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为今用”才能发挥史学功能 周伟洲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它的过去,现在是对过去的继承和发展。 史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门学科,事实上是很难脱离社会现实的,每 个时代的史学总是要为那个时代的现实服务。所谓“鉴古知今”“古为今 用”“历史的启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应该是史 学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纯客观”的史学是不存在的,哪 怕是中国传统的考据学,也是反映那一时代的特点并间接为现实服务的。所以 那种企图将史学与现实隔绝开来的想法,既无可能,也不利于史学发挥自己的社 会功能。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的文明古国,古代史籍之完备、史家之众 多、史学深入社会之广泛,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国史学的镜鉴功能可以 说是源远流长。从孔子作《春秋》、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 到今天出版的各种史鉴类历史书籍,无不鲜明地体现了史学“古为今用”的功 能。清代顾炎武说:“夫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今天,史学对社会的影响 也十分巨大。这种影响往往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发挥着凝 聚中华民族、促进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等积极作用。史学这方面的社会功能,虽然 看不见、摸不着,但其作用绝不可低估。这种社会功能也决定了在现今社会,史 学绝非可有可无的学科,绝非脱离社会现实的“纯学术”,史学所承载的历史观 念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史学,才能更好发挥史学 “古为今用”的功能。 在强调史学“古为今用”、为社会现实服务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防止 种错误倾向,即为了“古为今用”而有意无意地歪曲或篡改历史。史学是一门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为了服务现实而伪造历史。像“影射史学”那样以 歪曲历史来为政治斗争服务,当然不是真正的“古为今用”。当下,还有一些人 为了标新立异、一呜惊人,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会,这也不是真正的“古为今 用”。诸如此类的历史论著,瞬间就会被历史淘汰。史学发展的实践证明,用 个确切的历史事实比用十倍过激、空洞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因此,“古为今用” 必须建立在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基础之上,不能以主观意志和现实 需要而任意歪曲、伪造历史,否则史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史学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系、史学的社会功能,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 不过,当前史学在发挥社会功能方面既有许多令人鼓舞的现象,也有许多令人沮 丧的事情。史学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出现了不景气的局面:高校历史系招不上学生, 历史系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困难,史学论著难以出版或发表,等等。这显然不利于 史学发展,也不利于史学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与史学性著作的冷清相反,市场 上那种宫廷秘史之类的通俗小册子则四处泛滥,相关题材的“戏说”型影视作品 也是大热。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形势,是需要史学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但无论形 势怎么变化,我们都应坚信时代需要史学,通过自身变革,史学终归会适应新的 时代并更好地为时代服务
吉林省吉林市 2018 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古为今用”才能发挥史学功能 周伟洲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它的过去,现在是对过去的继承和发展。 史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门学科,事实上是很难脱离社会现实的,每 一个时代的史学总是要为那个时代的现实服务。所谓“鉴古知今”“古为今 用”“历史的启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应该是史 学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纯客观”的史学是不存在的,哪 怕是中国传统的考据学,也是反映那一时代的特点并间接为现实服务的。所以, 那种企图将史学与现实隔绝开来的想法,既无可能,也不利于史学发挥自己的社 会功能。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的文明古国,古代史籍之完备、史家之众 多、史学深入社会之广泛,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我国史学的镜鉴功能可以 说是源远流长。从孔子作《春秋》、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 到今天出版的各种史鉴类历史书籍,无不鲜明地体现了史学“古为今用”的功 能。清代顾炎武说:“夫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今天,史学对社会的影响 也十分巨大。这种影响往往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深入到社会各个层面,发挥着凝 聚中华民族、促进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等积极作用。史学这方面的社会功能,虽然 看不见、摸不着,但其作用绝不可低估。这种社会功能也决定了在现今社会,史 学绝非可有可无的学科,绝非脱离社会现实的“纯学术”,史学所承载的历史观 念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从这个高度来认识史学,才能更好发挥史学 “古为今用”的功能。 在强调史学“古为今用”、为社会现实服务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防止 一种错误倾向,即为了“古为今用”而有意无意地歪曲或篡改历史。史学是一门 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不能为了服务现实而伪造历史。像“影射史学”那样以 歪曲历史来为政治斗争服务,当然不是真正的“古为今用”。当下,还有一些人 为了标新立异、一呜惊人,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会,这也不是真正的“古为今 用”。诸如此类的历史论著,瞬间就会被历史淘汰。史学发展的实践证明,用一 个确切的历史事实比用十倍过激、空洞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因此,“古为今用” 必须建立在尊重历史、实事求是、严谨治学的基础之上,不能以主观意志和现实 需要而任意歪曲、伪造历史,否则史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史学与社会现实的密切关系、史学的社会功能,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 不过,当前史学在发挥社会功能方面既有许多令人鼓舞的现象,也有许多令人沮 丧的事情。史学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出现了不景气的局面:高校历史系招不上学生, 历史系毕业生找工作比较困难,史学论著难以出版或发表,等等。这显然不利于 史学发展,也不利于史学发挥自己的社会功能。与史学性著作的冷清相反,市场 上那种宫廷秘史之类的通俗小册子则四处泛滥,相关题材的“戏说”型影视作品 也是大热。如何看待和应对这种形势,是需要史学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但无论形 势怎么变化,我们都应坚信时代需要史学,通过自身变革,史学终归会适应新的 时代并更好地为时代服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门学科,它不能脱离社会现实, 无论在哪一个时 代,总是要为现实服务,即所谓“古为今用” B.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的文明古国,完备的古代史籍、众多的 史家、广泛深入的 社会学史,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C.史学的“古为今用”、为社会现实服务当然不能以主观意志和现实需 要而任意歪曲、伪造 历史,否则史学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D.当前,市场上宫廷秘史之类的通俗小册子泛滥,相关题材的“戏说” 型影视作品大热,与 史学不景气形成了一定的对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一段阐明观点:“古为今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等表达的 意思与史学最主要的 社会功能相同,没有“纯客观”的史学,包括中国传统的考据学 B.第二段以孔子作《春秋》、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编撰《资治通 鉴》和现代史鉴类书籍等 为例,阐述史学“古为今用”的功能,符合“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 的评价。 C.第三段提出应防止一种错误倾向,即以歪曲历史来为政治斗争服务的 “影射史学”、把历 史与现实牵强附会的史学,这些都属于伪造历史,目的是标新立异、 鸣惊人。 D.作者在文章最后批评了一种不正常的现状:历史系毕业生比较难找工 作,史学论著难以 出版等,这既不利于我国的史学发展,也不利于史学发挥它应有的社会 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史学与现实隔绝开来的想法,既无可能,也不利于史学发挥自己的 社会功能,因为任 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它的过去,现在是对过去的继承和发展。 B.现今,史学对社会的影响发挥着凝聚中华民族、促进各族人民热爱祖 国等积极作用,如 史学让整个中华的56个民族同奔中国梦,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C.作者强调史学“古为今用”、为社会现实服务,同时也特别提醒,要 注意防止为了“古为今 用”而有意无意地歪曲或篡改历史的一种错误倾向。 D.作者承认当前史学在发挥社会功能方面既有令人鼓舞的现象,也有令 人沮丧的事情,但 坚信通过自身变革,史学终归会适应新的时代并更好地为时代服务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史学作为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一门学科,它不能脱离社会现实, 无论在哪一个时 代,总是要为现实服务,即所谓“古为今用”。 B.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史学传统的文明古国,完备的古代史籍、众多的 史家、广泛深入的 社会学史,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C.史学的“古为今用”、为社会现实服务当然不能以主观意志和现实需 要而任意歪曲、伪造 历史,否则史学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 D.当前,市场上宫廷秘史之类的通俗小册子泛滥,相关题材的“戏说” 型影视作品大热,与 史学不景气形成了一定的对比。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第一段阐明观点:“古为今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等表达的 意思与史学最主要的 社会功能相同,没有“纯客观”的史学,包括中国传统的考据学。 B.第二段以孔子作《春秋》、司马迁写《史记》、司马光编撰《资治通 鉴》和现代史鉴类书籍等 为例,阐述史学“古为今用”的功能,符合“史书之作,鉴往所以训今” 的评价。 C.第三段提出应防止一种错误倾向,即以歪曲历史来为政治斗争服务的 “影射史学”、把历 史与现实牵强附会的史学,这些都属于伪造历史,目的是标新立异、一 鸣惊人。 D.作者在文章最后批评了一种不正常的现状:历史系毕业生比较难找工 作,史学论著难以 出版等,这既不利于我国的史学发展,也不利于史学发挥它应有的社会 功能。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将史学与现实隔绝开来的想法,既无可能,也不利于史学发挥自己的 社会功能,因为任 何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它的过去,现在是对过去的继承和发展。 B.现今,史学对社会的影响发挥着凝聚中华民族、促进各族人民热爱祖 国等积极作用,如 史学让整个中华的 56 个民族同奔中国梦,这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C.作者强调史学“古为今用”、为社会现实服务,同时也特别提醒,要 注意防止为了“古为今 用”而有意无意地歪曲或篡改历史的一种错误倾向。 D.作者承认当前史学在发挥社会功能方面既有令人鼓舞的现象,也有令 人沮丧的事情,但 坚信通过自身变革,史学终归会适应新的时代并更好地为时代服务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相约雨巷 ①撑一把油纸伞,相约雨巷。 ②纵然是红尘之外还有红尘,纵然是路的尽头已没有尽头。纵使我枯瘦 如叶,我都要择路 而来。只因半个世纪的情缘,我早已相思成疾。还是用当年的纸伞挡雨,却怕你 的名字湿成深 深浅浅的泪痕,以勾起我心灵的唯一伤痛。从此再也无法紧握你的身影取暖,甚 至走尽这雨巷。 ③巷已成墟,亦如我破碎的心,有的只是一池雨打芭蕉的寂寞,一地风吹落 叶的惆怅,一种 对月独酌的凄清,还有一个结着淡淡愁怨的姑娘所勾勒的凄婉,一个凄婉又迷茫 的故事,一段没 有结尾的雨中曲。 ④不管你是否已化蝶而去,那刻骨铭心的回忆早已在心头择荒而憩,汲 取我的血液。待到 哪一天我猝然老去,入土而眠,你依然清纯如往昔,倚我灵魂轻盈而舞。日月轮 回,斗转星移,哪 怕是千年之后的千年,而相遇之初的美丽,那颜色,那芬芳,那忧愁,甚至是那 太息的目光仍会如 约来袭。如诗、如词的音律在我的心头鸣起。 ⑤我相信在那人海茫茫中的邂逅,或许早已注定了我今生的牵挂与等待 的维系。我要在生命 终结前,了却未竞的心愿一一撑一把油纸伞,相守于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你 不来,我不走。 ⑥等待是一种痛苦的欢愉,我发觉我成为一棵枯干的树时,已能听到风 吹树皮剥落的声音, 仿佛遥远的绝响,那么悲壮,那么凄凉。戛然而止时,我将轰然倒下,将痴情演 奏为千古绝唱 待到来世,用我的残骸和灵魂化为一生只能梦你一次的花一一丁香,仍在此处为 你苦苦守候。 ⑦或许你终有一天姗姗来迟,或许会讶异,身旁竟有一花孑然而立。清 纯如你,芬芳如你, 甚至还带有你忧愁的回忆。那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否会让久违的怦然心动濡湿于 你,隐约忆起 那“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 ⑧然你终究淡淡一笑之后,翩然离去,不再回首。身后的花在微笑过后, 悄然枯萎、隐去,只 留下几滴绝望成灰的眼泪和那个紫陌红尘里不老的回忆在空气中慢慢回味·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笔下的雨巷是寂寞的、惆怅的、凄清的、凄婉的。这实际上也是 作者内心情感的反映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相约雨巷 ①撑一把油纸伞,相约雨巷。 ②纵然是红尘之外还有红尘,纵然是路的尽头已没有尽头。纵使我枯瘦 如叶,我都要择路 而来。只因半个世纪的情缘,我早已相思成疾。还是用当年的纸伞挡雨,却怕你 的名字湿成深 深浅浅的泪痕,以勾起我心灵的唯一伤痛。从此再也无法紧握你的身影取暖,甚 至走尽这雨巷。 ③巷已成墟,亦如我破碎的心,有的只是一池雨打芭蕉的寂寞,一地风吹落 叶的惆怅,一种 对月独酌的凄清,还有一个结着淡淡愁怨的姑娘所勾勒的凄婉,一个凄婉又迷茫 的故事,一段没 有结尾的雨中曲。 ④不管你是否已化蝶而去,那刻骨铭心的回忆早已在心头择荒而憩,汲 取我的血液。待到 哪一天我猝然老去,入土而眠,你依然清纯如往昔,倚我灵魂轻盈而舞。日月轮 回,斗转星移,哪 怕是千年之后的千年,而相遇之初的美丽,那颜色,那芬芳,那忧愁,甚至是那 太息的目光仍会如 约来袭。如诗、如词的音律在我的心头鸣起。 ⑤我相信在那人海茫茫中的邂逅,或许早已注定了我今生的牵挂与等待 的维系。我要在生命 终结前,了却未竞的心愿——撑一把油纸伞,相守于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你 不来,我不走。 ⑥等待是一种痛苦的欢愉,我发觉我成为一棵枯干的树时,已能听到风 吹树皮剥落的声音, 仿佛遥远的绝响,那么悲壮,那么凄凉。戛然而止时,我将轰然倒下,将痴情演 奏为千古绝唱。 待到来世,用我的残骸和灵魂化为一生只能梦你一次的花——丁香,仍在此处为 你苦苦守候。 ⑦或许你终有一天姗姗来迟,或许会讶异,身旁竟有一花孑然而立。清 纯如你,芬芳如你, 甚至还带有你忧愁的回忆。那似曾相识的感觉,是否会让久违的怦然心动濡湿于 你,隐约忆起 那“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 ⑧然你终究淡淡一笑之后,翩然离去,不再回首。身后的花在微笑过后, 悄然枯萎、隐去,只 留下几滴绝望成灰的眼泪和那个紫陌红尘里不老的回忆在空气中慢慢回味……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笔下的雨巷是寂寞的、惆怅的、凄清的、凄婉的。这实际上也是 作者内心情感的反映
B.《雨巷》这首诗和诗中的丁香、姑娘等意象让“我”痴迷了半个世纪 我”渴望能到那意境 中去感受一番 本文写作缘起于诗歌《雨巷》,用诗话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 想孜孜不懈的追求 感染力极强。 D.本文与戴望舒的著名诗篇《雨巷》一样,通篇运用第二人称手法,便 于更热切地抒发自己 的情感。 5.本文体现了怎样的语言风格?文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试举几例(最少 两种)。(5分) 6.作者说“你不来,我不走”,他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自己“等待”的长久和 “你”的形象,应该如何 理解作者等待的“你”?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成7~9题 韩少功:好小说要“始于情感,终于人物” 《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韩少功 舒晋瑜 韩少功被公认为思想型作家,因为他总能敏感地抓住社会动荡、变革的 深层动因,并以文字的形式、极端艺术化的手法诉诸作品。与20世纪80年代贴 着“先锋”标签的作家不同,韩少功算不得先锋派作家,却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保 持着先锋的姿态。 中华读书报:《孤独中有无尽繁华》和《夜深人静》,收入了一些旧作, 但是阅读时,不论翻到哪一页都能迅速吸引我看下去。我觉得这才是好小说。您 对小说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小说是好小说? 韩少功:文无定法,很难有个好小说的行业标准。不过有些基础标准绕 不过,比如标准之一,我归结为八个字:始于情感,终于人物。什么叫“始于情 感”?就是对笔下的东西有感觉,有情感,有某种冲动,不是搬个理念或者技巧 来哗众。什么叫“终于人物”?就是要落实于人物,把人物写得鲜活、结实、丰 富,不能成为一些华丽的影子和流行的标签。没有这一条,玩结构、堆情节、秀 文体,就都成了空中楼阁,画鬼容易画人难 中华读书报:您是最重视文体探索的中国作家之一。是什么原因使您具 有这样的探索精神 韩少功:西方文学是他山之石,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特别是在20世纪, 中国第一流的作家和学者几乎都在学外语,都在做翻译,因此30年代至80年代 的翻译质量总体上最高,使中国文学创作受益匪浅。但后来的情况有些变化。 是出版社热衷于抢档期、拼市场,粗制滥造者多。二是外语教学的应试化和功利 化。我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才子,词汇量不算小,语法点都精确,肯定能考出高 分,但一旦离开课本,对很多寻常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常常是一脸茫然。有一次 我说到自己的知青经历,说“农村就是我的大学”,一个学西班牙语的博士竞然 拒绝翻译,似乎觉得这句话不通。这样的人来做文学翻译,岂不可怕?我这里的 意思是说,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眼下很多外语人才的文化修养不够
B.《雨巷》这首诗和诗中的丁香、姑娘等意象让“我”痴迷了半个世纪, “我”渴望能到那意境 中去感受一番。 C.本文写作缘起于诗歌《雨巷》,用诗话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理 想孜孜不懈的追求, 感染力极强。 D.本文与戴望舒的著名诗篇《雨巷》一样,通篇运用第二人称手法,便 于更热切地抒发自己 的情感。 5.本文体现了怎样的语言风格?文中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试举几例(最少 两种)。(5 分) 6.作者说“你不来,我不走”,他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自己“等待”的长久和 “你”的形象,应该如何 理解作者等待的“你”?谈谈自己的看法。(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成 7~9 题。 韩少功:好小说要“始于情感,终于人物” ——《中华读书报》记者采访韩少功 舒晋瑜 韩少功被公认为思想型作家,因为他总能敏感地抓住社会动荡、变革的 深层动因,并以文字的形式、极端艺术化的手法诉诸作品。与 20 世纪 80 年代贴 着“先锋”标签的作家不同,韩少功算不得先锋派作家,却在很长的时间里都保 持着先锋的姿态。 中华读书报:《孤独中有无尽繁华》和《夜深人静》,收入了一些旧作, 但是阅读时,不论翻到哪一页都能迅速吸引我看下去。我觉得这才是好小说。您 对小说的评价标准是什么?什么样的小说是好小说? 韩少功:文无定法,很难有个好小说的行业标准。不过有些基础标准绕 不过,比如标准之一,我归结为八个字:始于情感,终于人物。什么叫“始于情 感”?就是对笔下的东西有感觉,有情感,有某种冲动,不是搬个理念或者技巧 来哗众。什么叫“终于人物”?就是要落实于人物,把人物写得鲜活、结实、丰 富,不能成为一些华丽的影子和流行的标签。没有这一条,玩结构、堆情节、秀 文体,就都成了空中楼阁,画鬼容易画人难。 中华读书报:您是最重视文体探索的中国作家之一。是什么原因使您具 有这样的探索精神? 韩少功:西方文学是他山之石,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特别是在 20 世纪, 中国第一流的作家和学者几乎都在学外语,都在做翻译,因此 30 年代至 80 年代 的翻译质量总体上最高,使中国文学创作受益匪浅。但后来的情况有些变化。一 是出版社热衷于抢档期、拼市场,粗制滥造者多。二是外语教学的应试化和功利 化。我就遇到过很多这样的才子,词汇量不算小,语法点都精确,肯定能考出高 分,但一旦离开课本,对很多寻常的历史和文化知识,常常是一脸茫然。有一次 我说到自己的知青经历,说“农村就是我的大学”,一个学西班牙语的博士竟然 拒绝翻译,似乎觉得这句话不通。这样的人来做文学翻译,岂不可怕?我这里的 意思是说,语言不仅是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眼下很多外语人才的文化修养不够
当年梁实秋建议每一个中国作家都来翻译一本外国文学,支了一招,但眼下实行 起来太难。 中华读书报:在您的创作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人类文明、对人性 的思考。无论是《马桥词典》《山南水北》或是《日夜书》这种思考,在不同的 年代是否也有一些变化? 韩少功:当然会有变化。这种变化,既是社会变化在产生逼压,也是自 己知识和感受的变化在促成变焦。两种变化交错,差不多就是古人所说“文料” 和“文意”之间的互动关系。比如《爸爸爸》加上语言哲学,才会有《马桥词典》 《马桥词典》加上中国的城镇化,才会有《山南水北》。正常的作家都在不断地 做这种加法。写作就是吸收各种变化的过程,以便把感受积累做成一些“有意味 的形式”,做出各种文字的形式感 中华读书报:您曾两次与茅奖评选擦肩而过,对中国的文学评奖怎么看?会不会 觉得遗憾? 韩少功:我没把获奖的作品读全,但相信大多数是实至名归,受奖无愧 的。即便有的写得不够好,但得到一些鼓励也不是坏事。在这个圈子里混,得有 平常心。同行们都不容易,这是第一条。不用太多时间,哪怕只有一二十年,人 们记忆中就没有奖不奖了,只会看作品好不好,这是第二条。我也得过奖。得奖 时多想想第二条,没获奖时多想想第一条,这就比较好办。 中华读书报:如果请韩老师自我评价在文坛中的地位,您会将哪个点确 定为自己的坐标?在中国文坛中,您认为自己的作品有何独特的价值? 韩少功:文学生态需要多样性,大家各干各的事,不必要互相看齐。中 国是一个世俗化传统很强的社会,文学从来不缺烟火气,拿电视遥控器摁上一圈, 你会发现一个个频道都充满着高分贝的饮食男女和你争我斗,纸媒和网络上也差 不多。这大概算不上什么错。但能不能更多关注精神的“上半部”,面对人和人 性的一些难点,可能是我更有兴趣的工作。上要着天,要有哲学和美学的远望 下要着地,有老百姓真情实感的和泥带水一一我最喜欢读的作品就是这种。至于 写作,自己常有力不从心之感,谈不上什么“坐标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韩少功在创作上不喜欢那些饮食男女和你争我斗的内容,他敏感地抓 住社会动荡、变革 的深层动因,并诉诸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B.韩少功认为语言不仅是T具,更是一种文化,学习西方文学,不只是 要有西方的知识,更 要理解西方的文化,提高文化修养。 C.韩少功的作品在不同时代是有变化的,是一个循环过程,如他的《马 桥词典》是在《爸爸 爸》上产生的,《山南水北》又是在《马桥词典》上产生的 D.韩少功虽然并没有贴着“先锋”标签,但他不断地努力,在进行文体、 内容等方面的探索 很长时间都保持着先锋姿态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本文是一篇人物访谈,访谈问题的设置符合被采访的人作为知名作家 的身份,针对性强, 围绕作品创作等展开设问,设问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技巧性较强
当年梁实秋建议每一个中国作家都来翻译一本外国文学,支了一招,但眼下实行 起来太难。 中华读书报:在您的创作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人类文明、对人性 的思考。无论是《马桥词典》《山南水北》或是《日夜书》这种思考,在不同的 年代是否也有一些变化? 韩少功:当然会有变化。这种变化,既是社会变化在产生逼压,也是自 己知识和感受的变化在促成变焦。两种变化交错,差不多就是古人所说“文料” 和“文意”之间的互动关系。比如《爸爸爸》加上语言哲学,才会有《马桥词典》。 《马桥词典》加上中国的城镇化,才会有《山南水北》。正常的作家都在不断地 做这种加法。写作就是吸收各种变化的过程,以便把感受积累做成一些“有意味 的形式”,做出各种文字的形式感。 中华读书报:您曾两次与茅奖评选擦肩而过,对中国的文学评奖怎么看?会不会 觉得遗憾? 韩少功:我没把获奖的作品读全,但相信大多数是实至名归,受奖无愧 的。即便有的写得不够好,但得到一些鼓励也不是坏事。在这个圈子里混,得有 平常心。同行们都不容易,这是第一条。不用太多时间,哪怕只有一二十年,人 们记忆中就没有奖不奖了,只会看作品好不好,这是第二条。我也得过奖。得奖 时多想想第二条,没获奖时多想想第一条,这就比较好办。 中华读书报:如果请韩老师自我评价在文坛中的地位,您会将哪个点确 定为自己的坐标?在中国文坛中,您认为自己的作品有何独特的价值? 韩少功:文学生态需要多样性,大家各干各的事,不必要互相看齐。中 国是一个世俗化传统很强的社会,文学从来不缺烟火气,拿电视遥控器摁上一圈, 你会发现一个个频道都充满着高分贝的饮食男女和你争我斗,纸媒和网络上也差 不多。这大概算不上什么错。但能不能更多关注精神的“上半部”,面对人和人 性的一些难点,可能是我更有兴趣的工作。上要着天,要有哲学和美学的远望; 下要着地,有老百姓真情实感的和泥带水——我最喜欢读的作品就是这种。至于 写作,自己常有力不从心之感,谈不上什么“坐标”。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韩少功在创作上不喜欢那些饮食男女和你争我斗的内容,他敏感地抓 住社会动荡、变革 的深层动因,并诉诸作品,具有深刻的思想性。 B.韩少功认为语言不仅是 T 具,更是一种文化,学习西方文学,不只是 要有西方的知识,更 要理解西方的文化,提高文化修养。 C.韩少功的作品在不同时代是有变化的,是一个循环过程,如他的《马 桥词典》是在《爸爸 爸》上产生的,《山南水北》又是在《马桥词典》上产生的。 D.韩少功虽然并没有贴着“先锋”标签,但他不断地努力,在进行文体、 内容等方面的探索, 很长时间都保持着先锋姿态。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本文是一篇人物访谈,访谈问题的设置符合被采访的人作为知名作家 的身份,针对性强, 围绕作品创作等展开设问,设问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技巧性较强
B.韩少功被公认为思想型作家,长于思考,善于探索,他认为西方文学 给他很多启发,是因 为20世纪中国第一流的作家和学者大都在学外语做翻译 韩少功从未停止对人类文明、对人性的思考,他认为本身感受和认知 的变化,和古人所 说的“文料”和“文意”之间的互动关系相似。 D.韩少功对获奖抱有一颗平常心,对两次与茅奖评选擦肩而过,并不在 意,认为写得不够 好却获奖对作者来说是一种鼓励,时间长了,人们只会关心作品本身。 E.韩少功非常低调,说写作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但也有自己的兴趣,如 关注精神的“上半 部”,关注哲学和美学的远望和老百姓平常的真情实感 9.韩少功认为,小说应该是“始于情感,终于人物”,结合文本及现实谈谈你 对这一看法的认识。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 卫尉少卿,检校相王 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 拜黄门侍郎,兼修 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日:“臣闻‘古之君人, 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 食则百事废’,故日‘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日‘罔睇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 兴化立治、为政养人 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 扶老携幼,剔椽 发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 藉藉。陛下为人父 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 复谏日:“自陛下戡翦 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颞颞,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 员浸增,诸司试补、 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 讫亦未止。今前水 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 自久虽遣使请婚 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帝嘉其直,以左散 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丛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 明年,封梁国公。窦怀
B.韩少功被公认为思想型作家,长于思考,善于探索,他认为西方文学 给他很多启发,是因 为 20 世纪中国第一流的作家和学者大都在学外语做翻译。 C.韩少功从未停止对人类文明、对人性的思考,他认为本身感受和认知 的变化,和古人所 说的“文料”和“文意”之间的互动关系相似。 D.韩少功对获奖抱有一颗平常心,对两次与茅奖评选擦肩而过,并不在 意,认为写得不够 好却获奖对作者来说是一种鼓励,时间长了,人们只会关心作品本身。 E.韩少功非常低调,说写作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但也有自己的兴趣,如 关注精神的“上半 部”,关注哲学和美学的远望和老百姓平常的真情实感。 9.韩少功认为,小说应该是“始于情感,终于人物”,结合文本及现实谈谈你 对这一看法的认识。 (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魏知古,深州陆泽人。方直有雅才,擢进士第。以著作郎修国史,累迁 卫尉少卿,检校相王 府司马。神龙初,为吏部侍郎,以母丧解。服除,为晋州刺史。睿宗立,以故属 拜黄门侍郎,兼修 国史。 会造金仙、玉真观,虽盛夏,工程严促,知古谏日:“臣闻‘古之君人, 必时视人之所勤,人勤于 食则百事废’,故日‘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日‘罔睇百姓以从己之欲’。此皆 兴化立治、为政养人 之本也。今为公主造观,将以树功祈福,而地皆百姓所宅,卒然迫逼,令其转徙, 扶老携幼,剔椽 发瓦,呼嗟道路。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 藉藉。陛下为人父 母,欲何以安之?愿下明诏,顺人欲,除功役,收之桑榆,其失不远。”不纳。 复谏日:“自陛下戡翦 凶逆,保定大器,苍生颞颞,以谓朝有新政。今风教颓替日益甚,府藏空屈,吏 员浸增,诸司试补、 员外、检校官已赢二千,太府之帛为殚,太仓之米不支。臣前请停金仙、玉真, 讫亦未止。今前水 后旱,五谷不立,繇兹向春,必甚饥馑,陛下欲何方以赈之?又突厥于中国为患 自久虽遣使请婚 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骄逆月满骑肥若乘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帝嘉其直,以左散 骑常侍同中书门下三品。 先天元年,为侍中。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 明年,封梁国公。窦怀
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 手敕更加百户 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 由黄门监改紫 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景闻而叹 日:“叔向古遗 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日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又突厥于中国为患/白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 骄逆/月满骑肥/若乘 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又突厥于中国为患白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 骄逆/月满骑肥/若乘 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又突厥于中国为患/白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 骄逆/月满骑肥/若乘 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 骄逆/月满/骑肥若乘 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 士”是通过朝廷最 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服除”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古代丧礼仪式之 即除去丧礼之服。古代 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服丧期的长短。 C.“五谷”指稻、黍、稷、麦、菽这五种谷物。中国古代重视农业生产, 而且特别重视这五种 基本粮食的收成,因此魏知古能随时报告。 D.“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 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 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魏知古满腹经纶。他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获多次升迁, 历任卫尉少卿、检校 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 B.魏知古直言敢谏。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直言工程劳民伤财, 有违安养百姓的 治政之本,唐睿宗因此停止了修建道观。 C.魏知古敏锐忠诚。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有所察觉,及时向期廷 揭发了他们的阴 谋,因此获得玄宗重赏
贞等诡谋乱国,知古密发其奸,怀贞诛,赐封二百户,物五百段。玄宗恨前赏薄, 手敕更加百户, 旌其著节。是冬,诏知东都吏部选事,以称职闻,优诏赐衣一副。自是恩意尤渥, 由黄门监改紫 微令。与姚崇不协,除工部尚书,罢政事。开元三年卒,年六十九。宋景闻而叹 日:“叔向古遗 直,子产古遗爱,兼之者其魏公乎!”赠幽州都督,谥日忠。 (节选自《新唐书·魏知古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又突厥于中国为患/白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 骄逆/月满骑肥/若乘 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B.又突厥于中国为患白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 骄逆/月满骑肥/若乘 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C.又突厥于中国为患/白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 骄逆/月满骑肥/若乘 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D.又突厥于中国为患自久/虽遣使请婚/恐豺狼之心/弱则顺伏/强则 骄逆/月满/骑肥若乘 中国饥/虚窥犯亭鄣复/何以防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进士第”是古代科举时代考选进士,录取时按成绩排列的等第。“进 士”是通过朝廷最 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B.“服除”亦称“除丧”“脱服”,俗称“脱孝”。古代丧礼仪式之一。 即除去丧礼之服。古代 以亲属关系的远近制定服丧期的长短。 C.“五谷”指稻、黍、稷、麦、菽这五种谷物。中国古代重视农业生产, 而且特别重视这五种 基本粮食的收成,因此魏知古能随时报告。 D.“赠幽州都督”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赐死 者以官爵或荣誉称号, 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魏知古满腹经纶。他考中进士后,先后两次编修国史,获多次升迁, 历任卫尉少卿、检校 相王府司马、吏部侍郎等官职。 B.魏知古直言敢谏。唐睿宗为公主修建道观,魏知古直言工程劳民伤财, 有违安养百姓的 治政之本,唐睿宗因此停止了修建道观。 C.魏知古敏锐忠诚。窦怀贞等阴谋乱国,魏知古有所察觉,及时向期廷 揭发了他们的阴 谋,因此获得玄宗重赏
D.魏知古曾遭遇仕途坎坷。他后期因与姚崇不和,被改授为工部尚书, 罢除了参知政事 职,去世后受到宋景的高度评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5 分 (2)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憷①来过余, 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 州②古县,云溪上、 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枞枞③,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 老矣,真梦里、相 对残钲④。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陈憷:字季常,眉州人。东坡至黄州,季常数从之游。②司州 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 南司州,王长官时住黄陂。③拟拟:拟声词。④钇:灯。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阕开篇三句语出不凡,既包含着诗人岁月流逝、傲视天下的感慨, 又将王长官其人与 长江共论,有赞颂之意 B.“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幽, “江南岸”三句则写与王长官 黄州会面的因由 C.下阕转入景语,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 侧面表现了王先生 高雅的志趣。 D.“居士先生老矣”是劝酒之辞,意思是虽然年纪大了,不胜酒力,但 相见如梦,还是要把酒 言欢,珍惜相逢,一醉方休。 E.“逢逢”是拟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 声催发,表现了相聚的愉 悦和二人的相得。 15.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诗经·氓》以“▲ ▲_”描述了婚前女子见到自 己心上人时欢欣的场景
D.魏知古曾遭遇仕途坎坷。他后期因与姚崇不和,被改授为工部尚书, 罢除了参知政事一 职,去世后受到宋景的高度评价。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乖人事,违天时,起无用之作,崇不急之务,群心震摇,众口藉藉。(5 分) (2)从猎渭川,献诗以讽,手制褒答,并赐物五十段。(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 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憷①来过余, 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 州②古县,云溪上、 竹坞松窗。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枞枞③,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 老矣,真梦里、相 对残钲④。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陈憷:字季常,眉州人。东坡至黄州,季常数从之游。②司州: 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 南司州,王长官时住黄陂。③拟拟:拟声词。④钇:灯。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上阕开篇三句语出不凡,既包含着诗人岁月流逝、傲视天下的感慨, 又将王长官其人与 长江共论,有赞颂之意。 B.“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幽, “江南岸”三句则写与王长官 黄州会面的因由。 C.下阕转入景语,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 侧面表现了王先生 高雅的志趣。 D.“居士先生老矣”是劝酒之辞,意思是虽然年纪大了,不胜酒力,但 相见如梦,还是要把酒 言欢,珍惜相逢,一醉方休。 E.“逢逢”是拟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 声催发,表现了相聚的愉 悦和二人的相得。 15.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小题共 1 小题,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 分) (1)《诗经·氓》以“ ▲ , ▲ ”描述了婚前女子见到自 己心上人时欢欣的场景
(2)“月”是文人创作常用的意象,苏轼在《赤壁赋》中涉及“月”这一意象 的句子有▲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 开腔便先声夺人, 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②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 “北季南饶”,他拥 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③自安倍上台以来,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悬崖的边缘,目前已是如履薄冰, 尤其是今年6月 23日的英国脱欧事件,更是给了日本经济当头一棒。 ④两人的矛盾本来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他却铤而走险,实施打击报复行 为,最终害人害 己,锒铛入狱。 ⑤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优惠 政策,这些政策在 大众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⑥冯友兰教授回忆说,蔡元培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 胸襟,光风霁月 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最令人慨叹不已 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③④⑥ 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老姑父的酒量是全村人抬起来的,特别是村里逢会,那是一年一度仅 次于过年的大节 气,家家都有亲戚来……到了这一天,老姑父至少要串五十家以上! B.他以为自己挡了传菜生的路,就微微地侧了一下身,可这名“传菜生 “走近他并不是要从 他身边经过,而是要结结实实地在他脸上扇一个大耳刮子。 C.临走的时候,赛里木留下粮票和钱,这又使阿西穆惶惶不安起来,穆 斯林哪有这样的规 矩呢?赛里木告诉他,干部纪律比老年间的规矩更重要得多 D.阳光把对面的西楼照得格外明亮,每一块窗玻璃都闪闪烁烁的,仿如 整栋楼都在细微地 动,像有无数的蚂蚁在搬它回家 19.对下面画线句寓意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作家余华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谈到读书时,餐馆老板深有同感:“我 常让厨师去品尝其他餐馆美食来提高自己的厨艺,我发现总挑别人菜肴缺点 的,没有进步;总夸别人菜肴优点的,倒成了好厨师。” A.要成为优秀的厨师,更要学习别人菜肴的优点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出评价,应全面公正。 C.世间万物缺陷难免,多吸收其优点,才有长进
(2)“月”是文人创作常用的意象,苏轼在《赤壁赋》中涉及“月”这一意象 的句子有 ▲ 、 ▲ 、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 ①小剧场正上演昆曲《游园惊梦》,云台上那青衣眼神流转,碎步生莲,才 一开腔便先声夺人, 楼上楼下的看客皆轰然叫好。 ②饶宗颐,这位被称为当代“最后的通儒”的国学大师,与季羡林先生并称 “北季南饶”,他拥 有百科全书式的深厚学养,令后辈学者难以望其项背。 ③自安倍上台以来,日本经济就一直处于悬崖的边缘,目前已是如履薄冰, 尤其是今年 6 月 23 日的英国脱欧事件,更是给了日本经济当头一棒。 ④两人的矛盾本来可以通过友好协商解决,他却铤而走险,实施打击报复行 为,最终害人害 己,锒铛入狱。 ⑤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的优惠 政策,这些政策在 大众创业蔚然成风的今天,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⑥冯友兰教授回忆说,蔡元培校长给他留下的最深刻记忆就是他洒脱豁达的 胸襟,光风霁月 的气象,这种人格魅力最令人慨叹不已。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老姑父的酒量是全村人抬起来的,特别是村里逢会,那是一年一度仅 次于过年的大节 气,家家都有亲戚来……到了这一天,老姑父至少要串五十家以上! B.他以为自己挡了传菜生的路,就微微地侧了一下身,可这名“传菜生 “走近他并不是要从 他身边经过,而是要结结实实地在他脸上扇一个大耳刮子。 C.临走的时候,赛里木留下粮票和钱,这又使阿西穆惶惶不安起来,穆 斯林哪有这样的规 矩呢?赛里木告诉他,干部纪律比老年间的规矩更重要得多。 D.阳光把对面的西楼照得格外明亮,每一块窗玻璃都闪闪烁烁的,仿如 整栋楼都在细微地 动,像有无数的蚂蚁在搬它回家。 19.对下面画线句寓意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 分) 作家余华与一位餐馆老板聊天,谈到读书时,餐馆老板深有同感:“我 常让厨师去品尝其 他餐馆美食来提高自己的厨艺,我发现总挑别人菜肴缺点 的,没有进步;总夸别人菜肴优点 的,倒成了好厨师。” A.要成为优秀的厨师,更要学习别人菜肴的优点。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做出评价,应全面公正。 C.世间万物缺陷难免,多吸收其优点,才有长进
D.读书做菜,都要既找别人缺点,也学别人优点。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 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阅历会日趋丰 富 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 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 拥有丰富的阅历。 ,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 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 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 21.央视《朗读者》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请仿照下面主持人董卿的开场 白,以“选择”为主题 词,仿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结构相似,整段字数大体相当,必须有四句引用 (5分)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 过的。”这是宝玉与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 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 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 生的遇见。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每年的“双十一”,淘宝网都能成功地掀起一场全民购物狂欢活动,然 而狂欢之后,很多消费者发现买来的一大堆商品,真正能用到的少之又少。与此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推崇物质极简,提倡不买不需要的 物品;对确有必要的物品,买最好的,充分使用它。 有人认为,购物有时也是舒缓我们生活压力的方式之一,如果保持物质 极简的生活状态,反而会失去很多生活趣味。也有人认为,物质极简不是“苦行 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经济环保而又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 这两种看法,你更支持哪一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 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字。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广泛深入的社会学史”不是原文“史学深入社会之广泛”的意思) 2.C(原文只是说“还有一些人为了标新立异、一鸣惊人,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 会,这也不是真正
D.读书做菜,都要既找别人缺点,也学别人优点。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6 分)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 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阅历会日趋丰 富。 ① 。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 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 拥有丰富的阅历。 ② ,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 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 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 ③ 。 21.央视《朗读者》第一期的主题词是“遇见”,请仿照下面主持人董卿的开场 白,以“选择”为主题 词,仿写一段开场白。要求结构相似,整段字数大体相当,必须有四句引用。 (5 分) 古往今来,有太多太多的文字,在描写着各种各样的遇见。“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撩动心弦的遇见;“这位妹妹我曾经见 过的。”这是宝玉与黛玉之间,初初见面时欢喜的遇见;“幸会,今晚你好吗?” 这是《罗马假日》里,安妮公主糊里糊涂的遇见;“遇到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 婚。遇到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和别的人。”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决定一 生的遇见。 四、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每年的“双十一”,淘宝网都能成功地掀起一场全民购物狂欢活动,然 而狂欢之后,很多消费者发现买来的一大堆商品,真正能用到的少之又少。与此 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崇尚极简主义生活方式,推崇物质极简,提倡不买不需要的 物品;对确有必要的物品,买最好的,充分使用它。 有人认为,购物有时也是舒缓我们生活压力的方式之一,如果保持物质 极简的生活状态,反而会失去很多生活趣味。也有人认为,物质极简不是“苦行 僧”式的自虐,而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经济环保而又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 这两种看法,你更支持哪一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 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2017 - 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B(“广泛深入的社会学史”不是原文“史学深入社会之广泛”的意思) 2.C(原文只是说“还有一些人为了标新立异、一鸣惊人,把历史与现实牵强附 会,这也不是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