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传记学案(第6周) 编写人:杜娟审定人:姜丽2013年3月28日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回忆录的特点。 2.理解传主的精神品格及形象,品味文章中个性化细节描述塑造传主的作用。 学习重点 1、掌握回忆录体裁的特点 2、感悟萧红笔下鲁迅的品格,品味作者对鲁迅的爱戴、敬仰、怀念之情。 学习方法:自主搜集资料,对比阅读:对文本质疑的地方小组合作方式研读、探究 课前预习: 1.阅读全文,标清段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搜集有关鲁迅的作品、名言,思考其中所体现的人物精神、情操,课上交流 二、预习检查 1.填表: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体会鲁迅作品或有关他的文章、名言里所折射出的人格和信仰。 作品/名言 所体现的人物品格或特神 阿累《一面》 《早》 《拿来主义》 《一件小事》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整体理解:(1)阅读文本后,你认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具体事例加以体会 (2)萧红这篇文章把鲁迅写活了,她是如何来刻画鲁迅的? 三、导读练习 (一)、基础积累 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 A.隔膜(mo)捕捉(bυ)细腻(mi)咳嗽(ke)B.竭力(jie)抹煞(sha)疙瘩(ge)解剖(pou C.荸霁(b1)虔诚(qian)气喘( chuan)闷热(men)D.颤抖(chan)耽搁(don)稀疏(shu)遮盖(zhe) 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病愈纽扣淅沥油漆 B疲倦嘈杂卧倒祈祷C混浊剪裁坦荡夸耀 D大慨门闩唠叨训斥 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 (1)许先生从鲁迅先生病起,更地忙了 (2这种事情许先生是偷_。就做的,夏天就开始预备着冬天的,冬天就做夏天的。 (3)-位的士司机遭到了3名自称是“城管”的男子的殴打。事后,虽有警方到场_并将打人 者控制,但得知此事的数百名的士司机仍迅速聚集到现场,围住打人者齐声要求其道歉 A过度功夫处治B过渡功夫处置C.过度工夫处置D过渡工夫处治
1 2012-2013 学年下学期高二语文传记学案(第 6 周) 编写人:杜娟 审定人:姜丽 2013 年 3 月 28 日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 学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回忆录的特点。 2.理解传主的精神品格及形象,品味文章中个性化细节描述塑造传主的作用。 学习重点 1、掌握回忆录体裁的特点。 2、感悟萧红笔下鲁迅的品格,品味作者对鲁迅的爱戴、敬仰、怀念之情。 学习方法:自主搜集资料,对比阅读;对文本质疑的地方小组合作方式研读、探究。 一、课前预习: 1.阅读全文,标清段落,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搜集有关鲁迅的作品、名言,思考其中所体现的人物精神、情操,课上交流。 二、预习检查: 1.填表: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体会鲁迅作品或有关他的文章、名言里所折射出的人格和信仰。 作品/名言 所体现的人物品格或精神 阿累《一面》 《早》 《拿来主义》 《一件小事》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整体理解:(1)阅读文本后,你认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具体事例加以体会。 (2)萧红这篇文章把鲁迅写活了,她是如何来刻画鲁迅的? 三、导读练习: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下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隔膜.(mó)捕.捉(bǔ)细腻.(nì)咳.嗽(ké) B.竭.力(jié) 抹煞.(shā)疙.瘩(gē)解剖.(pōu) C.荸.荠(bí)虔.诚(qián)气喘.(chuǎn)闷.热(mèn)D.颤.抖(chàn)耽.搁(dān)稀疏.(shū) 遮.盖(zhē)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病愈 纽扣 淅沥 油漆 B.疲倦 嘈杂 卧倒 祈祷 C.混浊 剪裁 坦荡 夸耀 D.大慨 门闩 唠叨 训斥 3.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许先生从鲁迅先生病起,更______地忙了。 (2)这种事情许先生是偷______就做的,夏天就开始预备着冬天的,冬天就做夏天的。 (3)一位的士司机遭到了 3 名自称是“城管”的男子的殴打。事后,虽有警方到场______并将打人 者控制,但得知此事的数百名的士司机仍迅速聚集到现场,围住打人者齐声要求其道歉。 A.过度 功夫 处治 B.过渡 功夫 处置 C.过度 工夫 处置 D.过渡 工夫 处治
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 A.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对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然,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 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曾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 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 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 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2009北京高考,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凿、长达40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 B.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 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硏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个人的战 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 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来了吗?”鲁迅先生睁一睁眼睛:“不小心,着了凉……呼吸困难·……·到臟书的房子 去翻一翻书…那房子因为没有人住 凉……回来就 B.这话许先生和我是私下讲的,鲁迅先生没有听见,仍靠在躺椅上沉默着呢 C.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 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 D.在工作之前,他(鲁迅先生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 烟还没 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 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得整整齐齐,常常把要寄出的书,从许先生手里拿过来自己包。 许先生本来包得多么好,而鲁迅先生还要亲自动手。 ①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儿或扁一点儿 若小细绳上有一个疙瘩,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准备着随时用得方便 ③就是这包书的纸都不是新的,都是从街上买东西回来留下来的 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 犹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折起来,随手把小细绳卷 了—个圈⑤而后拿起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A.①⑤③④② B.④②①⑤③ C.①②⑤③④ D.④⑤①②③ 8.填空。(1)横眉冷对千夫指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3)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二)、阅读文章第三十五一三十八部分,完成9~13题 9.为什么作者说“一个月没有上楼去,忽然上楼还有些心不安”?且表现在什么方面 0.在病中,鲁迅先生不看报,不看书,只是安静地躺着。但有一张小画是鲁迅先生放在床边上 不断看着的。鲁迅先生为什么常常看这小画?
2 4.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当时大家不解其中的意思,都对鲁迅先生不加以休息不以为然 ....,后来读了鲁迅先生《死》 的那篇文章才了然了。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 ....,以步行为宜, 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 ....,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 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 上,这一出人意表 ....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5.(2009 北京高考,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南京郊外的阳山,有三块经人工雕凿、长达 40 米的巨大石头,专家认为这是朱棣为给朱 元璋修建神功圣德碑选的碑材。 B.该集团的资金大都是外界筹措,利息之高令人难以想象,然而高额利息使该集团在资金 运转上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 C.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 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D.朝夕相处,谁也不能保证不发生矛盾,但一发生矛盾,就各执己见,争吵不休,互不通 融,这其实是一种最愚蠢的见解。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来了吗?”鲁迅先生睁一睁眼睛:“不小心,着了凉……呼吸困难……到藏书的房子 去翻一翻书……那房子因为没有人住,特别凉……回来就……” B.这话许先生和我是私下讲的,鲁迅先生没有听见,仍靠在躺椅上沉默着呢。 C.鲁迅先生吃的是清茶,其余不吃别的饮料,咖啡、可可、牛奶、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 备。 D.在工作之前,他(鲁迅先生)稍微阖一阖眼睛,燃起一支烟来,躺在床边上,这一支烟还没 有吸完,许先生差不多就在床里边睡着了。(许先生为什么睡得这样快?因为第二天早晨六 七点钟就要起来管理家务)海婴这时也在三楼和保姆一道睡着了。 7.把下面的句子分别填入下面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 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得整整齐齐,常常把要寄出的书,从许先生手里拿过来自己包。 许先生本来包得多么好,而鲁迅先生还要亲自动手。 鲁迅先生把书包好了,用细绳捆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那包方方正正的,连一个角也不准歪一点儿或扁一点儿 ②若小细绳上有一个疙瘩,也要随手把它解开的,准备着随时用得方便 ③就是这包书的纸都不是新的,都是从街上买东西回来留下来的 ④许先生上街回来把买来的东西一打开,随手就把包东西的牛皮纸折起来,随手把小细绳卷 了一个圈 ⑤而后拿起剪刀,把捆书的那绳头都剪得整整齐齐 A.①⑤③④② B.④②①⑤③ C.①②⑤③④ D.④⑤①②③ 8.填空。(1)横眉冷对千夫指, 。 (2) ,_ 。英雄多故谋夫病,泪洒崇陵噪暮鸦。 (3)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________ ________。 (二)、阅读文章第三十五-三十八部分,完成 9~13 题。 9.为什么作者说“一个月没有上楼去,忽然上楼还有些心不安”?且表现在什么方面? 10.在病中,鲁迅先生不看报,不看书,只是安静地躺着。但有一张小画是鲁迅先生放在床边上 不断看着的。鲁迅先生为什么常常看这小画?
11.在这一部分中作为思想家的鲁迅和我们印象中的鲁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回答。 12.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13.有人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鲁迅先生为什么会这么可 怕?你是如何认识鲁迅的作品及其为人的?结合选文来谈一下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天演论》,真理的第一道台阶 ①周树人不爱游玩,不爱交际,不爱说话,他把整个的身心都投入学习之中。他是那般亢奋 勤勉,精力充沛 ②矿路学堂最使他满意的是3 气。汉文仍旧日是“颍考叔可谓纯孝也已矣”外加一点《小 绘图、德语和体操,过去所未曾学习过的科目。至于生理学,虽然并不讲授,却可以看到木版的 《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比较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他已经悟到,中医不过是一种有 意无意的引 ③他以非常浓厚的兴致,学习这些课程,尤其是地质学和矿物学。一本英国赖耶尔的《地学 说》,就不知给了他多少惊奇和喜悦;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后,他的讲义,都用毛笔抄写得十分 致和工整,插图则用铅笔绘制,也 精密。 D凡是新课程,都得使用洋课本,这些课本对于中国的情况是无从顾及的。为此,他常常联 系对比中国矿冶的实际,在《金石识别》一类的边页上写下批注,补订其中的纰漏和错误。纸上 仑如何是不能令他满足的;他特别喜欢采集矿石标本,不但因为标本可以加 对矿物知识的理解,而且喜欢那嶙峋而不规则的形体本身,它们以最质朴的方式,在荒无人迹 的旷野间显示自己的存在。 的,他能无复质址火热;:霉拐谏凳过楼织i最坤案盘楼存 或是《西厢记》,或是别的小说杂书,徜徉于人类历史的原野和心灵的幽洞之中。那里,是自然科 所无法窥觅的又一个奇妙的世界 ⑥知识之火既然点燃起来,他就不会围着炉子取暖。比起周围的同学,他越来越热心于阅读 课外的书籍。他愿意像篝火那样,在无遮的天幕下作野性的燃烧 求,新他特学校变得相当自由化⊥看新书的风气也流行起来了这时候听说《天演论》出 ⑦第 星期天跑到城南书店去,花五百文钱买了回来。这白纸石印的厚厚的一本,一翻 就使他坐不住 ⑧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两 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其籍征人境者,不 过几处荒坟,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蒙茸山簏,未经删治如今日者,则无疑也。 ⑨多么优美的文字!多么恢宏的气魄!多么新颖的思想!一口气读下去,苏格拉底出来了 柏拉图出来了,斯多噶派也出来了。这些人物,各各带着自己的思想,走向纵深的历史。思想超 呵,“保群进化,与天争胜时他觉得,演的思想,无不与矿石、动植,以及自己周 的物质t 世界息息相关,但显然有着更为炫 目的光耀:他读得那么贪婪,一遍」
3 11.在这一部分中作为思想家的鲁迅和我们印象中的鲁迅有何不同?请结合文段的内容来回答。 12.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体现了作者的什么感情? 13.有人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鲁迅先生为什么会这么可 怕?你是如何认识鲁迅的作品及其为人的?结合选文来谈一下。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 《天演论》,真理的第一道台阶 ①周树人不爱游玩,不爱交际,不爱说话,他把整个的身心都投入学习之中。他是那般亢奋, 勤勉,精力充沛。 ②矿路学堂最使他满意的是平等的空气。汉文仍旧是“颍考叔可谓纯孝也已矣”,外加一点《小 学集注》,论文题目也是什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之类,但还有格致、算学、地理、历史、 绘图、德语和体操,过去所未曾学习过的科目。至于生理学,虽然并不讲授,却可以看到木版的 《全体新论》和《化学卫生论》。比较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他已经悟到,中医不过是一种有 意无意的骗子罢了。 ③他以非常浓厚的兴致,学习这些课程,尤其是地质学和矿物学。一本英国赖耶尔的《地学 浅说》,就不知给了他多少惊奇和喜悦;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后,他的讲义,都用毛笔抄写得十分 细致和工整,插图则用铅笔绘制,也一样的精密。 ④凡是新课程,都得使用洋课本,这些课本对于中国的情况是无从顾及的。为此,他常常联 系对比中国矿冶的实际,在《金石识别》一类的边页上写下批注,补订其中的纰漏和错误。纸上 谈兵,照抄照搬,无论如何是不能令他满足的;他特别喜欢采集矿石标本,不但因为标本可以加 深对矿物知识的理解,而且喜欢那嶙峋而不规则的形体本身,它们以最质朴的方式,在荒无人迹 的旷野间显示自己的存在。 ⑤他于物质生活无所求,穿一条夹裤,吃吃辣椒,照样过长长的冬天;而精神生活却是充实 的,他的心灵,似乎长驻着一个火热的季节。每当功课作完,他便从书架上捡取一部《红楼梦》, 或是《西厢记》,或是别的小说杂书,徜徉于人类历史的原野和心灵的幽洞之中。那里,是自然科 学所无法窥觅的又一个奇妙的世界。 ⑥知识之火既然点燃起来,他就不会围着炉子取暖。比起周围的同学,他越来越热心于阅读 课外的书籍。他愿意像篝火那样,在无遮的天幕下作野性的燃烧…… ⑦第二年,学校变得相当自由化,看新书的风气也流行起来了。这时候,听说《天演论》出 版了,他特地趁星期天跑到城南书店去,花五百文钱买了回来。这白纸石印的厚厚的一本,一翻 开,就使他坐不住了: ⑧赫胥黎独处一室之中,在英伦之南,背山而面野,槛外诸境,历历如在几下。乃悬想两千 年前,当罗马大将恺彻未到时,此间有何景物?计惟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其籍征人境者,不 过几处荒坟,散见坡陀起伏间。而灌木丛林,蒙茸山麓,未经删治如今日者,则无疑也。…… ⑨多么优美的文字!多么恢宏的气魄!多么新颖的思想!一口气读下去,苏格拉底出来了, 柏拉图出来了,斯多噶派也出来了。这些人物,各各带着自己的思想,走向纵深的历史。思想超 乎一切,甚至比创造它的思想者更崇高!“物竞天择”呵,“适者生存”呵,“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呵,“保群进化,与天争胜”呵……他觉得,“天演”的思想,无不与矿石、动植,以及自己周围 的物质世界息息相关,但显然有着更为炫目的光耀:他读得那么贪婪,一遍又一遍,《察变》和另
外的好些章节,他都熟落得能够背出来了。 ⑩《天演论》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头猛犬″赫胥黎于1893年在牛津大学作的 演讲,原题为“进化论与伦理学"。1894年,他加写了导论,并与其他三篇论文合编成集。他坚 文学说内在的真理性,把关于生物学的理论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开拓了近代科学 想的新课题。严复,将其中的导论及前半部意译岀来,结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天行人治 说服力的科学事实和最富于煽的学语言阐述取法王人"的中心思想得出“最 ①每读到澳洲土蜂的沦灭,美洲红人和澳洲黑种的耗减,周树人就明显地感觉着·种危机感 在压迫着自己。民族的危机,家庭的危机,个人的危机,危机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力。自力,自 强,自立,自主,这就是一切。正是由于这被唤起的人类的自觉意识,推动着他奔向民族解放和 运动的前沿 ⑩只要有空,就照例嚼他的侉饼、花生米和辣椒,看那看不得的《天演论》 (选自林贤治《人间鲁迅》,有删节) 注: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 迅为笔名。1899正月入江南陆师学堂附 年路矿学堂毕业。 14.本文表现了鲁迅怎样的精神与品格? 15.请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方面欣赏④⑨两段文字。 16.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天演论》给予鲁迅的启发和影响 (四)、语言运用 17.(2009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摸底,18)下面是陈毅元帅为鲁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撰写的一副 对联。上下联各抽出了部分句子并打乱了顺序,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横线处。 上联:要打叭儿落水狗 ,懂得进退攻守, ①不愧思想权威②一生最恨帮闲③临死也不宽恕④莫做空头文学家⑤岂仅文坛闯将 ⑥敢于嬉笑怒骂 18.我们在《鲁迅书信》中看到,鲁迅先生给不同的人写信,落款是不一样的。请你选用供 选落款,填入下面不同的通信情况中。(只填序号) 供选落款: A.迅上 B.师鲁迅谨订 C.鲁迅(即周树人),并且加上“鲁迅”印鉴 D.后学周树人启上,并且加上“周树人”印鉴 不同的对象 (1)给自己的学生发出邀请,请其赴宴,落款使用 (2)给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写信,落款使用 (3)给自己熟悉的同事和朋友写信,落款使用 (4)给自己在报刊上的论敌写信,落款使用
4 外的好些章节,他都熟落得能够背出来了。 ⑩《天演论》是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的一头猛犬”赫胥黎于 1893 年在牛津大学作的 演讲,原题为“进化论与伦理学”。1894 年,他加写了导论,并与其他三篇论文合编成集。他坚 持了达尔文学说内在的真理性,把关于生物学的理论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开拓了近代科学 思想的新课题。严复,将其中的导论及前半部意译出来,结合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天行人治, 同归天演”的思想,淋漓酣畅地发挥了自己的观点。由于严复立足于民族存亡的基点,以最富于 说服力的科学事实和最富于煽动性的文学语言,阐述“取法于人”的中心思想,得出“非最宜不 能独存独盛”的结论,因此,《天演论》在中国的出版,首先引起的就不是自然科学的革命,而是 整个思想界的“一种当头棒喝”。 ⑪每读到澳洲土蜂的沦灭,美洲红人和澳洲黑种的耗减,周树人就明显地感觉着一种危机感 在压迫着自己。民族的危机,家庭的危机,个人的危机,危机感使人意识到生命的力。自力,自 强,自立,自主,这就是一切。正是由于这被唤起的人类的自觉意识,推动着他奔向民族解放和 民主运动的前沿。 ⑫只要有空,就照例嚼他的侉饼、花生米和辣椒,看那看不得的《天演论》。 (选自林贤治《人间鲁迅》,有删节) 注:鲁迅(1881~1936),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至三十八岁,始用鲁 迅为笔名。1899 正月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1901 年路矿学堂毕业。 14.本文表现了鲁迅怎样的精神与品格? 15.请从表现手法和内容两方面欣赏④⑨两段文字。 16.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天演论》给予鲁迅的启发和影响。 (四)、语言运用 17.(2009 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摸底,18)下面是陈毅元帅为鲁迅先生逝世十四周年撰写的一副 对联。上下联各抽出了部分句子并打乱了顺序,请将正确的序号填入横线处。 上联:要打叭儿落水狗,________________,懂得进退攻守,_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不愧思想权威 ②一生最恨帮闲 ③临死也不宽恕 ④莫做空头文学家 ⑤岂仅文坛闯将 ⑥敢于嬉笑怒骂 18.我们在《鲁迅书信》中看到,鲁迅先生给不同的人写信,落款是不一样的。请你选用供 选落款,填入下面不同的通信情况中。(只填序号) 供选落款: A.迅上 B.师鲁迅谨订 C.鲁迅(即周树人),并且加上“鲁迅”印鉴 D.后学周树人启上,并且加上“周树人”印鉴 不同的对象: (1)给自己的学生发出邀请,请其赴宴,落款使用__________ (2)给时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写信,落款使用__________ (3)给自己熟悉的同事和朋友写信,落款使用__________ (4)给自己在报刊上的论敌写信,落款使用__________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导学答案 、预习检查:1.填表: 作品名言 所体现的人物品格或精神 阿累《一面》 对青年的关怀、谦逊、和蔼 《早》 珍惜光阴、勤奋 《拿来主义》 思想睿智、目光犀利、幽默 《一件小事》 善良、自谦、勇于自我解剖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谦虚、无尽的追求、超越 奇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浓郁的爱国之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爱憎分明、无私奉献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执着、坚毅、勇敢 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整体理解 (1)阅读文本后,你认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具体事例加以体会 人多类粤保子的好美(简单冒红生活朴素俭的许先生的精心护 理) 3人之友辛勤培植晩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好客…….·(对穿衣裳的看法;对Ⅹ先生的感 情;对文学青年的关怀) 4、生活中的鲁迅 节俭、潇洒、幽默、极富生活化、可亲、可敬 (2)萧红这篇文章把鲁迅写活了,她是如何来刻画鲁迅的?回忆录的特点之一:萧红以 细腻的感受捕捉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细节,随意点染,写活了鲁迅 三、导读练习 1、C2、D3、C4、B5、A6、B7、A 答案:(1)俯首甘为孺子牛(2)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3)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 9因为 但作为一个多 人来说 得集看鲁者氲特进 理,不知是否会 愛劉关開锋 有些心不安 觉得站也没有地方站,坐也不知坐在哪里。许先生让我吃茶 我就倚着桌子边站着,好像没有看览那茶似的 10.这幅画是鲁迅本人的写照,在狂风中抗争,仿佛在不断地憧憬与追求,追求自由与爱。 这是自由的象征,战斗的象在 象征,美的象征,健全而活泼的生命的象征,是鲁迅灵魂 鲁迅料 11幽默风趣:鲁迅先生看出萧红的不安,同她开玩笑;宽容:对萧红一个月没有到自己这 里来,毫不介意:坚强:忍受病痛的折 求自由:鲁迅临死前屡屡深情地关注木刻 12.鲁迅平时主要在夜间写作。现在鲁迅平静地离开这个1 永远安息了。“休息 在这里作为全文结语,似乎很平静,很自然,“大哀”以一种平静I 达,显得格外深 强调是差橙性设学主的酸就道(本扌王的4全是 鲁迅的文章来想象他的为人,或者把他 他看得高不可攀,或者出于逆反心理,把他看 他看做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现实的人 的东西 容的人 世读者特别是年轻人都是有距离的 时代以及语言 膜,都可能成为阅读障碍。我们不可能像读当下流行小i 吸取精 非常生动有趣,和通常对鲁迅的认识有 皇可会格境 14沉默寡言;勤奋刻苦,追求知识;追求真理 国家与民族命运。 用多种修譯;集霭与秀地覆字習痊滃蓊魏的的荚鹗 ⑨段,作者运 6.进化论学说使鲁迅认识到了社会也是变革发展的,于是他感觉到民族的危机、家庭的 危机和个人的 ,而危机使他意识到人 自力,自强,自立,自主。正是由于这被唤起 的人类的自觉 ,推动他奔向民族解放和 运动的前沿
5 《鲁迅: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是平和》导学答案 二、预习检查:1.填表: 作品/名言 所体现的人物品格或精神 阿累《一面》 对青年的关怀、谦逊、和蔼 《早》 珍惜光阴、勤奋 《拿来主义》 思想睿智、目光犀利、幽默 《一件小事》 善良、自谦、勇于自我解剖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谦虚、无尽的追求、超越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浓郁的爱国之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爱憎分明、无私奉献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 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执着、坚毅、勇敢 2.整体理解: (1)阅读文本后,你认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课文具体事例加以体会。 1 人之父 理解相信儿子的好爸爸(品尝鱼丸 海婴的问好) 2 人之夫 尊重体贴妻子的好丈夫(包饺子 简单的饮食 生活朴素俭约 许先生的精心护 理) 3 人之友 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好客……(对穿衣裳的看法;对 X 先生的感 情;对文学青年的关怀) 4、生活中的鲁迅 节俭、潇洒、幽默、极富生活化、可亲、可敬…… (2)萧红这篇文章把鲁迅写活了,她是如何来刻画鲁迅的? 回忆录的特点之一:萧红以 细腻的感受捕捉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典型细节,随意点染,写活了鲁迅。 三、导读练习: 1、C 2、D 3、C 4、B 5、A 6、B 7、A 8、答案:(1)俯首甘为孺子牛 (2)血沃中原肥劲草 寒凝大地发春华 (3)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9.因为鲁迅正在病中,作者没有来打扰鲁迅;但作为一个多次受到鲁迅指点与关照的年轻 人来说,长时间不来看望鲁迅,又显得自己不近情理,不知是否会受到鲁迅的责怪,所以作者 “有些心不安”。 表现在:我一进卧室的门,觉得站也没有地方站,坐也不知坐在哪里。许先生让我吃茶, 我就倚着桌子边站着,好像没有看见那茶杯似的。 10.这幅画是鲁迅本人的写照,在狂风中抗争,仿佛在不断地憧憬与追求,追求自由与爱。 这是自由的象征,战斗的象征,爱的象征,美的象征,健全而活泼的生命的象征,是鲁迅灵魂 最深处的神圣女神,也是鲁迅精神的底蕴所在! 11.幽默风趣:鲁迅先生看出萧红的不安,同她开玩笑;宽容:对萧红一个月没有到自己这 里来,毫不介意;坚强:忍受病痛的折磨。追求自由:鲁迅临死前屡屡深情地关注木刻画 12.鲁迅平时主要在夜间写作。现在鲁迅平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了,永远安息了。“休息” 在这里作为全文结语,似乎很平静,很自然,“大哀”以一种平静的方式表达,显得格外深沉。 13.以前学生接触鲁迅,主要的渠道就是课本,这些书中对于鲁迅的介绍是比较刻板的, 强调的是鲁迅在思想上和文学上的成就,很少或者根本不涉及鲁迅的个人生活。学生往往通过 鲁迅的文章来想象他的为人,或者把他神化,把他看得高不可攀,或者出于逆反心理,把他看 成一个睚眦必报、很不宽容的人,总之,都不把他看做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现实的人。 属于经典的东西,对于后世读者特别是年轻人都是有距离的,包括对他所属时代以及语言 表达等方面的隔膜,都可能成为阅读障碍。我们不可能像读当下流行小说那样顺畅轻快。但要 真正了解人类的智慧,吸取精神力量,提高自己的人格境界,还是要学习经典。选文对鲁迅的 描写非常生动有趣,和通常对鲁迅的认识有些“落差”,表现了鲁迅生活化、人性化的一面。 14.沉默寡言;勤奋刻苦,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关注国家与民族命运。 15.第④段,作者运用细节描写,表现鲁迅学习的求真以及独有的个性。第⑨段,作者运 用多种修辞手法,并以抒情的笔调,充分地表现了鲁迅在获得新知识时的兴奋与喜悦。 16.进化论学说使鲁迅认识到了社会也是变革发展的,于是他感觉到民族的危机、家庭的 危机和个人的危机,而危机使他意识到人一定要自力,自强,自立,自主。正是由于这被唤起 的人类的自觉意识,推动他奔向民族解放和民主运动的前沿
17.参考答案:上联:③⑤下联:④②⑥①18.答案:顺序依次为:(1)B(2)D(3)A(4)C
6 17.参考答案:上联:③⑤ 下联:④②⑥① 18.答案:顺序依次为:(1)B(2)D(3)A(4)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