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鞭毛虫 鞭毛虫隶属于肉足鞭毛门( Phylum Sarcomastigophora)的动鞭纲 ( Class Zoomastigophorea),以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有一根或多根 鞭毛。某些种类有阿米巴型,可有或无鞭毛。种类繁多,分布很广, 生活方式多种多样。营寄生生活的鞭毛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消化道、 泌尿道、血液及组织内。生活过程以分裂法繁殖。有些种类尚可形成 包囊 寄生人体的鞭毛虫常见的有十余种,其中利什曼原虫、锥虫、蓝 氏贾第鞭毛虫及阴道毛滴虫对人体危害较大 第一节杜氏利什曼原虫 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spp)属于动基体目( Order Kinetoplastida),锥虫亚目( Suborder Trypanosomatina),锥虫科( family 7 ypanasomatidae),利什曼属( Genus leishmania)。生活史有前鞭毛 体( promastigote)及无鞭毛体( amastigote)两个时期,前者寄生于 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脊椎动物的单核巨噬细胞 内,通过白蛉传播。 由利什曼原虫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称利什曼病( leishmaniasis) 利什曼病广泛分布在亚、欧、非、拉美等洲的许多国家。是对人体危 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据TDR(1989)估计全球患病人数在1 千2百万以上,每年有4百万新感染病例出现;1998年死于本病的 人数为42万人。根据临床损害组织不同,利什曼病可分为三种不同 类型:①内脏利什曼病( visceral leishmaniasis,VL),在印度,患者皮 PAGE 2
PAGE 2 第七章 鞭毛虫 鞭毛虫隶属于肉足鞭毛门(Phylum Sarcomastigophora)的动鞭纲 (Class Zoomastigophorea),以鞭毛作为运动细胞器,有一根或多根 鞭毛。某些种类有阿米巴型,可有或无鞭毛。种类繁多,分布很广, 生活方式多种多样。营寄生生活的鞭毛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消化道、 泌尿道、血液及组织内。生活过程以分裂法繁殖。有些种类尚可形成 包囊。 寄生人体的鞭毛虫常见的有十余种,其中利什曼原虫、锥虫、蓝 氏贾第鞭毛虫及阴道毛滴虫对人体危害较大。 第一节 杜氏利什曼原虫 利 什 曼 原 虫 ( Leishmania spp ) 属 于 动 基 体 目 ( Order Kinetoplastida),锥虫亚目(Suborder Trypanosomatina),锥虫科(Family Trypanasomatidae),利什曼属(Genus Leishmania)。生活史有前鞭毛 体(promastigote)及无鞭毛体(amastigote)两个时期,前者寄生于 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脊椎动物的单核巨噬细胞 内,通过白蛉传播。 由利什曼原虫感染而引起的疾病,称利什曼病(leishmaniasis)。 利什曼病广泛分布在亚、欧、非、拉美等洲的许多国家。是对人体危 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据 TDR(1989)估计全球患病人数在 1 千 2 百万以上,每年有 4 百万新感染病例出现;1998 年死于本病的 人数为 4.2 万人。根据临床损害组织不同,利什曼病可分为三种不同 类型:①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VL),在印度,患者皮
肤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称( kala-azar),即黑热病,由杜 氏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donovani( Laveran&. Mesnil,1903) Ros1903]侵害内脏器官(如脾、肝、骨髓等)而致病,如未得到及 时治疗,常可致死。②粘膜皮肤利什曼病( mucocutaneous leishmaniasis, MCL),由巴西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braziliensis vianna,1911)所 致。原虫寄生于皮肤内引起皮肤病变,也可经淋巴或血液侵入鼻咽部 粘膜内,可致粘膜病变。严重者鼻中隔、甚至喉和气管的软骨也有损 伤。分布于中、南美洲,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苏丹也有病例报告。③ 皮肤利什曼病( cutaneous leishmaniasis、CL),流行于非洲、拉丁美洲、 西南亚、地中海盆地和前苏联部分地区。由热带利什曼原虫 [ Leishmania tropica( wright1903)Luhe,1906]和墨西哥利什曼原虫 [ Leishmania mexicana( biagi1953) Garnham,1962]所致。热带利什曼原 虫又可分为两个独立的亚种,即硕大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major) 与热带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tropica),两个亚种在形态上,临床 表现及流行病学上各有特点。我国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 【形态】 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的形态与结构均无明显差别,在其生活史中 由于宿主和环境的不同,有无鞭毛体和前鞭毛体两种不同的形态。 图7-1杜氏利什曼原虫 1.无鞭毛体( amastigote)通常称利杜体( Leishman- Donovan body, LD body),寄生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吞噬细胞内。虫体很小, 卵圆形,大小29~57×18~40μm。瑞氏染液染色后,原虫细胞质 呈淡蓝或淡红色。内有一个较大而明显的圆形核,呈红色或淡紫色 动基体( kinetoplast)位于核旁,着色较深,细小、杆状。易于与其他原 虫相区别。在更高倍数放大时,可见虫体前端从颗粒状的基体( basal PAGE 2
PAGE 2 肤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故称(kala-azar),即黑热病,由杜 氏 利 什 曼 原 虫 [Leishmania donovani (Laveran&. Mesnil,1903) Ross,1903]侵害内脏器官(如脾、肝、骨髓等)而致病,如未得到及 时治疗,常可致死。②粘膜皮肤利什曼病(mucocutaneous leishmaniasis, MCL),由巴西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braziliensis Vianna,1911)所 致。原虫寄生于皮肤内引起皮肤病变,也可经淋巴或血液侵入鼻咽部 粘膜内,可致粘膜病变。严重者鼻中隔、甚至喉和气管的软骨也有损 伤。分布于中、南美洲,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和苏丹也有病例报告。③ 皮肤利什曼病(cutaneous leishmaniasis,CL),流行于非洲、拉丁美洲、 西南亚、地中海盆地和前苏联部分地区。由热带利什曼原虫 [Leishmania tropica(wright,1903),Luhe,1906]和墨西 哥利什 曼原虫 [Leishmania mexicana(biagi,1953)Garnham,1962]所致。热带利什曼原 虫又可分为两个独立的亚种,即硕大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major) 与热带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tropica),两个亚种在形态上,临床 表现及流行病学上各有特点。我国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 【形态】 不同种株利什曼原虫的形态与结构均无明显差别,在其生活史中 由于宿主和环境的不同,有无鞭毛体和前鞭毛体两种不同的形态。 1.无鞭毛体(amastigote) 通常称利杜体(Leishman-Donovan body, LD body),寄生于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吞噬细胞内。虫体很小, 卵圆形,大小 2.9~5.7×1.8~4.0μm。瑞氏染液染色后,原虫细胞质 呈淡蓝或淡红色。内有一个较大而明显的圆形核,呈红色或淡紫色。 动基体(kinetoplast)位于核旁,着色较深,细小、杆状。易于与其他原 虫相区别。在更高倍数放大时,可见虫体前端从颗粒状的基体(basal 图 7-1 杜氏利什曼原虫
body)发出一根丝体( rhizoplast)。基体及根丝体在普通显微镜下难 以区分。 在透射电镜下,虫体由内外两层表膜包被。每一层为一个单位膜 在内层表膜下有排列整齐的管状纤维,称为膜下微管( subpellicular microtubule)。微管数目、直径、间距等在种、株鉴定上有一定意义 虫体前端的表膜向内凹陷,形成一袋状腔,称为鞭毛袋,内有一根短 的鞭毛(即光镜下的根丝体)。基体为中空圆形。动基体为腊肠状, 其内有一束与长轴平行的纤丝,该纤丝由DNA组成。其它线粒体呈 泡状或管状,内有少数排列不整齐的板状嵴。类脂体圆形或卵圆形。 内质网不发达呈管状或泡状。核一个,卵圆形,大小约15×10um 核膜两层,可见核孔。核仁1~2个。 (图7—2)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超微结构图 2.前鞭毛体( promastigote)寄生于白岭消化道。成熟的虫体 呈梭形或长梭形,前端有一根伸出体外的鞭毛,为虫体运动器官。虫 体大小为143~20×15~18um,核位于虫体中部,动基体在前部。 基体在动基体之前,鞭毛即由此发出。活的前鞭毛体运动活泼,鞭毛 不停地摆动,常以虫体前端聚集成团,排列成菊花状。体外培养有时 也可见到粗短形前鞭毛体和梭形前鞭毛体,这与不同的发育程度有关 (图7-2) 透射电镜可见虫体前端有一袋状凹陷的鞭毛袋,内有鞭毛。 鞭毛表面有薄膜两层。鞭毛的横切面上有9对周围纤维和两根中央纤 维,它们都与基体相连。动基体与核的超微结构与无鞭毛体相似。 利什曼原虫的DNA及核外DNA,后者占DNA总量的10~25%, 主要集中在动基体内,故称KDNA。它是动基体目( Kinetop lastida) 原虫特有的线粒体DNA,是由许多微环( minicircle)和少数大环 PAGE 2
PAGE 2 body)发出一根丝体(rhizoplast)。基体及根丝体在普通显微镜下难 以区分。 在透射电镜下,虫体由内外两层表膜包被。每一层为一个单位膜。 在内层表膜下有排列整齐的管状纤维,称为膜下微管(subpellicular microtubule)。 微管数目、直径、间距等在种、株鉴定上有一定意义。 虫体前端的表膜向内凹陷,形成一袋状腔,称为鞭毛袋,内有一根短 的鞭毛(即光镜下的根丝体)。基体为中空圆形。动基体为腊肠状, 其内有一束与长轴平行的纤丝,该纤丝由 DNA 组成。其它线粒体呈 泡状或管状,内有少数排列不整齐的板状嵴。类脂体圆形或卵圆形。 内质网不发达呈管状或泡状。核一个,卵圆形,大小约 1.5×1.0μm。 核膜两层,可见核孔。核仁 1~2 个。 2.前鞭毛体(promastigote) 寄生于白岭消化道。成熟的虫体 呈梭形或长梭形,前端有一根伸出体外的鞭毛,为虫体运动器官。虫 体大小为 14.3~20×1.5~1.8μm,核位于虫体中部,动基体在前部。 基体在动基体之前,鞭毛即由此发出。活的前鞭毛体运动活泼,鞭毛 不停地摆动,常以虫体前端聚集成团,排列成菊花状。体外培养有时 也可见到粗短形前鞭毛体和梭形前鞭毛体,这与不同的发育程度有关 (图 7-2)。 透射电镜可见虫体前端有一袋状凹陷的鞭毛袋,内有鞭毛。 鞭毛表面有薄膜两层。鞭毛的横切面上有 9 对周围纤维和两根中央纤 维,它们都与基体相连。动基体与核的超微结构与无鞭毛体相似。 利什曼原虫的DNA 及核外DNA,后者占DNA 总量的10~25%, 主要集中在动基体内,故称 K-DNA。它是动基体目(Kinetoplastida) 原虫特有的线粒体 DNA,是由许多微环(minicircle)和少数大环 (图 7-2)杜氏利什曼原虫无鞭毛体超微结构图
( maxicircle)所组成的网状结构。微环容易分离、提纯,且有不同 属、种甚至株DNA序列同源性的差异。如 Southern杂交试验显示, 同株原虫微环之间同源性大;冋种异株微环间,同源性较前者为小; 不同种之间只有部分同源;而不同属微环间,则只有少数同源序列, 即仅13对碱基序列同源。分析k-DNA微环的DNA序列的同源性, 为从本质上区分利什曼原虫不同的种、株,提供了新手段。 【生活史】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需要两个宿主即白蛉和人或哺乳动物。 1.在白蛉体内发育当雌性白蛉叮剌病人或受感染的动物宿主 时,血液或皮肤内含无鞭毛体的巨噬细胞被吸入胃内,经24小时, 无鞭毛体发育为早期前鞭毛体。此时虫体呈卵圆形,鞭毛也开始伸出 体外。48小时后发育为粗短的前鞭毛体或梭形前鞭毛体,体形从卵 圆形逐渐变为宽梭形或长度超过宽度3倍的梭形,此时鞭毛亦由短变 长。第3、4天出现大量成熟前鞭毛体,长113~15.9μm(有时可达 20μm),活动力明显加强,并以纵二分裂法繁殖。在数量剧增的同 时,虫体逐渐向白蛉前胃、食道和咽部移动。一周后具感染力的前鞭 毛体大量聚集在口腔及喙。当白蛉叮剌健康人时,前鞭毛体随白蛉唾 液进入人体。在离体培养中可见前鞭毛体分裂繁殖是从原鞭毛附近伸 出一根新的鞭毛开始,虫体逐渐变粗短,长度仅为宽的1~2倍。有 的虫体先从前端开始纵裂,继之后端也出现裂隙,虫体在中部断裂为 两个虫体。也有虫体从前向后顺序裂开,最后在后端断裂为两个虫体 分裂后虫体逐渐变长呈梭形 2.在人体内发育感染有前鞭毛体的雌性白蛉叮刺人体吸血时, 前鞭毛体随白蛉分泌的唾液进入人体的皮下组织。一部分前鞭毛体可 被多核白细胞吞噬消灭;一部分则进入巨噬细胞。原虫进入巨噬细胞 PAGE 2
PAGE 2 (maxicircle)所组成的网状结构。微环容易分离、提纯,且有不同 属、种甚至株 DNA 序列同源性的差异。如 Southern 杂交试验显示, 同株原虫微环之间同源性大;同种异株微环间,同源性较前者为小; 不同种之间只有部分同源;而不同属微环间,则只有少数同源序列, 即仅 13 对碱基序列同源。分析 k-DNA 微环的 DNA 序列的同源性, 为从本质上区分利什曼原虫不同的种、株,提供了新手段 。 【生活史】 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需要两个宿主即白蛉和人或哺乳动物。 1.在白蛉体内发育 当雌性白蛉叮剌病人或受感染的动物宿主 时,血液或皮肤内含无鞭毛体的巨噬细胞被吸入胃内,经 24 小时, 无鞭毛体发育为早期前鞭毛体。此时虫体呈卵圆形,鞭毛也开始伸出 体外。48 小时后发育为粗短的前鞭毛体或梭形前鞭毛体,体形从卵 圆形逐渐变为宽梭形或长度超过宽度 3 倍的梭形,此时鞭毛亦由短变 长。第 3、4 天出现大量成熟前鞭毛体,长 11.3~15.9μm(有时可达 20μm),活动力明显加强,并以纵二分裂法繁殖。在数量剧增的同 时,虫体逐渐向白蛉前胃、食道和咽部移动。一周后具感染力的前鞭 毛体大量聚集在口腔及喙。当白蛉叮剌健康人时,前鞭毛体随白蛉唾 液进入人体。在离体培养中可见前鞭毛体分裂繁殖是从原鞭毛附近伸 出一根新的鞭毛开始,虫体逐渐变粗短,长度仅为宽的 1~2 倍。有 的虫体先从前端开始纵裂,继之后端也出现裂隙,虫体在中部断裂为 两个虫体。也有虫体从前向后顺序裂开,最后在后端断裂为两个虫体。 分裂后虫体逐渐变长呈梭形。 2.在人体内发育 感染有前鞭毛体的雌性白蛉叮刺人体吸血时, 前鞭毛体随白蛉分泌的唾液进入人体的皮下组织。一部分前鞭毛体可 被多核白细胞吞噬消灭;一部分则进入巨噬细胞。原虫进入巨噬细胞
后,逐渐变圆,失去其鞭毛的体外部分,向无鞭毛体期转化。此时巨 噬细胞内形成含虫空泡。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不但可以存活,且能 进行分裂繁殖。电镜观察可见无鞭毛体分裂从新鞭毛轴丝形成和动基 体DNA纤丝伸长开始,以后DNA纤丝出现裂隙,继之细胞核分裂, 虫体一侧表膜出现凹陷,新膜下微管和表膜先后形成,并向细胞内伸 入,包绕两个分裂的虫体,完成细胞分裂。无鞭毛体的大量繁殖,最 终巨噬细胞破裂。游离的无鞭毛体又进入其他巨噬细胞,重复上述增 殖过程(图7-3) (图7-3)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 利什曼原虫入侵巨噬细胞的机制近年来体外试验硏究证明利 什曼原虫首先粘附于巨噬细胞,再进入该细胞内。粘附的途径可分为 二种:一种为配体一受体结合途径,一种为前鞭毛体吸附的抗体和补 体与巨噬细胞表面的F或C受体结合途径。在调整或封闭这些受体 后,可大大减少前鞭毛体与巨噬细胞的结合。粘附后原虫则随巨噬细 胞的吞噬活动而进入巨噬细胞。前鞭毛体的能动性只増加接触机会, 并非它主动入侵巨噬细胞。受感染的巨噬细胞表面,有利什曼原虫抗 原存在。前鞭毛体质膜中的分子量为63KDa糖蛋白(GP63)系多种 利什曼原虫表面抗原的主要成分。GP63具有部分保护作用。用GP63 脂化后免疫动物,使宿主获得免疫力,可抵抗利什曼原虫的感染。他 进一步研究这种免疫保护作用产生的抗原结构基础发现,GP63是巨 噬细胞上Cυ受体的配体,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可通过GP63多肽链 上的 Arg-Gly-Asp即所谓的“粘性”序列与巨噬细胞上C3b结合,从 而介导前鞭毛体入侵巨噬细胞。用前鞭毛体的mRNA构建cDNA文 库,在表达性载体λst中表达,并以 kala-azar病人血清筛选,结果 获得了包含GP63基因的克隆。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还可从体表脱落 PAGE 2
PAGE 2 后,逐渐变圆,失去其鞭毛的体外部分,向无鞭毛体期转化。此时巨 噬细胞内形成含虫空泡。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不但可以存活,且能 进行分裂繁殖。电镜观察可见无鞭毛体分裂从新鞭毛轴丝形成和动基 体 DNA 纤丝伸长开始,以后 DNA 纤丝出现裂隙,继之细胞核分裂, 虫体一侧表膜出现凹陷,新膜下微管和表膜先后形成,并向细胞内伸 入,包绕两个分裂的虫体,完成细胞分裂。无鞭毛体的大量繁殖,最 终巨噬细胞破裂。游离的无鞭毛体又进入其他巨噬细胞,重复上述增 殖过程(图 7-3)。 利什曼原虫入侵巨噬细胞的机制 近年来体外试验研究证明利 什曼原虫首先粘附于巨噬细胞,再进入该细胞内。粘附的途径可分为 二种:一种为配体—受体结合途径,一种为前鞭毛体吸附的抗体和补 体与巨噬细胞表面的 Fc或 C3b受体结合途径。在调整或封闭这些受体 后,可大大减少前鞭毛体与巨噬细胞的结合。粘附后原虫则随巨噬细 胞的吞噬活动而进入巨噬细胞。前鞭毛体的能动性只增加接触机会, 并非它主动入侵巨噬细胞。受感染的巨噬细胞表面,有利什曼原虫抗 原存在。前鞭毛体质膜中的分子量为 63KDa 糖蛋白(GP63)系多种 利什曼原虫表面抗原的主要成分。GP63 具有部分保护作用。用 GP63 脂化后免疫动物,使宿主获得免疫力,可抵抗利什曼原虫的感染。他 进一步研究这种免疫保护作用产生的抗原结构基础发现,GP63 是巨 噬细胞上 C3b受体的配体,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可通过 GP63 多肽链 上的 Arg-Gly-Asp 即所谓的“粘性”序列与巨噬细胞上 C3b结合,从 而介导前鞭毛体入侵巨噬细胞。用前鞭毛体的 mRNA 构建 cDNA 文 库,在表达性载体λgtll 中表达,并以 kala-azar 病人血清筛选,结果 获得了包含 GP63 基因的克隆。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还可从体表脱落 (图 7-3)杜氏利什曼原虫生活史
种糖耦合物,称排泄因子( excretory factor,FF)。GP63或EF能与 巨噬细胞表面结合从而侵入巨噬细胞。 两种发育阶段的转化机制有学者曾通过控制培养基成份、pH 值和培养温度在无氧培养中完成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各种发 育阶段的循环,但利什曼原虫的前鞭毛体转化为无鞭毛体的机制目前 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可能是微小环境的改变,如pH,温度等及 原虫所需营养物质和宿主对原虫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所致。实验证明, 前鞭毛体发育以27℃为宜,无鞭毛体则需要35℃环境。它们的抗原 性也有明显差异,除存在共同性区带外,它们还各有不同的期特异抗 原区带。总蛋白量、蛋白酶、核酸酶和分泌性磷酸酶以及微管蛋白均 存在较大的差异。 机体对利什曼原虫的杀伤利什曼原虫在巨噬细胞内寄生和繁 殖,其抗原可在巨噬细胞表面表达。宿主对利什曼原虫的免疫应答属 细胞免疫,其效应细胞为激活的巨噬细胞;通过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 杀伤无鞭毛体。使含有无鞭毛体的巨噬细胞坏死并清除虫体,这种现 象在皮肤利什曼病表现明显。近年研究结果,提示抗体也参与宿主对 利什曼原虫的免疫应答。 【致病】 内脏利什曼病( visceral leishmaniasis)人体感染杜氏利什曼原 虫后,经过4~7个月或最长10~11个月的潜伏期,即可出现全身性 症状和体征。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为长期不规则发热,常呈双峰热 型(上、下午各有一次高热),伴脾、肝、淋巴结肿大,消瘦、贫血, 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清丙种球蛋白明显增高,白/球蛋白比率倒 置,蛋白尿和血尿,患者常发生鼻衄和齿龈出血,晚期病人面部两颊 可出现色素沉着。由于全血细胞减少,免疫受损,易并发各种感染性 PAGE 2
PAGE 2 一种糖耦合物,称排泄因子(excretory factor,EF)。GP63 或 EF 能与 巨噬细胞表面结合从而侵入巨噬细胞。 两种发育阶段的转化机制 有学者曾通过控制培养基成份、pH 值和培养温度在无氧培养中完成墨西哥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各种发 育阶段的循环,但利什曼原虫的前鞭毛体转化为无鞭毛体的机制目前 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可能是微小环境的改变,如 pH,温度等及 原虫所需营养物质和宿主对原虫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所致。实验证明, 前鞭毛体发育以 27℃为宜,无鞭毛体则需要 35℃环境。它们的抗原 性也有明显差异,除存在共同性区带外,它们还各有不同的期特异抗 原区带。总蛋白量、蛋白酶、核酸酶和分泌性磷酸酶以及微管蛋白均 存在较大的差异。 机体对利什曼原虫的杀伤 利什曼原虫在巨噬细胞内寄生和繁 殖,其抗原可在巨噬细胞表面表达。宿主对利什曼原虫的免疫应答属 细胞免疫,其效应细胞为激活的巨噬细胞;通过细胞内产生的活性氧 杀伤无鞭毛体。使含有无鞭毛体的巨噬细胞坏死并清除虫体,这种现 象在皮肤利什曼病表现明显。近年研究结果,提示抗体也参与宿主对 利什曼原虫的免疫应答。 【致病】 内脏利什曼病(visceral leishmaniasis) 人体感染杜氏利什曼原 虫后,经过 4~7 个月或最长 10~11 个月的潜伏期,即可出现全身性 症状和体征。患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为长期不规则发热,常呈双峰热 型(上、下午各有一次高热),伴脾、肝、淋巴结肿大,消瘦、贫血, 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血清丙种球蛋白明显增高,白/球蛋白比率倒 置,蛋白尿和血尿,患者常发生鼻衄和齿龈出血,晚期病人面部两颊 可出现色素沉着。由于全血细胞减少,免疫受损,易并发各种感染性
疾病。如肺炎等,常可导致患儿死亡。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是黑热病的 另一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患者病情不断恶化,则大都在患病 后1~2年内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大量繁殖, 使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増生,从而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其中脾 肿大最为常见(95%)。由于浆细胞大量增生和患者肝功受损使患者 白蛋白生成减少,从而导致白/球蛋白的比率倒置。此外,血液中红 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都减少,这是因为患者脾功能亢进,再加上免 疫溶血,血细胞遭到大量破坏所致 患黑热病时出现免疫受损,患者不仅有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抑制, 而且对其它病原生物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能力降低,即非 特异性抑制,这可能与患者体内原虫繁殖快速,产生抗原太多,机体 处于免疫无反应状态有关 人体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无先天免疫力,黑热病多见于婴儿及儿 童。但黑热病愈后则可产生稳固的获得性免疫,能够抵抗同种利什曼 原虫的再感染。黑热病患者治愈后利什曼素皮内试验(LDT)阳性呈 一曲线,20~29年后达到高峰,以后呈下降趋势,阳性反应可保持 50余年之久,反应强度并不减弱。可见患者治愈后,可获得终身免 疫。 皮肤型黑热病( post-kala-azar dermal leishmaniasis,PKDL)部 分黑热病患者在用锑剂治疗过程中或在治愈后数年甚至十余年后可 发生皮肤黑热病,病人在面部、颈部、四肢或躯干等部位出现许多含 有利什曼原虫的皮肤结节,结节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 状,常见于面部及颈部,有的酷似瘤型麻疯。皮肤型黑热病在我国首 先在苏北发现3例,50年代至今已报道100余例。根据1988年统计, 有550%为皮肤与内脏损害同时并发,35%的病人发生在内脏病变消 PAGE 2
PAGE 2 疾病。如肺炎等,常可导致患儿死亡。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是黑热病的 另一严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患者病情不断恶化,则大都在患病 后 1~2 年内并发其他疾病而死亡。无鞭毛体在巨噬细胞内大量繁殖, 使巨噬细胞大量破坏和增生,从而导致肝、脾、淋巴结肿大,其中脾 肿大最为常见(95%)。由于浆细胞大量增生和患者肝功受损使患者 白蛋白生成减少,从而导致白/球蛋白的比率倒置。此外,血液中红 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都减少,这是因为患者脾功能亢进,再加上免 疫溶血,血细胞遭到大量破坏所致。 患黑热病时出现免疫受损,患者不仅有特异性细胞免疫的抑制, 而且对其它病原生物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反应的能力降低,即非 特异性抑制,这可能与患者体内原虫繁殖快速,产生抗原太多,机体 处于免疫无反应状态有关。 人体对杜氏利什曼原虫无先天免疫力,黑热病多见于婴儿及儿 童。但黑热病愈后则可产生稳固的获得性免疫,能够抵抗同种利什曼 原虫的再感染。黑热病患者治愈后利什曼素皮内试验(LDT)阳性呈 一曲线,20~29 年后达到高峰,以后呈下降趋势,阳性反应可保持 50 余年之久,反应强度并不减弱。可见患者治愈后,可获得终身免 疫。 皮肤型黑热病(post-kala-azar dermal leishmaniasis, PKDL) 部 分黑热病患者在用锑剂治疗过程中或在治愈后数年甚至十余年后可 发生皮肤黑热病,病人在面部、颈部、四肢或躯干等部位出现许多含 有利什曼原虫的皮肤结节,结节呈大小不等的肉芽肿,或呈暗色丘疹 状,常见于面部及颈部,有的酷似瘤型麻疯。皮肤型黑热病在我国首 先在苏北发现 3 例,50 年代至今已报道 100 余例。根据 1988 年统计, 有 55.0%为皮肤与内脏损害同时并发,35%的病人发生在内脏病变消
失多年之后,另有10%的病人既未查见内脏感染,又无黑热病病史。 淋巴结型黑热病[ ymph glands visceral leishmaniasis(LGⅤL)]无 黑热病病史,病变局限于淋巴结的内脏利什曼病又称淋巴结型黑热 病。本病在北京、新疆先后有过报道,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荒漠黑热病 疫区内较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是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 以腹股沟和股部最多见,其次是颈部、腋下和上滑车,再次是耳后, 锁骨上和腋窝处,一般如花生米和蚕豆大小,局部无明显压痛或红肿。 摘取淋巴结作连续切片常可查见利什曼原虫。患者的一般情况大多良 好,少数可有低热和乏力,肝、脾很少触及,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 本病多数患者可以自愈。 皮肤利什曼病( cutaneous leishmaniasis)皮肤利什曼病常发生皮 肤溃疡,溃疡中常有脓液流出。当溃疡发生在肘、膝及手腕关节部位 时,可使人丧失劳动力;若发生继发感染,则可并发淋巴管炎,面部 的皮肤溃疡,愈合后可残留瘢痕。在克拉玛依,皮肤利什曼病患者有 的可出现结节性痒疹样皮肤损害,皮损部位奇痒难忍,搔破后又极易 发生感染。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媒介为硕大白蛉吴氏亚种,其病原尚 有待进一步确定 【实验诊断】 1.病原检査检出病原体即可确诊。应注意与播散型组织胞浆 菌病鉴别,该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真菌。 患者有长期发烧、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等症状。其子孢子直径2 4μm,卵圆形,多累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骨髓涂片所见病原体与利 什曼原虫相似,但无动基体 (1)穿刺检查 1)涂片法以骨髓穿刺涂片法最为常用。以骼骨穿刺简便安全, PAGE 2
PAGE 2 失多年之后,另有 10%的病人既未查见内脏感染,又无黑热病病史。 淋巴结型黑热病[lymph glands visceral leishmaniasis (LGVL)] 无 黑热病病史,病变局限于淋巴结的内脏利什曼病又称淋巴结型黑热 病。本病在北京、新疆先后有过报道,在内蒙古额济纳旗荒漠黑热病 疫区内较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是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 以腹股沟和股部最多见,其次是颈部、腋下和上滑车,再次是耳后, 锁骨上和腋窝处,一般如花生米和蚕豆大小,局部无明显压痛或红肿。 摘取淋巴结作连续切片常可查见利什曼原虫。患者的一般情况大多良 好,少数可有低热和乏力,肝、脾很少触及,嗜酸性粒细胞常增多。 本病多数患者可以自愈。 皮肤利什曼病(cutaneous leishmaniasis) 皮肤利什曼病常发生皮 肤溃疡,溃疡中常有脓液流出。当溃疡发生在肘、膝及手腕关节部位 时,可使人丧失劳动力;若发生继发感染,则可并发淋巴管炎,面部 的皮肤溃疡,愈合后可残留瘢痕。在克拉玛依,皮肤利什曼病患者有 的可出现结节性痒疹样皮肤损害,皮损部位奇痒难忍,搔破后又极易 发生感染。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媒介为硕大白蛉吴氏亚种,其病原尚 有待进一步确定。 【实验诊断】 1.病原检查 检出病原体即可确诊。应注意与播散型组织胞浆 菌病鉴别,该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的真菌。 患者有长期发烧、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等症状。其子孢子直径 2~ 4μm,卵圆形,多累及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骨髓涂片所见病原体与利 什曼原虫相似,但无动基体。 (1)穿刺检查 1)涂片法 以骨髓穿刺涂片法最为常用。以骼骨穿刺简便安全
原虫检出率为80—90%。淋巴结穿刺多选肿大的淋巴结,如腹股沟 肱骨上滑车、颈淋巴结等,检出率约在46-87%。也可作淋巴结活检 脾脏穿刺检出率较高,达90.6-99.3%。但不安全,一般少用或不用。 2)培养法用无菌方法将上述穿刺物接种于NNN培养基,置 22-25℃温箱内。约1周后在培养物中若査见运动活泼的前鞭毛体, 即判为阳性结果。此法较涂片更为敏感。但需较长时间,用 Schneider 氏培养基,效果更好,3天即可出现前鞭毛体。培养中应严格无菌操 作。 3)动物接种法把穿刺物接种于易感动物(如金地鼠, BALB/c 小鼠等),1—2个月后取肝、脾作印片涂片,瑞氏染液染色镜检。 (2)皮肤活组织检査:在皮肤结节处用消毒针头刺破皮肤,取 少许组织液,或用手术刀刮取少许组织作涂片,染色镜检。 2.免疫诊断法近年来,人体寄生虫病免疫诊断的研究重点, 已从检测抗体转移到检测循环抗原。从黑热病免疫诊断研究中也显示 出后者的优越性 (1)检测血清循环抗原:单克隆抗体一抗原斑点试验 (McAb-AST),用于诊断黑热病,阳性率达9703%,假阳性02%。敏 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均好,且具有简易可行,仅需微量血清等优点, 必要时还可作定量测定。该法还具有能反映现行感染,确定是否“治 愈”,或“复发”的独特优点(胡孝素等,1989)。 (2)检测血清抗体: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SA),间接血 凝试验(ⅢA)、对流免疫电泳(C)、间接荧光试验(IF)、直接凝 集试验(DA)等均可采用。斑点- ELISA的阳性率也较高,但查抗体 方法常与其他疾病出现交叉反应,在诊断利什曼病上有其局限性。且 PAGE 2
PAGE 2 原虫检出率为 80—90%。淋巴结穿刺多选肿大的淋巴结,如腹股沟、 肱骨上滑车、颈淋巴结等,检出率约在 46—87%。也可作淋巴结活检。 脾脏穿刺检出率较高,达 90.6—99.3%。但不安全,一般少用或不用。 2)培养法 用无菌方法将上述穿刺物接种于 NNN 培养基,置 22—25℃温箱内。约 1 周后在培养物中若查见运动活泼的前鞭毛体, 即判为阳性结果。此法较涂片更为敏感。但需较长时间,用 Schneider 氏培养基,效果更好,3 天即可出现前鞭毛体。培养中应严格无菌操 作。 3)动物接种法 把穿刺物接种于易感动物(如金地鼠,BALB/c 小鼠等),1—2 个月后取肝、脾作印片涂片,瑞氏染液染色镜检。 (2)皮肤活组织检查: 在皮肤结节处用消毒针头刺破皮肤,取 少许组织液,或用手术刀刮取少许组织作涂片,染色镜检。 2.免疫诊断法 近年来,人体寄生虫病免疫诊断的研究重点, 已从检测抗体转移到检测循环抗原。从黑热病免疫诊断研究中也显示 出后者的优越性。 (1 )检测血清循环抗原: 单克隆抗体—抗原斑点试验 (McAb-AST),用于诊断黑热病,阳性率达 97.03%,假阳性 0.2%。敏 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均好,且具有简易可行,仅需微量血清等优点, 必要时还可作定量测定。该法还具有能反映现行感染,确定是否“治 愈”,或“复发”的独特优点(胡孝素等, 1989)。 (2)检测血清抗体: 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血 凝试验(IHA)、对流免疫电泳(CIE)、间接荧光试验(IF)、直接凝 集试验(DA)等均可采用。斑点-ELISA 的阳性率也较高,但查抗体 方法常与其他疾病出现交叉反应,在诊断利什曼病上有其局限性。且
抗体短期内不易消失,不宜用于疗效考核 (3)利什曼素皮内试验:该法简便易行,故较早和较广泛地应 用于黑热病流行病学调査。该法必须在病人获得痊愈后,才呈现阳性 反应,且维持时间很长,甚至终生保持阳性,故不能作为现症患者诊 断工具。但用于确定疫区与非疫区,判断流行程度,及考核防治效果, 具有一定的价值 3.分子生物学方法 (1)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黑热 病效果好,敏感性、特异性均高。国内学者采用PCR法扩增Ld种 特异性kDNA片段用于诊断黑热病,阳性率为955%(21/22),与骨 髓涂片符合率为91%(2022),全部对照均为阴性。采用逆转录一聚 合酶链反应( RT-PCR)诊断黑热病,该法较rDNA为模板的PCR法 敏感高出100倍。 (2)kDNA探针杂交法:该法敏感、特异,取材方便。采用该 法检测四川黑热病流行区T1只犬耳缘皮肤组织标本,阳性率40.8% (29/71),与骨髓涂片符合率85.9%(6171),显示该法可用于犬利 什曼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 (3) Dip-stick法:该法将免疫印迹,薄层层析和分子克隆技术 相结合,将利什曼原虫重组抗原rk39制备成 Dip-stick试纸条,用于 美洲内脏利什曼病的诊断,阳性率100%。国内采用该法检测黑热病, 显示该法简便易行、携带方便,操作易行,2~5分钟内即可得到结 果,便于推广。 【流行】 黑热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在亚洲主要流行于印度、中国、孟加 拉和尼泊尔。东非、北非、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和国家,前苏联的 PAGE 2
PAGE 2 抗体短期内不易消失,不宜用于疗效考核。 (3)利什曼素皮内试验: 该法简便易行,故较早和较广泛地应 用于黑热病流行病学调查。该法必须在病人获得痊愈后,才呈现阳性 反应,且维持时间很长,甚至终生保持阳性,故不能作为现症患者诊 断工具。但用于确定疫区与非疫区,判断流行程度,及考核防治效果, 具有一定的价值。 3.分子生物学方法 (1)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检测黑热 病效果好,敏感性、特异性均高。国内学者采用 PCR 法扩增 L.d 种 特异性 kDNA 片段用于诊断黑热病,阳性率为 95.5%(21/22),与骨 髓涂片符合率为 91%(20/22),全部对照均为阴性。采用逆转录—聚 合酶链反应(RT-PCR)诊断黑热病,该法较 rDNA 为模板的 PCR 法 敏感高出 100 倍。 (2)kDNA 探针杂交法: 该法敏感、特异,取材方便。采用该 法检测四川黑热病流行区 71 只犬耳缘皮肤组织标本,阳性率 40.8% (29/71),与骨髓涂片符合率 85.9%(61/71),显示该法可用于犬利 什曼病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 (3)Dip-stick 法: 该法将免疫印迹,薄层层析和分子克隆技术 相结合,将利什曼原虫重组抗原 rk39 制备成 Dip-stick 试纸条,用于 美洲内脏利什曼病的诊断,阳性率 100%。国内采用该法检测黑热病, 显示该法简便易行、携带方便,操作易行,2~5 分钟内即可得到结 果,便于推广。 【流行】 黑热病在世界上分布很广。在亚洲主要流行于印度、中国、孟加 拉和尼泊尔。东非、北非、欧洲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和国家,前苏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