当是不堪设想的。如果把赚钱当成了文化 的唯一目的,势必就要放弃文化对人和社会的引导与提升功能,必然要使文化陷入低俗,畸 的渊薮 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终极效能和主要实现方式,始终都在于它所天然赋有并理应履施 的社会性、公益性、思想导向、智能寄寓和精神内涵。文化不但要以真、善、美的方式来揭示和 表现生活与人性中的真、善、美,而且要在不可逆和个性化的艺术创造中给生活增添亮色,使 社会块发光彩,让精神得以提升,促人性更臻完美。凡此种种,既是文化的社会担当,又是文 化的效能旨归。任何内容和形式的文化创造、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都只有在赋有了这样的 性质和达臻了这样的效能之后,才可望使质点的效能实现 正因为如此,文化价值的质点也便被赋予了独具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文化价值的质 点,即是指在文化创造和文化服务过程中,不论其内容和形式如何,则都应当和必须赋有和服 滑于真、善、美的品格、性质、目标与效能,发挥思想引导和精神提升的积极作用,产生浮化社 会风气和铸冶民族灵魄的巨大就能,并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其主体价值与本质价值 文化的这一价值质点,是文化的生命线。文化一旦离数了这个价值质点,其主体价值和 终极效能便会随之而消失殆尽 语文试题第3页(共12页)
6.下列对“文化的价值质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化价值的质点就是指文化的原生价值、本质价值,文化创造既以精神教赎为目的,又 以牟利和娱乐为目的 B.文化的价值质点没有固定的内容,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今天价值取向多元化,文 化的价值质点也是多元的 C文化的价值质点是指在文化创造和服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服从于真,善、美的文化品 质、价值目标与社会效能 D.文化的价值质点是文化的生命底线,不能背离,文化一且背离价值质点,它的精神内涵 和终极效能便会消失殆尽 7.下列不属于“文化的社会担当”论据的一项是 A.文化要以真、善、美的方式来揭示和表现生活与人性中的真、善、美 B.精神价值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会衍生出许多副价值,且衍生物越来越多、越来越杂 C.文化要在不可逆和个性化的艺术创造中给生活增添亮色,促人性更臻完美 D.文化只有一个终极目的,那就是开智、养心、励志、修德,是张扬正义、布达真理、激励人 生、繁昌社会 8.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文化的价值质点是文化的本质价值,是文化创造的活力源泉,所以文化的价值质点 是不会改变的,是不会变质的。 B.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价值形式与价值取向日趋多元,文化产品必将越来越多 地沦为物欲化的精神喧嚣 C.任何事物,都只有在具体价值之后才会有意义和作用。文化的价值意义和作用巨大,但 其价值难以量化,故质点的效能难实现 D.文化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必将具体表现在引导人的思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 性更臻完美,淳化社会风气等方面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苏氏文集序 欧阳修 子友苏子美之亡后四年,始得其平生文章遗稿于太子太傅杜公之家,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子美,杜氏婿也,遂以其集归之,而告于公曰:“斯文,金玉也。弃掷埋没粪土,不能销蚀。其见 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虽其理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而物亦不 能掩也。故方其摈斥摧挫、流离穷厄之时,文章已自行于天下;虽其怨家仇人,及尝能出力而 挤之死者,至其文幸,则不能少毁而掩蔽之也。凡人之情,忽近而贵远,子美屈于今世犹若此, 其伸于后世宜如何也?” 于尝考前世文章政理之盛衰,而怪唐太宗致治几乎三王之盛,而文章不能革五代之余习 后百有余年,韩、李之徒出,然后元和之文始复于古,唐衰兵乱,又百余年而圣宋兴,天下一 定,晏然无事。又几百年,而古文始盛于今。自古治时少而乱时多,幸时治矣,文章或不能纯 粹,或迟久而不相及,何其难之若是欤?岂非难得其人欤?著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 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嗟吾子美,以一酒食之过,至废为民,而流落以死;此其可以 叹息流涕,而为当世仁人君子之职位宜与国家乐育贤材者惜也 于美之齿少于于,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天圣之间,子举进士于有司,见时学者务以言语声 偶裂,号为“时文”,以相夸尚。而子美独与其见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时人共 非笑之,而子美不顾也。其后天于患时文之界,下诏书讽魅学者以近古,由是其风渐息,而学者 精趋于古焉,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含,可谓特立之士也 子美官至大理评事、集贤校理而废,后为湖州长史以卒,享年四十有一。其状貌奇伟,望 之昂然,而即之温温,久而愈可爱基。其材虽高,而人亦不甚城忌,其击而去之者,意不在子美 也。赖天子聪明仁圣,凡当时所指名而排斥,皆蒙保全,今并列于荣,虽与子美同时饮酒得 罪之人,多一时之俊,亦被收采,进显于朝延,而子美独不幸死矣,岂非其命也?悲夫! (选自《宋八大家文选),有改动 语文试题第5页(共12页)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忽近而贵远 忽:忽视 B.晏然无事 晏:平安 C.至废为民 废:残废 D.子美之齿少于于 齿:年龄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集录之以为十卷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B.望之昂然 至于艇覆,理固宜然 C.此其可以叹息流涕 面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独子美为于举世不为之时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所劫哉 11.以下各组句子中,表明苏子美文如“金玉”或人乃“特立”的一组是 ①弃掷埋没黄土,不能销蚀 ②以一酒食之过,至度为民,而流落以能 ③独与其兄才翁及穆参军伯长作为古歌诗杂文 ④文章或不能纯粹,或迟久而不相及 ⑤虽其埋没而未出,其精气光怪,已能常自发见 ⑤其始终自守,不牵世俗趋舍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⑤ D.①③①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子美的文章如金似玉,在他遭受排斥,遇到挫折,流离困窘的时候,文章就已流传天 下,即使他的怨家仇人,也不能够损毁掩盖他的文章的光芒 B.唐朝初年,文章还留有五代文风的余习,一百多年后韩愈、李晰等人出现,文章才恢复了 古文传统;宋朝兴起后,古文就又兴盛起来 C.苏子美为文有个性思想,见解独特,与众不同,在当时文坛“时文”风行之时,他不为所 动,坚持写古体诗文,被当时很多人非议嘲笑 D.苏子美因“食之过”遭弹助而被罢言,后来任湖州长史不久死去;而当时被指名受排斥 的人被保全,得到了荣耀恩宠,并在朝廷拥任显要职务 语文试题第6页(共12页)
天津市五区县2014年高三质量调查试卷(二) 语文试卷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13小题,共114分 四、(21分) 13.把文言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见遗于一时,必有收而宝之于后世者。(3分) (2)苟一有其人,又幸而及出于治世,世其可不为之贵重而爱惜之欤?(3分) (3)其后天子患时文之弊,下诏书讽勉学者以近古。(2分) 14.间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作答,(8分) 少年游·草 见国 高观 春风吹碧,春云映绿,晓梦入芳相°。软村飞花,远随流水,一望隔香尘 萋萎多少江南恨,翻忆翠罗裙,冷落闲门,凄速古道,烟雨正悠人 [注]相:将垫 (1)“凄述古道”中“凄迷”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2分) (2)词的上片描写了怎样的图景?(3分) (3)这首词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3分) 语文试题第7页(共12页)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5分) (1)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贾谊《过秦论》) (2)丛菊两开他日泪, (杜甫《秋兴八首》)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渔舟唱晚,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膝王阁序》) (6)心非木石岂无感 !(鲍照《拟行路难》)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 端州遗砚 郑洪杰 马回头村距县城85公里,偏僻闭塞,土地贫瘠,山丘荒秃。相传当年乾隆皇帝外出巡视, 坐骑面对凄荒,甩颈嘶鸣,不愿前行,马回头据此得名。 时至1990年代,马回头村仍很贫困 惟一令村民骄做的是,德高望重的恒运老人藏有一名观。因有名观,村民才开了几回眼 界:多少年来,一辆又一辆豪华轿车不顾一路颠最驶进村里。来者多为县长、文化局长和书法 家,皆慕名赏观。 专家曾用掌心抚砚之肌肤,又以笔杆轻轻叩之,后又持镜细观观上圆点、花纹,最后方 说,此砚是四大名观之首端砚,出自肇庆端溪河注入羚兰峡汇合处,即烂柯山老坑。你看,其 色青紫莹润,石眼黑黄重晕,乃最珍贵的鸽鹆眼。这种观,石质滋润,易于发墨,不损毫毛,实 为正品名观哪!问其价,专家说不可估不可估,《明一统志》上就有“匠石识山之脉理,凿一富 自然有圆石青紫色,琢为观,可值千金”之说,何况时至今日,又何况这正宗之精品哪! 专家一席话,说得赏者目股口果,车回路转,又悄悄回来找老人,许以全家迁往县城,子 女就业,或出万元购之。但恒运老人只略略一笑说,受用不起,受用不起。执意不肯出手 三年前,又有车入村,是才上任的林县长。不同的是林县长没访蚀运老人,却随乡长村长 在村里村外查看个仔细。同来的几个科技人员,登山冈,查地形,取土样,三天后方回县城 蚀运老人站在村口,目送一路黄尘远去,热须在手,微笑 语文试题第8页(共12页)
如今三年已过,马回头村已是果木飘香,猪羊肥壮。恒运老人难抑胸中之喜,眉字间却又 锁三分心思。收获时节,一辆小车直奔老人家里,老人出迎,见是林县长,喜出望外,双手打 拱,说,我料你该来了 林县长说,前次来,父老贫苦,日月难挨,作为一县之长,怎有心思赏玩?今日专程来访 不知老人家肯否赐观一观? 饭运老人乐呵呵取出名观。但见那观大如鱼盘,厚寸余,通体青紫,造化天成,林县长观 罢惊呼一声,果然名不虚传,宝观哪宝观! 恒运老人便问县长,怎见得是宝砚? 林县长略一思忖说,观质系水云母类土矿形成,因而细嫩柔和、磨之无声,是地道的端 观精品,定为历代的贡品哪! 恒运老人又问,你看这花纹怎样? 林县长谦谦一笑说,以我抽见,贵在花纹,这是观中十几种花纹之最,叫鱼脑冻纹,可谓白 如睛云,形似团絮,呵之欲动,触之欲起! 老人复又追问,这石眼如何? 林县长再三观摩后说,这石眼圆晕相重,黄黑相间,瞠子于内,是典型的活眼 恒运老人听罢赞道,县长见地极是。还有,你看这图案雕琢细,两龙对舞,呼呼生风,进 云飘逃,吹之欲散,更见古朴的神的 林县长由衷赞道,正是正是,不知您老怎收藏了这等名砚极品? 恒运老人告之说,我先祖曾在端州为知州当差,故有缘得之。 林县长悟道,果有渊源。又是一席话后,林县长欲起身告辞。老人伸手一拦说,慢,遵先 极遗嘱,为官清正,造福一方,又精通观器者,当赠之。今日这砚就赠与林县长了,这也是老生 心愿,言罢,双手托观,请林县长纳之。 老人一番话,听得县长双眸湿润,他动情道,算来,我也出自丹青世家,祖父、父亲均小有 成就。我自幼受其陶,也识得点墨在胸,略知文房四宝。可惜这等好现,只未见。今日见 了,已是眼福,怎能再生奢望呢?再说,这等厚礼,我无功无劳,如何受得起?万万不可,万万 不可!老人执意要送,林县长说,您老祖上既在端州为差,可知包拯三掷砚的传说? 恒运老人说,当然知晓。庆历三年,包拯任端州知州,期满回京师时,没带走一观,为表 语文试题第9页(共12页)
青正,还将朋友所赠之观,尽掷于山沟中 林县长说,想来,所掷之观也非比手常吧? 恒运老人说,当然,皆是佳品。不瞒你说,此观使是色拯所掷观中之一。看这七颗石眼 列成勺形,正是相传的七星北斗名现!当年祖先目睹包拯掷观,因惜其珍贵,才历经艰难潜返 山中寻觅。可惜其余或粉或损,惟有此观落入草莽,得以保全 林县长闻听惊异,连声感慨说,历经900余年,不料在这里看到传说中之古观,老人家, 这观我更不能收了。您老就精心收藏,一者为马回头村留一财富,二者以观为证为鉴,将佳话 说与来访者,岂不更有其用吗? 老人再三相,终见林县长言辞恳切,态度肃正,只好双手颤微微将观收回放好,之后 两双手紧握良久,林县长才登车惜别。 回望渐去渐远的车子,恒运老人潸然落泪,感叹说,清如水,明如镜,爱子民,前不见古人 后却有来者!这等好官,只盼多些,再多些! (有删改) 16.“恒运老人站在村口,目送一路黄尘远去,拈须在手,微笑”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7.本文的语言极具特色,请以文中画线的句子为例进行赏析。(4分) 18.文章结尾处化用了哪首古诗?这样收尾有何效果?(4分) 19,请概括恒运老人的特点,并加以分析。(4分) 20.有人认为标题不如改为“包拯遗砚”,你有什么看法?请说明理由。(3分 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赏析,不 准确 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取材新颖,情节曲折,主旨深远,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 B.专家对端砚的鉴赏,从侧面补充了对端州遗砚的介绍,突出了其不俗的品质 C.本文善于使用人物语言表现人物,但恒运老人的语言过于典雅,和其身份和生活的环境 不符 D.本文以记叙为主,兼有抒情和描写,主要通过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人物形象鲜明 生动 E.小说欲扬先抑,通过林县长和以往官员的对比,赞扬了林县长的可贵品质 语文试题第10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