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彼此一个凝视 莫非 我有个爱读书的母亲。在台北居住时,曾有一度和已故作家叁毛比邻而居。 叁毛生前因为身为作家,常会得到许多文化界的赠书,母亲便常到她家去借 书读。母亲有个习惯,喜欢把一切混乱重新排列有序。所以每次去借书,都会 顺手帮叁毛把书架整理一番,按出版社、作者等列列摆好。这件事还被叁毛写 进她的文章里。 有次,叁毛组团去印度旅遊,顺邀母亲一起同行。那次母亲观察到叁毛很有 入戏的能力,和当地导遊只说上几句话,回头便说那导遊似乎对她有意。许多 一般习以为常之事,在叁毛世界里似乎都会化为戏剧化的情节。最後,叁毛也 是用一个戏剧性的方式结束生命,在医院里用丝袜上吊自杀。过世後,仍有许 多关於她的种种传奇在人间流传
欠彼此一个凝视 莫非 我有个爱读书的母亲。在台北居住时,曾有一度和已故作家叁毛比邻而居。 叁毛生前因为身为作家,常会得到许多文化界的赠书,母亲便常到她家去借 书读。母亲有个习惯,喜欢把一切混乱重新排列有序。所以每次去借书,都会 顺手帮叁毛把书架整理一番,按出版社、作者等列列摆好。这件事还被叁毛写 进她的文章里。 有次,叁毛组团去印度旅遊,顺邀母亲一起同行。那次母亲观察到叁毛很有 入戏的能力,和当地导遊只说上几句话,回头便说那导遊似乎对她有意。许多 一般习以为常之事,在叁毛世界里似乎都会化为戏剧化的情节。最後,叁毛也 是用一个戏剧性的方式结束生命,在医院里用丝袜上吊自杀。过世後,仍有许 多关於她的种种传奇在人间流传
这让我有个体会,在这世界上有两种人存在:一种是活在故事里的人,另外 一种则是看故事的人。也就是说一种人是专门被人看,另一种人则是专门去看 人
这让我有个体会,在这世界上有两种人存在:一种是活在故事里的人,另外 一种则是看故事的人。也就是说一种人是专门被人看,另一种人则是专门去看 人
既然如此,我们是属於哪一种呢?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小说,我们同时是这本书的作者兼主角。自然,便 应不断地充实自我,让自己这个角色变得更为丰富,在各样生活历境里常得启 示,屡有顿悟。不只如此,这本书也应有个更大的人生主题,让我们能活出超 越现实处境,不断提升向上的人生境界。 然而,人绝不能只一味投入在自己的角色里,浮沉於自己的故事情节中。那 种专门被人看,也就是所谓「主角型」的人物,有时会因过於投入自己的故事 中,情绪不断起伏震盪,很可能会淹没了视野,对生活无法看得清楚。更别说 跳出自我,客观一点地给自己一段距离去反思,再参考别人的起落,来衡量自 己的挣扎是否合乎比例?
既然如此,我们是属於哪一种呢?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本小说,我们同时是这本书的作者兼主角。自然,便 应不断地充实自我,让自己这个角色变得更为丰富,在各样生活历境里常得启 示,屡有顿悟。不只如此,这本书也应有个更大的人生主题,让我们能活出超 越现实处境,不断提升向上的人生境界。 然而,人绝不能只一味投入在自己的角色里,浮沉於自己的故事情节中。那 种专门被人看,也就是所谓「主角型」的人物,有时会因过於投入自己的故事 中,情绪不断起伏震盪,很可能会淹没了视野,对生活无法看得清楚。更别说 跳出自我,客观一点地给自己一段距离去反思,再参考别人的起落,来衡量自 己的挣扎是否合乎比例?
专门被人看的人,也有时会因过於自我沉湖,而较难去关怀别人。他的世界 全从自我出发,去解读世界,去实现自我,就像史铁生所说的:「每个激情的演 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既已成为激情的人质,对生活里的现实与虚幻便常无从 分辨,正如叁毛,事事皆情节,动静皆故事。怎还会有馀地进入别人的世界, 去关怀别人呢? 人需要培养看他人故事的能力。不能只注重丰富自我,也要学习怎麽「读」 人。不只需要建立阅读书本的精湛眼光,更需要培养怎麽读人心,读人面,甚 至读这个世界的能力。在不断俯首、靠近、诚恳地阅读中,去见證别人的美, 别人的悲刷,甚至别人的大起大落
专门被人看的人,也有时会因过於自我沉溺,而较难去关怀别人。他的世界 全从自我出发,去解读世界,去实现自我,就像史铁生所说的:「每个激情的演 员都难免是一个人质。」既已成为激情的人质,对生活里的现实与虚幻便常无从 分辨,正如叁毛,事事皆情节,动静皆故事。怎还会有馀地进入别人的世界, 去关怀别人呢? 人需要培养看他人故事的能力。不能只注重丰富自我,也要学习怎麽「读」 人。不只需要建立阅读书本的精湛眼光,更需要培养怎麽读人心,读人面,甚 至读这个世界的能力。在不断俯首、靠近、诚恳地阅读中,去见證别人的美, 别人的悲剧,甚至别人的大起大落
保罗说:「我们岂是又举荐自己吗?岂像别人用人的荐信给你们,或用你们的 荐信给人吗?你们就是我们的荐信,写在我们的心裹,被众人所知道,所念诵 的。」(哥林多後书叁章一节) 保罗说的是不要自我举荐,也不要请别人写推荐信,而是透过他人生命来成 为自己的推荐。而且这信是写在心里,让众人知道、并唸诵。 保罗曾把福音带到哥林多教会,在爱里手把手地教导、关怀哥林多弟兄姊妹, 使得他们能够被建造、成长,而渐趋成熟。因而哥林多许多弟兄姊妹的美好生 命见證,就是保罗和提摩太向世间的推荐。 如此说来,在这世间,有没有哪个人的生命就是我们的推荐信呢? 我们是否曾在一个人的生命里栽种爱和信仰,守护对方生命成长,见證开花 结果,路树成荫,最後迎风招展呢?对方枝枝桠桠在空中的书写里,是否可以 依稀读出关於我们生命的种种呢?
保罗说:「我们岂是又举荐自己吗?岂像别人用人的荐信给你们,或用你们的 荐信给人吗?你们就是我们的荐信,写在我们的心裏,被众人所知道,所念诵 的。」(哥林多後书叁章一节) 保罗说的是不要自我举荐,也不要请别人写推荐信,而是透过他人生命来成 为自己的推荐。而且这信是写在心里,让众人知道、并唸诵。 保罗曾把福音带到哥林多教会,在爱里手把手地教导、关怀哥林多弟兄姊妹, 使得他们能够被建造、成长,而渐趋成熟。因而哥林多许多弟兄姊妹的美好生 命见證,就是保罗和提摩太向世间的推荐。 如此说来,在这世间,有没有哪个人的生命就是我们的推荐信呢? 我们是否曾在一个人的生命里栽种爱和信仰,守护对方生命成长,见證开花 结果,路树成荫,最後迎风招展呢?对方枝枝桠桠在空中的书写里,是否可以 依稀读出关於我们生命的种种呢?
这牵涉到我们对这个人是否曾先作过深度的阅读?若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那麽这世间存在著太多等别人来读自己的作者,却缺少主动去阅读别人的读者。 在这红尘滚滚的人世间,常觉得,我们欠彼此一个深度的凝视。 每个人都等著被翻阅,却很少人会想要对身边人有一窥的兴趣。很多人根本 不清楚身边人是怎麽回事?即使同床共枕几十年,对枕边人这本书往往只看书 皮,不清楚内容。作父母十几年,却从没搞清孩子这本书的语言为何。最常见 的则是作儿女几十年,直到父母去世都还没碰过父母这本书。除了父母一生的 职业功绩或脾气、情绪,全不清楚父母在权威之外的个性和内心世界,有怎样 的喜乐或痛苦
这牵涉到我们对这个人是否曾先作过深度的阅读?若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 那麽这世间存在著太多等别人来读自己的作者,却缺少主动去阅读别人的读者。 在这红尘滚滚的人世间,常觉得,我们欠彼此一个深度的凝视。 每个人都等著被翻阅,却很少人会想要对身边人有一窥的兴趣。很多人根本 不清楚身边人是怎麽回事?即使同床共枕几十年,对枕边人这本书往往只看书 皮,不清楚内容。作父母十几年,却从没搞清孩子这本书的语言为何。最常见 的则是作儿女几十年,直到父母去世都还没碰过父母这本书。除了父母一生的 职业功绩或脾气、情绪,全不清楚父母在权威之外的个性和内心世界,有怎样 的喜乐或痛苦
然而,在所有生命阶段里,老年人的故事内容最丰富,情节也最精采了,但 却拥有最少的读者。海明威写了一篇短篇小说〈一个明亮乾净的地方〉,就是在 讲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冷漠,年轻人对老年人的不耐和不屑。故事中的侍者知道 常在咖啡馆默默喝酒的老人,曾经几次自杀未遂,却懒得了解怎麽回事,只简 单地以为「既然他有钱,就不应该绝望!」十分粗糙地打发了这个人的一生。老 人这本书,也因此蒙尘最厚。 一般来说,在社会中的成功人士,自然会有人会为他作访问或作传。但对大 部分平凡的人,最能得到别人重视的时候,除了婚礼,就是丧礼了。近年来流 行在丧礼时,亲人整理死者一生的照片来作幻灯投影,简述死者一生。但对死 者来说,最想被翻开阅读的时刻,应该是在生前吧?可以感觉到被人倾听、关 心,甚至被欣赏,还有机会可亲身增添第一手的诠释
然而,在所有生命阶段里,老年人的故事内容最丰富,情节也最精采了,但 却拥有最少的读者。海明威写了一篇短篇小说〈一个明亮乾净的地方〉,就是在 讲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冷漠,年轻人对老年人的不耐和不屑。故事中的侍者知道 常在咖啡馆默默喝酒的老人,曾经几次自杀未遂,却懒得了解怎麽回事,只简 单地以为「既然他有钱,就不应该绝望!」十分粗糙地打发了这个人的一生。老 人这本书,也因此蒙尘最厚。 一般来说,在社会中的成功人士,自然会有人会为他作访问或作传。但对大 部分平凡的人,最能得到别人重视的时候,除了婚礼,就是丧礼了。近年来流 行在丧礼时,亲人整理死者一生的照片来作幻灯投影,简述死者一生。但对死 者来说,最想被翻开阅读的时刻,应该是在生前吧?可以感觉到被人倾听、关 心,甚至被欣赏,还有机会可亲身增添第一手的诠释
每一个尚活在世间的人,都渴望被阅读。然而现实却是,人常必须用死亡来 换取自己被正视、出版的机会。 我们欠彼此一个凝视。 想想,这世界若多几个愿意阅读他人的读者,不就会减少许多误会,化解很 多恩怨,也会增加许多生命交流的机会? 像保罗对哥林多许多生命的参与,我们是否曾经花时间阅读他人的生命,再 让对方生命里充满我们爱的手迹?
每一个尚活在世间的人,都渴望被阅读。然而现实却是,人常必须用死亡来 换取自己被正视、出版的机会。 我们欠彼此一个凝视。 想想,这世界若多几个愿意阅读他人的读者,不就会减少许多误会,化解很 多恩怨,也会增加许多生命交流的机会? 像保罗对哥林多许多生命的参与,我们是否曾经花时间阅读他人的生命,再 让对方生命里充满我们爱的手迹?
基督教常说的那句话:「以生命影响生命」,是指向他人述说自己的生命见證, 盼自己的生命故事可以感动、影响对方来认识神。但今天想挑战每个基督徒的 是,先用阅读来进入他人的生命故事里,让对方的生命像保罗所说,写在我们 的心上,见證他的生老病死。而且和对方生命交轨的时候,不为促销什麽观念 或传教,而是真正道成肉身,走进对方的生命中,坐下,和他一起同作息。 我们是否能好好地阅读非信徒,阅读身边人,阅读神放在我们生命轨道里的 每一个人呢?然後,才慢慢地揭露自己的生命与信仰底蕴,也许作为对方书写 其生命一笔一划的参考? 藉著彼此阅读,我们彼此可以写在心版上,并彼此举荐,生命才能如焉,影 响生命。 我们欠彼此,一个凝视
基督教常说的那句话:「以生命影响生命」,是指向他人述说自己的生命见證, 盼自己的生命故事可以感动、影响对方来认识神。但今天想挑战每个基督徒的 是,先用阅读来进入他人的生命故事里,让对方的生命像保罗所说,写在我们 的心上,见證他的生老病死。而且和对方生命交轨的时候,不为促销什麽观念 或传教,而是真正道成肉身,走进对方的生命中,坐下,和他一起同作息。 我们是否能好好地阅读非信徒,阅读身边人,阅读神放在我们生命轨道里的 每一个人呢?然後,才慢慢地揭露自己的生命与信仰底蕴,也许作为对方书写 其生命一笔一划的参考? 藉著彼此阅读,我们彼此可以写在心版上,并彼此举荐,生命才能如焉,影 响生命。 我们欠彼此,一个凝视
創世紀文字培訓晝苑 作者為負责同工 莫非不朽的傳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2828010100pofs.html
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 作者為負責同工 莫非不朽的傳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32828010100po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