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2014-2015学年度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六大题,18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答案一律写 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 第Ⅰ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在世界上被誉为“烹饪王国”,这是因为中国烹饪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在 古代汉语里,“烹”作“烧煮”解释,“饪”是“煮熟到适当程度”的意思。 “烹”和“饪”组合在一起,意为“烧煮熟食物”。“烹饪”一词的意思表明, 烹饪是从人类学会控制与使用火开始的。 有关烹饪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国烹饪方法是由少渐多,技艺是由简单到复杂,逐 步发展的。烹饪产生之初,人们的饮食水平极其低下,所谓的烹饪就是用火直接 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例如“烧”,与现在烹饪意义中的“烧”有所不同,它不 用任何烹饪器,直接把兽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至全熟或半熟,是一种最原始、最 简便的烹饪法。与“烧”同时的,还有“烤”,也不借助任何烹饪器。此后,又 产生了“石烙”“石烹”两种烹饪法。在陶制烹饪器出现以前,这四种烹饪法保 持了相当长的时间。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烹饪水平 有所提高,烹饪方法也逐渐增多。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炊器,这时大都已经具 备,如陶鼎、陶甑、陶釜、陶罐、陶盆之类。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住房遗址中 曾发现过灶坑,是用来做饭的。另外,在掘地为灶的同时,人们还制造出了可以 搬动的陶灶,如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陶灶,有两耳可以提拿搬动,结构科学,使用 安全,可供多人炊用。 考古发掘出的商周时期的炊器,多属蒸煮之器,可以认为,商周时期的烹饪方法 以煮蒸食物为主。郭宝钧在《中国青铜器时代》一书中,考证了商周时期的烹饪 方法,他认为:“殷周熟食之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在煮蒸二种烹饪方法 之中,煮法又产生于蒸法以前 有学者认为现在烹饪术中最重要而又常见的方法一一炒,在先秦时期尚未发明 然而,考古资料证明,炒法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1923年在河南省新郑春 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王子婴次之炒炉”,据考古工作者鉴定,就是一种专作 煎炒之用的青铜炊器,其形状类似长方盘,上面刻有“王子婴次之炒炉”。它的 质地也比较薄,很适于作煎炒使用。在先秦文献中,也不乏炒菜的记载,如《楚 辞·大招》中的“煎績矅雀,遽爽存只”,说的是在锅中放少量的油,等油热后, 将食物放入,然后翻炒至熟。与此相映证的是,在先秦的楚国区域内也相继出土 了一些可作煎炒之用的器具,如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曾出土一个炉盘,制 作十分精美讲究,盘的两边还有青铜质的环链提梁,如同现代的炒锅。另外,在 1979年4月,江西靖安也出土一件自铭为“炉盘”的铜制器具,形状和曾侯乙 炉盘大体相同,其时代比曾侯乙墓要早一百多年。这些都说明在先秦时期已出现 了专作煎炒之用的炊具,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煎炒之法进行烹饪。不过,当时的炒 法,不如现代的技艺高,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同时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 即便如此,它对后世中国烹饪技艺的发展和提高,仍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摘编自姚伟钧《中国烹饪探源》 1.下列关于中国早期“烹饪”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 2014-2015 学年度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六大题,18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答案一律写 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国在世界上被誉为“烹饪王国”,这是因为中国烹饪源远流长,技艺精湛。在 古代汉语里,“烹”作“烧煮”解释,“饪”是“煮熟到适当程度”的意思。 “烹”和“饪”组合在一起,意为“烧煮熟食物”。“烹饪”一词的意思表明, 烹饪是从人类学会控制与使用火开始的。 有关烹饪的考古资料证明,中国烹饪方法是由少渐多,技艺是由简单到复杂,逐 步发展的。烹饪产生之初,人们的饮食水平极其低下,所谓的烹饪就是用火直接 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例如“烧”,与现在烹饪意义中的“烧”有所不同,它不 用任何烹饪器,直接把兽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至全熟或半熟,是一种最原始、最 简便的烹饪法。与“烧”同时的,还有“烤”,也不借助任何烹饪器。此后,又 产生了“石烙”“石烹”两种烹饪法。在陶制烹饪器出现以前,这四种烹饪法保 持了相当长的时间。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烹饪水平 有所提高,烹饪方法也逐渐增多。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炊器,这时大都已经具 备,如陶鼎、陶甑、陶釜、陶罐、陶盆之类。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住房遗址中, 曾发现过灶坑,是用来做饭的。另外,在掘地为灶的同时,人们还制造出了可以 搬动的陶灶,如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陶灶,有两耳可以提拿搬动,结构科学,使用 安全,可供多人炊用。 考古发掘出的商周时期的炊器,多属蒸煮之器,可以认为,商周时期的烹饪方法 以煮蒸食物为主。郭宝钧在《中国青铜器时代》一书中,考证了商周时期的烹饪 方法,他认为:“殷周熟食之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在煮蒸二种烹饪方法 之中,煮法又产生于蒸法以前。 有学者认为现在烹饪术中最重要而又常见的方法——炒,在先秦时期尚未发明。 然而,考古资料证明,炒法至迟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1923 年在河南省新郑春 秋时期的墓葬中出土的“王子婴次之炒炉”,据考古工作者鉴定,就是一种专作 煎炒之用的青铜炊器,其形状类似长方盘,上面刻有“王子婴次之炒炉”。它的 质地也比较薄,很适于作煎炒使用。在先秦文献中,也不乏炒菜的记载,如《楚 辞·大招》中的“煎鰿臛雀,遽爽存只”,说的是在锅中放少量的油,等油热后, 将食物放入,然后翻炒至熟。与此相映证的是,在先秦的楚国区域内也相继出土 了一些可作煎炒之用的器具,如 1978 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曾出土一个炉盘,制 作十分精美讲究,盘的两边还有青铜质的环链提梁,如同现代的炒锅。另外,在 1979 年 4 月,江西靖安也出土一件自铭为“炉盘”的铜制器具,形状和曾侯乙 炉盘大体相同,其时代比曾侯乙墓要早一百多年。这些都说明在先秦时期已出现 了专作煎炒之用的炊具,人们已经开始运用煎炒之法进行烹饪。不过,当时的炒 法,不如现代的技艺高,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同时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 即便如此,它对后世中国烹饪技艺的发展和提高,仍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摘编自姚伟钧《中国烹饪探源》) 1. 下列关于中国早期“烹饪”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烹饪只能出现于人类学会控制与使用火之后,根据“烹饪”在古汉语里的意 思,对火的控制与使用是烹饪产生的前提。 B.作为一种烹饪法,“烧”最初是直接把兽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至全熟或半熟, 这与现在烹饪意义中的“烧”并不完全相同。 C.在烹饪产生之初,不管是“烧”“烤”还是“石烙”“石烹”,都不借助任何 烹饪器,而直接用火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 D.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炊器多已具备,并产生了坑灶和陶灶, 可见当时烹饪水平的提高和方法的增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郭宝钧认为殷周时期烹饪方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其原因恐怕是考古发 掘出的殷周时期的炊器多属蒸煮之器。 B.1923年在河南新郑出土的青铜炊器“王子婴次之炒炉”,是证明炒法至迟在 春秋时期就已出现这一结论的重要依据 C.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和江西靖安出土的两件炉盘表明,《楚辞·大招》中“煎鲼 攉雀,遽爽存只”的记载确有其事。 D.炒法虽然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技艺不如现代的高,因为当时煎和炒之间没 有严格的区别,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陶制烹饪器出现前,应只有“烧”“烤”“石烙”“石烹”四种烹饪法,其它 烹饪法是陶制烹饪器产生后才出现的 B.烹饪水平的提高、烹饪方法的增多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新石器时代如 此,先秦的其它时期应该也是如此。 C.在不断提高的烹饪水平的推动下,先秦时期的炊器,经历了从无到有、种类由 少到多、制作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D.有学者错误认为炒法在先秦时期尚未发明,这可能是他没有见到能证明炒法在 先秦时期已经出现的相关考古资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原涉,字巨先。祖父武帝时以豪桀自阳翟徙茂陵。涉父哀帝时为南阳太守。天下 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时又少行三年 丧者。及涉父死,让还南阳赙送,行丧冢庐三年,由是显名京师。为大司徒史 丹举能治剧,为谷口令,时年二十余。谷口闻其名,不言而治。专以振施贫穷赴 人之急为务。人尝置酒请涉,涉入里门,客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里宅者,涉即 往候。叩门,家哭,涉因入吊,问以丧事。家无所有,涉曰:“但洁扫除沐浴, 待涉。”还至主人,对宾客叹息曰:“人亲卧地不收,涉何心乡此!愿撤去酒食。 宾客争问所当得,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 付诸客。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皆会。涉亲阅视己,谓主人:“愿受赐矣 既共饮食,涉独不饱,乃载棺物,从宾客往至丧家,为棺敛劳俫毕葬。其周急 待人如此。遺奴至市买肉,奴乘涉气与屠争言,斫伤屠者,亡。是时,茂陵守令 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知涉名豪,欲以示众厉俗,遺两吏胁守涉, 至日中,奴不出,吏欲便杀涉去。涉迫窘不知所为。会涉所与期上冢者车数十乘 到,皆诸豪也,共说尹公,尹公不听,诸豪则曰:“原巨先奴犯法不得,使肉袒 自缚,诣廷门谢罪,于君威已足矣。”尹公许之。涉如言谢,复服遣去。更始西
A.烹饪只能出现于人类学会控制与使用火之后,根据“烹饪”在古汉语里的意 思,对火的控制与使用是烹饪产生的前提。 B.作为一种烹饪法,“烧”最初是直接把兽肉或植物放入火中烧至全熟或半熟, 这与现在烹饪意义中的“烧”并不完全相同。 C.在烹饪产生之初,不管是“烧”“烤”还是“石烙”“石烹”,都不借助任何 烹饪器,而直接用火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 D.在新石器时代,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简单炊器多已具备,并产生了坑灶和陶灶, 可见当时烹饪水平的提高和方法的增多。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郭宝钧认为殷周时期烹饪方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其原因恐怕是考古发 掘出的殷周时期的炊器多属蒸煮之器。 B.1923 年在河南新郑出土的青铜炊器“王子婴次之炒炉”,是证明炒法至迟在 春秋时期就已出现这一结论的重要依据。 C.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和江西靖安出土的两件炉盘表明,《楚辞·大招》中“煎鰿 臛雀,遽爽存只”的记载确有其事。 D.炒法虽然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技艺不如现代的高,因为当时煎和炒之间没 有严格的区别,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一项是 A.陶制烹饪器出现前,应只有“烧”“烤”“石烙”“石烹”四种烹饪法,其它 烹饪法是陶制烹饪器产生后才出现的。 B.烹饪水平的提高、烹饪方法的增多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的,新石器时代如 此,先秦的其它时期应该也是如此。 C.在不断提高的烹饪水平的推动下,先秦时期的炊器,经历了从无到有、种类由 少到多、制作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D.有学者错误认为炒法在先秦时期尚未发明,这可能是他没有见到能证明炒法在 先秦时期已经出现的相关考古资料。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原涉,字巨先。祖父武帝时以豪桀自阳翟徙茂陵。涉父哀帝时为南阳太守。天下 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产业。时又少行三年 丧者。及涉父死,让还南阳赙①送,行丧冢庐三年,由是显名京师。为大司徒史 丹举能治剧,为谷口令,时年二十余。谷口闻其名,不言而治。专以振施贫穷赴 人之急为务。人尝置酒请涉,涉入里门,客有道涉所知母病避疾在里宅者,涉即 往候。叩门,家哭,涉因入吊,问以丧事。家无所有,涉曰:“但洁扫除沐浴, 待涉。”还至主人,对宾客叹息曰:“人亲卧地不收,涉何心乡此!愿撤去酒食。” 宾客争问所当得,涉乃侧席而坐,削牍为疏,具记衣被棺木,下至饭含之物,分 付诸客。诸客奔走市买,至日昳②皆会。涉亲阅视已,谓主人:“愿受赐矣。” 既共饮食,涉独不饱,乃载棺物,从宾客往至丧家,为棺敛劳俫③毕葬。其周急 待人如此。遣奴至市买肉,奴乘涉气与屠争言,斫伤屠者,亡。是时,茂陵守令 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知涉名豪,欲以示众厉俗,遣两吏胁守涉。 至日中,奴不出,吏欲便杀涉去。涉迫窘不知所为。会涉所与期上冢者车数十乘 到,皆诸豪也,共说尹公,尹公不听,诸豪则曰:“原巨先奴犯法不得,使肉袒 自缚,诣廷门谢罪,于君威已足矣。”尹公许之。涉如言谢,复服遣去。更始西
屏将军申徒建请涉与相见,大重之。故茂陵令尹公坏涉冢舍者为建主簿,涉本不 怨也。涉从建所出,尹公故遮拜涉,谓曰:“易世矣,宜勿复相怨!”涉曰:“尹 君,何一鱼肉涉也!”涉用是怒,使客刺杀主簿。涉欲亡去,申徒建内恨耻之 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宾客通言,令涉自系狱谢 建许之。宾客车数十乘共送涉至狱。建遣兵道徼取涉于车上,送车分散驰,遂斩 涉,悬之长安市。 (节选自《汉书·原涉传》) 【注】①赙(fu):送财物助人办丧事。②昳(die):太阳偏西。③劳俫: 劝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但洁扫除沐浴 除:台阶 B.涉何心乡此 乡:面对 C.其周急待人如此周:周济。 D.欲以示众厉俗厉:勉励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 产业/ B.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 产业/ C.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 产业/ D.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 产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涉重视传统,恪守孝道。他父亲去世,他拒绝了南阳郡人送的丧葬 费用,依古礼为父亲守丧服孝三年,当时少有守丧三年的,因此在京师有了名气 B.原涉有同情心,能急人之难。他听说朋友母亲生病,当即前去看望 得知病人已去世,家贫无法安葬,便让人置办丧葬用品,使丧事妥善办理。 C.原涉因家奴惹祸,招来麻烦。他的家奴买肉时与屠夫发生争吵,砍伤 屠夫,致其死亡,茂陵守令尹公因此大为气愤,要拿他治罪,使他处境窘迫 D.原涉因旧怨杀人,终遭杀身之祸。他与申徒建的主簿尹公有旧怨, 怒之下让人杀了尹公,申徒建用欺骗手段同意他自首,却派兵将他逮捕并杀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 (2)申徒建内恨耻之,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瑞鹧鸪 辛弃疾 期思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不是长卿终慢世,只缘多病又非才。 【注】①期思:地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罢官后的辛弃疾长期闲居并终老于此 ②长卿慢世: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字长卿。慢世:傲世,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世
屏将军申徒建请涉与相见,大重之。故茂陵令尹公坏涉冢舍者为建主簿,涉本不 怨也。涉从建所出,尹公故遮拜涉,谓曰:“易世矣,宜勿复相怨!”涉曰:“尹 君,何一鱼肉涉也!”涉用是怒,使客刺杀主簿。涉欲亡去,申徒建内恨耻之, 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宾客通言,令涉自系狱谢, 建许之。宾客车数十乘共送涉至狱。建遣兵道徼取涉于车上,送车分散驰,遂斩 涉,悬之长安市。 (节选自《汉书·原涉传》) 【注】①赙(fù):送财物助人办丧事。②昳(dié):太阳偏西。③劳俫: 劝勉。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但洁扫除沐浴 除:台阶。 B. 涉何心乡此 乡:面对。 C.其周急待人如此 周:周济。 D.欲以示众厉俗 厉:勉励。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 产业/ B.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 产业/ C.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 产业/ D.天下殷富/大郡二千石列官/赋敛送葬/皆千万以上/妻子通共受之/以定 产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原涉重视传统,恪守孝道。他父亲去世,他拒绝了南阳郡人送的丧葬 费用,依古礼为父亲守丧服孝三年,当时少有守丧三年的,因此在京师有了名气。 B.原涉有同情心,能急人之难。他听说朋友母亲生病,当即前去看望, 得知病人已去世,家贫无法安葬,便让人置办丧葬用品,使丧事妥善办理。 C.原涉因家奴惹祸,招来麻烦。他的家奴买肉时与屠夫发生争吵,砍伤 屠夫,致其死亡,茂陵守令尹公因此大为气愤,要拿他治罪,使他处境窘迫。 D.原涉因旧怨杀人,终遭杀身之祸。他与申徒建的主簿尹公有旧怨,一 怒之下让人杀了尹公,申徒建用欺骗手段同意他自首,却派兵将他逮捕并杀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是时,茂陵守令尹公新视事,涉未谒也,闻之大怒。 (2)申徒建内恨耻之,阳言:“吾欲与原巨先共镇三辅,岂以一吏易之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瑞鹧鸪 辛弃疾 期思①溪上日千回,樟木桥边酒数杯。人影不随流水去,醉颜重带少年来。 疏蝉响涩林逾静,冷蝶飞轻菊半开。不是长卿终慢世②,只缘多病又非才。 【注】①期思:地名,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罢官后的辛弃疾长期闲居并终老于此。 ②长卿慢世:汉代辞赋大家司马相如字长卿。慢世:傲世,以傲慢的态度对待世 事
8.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罢官后怎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6分) 9.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揭示一个国家灭亡原因 的两句是 (2)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两句,用比喻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 表达作者内心的怅惘之情。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两句表现了刘裕当 年率军北伐收复失地时的英雄气概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的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封信 周海亮 牛筋老汉对春草说:妮,我说,你写。写得漂亮些。 大虎,你这一走,两年多没有回来。好几次想写封信给你,但是春妮不在 春妮不在,村里就没有识字的人了。秀兰、羊娃、小崽、天来、秋菊、高梁,他 们都打工去了。你二叔、三叔、田哥,还有强子,也都打工去了。大虎,村子里 只剩下了老头老太太,村子里快没人啦……大虎,听爹一句话,如果城里不好混 你就回来。我和你娘侍弄二十多亩地,老胳膊老腿的,老是顾不过来。你娘身体 还不好,这几年,风湿病好像严重了。去年我和你娘又承包了十二亩果园,新栽 的果树,疯长。明年就能挂果,如果年头好,应该能收入不少……大虎,本来我 和你娘希望你能留在城里,可是前年你回来过年,垂头丧气的,脸色蜡黄,就知 道你在城里没少受罪。大虎,你到底图城里什么呢?咱村里人到底图城里什么 呢?住的不如咱农村的狗窝,吃的不如咱农村的狗食,空气比咱农村的茅坑都难 闻,又像狗一样遭城里人的白眼,图什么呢?咱农村虽然还不富,但总还能吃得 饱饭,穿得暖衣,再肯出把力气的话,很快就能在村里起几间大瓦房……大虎, 留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咱村都快成空村啦。地没有人种,房子没有人住,满山 的野菜和蘑菇没人采,看着心痛啊!……大虎,你也不小了,不能再耽误了。如 果你回来,老老实实守着家,守着我和你妈,娶个媳妇,生个娃,安安稳稳过日 子,不挺好?春草娘前几天给春草介绍了一个小伙子,米家屯的,人长得虽然 般,可是有力气,能干活,家里五间大瓦房,早起了。你说,如果你回来,咱也 起五间大瓦房,谁还敢小看咱?……大虎,爹的话,你考虑考虑,如果想回来, 就提前回个信……大虎,信是我让春草写的,她向我保证,我怎么说,她怎么写, 个字都不会差……大虎,要麦收了,一天比一天热,你在外面,别太累,多喝 水……大虎,我和你娘都挺想你… 春草对牛筋老汉说:伯,我在写呢。你怎么说,我怎么写。 大虎,你这一走,两年多没有回来。好几次想写封信给你,可是你爹不告诉 我地址。干你们那一行,风吹日晒,工作地点隔几个月一变,想给你写封信,也 那么难。你走以后,秀兰、羊娃、小崽、天来、秋菊、高梁,他们都打工去了。 大虎,村子里只剩下老头老太太,村子里快没有人啦……大虎,我不想呆在村子
8.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罢官后怎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6 分) 9.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是怎样表达的?请简要分析。(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揭示一个国家灭亡原因 的两句是:“ , ”。 (2)李商隐《锦瑟》一诗中的“ , ”两句,用比喻创设出无比美妙的意境, 表达作者内心的怅惘之情。 (3)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 , ”两句表现了刘裕当 年率军北伐收复失地时的英雄气概。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的大题内的 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一封信 周海亮 牛筋老汉对春草说:妮,我说,你写。写得漂亮些。 大虎,你这一走,两年多没有回来。好几次想写封信给你,但是春妮不在。 春妮不在,村里就没有识字的人了。秀兰、羊娃、小崽、天来、秋菊、高梁,他 们都打工去了。你二叔、三叔、田哥,还有强子,也都打工去了。大虎,村子里 只剩下了老头老太太,村子里快没人啦……大虎,听爹一句话,如果城里不好混, 你就回来。我和你娘侍弄二十多亩地,老胳膊老腿的,老是顾不过来。你娘身体 还不好,这几年,风湿病好像严重了。去年我和你娘又承包了十二亩果园,新栽 的果树,疯长。明年就能挂果,如果年头好,应该能收入不少……大虎,本来我 和你娘希望你能留在城里,可是前年你回来过年,垂头丧气的,脸色蜡黄,就知 道你在城里没少受罪。大虎,你到底图城里什么呢?咱村里人到底图城里什么 呢?住的不如咱农村的狗窝,吃的不如咱农村的狗食,空气比咱农村的茅坑都难 闻,又像狗一样遭城里人的白眼,图什么呢?咱农村虽然还不富,但总还能吃得 饱饭,穿得暖衣,再肯出把力气的话,很快就能在村里起几间大瓦房……大虎, 留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咱村都快成空村啦。地没有人种,房子没有人住,满山 的野菜和蘑菇没人采,看着心痛啊!……大虎,你也不小了,不能再耽误了。如 果你回来,老老实实守着家,守着我和你妈,娶个媳妇,生个娃,安安稳稳过日 子,不挺好?春草娘前几天给春草介绍了一个小伙子,米家屯的,人长得虽然一 般,可是有力气,能干活,家里五间大瓦房,早起了。你说,如果你回来,咱也 起五间大瓦房,谁还敢小看咱?……大虎,爹的话,你考虑考虑,如果想回来, 就提前回个信……大虎,信是我让春草写的,她向我保证,我怎么说,她怎么写, 一个字都不会差……大虎,要麦收了,一天比一天热,你在外面,别太累,多喝 水……大虎,我和你娘都挺想你…… 春草对牛筋老汉说:伯,我在写呢。你怎么说,我怎么写。 大虎,你这一走,两年多没有回来。好几次想写封信给你,可是你爹不告诉 我地址。干你们那一行,风吹日晒,工作地点隔几个月一变,想给你写封信,也 那么难。你走以后,秀兰、羊娃、小崽、天来、秋菊、高梁,他们都打工去了。 大虎,村子里只剩下老头老太太,村子里快没有人啦……大虎,我不想呆在村子
里,我也想跟你去打工。前几年,我爹身体不好,我得侍候他,走不开。去年, 爹走了。爹走了,娘开始给我张罗对象。娘看上一个小伙子,米家屯的,人长得 又矮又丑。不过他有力气,能干活,家里起了五间大瓦房。娘就是看上了大瓦房, 才让别人给我张罗的。可是大虎,大瓦房有什么稀罕?我不喜欢他,更不想嫁给 他……大虎,我知道你在城里没少受罪,可是没关系,你带上我,我可以帮你 帮你做饭,洗衣服,咱两个人,生活肯定会好得多。大虎,能和你在一起,哪怕 住比狗窝还差的房子,吃比狗食还差的饭,哪怕遭城里人再多白眼,我也愿意· 大虎,我一天都不想在农村呆了。每天一睁眼,干不完的农活。喂猪、放羊、拔 草、浇水、打柴……大虎,城里多好啊!马路那么宽,楼房那么髙,街道那么干 净,就算到了晚上,外面也那么亮堂 大虎,你爹不让我知道你的地址,信写完了,他用浆糊封好,去邮局,让邮 局里的人替他写信封。你爹不想让我缠着你,你爹一心一意,想让你回来。可是 大虎,听我的,千万别回来,否则,一辈子困在穷山沟,咱俩都完了。大虎,你 两年多不回来,肯定在城里过得不如意,没关系,咱俩还年轻,我不怕吃苦… 大虎,如果你还在乎我,就给我回封信,把你的地址告诉我,我去找你。我一个 人去找你,谁也不告诉……大虎,信是你爹让我写给你的,我向他保证,他怎么 说,我怎么写,一个字都不会差。我骗了他,我没有办法…大虎,要收麦了, 天比一天热,你在外面,别太累,多喝水……大虎,你爹你娘都挺想你,我更 想你……大虎,我喜欢你 (选自《天池》2013年第6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牛筋老汉思想保守,认死理,坚决反对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认为农 村人去城里打工还不如在村里好,所以希望大虎能回到村里,娶妻生子,过安稳 日子。 B.牛筋老汉特意让春草写上春草娘给春草介绍对象的事,意在告诉儿子春 草已有对象,不要再对春草抱什么希望,也暗示春草不要再与大虎联系 C.牛筋老汉只让春草写信的内容,不让春草写信封,生怕春草知道大虎的 工作地址去找大虎,这说明他对春草很有成见,不希望春草做他未来的儿媳妇。 D.春草在信中说“一天都不想在农村呆了”,说明她对农村己经没有了感 情;她向往美好轻松的城市生活,在城里能与自己的心上人在一起。 E.小说取材农村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作品紧扣“一封信”主要写了两个 人物,用心理独白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虽然情节淡化, 读来却耐人寻味 (2)作品中的春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牛筋老汉的一番话春草并没有写下来,可小说还是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这篇小说言浅意深,内涵深刻、丰富,对于小说的主题你有哪些方面的 理解?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演员于是之 于是之在选择角色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演员们不想演的角色并不一定 是配角。比如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我就喜欢演那个只有十几句话的吕若
里,我也想跟你去打工。前几年,我爹身体不好,我得侍候他,走不开。去年, 爹走了。爹走了,娘开始给我张罗对象。娘看上一个小伙子,米家屯的,人长得 又矮又丑。不过他有力气,能干活,家里起了五间大瓦房。娘就是看上了大瓦房, 才让别人给我张罗的。可是大虎,大瓦房有什么稀罕?我不喜欢他,更不想嫁给 他……大虎,我知道你在城里没少受罪,可是没关系,你带上我,我可以帮你。 帮你做饭,洗衣服,咱两个人,生活肯定会好得多。大虎,能和你在一起,哪怕 住比狗窝还差的房子,吃比狗食还差的饭,哪怕遭城里人再多白眼,我也愿意…… 大虎,我一天都不想在农村呆了。每天一睁眼,干不完的农活。喂猪、放羊、拔 草、浇水、打柴……大虎,城里多好啊!马路那么宽,楼房那么高,街道那么干 净,就算到了晚上,外面也那么亮堂。…… 大虎,你爹不让我知道你的地址,信写完了,他用浆糊封好,去邮局,让邮 局里的人替他写信封。你爹不想让我缠着你,你爹一心一意,想让你回来。可是 大虎,听我的,千万别回来,否则,一辈子困在穷山沟,咱俩都完了。大虎,你 两年多不回来,肯定在城里过得不如意,没关系,咱俩还年轻,我不怕吃苦…… 大虎,如果你还在乎我,就给我回封信,把你的地址告诉我,我去找你。我一个 人去找你,谁也不告诉……大虎,信是你爹让我写给你的,我向他保证,他怎么 说,我怎么写,一个字都不会差。我骗了他,我没有办法……大虎,要收麦了, 一天比一天热,你在外面,别太累,多喝水……大虎,你爹你娘都挺想你,我更 想你……大虎,我喜欢你…… (选自《天池》2013 年第 6 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牛筋老汉思想保守,认死理,坚决反对村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认为农 村人去城里打工还不如在村里好,所以希望大虎能回到村里,娶妻生子,过安稳 日子。 B.牛筋老汉特意让春草写上春草娘给春草介绍对象的事,意在告诉儿子春 草已有对象,不要再对春草抱什么希望,也暗示春草不要再与大虎联系。 C.牛筋老汉只让春草写信的内容,不让春草写信封,生怕春草知道大虎的 工作地址去找大虎,这说明他对春草很有成见,不希望春草做他未来的儿媳妇。 D.春草在信中说“一天都不想在农村呆了”,说明她对农村已经没有了感 情;她向往美好轻松的城市生活,在城里能与自己的心上人在一起。 E.小说取材农村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作品紧扣“一封信”主要写了两个 人物,用心理独白的方式刻画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虽然情节淡化, 读来却耐人寻味。 (2)作品中的春草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 (3)牛筋老汉的一番话春草并没有写下来,可小说还是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4)这篇小说言浅意深,内涵深刻、丰富,对于小说的主题你有哪些方面的 理解?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演员于是之 于是之在选择角色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演员们不想演的角色并不一定 是配角。比如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我就喜欢演那个只有十几句话的吕若
冰,而不喜欢演那个队长刘海清……”于是之曾在《我们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文中写道。 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至今仍是于是之的“绝唱”之一。在那部戏中,于是 之扮演配角老车夫老马。老马累计出场时间不过十分钟,第二次出场甚至没有台 词,第一次出场,主要动作是在风雪夜进屋,踉跄昏倒。 于是之一上场,似乎就给能坐上千人的首都剧场带进一股寒气。他头上扎着破旧 的白毛巾,花白的眉毛、胡子上似乎带着霜。进门踉跄两步,打着寒噤,上牙碰 下牙,唇口已然冻木 演配角,于是之的功夫一点也不少下。他说过,为演老马他写的申请的字数比老 马的台词还要多。更重要的是,他懂老马。早年,穷苦人冬天出门没有棉裤,把 报纸一层一层地裹在腿上,外头罩一条单裤。裹了报纸,关节的灵活度受限,步 子发僵。于是之演老马,步态如何趔趄的依据就是打这来的。“他没让你看到那 个报纸,但他的表演已经把报纸和报纸后面那一片生活概括在内了。”1961年 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跟于是之同台演过戏的林兆华说。 在老马之前,于是之经历过冰火两重天。《龙须沟》里的程疯子让26岁的于是 之尝尽成功的喜悦,《雷雨》里的周萍又让他跌入自卑的深谷。 于是之和程疯子投缘。“我爱我这角色……照我现在的生活经历和政治水平,我 还不能有胸襟去爱许多人,许多角色。剧本的第一遍朗读,已经把我带到生我长 我的地方……我的杂院生活,叫我体贴我的角色,同时也给我一种责任:他们要 我替他们打抱不平,替他们诉苦……倘若我是一个对人生漠不关心的人,我就 辈子也别打算成为演员了。”于是之在《我演程疯子》中写道 为演好程疯子,于是之看《立言画报》、《名伶百影》,咂摸旧艺人的表情;向 侯宝林、“白派”京韵大鼓代表人物白云鹏请教;上茶馆、钻胡同,寻访单弦艺 人、京剧二路角儿;从朋友眼角的鱼尾纹“化”出程疯子的眼神;从白云鹏说话 用手指头点三下以示强调的习惯动作里“长”出程疯子的手势…… “形”之捕捉与“神”的建构同时进行。老舍先生说,程疯子“原是有钱人,后 因没落搬到龙须沟”,于是之将程疯子精确定义成庶岀的旗人子弟,没落之后曾 唱单弦为生。《程疯子传》洋洋洒洒六千余字,几乎是一篇上好的小说的开头 白描手法被时年26岁、正式学历仅到初中的于是之运用得得心应手,不让老舍、 汪曾祺。 《龙须沟》攒下的“家底儿”到了《雷雨》却全无用处。少年时,同龄人让于是 之看《少年维特之烦恼》,于是之冷冷地说:“我没有少年。”那时,于是之已 经失学,在日本人的仓库里作“华人雇工”,每天从破败的宣武门下走过,感觉 自己的少年“叫宣武门给吃了”。正如当年无法理解维特“还烦恼什么”一样, 于是之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周萍在豪宅里的苍白生活和他在两个女人之间的周 旋 《雷雨》的惨败,甚至让《龙须沟》成为耻辱。从1954年到1957年,于是之的 表演停滞了两三年。 1956年秋天,于是之听老舍说:“我写了一个新戏,主角的台词几百句,从小 演到老。”于是之没说话,但心里已经憋着劲儿要演这个“从小到老”,有“几 百句”词的主角了。这个“主角”是《茶馆》里的王掌柜。 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不好演,如果演不好,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大龙套 于是之没有让王掌柜成为龙套,而让他成为了自己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成为了中 国话剧舞台的不朽经典
冰,而不喜欢演那个队长刘海清……”于是之曾在《我们所喜欢的和不喜欢的》 一文中写道。 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至今仍是于是之的“绝唱”之一。在那部戏中,于是 之扮演配角老车夫老马。老马累计出场时间不过十分钟,第二次出场甚至没有台 词,第一次出场,主要动作是在风雪夜进屋,踉跄昏倒。 于是之一上场,似乎就给能坐上千人的首都剧场带进一股寒气。他头上扎着破旧 的白毛巾,花白的眉毛、胡子上似乎带着霜。进门踉跄两步,打着寒噤,上牙碰 下牙,唇口已然冻木…… 演配角,于是之的功夫一点也不少下。他说过,为演老马他写的申请的字数比老 马的台词还要多。更重要的是,他懂老马。早年,穷苦人冬天出门没有棉裤,把 报纸一层一层地裹在腿上,外头罩一条单裤。裹了报纸,关节的灵活度受限,步 子发僵。于是之演老马,步态如何趔趄的依据就是打这来的。“他没让你看到那 个报纸,但他的表演已经把报纸和报纸后面那一片生活概括在内了。”1961 年 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跟于是之同台演过戏的林兆华说。 在老马之前,于是之经历过冰火两重天。《龙须沟》里的程疯子让 26 岁的于是 之尝尽成功的喜悦,《雷雨》里的周萍又让他跌入自卑的深谷。 于是之和程疯子投缘。“我爱我这角色……照我现在的生活经历和政治水平,我 还不能有胸襟去爱许多人,许多角色。剧本的第一遍朗读,已经把我带到生我长 我的地方……我的杂院生活,叫我体贴我的角色,同时也给我一种责任:他们要 我替他们打抱不平,替他们诉苦……倘若我是一个对人生漠不关心的人,我就一 辈子也别打算成为演员了。”于是之在《我演程疯子》中写道。 为演好程疯子,于是之看《立言画报》、《名伶百影》,咂摸旧艺人的表情;向 侯宝林、“白派”京韵大鼓代表人物白云鹏请教;上茶馆、钻胡同,寻访单弦艺 人、京剧二路角儿;从朋友眼角的鱼尾纹“化”出程疯子的眼神;从白云鹏说话 用手指头点三下以示强调的习惯动作里“长”出程疯子的手势…… “形”之捕捉与“神”的建构同时进行。老舍先生说,程疯子“原是有钱人,后 因没落搬到龙须沟”,于是之将程疯子精确定义成庶出的旗人子弟,没落之后曾 唱单弦为生。《程疯子传》洋洋洒洒六千余字,几乎是一篇上好的小说的开头。 白描手法被时年 26 岁、正式学历仅到初中的于是之运用得得心应手,不让老舍、 汪曾祺。 《龙须沟》攒下的“家底儿”到了《雷雨》却全无用处。少年时,同龄人让于是 之看《少年维特之烦恼》,于是之冷冷地说:“我没有少年。”那时,于是之已 经失学,在日本人的仓库里作“华人雇工”,每天从破败的宣武门下走过,感觉 自己的少年“叫宣武门给吃了”。正如当年无法理解维特“还烦恼什么”一样, 于是之无论如何也理解不了周萍在豪宅里的苍白生活和他在两个女人之间的周 旋。 《雷雨》的惨败,甚至让《龙须沟》成为耻辱。从 1954 年到 1957 年,于是之的 表演停滞了两三年。 1956 年秋天,于是之听老舍说:“我写了一个新戏,主角的台词几百句,从小 演到老。”于是之没说话,但心里已经憋着劲儿要演这个“从小到老”,有“几 百句”词的主角了。这个“主角”是《茶馆》里的王掌柜。 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不好演,如果演不好,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大龙套。 于是之没有让王掌柜成为龙套,而让他成为了自己当之无愧的代表作,成为了中 国话剧舞台的不朽经典
“在茶馆里,我为人沏茶送水的动作比较多。虽然不经常被人注意,但我总要认 真去做。因为我尝到了其中的好处,在一个小的真实上,丢掉了信念,就会影响 随之而来的主要的戏,叫你失去了大的真实…”这是于是之在《茶馆》中悟到 的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摘编自石岩《演员于是之,领导于是之》) 相关链接 ①于是之(1927~2013),话剧表演艺术家,在《龙须沟》、《骆驼祥子》、《茶 馆》、《洋麻将》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舞台艺术形象。他的表演风 格本色自然、含蓄深沉且富含诗意。(摘自百度百科) ②究竟怎么演?一字一泪,哭腔哭调地演,还是另外的演法?研究一下生活吧 王利发这时一定不愿意哭,他要控制住自己,并在亲人面前装作轻松,当儿孙们 欲哭时,他甚至还要申斥,为的是要他们迅速逃出这灾难的虎口。因此这个悲剧 的小片段,就不能直接去演那个‘悲’,而要多演那个对‘悲’的‘控制’,甚 至强作欢笑。这么演就可以较含蓄些,也可能更感人些。(摘自于是之《演“王 利发”小记》)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于是之选择角色不以是不是主角作为标准,在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中, 他选择演的就是配角吕若冰,而不是主角刘海清 B.在演《骆驼祥子》时,为使人物符合生活真实,于是之把报纸一层一层地裹 在自己的腿上,让自己表演时能步子发僵,步态趔趄。 C.于是之演程疯子追求形神兼备,他不仅通过各种途径来揣摩程疯子的外形, 更写了六千余字的《程疯子传》来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 D.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只是一个大龙套,但于是之却让这个龙套人物 成为了自己的代表作,成为了中国话剧舞台的不朽经典。 E.本文通过介绍于是之话剧表演生涯中对几个经典角色的成功塑造,表现了这 位经历过挫折的话剧表演艺术家不懈的艺术追求。 (2)于是之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为什么能成为他的“绝唱”之一?请结合 材料简述原因。(6分) (3)于是之的表演不在任何小的真实上丢掉信念,在材料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请简要说明。(6分) (4)于是之成为话剧表演艺术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军人必须以的紧迫感去练兵习武,否则,打赢未来战争就是一句空话 ②面对网络购物快速崛起带来的巨大冲击,传统零售企业电商化转型 ③在用水量迅猛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却在急剧减少,水资源危机_。 A.迫在眉睫刻不容缓时不我待 B.时不我待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C.刻不容缓时不我待迫在眉睫 D.时不我待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在茶馆里,我为人沏茶送水的动作比较多。虽然不经常被人注意,但我总要认 真去做。因为我尝到了其中的好处,在一个小的真实上,丢掉了信念,就会影响 随之而来的主要的戏,叫你失去了大的真实……”这是于是之在《茶馆》中悟到 的属于自己的“小秘密”。 (摘编自石岩《演员于是之,领导于是之》) 相关链接: ①于是之(1927~2013),话剧表演艺术家,在《龙须沟》、《骆驼祥子》、《茶 馆》、《洋麻将》等剧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经典的舞台艺术形象。他的表演风 格本色自然、含蓄深沉且富含诗意。(摘自百度百科) ②究竟怎么演?一字一泪,哭腔哭调地演,还是另外的演法?研究一下生活吧。 王利发这时一定不愿意哭,他要控制住自己,并在亲人面前装作轻松,当儿孙们 欲哭时,他甚至还要申斥,为的是要他们迅速逃出这灾难的虎口。因此这个悲剧 的小片段,就不能直接去演那个‘悲’,而要多演那个对‘悲’的‘控制’,甚 至强作欢笑。这么演就可以较含蓄些,也可能更感人些。(摘自于是之《演“王 利发”小记》)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于是之选择角色不以是不是主角作为标准,在老舍先生的《青年突击队》中, 他选择演的就是配角吕若冰,而不是主角刘海清。 B.在演《骆驼祥子》时,为使人物符合生活真实,于是之把报纸一层一层地裹 在自己的腿上,让自己表演时能步子发僵,步态趔趄。 C.于是之演程疯子追求形神兼备,他不仅通过各种途径来揣摩程疯子的外形, 更写了六千余字的《程疯子传》来把握人物的内在精神。 D.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只是一个大龙套,但于是之却让这个龙套人物 成为了自己的代表作,成为了中国话剧舞台的不朽经典。 E.本文通过介绍于是之话剧表演生涯中对几个经典角色的成功塑造,表现了这 位经历过挫折的话剧表演艺术家不懈的艺术追求。 (2)于是之在《骆驼祥子》中的表演为什么能成为他的“绝唱”之一?请结合 材料简述原因。(6 分) (3)于是之的表演不在任何小的真实上丢掉信念,在材料中有哪些具体表现? 请简要说明。(6 分) (4)于是之成为话剧表演艺术家有哪些方面的原因?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①军人必须以 的紧迫感去练兵习武,否则,打赢未来战争就是一句空话! ②面对网络购物快速崛起带来的巨大冲击,传统零售企业电商化转型 。 ③在用水量迅猛增长的同时,我国的水资源却在急剧减少,水资源危机 。 A. 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时不我待 B. 时不我待 刻不容缓 迫在眉睫 C. 刻不容缓 时不我待 迫在眉睫 D. 时不我待 迫在眉睫 刻不容缓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从11月1日起,广大集邮爱好者登录集邮网上营业厅,通过实名注册成为会 员用户,就可以快捷地享受到新邮票预订和零售、集邮品销售、原地邮品实寄等 B.迎通水诗赋朗诵会在散文诗朗诵《水水水》中拉开了序幕,一首声情并茂的《难 离故土》表达了南阳人为南水北调无私奉献、背井离乡的壮举,感人泣下, C.这次军演集中了陆军、空军、武警以及民兵、预备役等战时参战力量,涉及步 兵、坦克兵、炮兵、防空兵、陆航、电子对抗、防化兵等十多个军兵种组成 D.公安部于去年7月启动“猎狐2014”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 日前,该行动领导小组负责人及部分组员接受采访,透露了行动中一些鲜为人知 的细节。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阅读经典,应当注意细心领略和体会作品的艺术风格。 比如 可以格外注意其叙事的角度与方式,注意语言的节奏、语气、修辞,乃至句式等 等 ①有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不无道理 ②包括题材、结构、风俗描写、人物塑造等等 ③也可以从语言艺术入手 ④风格形成的条件比较复杂 ⑤我们欣赏与把握大师经典的风格 ⑥但多种因素中有一种特别重要,那就是语言 A.④⑥①⑤②③B.④②⑥①⑤③C.⑤②③④⑥①D.⑤③②④①⑥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①。一种更可信的 说法是,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 ②,能自我复制,在细胞中寄生,成了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的病毒, 危害性越小。这就是病毒进化的形式。 但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 危害和痛苦是巨大的 17.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该市不同年龄段外来劳动适龄人口不同于本市 户籍劳动适龄人口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 字。(6分) 六、写作(60分)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顺治七年冬,书生周容前往镇海县城,小书童背着一大摞捆扎好的书跟随其 后。眼看太阳就要落山,周容问一摆渡人:“待我们赶到县城,城门还开着吗?” 摆渡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一番,回答说:“若是慢慢走,城门还会开着;若是惶 急赶路,城门怕就关上了。”周容觉得摆渡人是在戏弄人,便带小书童快速前行。 城门在望了,急着赶路的小书童却摔了一跤,捆扎书的绳子摔断了,书散落一地。 等他们把书整理捆好,城门已关了。直到这时,周容才明白了摆渡人那番话的意 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2015学年度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现代文阅读
A.从 11 月 1 日起,广大集邮爱好者登录集邮网上营业厅,通过实名注册成为会 员用户,就可以快捷地享受到新邮票预订和零售、集邮品销售、原地邮品实寄等。 B.迎通水诗赋朗诵会在散文诗朗诵《水水水》中拉开了序幕,一首声情并茂的《难 离故土》表达了南阳人为南水北调无私奉献、背井离乡的壮举,感人泣下。 C.这次军演集中了陆军、空军、武警以及民兵、预备役等战时参战力量,涉及步 兵、坦克兵、炮兵、防空兵、陆航、电子对抗、防化兵等十多个军兵种组成。 D.公安部于去年 7 月启动“猎狐 2014”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专项行动, 日前,该行动领导小组负责人及部分组员接受采访,透露了行动中一些鲜为人知 的细节。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阅读经典,应当注意细心领略和体会作品的艺术风格。 , , 。 。 , 。比如, 可以格外注意其叙事的角度与方式,注意语言的节奏、语气、修辞,乃至句式等 等。 ①有人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不无道理 ②包括题材、结构、风俗描写、人物塑造等等 ③也可以从语言艺术入手 ④风格形成的条件比较复杂 ⑤我们欣赏与把握大师经典的风格 ⑥但多种因素中有一种特别重要,那就是语言 A.④⑥①⑤②③ B.④②⑥①⑤③ C.⑤②③④⑥① D.⑤③②④①⑥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 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有一种曾经很流行的说法,认为病毒是在细胞之前出现的。 ① 。一种更可信的 说法是,病毒是在很久以前从它们的细胞中逃出来的基因物质。随着时间的推移, ② ,能自我复制,在细胞中寄生,成了病毒。对它们的宿主细胞越适应的病毒, 危害性越小。这就是病毒进化的形式。 ③ ,但那些进化得不完美的病毒引起的 危害和痛苦是巨大的。 17.根据下面图表提供的信息,将该市不同年龄段外来劳动适龄人口不同于本市 户籍劳动适龄人口的特点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 字。(6 分) 六、写作(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顺治七年冬,书生周容前往镇海县城,小书童背着一大摞捆扎好的书跟随其 后。眼看太阳就要落山,周容问一摆渡人:“待我们赶到县城,城门还开着吗?” 摆渡人仔细打量了小书童一番,回答说:“若是慢慢走,城门还会开着;若是惶 急赶路,城门怕就关上了。”周容觉得摆渡人是在戏弄人,便带小书童快速前行。 城门在望了,急着赶路的小书童却摔了一跤,捆扎书的绳子摔断了,书散落一地。 等他们把书整理捆好,城门已关了。直到这时,周容才明白了摆渡人那番话的意 思。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 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4-2015 学年度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
l.C(以偏概全。根据原文,不借助任何烹饪器,直接用火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的 是“烧”和“烤”,不包括“石烙”“石烹”。) 2.D(强加因果。“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不是先 秦时期炒法“技艺不如现代的高”的原因。) 3.C(条件与结果关系不成立。先秦炊器的发展由不断提高的烹饪水平推动的说 法错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 4.D(整顿,或:使……严肃 5.D 6.C(“导致其死亡”错,是家奴逃跑;另外,致使尹公大怒的原因还有原涉没 有拜见他) 7.(1)当时,茂陵守令尹公刚刚上任,原涉没有去拜访他,尹公听到这件事后 很气愤。(关键词“是时”“视事”“谒”,各1分,句意2分。) 2)申屠建心中觉得蒙受了耻辱因而对原涉怀恨在心。他假意说:“我要和原 巨先共同镇抚三辅一带,怎么会因死了一个小吏就改变主意呢!”(关键词“恨 耻”“阳”“易”各1分,句意2分。) 8.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罢官后落寞、无聊的闲居生活。(2分)作者本有杀敌报国 的雄心,然而时光流逝,青春不再,他只能在期思溪边借酒浇愁,与滞涩的蝉声、 寂静的树林、轻飞的冷蝶、半开的菊花作伴,落寞、无聊。(3分) 9.下阕后两句表达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懑。(2分)是借用典故 来表达的。(2分)作者用反话说以文章名世的司马相如远离世事,是因其多病 又非有才之人,实则是借以委婉地表达自己空有报国之能、却不被任用的无奈和 愤懑不平。(2分) 0.(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25分)(1)(5分)选E得3分,选B得2分,选C得1分,选A、D不 得分。(A项说牛筋老汉“思想保守”不妥,说他坚决反对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 错误;C项“对春草很有成见”说法不恰当;D项“说明她……没有了感情” “美好轻松”说法错。) (2)(6分)①明白事理,孝顺老人。她不想呆在村里,想去打工,但为了照 顾生病的爹,还是留在村里。②敢于大胆追求爱情、追求幸福。她对大虎一往情 深,向往城市生活,宁愿到城里吃苦也要跟大虎在一起,敢于大胆地表白对大虎 的爱,还要一个人去找大虎,谁也不告诉。③有心计,有抗争意识。她嘴里说照 牛筋老汉说的写,但却骗了老人,写了自己的心里话,这是耍心眼,也是对牛筋 老汉阻碍自己与大虎交往的抗争;母亲给她张罗对象,但她并不就范。(每点2 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借此刻画牛筋老汉的形象,突出其性格特点 ②借此反映出农村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和进城务工人员艰难的生活状况: ③与后半部分内容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表现出当今农村两代人截然不同的价值 观。(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①小说反映了当前农村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表现了两代人激烈 的思想碰撞。以牛筋老汉为代表的老一代农民固守土地,安于现状,对年轻人的
1.C(以偏概全。根据原文,不借助任何烹饪器,直接用火烧烤动植物以供食用的 是“烧”和“烤”,不包括“石烙”“石烹”。) 2.D(强加因果。“煎和炒之间没有严格的区别,炒菜的品种也不够多”不是先 秦时期炒法“技艺不如现代的高”的原因。) 3.C(条件与结果关系不成立。先秦炊器的发展由不断提高的烹饪水平推动的说 法错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 4.D(整顿,或:使……严肃) 5.D 6.C(“导致其死亡”错,是家奴逃跑;另外,致使尹公大怒的原因还有原涉没 有拜见他) 7.(1)当时,茂陵守令尹公刚刚上任,原涉没有去拜访他,尹公听到这件事后 很气愤。(关键词“是时”“视事”“谒”,各 1 分,句意 2 分。) (2)申屠建心中觉得蒙受了耻辱因而对原涉怀恨在心。他假意说:“我要和原 巨先共同镇抚三辅一带,怎么会因死了一个小吏就改变主意呢!”(关键词“恨 耻”“阳”“易”各 1 分,句意 2 分。) 8.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罢官后落寞、无聊的闲居生活。(2 分)作者本有杀敌报国 的雄心,然而时光流逝,青春不再,他只能在期思溪边借酒浇愁,与滞涩的蝉声、 寂静的树林、轻飞的冷蝶、半开的菊花作伴,落寞、无聊。(3 分) 9.下阕后两句表达作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无奈与愤懑。(2 分)是借用典故 来表达的。(2 分)作者用反话说以文章名世的司马相如远离世事,是因其多病 又非有才之人,实则是借以委婉地表达自己空有报国之能、却不被任用的无奈和 愤懑不平。(2 分) 10.(1)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3)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25 分)(1)(5 分)选 E 得 3 分,选 B 得 2 分,选 C 得 1 分,选 A、D 不 得分。(A 项说牛筋老汉“思想保守”不妥,说他坚决反对村里年轻人外出打工 错误;C 项“对春草很有成见”说法不恰当;D 项“说明她……没有了感情”、 “美好轻松”说法错。) (2)(6 分)①明白事理,孝顺老人。她不想呆在村里,想去打工,但为了照 顾生病的爹,还是留在村里。②敢于大胆追求爱情、追求幸福。她对大虎一往情 深,向往城市生活,宁愿到城里吃苦也要跟大虎在一起,敢于大胆地表白对大虎 的爱,还要一个人去找大虎,谁也不告诉。③有心计,有抗争意识。她嘴里说照 牛筋老汉说的写,但却骗了老人,写了自己的心里话,这是耍心眼,也是对牛筋 老汉阻碍自己与大虎交往的抗争;母亲给她张罗对象,但她并不就范。(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3)(6 分)①借此刻画牛筋老汉的形象,突出其性格特点; ②借此反映出农村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和进城务工人员艰难的生活状况; ③与后半部分内容形成鲜明对比,从而表现出当今农村两代人截然不同的价值 观。(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 (4)(8 分)①小说反映了当前农村两代人不同的价值观,表现了两代人激烈 的思想碰撞。以牛筋老汉为代表的老一代农民固守土地,安于现状,对年轻人的
选择难以理解;以大虎春草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则思想开放,向往外面的世界,向 往城市生活,“代沟”引人深思 ②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当今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问题。一是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 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土地撂荒:二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生活条件艰苦,没 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③小说讴歌了真挚感人的亲情和爱情。无论是牛筋老汉对儿子大虎的关心和牵 挂、希望儿子回家过安稳日子的愿望,还是春草对大虎炽热的爱都是那么真挚动 人 (答出一和二点各得3分,答出第三点得2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选C得3分,选A得2分,选E得1分。(B项中“于是之把报纸一层 层地裏在自己的腿上”的说法有误,根据原文,“步子发僵,步态趔趄”是他 表演出来的;D项中“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只是一个大龙套”的说法有 误,原文的意思为这个角色表演不好就会成为“大龙套”。E项中“介绍了于是 之话剧表演生涯中所塑造的几个经典角色”的说法不妥,《雷雨》中的周萍是他 表演失败的角色。) (2)①扮相和表演逼真,能把观众带入戏中;②他渴望演老马这个角色,没少 为角色下功夫;③他懂老马,演的老马有生活基础。(每点2分,共6分。) (3)①演《骆驼祥子》,老马的步态如何趔趄也有生活依据;②演程疯子,人 物的表情、眼神和手势,都经过他仔细地研究和观察;③演王利发,连角色不经 常被人注意的沏茶送水的动作也认真去做。(每点2分,共6分。) (4)①他选择角色有自己的标准,他饰演成功的角色都是自己熟悉的人物。② 他关注人生,有为底层人物代言的责任感。③为塑造人物,他善于学习、勤于钻 硏,其表演能把握人物的形与神。④他对表演精益求精,通过细节的真实达到整 个人物的真实。(每点2分,共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B 14.D(A项成分残缺,句末应加“多方面优惠服务”;B项“表达……壮举”搭 配不当:C项句式杂糅。) 15.B 16.(6分)①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准确②这些基因提高了独立的能力③大 部分病毒感染完全没有危害(或:进化完美的病毒对生命体没有危害) 17.示例:与本市户籍劳动适龄人口不同,该市外来劳动适龄人口多在20-44岁 之间,从20-24岁年龄段开始,其数量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 六、作文 18.(60分)参考2014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立意角度参考:①惶急从事,很可能适得其反; ②做事不可一味求快(做事急不得); ③越是胜利在望越要小心谨慎 ④要善于听出他人的言外之意
选择难以理解;以大虎春草为代表的青年一代则思想开放,向往外面的世界,向 往城市生活,“代沟”引人深思。 ②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当今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些问题。一是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 工,村里只剩下老弱病残,土地撂荒;二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生活条件艰苦,没 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③小说讴歌了真挚感人的亲情和爱情。无论是牛筋老汉对儿子大虎的关心和牵 挂、希望儿子回家过安稳日子的愿望,还是春草对大虎炽热的爱都是那么真挚动 人。 (答出一和二点各得 3 分,答出第三点得 2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选 C 得 3 分,选 A 得 2 分,选 E 得 1 分。(B 项中“于是之把报纸一层 一层地裹在自己的腿上”的说法有误,根据原文,“步子发僵,步态趔趄”是他 表演出来的;D 项中“有人认为《茶馆》里的王利发只是一个大龙套”的说法有 误,原文的意思为这个角色表演不好就会成为“大龙套”。E 项中“介绍了于是 之话剧表演生涯中所塑造的几个经典角色”的说法不妥,《雷雨》中的周萍是他 表演失败的角色。) (2)①扮相和表演逼真,能把观众带入戏中;②他渴望演老马这个角色,没少 为角色下功夫;③他懂老马,演的老马有生活基础。(每点 2 分,共 6 分。) (3)①演《骆驼祥子》,老马的步态如何趔趄也有生活依据;②演程疯子,人 物的表情、眼神和手势,都经过他仔细地研究和观察;③演王利发,连角色不经 常被人注意的沏茶送水的动作也认真去做。(每点 2 分,共 6 分。) (4)①他选择角色有自己的标准,他饰演成功的角色都是自己熟悉的人物。② 他关注人生,有为底层人物代言的责任感。③为塑造人物,他善于学习、勤于钻 研,其表演能把握人物的形与神。④他对表演精益求精,通过细节的真实达到整 个人物的真实。(每点 2 分,共 8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B 14.D(A 项成分残缺,句末应加“多方面优惠服务”;B 项“表达……壮举”搭 配不当;C 项句式杂糅。) 15.B 16.(6 分)①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太准确 ②这些基因提高了独立的能力 ③大 部分病毒感染完全没有危害(或:进化完美的病毒对生命体没有危害) 17.示例:与本市户籍劳动适龄人口不同,该市外来劳动适龄人口多在 20-44 岁 之间,从 20-24 岁年龄段开始,其数量随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 六、作文 18.(60 分)参考 2014 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立意角度参考:①惶急从事,很可能适得其反; ②做事不可一味求快(做事急不得); ③越是胜利在望越要小心谨慎; ④要善于听出他人的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