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地区普通高中 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 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 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 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 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冋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 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 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 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 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 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 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 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 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 “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 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 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 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 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 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 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 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
吉林地区普通高中 期末联考高一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 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 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 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 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 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 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 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 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 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 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 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 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 “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 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 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展就赋《诗经·郑 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 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展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 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 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 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
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 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 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 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 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 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 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簪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 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 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 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 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 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 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 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 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 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 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 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 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为 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 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的 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 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 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D. 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簪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 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 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 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 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 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 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 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 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 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 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 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 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 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答案】1.A2.C3.B 【解析】 1.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 文中內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A项,文中说诗三百篇“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 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 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选项中“并没有深刻含意”错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 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 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 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 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文中观点的考核。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 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B项,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 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这一些作品 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 、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 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 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 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 之所得也
D. 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不 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 【答案】1. A 2. C 3. B 【解析】 ........................ 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 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 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 2.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 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C 项,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 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文中观点的考核。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 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B 项,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 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这一些作品 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 二、古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 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 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 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 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 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亦足以畅叙幽情 B.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C.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的是(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6.下列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 值得后悔的。 C.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7.翻译下列句子 (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答案】4.C5.A6.D 7.(1)后世之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说明白(它们的真相)的情况,哪里能 说得完啊 (2)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并且谨慎采取的缘故啊。 【解析】试题分析: 4.C介词,对于;A连词,表并列/介词,用:B代词,他/助词,的:D连词,并且/连词,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节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4. 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亦足以.畅叙幽情 B. 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C.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D.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此余之所得也”的“得”的是( ) A.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B.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C.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D.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6. 下列对这段文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之中,志最重要。 B. 作者认为只要尽了“吾志”,即使不能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也是没有什么 值得后悔的。 C. 平和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多,但这些人看不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D. 作者对古人求思之深作了赞扬,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 7. 翻译下列句子。 (1)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答案】4. C 5. A 6. D 7. (1)后世之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说明白(它们的真相)的情况,哪里能 说得完啊! (2)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并且谨慎采取的缘故啊。 【解析】试题分析: 4. C 介词,对于;A 连词,表并列/介词,用;B 代词,他/助词,的;D 连词,并且/连词, 却。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 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 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 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此题均考 核课本的虚词,注意积累 5.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普遍的道理,不是作者的心得。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 【技巧点拨】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注 意运用排除法作答。此题注意题干是作者“所得”,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 险远”普遍的道理,不是作者的心得 6.“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无中生有,作者惋惜的是“悲夫古书 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 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 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 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 项D“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无中生有,作者惋惜的是“悲夫古书 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7.重点词语:“谬”“传”“胜道”“所以”“学者”“慎取”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 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 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 “谬”“传”“胜道”“所以”“学者”“慎取”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 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2)中的判断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 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的此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考纲 规定的 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 句课本中,依据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 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此题均考 核课本的虚词,注意积累。 5. 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普遍的道理,不是作者的心得。 【考点定位】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技巧点拨】文言文信息筛选的题目,大多是人物性格分析,答题时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注 意运用排除法作答。此题注意题干是作者“所得”,A“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 险远”普遍的道理,不是作者的心得。 6. “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无中生有,作者惋惜的是“悲夫古书 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是文言文必考的题目,错误选项的设置多 以人物、事件、时间、地点的错位为重点,有时会在一些词语的翻译上命题,因对词语翻译 错误而出现误判,有时还涉及到文章写作手法的分析。内容的角度答题时注意分析选项涉及 到的上下文,注意核实这些情节,手法上注意手法是否正确,效果分析是否合理。如此题选 项 D“但古人没有得出自己这样深刻的结论,也可惋惜”无中生有,作者惋惜的是“悲夫古书 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7. 重点词语:“谬”“传”“胜道”“所以”“学者”“慎取”。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名师点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 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 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 “谬”“传”“胜道”“所以”“学者”“慎取”等实词,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 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如(2)中的判断句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 后一定要注意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二)古代诗歌阅读(10 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登原州城呈张贲从事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8.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9.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8.(1)本联描绘的是一幅萧瑟的边塞风光图。临近傍晚,荒芜的边城传来角声, 有时高昂,有时呜咽,由原州城楼向外望去,泾河早已结冻,不再流淌。 (2)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塞角高咽”是听觉(动态)描写, “泾河不流”是视觉(静态)描写。 9.①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之情:“异乡”“独上”表达了孤独之感 ②感叹边塞生活的艰苦:“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 ③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贫官”“客”“离恨”表达了这种郁闷无奈之情 【解析】 (视频 8.试题分析: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和表达技巧。考生应抓住诗歌中的景物,再抓住景 物的特点进行描述,在分析景物时把表达技巧也说出来。颈联紧承上文进行情景描述。“数 声塞角高还咽”,处在凄凉哀愁情绪中的诗人偏偏又听到了几声时而高昂时而呜咽的军中号 角,就不禁在凄凉悲切的羁旅心境中又平添了几多哀愁:“一派泾河冻不流”,诗人此刻站 在原卅城上,放眼望去,只见泾河之水早已被冻住不流了,更使人觉得“塞上风云接地阴”, 让这种顿起“愁云慘淡万里凝”哀思。面对这样的穷荒野漠,碎丘幽壑,耳闻声声号角,呼 呼北风,一介书生剩下的只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的惨不忍睹的景象和“古来征战几人回” 之无穷无尽的感慨了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 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 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 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
魏野 异乡何处最牵愁?独上边城城上楼。 日暮北来惟有雁,地寒西去更无州。 数声塞角高还咽,一派泾河冻不流。 君作贫官我为客,此中离恨共难收。 8. 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9. 本诗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8. (1)本联描绘的是一幅萧瑟的边塞风光图。临近傍晚,荒芜的边城传来角声, 有时高昂,有时呜咽,由原州城楼向外望去,泾河早已结 冻,不再流淌。 (2)采用了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 “塞角高咽”是听觉(动态)描写, “泾河不流”是视觉(静态)描写。 9. ①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之情:“异乡”“独上”表达了孤独之感; ②感叹边塞生活的艰苦:“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 凄苦; ③人生不如意的郁闷无奈:“贫官”“客”“离恨”表达了这种郁闷无奈之情。 【解析】 视频 8. 试题分析:这是考查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和表达技巧。考生应抓住诗歌中的景物,再抓住景 物的特点进行描述,在分析景物时把表达技巧也说出来。颈联紧承上文进行情景描述。“数 声塞角高还咽”,处在凄凉哀愁情绪中的诗人偏偏又听到了几声时而高昂时而呜咽的军中号 角,就不禁在凄凉悲切的羁旅心境中又平添了几多哀愁:“一派泾河冻不流”,诗人此刻站 在原卅城上,放眼望去,只见泾河之水早已被冻住不流了,更使人觉得“塞上风云接地阴”, 让这种顿起“愁云惨淡万里凝”哀思。面对这样的穷荒野漠,碎丘幽壑,耳闻声声号角,呼 呼北风,一介书生剩下的只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的惨不忍睹的景象和“古来征战几人回” 之无穷无尽的感慨了。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景物形象: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景。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物象(山川草 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诗人一般借意象 来表现自我,诗人作为主体,往往与意象这个客体合而为一。有时诗中有几个意象,各个意 象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景物类型: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
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试题类型: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 境描绘图景。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首先考生应明白答题的 步骤:第一步:总结并概括诗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第二步:这幅i 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从色彩、动静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展开分析。第三步:概括作者 在景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古 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 的组合方式(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如本题用了 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是视觉和静 态描写。 9.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感的赏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词语, 主要词语有“异乡”“独上”“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贫官”“客”“离恨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分析诗歌的情感,主要看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歌的标题,二是作者,三是注释, 四是涉及诗歌中的景物及其特点,五是诗句中的情感词。本诗的注释以及诗句中带有感情色 彩的词语,“异乡”“独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惟有雁”“更无州”“冻 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贫官”“客”“离恨”表达了人生不如意的 郁闷、无奈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2)仰观宇宙之大, 《兰亭集序》 (3) 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4)携来百侣曾游, 。《沁园春长沙》 (5)三岁为妇, ,靡有朝矣。《卫风氓》 (6)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答案】(1).(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2).谣诼谓余以善淫(3).(2)俯察 品类之盛(④4).(3)舞幽壑之潜蛟(5).(4)忆往昔峥嵘岁月稠(6).(5)靡 室劳矣(7).夙兴夜寐(8).(6)学而不思则罔
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试题类型:1.诗中赏画:看画面形、色、动、静等概括意 境描绘图景。2.画中品诗:由形象画面的色调,剖析作者情感思想。首先考生应明白答题的 步骤:第一步:总结并概括诗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二步:这幅画 面是怎样组合而成的?从色彩、动静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展开分析。第三步:概括作者 在景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诗中赏画,就要看画面形、色、动、静,欣赏诗歌的画面美。古 代许多写景诗多具有“诗中有画”的特征。欣赏诗的画面美,主要从四方面着手:一是物象 的组合方式(上下左右远近高低等角度);二是画面色彩;三是动态;四是静态。如本题用了 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塞角高咽”是听觉和动态描写,“泾河不流”是视觉和静 态描写。 9.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情感的赏析的题目,答题时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词语, 主要词语有“异乡”“独上”“惟有雁”“更无州”“冻不流”“贫官”“客”“离恨”。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分析诗歌的情感,主要看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歌的标题,二是作者,三是注释, 四是涉及诗歌中的景物及其特点,五是诗句中的情感词。本诗的注释以及诗句中带有感情色 彩的词语,“异乡”“独上”表达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凄凉;“惟有雁”“更无州”“冻 不流”表达了生活在边塞艰苦环境中的凄苦;“贫官”“客”“离恨”表达了人生不如意的 郁闷、无奈。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仰观宇宙之大,_______________。 《兰亭集序》 (3)_______________,泣孤舟之嫠妇。 《赤壁赋》 (4)携来百侣曾游,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 长沙》 (5)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卫风 氓》 (6)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答案】 (1). (1)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2). 谣诼谓余以善淫 (3). (2)俯察 品类之盛 (4). (3)舞幽壑之潜蛟 (5). (4)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6). (5)靡 室劳矣 (7). 夙兴夜寐 (8). (6)学而不思则罔
【解析】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 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岀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岀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 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娥眉”“谣诼”“靡”“罔″的写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黄昏 英·萨基 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背向着公园栏杆围起来的长方形草坪。这 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笼罩着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 昏暗的夜幕。马路和人行道都空落落的。然而,就在这若明若暗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们遗 忘的小人物在活动着。他们有的荡来荡去,无声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上 点儿也不显眼,在昏暗中,他们的身影己经无法辨认清楚。 葛尔特茨比此时心事重重,眼前的景色与他此刻的心情完全和谐。黄昏,在他看来,是 失败者的时刻。经过奋斗仍不免遭到惨败的男男女女,在这日薄西山的时候纷纷出来活动。 他们把失掉的好运、破灭的希望深深地掩藏起来,躲避着好奇者的寻根问底。他们寒酸的衣 衫,压弯的双肩,忧郁的目光,在暮色中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起码,他们不会被人们认出 长凳另一端,就在他身旁,坐着一位老先生。从他的神态里,可以看出他正在和社会抗 衡,但是他的气概已趋衰退。坐了一会儿,老人起身离去。远去的背影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空出来的位子几乎立刻就被一个年轻人所占据了。年轻人衣着虽然比较考究,但是他面 部的神情并不比那位老人开朗。新来的人一屁股坐在长凳上,同时嘴里还狠狠地骂了一声 吐字之清楚就好像是要强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能使他称心如意 “看来您心情不大好啊。”葛尔特茨比说道,心里揣摸着年轻人的这番表演准是为着引 起他适当的注意。 年轻人转过身来,脸上的神情坦然得令人不能产生一点怀疑。但是葛尔特茨比反而因此 下子警觉了起来。 “要是陷入我的困境,您的心情也好不了,”他回答说,“我干了一件有生以来最傻的 事 是吗?”葛尔特茨比不动声色地问道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7 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黄昏 英·萨基 诺尔曼·葛尔特茨比坐在海德公园的长凳上,背向着公园栏杆围起来的长方形草坪。这 是三月初的一个傍晚。暮色苍茫,笼罩着大地,只有那微弱的月光和点点星星的亮光冲淡着 昏暗的夜幕。马路和人行道都空落落的。然而,就在这若明若暗的夜色中仍有不少被人们遗 忘的小人物在活动着。他们有的荡来荡去,无声无息;有的把自己点缀在长凳和木椅上,一 点儿也不显眼,在昏暗中,他们的身影已经无法辨认清楚。 葛尔特茨比此时心事重重,眼前的景色与他此刻的心情完全和谐。黄昏,在他看来,是 失败者的时刻。经过奋斗仍不免遭到惨败的男男女女,在这日薄西山的时候纷纷出来活动。 他们把失掉的好运、破灭的希望深深地掩藏起来,躲避着好奇者的寻根问底。他们寒酸的衣 衫,压弯的双肩,忧郁的目光,在暮色中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起码,他们不会被人们认出 来。 长凳另一端,就在他身旁,坐着一位老先生。从他的神态里,可以看出他正在和社会抗 衡,但是他的气概已趋衰退。坐了一会儿,老人起身离去。远去的背影慢慢消失在黑暗中。 空出来的位子几乎立刻就被一个年轻人所占据了。年轻人衣着虽然比较考究,但是他面 部的神情并不比那位老人开朗。新来的人一屁股坐在长凳上,同时嘴里还狠狠地骂了一声, 吐字之清楚就好像是要强调: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能使他称心如意。 “看来您心情不大好啊。”葛尔特茨比说道,心里揣摸着年轻人的这番表演准是为着引 起他适当的注意。 年轻人转过身来,脸上的神情坦然得令人不能产生一点怀疑。但是葛尔特茨比反而因此 一下子警觉了起来。 “要是陷入我的困境,您的心情也好不了,”他回答说,“我干了一件有生以来最傻的 事。” “是吗?”葛尔特茨比不动声色地问道
“我今天下午到的伦敦,本打算在伯克夏广场的伯塔刚尼安饭店落脚,”年轻人接着说 道,“可是到了那儿我才发现,饭店在几个星期前给拆掉了。旧址上盖起了一家影剧院。出 租汽车司机给我介绍了另一家旅店,远一点儿,可我只好去了。我刚给家里人写完了一封信 告诉他们我的住处,就出去买香皂了一一我讨厌旅店里的香皂,可自己又忘记准备了。我在 街上溜达一会儿,在酒吧喝了杯酒,又逛了逛商店,然后转身回旅馆。就在这时候,忽然意 识到,我根本没记住旅馆叫什么,更不知道它坐落在哪条街上。这多么尴尬!我在伦敦又举目 无亲。当然了,我可以打电报给家里人,叫他们把地址告诉我,可是这封电报明天才能收 到,而眼下我身上一个钱也没有了,我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带一先令。买了块香皂,喝 了杯酒,也就花得差不多了,我兜里只剩下两便士,只怕要落得个流浪街头,无处栖身了。” 年轻人讲完这段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沉寂。这种沉寂是意味深长。“您大概想,我讲的 这段遭遇荒诞无稽吧。”年轻人随后接着说道,语调里多少带着点委屈的口气。 “这事也并非不可能,”葛尔特茨比像法官审理案件似的说,“记得有一次我也经历过 这么一件事。那是一个外国的首都。不过那次我们一行两人。事情显得更离奇了。幸好我们 还记得旅店紧靠条什么运河。一找到运河,我们就顺着它找到了 听完这段往事的叙述,年轻人精神为之一振,“在国外,我还不会这么发愁,”他说道, “总可以找到领事馆,得到必要的帮助。可是在自己国家里,一旦陷入困境,真是束手无策。 我大概得到河堤上过夜了,除非能找到个够朋友的人,他能相信这是确有其事。不管怎么说 我很高兴,因为您并没有认为我这段遭遇过于荒唐。” 年轻人往这最后一句话里倾注了不少热情,就好像他有意向葛尔特茨比表示,葛尔特茨 比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够朋友的人的必要条件。 “然而,”葛尔特茨比慢吞吞地说,“这段故事里的破绽就在于您拿不出那块香皂来。” 年轻人连忙向前探身,在大衣口袋里忙乱地摸了起来。他一下子跳了起来 准把它丢了。”他怒气冲冲地嘟囔了一声。 “一个下午就丢了家旅馆,又丢了块香皂,这只能说明您存心粗枝大叶。”葛尔特茨比 接着说道,可是年轻人没等他话音落地就走了。他顺着小路溜掉了,头昂得高高的。不过, 在他那高傲的表情中,总显得有几分疲倦的样子 “说来怪可借,”葛尔特茨比想道,“整个故事中只有出去买香皂这一点有说服力,然 而在这细节上露了马脚。他要有一点先见之明,就应该事先准备下一块香皂,包装和封记都 要跟刚从铺子里买来的一样,那他准可以成为这一行业里出类拔萃的人。干他那一行,什么 都得事先想好。要有这种能力,而且是无限的能力,才能称得上是个歪才
“我今天下午到的伦敦,本打算在伯克夏广场的伯塔刚尼安饭店落脚,”年轻人接着说 道,“可是到了那儿我才发现,饭店在几个星期前给拆掉了。旧址上盖起了一家影剧院。出 租汽车司机给我介绍了另一家旅店,远一点儿,可我只好去了。我刚给家里人写完了一封信, 告诉他们我的住处,就出去买香皂了——我讨厌旅店里的香皂,可自己又忘记准备了。我在 街上溜达一会儿,在酒吧喝了杯酒,又逛了逛商店,然后转身回旅馆。就在这时候,忽然意 识到,我根本没记住旅馆叫什么,更不知道它坐落在哪条街上。这多么尴尬!我在伦敦又举目 无亲。当然了,我可以打电报给家里人,叫他们把地址告诉我,可是这封电报明天才能收 到,而眼下我身上一个钱也没有了,我出来的时候,身上只带一先令。买了块香皂,喝 了杯酒,也就花得差不多了,我兜里只剩下两便士,只怕要落得个流浪街头,无处栖身了。” 年轻人讲完这段故事后,出现了片刻沉寂。这种沉寂是意味深长。“您大概想,我讲的 这段遭遇荒诞无稽吧。”年轻人随后接着说道,语调里多少带着点委屈的口气。 “这事也并非不可能,”葛尔特茨比像法官审理案件似的说,“记得有一次我也经历过 这么一件事。那是一个外国的首都。不过那次我们一行两人。事情显得更离奇了。幸好我们 还记得旅店紧靠条什么运河。一找到运河,我们就顺着它找到了。” 听完这段往事的叙述,年轻人精神为之一振,“在国外,我还不会这么发愁,”他说道, “总可以找到领事馆,得到必要的帮助。可是在自己国家里,一旦陷入困境,真是束手无策。 我大概得到河堤上过夜了,除非能找到个够朋友的人,他能相信这是确有其事。不管怎么说, 我很高兴,因为您并没有认为我这段遭遇过于荒唐。” 年轻人往这最后一句话里倾注了不少热情,就好像他有意向葛尔特茨比表示,葛尔特茨 比基本上已经具备了够朋友的人的必要条件。 “然而,”葛尔特茨比慢吞吞地说,“这段故事里的破绽就在于您拿不出那块香皂来。” 年轻人连忙向前探身,在大衣口袋里忙乱地摸了起来。他一下子跳了起来。 “准把它丢了。”他怒气冲冲地嘟囔了一声。 “一个下午就丢了家旅馆,又丢了块香皂,这只能说明您存心粗枝大叶。”葛尔特茨比 接着说道,可是年轻人没等他话音落地就走了。他顺着小路溜掉了,头昂得高高的。不过, 在他那高傲的表情中,总显得有几分疲倦的样子。 “说来怪可惜,”葛尔特茨比想道,“整个故事中只有出去买香皂这一点有说服力,然 而在这细节上露了马脚。他要有一点先见之明,就应该事先准备下一块香皂,包装和封记都 要跟刚从铺子里买来的一样,那他准可以成为这一行业里出类拔萃的人。干他那一行,什么 都得事先想好。要有这种能力,而且是无限的能力,才能称得上是个歪才
想到这里,葛尔特茨比站了起来,准备离去。就在这时候,他惊讶地、关切地喊了一声 只见地上,在长凳边上,失落着一个椭圆形小纸包,外表和店主人 精心打上封记的一样。除了是块香皂,还能是什么!准是那年轻人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从 衣兜里掉出来的 说时迟,那时快,葛尔特茨比立刻顺着那暮色笼罩着的小路追了下去,焦急地寻找着穿 浅色大衣的年轻人的踪影。就在他遍寻不见,已经感到无望的时候,忽然他发现要找的那个 人正站在马车道的路边上。年轻人神态犹豫地站着,显然拿不定主意,是从海德公园穿过去 好呢,还是直奔耐茨布里支的煕煕攘攘的人行道。当他听到葛尔特茨比呼喊他的时候,他带 着几分敌意,好像准备自卫似的猛然转过身来 “能证明您那段遭遇的真实性的重要证人找到了,”葛尔特茨比说道,伸出手来把香皂 递了过去。“一定是您坐下来的时候从大衣兜里滑出来的。您走后,我在地上发现的。我曾 经对您不信任,您一定要原谅。那时一切证据都对您不利。如今,既然我听取了香皂的证词, 我想我也应当服从它的判决。您如不嫌弃,我可以借给您一枚二十先令的金币……” 年轻人连忙接过金币,放进兜里,从而解除了这个问题上的疑虑。 “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地址,”葛尔特茨比继续说道,“您这星期哪天还钱都可 以。这儿是您那块香皂。可别再丢了,它可是您的好朋友啊。” “幸好给你找着了。”年轻人说道。接着,几句感激不尽的话脱口而出。声音还有点呜 咽。他朝着耐茨布里支方向急忙跑去。 “这孩子真可怜,差点哭出声来,”葛尔特茨比自言自语地说,“不过,这也不能怪他, 困境中脱身,这种慰藉降临得太突然了。这对我也是个教训,不能 自作聪明,不能仅仅凭一时的情况就给一个人下判断。”葛尔特茨比顺着原路往回走去。 经过那条长凳时一—他看到一位老先生在长凳下面和四周望来望去,捅来捅去。葛尔特茨比 认出这就是刚才同他坐在一起的那位老人。 “您丢什么东西了,先生?”他问道 “对了,丢了一块香皂。”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带有强烈的悬疑色彩,以传神的人物刻画、巧妙的情节设计,富有戏剧性效果而引人 入胜。 B.小说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心灵秘密,当年轻人“神情坦然”反而引起葛尔特茨“警 觉”后,葛尔特茨却“不动声色”地问起他的遭遇,这说明葛尔特茨比此时不太相信年轻人
想到这里,葛尔特茨比站了起来,准备离去。就在这时候,他惊讶地、关切地喊了一声。 只见地上,在长凳边上,失落着一个椭圆形小纸包,外表和店主人 精心打上封记的一样。除了是块香皂,还能是什么!准是那年轻人一屁股坐下来的时候从 衣兜里掉出来的。 说时迟,那时快,葛尔特茨比立刻顺着那暮色笼罩着的小路追了下去,焦急地寻找着穿 浅色大衣的年轻人的踪影。就在他遍寻不见,已经感到无望的时候,忽然他发现要找的那个 人正站在马车道的路边上。年轻人神态犹豫地站着,显然拿不定主意,是从海德公园穿过去 好呢,还是直奔耐茨布里支的熙熙攘攘的人行道。当他听到葛尔特茨比呼喊他的时候,他带 着几分敌意,好像准备自卫似的猛然转过身来。 “能证明您那段遭遇的真实性的重要证人找到了,”葛尔特茨比说道,伸出手来把香皂 递了过去。“一定是您坐下来的时候从大衣兜里滑出来的。您走后,我在地上发现的。我曾 经对您不信任,您一定要原谅。那时一切证据都对您不利。如今,既然我听取了香皂的证词, 我想我也应当服从它的判决。您如不嫌弃,我可以借给您一枚二十先令的金币……” 年轻人连忙接过金币,放进兜里,从而解除了这个问题上的疑虑。 “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地址,”葛尔特茨比继续说道,“您这星期哪天还钱都可 以。这儿是您那块香皂。可别再丢了,它可是您的好朋友啊。” “幸好给你找着了。”年轻人说道。接着,几句感激不尽的话脱口而出。声音还有点呜 咽。他朝着耐茨布里支方向急忙跑去。 “这孩子真可怜,差点哭出声来,”葛尔特茨比自言自语地说,“不过,这也不能怪他, 困境中脱身,这种慰藉降临得太突然了。这对我也是个教训,不能 自作聪明,不能仅仅凭一时的情况就给一个人下判断。” 葛尔特茨比顺着原路往回走去。 经过那条长凳时——他看到一位老先生在长凳下面和四周望来望去,捅来捅去。葛尔特茨比 认出这就是刚才同他坐在一起的那位老人。 “您丢什么东西了,先生?”他问道。 “对了,丢了一块香皂。”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带有强烈的悬疑色彩,以传神的人物刻画、巧妙的情节设计,富有戏剧性效果而引人 入胜。 B.小说善于从细微处表现人物的心灵秘密,当年轻人“神情坦然”反而引起葛尔特茨“警 觉”后,葛尔特茨却“不动声色”地问起他的遭遇,这说明葛尔特茨比此时不太相信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