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广东卷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主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 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 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楲臧否 C.诽谤/磅礴洗涤/熵嫡亲累积/劳累 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参考答案】A 【点评】仍旧是自主命题以来稳定的考查形式,四项三列,分别考查形近字、音近字和多音 字。同时延续上年的小变化,引入成语的考查,仍旧是两组成语 B中xia、C中d、D中负。D,“俯仰”考查了两个第三声相遇,前者发第二声的经典 知识点。 A. cheng/pin C. bang/pang di D. shen/chan fu xIan xian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2014 年高考广东卷语文真题及参考答案 本试卷共 8 页,24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 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 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 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 4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 ....的一组是( ) A.驰骋./聘.请 饶恕./夙.愿 塞.翁失马/敷衍塞.责 B.瑕.疵/遐.想 遏.止/摇曳. 是否./臧否. C.诽谤./磅.礴 洗涤./嫡.亲 累.积/劳累. D.渗.透/掺.杂 俯.仰/辅.导 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参考答案】A 【点评】仍旧是自主命题以来稳定的考查形式,四项三列,分别考查形近字、音近字和多音 字。同时延续上年的小变化,引入成语的考查,仍旧是两组成语。 B 中 xiá、C 中 dí、D 中 fǔ。D,“俯仰”考查了两个第三声相遇,前者发第二声的经典 知识点。 A.chěng/pìn shù/sù sài / sè B.xiá è/ yè fǒu/ pǐ C.bàng/páng dí lěi / lèi D.shèn /chān fǔ xiān/xiǎn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 与连篇累牍的电视剧本身相比,剧中翻书的动作、人物的坐姿等,只是一些细节
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梳理 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 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 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连篇累牍B.如鲠在喉C.梳理D.受众 【参考答案】A 【点评】没有了去年的虚词。两个成语、两个词语(实词,一个动词,一个名词)。 A连篇累牍:累,重叠,堆积: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多为贬义。 此处并没有体现出贬义。 B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此处使用正确。 C梳理:梳爬整理。这里指对细节的整理,使用正确。 D受众: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 网民。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有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 性的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 起来,加工成药材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 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 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大学 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参考答案】C 【点评】A项偷换主语。“采集”的主语应该是“人”,偷换主语。“贝母”应该是“被采集 起来”。 B项语序错乱。应该先是“达成一致”,再“定稿”。 D项“不仅……还”属于递进关系,前后内容倒置,应该是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 作者”,还是“……的先驱”。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然而,令专家如鲠在喉、遭观众调侃的,正是其中与历史常识相冲突的文化“倒刺”。梳理 这些细节,无论是将死后谥号、庙号当作生前名号,还是“早产”的线装书、字画、历史事 件等,其中的知识性错误都不难发现。只要多一些检查环节,多一些细节上的较真,在文化 产品正式推向受众之前做好知识核查,诸多类似笑话或许是可以避免的。 A. 连篇累牍 B. 如鲠在喉 C. 梳理 D. 受众 【参考答案】A 【点评】没有了去年的虚词。两个成语、两个词语(实词,一个动词,一个名词)。 A 连篇累牍:累,重叠,堆积;牍,古代写字的木片。 形容篇幅过多,文辞长。多为贬义。 此处并没有体现出贬义。 B 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比喻心里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此处使用正确。 C 梳理:梳爬整理。这里指对细节的整理,使用正确。 D 受众:指的是信息传播的接收者,包括报刊和书籍的读者、广播的听众、电影电视的观众、 网民。受众从宏观上来看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从微观上来看有体现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多样 性的人。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A.贝母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鳞茎具有止咳化痰、清热散结的神奇功效,常常采集 起来,加工成药材。 B.此次《环境保护法》修订,历时两年,前后经过了多次审议,如今终于定稿,在环境优 先于经济的原则上已达成一致并写入法律。 C.一段时间以来,汉字书写大赛、非遗保护等文化现象引人注目,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已越 来越为国人所认知。 D.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大学 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参考答案】C。 【点评】A 项偷换主语。“采集”的主语应该是“人”,偷换主语。“贝母”应该是“被采集 起来”。 B 项语序错乱。应该先是“达成一致”,再“定稿”。 D 项“不仅……还”属于递进关系,前后内容倒置,应该是不仅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 作者”,还是“……的先驱”。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 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 感所产生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B④③①⑤⑥②C⑤③④①②⑥D⑤④③①⑥② 【参考答案】D 【点评】乱序排列衔接题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行文的逻辑关系。先看选项,首项不是④就是⑤, 寻找两项的共性——“物理学家们”,它在④的句首,在⑤的句末(由事实引出物理学家), 可见,⑤在④前,排除AB:观察CD差异,③、④以及②、⑥两组的先后关系是重点,只 需要判断一组即可。③讲“管弦乐”,④由“物理学家”引出“声音”,“管弦乐”是“声音 的一个表现,所以应该先④后③。答案出来,为D。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口”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 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干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 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 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 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①然而,我们的大脑对音乐的感知却不是这样。 ②所以要有交响乐,也正是这样的“和声”才使得我们这个世界充满趣味。 ③例如管弦乐的合奏,音波虽然混合,但是管乐声和弦乐声仍然保持各自的特点。 ④物理学家们长期热衷于研究的现象都是整体等于所有部分的加合,声音就是这样的。 ⑤整体可以大于部分之和,这一事实现在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但是曾 经让物理学家们感到非常窘困。 ⑥虽然管乐声和弦乐声独立地进入我们的耳朵,但是这两种声音的“和声”对我们的情 感所产生影响却远远大于这两种乐器的单独作用。 A.④①③⑥②⑤ B.④③①⑤⑥② C.⑤③④①②⑥ D.⑤④③①⑥② 【参考答案】D 【点评】乱序排列衔接题最重要的就是掌握行文的逻辑关系。先看选项,首项不是④就是⑤, 寻找两项的共性——“物理学家们”,它在④的句首,在⑤的句末(由事实引出物理学家), 可见,⑤在④前,排除 AB;观察 CD 差异,③、④以及②、⑥两组的先后关系是重点,只 需要判断一组即可。③讲“管弦乐”,④由“物理学家”引出“声音”,“管弦乐”是“声音” 的一个表现,所以应该先④后③。答案出来,为 D。 二、本大题 7 小题,共 35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 5-9 小题。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亲 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 “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 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 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 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 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 傅毀益牢。将论囚,敵日:“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真及敢賃,盖杀人煮富人 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土。大姓范伟为奷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 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 至口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口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 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亨之百姓戴之非有 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疾 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 传》,有删节) 【注】①潴:蓄积。②傅致:罗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习知山川道径 素:向来 B.将论囚 C.持府县短长 持:挟制 D.卒之付御史决 决:判决 【参考答案】B 【点评】B的“论”是“评定”之意。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 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 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 傅致②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 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 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 至□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 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 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疾 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 传》,有删节) 【注】①潴:蓄积。②傅致:罗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 素.习知山川道径 素:向来 B. 将论.囚 论:讨论 C. 持.府县短长 持:挟制 D. 卒之付御史决. 决:判决 【参考答案】B 【点评】B 的“论”是“评定”之意。 6. 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 分)
①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②伟即变前狱,至口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③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口以讽谏 ①且②则③所 B.①以②于③因 C.①且②则③因 D.①以②于③所 【参考答案】B 【点评】选项中,①和②是保持一致的。所以①和②只需要会判断其中一句即可。①中指王 尧臣为了避嫌,就把刘敞排为第二名。“以”字是介词,表原因,“因为”的意思,而“且” 要么递进要么并列要么让步,这里都不通。排除AC。直接看③。③中刘敞陪伴英宗读书, 利用历史故事和典籍来讽谏的意思,“因”和“所”都有凭借的意思,但是这句凭借的内容 在前,行为目的在后,用“因”字比较恰当。“所”引导的凭借,往往凭借的内容在后。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洸于上下耳 B.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佰姓戴之俳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俳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参考答案】C 【点评】实在是太喜人的一道题。听过新东方高考语文课的学生应该觉得轻而易举。整个句 子延续了“四六”的基本句式,去掉人名“尧”、副词“惟”、语气词“耳”,都是四字结构! 又对仗整齐——“天地享之”“百姓戴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绐百姓 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 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参考答案】D 【点评】此题相比往年,难度下降。考査题干信息与文本的信息对应,考查文意理解、疏通
①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②伟即变前狱,至口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③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口以讽谏 A. ①且 ②则 ③所 B. ①以 ②于 ③因 C. ①且 ②则 ③因 D. ①以 ②于 ③所 【参考答案】B 【点评】选项中,①和②是保持一致的。所以①和②只需要会判断其中一句即可。①中指王 尧臣为了避嫌,就把刘敞排为第二名。“以”字是介词,表原因,“因为”的意思,而“且” 要么递进要么并列要么让步,这里都不通。排除 AC。直接看③。③中刘敞陪伴英宗读书, 利用历史故事和典籍来讽谏的意思,“因”和“所”都有凭借的意思,但是这句凭借的内容 在前,行为目的在后,用“因”字比较恰当。“所”引导的凭借,往往凭借的内容在后。 7. 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参考答案】C 【点评】实在是太喜人的一道题。听过新东方高考语文课的学生应该觉得轻而易举。整个句 子延续了“四六”的基本句式,去掉人名“尧”、副词“惟”、语气词“耳”,都是四字结构! 又对仗整齐——“天地享之”“百姓戴之”。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 B. 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 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 D. 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参考答案】D 【点评】此题相比往年,难度下降。考查题干信息与文本的信息对应,考查文意理解、疏通
能力。A提到征作他用、经过努力与归还百姓三点,一头一尾都能在文中找到对应,经过努 力体现在“发运使争之”。发运使是官名,他不同意刘的做法,但“卒以予民”,可见是刘使 他折服,自然刘也是经过努力的了。B中任职地扬州与永兴军(西安)都是对的,扬州雷塘 一事,永兴军范伟一事,都可说明“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C主要是翻供,这一点在“即 变前狱”中非常明显。D中“犯颜直谏”错误,而是用典籍和历史故事来“讽”谏。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 【参考答案】(道路)非常笔直、好走,用不到几日便可抵达中京,因为什么缘故要走这条 路呢? 【点评】关键字词“径”,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翻译为“笔直的”:“易”,与语境切合,翻译 为“好走”;“道”,名词作动词,翻译为“走”。 ②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 【参考答案】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申明冤屈,才敢告发,原来杀人的人,是姓陈的富人。 【点评】关键字词在“直”、“乃”、“盖”。“为己直”是为王甲做主,结合字义翻译为伸冤、 洗冤。“乃”可以是“才”或“于是”,这里表条件,译为“才”。“盖”之后为原因,且此处 用了一个判断句式,翻译时要注意。 (2)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 【参考答案】契丹人的叹服,是因为两件事。一是刘敞能记忆地图,准确地说出道路的不妥 当。一是大家都不认得的野兽,刘敞不但认得,还能引用古书来例证。 【点评】在文中第二段中找。段中讲到两事,一是带路,一是认兽。 10.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③。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 人催去早
能力。A 提到征作他用、经过努力与归还百姓三点,一头一尾都能在文中找到对应,经过努 力体现在“发运使争之”。发运使是官名,他不同意刘的做法,但“卒以予民”,可见是刘使 他折服,自然刘也是经过努力的了。B 中任职地扬州与永兴军(西安)都是对的,扬州雷塘 一事,永兴军范伟一事,都可说明“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C 主要是翻供,这一点在“即 变前狱”中非常明显。D 中“犯颜直谏”错误,而是用典籍和历史故事来“讽”谏。 9.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 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 分) ①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 分) 【参考答案】(道路)非常笔直、好走,用不到几日便可抵达中京,因为什么缘故要走这条 路呢? 【点评】关键字词“径”,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翻译为“笔直的”;“易”,与语境切合,翻译 为“好走”;“道”,名词作动词,翻译为“走”。 ②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 分) 【参考答案】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申明冤屈,才敢告发,原来杀人的人,是姓陈的富人。 【点评】关键字词在“直”、“乃”、“盖”。“为己直”是为王甲做主,结合字义翻译为伸冤、 洗冤。“乃”可以是“才”或“于是”,这里表条件,译为“才”。“盖”之后为原因,且此处 用了一个判断句式,翻译时要注意。 (2)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 分) 【参考答案】契丹人的叹服,是因为两件事。一是刘敞能记忆地图,准确地说出道路的不妥 当。一是大家都不认得的野兽,刘敞不但认得,还能引用古书来例证。 【点评】在文中第二段中找。段中讲到两事,一是带路,一是认兽。 10.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 分)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 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参考答案】描写了在春天的傍晚,诗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 渐行渐远,被岸边的树梢遮住了部分:天边云霞点点,帆船越来越远,比沙鸥还要小,整个 送别的画面悲凉寂寥。 【点评】抓住总体之景:时间、地点、氛围:细致描写每一个画面,将每一种景物写出来即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分) 【参考答案】诗人在友人的帆船出发之后仍旧不忍离开,目送扁舟渐行渐远,第一次渲染了 不舍之情:一直看到帆船比沙鸥还小,还不忍离开,“愁云”再次渲染;最后,看这时夕阳, 还有“一竿红”,反倒怪起友人离别时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这里 的“怪”进一步反衬了“不舍”,此时情感已经得到三重渲染。“怪”的反常心理,使诗人的 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可见两个友情之深。 【点评】抓住“怪”这个心理描写,着重分析其对抒发诗人情感的作用。注意题干“结合全 词”,一定要梳理出全文的情感脉络。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日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2)开荒南野际 ,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 (3)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4)元嘉草草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4)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点评】再次反猜题,再次考《论语》!其余三篇都属于诗文短篇,易记。总体难度易。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我们知道,人的独立意识,产生于人与
[注] ①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 分) 【参考答案】描写了在春天的傍晚,诗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 渐行渐远,被岸边的树梢遮住了部分;天边云霞点点,帆船越来越远,比沙鸥还要小,整个 送别的画面悲凉寂寥。 【点评】抓住总体之景:时间、地点、氛围;细致描写每一个画面,将每一种景物写出来即 可。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4 分) 【参考答案】诗人在友人的帆船出发之后仍旧不忍离开,目送扁舟渐行渐远,第一次渲染了 不舍之情;一直看到帆船比沙鸥还小,还不忍离开,“愁云”再次渲染;最后,看这时夕阳, 还有“一竿红”,反倒怪起友人离别时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和友人多聚片刻,这里 的“怪”进一步反衬了“不舍”,此时情感已经得到三重渲染。“怪”的反常心理,使诗人的 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可见两个友情之深。 【点评】抓住“怪”这个心理描写,着重分析其对抒发诗人情感的作用。注意题干“结合全 词”,一定要梳理出全文的情感脉络。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 题,多选只按前 3 题计分)(6 分) (1)子曰:“ ,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2)开荒南野际, 。 ,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 (3)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4)元嘉草草,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参考答案】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2)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 (3)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 (4)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点评】再次反猜题,再次考《论语》!其余三篇都属于诗文短篇,易记。总体难度易。 三、本大题 4 小题,共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小题。 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我们知道,人的独立意识,产生于人与
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分裂。这种分裂是文明的结果,同时也带来了文明的问题。于是, 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文明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为了解除 这些疾患,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 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 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 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 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 的历史使命。 一般认为,艺术的价值是多重要,这其中既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伦理学的成分。而在 我们看来,认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徐悲鸿笔下那幅不太合乎解 剖学原理的《奔马》便不会价值连城了;伦理成分的强弱也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 贝多芬谱写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光》便不会被干古称颂了。说到底,艺术之所以 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 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怀。相对而言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关怀分为初级和终极两种类型。 所谓“初级关怀”,是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 康状态。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到歌 厅里去唱几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精神波澜、深刻的灵魂触动,但总 归是一种精神享受。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乂的感悟、理解、追问,并通过 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比如我们在孤独、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 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观看一部悲剧,虽然不见得开心、解闷儿,但常常会有一种心灵 的触动、情感的慰藉。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不同境遇中的欣赏者来说,这两种艺术各
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分裂。这种分裂是文明的结果,同时也带来了文明的问题。于是, 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文明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为了解除 这些疾患,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 所在。 大致说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 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 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 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 的历史使命。 一般认为,艺术的价值是多重要,这其中既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伦理学的成分。而在 我们看来,认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徐悲鸿笔下那幅不太合乎解 剖学原理的《奔马》便不会价值连城了;伦理成分的强弱也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 贝多芬谱写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光》便不会被千古称颂了。说到底,艺术之所以 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 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怀。相对而言,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关怀分为初级和终极两种类型。 所谓“初级关怀”,是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 康状态。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到歌 厅里去唱几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精神波澜、深刻的灵魂触动,但总 归是一种精神享受。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追问,并通过 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比如我们在孤独、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 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观看一部悲剧,虽然不见得开心、解闷儿,但常常会有一种心灵 的触动、情感的慰藉。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不同境遇中的欣赏者来说,这两种艺术各
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加以 理解。譬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写的那首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从字面上看, 通俗易懂,仿佛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但它之所以被人们千古传颂,自有其“终极关怀″的 重要意义。那“一岁一枯荣”的生命历程,就像代代不息的人生一样,在宿命的轮回中不断 燃起新的希望。一首40个汉字的短诗如此,一场戏剧、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更是如此。古 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并不发达,宗教也并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 位,因此古人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这种“代偿功能”也正是中 国古典艺术特别发达的原因所在。我们知道,文明的人类之所以陷入异化的痛苦,乃是因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因此作为治疗异化痛苦的 古典艺术,最常用的方式是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断裂重新弥合起来,从而将短暂的现实 人生与永恒的自然存在联系起来,将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族类生活联系起来。 (选自《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 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关于“终极关怀”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A.具有终极关怀的艺术作品,能使欣赏者得到精神升华 B.艺术品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来加以理解。 C.欣赏一部歌剧比看一部美国大片更具价值,因此更能得到终极关怀。 D.只有超越民族和地域限制而承担起终极关怀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E.文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包含对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与追问 【参考答案】AE 【点评】此部分内容考查集中在重点段落3
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加以 理解。譬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写的那首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从字面上看, 通俗易懂,仿佛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但它之所以被人们千古传颂,自有其“终极关怀”的 重要意义。那“一岁一枯荣”的生命历程,就像代代不息的人生一样,在宿命的轮回中不断 燃起新的希望。一首 40 个汉字的短诗如此,一场戏剧、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更是如此。古 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并不发达,宗教也并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 位,因此古人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这种“代偿功能”也正是中 国古典艺术特别发达的原因所在。我们知道,文明的人类之所以陷入异化的痛苦,乃是因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因此作为治疗异化痛苦的 古典艺术,最常用的方式是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断裂重新弥合起来,从而将短暂的现实 人生与永恒的自然存在联系起来,将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族类生活联系起来。 (选自《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年,有删改) 12—13 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 题选对一项给 2 分,选对两项给 5 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关于“终极关怀”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 分) A.具有终极关怀的艺术作品,能使欣赏者得到精神升华。 B.艺术品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来加以理解。 C.欣赏一部歌剧比看一部美国大片更具价值,因此更能得到终极关怀。 D.只有超越民族和地域限制而承担起终极关怀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E.文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包含对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与追问。 【参考答案】AE 【点评】此部分内容考查集中在重点段落 3
原文 题干 A|段3: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题干信息与原文相同 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 B|段4: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少掉了定语“优秀的”。 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加以理解。 段3:所谓“初级关怀”,是……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看美国大片属于“初级关怀” 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总归是欣赏一部歌剧属于“终极关怀” 种精神享受 原文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 段3:所谓“终极关怀”,则是…比如我们在孤独、寂寞欣赏歌剧比看美国大片更有意 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义:与题干内容不同 观看一部悲剧,……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慰藉 段3: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D|段4: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原文是这类作品具有终极关怀 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 而题干变成“只有……才 绝对化,错误 E段1:于是,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题干是对原文信息的组合,意思 文明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为了解除这些疾患,人|不变 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 极关怀”的动因所在。 段3: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 息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艺术价值便现在情感慰藉方面,并不表现在伦理教化方面。 B.遭受异化痛苦的人更需要具有初极关怀的艺术作 C.《赋得古草原送别》语言通俗易懂,所以被人们传颂至今 D.中国古典艺术能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审美观照,给人以情感的慰藉 【参考答案】A 【点评】难度较大,涉及文本各处多样具体、综合信息的整合
选项 原文 题干 A 段 3: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 追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 题干信息与原文相同 B 段 4: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 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加以理解。 少掉了定语“优秀的”。 C 段 3:所谓“初级关怀”,是……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 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总归是 一种精神享受。 段 3:所谓“终极关怀”,则是……。比如我们在孤独、寂寞 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 观看一部悲剧,……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慰藉。 段 3: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看美国大片属于“初级关怀”, 欣赏一部歌剧属于“终极关怀”。 原文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 欣赏歌剧比看美国大片更有意 义;与题干内容不同。 D 段 4: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 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 原文是这类作品具有终极关怀, 而题干变成“只有……才……”。 绝对化,错误。 E 段 1:于是,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 文明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为了解除这些疾患,人 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 极关怀”的动因所在。 段 3: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 追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 题干是对原文信息的组合,意思 不变。 1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分) A.艺术价值便现在情感慰藉方面,并不表现在伦理教化方面。 B.遭受异化痛苦的人更需要具有初极关怀的艺术作品。 C.《赋得古草原送别》语言通俗易懂,所以被人们传颂至今。 D.中国古典艺术能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审美观照,给人以情感的慰藉。 【参考答案】A 【点评】难度较大,涉及文本各处多样具体、综合信息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