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龙岩语文科中考试卷 、积累与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11分) 我们的辞典里,印着许多诸如“处变不惊”、“宠辱不惊”的词汇,使“不惊”渡上了一层 大将风度的金辉,而“惊”则处于永久的贬义。于是,人们看到丑恶,假装没有看到,依旧 面不改色,谈笑风声,被赞为人情练达:人们听到刿闻,仿佛失了聪,脸上亳无表情,被认 为是洞明世事;人们惊羨于他人辉煌伟大的成功,却只是一笑而过,被夸为宁静淡洎……于 是,我们看到了太多矜持的面孔,我们遭遇无数微笑背后的冷漠,我们把惊奇视为一种性格 的缺撼,我们认为永不惊讶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1)这段文字里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更正在下面的括号里。(8分)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2)仿照上文画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与之结构相似的句子。(3分) 2、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目前正在举行的“十佳歌手评选大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透过表面的轰动 效应,人们对这场比赛的实质产生了质疑 B.这种鼓吹金钱万能的说法,简直就是不刊之论。 C.鲁迅先生的杂文写得深刻而犀利,常常把敌人的反动论点驳得淋漓尽致。 D.在他面前,你绝不会因为他是名人而自卑,而会真正从心里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 3、古诗文填空。(任选5题作答)(10分)
2009 年龙岩语文科中考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24 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11 分) 我们的辞典里,印着许多诸如“处变不惊”、“宠辱不惊”的词汇,使“不惊”渡上了一层 大将风度的金辉,而“惊”则处于永久的贬义。于是,人们看到丑恶,假装没有看到,依旧 面不改色,谈笑风声,被赞为人情练达;人们听到刿闻,仿佛失了聪,脸上毫无表情,被认 为是洞明世事;人们惊羡于他人辉煌伟大的成功,却只是一笑而过,被夸为宁静淡泊……于 是,我们看到了太多矜持的面孔,我们遭遇无数微笑背后的冷漠,我们把惊奇视为一种性格 的缺撼,我们认为永不惊讶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⑴这段文字里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更正在下面的括号里。(8 分)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⑵仿照上文画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与之结构相似的句子。(3 分) 2、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3 分) A.目前正在举行的“十佳歌手评选大赛”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透过表面的轰动 效应,人们对这场比赛的实质产生了质疑。 B.这种鼓吹金钱万能的说法,简直就是不刊之论。 C.鲁迅先生的杂文写得深刻而犀利,常常把敌人的反动论点驳得淋漓尽致。 D.在他面前,你绝不会因为他是名人而自卑,而会真正从心里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 3、古诗文填空。(任选 5 题作答)(10 分)
(1)三顾频烦天下计 (杜甫《蜀 相》)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 塘湖春行》) 谁言天地宽?(夏完淳 《别云间》) 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曹操《龟虽寿》) (6)李白的《行路难》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世路艰难的名句 是 (7)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含蓄地否定世俗社会和官场生活,表达自己向往自然的高洁情 怀的句子 二、阅读(36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4分)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⑴三顾频烦天下计, (杜甫《蜀 相》) ⑵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⑶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 塘湖春行》) ⑷ 谁言天地宽?(夏完淳 《别云间》) ⑸ 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曹操《龟虽寿》) ⑹李白的《行路难》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世路艰难的名句 是 ⑺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含蓄地否定世俗社会和官场生活,表达自己向往自然的高洁情 怀的句子 是 二、阅读 (36 分) (一)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4 分)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4、这是杜甫晩年客滞江汉时所作的诗。人们认为诗中虽然流露出了漂泊思归之苦,但诗人 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作答。(13分) 永有某氏者,畏日①,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 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 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 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撒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①古人迷信,相信日子有吉凶,怕犯日讳而不敢随意举动,称为畏日。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生岁直子( 室无完器 假五六猫( 购僮罗捕之 6、用“/”为下面一个句子标出停顿。(2分)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4、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作的诗。人们认为诗中虽然流露出了漂泊思归之苦,但诗人 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 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按要求作答。(13 分) 永有某氏者,畏日①,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直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 勿击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馀也。昼累 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 以至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撒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 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①古人迷信,相信日子有吉凶,怕犯日讳而不敢随意举动,称为畏日。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 分) 生岁直子 ( ) 室无完器 ( ) 假五六猫 ( ) 购僮罗捕之 ( ) 6、用“/ ” 为下面一个句子标出停顿。(2 分)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1)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2)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8、本文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期间写的寓言讽刺小品《三戒》中的一篇小寓言。你认为本文寓 意何在?(3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8分) 有一种鮭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逆流而上还归 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 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 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 海、溯源和回归 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促使了鲑鱼的回归呢? 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记得古诗上有两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胡马来自北地,不管身在哪里,也能从风里去辨别来处方向。越鸟来自南疆,不管栖于何枝, 也能从光热中感认原乡。 人呢?人又何尝不然? 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传说……不也都是溯源寻根的措举么?人的形体,不管在 地球上迁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源。 人类在精神上回溯,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透过历史、艺文、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 文化潜流,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这种寂寞原也是驱促一个漂 泊者反省回顾的基本力量。没有那种驱促的力量,一种文化,一个种族,会很快在浩瀚人世 汪洋中消失
(1)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2) 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8、本文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期间写的寓言讽刺小品《三戒》中的一篇小寓言。你认为本文寓 意何在?(3 分) (三)阅读下面一篇文章,按要求回答问题。(8 分) 有一种鲑鱼,幼小时,成群游出河源地带,顺流而下出海,成熟之后,又成群逆流而上还归 河源,在那里交配、产卵、力竭而亡。在回溯源流的行程中,不管有多大的阻挠,鲑鱼总是 舍命克服。有时溯至断岩,便从水中腾跃入空,直到跃越岩上的河段,继续溯流归源,回到 原产地,完成生命之旅,也交代传递了生命的使命。第二代孵出后,幼鱼又重复着同样的出 海、溯源和回归。 我从电视上看到有关鲑鱼的报导,真是看得我惊心动魄。到底是什么促使了鲑鱼的回归呢? 我只能想到,那是生命本能的根源感。记得古诗上有两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胡马来自北地,不管身在哪里,也能从风里去辨别来处方向。越鸟来自南疆,不管栖于何枝, 也能从光热中感认原乡。 人呢?人又何尝不然? 人类文明中的考古、史学、族谱、传说……不也都是溯源寻根的措举么?人的形体,不管在 地球上迁徙流离得多远,人的心灵,总要回溯时间长流,让精神归本还源。 人类在精神上回溯,不能只凭本能上的感受,而须透过历史、艺文、习俗,甚至生活记忆的 文化潜流,去汇合命脉中的远源。乡愁是一种文化心灵的寂寞。这种寂寞原也是驱促一个漂 泊者反省回顾的基本力量。没有那种驱促的力量,一种文化,一个种族,会很快在浩瀚人世 汪洋中消失
9、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0、人类的归本溯源与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11分)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是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 品味一种人生意蕴一—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 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一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 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 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 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 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 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 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 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 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 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 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
9、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10、人类的归本溯源与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11 分)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是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 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 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 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 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 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 也太浓重了。“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 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 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 就注定会占有辉煌。 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 草堂,草堂,此时 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壮游》,“三吏”“三别”,《北征》,《秋 兴八首》,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 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
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 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 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 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 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一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 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 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 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 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 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一锦城一夔州一潭州, 同时他的生命也如同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 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 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 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 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 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竞是杜甫 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1、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3分) 12、阅读第四段画线的句子,思考:“杜甫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不必说的。但仅仅 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 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 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 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 再使风俗淳。”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 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 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 做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 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华州司功参军、工部员外郎,而实际 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 同时他的生命也如同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 可是,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 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 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 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 欢颜”,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 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 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 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 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 11、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3 分) 12、阅读第四段画线的句子,思考:“杜甫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4 分)
13、文中第四段最后一个句子“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该如何理解?除 了杜甫,你还能再举出一个中国历史上文人的成就与命运上具有悖反的例子吗?(4分) 三、写作(40分) 据报道,前一段时间,“超级女声”年度总冠军李宇春走进北大校园,仅唱了一首歌,便引 起北大学子一片狂热的尖叫,场面混乱,以至原先计划好的一些节目不得不临时取消。此事 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问题的深刻思考。有人认为,北大校园是中 华民族的一块文化圣地,“超级女声”走进北大,体现的是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化 的巨大冲击,甚至是对经典文化的亵渎。 请以“文化”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限体裁,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初三语文答题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积累与运用(24分) 1、(1)这段文字里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更正在下面的括号里。(8分) )改为( )改为( )改为( )改为( (2)仿照上文画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与之结构相似的句子。(3分)
13、文中第四段最后一个句子“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该如何理解?除 了杜甫,你还能再举出一个中国历史上文人的成就与命运上具有悖反的例子吗?(4 分) 三、写作(40 分) 据报道,前一段时间,“超级女声”年度总冠军李宇春走进北大校园,仅唱了一首歌,便引 起北大学子一片狂热的尖叫,场面混乱,以至原先计划好的一些节目不得不临时取消。此事 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也引发了人们对文化问题的深刻思考。有人认为,北大校园是中 华民族的一块文化圣地,“超级女声”走进北大,体现的是流行文化对传统文化和经典文化 的巨大冲击,甚至是对经典文化的亵渎。 请以“文化”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限体裁,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初三语文答题卷 (满分: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24 分) 1、⑴这段文字里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更正在下面的括号里。(8 分)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 )改为( ) ⑵仿照上文画线的句子,在下面的横线上续写一个与之结构相似的句子。(3 分)
2、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3分) 3、古诗文填空。(任选5题作答)(10分) (1)三顾频烦天下计, (杜甫《蜀 相》)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 塘湖春行》) 谁言天地宽?(夏完淳 《别云间》) 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曹操《龟虽寿》) (6)李白的《行路难》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世路艰难的名句 是 (7)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含蓄地否定世俗社会和官场生活,表达自己向往自然的高洁情 怀的句子 、阅读(36分)
2、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3 分) 3、古诗文填空。(任选 5 题作答)(10 分) ⑴三顾频烦天下计, (杜甫《蜀 相》) ⑵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⑶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 塘湖春行》) ⑷ 谁言天地宽?(夏完淳 《别云间》) ⑸ 烈士暮年,壮心 不已。(曹操《龟虽寿》) ⑹李白的《行路难》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世路艰难的名句 是 ⑺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含蓄地否定世俗社会和官场生活,表达自己向往自然的高洁情 怀的句子 是 二、阅读 (36 分)
4、这是杜甫晩年客滞江汉时所作的诗。人们认为诗中虽然流露出了漂泊思归之苦,但诗人 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分)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 生岁直子( 室无完器 假五六猫( 购僮罗捕之 6、用“/”为下面一个句子标出停顿。(2分)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 8、本文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期间写的寓言讽刺小品《三戒》中的一篇小寓言。你认为本文寓 意何在?(3分) 9、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4、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作的诗。人们认为诗中虽然流露出了漂泊思归之苦,但诗人 孤忠仍存,壮心犹在,洋溢着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4 分)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 分) 生岁直子 ( ) 室无完器 ( ) 假五六猫 ( ) 购僮罗捕之 ( ) 6、用“/ ” 为下面一个句子标出停顿。(2 分) 昼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7、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1) (2) 8、本文是柳宗元贬居永州期间写的寓言讽刺小品《三戒》中的一篇小寓言。你认为本文寓 意何在?(3 分) 9、文章用鲑鱼的溯源开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 分)
10、人类的归本溯源与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分) 11、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3分) 12、阅读第四段画线的句子,思考:“杜甫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3、文中第四段最后一个句子“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该如何理解?除 了杜甫,你还能再举出一个中国历史上文人的成就与命运上具有悖反的例子吗?(4分) 三、写作(40分)
10、人类的归本溯源与鲑鱼的“回归”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 分) 11、从文中看,“草堂的文化意义”指的是什么?(3 分) 12、阅读第四段画线的句子,思考:“杜甫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4 分) 13、文中第四段最后一个句子“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该如何理解?除 了杜甫,你还能再举出一个中国历史上文人的成就与命运上具有悖反的例子吗?(4 分) 三、写作(40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