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授课人:2018级历史学(师范)二班李麟凤
概念理解:何为北洋军阀/政府? 188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 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 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称为北洋政 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袁世凯死后,各路军阀割据一方,名义上仍接受 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 阀所控制,所以当时的北京政府又称北洋军阀政府 ,(简称北洋政府)
1885年,袁世凯开始为清政府编练新式陆军。 后来,逐渐形成了以他为首的军事集团。由于袁世凯 长期担任北洋大臣、直隶总督,这个军事集团通常被 称为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执政时期的政府称为北洋政 府,从1912年开始到1928年结束。 袁世凯死后,各路军阀割据一方,名义上仍接受 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 阀所控制,所以当时的北京政府又称北洋军阀政府 (简称北洋政府)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21-1928) 历史分期 1912年 1916年1919年1928年 袁世凯 军阀割据 统治时期 时期
壹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历史的沉沦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叁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北洋军阀 向上的转机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目录 C H I N E S E C O N S T I T U T I O N 北 洋 军 阀 统 治 时 期 贰 壹 贰 叁 肆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一)袁世凯复 1对内:实 (1)191: 时大总统。 (2)191: (3)1914 。去》,改责任内阁制 为总统制。 (4)1914 选举法》,又规定总 统任期十年
1.对内:实行独裁统治 (1)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2)1913年11月下令解散国民党。 (3)1914年5月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 为总统制。 (4)1914年底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又规定总 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一、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著名用业以 北京 打林 邮制月8日,日本物t世 能规出了“红十一秦”要表,其中 信 包括水认日本维永进国在山东的 封越透,承纵园人在由满.内量 加 年地展佳、并矿、是减数以灵传用 日本椭网,中日合协养工厂羊,录 份贺械地层晨,金外楼父日本的要 多 来.西为抹批难”二十一亲 出银世蚁时签的时 签买南满州条部内蒙古之条约》、 《关於山东之 州条约》等条约
2.对外:出卖国家利益 1914年4月,日本向袁世凯提出把中国置于日本控制 之下的“二十一条”要求。1915年5月25日被迫签订 了“中日民四条约” 。 《中日民四条约》是袁世凯政府与日方因《二十一条》 谈判多次最终确定的修正案,由袁世凯政府签订的 《关於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之条约》、《关於山东之 条约》等条约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极之世恭谨 凯戴以 传之万世 此 中大 『推戴书」 承华总民 天帝 国民代表大会 只极为 代表 建国 袁意 曰上」主市,以山91I6年为洪宪元年
3.袁世凯称帝 (1)1915年8月,古德诺以及筹安会,都积极为 袁世凯复辟帝制营造舆论。 (2)1915年10月6日,参议院召开“国民代表 大会” ,表示“ 一律”赞同“君主立宪” 。 (3)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劝进” , 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一、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二)人民的护国战争 1.背景 (1)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 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2)袁世凯的称帝行径,更是激起 了全国人民的反对
1.背景 (1)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 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2)袁世凯的称帝行径,更是激起 了全国人民的反对
护国 运动 (1915年12月一1916年6月) 首先宣布独立的地点 宣布独立的省区及时间 相继宣布独立的区及P时同 餐军垂裁露注家路线 北京。 1916.5 长安⊙ (州 面 1916.5 ⊙成部 七汽县(汽神 1e16. ©长少 阳1916.5 1916.3
一、 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二)人民的护国战争 2.表现 (1)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 唐继密 蔡锷 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 战争。 (2)云南起义以后,贵州、广西、广东、浙 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李烈钧
2.表现 (1)1915年12月25日,唐继尧、蔡锷、李 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 战争。 (2)云南起义以后,贵州、广西、广东、浙 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唐继尧 蔡锷 李烈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