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普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测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 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工整地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 效 第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红利税”该不该调整 李宁 红利税征收一直是证券市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几年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取 消或减免红利税的提案,“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而证 监会主席郭树清关于“证监会正在和有关部门探讨资本市场税收优惠政策”的表态也让红利 税调整的预期再度升温。(《证券日报》3月20日) 那红利税是否应该调整?笔者认为不然。首先,“红利税”实质是针对上市公司向投资 个人分红派息所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并不是新税种。按照《个人所得税法》:个人因持有中 国的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 得,需按20%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2005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规定 暂减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自此,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获得的现金分红实际按 10%征税 当前,呼吁减兔红利税的主要理由有:一是存在重复征税,即上市公司从税后净利润中 分红,已缴纳了企业所得税,现在对这部分又征收个税,有重复征税嫌疑。二是税制不公平。 与个人投资者纳税不同,机构投资者则获得免缴待遇(企业所得税兔征),同样获得现金分 红,却不能一视同仁,有违公平。 笔者认为不能对上市公司分红再减免个人所得税,理由如下 第一,红利所得缴纳个税,是对收入的再分配,应该加强而不是弱化。当前中国收入分 配差距逐步拉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税收调节分配收入的力度不强,对部分高收入者不 能进行调控。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劳动所得课以重税,而对资本市场所得课税较 轻或没有课税。购买股票、基金等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负较轻,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红利税并不存在重复征税情形。所谓重复征税,主要是对同一项收入征收了相同 税收,比如第三产业的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就是针对同一项收入在不同环节和纳税人之间 征收了同一个税种。个人红利税缴纳的个税,与之前的企业所得税是两个不同的纳税主体和 征税范围。如果说对个人取得的红利算重复征税,那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就算整体重复征税 因为个人所取得的毎一项收入都不同程度地缴纳了流转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三,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就红利不同税负的问题,笔者认为大家存在认识误区。机构投资者在 《企业所得税法》中享有减免股息、红利所得税的权利,就是因为这一部分收入始终在机构 投资者企业内部流转,并没有流出生产主体,因此对机构投资者已经征收了企业所得税的红 利免征企业所得税,是真正的消除重复征税。但是个人就不同,红利是退出了再生产环节
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1-2012 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测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分第 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 I 卷第三、四题为选 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工整地写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 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3 题。 “红利税”该不该调整 李宁 红利税征收一直是证券市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几年两会上多位代表委员提出取 消或减免红利税的提案,“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写入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而证 监会主席郭树清关于“证监会正在和有关部门探讨资本市场税收优惠政策”的表态也让红利 税调整的预期再度升温。(《证券日报》3 月 20 日) 那红利税是否应该调整?笔者认为不然。首先,“红利税”实质是针对上市公司向投资 个人分红派息所征收的个人所得税,并不是新税种。按照《个人所得税法》:个人因持有中 国的债券、股票、股权而从中国境内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 得,需按 20%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2005 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通知,规定 暂减 50%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自此,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获得的现金分红实际按 10%征税。 当前,呼吁减免红利税的主要理由有:一是存在重复征税,即上市公司从税后净利润中 分红,已缴纳了企业所得税,现在对这部分又征收个税,有重复征税嫌疑。二是税制不公平。 与个人投资者纳税不同,机构投资者则获得免缴待遇(企业所得税免征),同样获得现金分 红,却不能一视同仁,有违公平。 笔者认为不能对上市公司分红再减免个人所得税,理由如下: 第一,红利所得缴纳个税,是对收入的再分配,应该加强而不是弱化。当前中国收入分 配差距逐步拉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税收调节分配收入的力度不强,对部分高收入者不 能进行调控。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之一就是对劳动所得课以重税,而对资本市场所得课税较 轻或没有课税。购买股票、基金等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负较轻,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红利税并不存在重复征税情形。所谓重复征税,主要是对同一项收入征收了相同 税收,比如第三产业的营业税重复征税问题,就是针对同一项收入在不同环节和纳税人之间 征收了同一个税种。个人红利税缴纳的个税,与之前的企业所得税是两个不同的纳税主体和 征税范围。如果说对个人取得的红利算重复征税,那中国的个人所得税就算整体重复征税, 因为个人所取得的每一项收入都不同程度地缴纳了流转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第 三,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就红利不同税负的问题,笔者认为大家存在认识误区。机构投资者在 《企业所得税法》中享有减免股息、红利所得税的权利,就是因为这一部分收入始终在机构 投资者企业内部流转,并没有流出生产主体,因此对机构投资者已经征收了企业所得税的红 利免征企业所得税,是真正的消除重复征税。但是个人就不同,红利是退出了再生产环节
进入个人收入和消费环节,征的是个税,因此没必要在现有优惠基础上再优惠,甚至免税。 另外,当前税制改革的方向是减少流通环节流转税,增加直接稅比例,减免“红利税 也不符合改革趋势。不过,有人提出要通过减税增加居民收入,若要达到这一目的,改革方 向是降低企业流转环节税负,通过减轻企业税负让企业收入多,能向个人多分红,增加企业 工人工资,而不是对有名无实的红利税减税 (节选自2012年3月《中国青年报》) 1.下列关于“红利税”的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红利税的征收是全国人民所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几年来,两会代表们也提出相关的 提案,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写进了与之相关的内容 B.红利税是上市公司向投资个人所得的利息、股息、红利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个人 所得税法》对此也有征税规定 C.国家相关稅法中明确要求对个人所得红利征收20%的个人所得税,但国家机关在 后期也进行了调整,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获得的现金分红按10%征税 D.社会上对是否减免红利税已产生了分歧,焦点之一是这样做是否存在重复征税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笔者认为在机枃和个人投资者获得现金分红后,国家税收部门免征了机构投资者所 得税,但却征收了个人投资者所得税,这的确存在着不公平征税的问题 B.征收个人所得税是对收入的再分配,加强此项税收能够对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过 大起到适当调控的作用 C.鉴于机构投资者股息、红利所得收入始终在机构投资者企业内部流转,没有流出生 产主体,所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机枃投资者享有股息、红利所得税的减免权利 D.实际上个人投资者所获的红利已退出了再生产环节,进入个人收入和消费环节,所 以对个人红利征收的税款还属于个税,没必要再给予优惠甚至兔免税了 3.根据原文的意思来判断,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在个人劳动所得与个人投资资本市场所得上的征收税率有轻有重,这是造 成中国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拉大的重要原因 B.中国个人所得的毎一项收入都不同程度地缴纳着流转税、财产税、行为税,可见 我国对个人所得已经整体重复收税了,这也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升国家经 济实力而为之 c.中国国家税法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个人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法》,一类是针对机 构的《企业所得税法》,而每部税法中又都分列出若干稅种 D.国家税制改革是要增加直撥税的比例,减少流通环节流转税,而红利税对是个人直 接所得征收的税款,要是对此减免是有违税制改革的趋势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仼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 人。弱冠事刘崇⑨,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 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刘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 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者老于边事,复迁代 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干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 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 去。主将戌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诸军连 拔云、应、寰、朔四州,师次桑乾河,会曹彬之师不利,诸路班师,美等归亻
进入个人收入和消费环节,征的是个税,因此没必要在现有优惠基础上再优惠,甚至免税。 另外,当前税制改革的方向是减少流通环节流转税,增加直接税比例,减免“红利税” 也不符合改革趋势。不过,有人提出要通过减税增加居民收入,若要达到这一目的,改革方 向是降低企业流转环节税负,通过减轻企业税负让企业收入多,能向个人多分红,增加企业 工人工资,而不是对有名无实的红利税减税。 (节选自 2012 年 3 月《中国青年报》) 1.下列关于“红利税”的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红利税的征收是全国人民所关注的焦点之一,近几年来,两会代表们也提出相关的 提案,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写进了与之相关的内容。 B.红利税是上市公司向投资个人所得的利息、股息、红利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个人 所得税法》对此也有征税规定。 C.国家相关税法中明确要求对个人所得红利征收 20%的个人所得税,但国家机关在 后期也进行了调整,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获得的现金分红按 10%征税。 D.社会上对是否减免红利税已产生了分歧,焦点之一是这样做是否存在重复征税。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笔者认为在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获得现金分红后,国家税收部门免征了机构投资者所 得税,但却征收了个人投资者所得税,这的确存在着不公平征税的问题。 B.征收个人所得税是对收入的再分配,加强此项税收能够对当前中国收入分配差距过 大起到适当调控的作用。 C.鉴于机构投资者股息、红利所得收入始终在机构投资者企业内部流转,没有流出生 产主体,所以《企业所得税法》规定机构投资者享有股息、红利所得税的减免权利。 D.实际上个人投资者所获的红利已退出了再生产环节,进入个人收入和消费环节,所 以对个人红利征收的税款还属于个税,没必要再给予优惠甚至免税了。 3.根据原文的意思来判断,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目前我国在个人劳动所得与个人投资资本市场所得上的征收税率有轻有重,这是造 成中国收入分配差距逐步拉大的重要原因。 B.中国个人所得的每一项收入都不同程度地缴纳着流转税、财产税、行为税,可见。 我国对个人所得已经整体重复收税了,这也是为了增加国家财政收入、提升国家经 济实力而为之。 C.中国国家税法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个人收入的《个人所得税法》,一类是针对机 构的《企业所得税法》,而每部税法中又都分列出若干税种。 D.国家税制改革是要增加直接税的比例,减少流通环节流转税,而红利税对是个人直 接所得征收的税款,要是对此减免是有违税制改革的趋势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 人。弱冠事刘崇①,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 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刘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 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 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 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 去。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诸军连 拔云、应、寰、朔四州,师次桑乾河,会曹彬之师不利,诸路班师,美等归代州
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 宁等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日:“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先遣人密告云、朔州 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来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 入石碣谷。”护军王侁②沮其议日:“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 护军刘文裕亦赞成之。业日:“不可,此必败之势也。”侁日:“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 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日:“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土卒而功不立。今君责 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行,泣谓美日:“此行必不利。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 寸功以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因指陈家谷口日:“诸君于此张步兵强 弩,为左右翼以援,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 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③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 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 无人,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 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不食,三日死 (节选自《宋史·杨业传》) 注:①刘祟、刘继元,为后汉的开国、末代帝王。 ②侁,古国名。③托逻台:在山西朔州宁武山处 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太宗征太原,尝购求之 购求:重金以求 B.帝以业老于边事 老:老练,有经验 C.护军王侁沮其议日 沮:沮丧 D.今见敌逗挠不战 逗挠:曲行避敌以观望 5.下列各组中全都能表现杨业骁勇善战的一项是 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②屡立战功,所向克捷 ③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⑥业不食,三日死 ②④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杨业年幼时就洒脱豪爽、见义勇为。杨业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在后汉帝王刘祟朝中 做了保卫指挥使,后升迁至节度使一职,被人誉为“杨无敌 B.宋太宗征讨并围困太原城,使得太原城成为危险的孤城,此时“杨无敌”为了保全 城中的生灵,劝服他的主子刘继元向宋太祖投降。 c.朝廷命令迁徙四个州府的百姓到内地,杨业向潘美提岀的避开强敌、秘密撤出四个 州府之民的策略,被护军王侁讥讽为畏惧、懦弱、退缩之举 D.杨业虽是无敌将军,但在陈家谷口因无援军而被契丹军队所擒,而且他的儿子杨延 玉也在战斗中死去 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主将成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5分 (2)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桥感事① 吴融 太行和雪叠睛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 宁等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先遣人密告云、朔州 守将,俟大军离代州日,令云州之众先出。我师次应州,契丹必来拒,即令朔州民出城,直 入石碣谷。”护军王侁②沮.其议曰:“领数万精兵而畏懦如此。但趋雁门北川中,鼓行而往。” 护军刘文裕亦赞成之。业曰:“不可,此必败之势也。”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 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 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 寸功以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 弩,为左右翼以援,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 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③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 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 无人,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 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不食,三日死。 (节选自《宋史·杨业传》) 注:①刘崇、刘继元,为后汉的开国、末代帝王。 ②侁,古国名。③托逻台:在山西朔州宁武山处。 4.对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太宗征太原,尝购求..之 购求:重金以求 B.帝以业老.于边事 老:老练,有经验 C.护军王侁沮.其议曰 沮:沮丧 D.今见敌逗挠..不战 逗挠:曲行避敌以观望 5.下列各组中全都能表现杨业骁勇善战的一项是 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②屡立战功,所向克捷 ③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业犹手刃数十百人 ⑥业不食,三日死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④⑤⑥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杨业年幼时就洒脱豪爽、见义勇为。杨业在二十岁左右的时候在后汉帝王刘崇朝中 做了保卫指挥使,后升迁至节度使一职,被人誉为“杨无敌”。 B.宋太宗征讨并围困太原城,使得太原城成为危险的孤城,此时“杨无敌”为了保全 城中的生灵,劝服他的主子刘继元向宋太祖投降。 C.朝廷命令迁徙四个州府的百姓到内地,杨业向潘美提出的避开强敌、秘密撤出四个 州府之民的策略,被护军王侁讥讽为畏惧、懦弱、退缩之举。 D.杨业虽是无敌将军,但在陈家谷口因无援军而被契丹军队所擒,而且他的儿子杨延 玉也在战斗中死去。 7.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主将戍边者多忌之,有潜上谤书斥言其短,帝览之皆不问,封其奏以付业。(5 分) (2)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金桥感事① 吴融 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②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③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戌烟中。 注:①此诗写于公元891年。公元890年,唐昭宗讨伐北方沙陀族普镇节度使李克用, 战皆败。李军长驱直入山西地带 ②“饮马”:公元前579年,晋战争中,楚军骄横狂妄,扬言“饮马于河(黄河)而归”。 射雕”,用了北齐斜律光射落雕鸟的故事。“雕”是种鸷鸟,猛健善飞,不易射得。 ③周平王迁都洛阳,大夫辛有在伊水附近看到一个披发的戎人在野外祭祀,据此预言这地 方必将沦为戎人居住地。辛有死后,戎人果然迁居于伊水之滨。晋国大夫魏绛认为用“和 戎”方式解决汉、戎民族矛盾有“五利”,晋悼公采用此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8.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5分) 9.请赏析该诗尾联中的景情关系,并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的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 (《爱莲说》) (2)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赤壁赋》)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桌布 〔德国〕理查德·包曼 个年轻的牧师被派到一个老教堂工作。这个教堂曾是城里最富有地区的最宏伟的建 筑,但是如今这一地区衰败了,教堂也变得破败不堪。不过牧师和他妻子看见了这个教堂还 是很兴奋,他们相信自己能使它恢复往昔的辉煌。夫妻俩立即开始粉刷墙壁,修理设施,努 力使它恢复原貌。他们的目标是要让这个老教堂在圣诞节前呈现出最佳面貌 可是就在圣诞节前两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这个地区。倾盆大雨积了足有一英寸的水。 老教堂的屬顶开始漏水,漏水的部位就在祭坛后面,灰泥像海绵似的吸了许多水,一块块往 下掉,墙上空出个大洞。 牧师夫妇望着毁坏了的墙,感到非常沮丧。显然不可能赶在圣诞节前把墙补好了,将近 三个月的辛勤工作就这么付诸东流了 第二天当牧师夫妇参加教会青年团举办的义卖会时,两人都很郁闷。义卖会上有一件商 品是块金色间着象牙色、绣着花边的旧桌布,几乎有15英尺。 牧师突发灵感,他以65美元的高价买下了这块桌布:宮可以挂在祭坛后面的墙上,遮 住那个洞 圣诞节的前一天,狂风怒吼,雪花纷飞。当牧师打开教堂门时,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女 人站在附近的汽车站牌下,他知道汽车至少要半个小时后才会到,便请她进教堂来避避寒。 女人说她不住在附近,她来这儿是为了给这里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当家庭教师,她是个 战争难民,英语不好,所以没有被录用
饮马早闻临渭北,射雕今欲过山东。② 百年徒有伊川叹,五利宁无魏绛功?③ 日暮长亭正愁绝,哀笳一曲戍烟中。 注:①此诗写于公元 891 年。公元 890 年,唐昭宗讨伐北方沙陀族藩镇节度使李克用,三 战皆败。李军长驱直入山西地带。 ②“饮马”:公元前 579 年,晋楚战争中,楚军骄横狂妄,扬言“饮马于河(黄河)而归”。 “射雕”,用了北齐斛律光射落雕鸟的故事。“雕”是一种鸷鸟,猛健善飞,不易射得。 ③周平王迁都洛阳,大夫辛有在伊水附近看到一个披发的戎人在野外祭祀,据此预言这地 方必将沦为戎人居住地。辛有死后,戎人果然迁居于伊水之滨。晋国大夫魏绛认为用“和 戎”方式解决汉、戎民族矛盾有“五利”,晋悼公采用此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8.诗歌的颈联主要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作用。(5 分) 9.请赏析该诗尾联中的景情关系,并结合全诗分析尾联的作用。(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 亭净植,_______________。 (《爱莲说》)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赤壁赋》)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桌 布 〔德国〕理查德·包曼 一个年轻的牧师被派到一个老教堂工作。这个教堂曾是城里最富有地区的最宏伟的建 筑,但是如今这一地区衰败了,教堂也变得破败不堪。不过牧师和他妻子看见了这个教堂还 是很兴奋,他们相信自己能使它恢复往昔的辉煌。夫妻俩立即开始粉刷墙壁,修理设施,努 力使它恢复原貌。他们的目标是要让这个老教堂在圣诞节前呈现出最佳面貌。 可是就在圣诞节前两天,一场暴风雨袭击了这个地区。倾盆大雨积了足有一英寸的水。 老教堂的屋顶开始漏水,漏水的部位就在祭坛后面,灰泥像海绵似的吸了许多水,一块块往 下掉,墙上空出个大洞。 牧师夫妇望着毁坏了的墙,感到非常沮丧。显然不可能赶在圣诞节前把墙补好了,将近 三个月的辛勤工作就这么付诸东流了。 第二天当牧师夫妇参加教会青年团举办的义卖会时,两人都很郁闷。义卖会上有一件商 品是块金色间着象牙色、绣着花边的旧桌布,几乎有 15 英尺。 牧师突发灵感,他以 6.5 美元的高价买下了这块桌布:它可以挂在祭坛后面的墙上,遮 住那个洞。 圣诞节的前一天,狂风怒吼,雪花纷飞。当牧师打开教堂门时,看到一个上了年纪的女 人站在附近的汽车站牌下,他知道汽车至少要半个小时后才会到,便请她进教堂来避避寒。 女人说她不住在附近,她来这儿是为了给这里一个颇有名望的家庭当家庭教师,她是个 战争难民,英语不好,所以没有被录用
她在教堂后排的座位上坐了下来,低着头开始祈祷。当牧师往墙上挂布以遮住那不雅观 的洞时,她没有注意他。祈祷完毕,她抬起头,看见桌布,她朝祭坛冲了过去。 它是我的『她惊叫道,“是我的宴会桌布 她激动地把桌布的历史告诉了目瞪口呆的牧师并且给他看桌布角上绣着的她的姓名缩 写 她和她丈夫过去住在奥地利维也纳,二战以前,他们因反对纳粹而被迫逃亡。他们决定 逃往瑞士,但是她文夫说他们得分开来逃命,她先走。后来她听说他死在-个集中营里 牧师被她的故事感动了,坚持请她拿回桌布,她考虑了一会儿,然后说不必了,她不再 需要它,而且它挂在祭坛后面很漂亮。然后她说了声再见就离开了。 平安夜的礼拜仪式上,桌布在烛光下显得更加华丽了。白色的蕾丝映着闪烁的烛光,令 人炫目,蕾丝里织的金线像是黎明中耀眼的阳光。参加礼拜的人纷纷称赞牧师的礼拜主持得 好,教堂布置得漂亮 一位老先生在桌布前徘徊了很久,他离开时对牧师说:“真奇怪,许多年前我和妻子 一愿上帝让她安息——有这样一块桌布。她只在特别的场合里才会用它,不过我们那时候 住在维也纳。 牧师听罢,尽量用平静的声音把那天下午来教堂的女人的故事告诉了老人 难道说〃老人喘着气说,眼泪夺眶而出,“她还活着?我怎样才能找到她? 牧师记得女人去应聘家庭教师的那户人家的名字。他给那家打了电话,记下了她的名字 和住址,老人则在他的旁边紧张得发抖。牧师驾着他的旧车把老人载到了她的家,他们一起 敲响了门。门开了,牧师看到了悲喜交加的夫妻重逢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经典》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中两次对桌布进行描写,写出桌布的漂亮,除了突出它引人注意,以推动故事情 节的发展作用外,作者还意在村托主人公心灵的美好 B.开篇写街区的衰败、教堂的破败不堪,巧妙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战争 刚过,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充分的铺垫 C.描写平安夜礼拜仪式上的情形,表现出人们对宗教的狂热,说明人们已经从战争的 阴影中解脱出来,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D.小说在高潮中结局,既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又留绐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同时,体现了微型小说的剪裁技巧。 E.这篇小说宣扬宗教的力量,它足以使人变得善良慈悲,使心灵伤痛得到抚慰,使离 散的亲人得以团聚 (2)从不同方面概括牧师的性格特点,并加以简要分析。(6分) (3)文中划线自然段属于插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6分) (4)中国有句熟语:“无巧不成书”。请你对小说情节措置的突出特征谈谈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仰望星空的秘密 “钱学森之问”的中国解读 郭爽
她在教堂后排的座位上坐了下来,低着头开始祈祷。当牧师往墙上挂布以遮住那不雅观 的洞时,她没有注意他。祈祷完毕,她抬起头,看见桌布,她朝祭坛冲了过去。 “它是我的!”她惊叫道,“是我的宴会桌布!” 她激动地把桌布的历史告诉了目瞪口呆的牧师,并且给他看桌布角上绣着的她的姓名缩 写。 她和她丈夫过去住在奥地利维也纳,二战以前,他们因反对纳粹而被迫逃亡。他们决定 逃往瑞士,但是她丈夫说他们得分开来逃命,她先走。后来她听说他死在一个集中营里。 牧师被她的故事感动了,坚持请她拿回桌布,她考虑了一会儿,然后说不必了,她不再 需要它,而且它挂在祭坛后面很漂亮。然后她说了声再见就离开了。 平安夜的礼拜仪式上,桌布在烛光下显得更加华丽了。白色的蕾丝映着闪烁的烛光,令 人炫目,蕾丝里织的金线像是黎明中耀眼的阳光。参加礼拜的人纷纷称赞牧师的礼拜主持得 好,教堂布置得漂亮。 一位老先生在桌布前徘徊了很久,他离开时对牧师说:“真奇怪,许多年前我和妻子— —愿上帝让她安息——有这样一块桌布。她只在特别的场合里才会用它,不过我们那时候 住在维也纳。” 牧师听罢,尽量用平静的声音把那天下午来教堂的女人的故事告诉了老人。 “难道说,”老人喘着气说,眼泪夺眶而出,“她还活着?我怎样才能找到她?” 牧师记得女人去应聘家庭教师的那户人家的名字。他给那家打了电话,记下了她的名字 和住址,老人则在他的旁边紧张得发抖。牧师驾着他的旧车把老人载到了她的家,他们一起 敲响了门。门开了,牧师看到了悲喜交加的夫妻重逢…… (选自《世界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经典》)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文中两次对桌布进行描写,写出桌布的漂亮,除了突出它引人注意,以推动故事情 节的发展作用外,作者还意在衬托主人公心灵的美好。 B.开篇写街区的衰败、教堂的破败不堪,巧妙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战争 刚过,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充分的铺垫。 C.描写平安夜礼拜仪式上的情形,表现出人们对宗教的狂热,说明人们已经从战争的 阴影中解脱出来,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D.小说在高潮中结局,既给读者造成强烈的心理冲击,又留给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同时,体现了微型小说的剪裁技巧。 E.这篇小说宣扬宗教的力量,它足以使人变得善良慈悲,使心灵伤痛得到抚慰,使离 散的亲人得以团聚。 (2)从不同方面概括牧师的性格特点,并加以简要分析。(6 分) (3)文中划线自然段属于插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请简要分析。(6 分) (4)中国有句熟语:“无巧不成书”。请你对小说情节措置的突出特征谈谈看法。(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仰望星空的秘密 ——“钱学森之问”的中国解读 郭爽
(1)“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百年钱学森的故事犹如史诗,包含了上个世纪最惊心动魄的技术革命和政治冲突 包含了一个王朝的瓦解和太空时代的诞生。不过,国际环境的大变迁于钱学森自己的经历而 言,却显得简单而平淡:“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 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这位科学巨擘最终排除万难回 到祖国。他的学问与胆识,他的智慧与情怀,或许为寻找“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开启了另一 扇窗 (3)1989年,钱学森获得当今世界理工界最高荣誉“威拉德WF小罗克韦尔”奖章 人们称他是一个三维科学家,不仅有专业的深度,也有跨学科的广度,还有跨层次的高度 (4)在钱学森儿时,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父亲钱均夫。钱均夫是个业余标本制作家,深谙 现代教育之道。他曾告诉儿子,捕捉昆虫是理解生物学的开始,寻找化石和岩石碎片则可小 窥地理学的门径,学习绘画则有助于理解美的概念。 5)夏日来临时,年幼的钱学森会捕捉蝴蝶,收集标本。他学习钢琴、小提琴和水彩画, 房间里堆满了自然科学和数学书籍。 (6)钱学森成年后曾回忆说,“父亲为我打开了一个艺术、音乐和文学的新世界.这些 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 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 (7)钱学森之母章兰娟本为杭州富商之女,她家教甚严、多才多艺。每天,她督促钱学 森按时起床、锻炼身体、吟诗诵词。闲时,她为钱学森讲述岳飞精忠报国和杨家将血战沙场, 以及孔融让梨、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发愤故事。母亲的谆谆教诲在钱学森心灵上刻下烙印。 (8)钱学森生前自己总结的两个人生高潮中,除了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书的时光,另 外一个则是在北京师大附中学习的6年。钱学森入学时,校长林励儒领导下的师大附中弥 漫着开拓创造之学风,在那个积贫积弱年代,这里可谓是一片世外桃源般的沃圃佳苑。在他 的记忆中,“教生物的于君石老师,常带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我记得他给我一条蛇,让我 做标本”;“美术老师高希舜(后来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教画西洋画。我买不起油彩就用水彩 学画,后来我画得很不错”;“国文者师董鲁安教我们读鲁迅的著作和中国古典文学,我对用 文言写文章小品特别感兴趣″;“我们的音乐老师用-部手摇的机械唱机放些唱片,教我们学 唱中外名曲,欣赏眢种音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后来,贝多芬憧憬世界大同的声响, 在我心中激荡 9)钱学森曾这样告诉他的学生:“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 科学兴趣。”他还曾亲笔手书一份珍贵名单,列出了给予他一生深刻影响的17个人的名字, 其中7人是北师大附中的老师 (10)其实在钱学森留美期间,他一直心系祖国发展。1947年,他与妻子蒋英在上海结 婚时曾考虑留下为国家效力。但当时目睹过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官僚作风后,他失望地返回 美国潜心研究。直到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传来,钱学森下定决心要回国。而当时,美国已 掀起麦卡锡主义的反共浪潮,非法扣留钱学森行李和书籍的美国当局咆哮,“钱学森无论在 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宁愿枪毙他,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 (11)历经6年波折后,钱学森终于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一偿回国心愿。和钱学森一家 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的还有二三十名在美国接受过教育的中国学者。10月1日,大家 在船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周年,钱学森奏响长笛,妻子蒋英、儿子钱永刚和女儿 钱永真则演唱了中国民歌 (12)从钱学森回国之日起,中国的空间研究开始高速发展。1956年1月,钱学森主持 建立的力学研究所在北京成立;2月17日,他向国务院提交了第一份绝密报告《建立我国
(1)“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2)百年钱学森的故事犹如史诗,包含了上个世纪最惊心动魄的技术革命和政治冲突, 包含了一个王朝的瓦解和太空时代的诞生。不过,国际环境的大变迁于钱学森自己的经历而 言,却显得简单而平淡:“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 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这位科学巨擘最终排除万难回 到祖国。他的学问与胆识,他的智慧与情怀,或许为寻找“钱学森之问”的答案开启了另一 扇窗。 (3)1989 年,钱学森获得当今世界理工界最高荣誉“威拉德 W•F•小罗克韦尔”奖章。 人们称他是一个三维科学家,不仅有专业的深度,也有跨学科的广度,还有跨层次的高度。 (4)在钱学森儿时,对他影响最大的是父亲钱均夫。钱均夫是个业余标本制作家,深谙 现代教育之道。他曾告诉儿子,捕捉昆虫是理解生物学的开始,寻找化石和岩石碎片则可小 窥地理学的门径,学习绘画则有助于理解美的概念。 (5)夏日来临时,年幼的钱学森会捕捉蝴蝶,收集标本。他学习钢琴、小提琴和水彩画, 房间里堆满了自然科学和数学书籍。 (6)钱学森成年后曾回忆说,“父亲为我打开了一个艺术、音乐和文学的新世界……这些 艺术上的修养不仅加深了我对艺术作品中那些诗情画意和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也学会了艺 术上大跨度的宏观形象思维。我认为,这些东西对启迪一个人在科学上的创新是很重要的”。 (7)钱学森之母章兰娟本为杭州富商之女,她家教甚严、多才多艺。每天,她督促钱学 森按时起床、锻炼身体、吟诗诵词。闲时,她为钱学森讲述岳飞精忠报国和杨家将血战沙场, 以及孔融让梨、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发愤故事。母亲的谆谆教诲在钱学森心灵上刻下烙印。 (8)钱学森生前自己总结的两个人生高潮中,除了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书的时光,另 外一个则是在北京师大附中学习的 6 年。钱学森入学时,校长林励儒领导下的师大附中弥 漫着开拓创造之学风,在那个积贫积弱年代,这里可谓是一片世外桃源般的沃圃佳苑。在他 的记忆中,“教生物的于君石老师,常带学生到野外采集标本,我记得他给我一条蛇,让我 做标本”;“美术老师高希舜(后来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教画西洋画。我买不起油彩就用水彩 学画,后来我画得很不错”;“国文老师董鲁安教我们读鲁迅的著作和中国古典文学,我对用 文言写文章小品特别感兴趣”;“我们的音乐老师用一部手摇的机械唱机放些唱片,教我们学 唱中外名曲,欣赏各种音乐,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后来,贝多芬憧憬世界大同的声响, 一直在我心中激荡”…… (9)钱学森曾这样告诉他的学生:“附中给学生创造了一个非常宽松的环境,培养了我的 科学兴趣。”他还曾亲笔手书一份珍贵名单,列出了给予他一生深刻影响的 17 个人的名字, 其中 7 人是北师大附中的老师。 (10)其实在钱学森留美期间,他一直心系祖国发展。1947 年,他与妻子蒋英在上海结 婚时曾考虑留下为国家效力。但当时目睹过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和官僚作风后,他失望地返回 美国潜心研究。直到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消息传来,钱学森下定决心要回国。而当时,美国已 掀起麦卡锡主义的反共浪潮,非法扣留钱学森行李和书籍的美国当局咆哮,“钱学森无论在 哪里,都抵得上 5 个师”,“宁愿枪毙他,也不能让他回到中国”。 (11)历经 6 年波折后,钱学森终于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一偿回国心愿。和钱学森一家 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的还有二三十名在美国接受过教育的中国学者。10 月 1 日,大家 在船上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 周年,钱学森奏响长笛,妻子蒋英、儿子钱永刚和女儿 钱永真则演唱了中国民歌。 (12)从钱学森回国之日起,中国的空间研究开始高速发展。1956 年 1 月,钱学森主持 建立的力学研究所在北京成立;2 月 17 日,他向国务院提交了第一份绝密报告《建立我国
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这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之作,就在这份手稿上,钱学森第一次 系统地提岀了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建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制定了重要的实施方 案。 (13)随后的日子里,钱学森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 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和参与制定了用中近程导弹运 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 控制论和系统学。1964年6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导弹。4个月后,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迸行。1970年4月,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 (14)钱学森一直拒绝重回美国。即便是在1979年,加州理工学院授予钱学森“杰出校 友奖”时,钱学森也没有改变主意 (15)“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 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一这些平实而高远的 话语,道出了钱学森对祖国的情感和对科学的荣誉感,而它们也正是中国人今天站在巨人肩 膀上,得以仰望更辽阔星空的重要原因。 (节选自2011年12月《国际先驱导报》)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北师大附中的六年学习阶段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书的时光是钱学森形成科学创新 意识的两个时期,这也足以说明读书深造对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B.面对回国心切的钱学森,美国政府认为钱学森的回国会给美国的对手中国带去 强有力的军事技术,所以依照法律扣留了钱学森的行李物 C.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钱学森携妻儿返回祖国,与他们一起如愿的还有 二三十名在美国接受过教育的中国学者。而且文中在此处对钱学森一家人进行了细 节刻画,将其一家人返回祖国时的喜悦心情展示出来 D.钱学森在新中国的军事科研领投入了极大的工作热情,他亲自领导和参与制定了 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近程导弹和中近程导弹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的研制、“两弹结合”试验、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E.作者以平实的叙述语言向读者展示了钱学森的求学、回国、研究之路,其中偶用描 写,最后作者以议论收尾,借中国的发展表达了对钱学森先生的高度评价。 (2)钱学森为什么被誉为“三维科学家”?他拥有如此的荣誉都有哪些必然性的条件? (6分) (3)请指出第6段和第8段文字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其作用。(6分) (4)“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对此有人也曾说过:既然 切都在中国,那你又何必去美国呢,这不是前后矛盾么?请结合文章和实际谈谈 你有何看法。(8分) 第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朝统治者的统治手段过于粗放,内部纷争严重,政治秩序混乱,地方势力尾大不
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这是中国导弹事业的奠基之作,就在这份手稿上,钱学森第一次 系统地提出了发展中国航天技术的建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制定了重要的实施方 案。 (13)随后的日子里,钱学森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 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和参与制定了用中近程导弹运 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 控制论和系统学。1964 年 6 月,我国成功发射第一枚自行研制的导弹。4 个月后,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 10 月,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进行。1970 年 4 月,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 (14)钱学森一直拒绝重回美国。即便是在 1979 年,加州理工学院授予钱学森“杰出校 友奖”时,钱学森也没有改变主意。 (15)“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 人民一起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这些平实而高远的 话语,道出了钱学森对祖国的情感和对科学的荣誉感,而它们也正是中国人今天站在巨人肩 膀上,得以仰望更辽阔星空的重要原因。 (节选自 2011 年 12 月《国际先驱导报》)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北师大附中的六年学习阶段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读书的时光是钱学森形成科学创新 意识的两个时期,这也足以说明读书深造对创新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 B.面对回国心切的钱学森,美国政府认为钱学森的回国会给美国的对手——中国带去 强有力的军事技术,所以依照法律扣留了钱学森的行李物品。 C.1955 年,在中国政府的交涉下,钱学森携妻儿返回祖国,与他们一起如愿的还有 二三十名在美国接受过教育的中国学者。而且文中在此处对钱学森一家人进行了细 节刻画,将其一家人返回祖国时的喜悦心情展示出来。 D.钱学森在新中国的军事科研领域投入了极大的工作热情,他亲自领导和参与制定了 “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近程导弹和中近程导弹及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 星的研制、“两弹结合”试验、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 E.作者以平实的叙述语言向读者展示了钱学森的求学、回国、研究之路,其中偶用描 写,最后作者以议论收尾,借中国的发展表达了对钱学森先生的高度评价。 (2)钱学森为什么被誉为“三维科学家”?他拥有如此的荣誉都有哪些必然性的条件? (6 分) (3)请指出第 6 段和第 8 段文字在写法上的共同之处,并分析其作用。(6 分) (4)“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对此有人也曾说过:既然 一切都在中国,那你又何必去美国呢,这不是前后矛盾么?请结合文章和实际谈谈 你有何看法。(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元朝统治者的统治手段过于粗放,内部纷争严重,政治秩序混乱,地方势力尾大不 ...
掉,元朝 酒导致的 医保体系的 经济损失(年) 犯罪事件 酸酒害死人帝国政治 损失(年) (年) 制度运转 效率低 下 B.为了 有效减少 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梁园区人民法院采取五项措施,落实法官办案终身负责制和 问责制,百姓对此反响强烈,都觉这是大快朵颐之事 C.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校车安 全管理条例(草案》这一条例草案经过多次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后终于尘埃落定 D.雍正皇帝在历代满族皇帝中精明强干、伶牙俐齿,可谓首屈一指,然而对汉人的精 明也退避三舍。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网络的神奇魔力迅速改变着世界。人们享受网络的诸种便利的同时,也不时遭遇网 络谣言的伤害甚至侵扰。 B.许多药厂制成的胶囊药物,既是为了掩盖药品的性状,也是为了缓解药品对肠胃的 刺激 c.上海的公交车里要用沪语报站大可不必,原因很简单:上海推广普通话数十年已见 成效,加上对本地地名的熟悉,本地乘客绝不会听懂普通话报站 D.历史的积累无疑是“川酒”质量优良的基础,从明清时期开始,四川就已普遍酿造 蒸馏酒,使用特制的窖池进行固态发酵,如今传世的还有泸州、宜宾的老窖池, 15.将以下6个句子分别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美国千涉主义的内涵从地区干涉到全球干涉 已发生重大变 化 ,这不由使人提高警惕。去年以来,随着“阿拉伯之春”的泛 起,美国深为西亚北非一些国家的政局动荡所困扰 如何应 对,颇使美国为难。由此,“新干涉主义”甚器尘上。 对 于沙特,美国极为关注,确保突尼斯的“茉莉花香”不会飘入利雅得。对于埃及这 美国长期盟友,美国积极两面下注,无论穆巴拉克是否执政,美国都希冀埃及政府对 美国和以色列的政策不会改变。 ①其中一些是美国的长期友邦,而另一些则是美国的眼中钉 ②具体而言,美国针对不同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国别政策 ⑧从保障地缘利益到声称保护人道 ④武力干涉几乎成为家常便饭 ⑤所谓“新干涉主义”是指时代变化赋予“干涉主义”新的形式和内涵 ⑥受到冲击的所谓集权国家 A.⑥④①②⑧⑥B.③④⑥①⑤②C.⑤④⑥②①⑧D.④⑥③②①⑥ 16.请根据下表提供的关于世界各国民众酗酒的材料,写出两条结论。(5分)
掉.,元朝 帝国政治 制度运转 效率低 下。 B .为了 有效减少 涉诉信访案件的发生,梁园区人民法院采取五项措施,落实法官办案终身负责制和 问责制,百姓对此反响强烈,都觉这是大快朵颐 ....之事。 C.前不久,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校车安 全管理条例(草案)》。这一条例草案经过多次讨论并广泛征求意见后终于尘埃落定 ....。 D.雍正皇帝在历代满族皇帝中精明强干、伶牙俐齿,可谓首屈一指 ....,然而对汉人的精 明也退避三舍。 1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网络的神奇魔力迅速改变着世界。人们享受网络的诸种便利的同时,也不时遭遇网 络谣言的伤害甚至侵扰。 B.许多药厂制成的胶囊药物,既是为了掩盖药品的性状,也是为了缓解药品对肠胃的 刺激。 C.上海的公交车里要用沪语报站大可不必,原因很简单:上海推广普通话数十年已见 成效,加上对本地地名的熟悉,本地乘客绝不会听懂普通话报站。 D.历史的积累无疑是“川酒”质量优良的基础,从明清时期开始,四川就已普遍酿造 蒸馏酒,使用特制的窖池进行固态发酵,如今传世的还有泸州、宜宾的老窖池。 15.将以下 6 个句子分别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美国干涉主义的内涵从地区干涉到全球干涉, ,已发生重大变 化, ,这不由使人提高警惕。去年以来,随着“阿拉伯之春”的泛 起,美国深为西亚北非一些国家的政局动荡所困扰。 , 。如何应 对,颇使美国为难。由此,“新干涉主义”甚嚣尘上。 。 。对 于沙特,美国极为关注,确保突尼斯的“茉莉花香”不会飘入利雅得。对于埃及这一 美国长期盟友,美国积极两面下注,无论穆巴拉克是否执政,美国都希冀埃及政府对 美国和以色列的政策不会改变。 ①其中一些是美国的长期友邦,而另一些则是美国的眼中钉 ②具体而言,美国针对不同国家出台了相应的国别政策 ③从保障地缘利益到声称保护人道 ④武力干涉几乎成为家常便饭 ⑤所谓“新干涉主义”是指时代变化赋予“干涉主义”新的形式和内涵 ⑥受到冲击的所谓集权国家 A.⑥④①②③⑤ B.③④⑥①⑤② C.⑤④⑥②①③ D.④⑥③②①⑤ 16.请根据下表提供的关于世界各国民众酗酒的材料,写出两条结论。(5 分) 国家 经济损失(年) 医保体系的 损失(年) 酗酒导致的 犯罪事件 (年) 酗酒害死人 (年)
2030多亿元27414亿 英国 100万宗 6万人 人民币 元人民币 14044.5多125.96多 130万宗 79万人 亿元人民币 亿人民币 日本1平亿元人民60多亿元人 70多万宗3.5万人 1千多亿元人80多亿元人 4.5万人 民币 60多万宗 民币 结论:(1) 17.请根据“事业”、“人“、“民族”三个词语为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填写恰当语句,注 意调整词语顺序,使前后内容连贯并构成排比句。(6分) 爱怕犹豫。爱是羞怯和机灵的,一不留神它就吃了鱼饵闪去。爱的初起往往是柔弱 无骨的碰撞和翩若惊鸿的引力。在爱的极早期,就敏锐地识别自己的真爱,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果敢 爱一种信仰,就至死不悔地坚守。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青年问到老师生活的路将是什么样老师说“在你生活的路上将遇到三道门。 青年在路上遇到第一道门:“改变世界。”后遇到第二道门:“改变别人。”后又遇到第 三道门:“改变你自己”。他先后都照着去做了。后来青年见到老师,老师听了青年人的述 说后,微微一笑:“也许你现在应该向回走。” 青年回走遇到第三道门:“接纳你自己。”第二道门:“接纳别人。”第一道门:“接纳 世界"。他若有所悟。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注意书写要清晰。 命题、校对:李玲孙骁强杨玉林丛立平刘利辉唐春尧郭成立田立辉 吉林市普通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唯准 C(A“全国人民”不当,无中生有;B“上市公司征收”错,张冠李戴;D分歧之一) 2.A(减免意见并非本文作者的意见) 3.D(A错在“根本原因”一说;B现象有,目的错;C错在“分为两类”,以偏概全) 4.C(沮:诋毁) 5.B(①爱好,且打猎;④无法说服众人后的无奈,本不想冒进;⑥绝食而死,殉国表现
结论:(1) (2) 17. 请根据“事业”、“人”、“民族”三个词语为下面这段话的横线处填写恰当语句,注 意调整词语顺序,使前后内容连贯并构成排比句。(6 分) 爱怕犹豫。爱是羞怯和机灵的,一不留神它就吃了鱼饵闪去。爱的初起往往是柔弱 无骨的碰撞和翩若惊鸿的引力。在爱的极早期,就敏锐地识别自己的真爱,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果敢。 , ; , ; , ; 爱一种信仰,就至死不悔地坚守。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有一位青年问到老师生活的路将是什么样,老师说:“在你生活的路上将遇到三道门。” 青年在路上遇到第一道门:“改变世界。”后遇到第二道门:“改变别人。”后又遇到第 三道门:“改变你自己”。他先后都照着去做了。后来青年见到老师,老师听了青年人的述 说后,微微一笑:“也许你现在应该向回走。” 青年回走遇到第三道门:“接纳你自己。”第二道门:“接纳别人。”第一道门:“接纳 世界”。他若有所悟。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 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注意书写要清晰。 命题、校对:李玲 孙晓强 杨玉林 丛立平 刘利辉 唐春尧 郭成立 田立辉 吉林市普通中学 2011-2012 学年度高中毕业班下学期期末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A“全国人民”不当,无中生有;B“上市公司征收”错,张冠李戴;D 分歧之一) 2.A(减免意见并非本文作者的意见) 3.D(A 错在“根本原因”一说;B 现象有,目的错;C 错在“分为两类”,以偏概全) 4.C(沮:诋毁) 5.B(①爱好,且打猎;④无法说服众人后的无奈,本不想冒进;⑥绝食而死,殉国表现) 英国 2030 多亿元 人民币 274.14 亿 元人民币 100 万宗 6 万人 美国 14044.5 多 亿元人民币 125.96 多 亿人民币 130 万宗 7.9 万人 日本 1 千亿元人民 币 60 多亿元人 民币 70 多万宗 3.5 万人 中国 1 千多亿元人 民币 80 多亿元人 民币 60 多万宗 4.5 万人
6.C(针对的是云、朔二州) 7.(1)戍守边关的主将大多嫉妒杨业,有人暗中上奏诽谤书信指责说杨业的短处,皇帝看 后都不追问(责问)封上奏折来交给杨业。(“戍边者”定语后置、“潜”、“谤书”各1分, 句意通顺2分) (2)潘美不能够制止住,于是沿着交河向西南行进二十里地。不久听说杨业兵败,就率兵 退走。(“乃”、“缘”、“却走”各1分,句意通顺2分) 8.(5分)引用典故的手法。(2分。不宜回答“用典抒情”,但可以不扣分;回答“反问” 最高分3分)作者借用伊川之叹来表达自己对唐朝国家命运的担忧,(1分)借对魏绛的“五 利”之策的背定,表达了自己寄希望于朝廷能采取“和戎”的方式解决民族矛盾,也婉转 地批判了唐王朝这次对李克用的用兵行为。(2分) 9.(6分)诗歌的尾联融情于景。(1分)描写了夕阳西下,诗人于长亭处似乎听到了在战 火烽烟中传来哀笳一曲,在凄凉的环境中诗人充满忧愁(2分)。尾联以景结情,(1分)在 充满凄凉的战乱之景中表达了诗人对王朝发动讨伐李克用这场战争的忧愁:战争势必给百 姓带来更大的灾难,给国家带来创伤。(2分) 10.(6分。丢字、多字、有错别字该空均不给分) (1)灌清涛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1.(1)B、D(D3分,B-2分,A-1分。A“意在衬托主人公心灵的美好”不明确;C无依 据;E错解文意) (2)(6分。每点2分)①尽职尽责(热爱自己的职业)—尽力回复教堂,想办法遮盖 墙洞,努力做好礼拜仪式;②普良热情(富有同情心)—一请女人到教堂里遊寒,被女人 的這遇感动,坚持请女人拿回桌布;③细致周到——记住了联系电话,帮助老先生找到 妻子。 (3)(6分。答3点即可,每点2分)①补充交代夫妻离散的原因,因战争而分别逃亡;② 为后文夫妻团聚埋下伏笔,分开逃命才有团聚;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牧师的感动,老先 生的出现,牧师帶忙寻找,夫妻团豪等情节才得以成立;④深化小说主题,战争的创伤在 宗教的氛围中,在善良人的帮助下得以弥合 (4)(8分)符合“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学观点。(能答出这一点的在综合衡量的基础 上加1分) 巧:在牧师对墙上大洞无计可施的时候买到了桌布;(2分)二巧:上年纪的女人在 教堂前等车被请到屋里避寒发现了桌布;(2分)三巧:老先生参加平安夜礼拜仪式看到了 桌布。(2分)以“桌布”贯穿主要情节,联系人物行为,层层推进,直至高潮。(1分)这 种巧合发生于战争结束的大背景和牧师工作、为人的小氛围之中,突出了主题。(1分) 12.(1)C、E(B-3分,C-2分A-1分)(A除了这两个时期,在家中父亲的教育也启迪 了他创新意识,且最后一句本文未提到;B“依照法律”错;D文中提到的“亲自领导和参 与的”有“用中近程导弹运載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 (2)(6分)因为他不仅有专业的深度,也有跨学科的广度,还有跨层次的高度。(1分。 谷全给分)首先是深谙教育之道的父亲为钱学森打开了一个艺术音乐和文学的世界,这些 都启迪了他在科学上的创新意识(2分);其次是家教甚严、多才多艺的母亲的谆谆教诲给 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1分);还有北师大附中培养了他的科学兴趣(1分);还有美国加州 理工学院的求学生活,给了他研究的机会(1分)。 (3)(6分)共同使用了直接引用的写法(对传主的语言描写)。(2分)这样引用能够突出 他的父亲及北师大附中的师长们对他形成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的直接、深远影响(2分)
6.C(针对的是云、朔二州) 7.(1)戍守边关的主将大多嫉妒杨业,有人暗中上奏诽谤书信指责说杨业的短处,皇帝看 后都不追问(责问),封上奏折来交给杨业。(“戍边者”定语后置、“潜”、“谤书”各 1 分, 句意通顺 2 分) (2)潘美不能够制止住,于是沿着交河向西南行进二十里地。不久听说杨业兵败,就率兵 退走。(“乃”、“缘”、“却走”各 1 分,句意通顺 2 分) 8.(5 分)引用典故的手法。(2 分。不宜回答“用典抒情”,但可以不扣分;回答“反问”, 最高分 3 分)作者借用伊川之叹来表达自己对唐朝国家命运的担忧,(1 分)借对魏绛的“五 利”之策的肯定,表达了自己寄希望于朝廷能采取“和戎”的方式解决民族矛盾,也婉转 地批判了唐王朝这次对李克用的用兵行为。(2 分) 9.(6 分)诗歌的尾联融情于景。(1 分)描写了夕阳西下,诗人于长亭处似乎听到了在战 火烽烟中传来哀笳一曲,在凄凉的环境中诗人充满忧愁(2 分)。尾联以景结情,(1 分)在 充满凄凉的战乱之景中表达了诗人对王朝发动讨伐李克用这场战争的忧愁:战争势必给百 姓带来更大的灾难,给国家带来创伤。(2 分) 10.(6 分。丢字、多字、有错别字该空均不给分) (1)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11.(1)B、D(D-3 分,B-2 分,A-1 分。A“意在衬托主人公心灵的美好”不明确;C 无依 据;E 错解文意) (2)(6 分。每点 2 分)①尽职尽责(热爱自己的职业)—— 尽力回复教堂,想办法遮盖 墙洞,努力做好礼拜仪式;②善良热情(富有同情心)——请女人到教堂里避寒,被女人 的遭遇感动,坚持请女人拿回桌布; ③ 细致周到——记住了联系电话,帮助老先生找到 妻子。 (3)(6 分。答 3 点即可,每点 2 分)①补充交代夫妻离散的原因,因战争而分别逃亡;② 为后文夫妻团聚埋下伏笔,分开逃命才有团聚;③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牧师的感动,老先 生的出现,牧师帮忙寻找,夫妻团聚等情节才得以成立;④深化小说主题,战争的创伤在 宗教的氛围中,在善良人的帮助下得以弥合。 (4)(8 分)符合“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学观点。(能答出这一点的在综合衡量的基础 上加 1 分) 一巧:在牧师对墙上大洞无计可施的时候买到了桌布;(2 分)二巧:上年纪的女人在 教堂前等车被请到屋里避寒发现了桌布;(2 分)三巧:老先生参加平安夜礼拜仪式看到了 桌布。(2 分)以“桌布”贯穿主要情节,联系人物行为,层层推进,直至高潮。(1 分)这 种巧合发生于战争结束的大背景和牧师工作、为人的小氛围之中,突出了主题。(1 分) 12.(1)C、E(E-3 分,C-2 分,A-1 分)(A 除了这两个时期,在家中父亲的教育也启迪 了他创新意识,且最后一句本文未提到;B“依照法律”错;D 文中提到的“亲自领导和参 与的”有“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 ) (2)(6 分)因为他不仅有专业的深度,也有跨学科的广度,还有跨层次的高度。(1 分。 答全给分)首先是深谙教育之道的父亲为钱学森打开了一个艺术音乐和文学的世界,这些 都启迪了他在科学上的创新意识(2 分);其次是家教甚严、多才多艺的母亲的谆谆教诲给 他留下了深刻的烙印(1 分);还有北师大附中培养了他的科学兴趣(1 分);还有美国加州 理工学院的求学生活,给了他研究的机会(1 分)。 (3)(6 分)共同使用了直接引用的写法(对传主的语言描写)。(2 分)这样引用能够突出 他的父亲及北师大附中的师长们对他形成科学兴趣和创新精神的直接、深远影响(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