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福建省永春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语文试题 (本卷共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 语言积累与运用(32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如果一切生命都贪1idn()于黑黝黝()的沃土,那么,生命如何来完备 自己驾驭()环境的能力,又如何在一代代繁yan( )中变得愈加坚强呢? 2.选择题。(8分) (1)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 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②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 ③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④乡亲们好奇地 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清脆赞赏崇拜打量 清脆称赞推崇打量 C.清晰称赞崇拜端详 D.清晰赞赏推崇端详 (2)对下面句子的主干提炼准确的一项是( )(2分) 那位光华耀眼的银月骑士,打败了天下最勇敢最义气的人的骑士,原来是一个乔装改 扮的剃头匠。 A.银月骑士是个剃头匠。 B.骑士是剃头匠 C.骑士打败剃头匠。 D.银月骑士打败骑 (3)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2009 年福建省永春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语 文 试 题 (本卷共 23 小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32 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如果一切生命都贪 liàn( )于黑黝黝( )的沃土,那么,生命如何来完备 自己驾驭( )环境的能力,又如何在一代代繁 yǎn( )中变得愈加坚强呢? 2.选择题。(8 分) ⑴根据句意,依次填入横线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①清晨,在林间小路漫步,一阵阵 的鸟鸣声,使我的心情更加轻松愉快。 ②在科技月活动中,他设计的节水龙头,精巧耐用,受到了师生的交口 。 ③老舍作品的语言,“京味”浓郁,幽默风趣,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 。 ④乡亲们好奇地 着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的演员,眼神里透着淳朴。 A.清脆 赞赏 崇拜 打量 B.清脆 称赞 推崇 打量 C.清晰 称赞 崇拜 端详 D.清晰 赞赏 推崇 端详 ⑵对下面句子的主干提炼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那位光华耀眼的银月骑士,打败了天下最勇敢最义气的人的骑士,原来是一个乔装改 扮的剃头匠。 A.银月骑士是个剃头匠。 B.骑士是剃头匠。 C.骑士打败剃头匠。 D.银月骑士打败骑士。 ⑶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①研究学术不可缺少,②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 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③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 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④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①因为 ②所以③但是④就 ①由于 ②因此③ 虽然④却 C.①不但 ②而且③不论④都 D.①不仅 ②并且③ 然而④却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B.“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 看你怎么办…”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D.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 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3.诗文默写。(12分) ①会当凌绝顶, ②采菊东篱 ,柳暗花明又 村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⑤人生难免有别离。当我们面临分别时,也许会有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 马行处”的依依不舍,也许会有王维“ ,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殷切劝告,也许会有王勃“海内存知己, ”的大气豪迈。 ⑥《行路难》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积极追求,乐观自信地坚持理想的品格的诗句 是 ⑦《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 ① 研究学术不可缺少, ② 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 是不可少的。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 ③ 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 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 ④ 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①因为 ②所以 ③但是 ④就 B.①由于 ②因此 ③ 虽然 ④却 C.①不但 ②而且 ③不论 ④都 D.①不仅 ②并且 ③ 然而 ④却 ⑷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2 分) A.这种白内障冷冻摘除器,具有制冷、解冻迅速、操作方便、安全性能高等特点。 B.“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 看你怎么办……” C.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无言。” D.中国足球的球迷们现在真的感到很迷惘,面对这片绿茵场,不知道是继续呐喊助威 呢,还是干脆掉头而去? 3.诗文默写。(12 分) ①会当凌绝顶, 。 ②采菊东篱 下, 。 ③ ,柳暗花明又一 村。 ④ ,似曾相识燕归来。 ⑤人生难免有别离。当我们面临分别时,也许会有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 马行处”的依依不舍,也许会有王维“ ,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殷切劝告,也许会有王勃“海内存知己, ”的大气豪迈。 ⑥《行路难》一诗中最能表现诗人积极追求,乐观自信地坚持理想的品格的诗句 是 , 。 ⑦《桃花源记》中与“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多难兴邦”是温家宝总理给震后的“北川中学”的题词,这使我们联想到孟子的 名言: 4.名著阅读。(10分) (1)在文学宝库中,我们欣赏到许多“硬汉子”的不朽形象:英国作家笛福笔下的 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读者心目中的英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 则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诠释了人生的真谛。(2分) (2)请从初中六部必读名著中再选一个“硬汉子”,概述原著中的一个情节片段,并简 要说说你的读后感言。(8分) “硬汉子”: 情节片段 (不少于100字) 读后感言 、阅读(58分) (一)阅读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回答5-9题。(15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 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下列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一童子/烧酒
⑧“多难兴邦”是温家宝总理给震后的“北川中学”的题词,这使我们联想到孟子的 名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著阅读。(10 分) ⑴在文学宝库中,我们欣赏到许多“硬汉子”的不朽形象:英国作家笛福笔下的 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读者心目中的英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 则以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诠释了人生的真谛。(2 分) ⑵请从初中六部必读名著中再选一个“硬汉子”,概述原著中的一个情节片段,并简 要说说你的读后感言。(8 分) “硬汉子”: 情节片段: (不少于 100 字) 读后感言: 二、阅读(58 分) (一)阅读文言文《湖心亭看雪》,回答 5-9 题。(15 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 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 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 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5.下列划分节奏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一童子∕烧酒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余拏/一小舟 6.下列“而”的用法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相同的是()(2分) A.杂然而前陈者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C.舟中人两三粒而己 D.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是日,更定矣 (2)与余舟一芥(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是金陵人,客此() 8.翻译下列句子。(6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9.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是( (3分)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 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本文作者张岱观察雪景,从“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最后看到“舟中人两 三粒”,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 C.本文写景句采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形象、更富有魅力。 D.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 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二)阅读《痛苦聚积力量》(矫友田)选段,完成10-12题。(8分)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余拏∕一小舟 6.下列“而”的用法与“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相同的是( )(2 分) A.杂然而前陈者 B.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C.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D.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7.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分) ⑴是日,更定矣( ) ⑵与余舟一芥( ) ⑶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⑷是金陵人,客此( ) 8.翻译下列句子。(6 分) ⑴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⑵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9.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分析有误的是( )(3 分) 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 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也仿佛冻结了。 B.本文作者张岱观察雪景,从“大雪三日”到“上下一白”,最后看到“舟中人两 三粒”,采用的是定点观察的方法。 C.本文写景句采用了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景物描写更形象、更富有魅力。 D.文章写景句语言自然质朴,不事雕琢,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了清新淡雅的雪后场景, 表现了作者超凡脱俗的闲情雅致。 (二)阅读《痛苦聚积力量》(矫友田)选段,完成 10-12 题。(8 分)
①有一个女孩,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然而, 她不幸患上了骨癌。为了保住生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后来,癌症蔓延,她先后又失去了 乳房及子宫。 ②一而再、再而三的厄运降临到她的头上,她哭泣过、悲伤过,但从未放弃过心中的 梦想。她一直都在告诫自己:“轻言放弃,就是失败,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③最后,她不但没有被病魔打倒。相反,她以顽强的斗志和无比的勇气,排除万难, 终于为自己创下了多项世界记录,其中包括获得1988年冬奥会的冠军,还在美国历届滑雪 锦标赛中共赢得了29枚金牌。后来,她还成为攀登险峰的高手。她就是美国运动史上极具 传奇色彩的著名滑雪运动员—一戴安娜·高登。 ④一个人一旦沉沦于痛苦之中,就永远不会有所作为。只有那些懂得消解痛苦,并在 痛苦中不断积聚力量者,才会使生命变得愈加丰满和充实。有一位诗人说过:“其实,不论 在岁月之内还是在岁月之外,痛苦都是比幸福更为博深更为奥妙更为耐读的书籍!”这是 句多么耐人寻味的话啊。痛苦并不可怕,在痛苦中聚积的力量,犹如剧烈涌动的火山,一旦 喷发,必定带给人们一种灵魂的震颤! 10.本文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11.试用“∥”将本文分成两层,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12.试用简洁的语言再概写一个事例,对本文的中心论点进行支撑。(3分) (三)阅读《雷声大雨点小?》(林之光)一文,完成13-16题。(13分) ①“雷声大雨点小”是个常见的成语。它形容计划很大,说得响亮,或者声势造得很 大,而实际行动却很少。 ②不过,从科学角度看来,“雷声大雨点小”却是不符合天气事实的。 ③因为,在各种降雨天气过程中,雷雨的雨滴不仅不小,反而可以说是最大的。原因 是降雨的雨滴都是在云内上升气流中凝结生成和长大的。因而只有在强烈上升气流云中,才
①有一个女孩,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一个梦想:想成为一名出色的滑雪运动员。然而, 她不幸患上了骨癌。为了保住生命,她被迫锯掉了右脚。后来,癌症蔓延,她先后又失去了 乳房及子宫。 ②一而再、再而三的厄运降临到她的头上,她哭泣过、悲伤过,但从未放弃过心中的 梦想。她一直都在告诫自己:“轻言放弃,就是失败,我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③最后,她不但没有被病魔打倒。相反,她以顽强的斗志和无比的勇气,排除万难, 终于为自己创下了多项世界记录,其中包括获得 1988 年冬奥会的冠军,还在美国历届滑雪 锦标赛中共赢得了 29 枚金牌。后来,她还成为攀登险峰的高手。她就是美国运动史上极具 传奇色彩的著名滑雪运动员——戴安娜·高登。 ④一个人一旦沉沦于痛苦之中,就永远不会有所作为。只有那些懂得消解痛苦,并在 痛苦中不断积聚力量者,才会使生命变得愈加丰满和充实。有一位诗人说过:“其实,不论 在岁月之内还是在岁月之外,痛苦都是比幸福更为博深更为奥妙更为耐读的书籍!”这是一 句多么耐人寻味的话啊。痛苦并不可怕,在痛苦中聚积的力量,犹如剧烈涌动的火山,一旦 喷发,必定带给人们一种灵魂的震颤! 10.本文阐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 分) 11.试用“∥”将本文分成两层,并简要说明理由。(3 分) ① ② ③ ④ 12.试用简洁的语言再概写一个事例,对本文的中心论点进行支撑。(3 分) (三)阅读《雷声大雨点小?》(林之光)一文,完成 13-16 题。(13 分) ①“雷声大雨点小”是个常见的成语。它形容计划很大,说得响亮,或者声势造得很 大,而实际行动却很少。 ②不过,从科学角度看来,“雷声大雨点小”却是不符合天气事实的。 ③因为,在各种降雨天气过程中,雷雨的雨滴不仅不小,反而可以说是最大的。原因 是降雨的雨滴都是在云内上升气流中凝结生成和长大的。因而只有在强烈上升气流云中,才
可能降下大雨滴。有气象学家2004年在马绍尔群岛和巴西观测到直径1厘米的大雨滴,并 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巴西和马绍尔群岛都是热带,那里的雨基本都是从电闪雷鸣和 积雨云中降下来的。而积雨云,正是自然界中具有最强烈上升气流的云。相反,世界上最小 的雨滴———毛毛雨,则反生在上升气流最弱的云中,连最微小的雨滴也托不住就给降下来 ④当然,成语属文学范畴,本也无需完全拘泥于事实。而且,雷声的雨滴虽然不小 但雨滴却“不多”。而“雨点小”和“雨点少”在数量方向上是一致的。 ⑤雷雨天气主要有三个特点:除了雷电和雷阵雨外,还有雷雨大风。大家知道,雷声、 闪电可以传得很远(有谚语说A):雷雨大风是积雨云后部下沉的冷凉空气(密度大)迅 速堆积到地面上时,因气压远高于周围,而向四周发出的冲击波,它也可以传得很远。但是 雷阵雨则不同了,它的范围虽然和下沉冷凉气流基本相同,但却不会扩张,雨区随着积雨云 的前进形成的也是一条窄(与大风和雷声区相比)带。也就是说,在雷雨天气影响区中,大 部分地区是只有雷声和大风而没有雨点的。谚语B就有“雷声大雨点少”的意思。不过, 毕竞“雨点小”和“雨点少”还并不是一件事,成语必另有来源。 ⑥确实如此。这个成语最初根本不叫“雷声大雨点小”,而是从C发展变化而来。有 趣的是,这倒是很符合事实的,因为在雷声天气影响区中,除了雷雨带以外都是这样的情况 可是,这八字不成成语,说起来也不上口。如要减成六个字,而且仍要保留“雷声大”的话, 那么“雨点”后的字同样也就难有别的选择,只能是“小”了。因为“大”也只和“小”对 仗。当然,D也对仗,但对比不强烈。 ⑦更重要的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说法很符合某些社会实况。因为,“造声势者” 多少总会有一点实际行动。甚至还可以认为,只是由于组成成语需要,使用了“雷声”和“雨 点”两个科学名词而已。这些人为因素可能都是成语化为“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吧。 13.本文依次从 文学和 三个角 度来探究“雷声大雨点小”这个成语的来源。(2分) 14.第②段说“雷声大雨点小”这个成语“不符合天气事实”,其原因有:(4分) 15.把下列谚语、成语填入文中适当的位置。(4分) ①“雷声有,雨点无” 雷声浩(甚)大 雨点全无
可能降下大雨滴。有气象学家 2004 年在马绍尔群岛和巴西观测到直径 1 厘米的大雨滴,并 被载入《吉尼斯世界大全》。巴西和马绍尔群岛都是热带,那里的雨基本都是从电闪雷鸣和 积雨云中降下来的。而积雨云,正是自然界中具有最强烈上升气流的云。相反,世界上最小 的雨滴———毛毛雨,则反生在上升气流最弱的云中,连最微小的雨滴也托不住就给降下来 了。 ④当然,成语属文学范畴,本也无需完全拘泥于事实。而且,雷声的雨滴虽然不小, 但雨滴却“不多”。而“雨点小”和“雨点少”在数量方向上是一致的。 ⑤雷雨天气主要有三个特点:除了雷电和雷阵雨外,还有雷雨大风。大家知道,雷声、 闪电可以传得很远(有谚语说 A );雷雨大风是积雨云后部下沉的冷凉空气(密度大)迅 速堆积到地面上时,因气压远高于周围,而向四周发出的冲击波,它也可以传得很远。但是, 雷阵雨则不同了,它的范围虽然和下沉冷凉气流基本相同,但却不会扩张,雨区随着积雨云 的前进形成的也是一条窄(与大风和雷声区相比)带。也就是说,在雷雨天气影响区中,大 部分地区是只有雷声和大风而没有雨点的。谚语 B 就有“雷声大雨点少”的意思。不过, 毕竟“雨点小”和“雨点少”还并不是一件事,成语必另有来源。 ⑥确实如此。这个成语最初根本不叫“雷声大雨点小”,而是从 C 发展变化而来。有 趣的是,这倒是很符合事实的,因为在雷声天气影响区中,除了雷雨带以外都是这样的情况。 可是,这八字不成成语,说起来也不上口。如要减成六个字,而且仍要保留“雷声大”的话, 那么“雨点”后的字同样也就难有别的选择,只能是“小”了。因为“大”也只和“小”对 仗。当然, D 也对仗,但对比不强烈。 ⑦更重要的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说法很符合某些社会实况。因为,“造声势者” 多少总会有一点实际行动。甚至还可以认为,只是由于组成成语需要,使用了“雷声”和“雨 点”两个科学名词而已。这些人为因素可能都是成语化为“雷声大雨点小”的重要原因吧。 13.本文依次从 、文学和 三个角 度来探究“雷声大雨点小”这个成语的来源。(2 分) 14.第②段说“雷声大雨点小”这个成语“不符合天气事实”,其原因有:(4 分) ⑴ ⑵ 15.把下列谚语、成语填入文中适当的位置。(4 分) ①“雷声有,雨点无” ②“雷声浩(甚)大, 雨点全无
③“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④“雷响天下知” 16.根据第③段的内容,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3分) (四)阅读《多动症》(杨红樱)一文,回答17-22题。(22分) 除了体育老师不说马小跳有多动症,几乎其他所有教过马小跳的老师,都说马小跳有 多动症 秦老师说:“马小跳,我来治你的多动症 秦老师就这么武断,还没去医院检查,她就断定马小跳有“多动症” 过了几天,秦老师问马小跳,想不想在“六一”儿童节上台表演节目。 马小跳说当然想,自己做梦都想 班上要表演的节目是童话剧《龟兔赛跑》。路曼曼演兔子,唐飞演乌龟。两个主角都 有人选了,那么,马小跳又演什么呢? 秦老师说:“马小跳演那棵树,就是兔子靠着睡觉的那棵树。” 说是演树,其实只不过是一个道具而已。马小跳两只手举着两根树枝,一动不动地站 在那里,连一句台词都没有 故事是从一只兔子在一棵大树下遇见一只乌龟开始的,也是在这棵大树下结束的。所 以,马小跳必须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地站在那里。 马小跳两只手高高地举着两根树枝,眼睁睁地看着兔子路曼曼在他身边跳来跳去,眼 睁睁地看着乌龟唐飞在他身边爬来爬去 那个唐飞真是笨,连马小跳都把他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了,他自己还经常忘词儿。马 小跳忍不住就要给他提词儿,唐飞不仅不感谢马小跳,反而去向秦老师告状。 秦老师,马小跳说话了
③“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④“雷响天下知” A. B. C. D. 16.根据第③段的内容,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3 分) (四)阅读《多动症》(杨红樱)一文,回答 17-22 题。(22 分) 除了体育老师不说马小跳有多动症,几乎其他所有教过马小跳的老师,都说马小跳有 多动症。 秦老师说:“马小跳,我来治你的多动症。” 秦老师就这么武断,还没去医院检查,她就断定马小跳有“多动症”。 过了几天,秦老师问马小跳,想不想在“六一”儿童节上台表演节目。 马小跳说当然想,自己做梦都想。 班上要表演的节目是童话剧《龟兔赛跑》。路曼曼演兔子,唐飞演乌龟。两个主角都 有人选了,那么,马小跳又演什么呢? 秦老师说:“马小跳演那棵树,就是兔子靠着睡觉的那棵树。” 说是演树,其实只不过是一个道具而已。马小跳两只手举着两根树枝,一动不动地站 在那里,连一句台词都没有。 故事是从一只兔子在一棵大树下遇见一只乌龟开始的,也是在这棵大树下结束的。所 以,马小跳必须从头到尾、自始至终地站在那里。 马小跳两只手高高地举着两根树枝,眼睁睁地看着兔子路曼曼在他身边跳来跳去,眼 睁睁地看着乌龟唐飞在他身边爬来爬去。 那个唐飞真是笨,连马小跳都把他的台词背得滚瓜烂熟了,他自己还经常忘词儿。马 小跳忍不住就要给他提词儿,唐飞不仅不感谢马小跳,反而去向秦老师告状。 “秦老师,马小跳说话了
秦老师就来警告马小跳:“马小跳,你要记住,你是一棵树,树是不能讲话的。你再故 意捣乱,我就把你换下来。你知不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想演你这个角色呢!” 马小跳知道,确实有很多同学想演他这个角色 马小跳很怕秦老师把他换下来,后来在排练的时候,马小跳就不停地对自己说:“马小 跳,你是树,不是人。树是不能说话,不能动,不知道累的。” 秦老师看马小跳有进步,就鼓励他:“马小跳,只要你把树演好了,我就让你说一句台 马小跳说:“你不是说树是不能说话也不能动的吗?” 秦老师就笑起来:“我们演的《龟兔赛跑》是部童话剧,童话中的动物可以说话,树也 可以说话。” 马小跳说:“童话中的树既然可以说话,为什么只能说一句,而不能多说几句呢?” “不可以。”秦老师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只能说一句,但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 马小跳后来才知道,这句非常非常重要的话,就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秦老师说:“别小看这么一句台词,这句台词可是这部童话剧的灵魂。” 为了能说这句台词,马小跳在排练中,一动不动地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唐飞记 不住词儿,或者是路曼曼出点差错,站三四个小时的时候也有。 秦老师终于同意让马小跳说这句台词了。 马小跳把这句台词至少练了一百遍。 六一”儿童节那天演节目之前,马小跳的全身裹满了棕色的布,这是树干。他的手 上举着绿色的树枝,就更像一棵树了。他一上台,就把所有人的眼球都吸引到他身上 小跳是全校闻名的淘气包,所以他在全校的知名度很高 看看,演树的是马小跳!” “他真像一棵树。” 噢噢,马小跳!噢噢,马小跳!” 节目演到最后,马小跳终于用充满智慧的声音,也就是用那种瓮声瓮气、拖声拖气的 腔调,说出了那句最关键、最灵魂的台词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秦老师就来警告马小跳:“马小跳,你要记住,你是一棵树,树是不能讲话的。你再故 意捣乱,我就把你换下来。你知不知道,还有很多同学想演你这个角色呢!” 马小跳知道,确实有很多同学想演他这个角色。 马小跳很怕秦老师把他换下来,后来在排练的时候,马小跳就不停地对自己说:“马小 跳,你是树,不是人。树是不能说话,不能动,不知道累的。” 秦老师看马小跳有进步,就鼓励他:“马小跳,只要你把树演好了,我就让你说一句台 词。” 马小跳说:“你不是说树是不能说话也不能动的吗?” 秦老师就笑起来:“我们演的《龟兔赛跑》是部童话剧,童话中的动物可以说话,树也 可以说话。” 马小跳说:“童话中的树既然可以说话,为什么只能说一句,而不能多说几句呢?” “不可以。”秦老师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只能说一句,但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 马小跳后来才知道,这句非常非常重要的话,就是“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秦老师说:“别小看这么一句台词,这句台词可是这部童话剧的灵魂。” 为了能说这句台词,马小跳在排练中,一动不动地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唐飞记 不住词儿,或者是路曼曼出点差错,站三四个小时的时候也有。 秦老师终于同意让马小跳说这句台词了。 马小跳把这句台词至少练了一百遍。 “六一”儿童节那天演节目之前,马小跳的全身裹满了棕色的布,这是树干。他的手 上举着绿色的树枝,就更像一棵树了。他一上台,就把所有人的眼球都吸引到他身上了。马 小跳是全校闻名的淘气包,所以他在全校的知名度很高。 “看看,演树的是马小跳!” “他真像一棵树。” “噢噢,马小跳!噢噢,马小跳!” 节目演到最后,马小跳终于用充满智慧的声音,也就是用那种瓮声瓮气、拖声拖气的 腔调,说出了那句最关键、最灵魂的台词——“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他刚一说完,全场就响起了炸雷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主要故事。(3分) 1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秦老师说:‘马小跳,我来治你的多动症。’”这句话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B.“马小跳两只手高高地举着两根树枝,眼睁睁地看着兔子路曼曼在他身边跳来跳去 眼睁睁地看着乌龟唐飞在他身边爬来爬去。”句中连用了两个“眼睁睁地看着”表现了马小 跳得意的心理 C.最后一段是侧面描写,表现马小跳的表演获得成功 D.这篇小说诙谐幽默,充满童真童趣 结合下面相关链接材料,完成19-22题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 “李京京,又是你不定神。”程老师皱起眉头 京京脸一红,低下了头。可是随即又抬起头来,并且举了举手。 “什么事? 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 他准能念妤。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 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 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 19.李京京那么想念一段课文的原因 是 马小跳“做梦都想”表演那棵树的原因
他刚一说完,全场就响起了炸雷般的掌声和欢呼声。 1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主要故事。(3 分) 18.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秦老师说:‘马小跳,我来治你的多动症。’”这句话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B.“马小跳两只手高高地举着两根树枝,眼睁睁地看着兔子路曼曼在他身边跳来跳去, 眼睁睁地看着乌龟唐飞在他身边爬来爬去。”句中连用了两个“眼睁睁地看着”表现了马小 跳得意的心理。 C.最后一段是侧面描写,表现马小跳的表演获得成功。 D.这篇小说诙谐幽默,充满童真童趣。 结合下面相关链接材料,完成 19-22 题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 “李京京,又是你不定神。”程老师皱起眉头。 京京脸一红,低下了头。可是随即又抬起头来,并且举了举手。 “什么事?” 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京京垂下头。他多么喜欢这个故事啊!他真想念一段,哪怕是几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 他准能念好。朗读课文难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吗? 声音是不太好听,有点沙哑,有点毛毛刺刺的。可是公开教学课难道是上台表演吗? 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树林子里读他喜欢的课文吗?京京心里难受极了。 19.李京京那么想念一段课文的原因 是 ;而 马小跳“做梦都想”表演那棵树的原因
是 (4分) 20.程老师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她认 为 秦老师让马 小跳扮演树,是因 (4分) 21.李京京和马小跳在思想性格方面有哪些异同?(6分) 相同:① 不同 22.对于程老师和秦老师,你喜欢哪一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明理由。(3分) 、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印度晢学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 味的比较最容易动摇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初衷。而比较的结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 傲,总之是流于平庸。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 也有人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明确自己的优劣高低,确 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比较”引起了你什么样的联想或思考?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 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2009年永春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是 。(4 分) 20.程老师不让李京京朗读课文,是因为她认 为 。秦老师让马 小跳扮演树,是因 为 。(4 分) 21.李京京和马小跳在思想性格方面有哪些异同?(6 分) 相同:① ② 不同: 22. 对于程老师和秦老师,你喜欢哪一位?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说明理由。(3 分) 三、作文(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印度哲学大师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一 味的比较最容易动摇我们的心态,改变我们的初衷。而比较的结果,使人不是自卑,就是自 傲,总之是流于平庸。其实,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沉香”。 也有人说:“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才能明确自己的优劣高低,确 定自己的奋斗目标。 “比较”引起了你什么样的联想或思考?请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 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 2009 年永春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语文试题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