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1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1-3题。(每小题3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张祥龙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 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 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1)这个文化 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3)她的 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做岀的重大选择;(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 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简言之,看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 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当然,任何 活文化都会发展、变化,但那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新旧形态之间有血脉相通、“基因 相连。如果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就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强行改变 被另一种异己文化顶替而不是与之交融,就不能再说这是一个原来文化的新形态了 以儒家文化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首先,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 式、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也就是说,真正 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 了。其次,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 团粒结构。现在这个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消亡。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
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1 届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阅读题,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 1-3 题。(每小题 3 分)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张祥龙 文化,尤其是对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历史走向产生过明显影响的有形文化或“雅文化”, 是一种有机的活体,有她或她们的历史生命和灵魂。说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文化还存在不存在, 主要看她是否还活在某个民族或社团的现实生活中。具体的标志就是要看:(1)这个文化 是否还有严格意义上的传人;(2)她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社会结构是否还存在;(3)她的 基本价值取向是否还能影响人们在生活中做出的重大选择;(4)她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 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感情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简言之,看一个文化是不是活着的, 就要看她的基本精神是否还能打动现实的人群,与实际生活和历史进程有呼应。当然,任何 活文化都会发展、变化,但那是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新旧形态之间有血脉相通、“基因” 相连。如果出现了文化的断裂,也就是人们的生存方式、思想方式和精神取向的强行改变, 被另一种异己文化顶替而不是与之交融,就不能再说这是一个原来文化的新形态了。 以儒家文化为例我们来探讨一下中国传统文化,首先,现在已经基本上没有以团体的方 式、以自己全部的生命活动来自觉地继承儒家的道统或文化精髓的传人了。也就是说,真正 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经基本上消失 了。其次,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是一种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半天然半教化的 团粒结构。现在这个结构日益衰退,几近消亡。第三,儒家文化、同时包括道家与佛家文化
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最后,儒家乃至传 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呢?情 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 由此可见,四个标志现象中,儒家文化或者完全缺席,或者气息奄奄;总合起来,它们 指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 朝不虑夕”,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历史的教训是,一场像 文革”这样的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这在现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盛行者)如过 火的林地,反弹恢复得比以前还要更兴旺;而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则往往一蹶而不振。目前 的情况就是: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在迅速地贫瘠化、无机化、单质化、板 结化和荒漠化。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 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 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有删节) 1.对“儒家文化的现状”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己 经没有了 B.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衰退,几近消亡。 C.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被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选择。 D.独特语言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尚有残存,但已陷 入生存危机。 2.对“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没落,这是无可挽回的趋势,也是一种浓重悲凉的 文化悲剧。 B.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已经“板结”,形成了“文化荒漠” C.在全球化趋势和西方文化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就是保持民族的 独立,对此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感、紧迫感。 D.“中国向何处去?”不只是政治化的问题,也是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走向的一种 迷惑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的交流、沟通,尽管我们现在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但并 没有出现文化的断裂和异己文化的顶替 B.未来世界将不再只是西方中心话语和文化霸权,东方文化将与之平分秋色,所以保 护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独立生存,不受西方文化影响,也是实现世界
的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能影响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面临的重大选择。最后,儒家乃至传 统文化中的独特语言是否还活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呢?情 况似乎是:尽管还有残存,但已岌岌可危。 由此可见,四个标志现象中,儒家文化或者完全缺席,或者气息奄奄;总合起来,它们 指示出这样一个事实: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已陷入了生存危机,可说是“文命危浅, 朝不虑夕”,而且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总的形势还在不断恶化。历史的教训是,一场像 “文革”这样的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这在现代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盛行者)如过 火的林地,反弹恢复得比以前还要更兴旺;而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则往往一蹶而不振。目前 的情况就是: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在迅速地贫瘠化、无机化、单质化、板 结化和荒漠化。黄河水中流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存之血,而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则是 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曾被完全政治化的问题,现在已经获得和 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有删节) 1.对“儒家文化的现状”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真正的儒者团体,即以传承儒家的文化范式为自己生命的终极追求的团体,现在已 经没有了。 B.儒家文化赖以生存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衰退,几近消亡。 C.基本价值取向已基本上不被现代中国人在人生中选择。 D.独特语言在人们表达关键思想和深刻情感的话语和艺术形式之中尚有残存,但已陷 入生存危机。 2.对“现在已经获得和正在获得越来越浓重悲凉的文化含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儒家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走向没落,这是无可挽回的趋势,也是一种浓重悲凉的 文化悲剧。 B.我们“自家的文化”,乃至总体的文化土壤已经“板结”,形成了“文化荒漠”。 C.在全球化趋势和西方文化咄咄逼人的攻势下,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就是保持民族的 独立,对此我们不能没有危机感、紧迫感。 D.“中国向何处去?”不只是政治化的问题,也是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走向的一种 迷惑。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不断的交流、沟通,尽管我们现在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但并 没有出现文化的断裂和异己文化的顶替。 B.未来世界将不再只是西方中心话语和文化霸权,东方文化将与之平分秋色,所以保 护以中华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独立生存,不受西方文化影响,也是实现世界
文化多元化和一体化的重要工作 C.一场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往往比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恢复的势头更劲,“文 革”结束后西方文化思想迅速涌入中国就是其例证 D.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也就是人们追求西化的现代化 使中华民族自身的优良的文化传统不断失去,长此以往,中国必将失去自己的文化。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6题。(每小题3分) 是仪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 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 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日:“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 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 辞不受。黄武中,遺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 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 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 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日:“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 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 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日 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 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 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文化多元化和一体化的重要工作。 C.一场反文化灾难发生后,强势文化往往比弱势文化和高雅文化恢复的势头更劲,“文 革”结束后西方文化思想迅速涌入中国就是其例证。 D.现今的时代潮流冲走的是我们民族精神的元气血脉,也就是人们追求西化的现代化 使中华民族自身的优良的文化传统不断失去,长此以往,中国必将失去自己的文化。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6 题。(每小题 3 分) 是仪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 “民”无上,可改为“ 是”,乃遂改焉。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 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 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 ,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 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 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 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 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 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 业,不受施惠,为屋舍才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 “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服不精细,食不重膳, 拯赡贫困,家无储蓄。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 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日:“圣主在上 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 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日:“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三国志·吴书》)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权遂舍之,嘉亦得兔 舍:安置住宿 B.权怒,收嘉系狱 系:关押,拘捕 C.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戚:亲戚 .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 省:省略、减少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是仪为人谨慎的一组是 ①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 ②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③即增奉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④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 ⑤在刁嘉案件中,“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⑥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③④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是仪本姓氏,因为郡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正 D.是仪经常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 事,无所是非”。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5分) (2)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九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妺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8.颈联中提到“玄猿”和“白雁”,有什么作用?(5分) 9.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 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 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 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三国志·吴书》)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安置住宿 B.权怒,收嘉系.狱 系:关押,拘捕 C.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戚:亲戚 D.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 省:省略、减少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是仪为人谨慎的一组是 ( ) ①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 ②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③即增奉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④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 ⑤在刁嘉案件中,“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⑥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③④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是仪本姓氏,因为郡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正。 D.是仪经常推荐贤才,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 事,无所是非”。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5 分) (2)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蓄。(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 分) 九 日 杜 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8.颈联中提到“玄猿”和“白雁”,有什么作用?(5 分) 9.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舞幽壑之潜蛟, 。(《赤壁赋》) 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4)先帝不以臣卑鄙 三顾亞于草庐之中。(《H狮表》) (5)明星荧荧,开榄镜也绿云扰, (《房宫典》) ,碔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分) 章 (俄国)契诃夫 “我有事找你商量。”军事初级中学教员,十四品文官列甫·普斯佳科夫对他的朋友列坚 佐夫中尉说,“要不是极其需要,我也就不来麻烦你了。好朋友,请你把斯坦尼斯拉夫勋章 借给我。今天,我要到商人斯皮奇金家里去赴宴。你是知道斯皮奇金那个混蛋的:他非常喜 欢勋章,他把那些脖子上或者纽扣眼上没挂着什么勋章的人几乎都看成坏人。再者他又有两 个女儿,….娜斯嘉和齐娜,……我是把你看做朋友才跟你说的……你借给我吧,劳你的驾! 普斯佳科夫这些话是结结巴巴,涨红脸,不住胆怯地回过头去看房门而说出口的。 中尉骂了几句,然而同意了 普斯佳科夫坐上出租马车到斯皮奇金家去。他略微敞开皮大衣,看他的胸口,别人的勋 章在他胸口金光闪闪,釉子发亮。 “不知怎么,自己都对自己多添了几分敬意呢『教员想着,嗽了嗽喉咙。“区区一个小 玩意儿,至多也不过值五个卢布,却造成多么大的声势! 到斯皮奇金的家门口,他敞开皮大衣,开始慢吞吞地把车钱付给赶车的。赶车的,依他 看来,一见到他的肩章、纽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似乎就愣住了。普斯佳科夫得意地嗽 下喉咙,走进房子里,在前厅脱掉皮大衣,昂起头,挺起胸脯,走进大厅里。 可是这时他看见一件可怕的事,他的同事,法语教员特兰勃良,同齐娜并排坐着。普斯
(1)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3)___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 (4)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___________,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___________________。(《阿房宫赋》) (6)_______________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蜀道难》)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大题中选定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 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勋 章 (俄国)契诃夫 “我有事找你商量。”军事初级中学教员,十四品文官列甫•普斯佳科夫对他的朋友列坚 佐夫中尉说,“要不是极其需要,我也就不来麻烦你了。好朋友,请你把斯坦尼斯拉夫勋章 借给我。今天,我要到商人斯皮奇金家里去赴宴。你是知道斯皮奇金那个混蛋的:他非常喜 欢勋章,他把那些脖子上或者纽扣眼上没挂着什么勋章的人几乎都看成坏人。再者他又有两 个女儿,……娜斯嘉和齐娜,……我是把你看做朋友才跟你说的……你借给我吧,劳你的驾!” 普斯佳科夫这些话是结结巴巴,涨红脸,不住胆怯地回过头去看房门而说出口的。 中尉骂了几句,然而同意了。 普斯佳科夫坐上出租马车到斯皮奇金家去。他略微敞开皮大衣,看他的胸口,别人的勋 章在他胸口金光闪闪,釉子发亮。 “不知怎么,自己都对自己多添了几分敬意呢!”教员想着,嗽了嗽喉咙。“区区一个小 玩意儿,至多也不过值五个卢布,却造成多么大的声势!” 到斯皮奇金的家门口,他敞开皮大衣,开始慢吞吞地把车钱付给赶车的。赶车的,依他 看来,一见到他的肩章、纽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似乎就愣住了。普斯佳科夫得意地嗽一 下喉咙,走进房子里,在前厅脱掉皮大衣,昂起头,挺起胸脯,走进大厅里。 可是这时他看见一件可怕的事,他的同事,法语教员特兰勃良,同齐娜并排坐着。普斯
佳科夫头一个想法就是扯下勋章,或者往回跑。可是勋章缀得很结实,往后退也已经不可能。 他赶紧用右手盖住勋章,拱起背来,很别扭地冋大家一鞠躬,同谁也没握手,沉重地在空椅 子上坐下,恰好坐在他的法国同事对面 仆人在普斯佳科夫面前摆下一盆汤。他用左手拿起汤匙来,然而又想起在上流社会不宜 于用左手吃东西,就赶紧声明已经吃过饭,不想再吃了 普斯佳科夫灵魂里充满钻心的苦痛和煎熬般的烦恼:汤盆里腾起馋人的香气,清蒸鲟鱼 冒出异常开胃的热气。教员有心放开右手,用左手盖住勋章,可是这显得颇不方便。“天主 啊,快点结束这顿饭!我要到饭馆里去吃它一顿!他对自己说。 他胆怯地用一只眼睛瞥下法国人。发现对方正瞧着他,却也是极其忸怩不安,也是什 么东西都没吃。两个人互相看着,越发慌张,就低下眼睛看面前的空碟孑。 他识破了,这个混蛋『普斯佳科夫暗想。 吃第五道菜了,有人提议:"为在座的女士们的青舂干杯『宴席上的人乱哄哄地站起来, 普斯佳科夫也站起来,用左手拿起酒杯。 列甫·古拉伊奇,请您把这杯酒交给娜斯嘉『有人递给他-杯酒。 这令普斯佳科夫大为恐慌,他不得不使用右手了。勋章和勋章上那根揉皱的红丝带终于 见了天日!教员脸色煞白,低下头去,心虚地往法国人那边瞥一眼——法国人正在看他, 眼睛里满是惊讶和疑问,嘴唇却很快露岀狡猾的笑意,困窘神情也很快消失了。 尤里阿甫古斯托维奇『主人对法国人说,“请您把这瓶酒放回原处 特兰勃良迟疑不定地伸出右手去接那个酒瓶,于是…….啊,真是时来运转!普斯佳科夫 看见他胸前原来也有一枚勋章。而且是安娜勋章!法国人也在捣鬼!普斯佳科夫髙兴得笑起 来,往椅子上—坐,浑身松了劲。如今再也不必遮盖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了! 啊啊,…嗯!…”斯皮奇金看见教员胸前的勋章,哼哼哈哈地说
佳科夫头一个想法就是扯下勋章,或者往回跑。可是勋章缀得很结实,往后退也已经不可能。 他赶紧用右手盖住勋章,拱起背来,很别扭地向大家一鞠躬,同谁也没握手,沉重地在空椅 子上坐下,恰好坐在他的法国同事对面。 仆人在普斯佳科夫面前摆下一盆汤。他用左手拿起汤匙来,然而又想起在上流社会不宜 于用左手吃东西,就赶紧声明已经吃过饭,不想再吃了。 普斯佳科夫灵魂里充满钻心的苦痛和煎熬般的烦恼:汤盆里腾起馋人的香气,清蒸鲟鱼 冒出异常开胃的热气。教员有心放开右手,用左手盖住勋章,可是这显得颇不方便。“天主 啊,快点结束这顿饭!我要到饭馆里去吃它一顿!”他对自己说。 他胆怯地用一只眼睛瞥一下法国人。发现对方正瞧着他,却也是极其忸怩不安,也是什 么东西都没吃。两个人互相看着,越发慌张,就低下眼睛看面前的空碟子。 “他识破了,这个混蛋!”普斯佳科夫暗想。 吃第五道菜了,有人提议:“为在座的女士们的青春干杯!”宴席上的人乱哄哄地站起来, 普斯佳科夫也站起来,用左手拿起酒杯。 “列甫•尼古拉伊奇,请您把这杯酒交给娜斯嘉!”有人递给他一杯酒。 这令普斯佳科夫大为恐慌,他不得不使用右手了。勋章和勋章上那根揉皱的红丝带终于 见了天日!教员脸色煞白,低下头去,心虚地往法国人那边瞥一眼——法国人正在看他, 眼睛里满是惊讶和疑问,嘴唇却很快露出狡猾的笑意,困窘神情也很快消失了。 “尤里•阿甫古斯托维奇!”主人对法国人说,“请您把这瓶酒放回原处!” 特兰勃良迟疑不定地伸出右手去接那个酒瓶,于是……啊,真是时来运转!普斯佳科夫 看见他胸前原来也有一枚勋章。而且是安娜勋章!法国人也在捣鬼!普斯佳科夫高兴得笑起 来,往椅子上一坐,浑身松了劲。如今再也不必遮盖斯坦尼斯拉夫勋章了! “啊啊,……嗯!……”斯皮奇金看见教员胸前的勋章,哼哼哈哈地说
是啊『普斯佳科夫说,“真是怪事,尤里·阿甫古斯托维奇!年前我们那儿呈报上去 领勋章的人多么少呀!我们那儿的人那么多,可是领到的却只有您和我!这可真是怪事 特兰勃良快活地频频点头,亮岀他的左边衣领,那上面赫然闪着枚安娜三级勋章。 饭后,普斯佳科夫走遍各处房间,让那些小姐看他的勋章。虽然他饥肠辘辘,可是心里 却轻飘飘的,逍遥自在。 要是我早知道这样;他嫉妒地瞧着同斯皮奇金谈勋章的特兰勃良,心里暗想,"那我 就会戴上一枚符拉季米尔勋章。唉,真没想到啊 只有这个想法才使得他难过。至于其余方面,他倒是完全幸福的。 (选自《契诃夫小说全集》,朱逸森译,有删改) 注:安娜勋章比斯坦尼斯拉夫勋章高一等,符拉季米尔勋章比安娜勋章又高一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的两项是(5分) A.由于斯皮奇金那个混蛋非常喜欢勋章,他把那些脖子上或者纽扣眼上没挂着什么勋 章的人几乎都看成坏人。所以普斯佳科夫特地去跟他的朋友列坚佐夫中尉借来了勋 B.“列甫·尼古拉伊奇,请您把这杯酒交给娜斯嘉!”有人递给他一杯酒。这个细节的出 现,使得故事情节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C.“普斯佳科夫得意地嗽一下喉咙,走进房子里,在前厅脱掉皮大衣,昂起头,挺起 胸脯,走进大厅里。”“可是这时他看见一件可怕的事,他的同事,法语教员特兰勃 良,同齐娜并排坐着。普斯佳科夫头一个想法就是扯下勋章,或者往回跑。”这样 描写达到了强烈对比的效果,从侧面写出了,人物的性格,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D.普斯佳科夫高兴得笑起来,往椅子上一坐,浑身松了劲。如今再也不必遮盖斯坦尼 斯拉夫勋章了!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使得普斯佳科夫顿时放松了戒心,不再为自己 的虚荣心而感到不好意思,这样写使得小说的结尾有了强烈的升华效果。 E.契诃夫的这篇小说,有独特的叙述方法。这种叙述方法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处 理,用眼睛和耳朵去追寻,文字像画笔和音符那样流动。自然,质朴的文风,不拖 泥带水,高度浓缩与深入浅出的表现,更增加了作品的韵味。 (2)《勋章》这篇小说的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一开篇就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概括。(6分) (3)小说对普斯佳科夫的心理变化刻画得非常成功,请结合作品内容赏析。(6分) (4)有人说,小说的内容不一定完全真实,但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社会风俗画,契诃 夫借《勋章》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的一面。如果这样,你从这篇小说中看到了当时的俄 国社会怎样的一面呢?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史铁生:与灵魂对话,命定寂寞 曹飞跃
“是啊!”普斯佳科夫说,“真是怪事,尤里•阿甫古斯托维奇!年前我们那儿呈报上去 领勋章的人多么少呀!我们那儿的人那么多,可是领到的却只有您和我!这可真是怪事!” 特兰勃良快活地频频点头,亮出他的左边衣领,那上面赫然闪着一枚安娜三级勋章。 饭后,普斯佳科夫走遍各处房间,让那些小姐看他的勋章。虽然他饥肠辘辘,可是心里 却轻飘飘的,逍遥自在。 “要是我早知道这样,”他嫉妒地瞧着同斯皮奇金谈勋章的特兰勃良,心里暗想,“那我 就会戴上一枚符拉季米尔勋章。唉,真没想到啊!” 只有这个想法才使得他难过。至于其余方面,他倒是完全幸福的。 (选自《契诃夫小说全集》,朱逸森译,有删改) 注:安娜勋章比斯坦尼斯拉夫勋章高一等,符拉季米尔勋章比安娜勋章又高一等。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错误的的两项是(5 分) ( ) A.由于斯皮奇金那个混蛋非常喜欢勋章,他把那些脖子上或者纽扣眼上没挂着什么勋 章的人几乎都看成坏人。所以普斯佳科夫特地去跟他的朋友列坚佐夫中尉借来了勋 章。 B.“列甫•尼古拉伊奇,请您把这杯酒交给娜斯嘉!”有人递给他一杯酒。这个细节的出 现,使得故事情节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C.“普斯佳科夫得意地嗽一下喉咙,走进房子里,在前厅脱掉皮大衣,昂起头,挺起 胸脯,走进大厅里。”“可是这时他看见一件可怕的事,他的同事,法语教员特兰勃 良,同齐娜并排坐着。普斯佳科夫头一个想法就是扯下勋章,或者往回跑。”这样 描写达到了强烈对比的效果,从侧面写出了,人物的性格,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D.普斯佳科夫高兴得笑起来,往椅子上一坐,浑身松了劲。如今再也不必遮盖斯坦尼 斯拉夫勋章了!明白了事情的原委,使得普斯佳科夫顿时放松了戒心,不再为自己 的虚荣心而感到不好意思,这样写使得小说的结尾有了强烈的升华效果。 E.契诃夫的这篇小说,有独特的叙述方法。这种叙述方法是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去处 理,用眼睛和耳朵去追寻,文字像画笔和音符那样流动。自然,质朴的文风,不拖 泥带水,高度浓缩与深入浅出的表现,更增加了作品的韵味。 (2)《勋章》这篇小说的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一开篇就写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概括。(6 分) (3)小说对普斯佳科夫的心理变化刻画得非常成功,请结合作品内容赏析。(6 分) (4)有人说,小说的内容不一定完全真实,但往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和社会风俗画,契诃 夫借《勋章》反映当时的俄国社会的一面。如果这样,你从这篇小说中看到了当时的俄 国社会怎样的一面呢?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 (4)题。(25 分) 史铁生:与灵魂对话,命定寂寞 曹飞跃
不知死,焉知生 1972年,史铁生因先天性脊椎裂导致双腿残疾,返京养病。1974年,他进入北京新桥 街道工厂务工,并开始文学创作,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1年, 因急性肾损伤弃职归家,笔耕至病殁。 他把自己的身体比作一架飞机,“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 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机长就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正因为“在最狂妄的年龄上”突 遭此变,他孤愤悲忧,不得不常年遁世于地坛,自逐于那一片荒芜之地, 他这样写地坛:“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 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 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 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 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曾有多少百无聊赖的时光,他观察“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蜜蜂、蚂蚁、瓢虫、鸣蝉,以及在草叶上滚动、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 曾有十五年的光阴,他目睹散步的中年夫妇由盛及老,唱歌的小伙子在墙角整理歌喉,捕鸟 的汉子在树丛中撒网,漂亮的兄妹在“灯笼树”下拾起“小灯笼”……而他仍然孤寂 在地坛的所思所系构成了史铁生余生写作的母题。他把孔子的话倒过来,说“不知死 焉知生"。众多跟他接触过的文坛朋友都明了,史铁生是“一个永远活在“问题’里的人 但在生死大悟之后,虽久卧病榻,也不妨乘物游心。 2010年5月,史铁生与作家周国平对谈,那也是他生平最后一次重复论及自己为何要 写作的原因:“写作是怎么回事其实我写作就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苏格拉底说,要认识你 自己,真是这么回事。没有别的原因……永不解决的问题是真正的问题,那你说这岂不是荒
不知死,焉知生 1972 年,史铁生因先天性脊椎裂导致双腿残疾,返京养病。1974 年,他进入北京新桥 街道工厂务工,并开始文学创作, 1979 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1981 年, 因急性肾损伤弃职归家,笔耕至病殁。 他把自己的身体比作一架飞机,“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 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机长就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正因为“在最狂妄的年龄上”突 遭此变,他孤愤悲忧,不得不常年遁世于地坛,自逐于那一片荒芜之地, 他这样写地坛:“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 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 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自从那个下午我无意中进了这园子,就再没长久地离开过它。我一 下子就理解了它的意图,正如我在一篇小说中所说的:‘在人口密聚的城市里,有这样一个 宁静的去处,像是上帝的苦心安排。’” 曾有多少百无聊赖的时光,他观察“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 蜜蜂、蚂蚁、瓢虫、鸣蝉,以及在草叶上滚动、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的露水; 曾有十五年的光阴,他目睹散步的中年夫妇由盛及老,唱歌的小伙子在墙角整理歌喉,捕鸟 的汉子在树丛中撒网,漂亮的兄妹在“灯笼树”下拾起“小灯笼”……而他仍然孤寂。 在地坛的所思所系构成了史铁生余生写作的母题。他把孔子的话倒过来,说“不知死, 焉知生”。众多跟他接触过的文坛朋友都明了,史铁生是“一个永远活在‘问题’里的人”, 但在生死大悟之后,虽久卧病榻,也不妨乘物游心。 2010 年 5 月,史铁生与作家周国平对谈,那也是他生平最后一次重复论及自己为何要 写作的原因:“写作是怎么回事?其实我写作就是要解决自己的问题。苏格拉底说,要认识你 自己,真是这么回事。没有别的原因……永不解决的问题是真正的问题,那你说这岂不是荒
诞吗?最后你发现作为一个永恒的过程而言,只有美是它最终的解答。别的都很荒诞。只有 美可以是不断超越的。 思辨的写作,命定的寂寞 史铁生说自己从小就“怵窝子”,对世界有恐惧,如非横遭突变,可能永远不会做一个 作家,而会在恢复高考后读理工科的大学,然后平凡度世;但是,他的命运并没有按照这- 轨迹行进。 998年,由于患有严重的尿毒症,史铁生开始“透析”治疗。2006年,《南方周末》记 者夏榆探访尚在医院的史铁生,看到他的动脉血液经塑料管进λ透析机,滤掉毒素之后再经 静脉回到体内,把全身的血液过滤几十遍。……“长达九年、1000多次的针刺,就使史铁生 的动脉和静脉点隆起成蚯蚓状″。史铁生自己也在《病隙碎笔》中写道:“"躺在透析室的病床 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一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 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猜想上帝的剧本里这一幕是如何编排。” 每周三次、每次四个半小时的透析治疗,续命之余,也极大地消耗了他的身体。他的写 作,因此只能局限在每周四个上午的几个小时,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即是他花了三年 的所有上午写就的。他不参加活动,绝少接受采访,如果和朋友聚会,他要提前半天什么也 不干,攒下精力和朋友说话。 曾经有人评论说,“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谈死是矫情”,但这未必合乎史铁生的自 我体认。他曾说:“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 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 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 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毎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 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诞吗?最后你发现作为一个永恒的过程而言,只有美是它最终的解答。别的都很荒诞。只有 美可以是不断超越的。” 思辨的写作,命定的寂寞 史铁生说自己从小就“怵窝子”,对世界有恐惧,如非横遭突变,可能永远不会做一个 作家,而会在恢复高考后读理工科的大学,然后平凡度世;但是,他的命运并没有按照这一 轨迹行进。 1998 年,由于患有严重的尿毒症,史铁生开始“透析”治疗。2006 年,《南方周末》记 者夏榆探访尚在医院的史铁生,看到他的动脉血液经塑料管进入透析机,滤掉毒素之后再经 静脉回到体内,把全身的血液过滤几十遍。……“长达九年、1000 多次的针刺,就使史铁生 的动脉和静脉点隆起成蚯蚓状”。史铁生自己也在《病隙碎笔》中写道:“躺在透析室的病床 上,看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 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猜想上帝的剧本里这一幕是如何编排。” 每周三次、每次四个半小时的透析治疗,续命之余,也极大地消耗了他的身体。他的写 作,因此只能局限在每周四个上午的几个小时,长篇小说《我的丁一之旅》即是他花了三年 的所有上午写就的。他不参加活动,绝少接受采访,如果和朋友聚会,他要提前半天什么也 不干,攒下精力和朋友说话。 曾经有人评论说,“史铁生之后,谈生是奢侈,谈死是矫情”,但这未必合乎史铁生的自 我体认。他曾说:“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 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 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 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 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他尤其反对以身体的残缺来划分人群或者立场,自觉超越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自叹,进 而关切普遍性生存和精神伤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表示,史铁生的写作是跟灵魂对 话,这命定是寂寞的,“他的寂寞是心灵发出的,不是装出来的;他的彻底个人化,也不是 装给大众看的,因为他从不哗众取宠。在这个反潮流也能成为潮流的时代,史铁生应该是最 能被包装的,但他永远不会被大家“利用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书曾经感动过众多读者,但并非所 有人都喜欢他的笔法。此前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有人说我的写作太过思辨,没办法 这可能就是我的命。大概我总是坐在四壁之间的缘故,唯的窗口执意把我推向形而上 史铁生晚年住在金台路,由妻子照料,生活并不宽裕。作家陈村早年拜访,“除了同情 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 为了预祝史铁生六十大寿,邻居王耀平送了他—个装蛐蛐的“拉子”(笼子),原本期望可以 送蛐蛐伴他,不料竟成他去世前的唯信物。 史铁生曾无限流连于地坛,并因此感恩自己的命运。如今的地坛园林规整,无颓墙,无 荒草,也没有雨燕自林中飞岀,搅动这皇家祭坛的落寞;京城的初雪久候未至,2010年最 后一次残阳夕照,唯有冷风凛冽中飘来几不可辨的气味,知史铁生者,遂了然那气味中,或 亦有一缕是属于十数年前那个作家的,他坐在轮椅上,感知四季更迭,天地洪荒。 (选自2011年《看天下》第01期,有删节) 2.(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二项是(5分) A.这篇人物传记并非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史铁生的生平,而是围绕史铁生的思想、特点 并对其进行了诠释 B.文中详细地介绍史铁生有关“透析”治疗的过程,是细节描写,为后文引出长篇小 说《我的丁一之旅》作铺垫,这又是“以小见大”,表现了他对朋友的真诚 C.文章通过史铁生的文坛朋友、周国平以及陈村等人的评论来表现史铁生深刻的思想 以及他面对困境所展现出来的从容、坚强的品质 D.“谈生是奢侈,谈死是矫情”,在文中的意思是人生经过磨难能够活下来是一种幸 没经历象史铁生那样生死体验的人去妄自谈论生死是一种矫情与造作 E.如今的地坛园林规整,不再荒凉落寞,它曾属于十几年前坐在轮椅上,感知四季更 迭,天地洪荒的史铁生
他尤其反对以身体的残缺来划分人群或者立场,自觉超越伤残者对命运的哀怜自叹,进 而关切普遍性生存和精神伤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陈思和表示,史铁生的写作是跟灵魂对 话,这命定是寂寞的,“他的寂寞是心灵发出的,不是装出来的;他的彻底个人化,也不是 装给大众看的,因为他从不哗众取宠。在这个反潮流也能成为潮流的时代,史铁生应该是最 能被包装的,但他永远不会被大家“利用”。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病隙碎笔》、《务虚笔记》等书曾经感动过众多读者,但并非所 有人都喜欢他的笔法。此前他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有人说我的写作太过思辨,没办法, 这可能就是我的命。大概我总是坐在四壁之间的缘故,唯一的窗口执意把我推向‘形而上’。” 史铁生晚年住在金台路,由妻子照料,生活并不宽裕。作家陈村早年拜访,“除了同情 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 为了预祝史铁生六十大寿,邻居王耀平送了他一个装蛐蛐的“拉子”(笼子),原本期望可以 送蛐蛐伴他,不料竟成他去世前的唯一信物。 史铁生曾无限流连于地坛,并因此感恩自己的命运。如今的地坛园林规整,无颓墙,无 荒草,也没有雨燕自林中飞出,搅动这皇家祭坛的落寞;京城的初雪久候未至,2010 年最 后一次残阳夕照,唯有冷风凛冽中飘来几不可辨的气味,知史铁生者,遂了然那气味中,或 亦有一缕是属于十数年前那个作家的,他坐在轮椅上,感知四季更迭,天地洪荒。 (选自 2011 年《看天下》第 01 期,有删节) 12.(1)下面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二项是(5 分) ( ) A.这篇人物传记并非按照时间顺序介绍史铁生的生平,而是围绕史铁生的思想、特点 并对其进行了诠释。 B.文中详细地介绍史铁生有关“透析”治疗的过程,是细节描写,为后文引出长篇小 说《我的丁一之旅》作铺垫,这又是“以小见大”,表现了他对朋友的真诚。 C.文章通过史铁生的文坛朋友、周国平以及陈村等人的评论来表现史铁生深刻的思想 以及他面对困境所展现出来的从容、坚强的品质。 D.“谈生是奢侈,谈死是矫情”,在文中的意思是人生经过磨难能够活下来是一种幸运, 没经历象史铁生那样生死体验的人去妄自谈论生死是一种矫情与造作。 E.如今的地坛园林规整,不再荒凉落寞,它曾属于十几年前坐在轮椅上,感知四季更 迭,天地洪荒的史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