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水环境监测技术》课件PPT教学课件(技能篇)项目一 水质物理性指标监测 任务二 色度测定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TX,文档页数:32,文件大小:18.32M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X)

技能篇项目一、水质物理性指标监测 任务二色度测定 任务分析 任务目标 基础知识 任务实施 任务评价

技能篇 项目一、水质物理性指标监测 任务二 色度测定 任务分析 任务目标 基础知识 任务实施 任务评价

课程导入 【任务导入】 案例:2018年邢台市曹一村井水水质变红事件 2018年3月29日,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南丁曹一村一口灌溉农田水井水质变红。2018年4月1日,宁晋 警方经调查发现该水井附近有一企业利用渗坑排放有害物质,3名涉案人员已被警方控制。2018年4月2日 上午,新京报记者跟随邢台环保部门和环评机构相关人员来到涉事企业。该企业名为河北吴汇科技有限 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05日,经营范围涉及产品的研发,有机颜料、染料、染料中间体、医药农药中 间体生产销售等。记者看到,涉事企业内部多个仓库大门紧闭,并已上锁,透过门缝可以看到仓库内堆 满了编织袋。在一间厂房内,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打开几处遮盖物,发现与“红色井水”颜色相似的不明 物质,工作人员现场取样将进行进一步检查。邢台市环保局宁晋分局副局长张立强告诉新京报记者,当 地在去年就曾出现过红水现象,但并未有群众报案,目前,根据送检水样检测,红色井水色度和总硬度 (盐酸盐和硫酸盐)超过地下水标准,相关部门怀疑有渗井进入下水层,已聘请北京和河北的专家技术团队 对污染水井地下水及周边土壤进行全面勘查、检测,制定修复治理方案。另据宁晋县委宜传部消息,当 地正开展涉水企业环境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对企业管网分布、污染排放等情况地毯式摸排,打击 偷排偷放行为。 返回目录上一页 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课程导入 【任务导入】 案例:2018年邢台市曹一村井水水质变红事件 2018年3月29日,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南丁曹一村一口灌溉农田水井水质变红。2018年4月1日,宁晋 警方经调查发现该水井附近有一企业利用渗坑排放有害物质,3名涉案人员已被警方控制。2018年4月2日 上午,新京报记者跟随邢台环保部门和环评机构相关人员来到涉事企业。该企业名为河北昊汇科技有限 公司,成立于2014年11月05日,经营范围涉及产品的研发,有机颜料、染料、染料中间体、医药农药中 间体生产销售等。记者看到,涉事企业内部多个仓库大门紧闭,并已上锁,透过门缝可以看到仓库内堆 满了编织袋。在一间厂房内,环保部门工作人员打开几处遮盖物,发现与“红色井水”颜色相似的不明 物质,工作人员现场取样将进行进一步检查。邢台市环保局宁晋分局副局长张立强告诉新京报记者,当 地在去年就曾出现过红水现象,但并未有群众报案,目前,根据送检水样检测,红色井水色度和总硬度 (盐酸盐和硫酸盐)超过地下水标准,相关部门怀疑有渗井进入下水层,已聘请北京和河北的专家技术团队 对污染水井地下水及周边土壤进行全面勘查、检测,制定修复治理方案。另据宁晋县委宣传部消息,当 地正开展涉水企业环境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对企业管网分布、污染排放等情况地毯式摸排,打击 偷排偷放行为

课程导入 @北京青年报 百家号/0news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 【任务导入】 >请各位同学根据新闻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提问: >1.为什么要对污染水井地下水及周边土壤进行全面勘查和检测? >2环境监测人员在土壤污染防治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行动,做出哪些贡献? >3.色度指标监测的意义是什么?作为未来的环境监测从业人员,同学们该如何开 展色度监测?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课程导入 ➢ 【任务导入】 ➢ 请各位同学根据新闻案例,回答以下问题 ➢ 提问: ➢ 1.为什么要对污染水井地下水及周边土壤进行全面勘查和检测? ➢ 2.环境监测人员在土壤污染防治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行动,做出哪些贡献? ➢ 3.色度指标监测的意义是什么?作为未来的环境监测从业人员,同学们该如何开 展色度监测?

任务分析 >【任务描述】:为更细致地反映柳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保障水生动物安全, 柳州市新增2处市控断面,监测指标包括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 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监测方式包括仪器实时在线自动监测及不定 期手工监测。请对新增加的2处市控断面的监测项目色度进行手工监测。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任务分析 ➢ 【任务描述】:为更细致地反映柳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保障水生动物安全, 柳州市新增2处市控断面,监测指标包括温度、色度、浊度、pH值、电导率、悬浮物、 溶解氧、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等。监测方式包括仪器实时在线自动监测及不定 期手工监测。请对新增加的2处市控断面的监测项目色度进行手工监测

任务目标 【任务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水质色度监测方法与规范,根据待测水体性质,能够选择适宜的 色度测定方法;熟知铂钴比色法、稀释倍数法测定水质色度实验注意事项并能依据数 据处理后的结果进行结果评价。 能力目标: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样品采集与试样制备,能够完成铂钴比色法、稀释倍数 法色度测定实验操作。 素质目标:激发学习者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家国情怀,提升环境保护主人翁意识;培 育遵纪守法、绿色发展理念。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任务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水质色度监测方法与规范,根据待测水体性质,能够选择适宜的 色度测定方法;熟知铂钴比色法、稀释倍数法测定水质色度实验注意事项并能依据数 据处理后的结果进行结果评价。 能力目标:能够按照规范进行样品采集与试样制备,能够完成铂钴比色法、稀释倍数 法色度测定实验操作。 素质目标:激发学习者保护家乡生态环境的家国情怀,提升环境保护主人翁意识;培 育遵纪守法、绿色发展理念。 任务目标

基础知识 纯水为无色液体,水体颜色深浅可反应水体外观指标,可定性表征水体受污染情 况。 天然水体多呈现绿色、黄色、蓝色等色泽,这些颜色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水生植物,如硅藻可使水体呈现亮绿色或浅棕色; 有机物分解后,大量有机物进入水体并分解产生腐殖酸、单宁酸等物质,可使水 体呈现黄褐色; 金属离子及矿物质,如含低铁化合物的水体呈淡蓝绿色,含高铁化合物的水体呈 橘黄色; 泥沙,泥沙富集的水体多呈现黄色、红色。 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其对水体色度的影响取决于污水中的着色成分。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纯水为无色液体,水体颜色深浅可反应水体外观指标,可定性表征水体受污染情 况。 天然水体多呈现绿色、黄色、蓝色等色泽,这些颜色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水生植物,如硅藻可使水体呈现亮绿色或浅棕色; 有机物分解后,大量有机物进入水体并分解产生腐殖酸、单宁酸等物质,可使水 体呈现黄褐色; 金属离子及矿物质,如含低铁化合物的水体呈淡蓝绿色,含高铁化合物的水体呈 橘黄色; 泥沙,泥沙富集的水体多呈现黄色、红色。 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其对水体色度的影响取决于污水中的着色成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色度的测定方法: >铂钴比色法 ● 测定方法:《水质色度的测定铂钴比色法》(GB11903-89) ●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色调水,比较清洁的地表水、地下水及 饮用水色度测定。 >稀释倍数法 ●测定方法:《水质色度的测定稀释倍数法》 (H町1182-2021)。 ●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色度的测定,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为2倍。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基础知识 色度的测定方法: ➢ 铂钴比色法 ⚫ 测定方法:《水质 色度的测定 铂钴比色法》(GB 11903-89) ⚫ 适用于清洁水、轻度污染并略带黄色色调水,比较清洁的地表水、地下水及 饮用水色度测定。 ➢ 稀释倍数法 ⚫ 测定方法:《水质 色度的测定 稀释倍数法》(HJ 1182-2021)。 ⚫ 适用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色度的测定,方法检出限和测定下限为2倍

销钴比色法 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确定水样色度。 ●该标准规定每升水中含1.0mg铂和)0.5mg钴所具有的颜色为1个色度单位,即1 度。 ●由于氯铂酸钾价格高昂,测定时可用重铬酸钾代替,并用硫酸钴代替氯化钴, 配置标准色列。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铂钴比色法 ⚫ 用氯铂酸钾与氯化钴配成标准色列,与水样进行目视比色确定水样色度。 ⚫ 该标准规定每升水中含1.0 mg铂和)0.5 mg钴所具有的颜色为1个色度单位,即1 度。 ⚫ 由于氯铂酸钾价格高昂,测定时可用重铬酸钾代替,并用硫酸钴代替氯化钴, 配置标准色列

稀释倍数法 将样品稀释至与水相比无视觉感官区别,用稀释后的总体积与原体积的比表达颜色 的强度,单位为倍。 返回目录上一页下一页尾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稀释倍数法 将样品稀释至与水相比无视觉感官区别,用稀释后的总体积与原体积的比表达颜色 的强度,单位为倍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TX)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32页,可试读12页,点击继续阅读 ↓↓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