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健康和幸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市精神卫生中心 临床心理科 陈珏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市精神卫生中心 临床心理科 陈珏 压力、健康和幸福
什么是压力? 你感受过压力吗? 口联想到什么? ·我们所要应对的情境。 口外部威胁,令人不快事件 是一种反应,不仅是一个生理过程, 也是一种心理体验。 应激:在对挑战性或威胁性的情境 做出反应时所发生的生理和心理变 化,是对于应激源所做出的应激反 应。 应激源:引发压力的刺激和情境。 举例:撞车,考试
什么是压力? p 你感受过压力吗? p 联想到什么? n 我们所要应对的情境。 p 外部威胁,令人不快事件 n 是一种反应,不仅是一个生理过程, 也是一种心理体验。 n 应激:在对挑战性或威胁性的情境 做出反应时所发生的生理和心理变 化,是对于应激源所做出的应激反 应。 n 应激源:引发压力的刺激和情境。 n 举例:撞车,考试
什么是压力? 压力:是指由变化和威胁导致的情绪唤起。 情绪:是指通常会帮助我们将精力聚集在重要事件上 的适应性反应。 包括: 重大创伤、灾难、 悲剧 工作、学业、人际关系、交通、疾病,生活中的问题 和琐事。 口核心感念:一般来说,人类对于感知到的威胁所 做出的应激反应会激活那些能够促进人类适应和 生存的想法、情感、行为和生理唤起
什么是压力? p 压力:是指由变化和威胁导致的情绪唤起。 n 情绪:是指通常会帮助我们将精力聚集在重要事件上 的适应性反应。 p 包括: n 重大创伤、灾难、悲剧 n 工作、学业、人际关系、交通、疾病,生活中的问题 和琐事。 p 核心感念:一般来说,人类对于感知到的威胁所 做出的应激反应会激活那些能够促进人类适应和 生存的想法、情感、行为和生理唤起
压力模型(图10-1) 口应激反应:生理、行为、主观感觉和认知反应 ■积极的角度 口适度的情绪唤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做好应对准备; ■ 消极的角度 口过度、长期的情绪唤起会损害健康(生理、心理) 口导致不同反应的三要素 应激源:类型;维度(强度、持续时间、速率、可预测 性) ■个人特性:生理、心理、文化特性 ■拥有的资源:物质的、个人的、社会的 口认知评价: ■辨识威胁和决定如何应对的两个感知过程
压力模型(图10-1) p 应激反应:生理、行为、主观感觉和认知反应 n 积极的角度 p 适度的情绪唤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做好应对准备; n 消极的角度 p 过度、长期的情绪唤起会损害健康(生理、心理) p 导致不同反应的三要素 n 应激源:类型;维度(强度、持续时间、速率、可预测 性) n 个人特性:生理、心理、文化特性 n 拥有的资源:物质的、个人的、社会的 p 认知评价: n 辨识威胁和决定如何应对的两个感知过程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口古老的和现代的应激源 口原始应激源 ■三种致命威胁:饥饿、生存必要条件缺乏、攻击 口对威胁做出反应 ■或战或逃反应 口由脑内先天固有“程序”决定 口受后天学习影响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p 古老的和现代的应激源 p 原始应激源 n 三种致命威胁:饥饿、生存必要条件缺乏、攻击 p 对威胁做出反应 n 或战或逃反应 p 由脑内先天固有“程序”决定 p 受后天学习影响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创伤性应激源 口定义:是指威胁我们自己或他人生命安全,并且 会引发恐惧感和无助感的情境 1.重大灾难 2008.5.12汶川8.0级地震:69227人遇难,374643 人受伤,失踪17923人。 ■2010.11.25上海胶州路718号胶州教师公寓火灾, 58人死亡。 ■2004年东南亚海啸 ■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p 创伤性应激源 p 定义:是指威胁我们自己或他人生命安全,并且 会引发恐惧感和无助感的情境 1.重大灾难 n 2008.5.12汶川8.0级地震:69227人遇难,374643 人受伤,失踪17923人。 n 2010.11.25上海胶州路718号胶州教师公寓火灾, 58人死亡。 n 2004年东南亚海啸 n 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口重大灾难后的心理反应:五个阶段 ■精神麻木 无意识行动阶段 ■共同努力阶段 ■幸存者感到沮丧 ■ 恢复阶段 口媒体造成的创伤 ■媒体报道会扩大灾难所造成的创伤 ■观众,救援、医疗、消防队员 口替代性创伤 ■反复回顾自己未曾亲身经历的灾难也会制造压力 ■减少创伤的方法:控制接收新闻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p 重大灾难后的心理反应:五个阶段 n 精神麻木 n 无意识行动阶段 n 共同努力阶段 n 幸存者感到沮丧 n 恢复阶段 p 媒体造成的创伤 n 媒体报道会扩大灾难所造成的创伤 n 观众,救援、医疗、消防队员 p 替代性创伤 n 反复回顾自己未曾亲身经历的灾难也会制造压力 n 减少创伤的方法:控制接收新闻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创伤性应激源 2.失去和悲伤 口配偶逝世:严重的应激源 ■悲伤:包括悲哀、愤怒、无助、内疚和绝望等痛苦的复 杂情感 失去恋人: ■羞辱:感到被抛弃,感到失去自尊和自我价值 口被忽略的悲伤 ■被边缘化的损失:同性恋失恋、心爱的宠物死去、流产、 孩子的偶像去世 ■ 应对方式:向他人倾诉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创伤性应激源 2.失去和悲伤 p 配偶逝世:严重的应激源 n 悲伤:包括悲哀、愤怒、无助、内疚和绝望等痛苦的复 杂情感 p 失去恋人: n 羞辱:感到被抛弃,感到失去自尊和自我价值 p 被忽略的悲伤 n 被边缘化的损失:同性恋失恋、心爱的宠物死去、流产、 孩子的偶像去世 n 应对方式:向他人倾诉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创伤性应激源 3.创伤后压力(创伤后应激障碍) 士兵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创伤性应激源 3.创伤后压力(创伤后应激障碍) 士兵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慢性应激源 口渐进的、持久的 1.社会性应激源: ·涉及家庭、工作或学校有关的慢性问题 包括失业、贫穷、种族主义等 2.精疲力竭 ■工作压力 3.同情疲劳:间接创伤性压力 4.平日里的小麻烦 口社会再适应量表:p.372
关键问题一: 我们为何会体验压力,又是如何体验的? 慢性应激源 p 渐进的、持久的 1.社会性应激源: n 涉及家庭、工作或学校有关的慢性问题 n 包括失业、贫穷、种族主义等 2.精疲力竭 n 工作压力 3.同情疲劳:间接创伤性压力 4.平日里的小麻烦 p 社会再适应量表:p.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