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独有爱的人 赵杰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这是兰德的一首诗歌,写得好,杨绛先生翻译得也好,以前每每读到,总有一种 高贵而独立的力量吸引着我内心常常在现实中迷失的一点点安静。这个冬天的一 个凌晨,两点半,这首诗歌伴随着我突兀而来的眼泪再次深刻打动我的心。 这次打动是如此复杂,因为我如此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对于其中高贵而独立精神的 远远不配拥有。这份拥有在这个凌晨只属于史怀哲,阅读着华姿女士所著《史怀 哲传记》,让他的出现比我面前的整个世界都显得重要。 很久了,没有再被阅读打动到落泪。记忆中有过,被撕裂了而成为悲剧的那些脆 弱的美好,曾经在我许多年前的阅读经历里触摸过曾经单纯的心。后来,生命在 现实的生活里结茧,自以为是地以为自己早已过了感动的年纪。 这份感动和文字无关,和情节无关,和剧种无关,只和人有关,唯独有爱的人, 可以征服我这颗早己愚昧、迟钝乃至麻木的心。因为在这样的爱面前,我的身心 灵顿然象被两刃的剑毫不留情地剖开,所有的污秽和瑕疵无处躲藏。很多时候, 当我行走在这个摩天大楼林立的城市,会茫然地以为,如果有人在这样的城市里 还会坚持爱,那么他们一定会转瞬间被蔑视和嘲讽埋葬。 如果真的这样,世俗真的赢了爱,那么尼采关于“上帝死了”的预言也会一语成谮。 为着这样一重思考逻辑,我曾经常常失望,在大都市拥挤的人流里不知所措。人 们告诉我,这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时代,是一个精神死亡的时代,是一个浮躁和 喧嚣的时代,但是我执拗地希望寻找到那种高贵的独立,然后坚守。 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存在天堑般的鸿沟。这对于刚过而立之年即决定前往非洲 部落的史怀哲,我想我懂他抉择的艰难甚至痛苦。这本传记里详细记载了当时他 家人对他这一决定的反对,理由各异,比如屈才,比如危险,比如冲动。他所处 的时代一点不比我这个时代好,狄更斯的“时代论”适用于任何时代,所以,我不 会以为他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做那样一个决定比现在有多容易。 那时的他,己经可以用世俗的成功标准定义为“成功人士”:有着音乐家的美誉, 拥有两个博士学位。我惊讶于这样一个人,该有着怎样的聪明和充沛精力,可以 在艺术、科学之间均取得伟大造诣,更难得的是,他30岁之后再和一批新生代 大学生一道,攻读医学直至38岁最终拿到该领域的博士学位
唯独有爱的人 赵杰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这是兰德的一首诗歌,写得好,杨绛先生翻译得也好,以前每每读到,总有一种 高贵而独立的力量吸引着我内心常常在现实中迷失的一点点安静。这个冬天的一 个凌晨,两点半,这首诗歌伴随着我突兀而来的眼泪再次深刻打动我的心。 这次打动是如此复杂,因为我如此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对于其中高贵而独立精神的 远远不配拥有。这份拥有在这个凌晨只属于史怀哲,阅读着华姿女士所著《史怀 哲传记》,让他的出现比我面前的整个世界都显得重要。 很久了,没有再被阅读打动到落泪。记忆中有过,被撕裂了而成为悲剧的那些脆 弱的美好,曾经在我许多年前的阅读经历里触摸过曾经单纯的心。后来,生命在 现实的生活里结茧,自以为是地以为自己早已过了感动的年纪。 这份感动和文字无关,和情节无关,和剧种无关,只和人有关,唯独有爱的人, 可以征服我这颗早已愚昧、迟钝乃至麻木的心。因为在这样的爱面前,我的身心 灵顿然象被两刃的剑毫不留情地剖开,所有的污秽和瑕疵无处躲藏。很多时候, 当我行走在这个摩天大楼林立的城市,会茫然地以为,如果有人在这样的城市里 还会坚持爱,那么他们一定会转瞬间被蔑视和嘲讽埋葬。 如果真的这样,世俗真的赢了爱,那么尼采关于“上帝死了”的预言也会一语成谮。 为着这样一重思考逻辑,我曾经常常失望,在大都市拥挤的人流里不知所措。人 们告诉我,这是一个不需要思考的时代,是一个精神死亡的时代,是一个浮躁和 喧嚣的时代,但是我执拗地希望寻找到那种高贵的独立,然后坚守。 现实与理想之间,总是存在天堑般的鸿沟。这对于刚过而立之年即决定前往非洲 部落的史怀哲,我想我懂他抉择的艰难甚至痛苦。这本传记里详细记载了当时他 家人对他这一决定的反对,理由各异,比如屈才,比如危险,比如冲动。他所处 的时代一点不比我这个时代好,狄更斯的“时代论”适用于任何时代,所以,我不 会以为他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做那样一个决定比现在有多容易。 那时的他,已经可以用世俗的成功标准定义为“成功人士”:有着音乐家的美誉, 拥有两个博士学位。我惊讶于这样一个人,该有着怎样的聪明和充沛精力,可以 在艺术、科学之间均取得伟大造诣,更难得的是,他 30 岁之后再和一批新生代 大学生一道,攻读医学直至 38 岁最终拿到该领域的博士学位
一切要回归到他的家庭: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的家庭,身为牧师侍奉上帝的父亲和 智慧贤良的母亲。还有他的家乡,一个风景优美、环境淡泊的欧洲村庄。这给了 他一个品格养成的良好氛围。 当然,根本的还是上帝。比如当开始读书识字的时候就每天读《圣经》的他读到 耶稣说:“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失生命:凡舍弃生命的,必得着生命。”他一 度不明白这句话对他究竟意味着什么,直到有一天再度读完圣经祷告之余,他忽 然明白了,那一刻的一个决定奠定了他一生的基础。 “如果我幸福,我就必须为这幸福做些什么。我必须做些什么来回报它,否则, 我就在亏欠”,这样的解读,使他作出了人生的一个重大决定:30岁之前,为学 问和艺术而活,30岁之后,为直接服务于人而活。 半个世纪后的1954年,当时年已79岁的史怀哲站在奥斯陆一个演讲台上发表诺 贝尔和平奖获奖纪念演说时,似乎在为年轻时候自己的那个决定做出了坚定而圆 满的回应。那时候,他的《敬畏生命》己成为生命伦理学这门新学问的奠基石。 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在耶稣面前的承诺,我们可以理解为他用一生完成了与上帝 的约。 在那场名为《我的呼吁》的演讲词中,史怀哲说,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 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 命的发展。这是道德上绝对需要考虑的原则。由于尊重生命的伦理,我们将和全 世界产生精神上的关连。平时我都尽力保持清新的思考和感觉,而怀着善的信念, 时时依据事实和我的经验去从事真理的研究。 “今日,隐藏在欺瞒之后的暴行,正威胁着全世界,造成空前烦闷的气氛。”他用 这样的语言描述二战结束后不久的世界,但是,他同样宣告,虽然如此,“我仍 然确信真理、友好、仁爱、和气与善良是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 并且,他坚信,只要有人始终充分地思考,并实践仁爱和真理,世界将属于他。 现世的一切暴力都有其自然的限制,早晚会产生和它同等或者超越它的对抗性暴 力。可是良善所发挥的作用却单纯而继续不断的。它不会产生使它自己停顿的危 机,却能解除现有的危机。它能消除猜疑和误解。因此良善将建立无可动摇的基 础,而追求良善是最有效的努力。一个人在世是不肯认真去冒险为善。我们常常 不使用能帮助我们千百倍力量的杠杆,却想移动重物。耶稣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 思的至理名言:“温和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 而这句引言仅仅是他阅读一生的《圣经》中“八福”之一。由于紧紧跟随耶稣的脚 步,这位活到古稀之年依然在非洲最贫瘠的土地上亲自劳苦耕作的老人,终于胜 过了世界。当周遭曾经未开化之地的黑人开始学会劳作,学会爱,学会忍耐,学 会理性对待疾病直到开始称呼他“我们的老爸爸”。 这个凌晨,我无数次地想象着一个堪称社会上流贵族阶层的欧洲人,却带着爱妻 选择生活在当时仍是荒蛮之地的非洲丛林,亲手搭建木屋,并时时面对死亡的考
一切要回归到他的家庭:一个虔诚的基督徒的家庭,身为牧师侍奉上帝的父亲和 智慧贤良的母亲。还有他的家乡,一个风景优美、环境淡泊的欧洲村庄。这给了 他一个品格养成的良好氛围。 当然,根本的还是上帝。比如当开始读书识字的时候就每天读《圣经》的他读到 耶稣说:“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丧失生命;凡舍弃生命的,必得着生命。”他一 度不明白这句话对他究竟意味着什么,直到有一天再度读完圣经祷告之余,他忽 然明白了,那一刻的一个决定奠定了他一生的基础。 “如果我幸福,我就必须为这幸福做些什么。我必须做些什么来回报它,否则, 我就在亏欠”,这样的解读,使他作出了人生的一个重大决定:30 岁之前,为学 问和艺术而活,30 岁之后,为直接服务于人而活。 半个世纪后的 1954 年,当时年已 79 岁的史怀哲站在奥斯陆一个演讲台上发表诺 贝尔和平奖获奖纪念演说时,似乎在为年轻时候自己的那个决定做出了坚定而圆 满的回应。那时候,他的《敬畏生命》已成为生命伦理学这门新学问的奠基石。 他用生命践行了自己在耶稣面前的承诺,我们可以理解为他用一生完成了与上帝 的约。 在那场名为《我的呼吁》的演讲词中,史怀哲说,善就是:爱护并促进生命,把 具有发展能力的生命提升到最有价值的地位。恶就是:伤害并破坏生命,阻碍生 命的发展。这是道德上绝对需要考虑的原则。由于尊重生命的伦理,我们将和全 世界产生精神上的关连。平时我都尽力保持清新的思考和感觉,而怀着善的信念, 时时依据事实和我的经验去从事真理的研究。 “今日,隐藏在欺瞒之后的暴行,正威胁着全世界,造成空前烦闷的气氛。”他用 这样的语言描述二战结束后不久的世界,但是,他同样宣告,虽然如此,“我仍 然确信真理、友好、仁爱、和气与善良是超越一切暴行的力量。” 并且,他坚信,只要有人始终充分地思考,并实践仁爱和真理,世界将属于他。 现世的一切暴力都有其自然的限制,早晚会产生和它同等或者超越它的对抗性暴 力。可是良善所发挥的作用却单纯而继续不断的。它不会产生使它自己停顿的危 机,却能解除现有的危机。它能消除猜疑和误解。因此良善将建立无可动摇的基 础,而追求良善是最有效的努力。一个人在世是不肯认真去冒险为善。我们常常 不使用能帮助我们千百倍力量的杠杆,却想移动重物。耶稣曾经说过一句发人深 思的至理名言:“温和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土地。” 而这句引言仅仅是他阅读一生的《圣经》中“八福”之一。由于紧紧跟随耶稣的脚 步,这位活到古稀之年依然在非洲最贫瘠的土地上亲自劳苦耕作的老人,终于胜 过了世界。当周遭曾经未开化之地的黑人开始学会劳作,学会爱,学会忍耐,学 会理性对待疾病……直到开始称呼他“我们的老爸爸”。 这个凌晨,我无数次地想象着一个堪称社会上流贵族阶层的欧洲人,却带着爱妻 选择生活在当时仍是荒蛮之地的非洲丛林,亲手搭建木屋,并时时面对死亡的考
验。不要以为这样轻描淡写的描述意味着简单不过的故事,不!那是一种怎样艰 难的人生时刻,他要耐心地告诉那些丛林部落黑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哪怕是 象接受治疗之余不要顺手拿走医疗器械这样最基本的做人情理:他要防止疟疾等 形形色色的传染病:他要不遗余力地为这个丛林里的每一个生命祷告并用实际行 动爱他们.… 他和妻子冲进雨幕营救濒临死亡的病人:他在浑浊的河流里拼命游泳只为躲开马 上会要他命的犀牛;他在烛光里孤独地祷告,泪流满面…远离丛林的世界都在 做什么?一些国家在拼命地发动战争,无数条生命在弹火硝烟里失去。当人类没 有爱,和飞鸟走兽又有何异? 所以,爱神并爱人如己的史怀哲呼吁人们敬畏生命,因为只有我们能够释放爱给 这个星球,而我们无非是上帝充满期待的受造而己。我们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履约。 如今,史怀哲己离开这个世界近半个世纪,而他那独特的高贵的独立之爱深刻地 打动了我,并将一直鼓励着我。他和这个世界是如此格格不入,因此更显伟大。 当然,唯独有爱的人,方能做到这一点
验。不要以为这样轻描淡写的描述意味着简单不过的故事,不!那是一种怎样艰 难的人生时刻,他要耐心地告诉那些丛林部落黑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哪怕是 象接受治疗之余不要顺手拿走医疗器械这样最基本的做人情理;他要防止疟疾等 形形色色的传染病;他要不遗余力地为这个丛林里的每一个生命祷告并用实际行 动爱他们…… 他和妻子冲进雨幕营救濒临死亡的病人;他在浑浊的河流里拼命游泳只为躲开马 上会要他命的犀牛;他在烛光里孤独地祷告,泪流满面……远离丛林的世界都在 做什么?一些国家在拼命地发动战争,无数条生命在弹火硝烟里失去。当人类没 有爱,和飞鸟走兽又有何异? 所以,爱神并爱人如己的史怀哲呼吁人们敬畏生命,因为只有我们能够释放爱给 这个星球,而我们无非是上帝充满期待的受造而已。我们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履约。 如今,史怀哲已离开这个世界近半个世纪,而他那独特的高贵的独立之爱深刻地 打动了我,并将一直鼓励着我。他和这个世界是如此格格不入,因此更显伟大。 当然,唯独有爱的人,方能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