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赵云形象赏析及艺术手法 内容摘要: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刻画了一个胆识过人、文 武备、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赵云,他的能力与同在“五虎上将”的 关、张、马黄相比,一点也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赵云是《三国演 义》里颇受读者青睐的人物飛象之一。在战炀场上他表现出了铁血汉子 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他又深大义,目光长远,不仅在军事战略上书 写了许多传奇,更在政见上表现出了为国为民的的良臣风范。加上他 谦虚谨慎的性格,使得这一人物形象在塑造上堪称完美。干百年来 他深受人民喜爱,究其原因就是以在战场上英勇无惧的胆气是基础 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关键,再有一颗符合道德标准的心来锦上添花。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依据,论述赵云智勇双全、胆识皆俱的人物形 象特点,浅析他完美艺术形象的原由。 关键词:《三国演义》、赵云、人物形象智勇双全胆识过人 赵云资料简介: 赵云(154-230)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三国时 期蜀汉名将。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卒于公元230年 死后追谥为顺平侯。赵云有两个儿子,长子赵统继承其爵位,官至虎 贲中郎将,督行领军;次子赵广官至牙门将,在沓中追随姜维时战死 沙场。 人们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可赵云是历史上唯—位常胜将 军,人们又说“人无完人”,可至今也没有发现赵云什么缺点,不管 是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易中天的《品三 国》都没有说赵云有什么缺点。赵云浑身是胆,他不仅是文武全才, 而且忠勇仁义 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的赵云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 大战 汝南之战时,力斩高览,救了刘备性命 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 刘备招亲,是赵云护驾,我想如果当时让张飞恐怕事情就砸了。 诸葛亮借东风那时候接应他的也赵云。 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 建立蜀国以后,刘备想着分封诸侯,犒赏三军,赵云是出来应该 以安定团结为主安定人心听了他的建议以后使蜀国很快兴旺起来。 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关羽被杀害以后,刘备倾举国之兵,东吴报仇,赵云又站出来指 出孙权是私仇,曹魏才是国仇。刘备不听,一意孤行,最终火烧连营 七百里,元气大伤。还是由赵云把他接到了白帝城,才有了“白帝城 托孤
1 《三国演义》中赵云形象赏析及艺术手法 内容摘要: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先生刻画了一个胆识过人、文 武兼备、智勇双全的英雄形象赵云,他的能力与同在“五虎上将”的 关、张、马、黄相比,一点也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赵云是《三国演 义》里颇受读者青睐的人物形象之一。在战场上他表现出了铁血汉子 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他又深明大义,目光长远,不仅在军事战略上书 写了许多传奇,更在政见上表现出了为国为民的的良臣风范。加上他 谦虚谨慎的性格,使得这一人物形象在塑造上堪称完美。千百年来, 他深受人民喜爱,究其原因就是以在战场上英勇无惧的胆气是基础, 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关键,再有一颗符合道德标准的心来锦上添花。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依据,论述赵云智勇双全、胆识皆俱的人物形 象特点,浅析他完美艺术形象的原由。 关键词:《三国演义》、赵云、人物形象 智勇双全 胆识过人 一、赵云资料简介: 赵云(154—230)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三国时 期蜀汉名将。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卒于公元 230 年, 死后追谥为顺平侯。赵云有两个儿子,长子赵统继承其爵位,官至虎 贲中郎将,督行领军;次子赵广官至牙门将,在沓中追随姜维时战死 沙场。 人们都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可赵云是历史上唯一一位常胜将 军,人们又说“人无完人”,可至今也没有发现赵云什么缺点,不管 是陈寿的《三国志》,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还是易中天的《品三 国》都没有说赵云有什么缺点。赵云浑身是胆,他不仅是文武全才, 而且忠勇仁义。 相貌堂堂的英气少年形象出场的赵云一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丑 大战。 汝南之战时,力斩高览,救了刘备性命。 长坂坡救阿斗时,连续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 智取桂阳时,更是展现了他过人的机智和出众的谋略 刘备招亲,是赵云护驾,我想如果当时让张飞去恐怕事情就砸了。 诸葛亮借东风那时候接应他的也赵云。 随诸葛亮吊祭周瑜时,因赵云带剑相随,吴将无人敢动诸葛亮。 建立蜀国以后,刘备想着分封诸侯,犒赏三军,赵云提出来应该 以安定团结为主,安定人心,听了他的建议以后使蜀国很快兴旺起来。 汉水救黄忠时,让魏国名将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 关羽被杀害以后,刘备倾举国之兵,东吴报仇,赵云又站出来指 出孙权是私仇,曹魏才是国仇。刘备不听,一意孤行,最终火烧连营 七百里,元气大伤。还是由赵云把他接到了白帝城,才有了“白帝城 托孤
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 夫莫开 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 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诸葛亮智收姜维还是派赵云去接姜维老母,诱降姜维 马谡失街亭的时候也是因为赵云独自断后,才不折一人一骑。 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 缺的。 二、详细介绍 1、刘、赵相遇: 公元191年,袁绍战公孙瓒时,赵云第一次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 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隔日,公孙瓒因赵云新投未知其心,便 把赵云安排在后军。不过公孙瓒并非袁绍对手,被杀的大败,赵云单 骑冲入袁绍军中,刺死麴义,视袁绍大军如土鸡瓦狗一般。此时,刘 备、关羽、张飞亦率领军队前来相助。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或许是 英雄惜英雄的缘故,两人相见便有不舍之心。后来公孙瓒妾受董卓的 诏令,与袁绍讲和,又表荐刘备为平原相,自此两人洒泪而别 2、刘、赵再遇 公元194年,曹操兴兵欲报父仇,兵发徐州。所过之处,杀戮百 姓,挖掘坟墓。当时,因黄巾余寇围攻海,孔融东莱太史慈前往 刘备处求援,刘备欣然前往。解北海之围后,因陶谦以曹操杀戮百姓 为由派糜竺前往孔融处求助,孔融亦邀刘备相往之故,刘备便前往公 孙瓒处借的马步军两干及子龙前来支援陶谦。后来因吕布袭破兖州, 进军濮阳,曹操怕失其根本,遂接受刘备的讲和,退军。陶谦犒军完 毕后,赵云辞去。 3、刘、赵重遇: 公元200年,此时刘备已为徐州之主。但先前刘备依附曹操时 曾参与衣带诏之事被揭晓。曹操起大军〓十万攻打徐州,刘备不敌 被杀得丟妻弃子,兄弟失散,遂单骑前往投靠袁绍。后来因关羽解了 白马之围,斩颜良诛文丑,被袁绍知道,袁绍爱其才,便遣刘备前往 招回。刘备趁此机会脱离了袁绍,在占城刘备和关羽、张飞、赵云重 聚。自此赵云便在刘备帐下效力。 4、汝南之战: 公元201年,刘备趁曹操不在许昌时,偷袭许昌,但曹操迅速回 援,刘备被困于乱军之中,赵云力战许楮,杀死高览,有三十余合战 败张邰。后因刘备败给曹操,遂一起投靠了刘表。 5、博望坡之战: 公元207年,刘备投靠刘表后,屯兵于新野。曹仁部将来犯,赵 云出战,不数合刺吕旷于马下。后曹仁引军前来报仇,赵云引五百军 破八门金锁阵,数十合战败李典。后又因诸葛亮之计,与夏侯惇战于 博望坡
2 刘备去世之后,曹魏五路犯蜀,赵云把守阳平关,一将当关,万 夫莫开。 七十几岁时仍为蜀军前锋,阵前力斩被称为“有万夫不当之勇” 的西凉大将韩德一门五将。 诸葛亮智收姜维还是派赵云去接姜维老母,诱降姜维。 马谡失街亭的时候也是因为赵云独自断后,才不折一人一骑。 因此在《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其形象是文武双全、近乎完美无 缺的。 二、详细介绍: 1、刘、赵相遇: 公元 191 年,袁绍战公孙瓒时,赵云第一次登场即和河北名将文 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隔日,公孙瓒因赵云新投未知其心,便 把赵云安排在后军。不过公孙瓒并非袁绍对手,被杀的大败,赵云单 骑冲入袁绍军中,刺死麴义,视袁绍大军如土鸡瓦狗一般。此时,刘 备、关羽、张飞亦率领军队前来相助。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或许是 英雄惜英雄的缘故,两人相见便有不舍之心。后来公孙瓒接受董卓的 诏令,与袁绍讲和,又表荐刘备为平原相,自此两人洒泪而别。 2、刘、赵再遇: 公元 194 年,曹操兴兵欲报父仇,兵发徐州。所过之处,杀戮百 姓,挖掘坟墓。当时,因黄巾余寇围攻北海,孔融派东莱太史慈前往 刘备处求援,刘备欣然前往。解北海之围后,因陶谦以曹操杀戮百姓 为由派糜竺前往孔融处求助,孔融亦邀刘备相往之故,刘备便前往公 孙瓒处借的马步军两千及子龙,前来支援陶谦。后来因吕布袭破兖州, 进军濮阳,曹操怕失其根本,遂接受刘备的讲和,退军。陶谦犒军完 毕后,赵云辞去。 3、刘、赵重遇: 公元 200 年,此时刘备已为徐州之主。但先前刘备依附曹操时, 曾参与衣带诏之事被揭晓。曹操起大军二十万攻打徐州,刘备不敌, 被杀得丟妻弃子,兄弟失散,遂单骑前往投靠袁绍。后来因关羽解了 白马之围,斩颜良诛文丑,被袁绍知道,袁绍爱其才,便遣刘备前往 招回。刘备趁此机会脱离了袁绍,在古城刘备和关羽、张飞、赵云重 聚。自此赵云便在刘备帐下效力。 4、汝南之战: 公元 201 年,刘备趁曹操不在许昌时,偷袭许昌,但曹操迅速回 援,刘备被困于乱军之中,赵云力战许楮,杀死高览,有三十余合战 败张邰。后因刘备败给曹操,遂一起投靠了刘表。 5、博望坡之战: 公元 207 年,刘备投靠刘表后,屯兵于新野。曹仁部将来犯,赵 云出战,不数合刺吕旷于马下。后曹仁引军前来报仇,赵云引五百军 破八门金锁阵,数十合战败李典。后又因诸葛亮之计,与夏侯惇战于 博望坡
6、长坂坡之战: 公元208年,曹操引大军欲报博望坡之仇,率大军八十万直扑新 野。刘备不敌曹操遂弃樊城,携民过江,取到襄阳。但此时刘表已死 蔡夫人与蔡瑁、张允等人假立遗嘱,立刘琮为荆州之主。刘备过门]而 不得入。后曹操追击刘备至当阳长坂,众人失散。此时赵云寻思:主 公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 何面目去见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 便冲入曹军阵中。赵云在比战中七进七出先后救出陷入敌阵的简雍. 糜竺、甘夫人、刘禅,杀夏侯恩得名剑青釭,斩杀曹洪部将晏明,夏 侯惇部将马延、张顗、焦触、张南四将唬退张邰。在曹操军中往来 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此战共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砍倒大旗两面, 夺槊三条,当时曹操亦赞日:“真虎将也!”后因功迁为牙门将军 同年,赤壁之战爆发,赵云在乌林小咯埋伏,杀的曹操死命脱逃。诸 葛亮借完东风后,也是让赵云接应到樊口。推且际年11月,赵云智 取桂阳。 7、截江夺阿斗: 公元211年,刘备入益州,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 留守荆州,并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孙权得知刘备西征,以其母病危 为名遺人驶船接其妺回吴,欲以刘禅换荆州幸得赵云与张飞在长江 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 8、刘备入主益州: 公元212年到214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召诸葛亮率军入蜀。 诸葛亮留关羽收荆州自己与张飞、赵云逆流而上分头平定各个郡县 直到江州、破巴郡。然后兵分两路,诸葛亮张飞走北路,赵云则另 领一军走南路,赵云从外水平定江阳。最后在成都会合,合围成都, 成都既定,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 9、汉水救黄忠 公元219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七月,曹操自长安出斜谷,黄 忠斩了夏侯渊之后欲趁胜追击,便引军前去劫粮。过期不还,赵云便 前往接应,半路中一枪刺死文聘部将慕容烈、魏将焦炳,杀的张邰 徐晃胆战心惊,不敢迎敌。赵云救走黄忠后又冲入曹军重围救出副将 张著。汉水营前以寡敌众,以弱胜强。刘备亦赞赵云日:“子龙一身 是胆也!"称赵云为“虎威将军 10、谏刘备攻吴 公元221年,关羽因恃才自傲,不听诸葛亮连吴抗曹之计,被东 吴杀害。刘备欲报关羽之仇,尽起大军进攻东吴。赵云谏,刘备不听, 留赵云督江州。 11、救刘备至白帝城 公元222年,刘备失利与秭归,蜀汉大军被陆逊一把火烧光赵 云听闻两军交战,引军出,救刘备至白帝城。 12、因功升迁
3 6、长坂坡之战: 公元 208 年,曹操引大军欲报博望坡之仇,率大军八十万直扑新 野。刘备不敌曹操遂弃樊城,携民过江,取到襄阳。但此时刘表已死, 蔡夫人与蔡瑁、张允等人假立遗嘱,立刘琮为荆州之主。刘备过门而 不得入。后曹操追击刘备至当阳长坂,众人失散。此时赵云寻思:主 公将甘、糜二夫人与小主人阿斗,托付在我身上;今日军中失散,有 何面目去见主人?不如去决一死战,好歹要寻主母与小主人下落!” 便冲入曹军阵中。赵云在此战中七进七出,先后救出陷入敌阵的简雍、 糜竺、甘夫人、刘禅,杀夏侯恩得名剑青釭,斩杀曹洪部将晏明,夏 侯惇部将马延、张顗、焦触、张南四将,唬退张邰。在曹操军中往来 冲杀,如入无人之境,此战共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砍倒大旗两面, 夺槊三条,当时曹操亦赞曰:“真虎将也!”后因功迁为牙门将军。 同年,赤壁之战爆发,赵云在乌林小路埋伏,杀的曹操死命脱逃。诸 葛亮借完东风后,也是让赵云接应到樊口。并且同年 11 月,赵云智 取桂阳。 7、截江夺阿斗: 公元 211 年,刘备入益州,留下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 留守荆州,并任命赵云为留营司马。孙权得知刘备西征,以其母病危 为名遣人驶船接其妹回吴,欲以刘禅换荆州。幸得赵云与张飞在长江 截住东吴船队,并成功夺回刘禅。 8、刘备入主益州: 公元 212 年到 214 年,刘备与刘璋决裂。召诸葛亮率军入蜀。 诸葛亮留关羽收荆州,自己与张飞、赵云逆流而上分头平定各个郡县, 直到江州、破巴郡。然后兵分两路,诸葛亮、张飞走北路,赵云则另 领一军走南路,赵云从外水平定江阳。最后在成都会合,合围成都, 成都既定,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 9、汉水救黄忠: 公元 219 年,刘备率军进攻汉中。七月,曹操自长安出斜谷,黄 忠斩了夏侯渊之后欲趁胜追击,便引军前去劫粮。过期不还,赵云便 前往接应,半路中一枪刺死文聘部将慕容烈、魏将焦炳,杀的张邰、 徐晃胆战心惊,不敢迎敌。赵云救走黄忠后又冲入曹军重围救出副将 张著。汉水营前以寡敌众,以弱胜强。刘备亦赞赵云曰:“子龙一身 是胆也!”称赵云为“虎威将军。” 10、谏刘备攻吴 公元 221 年,关羽因恃才自傲,不听诸葛亮连吴抗曹之计,被东 吴杀害。刘备欲报关羽之仇,尽起大军进攻东吴。赵云谏,刘备不听, 留赵云督江州。 11、救刘备至白帝城 公元 222 年,刘备失利与秭归,蜀汉大军被陆逊一把火烧光。赵 云听闻两军交战,引军出,救刘备至白帝城。 12、因功升迁:
公元223年,赵云因功升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为永昌亭侯 后再迁为镇东将军。 13、南蛮叛乱 公元225年,南蛮羢乱,赵云、魏为大将随诸葛亮征讨南蛮, 赵云斩杀三洞洞主之首金环三结。 14、力斩五将 公元228年,诸葛亮出师北化,在凤鸣山与西京猛将韩德一家作 战,赵云刺死长子韩瑛,四孑韩琪,射死三字韩琼,生擒儿子韩瑶, 后再刺死韩德威震诸军,而赵云此时已年近七旬 15、单骑退魏兵 公元228年,因谡失街亭,造成蜀军全局被动,此时赵云和邓 艾两人为疑兵与魏帅曹真对阵,兵少敌强,在箕谷失利。但由于赵云 召集部众,固守阵地,才不至于大败而归。其中赵云抵挡郭淮、刺死 苏颙,杀退万政,才全身而退 16、赵云逝世:公元230年,赵云卒于成都。 三、《三国演义》有赞赵云诗日: 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阪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应得 显神威 八面威风杀气飘,擎王保驾显功劳。非干后主多洪福,正是将军 武艺高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 赵子龙 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 世无双 昔日战长阪,威风犹未减 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 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 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钢枪匹马冠三军,前后无双勇绝伦。昔日当阳今汉水,子龙端的 胆包身! 长阪坡前血战时,皆言人马似龙飞。今观汉水全无敌,方表将军 有虎威 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 救主雄。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 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留百世芳。 下面我从几方面赏析赵云的形象 赵云之胆 赵云之识 赵云之德 四、虚实结合
4 公元 223 年,赵云因功升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为永昌亭侯, 后再迁为镇东将军。 13、南蛮叛乱: 公元 225 年,南蛮叛乱,赵云、魏延为大将随诸葛亮征讨南蛮, 赵云斩杀三洞洞主之首金环三结。 14、力斩五将: 公元 228 年,诸葛亮出师北化,在凤鸣山与西凉猛将韩德一家作 战,赵云刺死长子韩瑛,四子韩琪,射死三字韩琼,生擒儿子韩瑶, 后再刺死韩德威震诸军,而赵云此时已年近七旬。 15、单骑退魏兵: 公元 228 年,因马谡失街亭,造成蜀军全局被动,此时赵云和邓 艾两人为疑兵与魏帅曹真对阵,兵少敌强,在箕谷失利。但由于赵云 召集部众,固守阵地,才不至于大败而归。其中赵云抵挡郭淮、刺死 苏颙,杀退万政,才全身而退。 16、赵云逝世:公元 230 年,赵云卒于成都。 三、《三国演义》有赞赵云诗曰: 红光罩体困龙飞,征马冲开长阪围,四十二年真命主,将军应得 显神威。 八面威风杀气飘,擎王保驾显功劳。非干后主多洪福,正是将军 武艺高。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 赵子龙。 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子龙英勇 世无双。 昔日战长阪,威风犹未减。 突阵显英雄,被围施勇敢。 鬼哭与神号,天惊并地惨。 常山赵子龙,一身都是胆。 钢枪匹马冠三军,前后无双勇绝伦。昔日当阳今汉水,子龙端的 胆包身! 长阪坡前血战时,皆言人马似龙飞。今观汉水全无敌,方表将军 有虎威。 忆昔常山赵子龙,年登七十建奇功,独诛四将来冲阵,犹似当阳 救主雄。 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在,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 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留百世芳。 下面我从几方面赏析赵云的形象 一、赵云之胆 二、赵云之识 三、赵云之德 四、虚实结合
赵云之胆 赵云作为一员勇将的形象,在民间早已深入人心。《三国演义》 更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生动、性格更加传神。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 回中,刘备就曾对诸葛亮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那么,赵云 的“胆”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赵云的“胆”是以卓然不群的武艺为基 础,在干军万马中英勇无惧的血性汉子的大无畏气概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里,就有对赵云的武艺进行颇有诗意 的描述:“我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可见, 赵云的枪法是可以和号称“万人敌”的关张所媲美的。正所谓“艺高 人胆大”,赵云的“胆”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事例上 1长坂救主 长坂坡一战奠定了赵云的猛将地位,也成就赵云威震华夏之名。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中就这样描写赵云的胆气:他怀中抱着小阿 斗,在干军万马中横冲直撞,从四更时分一直厮杀到天明,七进七出 并连斩曹营56将。真是可谓“血染征泡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试问此等神威,又有哪员武将 能够做到。先说时间是从四更时分到天明,不可谓不长。而且面对的 不是一两员敌将,而是打了胜仗意气高昂的百万曹军。碰上一只这样 的大军,一般人早逃之天天了,更别说是七进七出了。而赵云仅靠 个人、一匹马、一杆枪却能在干军万马中保得幼主安然无恙,更连斩 敌军56将全身而退。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其精湛的武艺,更对其无畏 的胆气钦佩。就连敌首曹操也由衷的地感叹:“真虎将也!"[④]。 类似赵云的冲阵救主,号称“三国第一武将”的吕布也曾经为嫁女而 突围。我们看看,吕布自身的武艺无疑在赵云之上,也有自己的军队 面对的军队更没有这支胜利的曹军强大,却在仅仅一次突围不成后以 失败而告终。对比吕布灰头土脸的失败,这更我们看到赵云在这场战 争中,以他的英勇独特地透视出铮铮汉子的血性,使他的大无畏气概 开始迸发出石破天惊的彩。 2力斩五将 在《三国演义》中,描写老将写的最出色最勇猛的要数长沙黄汉 升了。黄忠在《三国演义》中曾箭射关云长(第五十三回)、力斩夏 侯渊(第廿十一回)盖过多少壮年猛将的风头。可以说除了老迈,也 可称得上是一位“完人”。而在第九十二回中,年老的赵云也有了黄 忠的风采—年过七十尚能力斩五将看看小说中夏侯茂对其部将所 说的话:“吾久闻赵云之名,未尝见面;今日年老,英雄尚在,方信 当阳长坂之事。似此无人可敌,如之奈何?[⑤]可见,夏侯茂对赵 云的英勇无惧的胆气的畏惧,让读者感受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力 斩五将的英勇神采。这里从侧面描写了年老云的威风气,不仅使 赵云英勇无畏的形象得到延续,更善始善终的保持了赵云不败的神 话,使之形象得以圆满
5 一、赵云之胆 赵云作为一员勇将的形象,在民间早已深入人心。《三国演义》 更使得这一形象更加生动、性格更加传神。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 一回中,刘备就曾对诸葛亮说:“子龙一身都是胆也”。那么,赵云 的“胆”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赵云的“胆”是以卓然不群的武艺为基 础,在千军万马中英勇无惧的血性汉子的大无畏气概。 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里,就有对赵云的武艺进行颇有诗意 的描述:“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可见, 赵云的枪法是可以和号称“万人敌”的关张所媲美的。正所谓“艺高 人胆大”,赵云的“胆”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事例上。 1.长坂救主 长坂坡一战奠定了赵云的猛将地位,也成就赵云威震华夏之名。 《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中就这样描写赵云的胆气:他怀中抱着小阿 斗,在千军万马中横冲直撞,从四更时分一直厮杀到天明,七进七出 并连斩曹营 56 将。真是可谓“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试问此等神威,又有哪员武将 能够做到。先说时间是从四更时分到天明,不可谓不长。而且面对的 不是一两员敌将,而是打了胜仗意气高昂的百万曹军。碰上一只这样 的大军,一般人早逃之夭夭了,更别说是七进七出了。而赵云仅靠一 个人、一匹马、一杆枪却能在千军万马中保得幼主安然无恙,更连斩 敌军 56 将全身而退。这不得不让人佩服其精湛的武艺,更对其无畏 的胆气钦佩。就连敌首曹操也由衷的地感叹:“真虎将也!”[④]。 类似赵云的冲阵救主,号称“三国第一武将”的吕布也曾经为嫁女而 突围。我们看看,吕布自身的武艺无疑在赵云之上,也有自己的军队, 面对的军队更没有这支胜利的曹军强大,却在仅仅一次突围不成后以 失败而告终。对比吕布灰头土脸的失败,这更我们看到赵云在这场战 争中,以他的英勇独特地透视出铮铮汉子的血性,使他的大无畏气概 开始迸发出石破天惊的光彩。 2.力斩五将 在《三国演义》中,描写老将写的最出色最勇猛的要数长沙黄汉 升了。黄忠在《三国演义》中曾箭射关云长(第五十三回)、力斩夏 侯渊(第七十一回)盖过多少壮年猛将的风头。可以说除了老迈,也 可称得上是一位“完人”。而在第九十二回中,年老的赵云也有了黄 忠的风采——年过七十尚能力斩五将。看看小说中夏侯茂对其部将所 说的话:“吾久闻赵云之名,未尝见面;今日年老,英雄尚在,方信 当阳长坂之事。似此无人可敌,如之奈何?”[⑤]可见,夏侯茂对赵 云的英勇无惧的胆气的畏惧,让读者感受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将军力 斩五将的英勇神采。这里从侧面描写了年老赵云的威风胆气,不仅使 赵云英勇无畏的形象得到延续,更善始善终的保持了赵云不败的神 话,使之形象得以圆满
以上两个事例是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活动经历的两次特殊时期。 表现了赵云在战场上无畏的勇气和英勇的魅力,使读者在佩服其勇猛 无双的之时,更佩服其大无畏的胆气 赵云之识 如果说一员武将只有胆而没有识的话那就根本谈不上是第一流 的武将。而赵云被称为“虎威将军”仅仅是凭着胆气和蛮力吗?我认 为那肯定是不尽然的。前人对赵云早有过见解:“客问:子龙 先主称日,子龙一身都是胆。’全以胆胜乎?′答日:‘还是识胜, 非胆胜也。盖胆从识生,无识而有胆,妄耳狂耳,非胆也。“看看 在《三国演义》里那些只有蛮力的武将的下场:吕布命丧白门楼(第 十九回)、典韦救曹损命(第十六回)而赵云能够树立英雄之旗终年 不倒,全赖他的智识过人。那么,他的“识”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我从《三国演义》中看出以下几点 1.将才之识 作为第一流的武将,赵云很好的把他的将识同他大无畏的胆气相 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个军事上的传奇。他的这种将才之识我认为首 先是一种灵活善变的无畏常胜的军事才能。将他的这一“识”表现的 淋漓尽致的是有名的汉水之战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回中就有 其精彩的描写,活脱脱是诸葛亮空城计的翻版。他引军撤回,面 对曹操的大军毫无惧色,单枪匹马独立营前,这就显现岀他过人的胆 气。趁着曹军多疑去,却令旗一招,戎弩飞射曹军。最后乘胜追击 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神话这份谋略不得不让人佩服。这次的汉水之战 充分显示了赵云胆气和智谋的完美绐合。加上在第五十二回中的三千 精兵计取桂阳的精和九十六回中不折一骑的箕谷退敌的传奇等 等,都充分显示了赵云可以独当一面的军事才能,这些都是赵云胆大 灵变为将之识的具体表现 其次,赵云在其胆大灵活中又多了一些细致谨慎。谦虛谨慎既是 一个人的品格,也是他作为一位将军应有的认识。从关羽的刚愎自用 导致最后的灭亡,我们可以看出谦虛谨慎对赵云为将的作用。而且 这一类将军通常都有保护君主的能力。所以,从《三国演义》上来看, 赵云的工作多是充当警卫长职务。我们知道,在封建年代,君主无疑 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一个国家的灵魂。保护君主等于是在保护一个国 家的灵魂,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的。众观《三国演义》,你看刘备 和诸葛亮哪次出席什么重要活动,不是由越云陪同的,如第二十四回 参加刘表的宴请等。难怪有人说要是没了赵云,也就没了刘备和其蜀 势力。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其事实依据。而且,我们知道,赵云的救主 行为是出了名的。在文章的前面已经说过了的的“长坂救主”,这不 仅体现了他的勇猛无惧,而且还表现他能达到目的全身而退的胆大心 细的为将之识和忠君为国精神。正如诗歌所赞的:“古来冲阵扶危主
6 以上两个事例是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活动经历的两次特殊时期。 表现了赵云在战场上无畏的勇气和英勇的魅力,使读者在佩服其勇猛 无双的之时,更佩服其大无畏的胆气。 二、赵云之识 如果说一员武将只有胆而没有识的话,那就根本谈不上是第一流 的武将。而赵云被称为“虎威将军”仅仅是凭着胆气和蛮力吗?我认 为那肯定是不尽然的。前人对赵云早已有过见解:“客问:‘子龙, 先主称曰,‘子龙一身都是胆。’全以胆胜乎?’答曰:‘还是识胜, 非胆胜也。盖胆从识生,无识而有胆,妄耳狂耳,非胆也。’”看看 在《三国演义》里那些只有蛮力的武将的下场:吕布命丧白门楼(第 十九回)、典韦救曹损命(第十六回)而赵云能够树立英雄之旗终年 不倒,全赖他的智识过人。那么,他的“识”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我从《三国演义》中看出以下几点: 1.将才之识 作为第一流的武将,赵云很好的把他的将识同他大无畏的胆气相 结合起来,创造了一个个军事上的传奇。他的这种将才之识我认为首 先是一种灵活善变的无畏常胜的军事才能。将他的这一“识”表现的 淋漓尽致的是有名的汉水之战。在《三国演义》的第七十一回中就有 其精彩的描写,活脱脱是诸葛亮‘空城计’的翻版。他引军撤回,面 对曹操的大军毫无惧色,单枪匹马独立营前,这就显现出他过人的胆 气。趁着曹军多疑退去,却令旗一招,戎弩飞射曹军。最后乘胜追击, 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神话。这份谋略不得不让人佩服。这次的汉水之战, 充分显示了赵云胆气和智谋的完美结合。加上在第五十二回中的三千 精兵计取桂阳的精彩和在九十六回中不折一骑的箕谷退敌的传奇等 等,都充分显示了赵云可以独当一面的军事才能,这些都是赵云胆大 灵变为将之识的具体表现。 其次,赵云在其胆大灵活中又多了一些细致谨慎。谦虚谨慎既是 一个人的品格,也是他作为一位将军应有的认识。从关羽的刚愎自用 导致最后的灭亡,我们可以看出谦虚谨慎对赵云为将的作用。而且, 这一类将军通常都有保护君主的能力。所以,从《三国演义》上来看, 赵云的工作多是充当警卫长职务。我们知道,在封建年代,君主无疑 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一个国家的灵魂。保护君主等于是在保护一个国 家的灵魂,可见其重要性非同一般的。众观《三国演义》,你看刘备 和诸葛亮哪次出席什么重要活动,不是由赵云陪同的,如第二十四回 参加刘表的宴请等。难怪有人说要是没了赵云,也就没了刘备和其蜀 势力。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其事实依据。而且,我们知道,赵云的救主 行为是出了名的。在文章的前面已经说过了的的“长坂救主”,这不 仅体现了他的勇猛无惧,而且还表现他能达到目的全身而退的胆大心 细的为将之识和忠君为国精神。正如诗歌所赞的:“古来冲阵扶危主
只有常山赵子龙。”面对曹操百万大军无所畏惧,面对跋扈的女主人 与吴兵更能“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 子龙英勇世无双!"如果说在前次敦主是靠大无畏胆气和过人的艺 的话,那么,后一次救主则是对赵云勇气和智慧的挑战。因为,这次 面对的不是百万大军,而是自己的主子,既要把小主子留下来又不能 够伤害自己的女主子这就不得不要用合适的智谋了。最后与张飞联 手,终于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难题,通过张飞和赵云的对比,更显示出 赵云细腻灵活的处理同上下级的关系。对比刘备的手足—张飞把嫂 子失陷给吕布(第十四回)关羽失陷二嫂(第二十五回),还有谁能 比赵云更能胜任保护家小的工作。而且,上文已经说过,君主对国 家的重要性,要不然,曹操为何独独先哭典韦。可见,赵云在保护君 主方面的确劳苦功高。 背者赵云不仅负责保护看主等更身负着断后接应之类的重任。 我们知道,这种工作一项吃力不讨好,却始终必须有人担当。有多少 次刘备打输了仗都是赵云接应断后最著名的当然要数蜀汉败的最惨 的彝陵之战,如果没了赵云的接应,刘备恐怕连到白帝城孤都成了 妄想。可以说,赵云作为刘备集团的武将,其完美的为将品质是得到 了刘备集团的认同的,否则,也不会让其担任保驾、断后之类既有挑 战性又非常重要的职责工作 刘备称帝后,关羽已没,马超为骠犄奇将军,来乡侯,凉州牧。拜 张飞车骑将军,西乡侯,领司隶校尉。黄忠已亡,魏延左迁镇北将军 都亭侯。次年,方升迁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军,永昌亭侯,后又迁 任镇东将军,才与魏延平级。赵云终其一生,其位始终不能与关、马 张、黄相提并论,连魏延都未能超过,他的“五虎上将″纯粹是徒有 虚名。不过,我认为赵云的能力与功绩与关张、马、黄相比,一点 也不逊色,甚而有过之 第一是功绩武略超凡。刘备在袁绍手下时,密遣赵云私下募得数 百人,称刘左将军部曲,而“绍不能知”。行事周密之至 后与夏侯敦战于博望,生擒其将夏侯兰,又禀刘备说夏侯兰明于 法律,以为军正。史日“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长阪之役,刘备“弃妻子南走”,而“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 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兔难 又刘备入川,“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原因是“孙 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所以命赵云为留营司马 后来“夫人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再救 了一回阿斗,使其免了沦为人质的厄运 在刘备与曹操争汉中时,赵云于汉水大败曹兵先主称赞说:“子 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而街亭之役后,诸葛亮问邓芝:“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 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邓芝说:“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 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
7 只有常山赵子龙。”面对曹操百万大军无所畏惧,面对跋扈的女主人 与吴兵更能“昔年救主在当阳,今日飞身向大江。船上吴兵皆胆裂, 子龙英勇世无双!”如果说在前次救主是靠大无畏胆气和过人的武艺 的话,那么,后一次救主则是对赵云勇气和智慧的挑战。因为,这次 面对的不是百万大军,而是自己的主子,既要把小主子留下来又不能 够伤害自己的女主子,这就不得不要用合适的智谋了。最后与张飞联 手,终于解决了这个棘手的难题,通过张飞和赵云的对比,更显示出 赵云细腻灵活的处理同上下级的关系。对比刘备的手足——张飞把嫂 子失陷给吕布(第十四回)关羽失陷二嫂(第二十五回),还有谁能 比赵云更能胜任保护家小的工作。而且,上文已经说过,君主对于国 家的重要性,要不然,曹操为何独独先哭典韦。可见,赵云在保护君 主方面的确劳苦功高。 再者,赵云不仅负责保护君主等,更身负着断后接应之类的重任。 我们知道,这种工作一项吃力不讨好,却始终必须有人担当。有多少 次刘备打输了仗都是赵云接应断后,最著名的当然要数蜀汉败的最惨 的彝陵之战,如果没了赵云的接应,刘备恐怕连到白帝城托孤都成了 妄想。可以说,赵云作为刘备集团的武将,其完美的为将品质是得到 了刘备集团的认同的,否则,也不会让其担任保驾、断后之类既有挑 战性又非常重要的职责工作。 刘备称帝后,关羽已没,马超为骠骑将军,来乡侯,凉州牧。拜 张飞车骑将军,西乡侯,领司隶校尉。黄忠已亡,魏延左迁镇北将军, 都亭侯。次年,方升迁赵云为中护军,征南将军,永昌亭侯,后又迁 任镇东将军,才与魏延平级。赵云终其一生,其位始终不能与关、马、 张、黄相提并论,连魏延都未能超过,他的“五虎上将”纯粹是徒有 虚名。不过,我认为赵云的能力与功绩与关、张、马、黄相比,一点 也不逊色,甚而有过之。 第一是功绩武略超凡。刘备在袁绍手下时,密遣赵云私下募得数 百人,称刘左将军部曲,而“绍不能知”。行事周密之至。 后与夏侯敦战于博望,生擒其将夏侯兰,又禀刘备说夏侯兰明于 法律,以为军正。史曰“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 长阪之役,刘备“弃妻子南走”,而“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 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又刘备入川,“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原因是“孙 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所以命赵云为留营司马, 后来“夫人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再救 了一回阿斗,使其免了沦为人质的厄运。 在刘备与曹操争汉中时,赵云于汉水大败曹兵,先主称赞说:“子 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而街亭之役后,诸葛亮问邓芝:“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 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邓芝说:“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 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
从以上几事,可见赵云一身是胆,武功计略,不亚于关羽等人, 只是无绿统军征战而已 第二是他的为人及思维堪称先公后私敏于时事而且甚为周密 在荆州刘备平南方诸郡时,“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 守,代赵范。寡嫂日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日:“相与同 姓,卿兄犹我兄。′因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日:“范迫降耳 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 后来定益州,“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围地桑日 分赐诸将。云谏之日:“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非但 匈奴,未可求安也。须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宜耳 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 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第三是关羽身死后,刘备大怒,整军东下,赵云谏日:“国贼是 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昊自服。操身虽毙,孑丕纂篡盗,当因 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马以迎王 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 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而街亭之败后,因赵云所部是唯一全身而退的,诸葛亮要把军资 余绢分赐将士,赵云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 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正因为如此,陈寿将赵云与关、张马、黄共列为一传,是为《关 张马黄赵传》,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也把赵云加工夸张为五虎 上将,以此彰显赵云的功及品德,其实都是相当公平和得人心的 三国的大将中,关羽神勇,张飞骁勇,赵云智勇,马超英 勇,许褚则是匹夫之勇,无一不是个性鲜明的。而我们对赵云的认 识,就表现在“智勇”二字上 我认为,赵云的智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奔走四方,贤臣择主 古城聚义,赵云正式投奔刘备,当时的赵云说:“云奔走四方 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遇,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 此句概括了他坎坷的人生追求之路。其实刘备对赵云也早就有了惺惺 相惜之意。刘备初见赵云时“便有不舍之心”;徐州解围后,赵云辞 去,“玄德执手挥泪而别”;赵云辞公孙瓒归乡,刘备握手言别,殷 勤叮咛。赵云感动地说:“云终不敢背德也。“在赵云心里,早就认 定刘备这个追随的对象了,所以非刘备而不投,不遇明主,宁愿落草 为寇,占山为王。这也印证了书中多次提到的一句话:“良禽相木而 栖,贤臣择主而佐。”赵云的慧眼识明主,这在三国英雄中是很了不 起的 同时,刘备、诸葛亮对于智勇双全的赵云也是很器重的,在赤壁 之战时,诸葛亮借东风之后是依靠赵云接应的;刘备外出常带赵云护 身。刘备到东昊娶亲时,诸葛亮也放心地将保卫工作交给赵云,而赵
8 从以上几事,可见赵云一身是胆,武功计略,不亚于关羽等人, 只是无缘统军征战而已。 第二是他的为人及思维堪称先公后私,敏于时事,而且甚为周密。 在荆州刘备平南方诸郡时,“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 守,代赵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 姓,卿兄犹我兄。’因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 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 后来定益州,“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围地桑田 分赐诸将。云谏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 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 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 其欢心。’先主即从之。” 第三是关羽身死后,刘备大怒,整军东下,赵云谏曰:“国贼是 曹操,非孙权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 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策马以迎王 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先主不听,遂 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而街亭之败后,因赵云所部是唯一全身而退的,诸葛亮要把军资 余绢分赐将士,赵云说:“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 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正因为如此,陈寿将赵云与关、张、马、黄共列为一传,是为《关 张马黄赵传》,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也把赵云加工夸张为五虎 上将,以此彰显赵云的武功及品德,其实都是相当公平和得人心的。 在三国的大将中,关羽神勇,张飞骁勇,赵云智勇,马超英 勇,许褚则是匹夫之勇,无一不是个性鲜明的。而我们对赵云的认 识,就表现在“智勇”二字上。 我认为,赵云的智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奔走四方,贤臣择主 古城聚义,赵云正式投奔刘备,当时的赵云说:“云奔走四方, 择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遇,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 此句概括了他坎坷的人生追求之路。其实刘备对赵云也早就有了惺惺 相惜之意。刘备初见赵云时“便有不舍之心”;徐州解围后,赵云辞 去,“玄德执手挥泪而别”;赵云辞公孙瓒归乡,刘备握手言别,殷 勤叮咛。赵云感动地说:“云终不敢背德也。”在赵云心里,早就认 定刘备这个追随的对象了,所以非刘备而不投,不遇明主,宁愿落草 为寇,占山为王。这也印证了书中多次提到的一句话:“良禽相木而 栖,贤臣择主而佐。”赵云的慧眼识明主,这在三国英雄中是很了不 起的。 同时,刘备、诸葛亮对于智勇双全的赵云也是很器重的,在赤壁 之战时,诸葛亮借东风之后是依靠赵云接应的;刘备外出常带赵云护 身。刘备到东吴娶亲时,诸葛亮也放心地将保卫工作交给赵云,而赵
云也不负重望完成诸葛亮的计谋赵云与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 以及西凉名将马超、老将黃忠同列“五虎上将”,连一向目中无人的 关羽也认为:“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于吾相并可也。“可见 他对赵云的信仼目同一般。刘备在白帝城孤时,叮嘱赵云说:“朕 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至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 看觑吾子,勿负朕言。"由此可见,除了诸葛亮,刘备也把后主刘禅 托咐给了赵云。“看觑”一词表现观出刘备对赵云的重视。刘备对赵云, 的确有很深的知遇之恩,这是不容怀疑的。 赵云晚年于成都病故,享年七十六岁,死后追谥为“顺平候 这个封号算不得什么,可这个身经百战的猛将竟然得以善终,并且 世英名从未受挫这一点上,同为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则远不及他 2、沙场征战,威名远扬 建安十三年,曹操取荆州,刘备被曹操追赶,在当阳长坂坡血战, 刘备大败,弃下妻小南逃,不见了赵云。突然糜芳跑来说:“赵子龙 反投曹操去了也!"玄德叱日:“子龙是吾故交,安肯反乎?"果然, 赵云在千军万马之中救出甘夫人,又怀抱幼主杀出重围,使二人得脱 于难。当赵云双手把刘禅递上时,刘备接过,掷之于地日:“为汝这 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对于刘备的这个行为,罗贯中借史官之诗 评价日:“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 把亲男掷马前。”实在是无限的感激无由表达 相对于徐庶的离去,《云别传》与《资治通鉴》里对于赵云在长 坂坡的表现,重点描述的也都不在于赵云的勇,而在于赵云的忠。但 长坂坡还是成为赵云的成名战在长坂坡中赵云先后救出陷入敌阵的 简雍,糜竺,甘夫人,刘禅,杀夏候恩夺得名剑青虹,杀曹洪部将晏 明,夏候淳部将钟缙,钟,力战焦触、张南、马延、张合四将,在 曹操军中来往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共斩曹营将士五十余名,当时曹 操亦赞日:“真虎将也!吾若得这员大将,何愁天下不定乎?可速传 令,如子龙到处,不要放冷箭,要捉活的。”曹操这话,一方面是为 赵云的冲出重围做铺垫,一方面借曹操的珍爱之情体现赵云的勇猛 无双。 此后,公元二—一年,赵云入川,沿江西上江阴,与诸葛亮会师 成都。攻克成都后,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公元二一九年,黄忠在定 军山因劫粮被魏将徐晃围困赵云于汉水营前往接应冲入曹军重围, 救出黄忠,后在汉水拒曹军,占得曹军营寨,刘备称他“虎威将军 公元二二三年,升中护军,南将军,封为永昌亭侯,再迁为镇东将 军。公元二二五年,南蛮叛乱,赵云、魏延为大将随诸葛亮征讨南蛮 赵云斩杀三洞洞主之首金环三结。公元二二八年随诸葛亮北伐,在凤 鸣山与西京魏将韩德一家作战,赵云刺死长孑韩瑛,刺倒四孑子韩琪, 射死三子韩琼,生擒二子韩瑶,后再刺杀韩德,威震诨军。而此时起 云已是年过七旬。公元二二八年,邓芝与魏国主帅曹真对阵,兵少敌 强,在箕谷失利,但由于赵云召集部众,固守阵地,不至大败。撤军
9 云也不负重望完成诸葛亮的计谋,赵云与刘备的结义兄弟关羽、张飞, 以及西凉名将马超、老将黄忠同列“五虎上将”,连一向目中无人的 关羽也认为:“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位于吾相并可也。”可见 他对赵云的信任非同一般。刘备在白帝城托孤时,叮嘱赵云说:“朕 与卿于患难之中,相从至今,不想于此地分别。卿可想朕故交,早晚 看觑吾子,勿负朕言。”由此可见,除了诸葛亮,刘备也把后主刘禅 托咐给了赵云。“看觑”一词表现出刘备对赵云的重视。刘备对赵云, 的确有很深的知遇之恩,这是不容怀疑的。 赵云晚年于成都病故,享年七十六岁,死后追谥为“顺平候”。 这个封号算不得什么,可这个身经百战的猛将竟然得以善终,并且一 世英名从未受挫,这一点上,同为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则远不及他。 2、沙场征战,威名远扬 建安十三年,曹操取荆州,刘备被曹操追赶,在当阳长坂坡血战, 刘备大败,弃下妻小南逃,不见了赵云。突然糜芳跑来说:“赵子龙 反投曹操去了也!”玄德叱曰:“子龙是吾故交,安肯反乎?”果然, 赵云在千军万马之中救出甘夫人,又怀抱幼主杀出重围,使二人得脱 于难。当赵云双手把刘禅递上时,刘备接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 孺子,几损我一员大将!”对于刘备的这个行为,罗贯中借史官之诗 评价曰:“曹操军中飞虎出,赵云怀内小龙眠。无由抚慰忠臣意,故 把亲男掷马前。”实在是无限的感激无由表达。 相对于徐庶的离去,《云别传》与《资治通鉴》里对于赵云在长 坂坡的表现,重点描述的也都不在于赵云的勇,而在于赵云的忠。但 长坂坡还是成为赵云的成名战。在长坂坡中赵云先后救出陷入敌阵的 简雍,糜竺,甘夫人,刘禅,杀夏候恩夺得名剑青虹,杀曹洪部将晏 明,夏候淳部将钟缙,钟绅,力战焦触、张南、马延、张合四将,在 曹操军中来往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共斩曹营将士五十余名,当时曹 操亦赞曰:“真虎将也!吾若得这员大将,何愁天下不定乎?可速传 令,如子龙到处,不要放冷箭,要捉活的。”曹操这话,一方面是为 赵云的冲出重围做铺垫,一方面借曹操的珍爱之情,体现赵云的勇猛 无双。 此后,公元二一一年,赵云入川,沿江西上江阴,与诸葛亮会师 成都。攻克成都后,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公元二一九年,黄忠在定 军山因劫粮被魏将徐晃围困,赵云于汉水营前往接应,冲入曹军重围, 救出黄忠,后在汉水拒曹军,占得曹军营寨,刘备称他“虎威将军”。 公元二二三年,升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为永昌亭侯,再迁为镇东将 军。公元二二五年,南蛮叛乱,赵云、魏延为大将随诸葛亮征讨南蛮, 赵云斩杀三洞洞主之首金环三结。公元二二八年随诸葛亮北伐,在凤 鸣山与西凉魏将韩德一家作战,赵云刺死长子韩瑛,刺倒四子韩琪, 射死三子韩琼,生擒二子韩瑶,后再刺杀韩德,威震诸军。而此时赵 云已是年过七旬。公元二二八年,邓芝与魏国主帅曹真对阵,兵少敌 强,在箕谷失利,但由于赵云召集部众,固守阵地,不至大败。撤军
后赵云被降为镇军将军。诸葛亮因马谡失守街亭而撤兵,赵云、邓芝 断后。赵云抵挡郭淮,刺死苏喁,杀退万政全身而退,“不折一人 骑,辎重等物,亦无遗失 赵云无是是一位万人敌的猛将,但他一生中参加的战没役并不多 有机会与之交手的名将并不多,所杀的名将则更少,这一点与关羽 张飞相比就逊色多了。但他每次出场都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之中,都 是在万分紧急时以弱强,轹杀敌军将领如切瓜一样的自如。所以给 人一种惊天动地的强烈感受。这也是赵云历来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之 2良臣之识 赵云的“识”不仅表现在他战无不胜的军事才能上,更表现在他 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政见上那么,他的“识”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就表现了赵云的择主之识。三国是一个君选臣,臣亦择君 的时代。一些名臣在择君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显露出他们的政治主 张,如鲁肃、诸葛亮等。而正面表达出了政治理想的只有赵云,在 国演义》中第二十八回中赵云对刘备是这样说的:“云奔走四方,择 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 那么在赵云的心目中“主”该是什么样的呢?在第七回越云对公孙瓒 的话里就可以看得明明白白:“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 子龙。本袁绍辖下之人。因见绍无忠君敩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麾下 不期于此处相见。”可见,赵云择主的前提条件是其主必须要有忠君 爱民之心。我们知道,在《三国演义》里刘备的确比任何人更符合赵 云心目中的这一君主形象。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更在“衣带昭”事 件上为君出力,虽然并没成功,却能见其忠君。他更是仁慈的主子 携民渡江犹能看出其爱民。难怪跟了公孙瓒的赵云后来“叹日:某 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赵云是一个具有着“忠君爱民”之“大识” 思想的将领,在他的择主意识里,“忠君爱民”既是首要条件,更是 必要条件。并且这一“识”决定了他一生的行为。在这种“忠君爱民 的思想支配下,赵云又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便是最受争议的赵云拒美 第五十二回)之事。有人认为,赵云这是在假道学,沽名钓誉。我 完全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请看赵云答刘备其拒美的原因:“赵范既与 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大节, 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 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大事?所以,我认为前面的两点只是赵云为 拒美随口而出的原由,这不仅没有假道学之风,反而是为他人着想 更突出了他性格的闪光点。至于第三点,我认为这才是“拒美”的真 正理由。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我是联系赵云依附刘备的原因来看 的,赵云是一个忠君的人,他始终是以国家大事为己任,这才是支配 他拒美的最基本的原因。其次,看看后来他做了那些事。其中,最著 名的的当然要数那使赵云被称为“云有谏臣之风”的力谏刘备的事例
10 后赵云被降为镇军将军。诸葛亮因马谡失守街亭而撤兵,赵云、邓芝 断后。赵云抵挡郭淮,刺死苏喁,杀退万政全身而退,“不折一人一 骑,辎重等物,亦无遗失。” 赵云无疑是一位万人敌的猛将,但他一生中参加的战役并不多, 有机会与之交手的名将并不多,所杀的名将则更少,这一点与关羽、 张飞相比就逊色多了。但他每次出场都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形之中,都 是在万分紧急时以弱胜强,斩杀敌军将领如切瓜一样的自如。所以给 人一种惊天动地的强烈感受。这也是赵云历来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之 一。 2.良臣之识 赵云的“识”不仅表现在他战无不胜的军事才能上,更表现在他 那些具有远见卓识的政见上。那么,他的“识”又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就表现了赵云的择主之识。三国是一个君选臣,臣亦择君 的时代。一些名臣在择君的时候都或多或少的显露出他们的政治主 张,如鲁肃、诸葛亮等。而正面表达出了政治理想的只有赵云,在《三 国演义》中第二十八回中赵云对刘备是这样说的:“云奔走四方,择 主而事,未有如使君者。今得相随,大称平生。虽肝脑涂地,无恨矣。” 那么在赵云的心目中“主”该是什么样的呢?在第七回赵云对公孙瓒 的话里就可以看得明明白白:“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 子龙。本袁绍辖下之人。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麾下, 不期于此处相见。”可见,赵云择主的前提条件是其主必须要有忠君 爱民之心。我们知道,在《三国演义》里刘备的确比任何人更符合赵 云心目中的这一君主形象。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更在“衣带昭”事 件上为君出力,虽然并没成功,却能见其忠君。他更是仁慈的主子, 携民渡江犹能看出其爱民。难怪跟了公孙瓒的赵云后来“叹曰:‘某 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耳。’”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赵云是一个具有着“忠君爱民”之“大识” 思想的将领,在他的择主意识里,“忠君爱民”既是首要条件,更是 必要条件。并且这一“识”决定了他一生的行为。在这种“忠君爱民” 的思想支配下,赵云又是怎么做的呢?首先便是最受争议的赵云拒美 (第五十二回)之事。有人认为,赵云这是在假道学,沽名钓誉。我 完全不认同这样的观点。请看赵云答刘备其拒美的原因:“赵范既与 某结为兄弟,今若娶其嫂,惹人唾骂,一也;其妇再嫁,使失大节, 二也;赵范初降,其心难测,三也。主公新定江汉,枕席未安,云安 敢以一妇人而废主公之大事?”所以,我认为前面的两点只是赵云为 拒美随口而出的原由,这不仅没有假道学之风,反而是为他人着想, 更突出了他性格的闪光点。至于第三点,我认为这才是“拒美”的真 正理由。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我是联系赵云依附刘备的原因来看 的,赵云是一个忠君的人,他始终是以国家大事为己任,这才是支配 他拒美的最基本的原因。其次,看看后来他做了那些事。其中,最著 名的的当然要数那使赵云被称为“云有谏臣之风”的力谏刘备的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