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大纲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BZ0406011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总学时数200学时。其中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总论80学时,理论4学时、实 验36学时,学分5个学分;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各论120学时,理论68学时、见习52学 时,学分7.5个学分:网络0。 一、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阐述外科疾病 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知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学。本教学大纲作为《中西医结合 外科学》授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纲领。教师在讲授时必须完成大纲中的基本要求,不得 任意删改,教师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认真、规范书写教案和讲稿。对学生的考试也应以 大纲为依据出题。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内容包括外科学总论和外科学各论两部分。中西医结 合外科学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外科学基础如外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常 见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熟悉手 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训练学生外科基础操作技术和培养学生严格 的无菌观念。此外还要着重对学生临床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强调树拉全心全意为 病人服务的思想,自觉地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亲自参加实践以培养学生发现问 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广西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教学大纲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BZ0406011 课程类别: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时/学分:总学时数 200 学时。其中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总论 80 学时,理论 44 学时、实 验 36 学时,学分 5 个学分;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各论 120 学时,理论 68 学时、见习 52 学 时,学分 7.5 个学分;网络 0。 一、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是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是阐述外科疾病 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知识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科学。本教学大纲作为《中西医结合 外科学》授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纲领。教师在讲授时必须完成大纲中的基本要求,不得 任意删改,教师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认真、规范书写教案和讲稿。对学生的考试也应以 大纲为依据出题。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内容包括外科学总论和外科学各论两部分。中西医结 合外科学的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外科学基础如外科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常 见外科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熟悉手 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思路,训练学生外科基础操作技术和培养学生严格 的无菌观念。此外还要着重对学生临床思维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强调树立全心全意为 病人服务的思想,自觉地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亲自参加实践以培养学生发现问 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建立知识目标。 一、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1.掌握中医外科证治概要无菌术、麻醉、体液与营养代谢、输血、休克、围手术期处理、 重症教治及监测、疼痛与治疗、内镜、腔镜及显微、移植技术、外科感染。 2熟悉外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及诊断、治疗。包括外科损伤、肿瘤、急腹症、甲状腺疾 乳腺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肠道炎性疾病、腹外疝、消化道大出血的诊 与处理、泌尿系疾病、肛门直肠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3.写好外科病历和各种记录、学会体格检查特别是外科情况的检查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 熟悉各种消毒方法,重视外科基本操作的训练.掌握常见的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及了解手术 方法.掌握中医辨证治疗原则及适应证.掌握切开引流、静脉切开、常用穿刺技术、损伤急 救、各种引流、减压、治疗用导管的使用和管理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体表肿瘤、阑尾、疝 等手术。 二能力的培养 1.自学能力:大课只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引导学生自学,还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理解 并吸收。 2分析能力:见习教学通过观察病人、收集病史与体格检查、讨论病例,启发学生思维 鼓励学生发言,提高学生临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综合能力:书写临床病案如病历、病情记录、手术前总结及术后记录,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综合判断的能力。 4.临床独立诊治病人能力,结合临床诊断和治疗病人,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 完成各种临床操作、辨证施治,提高学生独立临床工作的能力。 理论课时分配 2.建立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运用临床医学术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 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浙 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建立态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循证医学方法,强调运用循证医学证据在现代外科诊治中的重要 性,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积极态度
1. 掌握中医外科证治概要无菌术、麻醉、体液与营养代谢、输血、休克、围手术期处理、 重症救治及监测、疼痛与治疗、内镜、腔镜及显微、移植技术、外科感染。 2. 熟悉外科常见病的基本知识及诊断、治疗。包括外科损伤、肿瘤、急腹症、甲状腺疾 病、 乳腺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肠道炎性疾病、腹外疝、消化道大出血的诊 断 与处理、泌尿系疾病、肛门直肠疾病、周围血管疾病、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3. 写好外科病历和各种记录、学会体格检查特别是外科情况的检查.培养严格的无菌观念. 熟悉各种消毒方法.重视外科基本操作的训练.掌握常见的手术适应症、禁忌症及了解手术 方法 .掌握中医辨证治疗原则及适应证.掌握切开引流、静脉切开、常用穿刺技术、损伤急 救、各种引流、减压、治疗用导管的使用和管理.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体表肿瘤、阑尾、疝 等手术。 二 .能力的培养 1. 自学能力:大课只讲授重点和难点内容,引导学生自学,还时间给学生阅读教材、理解 并吸收。 2. 分析能力:见习教学通过观察病人、收集病史与体格检查、讨论病例,启发学生思维、 鼓励学生发言,提高学生临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 综合能力:书写临床病案如病历、病情记录、手术前总结及术后记录,培养学生独立思 考、综合判断的能力。 4. 临床独立诊治病人能力,结合临床诊断和治疗病人,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动手 完成各种临床操作、辨证施治,提高学生独立临床工作的能力。 理论课时分配 2.建立能力目标。 在授课时逐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运用临床医学术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批判性思 维能力、运用网络资源获取新知识和相关信息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让学生逐渐 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建立态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循证医学方法,强调运用循证医学证据在现代外科诊治中的重要 性,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积极态度
三、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中西医结合外科工作的发展简史及成就,为学生树立学好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思 想。 2、了解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内容、范围和研究方向。 【教学内容】 1、中西医结合外科工作的发展简史及成就, 2、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内容、范围和研究方向。重点是内容和范围。 3、如何学好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中医外科证治概要 第一节中医外科疾病的命名及专业术语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外科疾病的命名原则。 2、掌握外科专业术语。 【教学内容】 1、举例说明中医外科疾病以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疾病特征、范围大小、病 程长短、传染性命名的原则。 2、讲解外科疾病基本术语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1、掌握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及特点。 2、掌握外科疾病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发病机理
三、教学目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中西医结合外科工作的发展简史及成就,为学生树立学好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思 想。 2、了解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内容、范围和研究方向。 【教学内容】 1、中西医结合外科工作的发展简史及成就。 2、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的内容、范围和研究方向。重点是内容和范围。 3、如何学好中西医结合外科学。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中医外科证治概要 第一节中医外科疾病的命名及专业术语 【目的要求】 1、了解中医外科疾病的命名原则。 2、掌握外科专业术语。 【教学内容】 1、举例说明中医外科疾病以部位、穴位、脏腑、病因、形态、疾病特征、范围大小、病 程长短、传染性命名的原则。 2、讲解外科疾病基本术语。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病因病机 【目的要求】 1、掌握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及特点。 2、掌握外科疾病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发病机理
【教学内容】 1、病因:阐明外感六邪、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 痰饮、瘀血等。 2、病机:从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方面说明外科疾病的病理基础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诊法与辨证 【目的要求】 1、熟悉外科疾病的辨证程序,提高临床辨病水平。 2、掌握外科疾病阴证阳证的辨病方法。 3、掌握外科疾病上、中、下三部的辨证方法。 4、了解十二经络气血多少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5、掌握肿、痛、痒、脓、麻木以及肿块、结节、溃疡、出血的辨证特点。 【教学内容】 1、强调详询病史、全面体检、局部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和综合分析在临床辨病过程中的重 要性。 2、疮疡阴阳属性的辨别,应注意阴证、阳证常混杂在一起。阴证、阳证可相互转化。 3、强调疮疡患者在何经,按经络气血多少引经用药可以提高疗效。 4、人体各部经络所属,头顶、面部、乳部、耳前、耳后、手足心部、背部、臀部、腿 部、腹部。 5、十二经络气血多少。 (1)阳明大肠经、组阳明胃经—多气多血。 (②)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一多血少气。 (③)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一 多气少血。 6、肿 ()以肿的性质来辨热、寒、风、湿、痰、气、淤血、脓肿、实肿虚肿的临床特点。 (2)以其病位和形色来辨肿的不同表现
【教学内容】 1、病因:阐明外感六邪、感受特殊之毒、外来伤害、情志内伤、饮食不节、劳伤虚损、 痰饮、瘀血等。 2、病机:从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阻塞、脏腑失和方面说明外科疾病的病理基础。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节诊法与辨证 【目的要求】 1、熟悉外科疾病的辨证程序,提高临床辨病水平。 2、掌握外科疾病阴证阳证的辨病方法。 3、掌握外科疾病上、中、下三部的辨证方法。 4、了解十二经络气血多少与外科疾病的关系。 5、掌握肿、痛、痒、脓、麻木以及肿块、结节、溃疡、出血的辨证特点。 【教学内容】 1、强调详询病史、全面体检、局部检查以及辅助检查和综合分析在临床辨病过程中的重 要性。 2、疮疡阴阳属性的辨别,应注意阴证、阳证常混杂在一起。阴证、阳证可相互转化。 3、强调疮疡患者在何经,按经络气血多少引经用药可以提高疗效。 4、人体各部经络所属,头顶、面部、乳部、耳前、耳后、手足心部、背部、臀部、腿 部、腹部。 5、十二经络气血多少。 ⑴阳明大肠经、组阳明胃经——多气多血。 ⑵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多血少气。 ⑶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多气少血。 6、肿 ⑴以肿的性质来辨热、寒、风、湿、痰、气、淤血、脓肿、实肿虚肿的临床特点。 ⑵以其病位和形色来辨肿的不同表现
7、辨肿块、结节 从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位置、界限、疼痛以及生长速度等辨肿块、结节的特 点 8、辨痛 痛是外科疾病的重要症状,是病势进退的标志,虽然痛总是由经络阻塞不通所致,但是 各种外漏造成经络阻塞疼痛的病因病机各异,因此每种疾病甚至一种疾病的各个阶段的疼 痛各有其特性 ()疼痛原因来辨有热、寒、风、气、湿、痰、化脓、淤血痛等。 (②)痛的发作情况来辨有卒痛、阵发痛、持续痛。 (③)以疼痛的性质来辨有刺痛、灼痛、裂痛、钝痛、酸痛、胀痛、绞痛、啄痛、抽掣痛 (4)疼痛与肿临证中可结合起来辨证。 9、辨痒 痒亦是气血失和、经络不通所致。所谓甚着痛微者痒是也。为皮肤病、疮疡的常见症 状。 (1)以其原因来辨有风、湿、热、虫、血虚。 (2)以其病变过程来辨有肿疡作痒、溃疡作痒。 10、辨麻木 麻木湿由于气血不运或毒邪炽盛,以致经脉阻塞而成,由于原因不同.麻木的情况也有差 异。 11.辨脓 (1)脓乃火热蒸酿腐肉而成,气血所化,疮疡出脓是正气载毒外出的表现。 (②)成脓特点。 (③)辨成脓的方法有,接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及B超等。 (4)辨脓的部位深浅。 (5)辨脓的形质、色泽、气味。 12、辨溃疡 (1)辨溃疡的色泽有阳证溃疡、阴证溃疡、疔疮走黄、有头疽下陷。 (2)溃疡的形态有化脓性溃疡、压迫性溃疡、岩性溃疡、疮痨性溃疡、梅毒性溃疡等
7、辨肿块、结节 从大小、形态、质地、活动度、位置、界限、疼痛以及生长速度等辨肿块、结节的特 点。 8、辨痛 痛是外科疾病的重要症状,是病势进退的标志,虽然痛总是由经络阻塞不通所致,但是 各种外漏造成经络阻塞疼痛的病因病机各异,因此每种疾病甚至一种疾病的各个阶段的疼 痛各有其特性 ⑴ 疼痛原因来辨有热、寒、风、气、湿、痰、化脓、淤血痛等。 ⑵ 痛的发作情况来辨有卒痛、阵发痛、持续痛。 ⑶ 以疼痛的性质来辨有刺痛、灼痛、裂痛、钝痛、酸痛、胀痛、绞痛、啄痛、抽掣痛 ⑷ 疼痛与肿临证中可结合起来辨证。 9、辨痒 痒亦是气血失和、经络不通所致。所谓甚着痛微者痒是也。为皮肤病、疮疡的常见症 状。 ⑴以其原因来辨有风、湿、热、虫、血虚。 (2)以其病变过程来辨有肿疡作痒、溃疡作痒。 10、辨麻木 麻木湿由于气血不运或毒邪炽盛,以致经脉阻塞而成,由于原因不同,麻木的情况也有差 异。 11.辨脓 ⑴ 脓乃火热蒸酿腐肉而成,气血所化,疮疡出脓是正气载毒外出的表现。 ⑵ 成脓特点。 ⑶ 辨成脓的方法有,接触法、透光法、点压法、穿刺法及 B 超等。 (4)辨脓的部位深浅。 (5)辨脓的形质、色泽、气味。 12、辨溃疡 (1)辨溃疡的色泽有阳证溃疡、阴证溃疡、疔疮走黄、有头疽下陷。 (2)溃疡的形态有化脓性溃疡、压迫性溃疡、岩性溃疡、疮痨性溃疡、梅毒性溃疡等
13、辨出血 中医外科疾病以便血、尿血最常见。应从出血的颜色、伴发症状等来辨别出血的部位 原因、以便即使诊断、进行合理治疗。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治法与方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内治消、托、补三大法的概念及适应症。 2、熟悉内治十一法的具体运用。 3、掌握外用药物疗法的辨证施治特点。 4、熟悉中医外科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 5、了解外科其他外治方法。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消、托、补三大法是外科疾病的治疗总则。 2、举例说明内治十一法:解表法、通里法、清热法、温通法、祛痰法、理湿法、行气 法、和营法、内托法、补益法、调胃法在临证中的具体应用。 3、重点讲解外治药物疗法,结合现代研究成果阐明中医外治法的机理。 4、介绍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 5、讲解其他外治方法在外科疾病中的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章无菌术 【目的要求】 1、树立无菌观念,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技术。 2、熟悉常用灭菌法和消毒法。 3、掌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的方法。 4、掌握手术区消毒和铺巾,手术中无菌操作的实施
13、辨出血 中医外科疾病以便血、尿血最常见。应从出血的颜色、伴发症状等来辨别出血的部位、 原因、以便即使诊断、进行合理治疗。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四节治法与方药 【目的要求】 1、掌握内治消、托、补三大法的概念及适应症。 2、熟悉内治十一法的具体运用。 3、掌握外用药物疗法的辨证施治特点。 4、熟悉中医外科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 5、了解外科其他外治方法。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消、托、补三大法是外科疾病的治疗总则。 2、举例说明内治十一法:解表法、通里法、清热法、温通法、祛痰法、理湿法、行气 法、和营法、内托法、补益法、调胃法在临证中的具体应用。 3、重点讲解外治药物疗法,结合现代研究成果阐明中医外治法的机理。 4、介绍临床常用的手术方法。 5、讲解其他外治方法在外科疾病中的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三章无菌术 【目的要求】 1、树立无菌观念,熟悉手术时的无菌操作技术。 2、熟悉常用灭菌法和消毒法。 3、掌握洗手、穿无菌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的方法。 4、掌握手术区消毒和铺巾,手术中无菌操作的实施
【教学内容】 1、无菌术、灭菌、消毒的概念,常用的机械除菌、物理灭菌、化学消毒方法及各自的适 用范围,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的准备,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2、自学无菌术的要领和组成。手术室的设置、消毒和管理院内感染及管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及实习无菌术操作方法。 第四章麻醉 【目的要求】 1、了解麻醉的概念和麻醉医生的工作任务、临床麻醉工作的内容。 2、熟悉椎管内麻醉方法、适应症、常见并发症,了解全身麻醉的方法及特殊措施。 3、熟悉麻醉期间的监测和管理。 4、了解针刺麻醉的概况。 5、掌握常用的局麻方法、常用局麻药的药理性能、使用浓度、用量、不良反应的识别、 预防和正确处理。 6、熟悉麻醉前准备,麻醉后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7、了解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以及并发症。 【教学内容】 1、麻醉的概念、麻醉学的发展与现状。 2、麻醉前准备、麻醉期间及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3、局部麻醉、普鲁卡因、地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各种常用局麻方 法、剂量和浓度、不良反应的识别、防止和处理。 4、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麻醉的临床应用及其意外的并发症的防止和处 理。 5、全身麻醉包括吸入和静脉麻醉、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6、气管插管术的操作过程及并发症。 7、自学椎管的解剖生理,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方法、麻醉机的使用、麻醉特殊措施的用 途。常用的针刺麻醉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1、无菌术、灭菌、消毒的概念,常用的机械除菌、物理灭菌、化学消毒方法及各自的适 用范围,手术人员和病人手术区的准备,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2、自学无菌术的要领和组成。手术室的设置、消毒和管理.院内感染及管理。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及实习无菌术操作方法。 第四章麻醉 【目的要求】 1、了解麻醉的概念和麻醉医生的工作任务、临床麻醉工作的内容。 2、熟悉椎管内麻醉方法、适应症、常见并发症,了解全身麻醉的方法及特殊措施。 3、熟悉麻醉期间的监测和管理。 4、了解针刺麻醉的概况。 5、掌握常用的局麻方法、常用局麻药的药理性能、使用浓度、用量、不良反应的识别、 预防和正确处理。 6、熟悉麻醉前准备,麻醉后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7、了解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步骤以及并发症。 【教学内容】 1、麻醉的概念、麻醉学的发展与现状。 2、麻醉前准备、麻醉期间及恢复期的监测和管理。 3、局部麻醉、普鲁卡因、地卡因、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各种常用局麻方 法、剂量和浓度、不良反应的识别、防止和处理。 4、椎管内麻醉、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腔麻醉的临床应用及其意外的并发症的防止和处 理。 5、全身麻醉包括吸入和静脉麻醉、肌松药的临床应用。 6、气管插管术的操作过程及并发症。 7、自学椎管的解剖生理,椎管内麻醉的操作方法、麻醉机的使用、麻醉特殊措施的用 途。常用的针刺麻醉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加示教。 第五章体液与营养代谢 【目的要求】 1、了解体液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及其重要意义。 2、掌握等渗性缺水、低钾血症的外科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熟悉低渗性缺 水、高渗性缺水、水中毒、高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3、掌握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熟悉外科病人生理需要量和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 5.了解外科营养支持、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应用及并发症防治。 【教学内容】 1、外科疾病中体液的容量、浓度和成份失调的表现,水钠代谢失调、低钾血症、高钾血 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体液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 原则、步骤和具体方法。体液平衡失调纠正的顺序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自学体液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和维持机制。低钠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病理生 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外科营养评定及支持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应用及并发症防 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章输血 【目的要求】 1、掌握输血适应证和并发症的防治。 2、熟悉自体输血、成分输血的优点及其主要制品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各种输血(全血输血、成分输血、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和途径。输血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其 防治。全血输血的缺点和提倡成分输血。成分输血主要制品的临床应用。自体输血种类及 其应用方法。 【教学方法】
多媒体讲授加示教。 第五章体液与营养代谢 【目的要求】 1、了解体液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及其重要意义。 2、掌握等渗性缺水、低钾血症的外科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熟悉低渗性缺 水、高渗性缺水、水中毒、高钾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 3、掌握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4、熟悉外科病人生理需要量和体液失调的综合防治。 5.了解外科营养支持、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应用及并发症防治。 【教学内容】 1、外科疾病中体液的容量、浓度和成份失调的表现,水钠代谢失调、低钾血症、高钾血 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体液平衡失调的综合防治 原则、步骤和具体方法。体液平衡失调纠正的顺序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自学体液和酸碱平衡的调节和维持机制。低钠血症和代谢性碱中毒的病因、病理生 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外科营养评定及支持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应用及并发症防 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六章输血 【目的要求】 1、掌握输血适应证和并发症的防治。 2、熟悉自体输血、成分输血的优点及其主要制品的临床应用。 【教学内容】 各种输血(全血输血、成分输血、自体输血)的适应症和途径。输血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其 防治。全血输血的缺点和提倡成分输血。成分输血主要制品的临床应用。自体输血种类及 其应用方法。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七章休克 【目的要求】 1、熟悉外科休克的病因与分类、中医病因病机。 2、熟悉外科休克的病理生理。 3、掌握外科休克的诊断和监测。 4、掌握外科休克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熟悉低血容量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外科休克的定义、病因、病机和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各项监测指 标的意义。休克急救和治疗要点,应用血管收缩剂和时张剂及其他治疗方法。低血容量休 克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方法。 2、重点要求:外科休克的微循环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诊断和治疗包括补充血容 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心肺功能、消除病因。 3、自学休克的病理生理和微循环改变及其分期与临床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章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一般护理、观察和处理。 2、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内容】 手术前准备的内容,手术后的一般护理、观察和处理,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课堂讲授 第七章休克 【目的要求】 1、熟悉外科休克的病因与分类、中医病因病机。 2、熟悉外科休克的病理生理。 3、掌握外科休克的诊断和监测。 4、掌握外科休克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熟悉低血容量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外科休克的定义、病因、病机和分类、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和各项监测指 标的意义。休克急救和治疗要点,应用血管收缩剂和扩张剂及其他治疗方法。低血容量休 克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方法。 2、重点要求:外科休克的微循环的变化与临床表现的关系、诊断和治疗包括补充血容 量、纠正酸中毒、改善心肺功能、消除病因。 3、自学休克的病理生理和微循环改变及其分期与临床的关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八章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要求】 1、掌握手术前准备和手术后的一般护理、观察和处理。 2、熟悉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内容】 手术前准备的内容,手术后的一般护理、观察和处理,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九章重症救治与监测 【目的要求】 1、了解复苏的概念及其社会意义和群众意义。 2、熟悉心跳呼吸停止的及时确诊。 3、了解人工呼吸原理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4、了解心脏挤压的原理掌握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 5、熟悉脑复苏的意义及处理原则。 6、了解心肺复苏的给药种类、途径和剂量,了解心肺复苏后的处理原则。 7、熟悉多系统器官衰竭的概念、发病基础与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以及预防。 【教学内容】 1、复苏的概念。人工呼吸的原理各种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呼吸器的应用。 心脏按压的原理,胸外心脏按压法。药物除颤和电除颤的原则。 2、脑复苏的意义及处理原则。心肺复苏的辅助治疗。心肺复苏后处理原则 3、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概念、发病基础、临床表现、诊断指标、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及实习 第十章疼痛与治疗 【目的要求】 1.了解疼痛的分类、测定。 2、了解疼痛的病理生理变化。 3、熟悉常用的疼痛治疗方法。 4、熟悉癌症疼痛治疗。 5、了解术后镇痛的现状。 【教学内容】 1、疼痛的概况包括疼痛的分类、测定和病理生理变化。 2、神经阻滞法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
第九章重症救治与监测 【目的要求】 1、了解复苏的概念及其社会意义和群众意义。 2、熟悉心跳呼吸停止的及时确诊。 3、了解人工呼吸原理掌握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4、了解心脏挤压的原理掌握胸外心脏挤压的方法。 5、熟悉脑复苏的意义及处理原则。 6、了解心肺复苏的给药种类、途径和剂量,了解心肺复苏后的处理原则。 7、熟悉多系统器官衰竭的概念、发病基础与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以及预防。 【教学内容】 1、复苏的概念。人工呼吸的原理各种人工呼吸法。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呼吸器的应用。 心脏按压的原理,胸外心脏按压法。药物除颤和电除颤的原则。 2、脑复苏的意义及处理原则。心肺复苏的辅助治疗。心肺复苏后处理原则 3、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概念、发病基础、临床表现、诊断指标、预防措施。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自学及实习 第十章疼痛与治疗 【目的要求】 1. 了解疼痛的分类、测定。 2、了解疼痛的病理生理变化。 3、熟悉常用的疼痛治疗方法。 4、熟悉癌症疼痛治疗。 5、了解术后镇痛的现状。 【教学内容】 1、疼痛的概况包括疼痛的分类、测定和病理生理变化。 2、神经阻滞法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