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零件图和装配图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及内容。 ·掌握零件图的视图表达和尺寸标注。 ·了解零件工艺结构和技术要求的概要。 ·掌握零件图的绘图步骤和看图方法。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及内容。 ·掌握装配图的一些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掌握装配图的尺寸标注、明细表和零件编号。 ·了解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掌握装配图的绘图步骤和看图方法。 ·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教学理念 ·区别标准件、常用件,引出一般产品零件,介绍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通过零部件测绘,分析零件的作用,通过了解加工引出零件工艺结构和零件 图中的尺寸标注,进而引出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相关内容。 ·通过各种典型零件(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的图例分析,加深 理解机件各种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 ·通过分析典型产品零部件,渐次引出装配图的具体应用。 ·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探讨产品零部件表达方案在规范前提下的实际应用, 分析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并加以分析和比较。 ·结合现代成图技术和产品信息建模技术的新发展,提出参数化设计软件具体 应用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究新方法。 三、教案(课件)设计 ·问题的提出:通过零件图、装配图表达产品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工作原理等 内容,引出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理论探索:探索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特点,突出各种典型零部件表达的区
第七章 零件图和装配图 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及内容。 ⚫ 掌握零件图的视图表达和尺寸标注。 ⚫ 了解零件工艺结构和技术要求的概要。 ⚫ 掌握零件图的绘图步骤和看图方法。 ⚫ 了解装配图的作用及内容。 ⚫ 掌握装配图的一些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 ⚫ 掌握装配图的尺寸标注、明细表和零件编号。 ⚫ 了解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 掌握装配图的绘图步骤和看图方法。 ⚫ 培养学习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教学理念 ⚫ 区别标准件、常用件,引出一般产品零件,介绍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 通过零部件测绘,分析零件的作用,通过了解加工引出零件工艺结构和零件 图中的尺寸标注,进而引出零件图上技术要求的相关内容。 ⚫ 通过各种典型零件(轴套类、轮盘类、叉架类、箱体类)的图例分析,加深 理解机件各种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灵活运用。 ⚫ 通过分析典型产品零部件,渐次引出装配图的具体应用。 ⚫ 通过分组讨论等形式,探讨产品零部件表达方案在规范前提下的实际应用, 分析装配图的规定画法和简化画法,并加以分析和比较。 ⚫ 结合现代成图技术和产品信息建模技术的新发展,提出参数化设计软件具体 应用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究新方法。 三、教案(课件)设计 ⚫ 问题的提出:通过零件图、装配图表达产品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工作原理等 内容,引出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理论探索:探索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特点,突出各种典型零部件表达的区
别、联系。 ·理论应用:针对不同典型零部件提出不同的表达方案,并加以比较和分析, 在正确、清晰、规范表达的前提下,找出最合理的表达方案。通过具体案例 教学,突出零件图、装配图表达的实用性、灵活性 四、教学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和发挥多元化立体教学资源的作用,开展多媒体教学。注重个别化 学习和学习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研究 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 ·课件:教学课件是授课的重要工具,是按照科学的教学规律和思想展现的教 学设计。 ·拓展资源:配备的拓展资源是课堂教学、课下应用实践的重要补充,如与教 材配套的光盘(课程学习及习题集解答),虚拟装配课件及网络教程等资源。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章将通过必要的作业训练(包括习题和实训),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 的。 。习题 习题设计应覆盖所有知识点,尤其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习题形式应多种多样 循序渐进,难度适当,同一知识点的练习题数量应该设置难度梯次,利于学生根 据自身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选做,适应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需要。 ●实训 借助尺规测绘零件图、装配图,以及计算机辅助制图是学习本章的重要环节, 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应结合教学内容布置相关实训作业,体现实用性、适应性。 例如:配合零部件模型测绘,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练习用徒手绘制示意草图, 然后用手工仪器绘制或计算机软件绘制符合国标的工程图样,注意工艺结构的表 达。 具体的习题内容见本章相关课件中习题部分。 六、教学内容 ●基本内容
别、联系。 ⚫ 理论应用:针对不同典型零部件提出不同的表达方案,并加以比较和分析, 在正确、清晰、规范表达的前提下,找出最合理的表达方案。通过具体案例 教学,突出零件图、装配图表达的实用性、灵活性。 四、教学资源利用 充分利用和发挥多元化立体教学资源的作用,开展多媒体教学。注重个别化 学习和学习者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进行研究 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 ⚫ 课件:教学课件是授课的重要工具,是按照科学的教学规律和思想展现的教 学设计。 ⚫ 拓展资源:配备的拓展资源是课堂教学、课下应用实践的重要补充,如与教 材配套的光盘(课程学习及习题集解答),虚拟装配课件及网络教程等资源。 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章将通过必要的作业训练(包括习题和实训),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 的。 ⚫ 习题 习题设计应覆盖所有知识点,尤其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习题形式应多种多样, 循序渐进,难度适当,同一知识点的练习题数量应该设置难度梯次,利于学生根 据自身学习进度和学习能力选做,适应学生自主性学习的需要。 ⚫ 实训 借助尺规测绘零件图、装配图,以及计算机辅助制图是学习本章的重要环节, 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应结合教学内容布置相关实训作业,体现实用性、适应性。 例如:配合零部件模型测绘,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练习用徒手绘制示意草图, 然后用手工仪器绘制或计算机软件绘制符合国标的工程图样,注意工艺结构的表 达。 具体的习题内容见本章相关课件中习题部分。 六、教学内容 ⚫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应突出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特点,循序渐进。体现基础性、通 用性和规范性。例如: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采用各种视图表达方法,包括基本 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还包括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和各类简化画法。 由装配图的规定画法、特殊画法,在绘制零部件装配图时的结构合理性要求,继 而过渡到装配图的实际应用。 。应用内容 教学中应结合案例教学,理论实践相结合。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教 授零件图内容时,了解零件的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等方面的工艺结构及相应的绘 图方法:标注尺寸零件图不仅要满足设计要求,还应满足生产要求,必须做到正 确、完整、清晰、合理。在讲解装配图内容一节,要从重点表达机器部件的工作 原理和装配关系出发,逐一引出规定画法、特殊画法、技术要求以及零件编号、 明细栏等概念,突出表达方法的简明性的要求。 ·扩展内容 扩展内容应遵循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体现综合性、延展性。例如:通过典 型零件图例分析,综合举例、阅读装配图和从装配图中拆画零件图,分组模型测 绘、针对给定的机器部件模型,分组讨论确定出最为合理或较为合理的表达方案 等形式,使学生灵活掌握装配图的应用情况,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延展性。 具体的教学内容见本章相关教案或课件中的课程学习部分。 七、评价考核 ·评价指标:学习完本章,应该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法正确、清晰、合理 地表达机件,独立、认真、按时完成本章相关作业。 ●考核形式:期末考核采用闭卷笔试形式,题目类型与习题集作业类似。 ·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应包含零件图的读图、技术要求、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 制、阅读装配图并能够从装配图中拆画出零件图。 八、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教材: [山冯开平,莫春柳.工程制图(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莫春柳,冯开平.工程制图习题集(第3版).北京:高等教有出版社.2013
基本内容应突出零件图、装配图的绘制特点,循序渐进。体现基础性、通 用性和规范性。例如:根据零件的复杂程度,采用各种视图表达方法,包括基本 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还包括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和各类简化画法。 由装配图的规定画法、特殊画法,在绘制零部件装配图时的结构合理性要求,继 而过渡到装配图的实际应用。 ⚫ 应用内容 教学中应结合案例教学,理论实践相结合。体现多样性和灵活性。例如:教 授零件图内容时,了解零件的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等方面的工艺结构及相应的绘 图方法;标注尺寸零件图不仅要满足设计要求,还应满足生产要求,必须做到正 确、完整、清晰、合理。在讲解装配图内容一节,要从重点表达机器部件的工作 原理和装配关系出发,逐一引出规定画法、特殊画法、技术要求以及零件编号、 明细栏等概念,突出表达方法的简明性的要求。 ⚫ 扩展内容 扩展内容应遵循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体现综合性、延展性。例如:通过典 型零件图例分析,综合举例、阅读装配图和从装配图中拆画零件图,分组模型测 绘、针对给定的机器部件模型,分组讨论确定出最为合理或较为合理的表达方案 等形式,使学生灵活掌握装配图的应用情况,体现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延展性。 具体的教学内容见本章相关教案或课件中的课程学习部分。 七、评价考核 ⚫ 评价指标:学习完本章,应该能够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法正确、清晰、合理 地表达机件,独立、认真、按时完成本章相关作业。 ⚫ 考核形式:期末考核采用闭卷笔试形式,题目类型与习题集作业类似。 ⚫ 考核内容:考核内容应包含零件图的读图、技术要求、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绘 制、阅读装配图并能够从装配图中拆画出零件图。 八、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 教材: [1] 冯开平,莫春柳. 工程制图(第 3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2] 莫春柳,冯开平. 工程制图习题集(第 3 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
·教学参考书: [山]谭建荣,张树有,陆国栋等.图学基础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2006 [2]陈锦昌,刘林.计算机工程制图(第四版).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 3)赵大兴.工程制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孙根正,王永平.工程制图基础(第2版).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 教学参考书: [1] 谭建荣,张树有,陆国栋等. 图学基础教程(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6 [2] 陈锦昌,刘林. 计算机工程制图(第四版).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0. [3] 赵大兴. 工程制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4] 孙根正,王永平. 工程制图基础(第 2 版). 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