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统计学》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需预修社会研究方法等前期课程作为基础 基本内容:社会统计学作为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侧重于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并为学习 SPSS软件打好基础。本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叙述统计,内容为集中趋势测量、离散趋 势测量的单变量分析,两个变量分布及λ、Ty、 Gamma、r、E2等相关测量法;推论统计, 内容为抽样与统计推论,参数估计以及ⅹ2检定、F检定、T检定等假设检定; 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的统计方法,并尽量将统计分析与社会学知识相结合。本课程偏重 统计法的“应用”,而非其数理基础。在教学中,所关注的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最适宜采 用这个统计法,该统计法怎样运算,算出的统计值有什么意义?并初步了解这些统计法在 SPSS中的操作过程。 教学方式:统计方法与应用实例的讲解,结合课堂习题练习及课后对实证资料的分析,期中 测验与期末考试 参考教材: 1、李沛良著:《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 2、卢淑华著:《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8月第1版 3、柯惠新等著:《调査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 授课教师:张中强 教学内容: 第一章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第 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 、社会调査的研究步骤:确定课题了解情况建立假设建立概念和测量方法设 计问卷试填问卷调査实施校核与登录统计分析与命题检验 社会学研究包含了不可缺少的两个层次:抽象层经验层 第二节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和统计学的运用 、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随机性统计规律性 二、统计学的应用 统计分析的作用及主要内容 内容: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 第三节怎样选用统计分析方法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二、单变量与多变量 、变量层次定类定序定距定比 各层次比较及其特性 第二章单变量统计描述分析 第一节基本技术 、定类层次:次数分布、比例、比率、图示和对比值 、定序层次:矩形图(条形)累加次数和累加百分率(重点是升序降序排列) 、定距层次:矩形图(条形)和多角线(折线)图(重点组限、组距、组中点和曲线 图) 第二节集中趋势测量法 定类变项众值 定序变项中位值
《社会统计学》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与要求: 课程性质: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本课程需预修社会研究方法等前期课程作为基础。 基本内容:社会统计学作为社会学专业必修课程侧重于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并为学习 SPSS 软件打好基础。本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叙述统计,内容为集中趋势测量、离散趋 势测量的单变量分析,两个变量分布及λ、Ty、Gamma、r、E 2 等相关测量法;推论统计, 内容为抽样与统计推论,参数估计以及χ2 检定、F 检定、Τ检定等假设检定; 基本要求:掌握常用的统计方法,并尽量将统计分析与社会学知识相结合。本课程偏重 统计法的“应用”,而非其数理基础。在教学中,所关注的问题是:在什么情况下最适宜采 用这个统计法,该统计法怎样运算,算出的统计值有什么意义?并初步了解这些统计法在 SPSS 中的操作过程。 教学方式:统计方法与应用实例的讲解,结合课堂习题练习及课后对实证资料的分析,期中 测验与期末考试。 参考教材: 1、李沛良著:《社会研究的统计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年 2 月第 1 版 2、卢淑华著:《社会统计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 年 8 月第 1 版 3、柯惠新等著:《调查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年 7 月第 1 版 授课教师:张中强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社会学研究与统计分析 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的科学性 一、社会调查的研究步骤:确定课题 了解情况 建立假设 建立概念和测量方法 设 计问卷 试填问卷 调查实施 校核与登录 统计分析与命题检验 二、社会学研究包含了不可缺少的两个层次: 抽象层 经验层 第二节 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和统计学的运用 一、社会调查资料的特点:随机性 统计规律性 二、统计学的应用 三、统计分析的作用及主要内容 内容:统计描述和统计推论 第三节 怎样选用统计分析方法 一、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二、单变量与多变量 三、变量层次 定类 定序 定距 定比 各层次比较及其特性 第二章 单变量统计描述分析 第一节 基本技术 一、定类层次:次数分布、比例、比率、图示和对比值 二、定序层次:矩形图(条形) 累加次数和累加百分率 (重点是升序降序排列) 三、定距层次:矩形图(条形)和多角线(折线)图 (重点组限、组距、组中点和曲线 图) 第二节 集中趋势测量法 一、定类变项 众值 二、定序变项 中位值
中位值的求解方法 三、定距变项均值 均值的求解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第三节离散趋势测量法 、定义 二、定类变项:离异比率质异指数 三、定序变项:四分位差及其算法 四、定距变项:标准差及方差 第四节正态分布与标准值 、正态曲线公式 二、正态曲线特性 标准正态曲线、标准值及其范围 第三章简化两个变项之分部 第一节统计相关的性质 相关定义 、相关分类及其性质 交互分类与百分表 定义 二、列联表制定准则 第三节简化相关与消减误差 相关系数 消减误差比例 第四章双变量统计描述分析 第一节两个定类变项: Lambda,.tau-y 、 Lambda相关测量法及其适用条件 二、tauy相关测量法及其适用条件 第二节两个定序变项: Gamma,dy 、 Gamma相关测量法及其适用条件 、dy相关测量法及其适用条件 三、肯德尔tau系数 四、斯皮尔曼rho系数 第三节两个定距变项:简单线性回归与积距相关 、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积距相关测量法 第四节定类变项与定距变项:相关比率与非线性相关 、相关比率定义 二、相关比率公式及特性 三、非线性相关及其条件 第五节定类变项预定序变项: Lambda,tau-y theta系数 、适用条件 第六节定序变项与定距变项:相关比率 、相关比例公式 二、适用条件
中位值的求解方法 三、定距变项 均值 均值的求解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第三节 离散趋势测量法 一、定义 二、定类变项:离异比率 质异指数 三、定序变项:四分位差及其算法 四、定距变项:标准差及方差 第四节 正态分布与标准值 一、正态曲线公式 二、正态曲线特性 三、标准正态曲线、标准值及其范围 第三章 简化两个变项之分部 第一节 统计相关的性质 一、相关定义 二、相关分类及其性质 第二节 交互分类与百分表 一、定义 二、列联表制定准则 第三节 简化相关与消减误差 一、相关系数 二、消减误差比例 第四章 双变量统计描述分析 第一节 两个定类变项:Lambda, tau-y 一、Lambda 相关测量法及其适用条件 二、tau-y 相关测量法及其适用条件 第二节 两个定序变项:Gamma, dy 一、Gamma 相关测量法及其适用条件 二、dy 相关测量法及其适用条件 三、肯德尔 tau 系数 四、斯皮尔曼 rho 系数 第三节 两个定距变项:简单线性回归与积距相关 一、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二、积距相关测量法 第四节 定类变项与定距变项:相关比率与非线性相关 一、相关比率定义 二、相关比率公式及特性 三、非线性相关及其条件 第五节 定类变项预定序变项:Lambda, tau-y 一、theta 系数 二、适用条件 第六节 定序变项与定距变项:相关比率 一、相关比例公式 二、适用条件
第七节综合 、 Lambda系数 、tau-y系数 三、 Gamma系数 四、dy系数 五、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六、积距相关系数 七、相关比率 第五章抽样与统计推论 第一节抽样的意义与问题 、参数值统计值 第二节抽样的历程 、抽样步骤 第三节随机与非随机抽样法 随机抽样法 、非随机抽样法 第四节机率与抽样分布 二项抽样分布 二、均值抽样分布 第六章参数值的估计 第一节点值估计和间距估计 点值估计 间距估计 第二节间距估计:均值、百分率、积距相关 、均值的间距估计 二、百分率(比例)的间距估计 三、积距相关系数估计 第三节决定样本的大小 、适用条件极其公式 第七章假设检定:均值与百分率 第一节基本知识 、研究假设与虚无假设 二、否定域与显著度 三、一端与双端检定 四、甲种误差和乙种误差 五、检定力:参数与非参数法 六、检定假设的步骤 第二节单均值与均值差异 单均值 1.Z检定法(大样本) 2.t检定法(小样本) 两个均值的差异 Z检定法 2.t检定法
第七节 综合 一、Lambda 系数 二、tau-y 系数 三、Gamma 系数 四、dy 系数 五、简单线性回归分析 六、积距相关系数 七、相关比率 第五章 抽样与统计推论 第一节 抽样的意义与问题 一、参数值统计值 第二节 抽样的历程 一、抽样步骤 第三节 随机与非随机抽样法 一、随机抽样法 二、非随机抽样法 第四节 机率与抽样分布 一、二项抽样分布 二、均值抽样分布 第六章 参数值的估计 第一节 点值估计和间距估计 一、点值估计 二、间距估计 第二节 间距估计:均值、百分率、积距相关 一、均值的间距估计 二、百分率(比例)的间距估计 三、积距相关系数估计 第三节 决定样本的大小 一、适用条件极其公式 第七章 假设检定:均值与百分率 第一节 基本知识 一、研究假设与虚无假设 二、否定域与显著度 三、一端与双端检定 四、甲种误差和乙种误差 五、检定力:参数与非参数法 六、检定假设的步骤 第二节 单均值与均值差异 一、单均值 1.Z 检定法(大样本) 2.t 检定法(小样本) 二、两个均值的差异 1. Z 检定法 2. t 检定法
三、多个均值的差异 第三节单百分率与百分率差异 、单百分率 、两个百分率的差异 多个百分率的差异 第八章假设的检定:两个变项之相关 第一节卡方检定及其相关测量法 卡方检定公式 二、适用条件 三、相关测量法 Ph相关系数 2.列联相关系数 3.克拉默的V相关系数 第二节 Gamma及其他相关级序相关的测定 第三节单因方差分析与F检定 第四节积距相关与回归系数的检定 第五节非参数检定U检定与H检定 第六节总结 两变项的测量层次相关测量法(PRE)假设的检定 Ll-V 卡方检定 「定类一一定序 Z检定或t检定 定类一—定距 E F检定或t检定 定序一一定距 定距一一定距 第九章SPSS基本应用( 第一节资料的编码与录入 、问卷编码 、数据录入 第二节数据清理 有效范围清理 二、逻辑一致性清理 数据质量抽查 第十章SPSS基本应用(二) 第一节单变量描述统计 第二节双变量相关统计 第三节子总体平均值比较 第四节数据转化与调整 第五节统计图制作
三、多个均值的差异 第三节 单百分率与百分率差异 一、单百分率 二、两个百分率的差异 三、多个百分率的差异 第八章 假设的检定:两个变项之相关 第一节 卡方检定及其相关测量法 一、卡方检定公式 二、适用条件 三、相关测量法 1. Phi 相关系数 2. 列联相关系数 3. 克拉默的 V 相关系数 第二节 Gamma 及其他相关级序相关的测定 第三节 单因方差分析与 F 检定 第四节 积距相关与回归系数的检定 第五节 非参数检定 U 检定与 H 检定 第六节 总结 两变项的测量层次 相关测量法(PRE) 假设的检定 定类——定类 λ, Tau-y 卡方检定 定类——定序 定序——定序 G,dy Z 检定或 t 检定 定类——定距 E F 检定或 t 检定 定序——定距 定距——定距 r,b 第九章 SPSS 基本应用(一) 第一节 资料的编码与录入 一、问卷编码 二、数据录入 第二节 数据清理 一、有效范围清理 二、逻辑一致性清理 三、数据质量抽查 第十章 SPSS 基本应用(二) 第一节 单变量描述统计 第二节 双变量相关统计 第三节 子总体平均值比较 第四节 数据转化与调整 第五节 统计图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