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08年10月21日 授课题目:原发性肝貔Primary carcinomaof the liver(PCL) 授课教师:沈薇教授 授课对象:2004级七年制 学 时,2学时 的要果:紫据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熟悉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斯,了解病因,辅检及治疗 见,并发症和诊断要点 难 点:早期诊断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 概述(3分) 原发性肝癌(PCL)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 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死亡率。 ◇发病分布有地域或地区性。 ◆发病较其他肿瘤明显年轻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峰年龄均在中壮年,40~49 令男性>女性,2~5:1。 病因和发病机制(7分) 令病因 >病毒性肝炎(HBV/HCV) P患者B有慢性肝炎病史 √PCL患者 BV/HCV标志物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者 有乙肝家族史的人群PCL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肝硬化 √PCL合并肝硬化者占50~90%。 √乙肝,丙肝或酒精性肝硬化。 黄曲酶毒 >饮用水污染 >其他 令发病机制(不清楚) 多因素共同参与,多步骤多阶段进行性发展的过程: 原癌基因激活:HBV-DNA序列整合, 反复炎症刺激 抑癌基因失活:HBV-X基因,AFB1均可抑制p3基因。 病理(3分)样见图片 ◆分型 大体形态:块状型,结节型,弥漫型,小癌型 >细胞分型: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混合型。 转移途径 2血行转程 淋巴转移 种植转移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08 年 10 月 21 日 授课题目:原发性肝癌 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 (PCL) 授课教师:沈薇 教授 授课对象:2004 级七年制 学 时:2 学时 目的要求:掌握临床表现和并发症,熟悉诊断特别是早期诊断,了解病因,辅检及治疗。 重 点:临床表现,并发症和诊断要点 难 点:早期诊断 采用教具及电化器材:多媒体教学 教学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 概述(3 分) 原发性肝癌(PCL)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 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具有高死亡率。 发病分布有地域或地区性。 发病较其他肿瘤明显年轻化,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高峰年龄均在中壮年,40~49 岁。 男性>女性,2~5:1。 病因和发病机制(7 分) 病因 ➢ 病毒性肝炎(HBV/HCV) ✓ PCL 患者 1/3 有慢性肝炎病史。 ✓ PCL 患者 HBV/HCV 标志物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者。 ✓ 有乙肝家族史的人群 PCL 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 ➢ 肝硬化 ✓ PCL 合并肝硬化者占 50~90%。 ✓ 乙肝,丙肝或酒精性肝硬化。 ✓ ➢ 黄曲酶毒素 ➢ 饮用水污染 ➢ 其他 发病机制(不清楚) 多因素共同参与,多步骤多阶段进行性发展的过程: ➢ 原癌基因激活:HBV-DNA 序列整合,反复炎症刺激。 ➢ 抑癌基因失活:HBV-X 基因,AFB1 均可抑制 P 53 基因。 病理(3 分)祥见图片 分型 ➢ 大体形态:块状型,结节型,弥漫型,小癌型。 ➢ 细胞分型:肝细胞型,胆管细胞型,混合型。 转移途径 ➢ 血行转移 ➢ 淋巴转移 ➢ 种植转移
临床表现(10分) 肝区疼痛(50% ~疼痛部位:右上腹,累及横膈可牵涉到右肩,癌结节破裂则全腹痛。 >疼痛性质:持续性胀痛,纯痛甚至刷痛。 ◆肝脏肿大(85%) 黄 硬化征象 全身表现:恶病质:自发性血糖,高血钙和血脂,类癌综合征等。 令转移灶症状 肝癌的临床分型和分期(5分) 分型 单纯型:无肝硬化的表现,肝功能基本正常 硬化型:有肝硬化的表现,肝功能异常。 >炎症型:持续性高热,转氨酶成倍增长,病情迅速发展,可有或无肝硬化的 表现。 令分 ,1期: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 Ⅱ期:介于【期Π期之间 >Ⅲ期:黄疽、腹水、远处转移。 并发症(10分) 令肝性脑病(13)。 ◆上消化消出血(15%) H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10%) >自发性坏死出血:癌结节生长过快,血供不足。 >外力损伤破裂出血:包膜下血肿/破入腹腔 一血性腹水。 令继发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 辅助检查(10分) 定性检查(肝癌标志物的测定) 甲胎蛋白测定(AFP):判断标准略。 >甲胎蛋白异质体测定 高敏成甲胎蛋白异质体测定 >肝癌血清标志物测定:名称及意义表略 禅见各种影象图片资料 B超检查 CT检查 >X线肝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肝A造影DSA) MRI >放射性核素肝显影 病理学检查 B超/CT引导下定位肝活检 >腹腔镜直视下肝活检 ,剖腹探查
临床表现(10 分) 肝区疼痛(50%) ➢ 疼痛部位:右上腹,累及横膈可牵涉到右肩,癌结节破裂则全腹痛。 ➢ 疼痛性质:持续性胀痛,钝痛甚至剧痛。 肝脏肿大(85%) 黄疸 肝硬化征象 全身表现:恶病质;自发性血糖,高血钙和血脂,类癌综合征等。 转移灶症状 肝癌的临床分型和分期(5 分) 分型 ➢ 单纯型:无肝硬化的表现,肝功能基本正常。 ➢ 硬化型:有肝硬化的表现,肝功能异常。 ➢ 炎症型:持续性高热,转氨酶成倍增长,病情迅速发展,可有或无肝硬化的 表现。 分期 ➢ Ⅰ期:无明显肝癌症状和体征。 ➢ Ⅱ期:介于Ⅰ期~Ⅲ期之间。 ➢ Ⅲ期:黄疸、腹水、远处转移。 并发症(10 分) 肝性脑病(1/3)。 上消化道出血(15%)。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10%)。 ➢ 自发性坏死出血:癌结节生长过快,血供不足。 ➢ 外力损伤破裂出血:包膜下血肿/破入腹腔——血性腹水。 继发感染:免疫功能低下,易继发肺炎,败血症,肠道感染等。 辅助检查(10 分) 定性检查(肝癌标志物的测定) ➢ 甲胎蛋白测定(AFP):判断标准略。 ➢ 甲胎蛋白异质体测定 ➢ 高敏感甲胎蛋白异质体测定 ➢ 肝癌血清标志物测定:名称及意义表略 定位检查(影象学检查) 祥见各种影象图片资料 ➢ B 超检查 ➢ CT 检查 ➢ X 线肝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肝 A 造影 DSA) ➢ MRI ➢ 放射性核素肝显影 病理学检查 ➢ B 超/CT 引导下定位肝活检 ➢ 腹腔镜直视下肝活检 ➢ 剖腹探查
小结 在定位诊断方面,B超检查简便,经济,准确,无损伤,是首选方法。核素显像、 MR、DSA可根据病情需要考忠,不作常规检查,腹腔镜不宜轻易采用,肝穿在已作其 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而又无禁忌症时可进行。 诊断(10分) 原则 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尽可能明确的诊断,定性诊断应选择特异性高的,定位 诊断应首选无损伤的。 令肝癌高危人群 >肝炎病史5年以上。 >HBV/HCV标志物阳性 年龄> 岁 令临床诊断依据 >肝病病史>5年,HBV/HCV阳性,中年尤其是男性。 ~不明原因肝区疼痛,肝脏进行性肿大伴消瘦。 >AFP>5S00ugL,持续4周:AFP>200ugL,持续8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 生殖腺胚胎瘤,肝癌标志物阳性 影象学检查肝占位性病变,排除肝血管瘤,转移性肝棉。 令早期诊断 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1~2次年(AFP、B超)。 鉴别诊断(10分) 继发性肝 有原发病灶的表现 病情相对缓和,发展较慢 AFP往往阴性. 。病检确诊。 令活动性肝病(见鉴别诊断表) 肝硬 ~肝脏缩小,无占位性病灶。 产病情缓和。 ,AFP/ALT平行波动。 >肝癌标志物阴性。 女肝脓时 炎症的相应临床表现 ≥肿大肝脏表面光滑,触痛明显 B超可见肝内液平 AFP阴性 抗感染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肝血管瘤 CTMR/血池扫描, >AFP阴性,肝癌标志物阴性。 令临近肝区的肝外肿瘤
小结 在定位诊断方面,B 超检查简便,经济,准确,无损伤,是首选方法。核素显像、CT、 MRI、DSA 可根据病情需要考虑,不作常规检查,腹腔镜不宜轻易采用,肝穿在已作其 他检查不能明确诊断而又无禁忌症时可进行。 诊断(10 分) 原则 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作出尽可能明确的诊断,定性诊断应选择特异性高的,定位 诊断应首选无损伤的。 肝癌高危人群 ➢ 肝炎病史 5 年以上。 ➢ HBV/HCV 标志物阳性。 ➢ 年龄>35 岁。 临床诊断依据 ➢ 肝病病史>5 年,HBV/HCV 阳性,中年尤其是男性。 ➢ 不明原因肝区疼痛,肝脏进行性肿大伴消瘦。 ➢ AFP>500ug/L,持续 4 周;AFP>200ug/L,持续 8 周。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病, 生殖腺胚胎瘤,肝癌标志物阳性。 ➢ 影象学检查肝占位性病变,排除肝血管瘤,转移性肝癌。 早期诊断 对肝癌高危人群进行定期检查,1~2 次/年(AFP、B 超)。 鉴别诊断(10 分) 继发性肝癌 ➢ 有原发病灶的表现 ➢ 病情相对缓和,发展较慢。 ➢ AFP 往往阴性。 ➢ 病检确诊。 活动性肝病(见鉴别诊断表) 肝硬化 ➢ 肝脏缩小,无占位性病灶。 ➢ 病情缓和。 ➢ AFP/ALT 平行波动。 ➢ 肝癌标志物阴性。 肝脓肿 ➢ 炎症的相应临床表现。 ➢ 肿大肝脏表面光滑,触痛明显。 ➢ B 超可见肝内液平。 ➢ AFP 阴性。 ➢ 抗感染/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肝血管瘤 ➢ CT/MRI/血池扫描。 ➢ AFP 阴性,肝癌标志物阴性。 临近肝区的肝外肿瘤
>B超区别肿块的部位和性质, AFP及肝癌标志物阴性。 治疗(10分) 令原则 >早期、综合、积极治疗。力求根治是首要目的,延长生存期是治疗的目的 令外科治 手术治 最具有根治希望的治疗方法 术后5年生存离53.2%。 √术后10年生存率457% √手术话应症见书。 手术方法:肝段、肝叶、或以瘤块为中心的非典型切除。 >非手术切除的外科治疗 √术中微波、冷冻、激光、酒精注射缩小延长生命或缩小后再切除。 √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 √原位肝移植。 综合治疗 介入治疗 >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PE) ~高强度聚焦超声、射频聚焦 。放射治疗 √外放射治疗 内放射治 ~化学抗肿瘤药物治疗 √全身化疗 √局部化疗 √导向化 免疫治疗(生物学治疗 基因治疗 通过重组基因/或将基因导入人体特定的细胞以改变病理过程, 令中药治 ◆并发症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 肝性脑病 感染 。癌结节破裂 令肝移植 预后(2分) 出现症状多在半年左右死亡,往往死于并发症,预后不好
➢ B 超区别肿块的部位和性质。 ➢ AFP 及肝癌标志物阴性。 治疗(10 分) 原则 ➢ 早期、综合、积极治疗。力求根治是首要目的,延长生存期是治疗的目的。 外科治疗 ➢ 手术治疗 ✓ 最具有根治希望的治疗方法。 ✓ 术后 5 年生存率 53.2%。 ✓ 术后 10 年生存率 45.7%。 ✓ 手术适应症见书。 ✓ 手术方法:肝段、肝叶、或以癌块为中心的非典型切除。 ➢ 非手术切除的外科治疗 ✓ 术中微波、冷冻、激光、酒精注射缩小延长生命或缩小后再切除。 ✓ 肝动脉栓塞灌注化疗。 ✓ 原位肝移植。 综合治疗 ➢ 介入治疗 ➢ 超声引导下瘤体内无水乙醇注射(PEI) ➢ 高强度聚焦超声、射频聚焦 ➢ 放射治疗 ✓ 外放射治疗 ✓ 内放射治疗 ➢ 化学抗肿瘤药物治疗 ✓ 全身化疗 ✓ 局部化疗 ✓ 导向化疗 ➢ 免疫治疗(生物学治疗) ➢ 基因治疗 通过重组基因/或将基因导入人体特定的细胞以改变病理过程。 中药治疗 并发症治疗 ➢ 上消化道出血 ➢ 肝性脑病 ➢ 感染 ➢ 癌结节破裂 肝移植 预后(2 分) 出现症状多在半年左右死亡,往往死于并发症,预后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