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神经系统 主要内容 1、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与反射弧: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反射中枢生理(中枢兴 奋传播特征,中枢抑制);反射活动的协调。 2、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功能:节肢动物运动性活动的控制:软体动物运动活动的中枢与 外周的神经机制 3、脊椎动物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神 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中枢性 调节):鱼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条件反射 自学内容 1、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功能:节肢动物运动性活动的控制;软体动物运动活动的中枢与外 周的神经机制 2、鱼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条件反射。 基本要求 1、了解反射中枢基本生理活动。 2、了解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以及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 3、了解低等脊椎动物(鱼类等)、无脊椎动物(虾、贝等)神经系统功能的特征。 重点、难点 1、反射中枢基本生理活动。 2、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对躯体运动调节功能及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 第一节概述 神经系统是机体主要的机能调节系统(解释机能调节问题),它直接或间接地调节着机 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神 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要作用的系统,是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管理机构 神经系统机能大致可分为三类:感觉机能、运动机能和高级机能。 1)感觉机能:包括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的感受机能 2)运动机能:包括神经系统对躯体的调节
- 1 - 第三章 神 经 系 统 主要内容 1、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反射与反射弧:中枢神经元联系方式;反射中枢生理(中枢兴 奋传播特征,中枢抑制);反射活动的协调。 2、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功能:节肢动物运动性活动的控制;软体动物运动活动的中枢与 外周的神经机制。 3、脊椎动物神经系统功能: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神 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功能、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中枢性 调节);鱼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条件反射。 自学内容 1、无脊椎动物神经系统功能:节肢动物运动性活动的控制;软体动物运动活动的中枢与外 周的神经机制。 2、鱼类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特征;条件反射。 基本要求 l、了解反射中枢基本生理活动。 2、了解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以及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 3、了解低等脊椎动物(鱼类等)、无脊椎动物(虾、贝等)神经系统功能的特征。 重点、难点 1、反射中枢基本生理活动。 2、中枢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对躯体运动调节功能及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功能。 第一节 概 述 神经系统是机体主要的机能调节系统(解释机能调节问题),它直接或间接地调节着机 体内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来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维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神 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要作用的系统,是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的管理机构。 神经系统机能大致可分为三类:感觉机能、运动机能和高级机能。 1) 感觉机能:包括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的感受机能; 2) 运动机能:包括神经系统对躯体的调节
及内脏器官平滑肌、心肌运动以及内外分泌活动的调节 3)高级机能:是指神经系统的高级整合机能。 这些机能的发展是与动物进化过程相互联系的。 、神经系统的进化: 动物不断进化(单细胞一多细胞一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神经系统也不断发展, 至大脑大约经历了十亿年。 单细胞和低等多细胞动物(如海绵)没有神经系统,细胞直接与环境反应→由于动 物体不断与外界相互作用,逐渐产生了神经组织,水螅神经细胞和突起交织成网(神经 网)联系机体各部→扁虫类以上,神经细胞集中形成了神经系统→以后由于神经节数目 增多形成N链,如蚯蚓→脊椎动物开始岀现了管状神经系统,,并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 围神经系统。 二神经系统的区分: (一)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颅腔里的脑和椎管里的脊髓,两者在枕骨大孔中相连 中枢神经系统有控制和调节机体活动作用。 周围神经系统:中枢以外的神经细胞与神经纤维,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 的脊神经。它们由脑和脊髓对称地向周围分布到各组织器官,其作用是 由周围向中枢、或由中枢向周围传递神经冲动。 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小脑、延髓 鱼:端脑、间脑、中脑、后脑、延脑 脊髓: )神经系统 脑神经:12对发自脑各级部位 脊神经「31对(颈8,胸12,腰及骶各5对, 2
- 2 - 及内脏器官平滑肌、心肌运动以及内外分泌活动的调节; 3) 高级机能:是指神经系统的高级整合机能。 这些机能的发展是与动物进化过程相互联系的。 一、 神经系统的进化: 动物不断进化(单细胞—多细胞—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神经系统也不断发展, 至大脑大约经历了十亿年。 单细胞和低等多细胞动物(如海绵)没有神经系统,细胞直接与环境反应→由于动 物体不断与外界相互作用,逐渐产生了神经组织,水螅神经细胞和突起交织成网(神经 网)联系机体各部→扁虫类以上,神经细胞集中形成了神经系统→以后由于神经节数目 增多形成 N 链,如蚯蚓→脊椎动物开始出现了管状神经系统,,并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 围神经系统。 二 神经系统的区分: (一) 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颅腔里的脑 和 椎管里的脊髓,两者在枕骨大孔中相连, 中枢神经系统有控制和调节机体活动作用。 周围神经系统:中枢以外的神经细胞与神经纤维,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 的脊神经。它们由脑和脊髓对称地向周围分布到各组织器官,其作用是 由周围向中枢、或由中枢向周围传递神经冲动。 脑:大脑、间脑、中脑、脑桥、小脑、延髓 中枢 鱼:端脑、间脑、中脑、后脑、延脑 脊髓: (一)神经系统 脑神经:12 对 发自脑各级部位 周围 脊神经 31 对(颈 8,胸 12,腰及骶各 5 对
尾1对) (发自脊髓 各节段 40对(鱼类) 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 1.灰质:横切面呈H性,新鲜材料色泽灰暗,故名灰质 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细胞体和树突集中区域 2白质:位于灰质外围,因含髓磷脂较多,呈白色,故名白质 神经元轴突集中区域 3神经核与神经节: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聚集在一起,位于中枢部位称为神经核, 位于周围神经部位称为神经节。 4神经纤维素:中枢内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轴突(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状,在一个区域 内走行。 (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根据发出部位和分布区域的不同通常把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三部分: 与脑相连的叫脑N一主要分布于头部、 与脊髓相连的叫脊N一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植物性神经(内脏神经)一与脑和脊髓相连,主要分布与内脏和心脏、血管平滑 肌和腺体 1脑神经:12对 延髓:舌咽(混合N)、迷走(混合N)、副N(1l对)、舌下N(12对) 桥脑:三叉(混合N)、展(眼外直肌)、面(混合N)、听(传入N) 中脑:动眼(支配眼肌运动N)、滑车(支配眼上斜肌)、嗅N、视N属于感觉神经。 脊神经 躯体运动传出N—一支配骨骼肌 脊髓前根运动 N元发出纤维 内脏运动传出N(交感N与副交感神经) 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3植物性神经的特征、结构分布
- 3 - 尾 1 对) (发自脊髓 各节段) 40 对(鱼类) (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 ⒈灰质:横切面呈 H 性,新鲜材料色泽灰暗,故名灰质 中枢神经内神经元细胞体和树突集中区域。 ⒉白质:位于灰质外围,因含髓磷脂较多,呈白色,故名白质。 神经元轴突集中区域 ⒊神经核与神经节: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聚集在一起,位于中枢部位称为神经核, 位于周围神经部位称为神经节。 ⒋神经纤维素:中枢内功能相同的神经元轴突(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状,在一个区域 内走行。 (二) 周围神经系统组成: 根据发出部位和分布区域的不同通常把周围神经系统分为三部分: 与脑相连的叫脑 N — 主要分布于头部、 与脊髓相连的叫脊 N—分布于躯干和四肢, 植物性神经(内脏神经)—与脑和脊髓相连,主要分布与内脏和心脏、血管平滑 肌和腺体。 1 脑神经:12 对 延髓:舌咽(混合 N)、迷走(混合 N)、副 N(11 对)、舌下 N(12 对) 桥脑:三叉(混合 N)、展(眼外直肌)、面(混合 N)、听(传入 N) 中脑:动眼(支配眼肌运动 N)、滑车(支配眼上斜肌)、嗅 N、视 N 属于感觉神经。 2 脊神经: 躯体运动传出 N——支配骨骼肌 脊髓前根运动 N 元发出纤维 内脏运动传出 N(交感 N 与副交感神经) —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 3 植物性神经的特征、结构分布
①特征:内脏运动神经又叫植物性神经或自主神经 1)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不受意志直接控制 2)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元不直接到达效应器,中间要换元。第一级神经元称节 前神经元,其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由它发出轴突称节前纤维。第二级神经 元称节后神经元,其胞体位于周围的内脏N节内,它们发出轴突称节后纤维 3)中枢:大脑边缘叶一下丘脑边缘系统一脑干一脊髓 4)交感神经支配广,副交感神经有些器官不支配 ②结构与分布: 交感N 副交感N 发源:脊髓胸1一腰3灰质侧角脑干内脏运动核(神经核),脊髓骶2—4节 换元:交感N节 副交感N节 交感N节:交感干神经节 睫状N节 腹腔N节 蝶频N节 肠系膜上、下N节 下颌N节 耳N节 脏器旁N节 分布:躯体、皮肤汗腺、竖毛肌、眼眶、瞳孔括约肌、泪腺、舌下腺、面、胸腔、 脏器、 颌下腺、腮腺、器官平滑肌、心肌 腹腔、盆腔、脏器 盆腔脏器 绘图 第二节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神经系统的细胞组成 同学们在组织学当中曾学过,神经组织是高度特化的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即神经元 neuron)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是具有突起的细胞,突起有两种:树突和轴突。轴 突就是神经纤维 (一)神经元的机能及分类 1.机能:接受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 2分类:
- 4 - ① 特征:内脏运动神经又叫植物性神经或自主神经 1) 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不受意志直接控制 2) 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神经元不直接到达效应器,中间要换元。第一级神经元称节 前神经元,其胞体位于脑干和脊髓内,由它发出轴突称节前纤维。第二级神经 元称节后神经元,其胞体位于周围的内脏 N 节内,它们发出轴突称节后纤维。 3) 中枢:大脑边缘叶 —下丘脑边缘系统—脑干—脊髓 4) 交感神经支配广,副交感神经有些器官不支配。 ②结构与分布: 交感 N 副交感 N 发源: 脊髓胸 1—腰 3 灰质侧角 脑干内脏运动核(神经核),脊髓骶 2—4 节 换元: 交感 N 节 副交感 N 节 交感 N 节:交感干神经节 睫状 N 节 腹腔 N 节 蝶颚 N 节 肠系膜上、下 N 节 下颌 N 节 耳 N 节 脏器旁 N 节 分布:躯体、皮肤汗腺、竖毛肌、 眼眶、瞳孔括约肌、泪腺、舌下腺、面、胸腔、 脏器、 颌下腺、腮腺、器官平滑肌、心肌、 腹腔、盆腔、脏器 盆腔脏器 绘图: 第二节 神经元活动的一般规律 一 神经系统的细胞组成: 同学们在组织学当中曾学过,神经组织是高度特化的组织,是由神经细胞(即神经元 neuron)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神经元是具有突起的细胞,突起有两种:树突和轴突。轴 突就是神经纤维。 (一)神经元的机能及分类 ⒈机能:接受信息、传递信息、整合信息。 ⒉分类:
感觉N元(传入):直接与感受器联系将信息由外周→中枢 运动N元(传出):直接与效应器联系,把冲动由中枢→效应器 中间N元(联络):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冲动→传给另一个N元,起联络作用。 若按引起后继单位兴奋还是抑制,分为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 单极神经元或假单极神经元 按形态分类(突起的多少) 极神经元 极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似乎只有一个突起,但距离细胞体不远处便分为两支 双极神经元:具两个突起,从细胞体相对处发出(一个轴突,一个树突) 多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其余均为树突。(脊髓运动神经元为典型例子)。 (二)神经胶质 胶质细胞具突起,不分树突或轴突,不具传导神经冲动作用 机能:支持作用(类似于结缔组织) 保护与绝缘、转运物质、参予血脑屏障 为神经系统发育提供基本支架。 二突触及突触传递 (一)突触及分类 1.突触及分类: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它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起相接触,这个相 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两个神经之间并没有原生质流动) 轴突一一轴突突触 分类轴突一一胞体突触 轴突一一树突突触 (二)突触的结构 电突触 具有对称的形态,突触连接形式有两种: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当突触前膜与突触后 膜紧密相连,甚至两膜的外层相互融合,见不到突触间隙,称为紧密连接;当两膜之 间有狭缝存在(1.5-1.8mm),称缝隙连接,但缝隙不是连续的,而有微孔存在,电流 通过微孔从一个细胞很容易流到另一个细胞。这种连接部位信息传递是电传递,速度 快,没有延搁 5
- 5 - 感觉 N 元(传入):直接与感受器联系将信息由外周→中枢 运动 N 元(传出):直接与效应器联系,把冲动由中枢→效应器 中间 N 元(联络):接受其他神经元传来的冲动→传给另一个 N 元,起联络作用。 若按引起后继单位兴奋还是抑制,分为兴奋性神经元和抑制性神经元 单极神经元或假单极神经元 按形态分类(突起的多少) 双极神经元 多极神经元 假单极神经元:似乎只有一个突起,但距离细胞体不远处便分为两支。 双极神经元:具两个突起,从细胞体相对处发出(一个轴突,一个树突) 多极神经元:一个轴突,其余均为树突。(脊髓运动神经元为典型例子)。 (二)神经胶质 胶质细胞具突起,不分树突或轴突,不具传导神经冲动作用。 机能:支持作用(类似于结缔组织)、 保护与绝缘、转运物质、参予血脑屏障 为神经系统发育提供基本支架。 二 突触及突触传递 (一)突触及分类 1. 突触及分类: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它神经元的细胞体或突起相接触,这个相 接触的部位称为突触(两个神经之间并没有原生质流动) 轴突——轴突突触 分类 轴突——胞体突触 轴突——树突突触 (二) 突触的结构 1.电突触 具有对称的形态,突触连接形式有两种:紧密连接和缝隙连接。当突触前膜与突触后 膜紧密相连,甚至两膜的外层相互融合,见不到突触间隙,称为紧密连接;当两膜之 间有狭缝存在(1.5-1.8nm),称缝隙连接,但缝隙不是连续的,而有微孔存在,电流 通过微孔从一个细胞很容易流到另一个细胞。这种连接部位信息传递是电传递,速度 快,没有延搁
电突触在无脊椎动物及低等脊椎动物中较为常见 清澈的 突触小泡 突触前细胞 突触后细胞 缝隙连接 电阻高 横向电阻 图12-5两种突触传递 A,电突触,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缝隙连接允许电流流过细胞间微小的通道; B,化学突触,突触前后细胞之间没有通道,突触电流只流过突触后膜 (Ui Eckert, Ani mal P hys iology, 1983) 2.化学突触( Chemical synapse) 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大部分分成许多小支,小支末端膨大呈球状,称突触小体 由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细胞体或突起相联系:电镜观察,一个突触有三部分组成 1)突触前膜:突触前部分的神经元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一侧的膜为突触前 膜,内侧有致密突起和网格形成囊泡栅栏,空隙刚好容纳一个囊泡 2)突触间隙:两膜之间,200A有粘多糖和糖蛋白,此处液体与细胞外液是相通的。 3)突触后膜:与前膜相对的胞体膜或树突膜70A 4)突触小体:轴浆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和大量聚集的束泡(突触小泡)它们含有高浓度 递质。 释放乙酰胆碱突触:直径约为300-500A均匀致密束泡 释放去甲状腺激素突触:直径约为300-—600A,有一个150-250A的的致密中心 小泡在匀浆中分布不均匀
- 6 - 电突触在无脊椎动物及低等脊椎动物中较为常见。 2.化学突触(Chemical synapse) 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大部分分成许多小支,小支末端膨大呈球状,称突触小体。 由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细胞体或突起相联系:电镜观察,一个突触有三部分组成。 1)突触前膜:突触前部分的神经元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突触小体一侧的膜为突触前 膜,内侧有致密突起和网格形成囊泡栅栏,空隙刚好容纳一个囊泡。 2)突触间隙:两膜之间,200Å 有粘多糖和糖蛋白,此处液体与细胞外液是相通的。 3)突触后膜:与前膜相对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70Å。 4)突触小体:轴浆中,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和大量聚集的束泡(突触小泡)它们含有高浓度 递质。 释放乙酰胆碱突触:直径约为 300—500Å 均匀致密束泡 释放去甲状腺激素突触:直径约为 300—600Å,有一个 150—250Å 的的致密中心, 小泡在匀浆中分布不均匀
此外还有人认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其束泡形态不同 突触前神经末梢 突触小泡 88世 图8-3與触结宀模式图 4)受体:突触后膜上存在一些特殊的蛋白质结构,称为受体。受体能与一定的递质发生 特异的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激起突触后神经原的变化,产生神 经兴奋或抑制效应 (三)突触传递: 1.突触传递过程:基本上与运动终板传递过程相似 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使突触前膜去极化→使其通透性发生变化,对Ca2通透性增 加,Ca由突触间隙进入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化学递质释放到间 隙→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某些离子通道开放→后膜电 位改变,产生突触后电位 依据递质不同对 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 后膜通透性影响不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 ①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EPSP) 前膜兴奋,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经间隙到后膜与受体结合→提高膜对Na,K,Cl 通道开放,特别是Na'→产生局部兴奋→出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可发生空间 总和和时间总和,属于局部兴奋)→达到阈电位水平产生动作电位→产生扩布性 兴奋→兴奋传至整个突触后神经元。 7
- 7 - 此外还有人认为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其束泡形态不同。 4) 受体:突触后膜上存在一些特殊的蛋白质结构,称为受体。受体能与一定的递质发生 特异的结合,从而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激起突触后神经原的变化,产生神 经兴奋或抑制效应。 (三) 突触传递: 1. 突触传递过程:基本上与运动终板传递过程相似 神经冲动传导至轴突末梢→使突触前膜去极化→使其通透性发生变化,对 Ca2+通透性增 加,Ca2+由突触间隙进入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化学递质释放到间 隙→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某些离子通道开放→后膜电 位改变,产生突触后电位 依据递质不同对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兴奋 后膜通透性影响不同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抑制 ①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EPSP) 前膜兴奋,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经间隙到后膜与受体结合→提高膜对 Na+ ,K+ ,Cl — 通道开放,特别是 Na+ →产生局部兴奋→出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可发生空间 总和和时间总和,属于局部兴奋)→达到阈电位水平产生动作电位→产生扩布性 兴奋→兴奋传至整个突触后神经元
②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前膜兴奋,释放抑制性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相结合→提高膜对K,Cl 尤其是C1^(不包括Na)的通透性→使C1内流→后膜电位负值加大,产生超 极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极化,不易发生兴奋,表现为突触后N元活动的 抑制。突触后电位为局部膜电位变化,为非传导性的,只是中枢兴奋或抑制的电 生理基础 2.突触后电位产生的原理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动作电位 c n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作用下,在突触后膜上产生的去极化 型的局部电位 递质: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谷aa等) 通道:Na',K,Cl主要Na'通道,Na'内流 电位:负值减小(去极化局部电位) 可以总和:若干个N冲动→局部电位总和→阈电位→动作电位→产生后继神经元兴奋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1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作用下,在突触后膜上产生的超极化 型局部电位 2产生抑制机制: 递质,抑制性化学递质(Y—氨基丁酸,5-HT) 通道:K,C1,主要C1通道(C1内流) 电位:负值增大→超极化 总和:愈远离阈电位→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抑制
- 8 - ②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nhibi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IPSP) 前膜兴奋,释放抑制性化学递质→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相结合→提高膜对 K + ,Cl —,尤其是 Cl—(不包括 Na+)的通透性→使 Cl—内流→后膜电位负值加大,产生超 极化,称为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后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极化,不易发生兴奋,表现为突触后 N 元活动的 抑制。突触后电位为局部膜电位变化,为非传导性的,只是中枢兴奋或抑制的电 生理基础。 2. 突触后电位产生的原理 (1)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50 -70 动作电位 ↑ ↑ ↑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作用下,在突触后膜上产生的去极化 型的局部电位。 递质: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乙酰胆碱,谷 aa 等) 通道:Na+ ,K+ ,Cl—,主要 Na+通道,Na+ 内流 电位:负值减小(去极化 局部电位) 可以总和:若干个 N 冲动→局部电位总和→阈电位→动作电位→产生后继神经元兴奋 (2)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1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递质作用下,在突触后膜上产生的超极化 型局部电位。 2 产生抑制机制: 递质,抑制性化学递质( γ—氨基丁酸,5—HT) 通道: K + ,Cl—, 主要 Cl—通道(Cl—内流) 电位:负值增大→超极化 总和:愈远离阈电位→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抑制
3由于此种抑制是由于突出后膜上产生IPSP造成的,所以称为突触后电位 三、神经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其 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特异性地 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的受体,导致信 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一)确认为神经递质的条件: 1.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物质和合成酶系,能够合成这一递质 2.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泡浆内其它酶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小泡内 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3.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殊受体,发挥生理作用 4.存在使这一递质失活的酶或其它环节。 5.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这一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 神经递质首先是在外围迷走神经对心脏抑制作用的环节发现的 (二)外周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 acetylcholine,Ach) 目前已确认 交感、副交感节前纤维 副交感节后纤维 末梢释放乙酰胆碱,故称它们为胆碱能纤维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但是它们的作用并不相同 交感、副交感节前纤维和躯体运动纤维的作用与菸碱药理作用相同称为菸碱样作用(N样 作用) 副交感节后纤维的作用与毒蕈碱药理作用相同称为毒蕈碱样作用(M样作用) 2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nA) 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除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骨 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属于胆碱能纤维外,其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 去甲肾上腺素 3嘌呤类或肽类递质 9
- 9 - 3 由于此种抑制是由于突出后膜上产生 IPSP 造成的,所以称为突触后电位. 三、 神经递质: 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其 末梢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特异性地 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的受体,导致信 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一)确认为神经递质的条件: 1. 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具有合成递质的前体物质和合成酶系,能够合成这一递质。 2. 递质贮存于突触小泡内以防止被泡浆内其它酶破坏,当兴奋抵达神经末梢时,小泡内 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3. 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特殊受体,发挥生理作用。 4. 存在使这一递质失活的酶或其它环节。 5. 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这一递质的突触传递作用。 神经递质首先是在外围迷走神经对心脏抑制作用的环节发现的。 (二) 外周神经递质 1. 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 Ach) 目前已确认: 交感、副交感节前纤维 副交感节后纤维 末梢释放乙酰胆碱, 故称它们为胆碱能纤维。 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但是它们的作用并不相同: 交感、副交感节前纤维和躯体运动纤维的作用与菸碱药理作用相同称为菸碱样作用(N 样 作用) 副交感节后纤维的作用与毒蕈碱药理作用相同称为毒蕈碱样作用(M 样作用) 2 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A) 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的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素能纤维。除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和骨 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纤维属于胆碱能纤维外,其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的递质为 去甲肾上腺素。 3 嘌呤类或肽类递质 -50 -60 -70 -80
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壁内神经丛的一些神经元,其末梢分泌一种腺嘌呤化合物(ATP)或 肽类化合物,称为嘌呤能或肽能纤维。其作用是使胃肠道平滑肌细胞发生超级化,引起舒 张 (三)中枢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化学物质称一。中 枢内突触传递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可分为三类;已酰胆碱、单胺类和氨基酸类和肽 胆碱类:已酰胆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递质,在中枢内分布较广,以兴奋作用为主。 2.单胺类: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5-羟色胺(5-HT) 分布的部位不同,兴奋、抑制因部位而异。 3.氨基酸类: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两大类。 谷氨酸、甘氨酸、r氨基丁酸、门冬氨酸等。 兴奋型抑制型抑制型 兴奋型 4.肽类:近年来发现脑内存在30多种神经肽作为神经递质 如P物质可能是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递质,与痛觉传入活动有关。脑啡肽可经阿 片受体抑制大脑皮层、纹状体和中脑周围灰质神经元放电。 (四)递质的合成、释放与失活(自学) 乙酰胆碱 ①合成胆碱十乙酰辅酶A_胆碱乙酰化酶乙酰胆碱 胆碱移位酶 ②突触小泡摄取Ach并贮存→静息时少量释放产生微弱电位→当N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 Ca2进入膜内→引起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递质释放(出胞作用) ③失活:发挥生理作用以后 Ach 胆碱十乙酸 胆碱酯酶 重新被前膜摄取合成乙酰胆碱 2.去甲上腺素 COOH 0合成,原料为mm<①mm 10
- 10 - 主要存在于胃肠道壁内神经丛的一些神经元,其末梢分泌一种腺嘌呤化合物(ATP)或 肽类化合物,称为嘌呤能或肽能纤维。其作用是使胃肠道平滑肌细胞发生超级化,引起舒 张。 (三) 中枢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突触传递过程中所释放的化学物质称—。中 枢内突触传递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可分为三类;已酰胆碱、单胺类和氨基酸类和肽 类。 1. 胆碱类:已酰胆碱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递质,在中枢内分布较广,以兴奋作用为主。 2. 单胺类: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5-羟色胺(5-HT) 分布的部位不同,兴奋、抑制因部位而异。 3. 氨基酸类: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两大类。 谷氨酸、甘氨酸、r-氨基丁酸、门冬氨酸等。 ↑ ↑ ↑ ↑ 兴奋型 抑制型 抑制型 兴奋型 4. 肽类: 近年来发现脑内存在 30 多种神经肽作为神经递质。 如 P 物质可能是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兴奋性递质,与痛觉传入活动有关。脑啡肽可经阿 片受体抑制大脑皮层、纹状体和中脑周围灰质神经元放电。 (四)递质的合成、释放与失活(自学) 1 乙酰胆碱 ① 合成 胆碱+乙酰辅酶 A 胆碱乙酰化酶 乙酰胆碱 胆碱移位酶 ② 突触小泡摄取 Ach 并贮存→静息时少量释放产生微弱电位→当 N 冲动到达轴突末梢时 Ca2+进入膜内→引起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递质释放(出胞作用)。 ③ 失活:发挥生理作用以后 Ach 胆碱+乙酸 胆碱酯酶 ↓ 重新被前膜摄取合成乙酰胆碱 2. 去甲上腺素 COOH ①合成,原料为酪 aa HO— O —CHCHN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