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川市第三中学课时教案 授课时间 第11周星期四 总第47课时* 果题 13、苏州园林(1) 新授课 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掌握“轩榭、嶙峋……”等词语 教学目的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月/过程与方法目标: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特点 4、理清行文思路,明确说明顺序,; 情感与价值目标:5、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目标1、3、4 占 目标3、4 教学内容 舌动形式 、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 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 新授 (一)齐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教师直接引入 (二)课堂小测 轩榭( guanxi) 丘壑(he) 雕镂(1ou) 教嶙峋(1nxan) 池沼(zhao) 模(m)样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让学生感性认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 识课文 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 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四)简介苏州园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 听写一一互改 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 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恰园 订正形式 (五)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 明顺序: 完成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提示:(1)再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2)同桌、小组讨论完成结构层次划分; 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
南川市第三中学课时教案 授课时间 第 11 周 星期四 总第 47 课时* 课题 13、苏州园林(1)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积累掌握“轩榭、嶙峋……”等词语; 2、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3、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特点; 4、理清行文思路,明确说明顺序,; 情感与价值目标:5、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 点 目标 1、3、4 难 点 目标 3、4 教学准备 无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一、导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 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苏州园林》。 二、新授 (一)齐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二)课堂小测: 轩榭(xuānxiè) 丘壑(hè) 雕镂(lòu) 嶙峋(línxún) 池沼(zhǎo) 模(mú)样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三)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圣陶,以字行。江苏苏州 人。作家、教育家、编辑家。代表作品有《稻草人》、《古代英雄 的石像》、《倪焕之》、《多收了三五斗》等。 (四)简介苏州园林: 首先让学生明白,“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 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比较出名的有这些园林: 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网师园、怡园。 (五)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说明要点及说 明顺序: 1、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提示:(1)再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 (2)同桌、小组讨论完成结构层次划分; (3)全班订正。 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 教师直接引入。 让 学 生感 性 认 识课文。 听写——互改 ——订正形式 完成
学生齐读书上 注释 具体内容见《教 师教学用书》 P112-113。 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学 生 齐读 书 上 注释。 具体内容见《教 师 教 学用 书 》 P112-113。 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这个特点的?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 1、见下板书 2、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 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是先学生笔记 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 学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3、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 过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 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学生回答,教师 (六)引申 以第4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 作适当点拔 明确:本段先写假山堆叠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 程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 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 随意点缀,无不皆美。再次又写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 戏耍的游鱼,充满生气。“图画美”贯穿整个段落 三、小结 同学们回忆一下,前两日我们明确了学习说明文的方法,那么是 什么呢? 今天,我们学习了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掌握说明顺序。还剩 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特征方面没有学习,另外本文还有一个特点是 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希望同学们下来复习中预习一下 让学生先讨论, 再集体订正 紧紧抓住“图画 美”的特点 复习中小结,小
教 学 过 程 这个特点的?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明确: 1、见下板书。 2、课文从游览者的角度来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这就是:务必 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文章是先 从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 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再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 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 3、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 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 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 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六)引申: 以第 4 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 明确:本段先写假山堆叠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 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 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 随意点缀,无不皆美。再次又写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 戏耍的游鱼,充满生气。“图画美”贯穿整个段落。 三、小结 同学们回忆一下,前两日我们明确了学习说明文的方法,那么是 什么呢? 今天,我们学习了明确说明对象及其特征,掌握说明顺序。还剩 说明方法和说明语言特征方面没有学习,另外本文还有一个特点是 采用多种表达方式。希望同学们下来复习中预习一下。 学生笔记。 学生回答,教师 作适当点拨。 让学生先讨论, 再集体订正。 紧紧抓住“图画 美”的特点。 复习中小结,小
结中布置预习 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资料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总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处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第二部分(3-9)分类具 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板书设计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分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细处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结中布置预习。 布置作业 完成相应的资料部分。 板书设计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总 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 大处 假山池沼的艺术美。 第二部分(3-9)分类具 花草树木的映衬美。 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分 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 细处 门窗的图案美。 园内建筑的色彩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总
教学后记 *周三、四半期考试,周五补测半期自测题,周一半期试题评讲,共计2课时 南川市第三中学课时教案 授课时间 第11周星期 总第48课时 13、苏州园林(2) 新授课 知识与能力目标:1、弄清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2、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3、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4、引导学生体会说明中揉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的特点: 情感与价值目标: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目标1、2 目标3、4 教学准备无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教学后记 *周三、四半期考试,周五补测半期自测题,周一半期试题评讲,共计 2 课时。 南川市第三中学课时教案 授课时间 第 11 周 星期三 总第 48 课时 课题 13、苏州园林(2)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的 知识与能力目标:1、弄清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2、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目标:3、培养阅读说明文的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 4、引导学生体会说明中揉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的特点; 情感与价值目标:5、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重 点 目标 1、2 难 点 目标 3、4 教学准备 无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导入 上节课小结时,我叫大家下去找一下本文的说明方法,不知同 教学们找得怎么样了?好,我们这一节课就先来解决说明方法的间题。检查引入 新授 (一)课堂小测: 默写出说明方法的种类。 (二)明确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见下板书。 (三)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举例子 过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阶砌旁边栽几从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否。化记忆 作比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 可一下子展示, 程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也可边问边讲 打比方: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边板书 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引用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摹状貌: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 是没法说出来 (四)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体会说明中揉合记叙、 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的特点 由学生回答,先 学生阐述其作 用,再教师引导
教 学 过 程 一、导入 上节课小结时,我叫大家下去找一下本文的说明方法,不知同 学们找得怎么样了?好,我们这一节课就先来解决说明方法的问题。 二、新授 (一)课堂小测: 默写出说明方法的种类。 (二)明确说明方法的特点及作用。 见下板书。 (三)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举例子: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作比较: (1)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 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2)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打比方: “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 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引用: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摹状貌: “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 是没法说出来。” (四)揣摩语句,体会其丰富的内涵;体会说明中揉合记叙、 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的特点 检查引入。 强化记忆。 可一下子展示, 也 可 边问 边 讲 边板书。 由学生回答,先 学 生 阐述 其 作 用,再教师引导
完成。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练习题二。 教 另添补:“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答案见《教师教 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 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学用书》P104 拓展练 仿写:“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这是不足取的。 引导完成 四、小结 在叶圣陶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周游了苏州的著名园林,领略 过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同时掌握了一些说明文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以所学知识介绍一下自己的居室或我们的学校。要求 运用空间顺序,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抽学生仿写。 程
完成。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活动形式 练习题二。 另添补:“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 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 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三、拓展练习 仿写:“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这是不足取的。” 四、小结 在叶圣陶老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周游了苏州的著名园林,领略 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同时掌握了一些说明文的知识, 下面请同学们以所学知识介绍一下自己的居室或我们的学校。要求 运用空间顺序,两种以上的说明方法。 答案见《教师教 学用书》P104 引导完成。 抽学生仿写
教师总结,学生 布置作业 练笔、练习题二、相应的资料 说明方法 特点 作用 举例子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增加文章可信度 理,然后用具体例子作例证 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比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作比较 较,显示彼此异同 打比方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作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 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 通过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 列数字 确了解,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板书 设计 引用诗词、农谚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 下定义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的便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 特有属性 晰的概念。 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不是精确的科学定义,有助于说 作诠释 作解释 明事物的特征 分类别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便于将复杂事物说得眉目清楚 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介绍 列图表是文字说 种辅助方法。 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晰 如同描写一样的表示说明对象的使说明对象形象,明晰。 摹状貌 外部特征 教学后记
教师总结,学生 练笔。 布置作业 练笔、练习题二、相应的资料 板书 设计 说明方法 特点 作用 举例子 先介绍一种现象或说明一种道 理,然后用具体例子作例证。 增加文章可信度。 作比较 通过与同类及相关的事物作比 较,显示彼此异同。 容易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打比方 凭借事物间的相似点,把此物比 作彼物,从而突出此事物。 使要说明的对象形象可感。 列数字 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的特征。 通过数字获得对说明对象的准 确了解,体现语言的准确性。 引用 引用文献资料、名人言论、古今 诗词、农谚俗语来说明事物的特 征。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下定义 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揭示事物的 特有属性。 便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获得清 晰的概念。 作诠释 用概括的语言对事物的某一方面 作解释。 不是精确的科学定义,有助于说 明事物的特征。 分类别 把说明对象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 干小类,然后逐类加以介绍。 便于将复杂事物说得眉目清楚。 列图表 是文字说明的一种辅助方法。 使说明对象简明清晰。 摹状貌 如同描写一样的表示说明对象的 外部特征。 使说明对象形象,明晰。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