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自传》 系 侪甘 年 讲授人:河南省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 刘杰
《鲁迅自传》 讲授人:河南省项城市第二初级中学 刘 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生字、生词 ·2、了解鲁迅生平及其思想变化过程 、能力目标 1、了解小传的特点,学写小传 2、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感受鲁迅的崇高人格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
教学目标 • 一、 知识目标 • 1、识记生字、生词 • 2、了解鲁迅生平及其思想变化过程 • 二、能力目标 • 1、了解小传的特点,学写小传。 • 2、培养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 • 三、情感目标 • 1、感受鲁迅的崇高人格 •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
检査字词 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 2、筹办:筹划、举办 ·3、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败落 4、维新:反对旧的提倡新的。一般指政治上的改良或改良 运动。 ·5、生计:生活。 6、辞职: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 ·7、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8、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检查字词 • 1、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 • 2、筹办: 筹划、举办。 • 3、衰落:事物由兴盛转向败落。 • 4、维新: 反对旧的提倡新的。一般指政治上的改良或改良 运动。 • 5、生计:生活。 • 6、辞职:请求解除自己的职务。 • 7、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 8、呐喊:大声喊叫助威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写作的顺序是什么?本文写作的线索是什么? (提示:时间、思想变化) 2、概括鲁迅的主要经历 少年变故 十三岁时:家庭变故,寄居在亲戚家 又过了三年多;父亲去世 青年求学: 18岁时:考取南京水师学堂 又过了半年:改进矿路学堂 矿路学堂毕业后:派往日本留学 东京预备学校毕业后:决意学医,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学了两年后 弃医从文 回国工作 29岁时: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 第二年: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 第三年:又走出,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 革命政府成立后:在北京教育部,兼任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1926年:被段祺瑞政府通缉,到厦门,做厦门大学教授; 同年12月到广东,做中山大学教授 1927年4月:辞去中山大学教授,9月,出广东,定居上海 著述情况: 短篇小说集2本、论文1本、回忆记1本、散文诗1本、短评4本、翻译作品若干本、中国小说史略1本、 唐宋传奇集1本
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 1、本文写作的顺序是什么?本文写作的线索是什么? • (提示:时间、思想变化) • 2、概括鲁迅的主要经历。 • 少年变故: • 十三岁时: 家庭变故,寄居在亲戚家 • 又过了三年多; 父亲去世 • 青年求学: • 18岁时: 考取南京水师学堂 • 又过了半年: 改进矿路学堂 • 矿路学堂毕业后:派往日本留学 • 东京预备学校毕业后:决意学医,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 学了两年后: 弃医从文 • 回国工作 • 29岁时: 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 • 第二年 : 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 • 第三年: 又走出,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 • 革命政府成立后: 在北京教育部,兼任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 • 1926年: 被段祺瑞政府通缉,到厦门,做厦门大学教授; • 同年12月 到广东,做中山大学教授 • 1927 年4月: 辞去中山大学教授,9月,出广东,定居上海 • 著述情况: • 短篇小说集 2本、 论文 1本、回忆记 1本、散文诗 1本、短评 4本 、 翻译作品 若干本、 中国小说史略 1本、 唐宋传奇集 1本
研读课文、合作探究 ·1、如果说出国前鲁迅的多次人生选择是被迫的、无奈的,那么,留学日本后, 鲁迅也经历了数次的人生选择, 间有什么不同?鲁迅为 要选择学 医?文是出子什么考虑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通过 疾,改憂咔国大东亚病芙〃的现状,来达到强国的目的。值后来汉识到, 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 想通过提倡新文艺 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来达到富国强民,改变落后的面 貌。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如果出国前的鲁迅,更多的考虑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奔波的话, 出国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则成长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的理想、积极探 索救国道路的志士! 2、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鲁迅回国后,屡屡转换学校的理解。 学生讨论、探究,师点拨: 当时政治混乱,社会黑暗,作者的思想与现实不相融合。生活艰难,但先生 并没有厝服于旧势力,而是继为生活更为救图救民的理想在黑暗 《自嘲》诗,就鲜明的体现了这一点
研读课文 、合作探究 • 1、如果说出国前鲁迅的多次人生选择是被迫的、无奈的,那么,留学日本后, 鲁迅也经历了数次的人生选择,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鲁迅为什么要选择学 医?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弃医从文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是怎样的人? • 提示:鲁迅选择医学,是确知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帮助,想通过学 医,改变中国人“东亚病夫”的现状,来达到强国的目的。但后来认识到, 体质弱并不是导致国弱,受人欺凌的根本原因,愚昧、麻木才是病根,因此 想通过提倡新文艺,对国民进行思想启蒙,来达到富国强民,改变落后的面 貌。从中可以看出鲁迅有强烈的爱国精神。 • 如果出国前的鲁迅,更多的考虑是为了自己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奔波的话, 出国后,接受了新思想的鲁迅,则成长为一位拥有救国救民的理想、积极探 索救国道路的志士! • 2、请同学们结合时代背景谈谈:你对鲁迅回国后,屡屡转换学校的理解。 • 学生讨论、探究,师点拨: • 当时政治混乱,社会黑暗,作者的思想与现实不相融合。生活艰难,但先生 并没有屈服于旧势力,而是继续战斗。为生活、更为救国救民的理想在黑暗 的就中国左右冲突。表现了先生坚强的意志和彻底地斗争精神。他的一首 《自嘲》诗,就鲜明的体现了这一点
拓展延伸,赞评鲁迅 名人眼中的鲁迅: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诗人) ·有许多人不战而屈;先生是战而不屈。(邹韬奋:社会活动家) 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 ·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佐藤村夫:日本社会活动家)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洒泪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斯诺:美国记者) 是啊,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 系在一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国为民,鞠身 尽瘁。 毛泽东主席曾这样评价他:“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 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没有丝毫的 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 籮醫男簡:4族文穷最 热忱的空前的民族
拓展延伸,赞评鲁迅 • 名人眼中的鲁迅: •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诗人) • 有许多人不战而屈;先生是战而不屈。(邹韬奋:社会活动家) • 有名作、有群众、有青年,先生未死; • 不做官、不爱钱、不变节,是我导师。(佐藤村夫:日本社会活动家) •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陨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 先生已经作古,痛洒泪雨,文坛从此感彷徨。(斯诺:美国记者) • 是啊,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将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 系在一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为国为民,鞠躬 尽瘁。 • 毛泽东主席曾这样评价他:“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 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他没有丝毫的 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 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 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板书: 鲁迅自传 少年变故 青年求学 爱国精神 回国工作 著述情况
板书: 鲁迅自传 少 年 变 故 青 年 求 学 爱 国 精 神 回 国 工 作 著 述 情 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