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资源(毕业设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一)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DOC,文档页数:8,文件大小:119.5KB,团购合买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成教教学楼设计 学生姓名:李宁指导教师:熊仲明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 【摘要】:该建筑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楼,7层,建筑高度25.95m,建筑面积5150m,总造价约500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确定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烈度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西安市 A2区小震时特征周期T=0.5s,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a-=0.15,大震时T=0.65s,a-=0.80。结构类型为 混凝土框架。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 设计包括两部分,建筑设计部分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和剖面设计。结构设计部分包括结构体系的 选择,结构平面布置,基础选型,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计算,框架和基础内力分析及截面设计以及抗震 【关键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框架:筏板 (Abstract]: The building is a teaching building of Xi' 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Technology which is 7 stories and the building height is 25.95m. The construction area is 5150 m. 5 million yuan will be invested for this building Depending on the report of exploration, the type of site of this building is II. 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tensity is 8 degree and the asic acceleration of ground motion is 0. 2g. Because this building in A2 area, the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motion Tg=0.5s, a max 0. 15 for small ear thquake T=0.65s, a max=0.80 for class of fire resistance is 2 The design contains two parts which ar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esign. Architecture design ntains plane design, standing design and section plane design etc. Construction design contains the choice of structural system and foundation system the disposal of the frame structure, erect direction loads and level loads calculation, beams and columniations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combination and details of seismic design etc. ( Key words l: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rame, raft foundation 1建筑设计说明书 1.1工程概况 本建筑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位于西安市雁塔路中段,教学楼 位于该校东北部,北为友谊路,东邻空军医院家属院。 因为隶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部分,因此其他行政、办公、生活福利建筑,部分教学 建筑及设施均可使用学校相应的建筑和设施。本建筑中主要是普通教室,阶梯教室。建筑面 积5135m2,7层,总投资500万元。 1.2设计原始资料 (1)冬季采暖室外空气计算温度6℃,夏季通风室外空气计算温度30℃。 (2)室内计算温度:卫生间,楼梯间,大厅为16℃,其他均为18℃。 3)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冬季平均风速为1.9m/s,夏季2.2m/s,基本风压值为 Wo=0. 35kN/m2 (4)最大积雪深度220mm,基本雪压S=0.20kNm2,土壤最大冻结深度0.45ms (5)抗震设防烈度8度,A2区:T。=0.5s,amx=0.15 (6)室内地坪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418.27m (⑦)工程地质勘察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完成,自然地面标高418.03m, 场地地貌单元属渭河南岩Ⅲ级阶地。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勘察期间稳定水位深8.5-9.02m,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场地土层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厚2.0-3.5m:黄土,中等压 缩性,厚度较大;古土壤,中等压缩:粉黏土,中等偏低压缩性。黄土层建议地基承载力标 准值f=150kP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成教教学楼设计 学生姓名:李宁 指导教师:熊仲明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专业) 【摘 要】:该建筑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楼,7 层,建筑高度 25.95m,建筑面积 5150 ㎡,总造价约 500 万元。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确定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烈度 8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0.2g。西安市 A2 区小震时特征周期 Tg=0.5s,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αmax=0.15,大震时 Tg=0.65s,αmax=0.80。结构类型为 混凝土框架。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 设计包括两部分,建筑设计部分包括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和剖面设计。结构设计部分包括结构体系的 选择,结构平面布置,基础选型,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的计算,框架和基础内力分析及截面设计以及抗震 构造措施等。 【关键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框架;筏板 【Abstract】:The building is a teaching building of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 Technology which is 7 stories and the building height is 25.95m.The construction area is 5150 ㎡. 5 million yuan will be invested for this building. Depending on the report of exploration, the type of site of this building isⅡ.The 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is 8 degree and the design basic acceleration of ground motion is 0.2g. Because this building in A2 area, the characteristic period of ground motion Tg=0.5s,αmax=0.15 for small earthquake ,Tg=0.65s,αmax=0.80 for violent earthquake. The concrete frame structure was chosen for this building and the structure safe class is 2.The class of fire resistance is 2. The design contains two parts which ar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design. Architecture design contains plane design, standing design and section plane design etc. Construction design contains the choice of structural system and foundation system the disposal of the frame structure, erect direction loads and level loads calculation, beams and columniations internal force analysis, combination and details of seismic design etc. 【Key words】: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rame, raft foundation 1 建筑设计说明书 1.1 工程概况 本建筑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学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位于西安市雁塔路中段,教学楼 位于该校东北部,北为友谊路,东邻空军医院家属院。 因为隶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一部分,因此其他行政、办公、生活福利建筑,部分教学 建筑及设施均可使用学校相应的建筑和设施。本建筑中主要是普通教室,阶梯教室。建筑面 积 5135m2,7 层,总投资 500 万元。 1.2 设计原始资料 (1)冬季采暖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6℃,夏季通风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30℃。 (2)室内计算温度:卫生间,楼梯间,大厅为 16℃,其他均为 18℃。 (3)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冬季平均风速为 1.9m/s,夏季 2.2m/s,基本风压值为 W0=0.35kN/m2。 (4)最大积雪深度 220mm,基本雪压 S0=0.20kN/m2,土壤最大冻结深度 0.45m。 (5)抗震设防烈度 8 度,A2 区:Tg=0.5s,αmax=0.15。 (6)室内地坪标高±0.000,相当于绝对高程 418.27m。 (7)工程地质勘察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完成,自然地面标高 418.03m, 场地地貌单元属渭河南岩Ⅲ级阶地。地下水属于潜水类型,勘察期间稳定水位深 8.5-9.02m, 地下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场地土层分布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从上到下依次为杂填土厚 2.0-3.5m;黄土,中等压 缩性,厚度较大;古土壤,中等压缩;粉黏土,中等偏低压缩性。黄土层建议地基承载力标 准值 fk=150kPa

1.3建筑平面设计 1.3.1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图见图1.1,该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四周较空旷,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消防 车道可以利用友谊东路,日照,通风,卫生等要求均能满足。 1.3.2平面设计 该建筑开间为3.3m,进深7.2m,采用柱距为6.6m的大柱网。在端部设一跨度为9.9m。 每三个开间合为一教室,阶梯教室布置在底层。计算机房与阅览室布置在顶层,各层教室休 息室靠近楼梯布置。辅助房间设计:卫生间平面设计:为保证卫生间的自然通风,将卫生间 布置在建筑的西端头,卫生间前设置一阳台,卫生间左右相邻。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设计走廊净宽为2m,取轴线尺寸为2700mm。为使人流尽早分散,避免底层走廊过于拥挤 将楼梯与门厅结合在一起布置,另在靠近西端头处再设置一楼梯。建筑平面组合设计:阶梯 教室与设计室人员流动较多,置于底层。计算机房与阅览室为便于管理,置于顶层。教室休 息室靠近楼梯布置。卫生间置于通风条件良好的西端头。普通教室在各层灵活布置 1.4建筑剖面设计 该建筑为7层,底层层高取3.9m,其余各层取3.6m。室内外高差为450mm。窗高h=2.1m, 室内地面至窗台高度为0.9m,则窗上缘高度为3.0 1.5建筑立面设计 学校建筑应严谨而活泼,该建筑采用非对称设计,门厅布置于建筑的中轴线西侧,靠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门,两入口相互呼应,以表明其与西建大的从属关系。门厅正上方和卫 生间前,各层均出挑阳台,以丰富立面效果,由此在立面上竖向划分为阳台一窗一阳台一窗 四大块,在横向上由外墙的不同颜色来联系与分割,地面到窗台用浅灰色,形成贯穿整个建 筑的色带,与阳台的白色能较好的过度,灰色的后退感又突出白色阳台的立面效果。窗台以 上用砖红色,典雅大方,与校内的南阶梯,逸夫楼,继续教育学院教学楼形成统一的风格 量 n」

2 1.3 建筑平面设计 1.3.1 总平面设计 总平面图见图 1.1,该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四周较空旷,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消防 车道可以利用友谊东路,日照,通风,卫生等要求均能满足。 1.3.2 平面设计 该建筑开间为 3.3m,进深 7.2m,采用柱距为 6.6m 的大柱网。 在端部设一跨度为 9.9m。 每三个开间合为一教室,阶梯教室布置在底层。计算机房与阅览室布置在顶层,各层教室休 息室靠近楼梯布置。辅助房间设计:卫生间平面设计:为保证卫生间的自然通风,将卫生间 布置在建筑的西端头,卫生间前设置一阳台,卫生间左右相邻。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设计走廊净宽为 2m,取轴线尺寸为 2700mm。为使人流尽早分散,避免底层走廊过于拥挤, 将楼梯与门厅结合在一起布置,另在靠近西端头处再设置一楼梯。建筑平面组合设计:阶梯 教室与设计室人员流动较多,置于底层。计算机房与阅览室为便于管理,置于顶层。教室休 息室靠近楼梯布置。卫生间置于通风条件良好的西端头。普通教室在各层灵活布置。 1.4 建筑剖面设计 该建筑为 7 层,底层层高取 3.9m,其余各层取 3.6m。室内外高差为 450mm。窗高 h=2.1m, 室内地面至窗台高度为 0.9m,则窗上缘高度为 3.0m。 1.5 建筑立面设计 学校建筑应严谨而活泼,该建筑采用非对称设计,门厅布置于建筑的中轴线西侧,靠近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北门,两入口相互呼应,以表明其与西建大的从属关系。门厅正上方和卫 生间前,各层均出挑阳台,以丰富立面效果,由此在立面上竖向划分为阳台—窗—阳台—窗 四大块,在横向上由外墙的不同颜色来联系与分割,地面到窗台用浅灰色,形成贯穿整个建 筑的色带,与阳台的白色能较好的过度,灰色的后退感又突出白色阳台的立面效果。窗台以 上用砖红色,典雅大方,与校内的南阶梯,逸夫楼,继续教育学院教学楼形成统一的风格。 友谊东路 篮球场 12000 45000 24000 4000 12000 19500 5000 图1.1 总平面图 4000

在结构设计中取的梁高可能不一致,引起窗洞高度的变化,在外立面上用与窗颜色相近 深色调整。底层阶梯教室临街一侧墙不设置窗,用花岗岩饰面。 1.6构造设计 内外墙体材料及厚度的确定,楼地面面层材料的选择,檐口构造详细见建施3详图 1.7防火设计 该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分类为二类。故每层为一防火分区。设有两部楼梯,每个 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为2个,满足规范的要求。安全疏散距离满足规范要求。设封闭楼 梯间,在走道和楼梯交汇处设置防火门。 2结构设计计算书 2.1符号规定 略 2.2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根据该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的设计,其 标准层建筑平面,结构平面和剖面详见图。 楼盖以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枃,楼板厚度取10。梁截面高度按照梁跨度 的1/12至1⑧8估算。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基础选用肋梁式筏板基础,基础埋深2.2m, 肋梁高度1.2m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取顶层的形心线作为框架柱的轴线,取板底为框架梁轴线,2至7层 柱高即为层高,取3.6m,底层柱高度从基础顶面取至一层板底:h1=3.6-.01+0.45+1=5.25m。 2.3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分别计算屋面以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梁、柱、墙、 窗、门重力荷载值,然后计算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2.4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根据梁柱的线刚度比K的不同,框架柱可分为中柱,边柱和楼梯间柱等。将上述不同 情况下同层框架柱的侧移刚度相加,即得框架各层层间侧移刚度∑D,该框架为规则框架。 2.5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移和内力计算 本建筑高度不超过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采用 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根据西安地区抗震设防区划图,该建筑属于A2区,T=0.5s α=0.15,求得水平地震作用。经验算弹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用D值法分析结构 内力 2.6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2.6.1框架内力计算 取④轴线处框架进行计算,由于房间内布置有次梁,故直接传给该框架的楼面荷载需要 分割,计算单元范围内的其余楼面荷载则通过次梁和纵向框架以集中力的形式传给横向框 架。由于纵梁对柱有偏心,所以在框架节点上还作用有集中力矩 (1)荷载计算 恒载计算与活荷载计算,具体过程略。 (2)内力计算 梁端和柱端弯矩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先确定梁的固端弯矩以及节点各杆的弯矩分 配系数。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为奇数跨对称结构,故可取半框架进行计算。梁端弯矩求 出后,从框架中截取隔离体,应用平衡条件,梁端剪力可根据梁上竖向荷载引起的剪力与梁 端弯矩引起的剪力相叠加而得,柱端剪力可由柱端弯矩确定。柱轴力为柱所在层以上所有与 该柱相连的梁端剪力和节点集中力之和,计算恒载作用时的柱轴力要考虑柱的自重。 2.6.2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3

3 在结构设计中取的梁高可能不一致,引起窗洞高度的变化,在外立面上用与窗颜色相近 深色调整。底层阶梯教室临街一侧墙不设置窗,用花岗岩饰面。 1.6 构造设计 内外墙体材料及厚度的确定,楼地面面层材料的选择,檐口构造详细见建施 3 详图。 1.7 防火设计 该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分类为二类。故每层为一防火分区。设有两部楼梯,每个 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为 2 个, 满足规范的要求。 安全疏散距离满足规范要求。设封闭楼 梯间,在走道和楼梯交汇处设置防火门。 2 结构设计计算书 2.1 符号规定 略 2.2 结构布置及计算简图 根据该建筑的使用功能以及建筑设计的要求,进行了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的设计,其 标准层建筑平面,结构平面和剖面详见图。 楼盖以及屋盖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板厚度取 100mm。梁截面高度按照梁跨度 的 1/12 至 1/8 估算。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基础选用肋梁式筏板基础,基础埋深 2.2m, 肋梁高度 1.2m。 框架结构计算简图取顶层的形心线作为框架柱的轴线,取板底为框架梁轴线,2 至 7 层 柱高即为层高,取 3.6m,底层柱高度从基础顶面取至一层板底:h1=3.6-.01+0.45+1=5.25m。 2.3 重力荷载代表值计算 分别计算屋面以及楼面的永久荷载标准值,屋面及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梁、柱、墙、 窗、门重力荷载值,然后计算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2.4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根据梁柱的线刚度比 K 的不同,框架柱可分为中柱,边柱和楼梯间柱等。将上述不同 情况下同层框架柱的侧移刚度相加,即得框架各层层间侧移刚度∑Di,该框架为规则框架。 2.5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侧移和内力计算 本建筑高度不超过 40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变形以剪切变形为主,采用 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根据西安地区抗震设防区划图,该建筑属于 A2 区,Tg=0.5s, αmax=0.15,求得水平地震作用。经验算弹性层间位移角满足规范要求。用 D 值法分析结构 内力。 2.6 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计算 2.6.1 框架内力计算 取④轴线处框架进行计算,由于房间内布置有次梁,故直接传给该框架的楼面荷载需要 分割,计算单元范围内的其余楼面荷载则通过次梁和纵向框架以集中力的形式传给横向框 架。由于纵梁对柱有偏心,所以在框架节点上还作用有集中力矩。 (1)荷载计算 恒载计算与活荷载计算,具体过程略。 (2)内力计算 梁端和柱端弯矩采用弯矩二次分配法计算。先确定梁的固端弯矩以及节点各杆的弯矩分 配系数。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为奇数跨对称结构,故可取半框架进行计算。梁端弯矩求 出后,从框架中截取隔离体,应用平衡条件,梁端剪力可根据梁上竖向荷载引起的剪力与梁 端弯矩引起的剪力相叠加而得,柱端剪力可由柱端弯矩确定。柱轴力为柱所在层以上所有与 该柱相连的梁端剪力和节点集中力之和,计算恒载作用时的柱轴力要考虑柱的自重。 2.6.2 横向框架内力组合

该结构为框架结构,高度小于30m,烈度为8度,可确定建筑抗震等级为二级。 (1)框架梁内力组合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四种内力组合,即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1.2Sa+1.4S,永久荷载控 制的组合1.35S+Sa,地震作用下的不利组合1.2Sax+1.3S和地震作用下的有利组合 1. OSGEk+1. 3SEk 在实际计算中均从正弯矩值较大的支座剪力判断跨中弯矩最大值发生的位置,在对称荷 载作用下,跨中弯矩最大值总是偏向于支座弯矩正弯矩较大的一侧。 在地震作用下的组合中考虑有利作用与不利作用。 (2)框架柱内力组合 取每层柱子顶和柱底两个控制截面,进行三种内力组合,即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1.2Sa+1.4Sa,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1.35Sa+Sa,地震作用下的不利组合1.2Sa 2.7截面设计 2.7.1框架梁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将支座中心处的弯矩换算为支座边缘控制截面的弯矩再进行配筋计算。当梁下部受拉 时,现浇板可作为受压翼缘,将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作为支座负弯矩作用下的受压钢筋进 行计算。 (2)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7.2框架柱 (1)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 (2)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遵循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为了保证框架柱的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的受弯承载力,避免柱 中出现塑性铰而形成柱铰型破坏杋构,需要根据梁端弯矩对柱端弯矩进行调整,并与柱端组 合弯矩的调整值比较后,选出最不利内力,进行配筋计算 (3)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为防止构件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宜使构件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 际达到的剪力。 2.7.3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 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011-2001),节点核心 区配箍特征值不宜小于0.10,且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0.5%。 2.8竿通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变形验算 根据《西安市抗震设防区划》罕遇地震下T=0.65,an=0.80,多遇地震下T=0.5s, αmx=0.15。则0.8/0.15×(0.65/0.5)0°=6.75。按照框架梁、柱的实际配筋面积和材料强 度的标准值计算构件端部的实际正截面承载力。最大的层间弹塑性位移角度发生在底层, 0=1/52>1/50,满足要求 2.9基础设计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结果,选用柱下肋梁式筏板基础,其具有减小基底压力和调整不均匀 沉降的能力,埋置深度取2.2m,筏板厚度取500mm,纵、横向肋梁均取h=1200mm,b=800m。 fn=150kN/m2,取n=0.3,na=1.6深宽修正后,f=150+0.3×19×3+1.6×19×2=227.9kNm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ε=14.3N/m,f:=1.43N/mm2),底板钢筋选用HRB335级钢筋 f,=f;=300N/m2),基础梁钢筋选用HRB400级钢筋(f;=f=360N/m),箍筋HB235级 钢筋(f,=f,=210N/m2)。 2.9.1基础底面积的确定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议基底平面形心宜与结构的竖向永久

4 该结构为框架结构,高度小于 30m,烈度为 8 度,可确定建筑抗震等级为二级。 (1)框架梁内力组合 在设计过程中考虑了四种内力组合,即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1.2SGk+1.4SQk,永久荷载控 制的组合 1.35SGk+SQk,地震作用下的不利组合 1.2SGEk+1.3SEk 和地震作用下的有利组合 1.0SGEk+1.3SEk。 在实际计算中均从正弯矩值较大的支座剪力判断跨中弯矩最大值发生的位置,在对称荷 载作用下,跨中弯矩最大值总是偏向于支座弯矩正弯矩较大的一侧。 在地震作用下的组合中考虑有利作用与不利作用。 (2)框架柱内力组合 取每层柱子顶和柱底两个控制截面,进行三种内力组合,即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1.2SGk+1.4SQk,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1.35SGk+SQk,地震作用下的不利组合 1.2SGEk+1.3SEk。 2.7 截面设计 2.7.1 框架梁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将支座中心处的弯矩换算为支座边缘控制截面的弯矩再进行配筋计算。当梁下部受拉 时,现浇板可作为受压翼缘,将梁下部钢筋伸入支座,作为支座负弯矩作用下的受压钢筋进 行计算。 (2)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2.7.2 框架柱 (1)剪跨比和轴压比验算 (2)框架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遵循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为了保证框架柱的受弯承载力大于梁的受弯承载力,避免柱 中出现塑性铰而形成柱铰型破坏机构,需要根据梁端弯矩对柱端弯矩进行调整,并与柱端组 合弯矩的调整值比较后,选出最不利内力,进行配筋计算。 (3)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为防止构件发生脆性剪切破坏,宜使构件的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大于构件弯曲屈服时实 际达到的剪力。 2.7.3 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 该框架的抗震等级为二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011-2001),节点核心 区配箍特征值不宜小于 0.10,且体积配箍率分别不宜小于 0.5%。 2.8 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变形验算 根据《西安市抗震设防区划》罕遇地震下 Tg=0.65s,αmax=0.80,多遇地震下 Tg=0.5s, αmax=0.15。则 0.8/0.15×(0.65/0.5) 0.9=6.75。按照框架梁、柱的实际配筋面积和材料强 度的标准值计算构件端部的实际正截面承载力。最大的层间弹塑性位移角度发生在底层, θp=1/52>1/50,满足要求。 2.9 基础设计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结果,选用柱下肋梁式筏板基础,其具有减小基底压力和调整不均匀 沉降的能力,埋置深度取 2.2m,筏板厚度取 500mm,纵、横向肋梁均取 hb=1200mm,bb=800mm。 fak=150kN/m2,取ηb=0.3,ηd=1.6 深宽修正后,fa=150+0.3×19×3+1.6×19×2=227.9kN/m2。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30(fc=14.3N/mm2,ft=1.43N/mm2),底板钢筋选用 HRB335 级钢筋 (fy=fy ’ =300 N/mm2),基础梁钢筋选用 HRB400 级钢筋(fy=fy ’ =360 N/mm2),箍筋 HPB235 级 钢筋(fy=fy ’ =210 N/mm2)。 2.9.1 基础底面积的确定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议基底平面形心宜与结构的竖向永久

荷载重心重合,横向肋梁两端伸出轴线1.5m,纵向肋梁在偏心方向伸出轴线1.6m,另一方 向伸出轴线0.6m。 2.9.2基础梁板内力分析 非地震作用组合时,取1.2Sa+1.4S进行计算 底板计算略。基础梁为边横梁、内横梁、边纵梁和内纵梁,内横梁按“倒梁法”计算, 用结构力学求解器求解 2.9.3配筋计算 (1)底板配筋 按照规范构造要求,在实际配筋中做适当调整,跨中钢筋全部连通,支座钢筋有12 贯通全跨 (2)基础梁配筋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过程略。 3框架柱截面尺寸对层间位移角的影响 在对比相同截面增量情况下的剪力增量和刚度增量比值时,在620mm与640m之间出现 了比值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跳跃,即地震作用的增率较刚度增率发展更为迅速。由此可见, 对于该建筑,调整该建筑的柱截面尺寸使剪力增量与刚度增量比较小,即620m左右,应该 是最能充分利用截面抗侧移刚度而使所吸引地震作用增量最小的区段。 附件1求基础梁内力的INP文件(略) 附件2PKPM计算结果极其分析(略) 附图1底层平面图 附图2结构平面布置图 剪力刚度比 3.823 3.649 3.728 2.235 截面尺寸 /mm 附图2剪力增量与刚度增量的比值

5 荷载重心重合,横向肋梁两端伸出轴线 1.5m,纵向肋梁在偏心方向伸出轴线 1.6m,另一方 向伸出轴线 0.6m。 2.9.2 基础梁板内力分析 非地震作用组合时,取 1.2SGk+1.4SQk 进行计算 底板计算略。基础梁为边横梁、内横梁、边纵梁和内纵梁,内横梁按“倒梁法”计算, 用结构力学求解器求解。 2.9.3 配筋计算 (1)底板配筋 按照规范构造要求,在实际配筋中做适当调整,跨中钢筋全部连通,支座钢筋有 1/2 贯通全跨。 (2)基础梁配筋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与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过程略。 3 框架柱截面尺寸对层间位移角的影响 在对比相同截面增量情况下的剪力增量和刚度增量比值时,在 620mm 与 640mm 之间出现 了比值的最小值到最大值的跳跃,即地震作用的增率较刚度增率发展更为迅速。由此可见, 对于该建筑,调整该建筑的柱截面尺寸使剪力增量与刚度增量比较小,即 620mm 左右,应该 是最能充分利用截面抗侧移刚度而使所吸引地震作用增量最小的区段。 附件 1 求基础梁内力的 INP 文件(略) 附件 2 PKPM 计算结果极其分析(略) 附图 1 底层平面图 附图 2 结构平面布置图 9.28 18.68 14.23 1 2 3 23.10 30.67 29.99 27.37 5 4 6 7 600 8.68 13.55 17.91 26.52 29.12 29.78 22.28 620 10.24 16.32 21.88 /mm u i 640 40.07 27.66 33.65 37.90 截面尺寸 a /mm 附图2 剪力增量与刚度增量的比值 附图1 T1 接近1.4Tg 时的位移曲线和位移角 1/5286 1/1372 1/844 1/814 1/808 1/726 1/565 1/5428 1/1383 1/849 1/824 1/824 1/740 1/604 1/1657 1/847 1/600 1/623 1/647 1/591 1/512 层次 ⊿ V i / ⊿ D i 剪力刚度比 600 620 640 660 680 700 2.235 51.781 3.649 3.728 3.823

0n100a0G 6

6

三二二二二 二二三三三三三 二三三三三三 乙-X

7

谢辞 初入大学校园的情景历历在目,转眼即将毕业离校。回首大学四年,突然发觉自己成熟了许多,也在 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自己的专业,不像初入校时的彷徨迷茫 如今毕业设计终告一段落,从选题直至最终定稿,都在熊仲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老师严谨求实 的治学方法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学到的不仅是结构设计,更多的是为人处事 在此向熊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还得到了同组马王东同学协助,为将来工作中的团队合作打下基础,在此表示感 还要感谢我的父亲和母亲,没有他们这么多年的含辛茹苦和关怀教育,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点成绩。 四年的学习与生活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这四年又是人生关键的四年。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 想,所学所用,将对我今后的求学和工作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建筑设计资料集(1、2、3) [2]张宗尧,李志民.中小学建筑设计 [3]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工业出版社 4]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 [5]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地基及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清华大学.基础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7]丰定国,王社良主编.抗震结构设计.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8]马潇潇.建筑环境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9]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建筑工业出版社 [10]袁驷.结构力学求解器.高等教育出版社 [l] Mark Dodge, Craig Sinon著,曹小刚,曾骏译. Excel2002中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12]建筑构造通用图集(88J1-J10)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7)(2001修订版)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5) [1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01) [2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001)

8 谢 辞 初入大学校园的情景历历在目,转眼即将毕业离校。回首大学四年,突然发觉自己成熟了许多,也在 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自己的专业,不像初入校时的彷徨迷茫。 如今毕业设计终告一段落,从选题直至最终定稿,都在熊仲明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老师严谨求实 的治学方法和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学到的不仅是结构设计,更多的是为人处事。 在此向熊老师致以深深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还得到了同组马王东同学协助,为将来工作中的团队合作打下基础,在此表示感 谢! 还要感谢我的父亲和母亲,没有他们这么多年的含辛茹苦和关怀教育,就不会有我今天的一点成绩。 四年的学习与生活不过是弹指一挥间,但这四年又是人生关键的四年。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 想,所学所用,将对我今后的求学和工作生涯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建筑设计资料集(1、2、3) [2] 张宗尧,李志民. 中小学建筑设计 [3] 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工业出版社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混凝土结构设计 [5] 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地基及基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 清华大学.基础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7] 丰定国,王社良主编.抗震结构设计.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8] 马潇潇.建筑环境心理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9]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建筑工业出版社 [10] 袁驷.结构力学求解器. 高等教育出版社 [11] Mark Dodge,Craig Sinson 著,曹小刚,曾骏译.Excel2002 中文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12] 建筑构造通用图集(88J1-J10)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7)(2001 修订版)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93)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5)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1-2001)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01)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001)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DOC)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