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二O0七年九月十日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四、培养优良学风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 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第一节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案 二 OO 七年九月十日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四、培养优良学风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第三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节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 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方法 第一章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第一节 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二节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二、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第三节 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第二章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和拥护祖国统一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和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节做忠诚的爱国者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增强国防观念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献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道德历史类型)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四、爱国主义和弘扬时代精神 第三节 做忠诚的爱国者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二、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三、增强国防观念 四、以振兴中华为己任献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第三章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第一节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世界观与人生观 二、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三、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四、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指引人生 第二节 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一、价值观与人生价值 二、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 三、人生价值实现的条件 第三节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一、协调自我身心关系 二、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 三、协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第四章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第一节 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一、道德的起源与本质 二、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三、道德的历史发展(道德历史类型) 第二节 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一、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主要内容 三、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第三节 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一、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 第四节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一、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二、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三、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第三节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共生活与公共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四、规范了民警的执法行为,保障了民警执法的有效性 五、增加了一些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六、规定了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 七、对“事故责任认定”的重新定位 八、几个可圈可点的新意 第六章培养职业精神设立家庭美德 第一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二、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二、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及解决对策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爱情与人生 二、婚姻与家庭 三、家庭美德 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第一节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二节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 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第三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四节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公共规范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法理念 四、规范了民警的执法行为,保障了民警执法的有效性 五、增加了一些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 六、规定了单位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罚 七、对“事故责任认定”的重新定位 八、几个可圈可点的新意 第六章 培养职业精神 设立家庭美德 第一节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 一、职业与道德和法律 二、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三、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第二节 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二、大学生择业的心理误区及解决对策 三、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一、爱情与人生 二、婚姻与家庭 三、家庭美德 四、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第七章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第一节 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 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 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三、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第二节 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本质和作用 一、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 二、法律权利与义务观念 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第三节 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一、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 二、掌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 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第四节 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一、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二、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第八章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第一节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我国的国家机构 第二节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第三节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基础” 课与自己的成长密切相关,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前途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进而 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及成才目标 【教学难点】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在经过六月的洗礼与漫长的等待后,同学们怀着欣喜的心情,带着点 点眷恋,怀着丝丝回忆,抱着滴滴梦想,热情地向紧张的中学生活挥手告别。同时,带着份 份好奇,怀着切切真情,抱着种种憧憬,热烈地走入精彩缤纷的大学生活。欢快的跨进了大 学的门槛,迎接新生活,新人生的到来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当同学们沉浸在对大学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时,也会感到大学生活的不适。大学是什 么?大学生活有何特点?如何充实愉快地度过大学时代,充分享受青春的阳光?如何展示才 华,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为此,加强对大学生的适应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大 学教育规律,熟悉并掌握大学生活特点,合理地规划大学生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生活质 量,充实快乐的度过大学美好的时光 、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什么是大学?大学在人生历程中具有怎样的位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因立场不同,因而观点不一。有人说大学是一种文化,她修炼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有 人说大学是一个工厂,她在“制造”特殊的“机器”;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 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不仅拥有大师、大楼和大气,而且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 中学生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学习要求的变化。要求大学生要有主动性、创造性、能充分利用图书馆图书资源,具有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2.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活没有了父母的呵护,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要认识更多的来 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朋友,这样的生活对于在父母身边生活了十几年的他们来说,有一些新鲜, 有一些好奇,更有一些迷茫 3.社会活动的变化。进入大学,党组织、团组织、社团、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各项丰富 多彩的活动,要求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精力合理地安排业余文化生活,锻炼自己的能 力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上,由父母包办被住集体宿舍、吃饭上食堂排
第一节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 一、宪法的特征和原则 二、我国的国家制度 三、我国的国家机构 第二节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民事法律制度 第三节 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一、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 二、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律制度 绪论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教学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基础”课的性质和目的,认识到学习“基础” 课与自己的成长密切相关,能否学好这门课关系到自己的未来前途和人生价值的实现,进而 激发起努力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重点】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及成才目标 【教学难点】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在经过六月的洗礼与漫长的等待后,同学们怀着欣喜的心情,带着点 点眷恋,怀着丝丝回忆,抱着滴滴梦想,热情地向紧张的中学生活挥手告别。同时,带着份 份好奇,怀着切切真情,抱着种种憧憬,热烈地走入精彩缤纷的大学生活。欢快的跨进了大 学的门槛,迎接新生活,新人生的到来。 第一节 适应人生新阶段 当同学们沉浸在对大学生活和美好未来的憧憬之时,也会感到大学生活的不适。大学是什 么?大学生活有何特点?如何充实愉快地度过大学时代,充分享受青春的阳光?如何展示才 华,锻炼能力,提高综合素质?……。为此,加强对大学生的适应教育,引导大学生了解大 学教育规律,熟悉并掌握大学生活特点,合理地规划大学生活,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生活质 量,充实快乐的度过大学美好的时光。 一、认识大学生活特点 什么是大学?大学在人生历程中具有怎样的位置?“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因立场不同,因而观点不一。有人说大学是一种文化,她修炼人的品格,提升人的素质;有 人说大学是一个工厂,她在“制造”特殊的“机器”;梅贻琦先生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 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不仅拥有大师、大楼和大气,而且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同于 中学生活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 1.学习要求的变化。要求大学生要有主动性、创造性、能充分利用图书馆图书资源,具有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 2.生活环境的变化。大学生活没有了父母的呵护,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要认识更多的来 自全国各地的同学朋友,这样的生活对于在父母身边生活了十几年的他们来说,有一些新鲜, 有一些好奇,更有一些迷茫。 3.社会活动的变化。进入大学,党组织、团组织、社团、学生会、班委会等组织各项丰富 多彩的活动,要求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精力合理地安排业余文化生活,锻炼自己的能 力。 二、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1.确立独立生活意识。进入大学后,在生活上,由父母包办被住集体宿舍、吃饭上食堂排
队、衣服要自己洗、日用品自己买的生活方式所代替,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 律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面对新环境、新问题,要求大学生要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多向 学哥学姐及老师请教学习。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在班级里、社团中,多观察周围的同学, 特别是那些你觉得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强的同学,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 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要在生活中不断地磨练,不 断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经验及勇气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学习是进步的伴侣,努力是胜利的曙光。当你感到悲哀痛苦 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大学校园一直是被这样那样的 光环笼罩的象牙塔,仿佛大学里只有和风煦日,以前的拼搏终于使自己进入了乐园,从此可 以无忧无虑,前程似锦。其实不然! 在网上曾经看到这样的话:“想来大学,精神准备:来到大学,顿时后悔:几年青春,白白 浪费。大学生活,枯燥乏味:”“混到天长地久,睡到海枯石烂:”有人说,大学不过是高中 的延伸,在这里还得继续高中的那种拼命苦学:;六十大闸坚如铁,而今碎步从头涉:年年岁 岁题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大学学习方式由依赖老师转为学生自己主动安排学习。因此,新 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方式”。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在大学,上课时间少,自习时间多。由于大学里课堂讲授相对减少,自学时间大量增加。有 的班级每天只上4节课,甚至有时出现一天只有2节课或无课现象。正如一位大学毕业生所 云:“大学真是很自由,自由的让很多人感到空虚。这种没有约束的生活中让我们变得懒惰 让我们失去了奋斗的精神;也磨去了身上的“棱角”,变的世俗和经不住诱惑。”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在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其它知识, 以及人文社科知识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型社会需要学习型人才,活到老,学到老将成为一种时尚。大 学生要珍惜大学美好时光,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为自己充电。即使毕业了,也只是告别母 校,而不是告别学习。 四、培养优良学风 1.勤奋。勤奋,永恒的学习秘诀,是走向成功的法宝。失败的原因五花八门,成功却无 不是勤奋的结晶。当然并不否认,不同的人存在智力上的先天差别,但勤奋可以滋补天生的 不足,笨鸟先飞,未必成不了头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功。(华罗庚)”“勤劳 征服一切(弗吉尔)”荀子在《劝学篇》中论述了勤与学的关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勤奋的人,不一定都 人为可讥,而在己以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能领略成功的喜悦,但其心灵却比任何人都充实。正如临川先生所云:“然力足以至焉」 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 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除了资深 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 和学习伙伴。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首先,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 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读书时,应尽量多读一些英文原版教材 其次,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
队、衣服要自己洗、日用品自己买的生活方式所代替,自主、自立、自律是大学生活的主旋 律。 2.虚心求教、细心体察。面对新环境、新问题,要求大学生要虚心求教,细心体察,多向 学哥学姐及老师请教学习。从周围的人身上学习。在班级里、社团中,多观察周围的同学, 特别是那些你觉得交往能力和沟通能力特别强的同学,看他们是如何与人相处的。 3.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大学生要在生活中不断地磨练,不 断提高自己独立生活的经验及勇气。 三、树立新的学习理念 阳光照亮世界,知识照亮人生。学习是进步的伴侣,努力是胜利的曙光。当你感到悲哀痛苦 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大学校园一直是被这样那样的 光环笼罩的象牙塔,仿佛大学里只有和风煦日,以前的拼搏终于使自己进入了乐园,从此可 以无忧无虑,前程似锦。其实不然! 在网上曾经看到这样的话:“想来大学,精神准备;来到大学,顿时后悔;几年青春,白白 浪费。大学生活,枯燥乏味;”“混到天长地久,睡到海枯石烂;”有人说,大学不过是高中 的延伸,在这里还得继续高中的那种拼命苦学;六十大闸坚如铁,而今碎步从头涉;年年岁 岁题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1.树立自主学习的理念。大学学习方式由依赖老师转为学生自己主动安排学习。因此,新 生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方式”。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在大学,上课时间少,自习时间多。由于大学里课堂讲授相对减少,自学时间大量增加。有 的班级每天只上 4 节课,甚至有时出现一天只有 2 节课或无课现象。正如一位大学毕业生所 云:“大学真是很自由,自由的让很多人感到空虚。这种没有约束的生活中让我们变得懒惰, 让我们失去了奋斗的精神;也磨去了身上的“棱角”,变的世俗和经不住诱惑。” 2.树立全面学习的理念。在努力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与专业相关的其它知识, 以及人文社科知识。 3.树立创新学习的理念。 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学习型社会需要学习型人才,活到老,学到老将成为一种时尚。大 学生要珍惜大学美好时光,科学合理地利用时间,为自己充电。即使毕业了,也只是告别母 校,而不是告别学习。 四、培养优良学风 1.勤奋。勤奋,永恒的学习秘诀,是走向成功的法宝。失败的原因五花八门,成功却无一 不是勤奋的结晶。当然并不否认,不同的人存在智力上的先天差别,但勤奋可以滋补天生的 不足,笨鸟先飞,未必成不了头鸟。“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功。(华罗庚)”“勤劳 征服一切(弗吉尔)” 荀子在《劝学篇》中论述了勤与学的关系:“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勤奋的人,不一定都 能领略成功的喜悦,但其心灵却比任何人都充实。正如临川先生所云:“然力足以至焉,于 人为可讥,而在己以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学习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 能力,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礼记•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也就是说,大学生应当充分利用学校里的人才资源,从各种渠道吸收知识和方法。除了资深 的教授以外,大学中的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乃至自己的同班同学都是最好的知识来源 和学习伙伴。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都不尽相同,只有互帮互学,大家才能共同进步。 应该充分利用图书馆和互联网,培养独立学习和研究的本领。首先,大学生一定要学会查找 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读书时,应尽量多读一些英文原版教材。 其次,在书本之外,互联网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大学生们可以借助搜索引擎在网上查找
各类信息。 2.严谨。严谨就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严谨为学,诚信做人,是一个人走向胜利治之本, 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在粗枝大叶,马马虎虎中得到真理。人是在严谨的治学和认真地为学中积 累一点一滴知识,海纳百川,然后再仔细推敲,融会贯通,将技能再自身的实践中得以体现, 慢慢地将知识融入到自身当中,用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从而实现之大飞跃。学问是当 代大学生的本职工作,也是走向社会的基础。你们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现在为学之时的严 谨之风将直接影响到将来你们在终极工作当中的工作态度和科研成就。因此,同学们严格要 求自己,提倡严谨为学。如果没有了严谨,工作将会纰漏百出,弱不禁风。差之毫厘,就会 谬以千里,最终一事无成。 3.求实。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永远保持一种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 4.创新。就是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 李开复老师认为:大学生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即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培养兴趣 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世。经过大学,要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 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 赢得价值,从兴趣中获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 21世纪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世纪,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时代为当代大学生的 成长与发展展现了广阔的前景,也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作为继往 开来的一代,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行,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神圣使 命。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与变化趋势,充分了解中国的现实国情与发展目标,努力 使自己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职责 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大学生是未来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直 接关系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大学是人才的摇篮,大学时期是青年成长的重要时 期。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应当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明确历史赋予的使命,把自己的命运和前 途同祖国的命运和前途紧紧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对照党提出的期望和要求, 为了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努力地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去,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牢固树立共产 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 (二)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1.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 日趋激烈”。科技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各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定位。在当代科学技术发 展中,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发展最为迅速,每年都有新的突破。因特网再度腾 飞,现在全球已有12亿用户,跨越2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因特网正在更新换代,下一代因 特网的速度要比目前快1000倍。电子商务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网络经济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将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对现有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带来根本性的 变化。生物学的新变化将改变医药、农业、制造业等,以人们难以想象的方式改变着未来的 世界,生物学发展能使人们操纵生命。克隆技术的发展,跨越了医学、化学、材料学和遗传 学的全新领域,培育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将使临床医学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具有优异性 能和应用前景的一款新型材料异军突起。新材料技术的前沿是纳米技术已经在制造业中应 用,并已制出只有米粒大小且能开动的汽车,只有蜜蜂大小的直升机。在军事、医学等领域 也有广泛使用前途。有人预言,纳米技术所引起的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会比历史
各类信息。 2.严谨。严谨就是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严谨为学,诚信做人,是一个人走向胜利治之本, 任何一个人不可能在粗枝大叶,马马虎虎中得到真理。人是在严谨的治学和认真地为学中积 累一点一滴知识,海纳百川,然后再仔细推敲,融会贯通,将技能再自身的实践中得以体现, 慢慢地将知识融入到自身当中,用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从而实现之大飞跃。学问是当 代大学生的本职工作,也是走向社会的基础。你们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现在为学之时的严 谨之风将直接影响到将来你们在终极工作当中的工作态度和科研成就。因此,同学们严格要 求自己,提倡严谨为学。如果没有了严谨,工作将会纰漏百出,弱不禁风。差之毫厘,就会 谬以千里,最终一事无成。 3.求实。就是要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不弄虚作假,不贪图虚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 知”,永远保持一种昂扬进取的精神状态。 4.创新。就是不拘陈规,敢为人先,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和思维。 李开复老师认为:大学生应当掌握七项学习,即自修之道、基础知识、实践贯通、培养兴趣、 积极主动、掌控时间、为人处世。经过大学,要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 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计划中把握时间,从表达中锻炼口才,从交友中品味成熟,从实践中 赢得价值,从兴趣中获取快乐,从追求中获得力量。 第二节 肩负历史新使命 21 世纪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世纪,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时代为当代大学生的 成长与发展展现了广阔的前景,也对大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大学生作为继往 开来的一代,伴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行,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神圣使 命。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与变化趋势,充分了解中国的现实国情与发展目标,努力 使自己成为新世纪的合格人才,是每一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职责。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一)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大学生是未来各行各业的骨干力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直 接关系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大学是人才的摇篮,大学时期是青年成长的重要时 期。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应当紧紧把握时代脉搏,明确历史赋予的使命,把自己的命运和前 途同祖国的命运和前途紧紧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对照党提出的期望和要求, 为了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努力地投入到大学生活中去,努力学习,立志成才,牢固树立共产 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 斗。 (二)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 1.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挑战。“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力竞争 日趋激烈”。科技发展水平在相当程度上决定各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定位。在当代科学技术发 展中,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发展最为迅速,每年都有新的突破。因特网再度腾 飞,现在全球已有 12 亿用户,跨越 240 多个国家和地区。因特网正在更新换代,下一代因 特网的速度要比目前快 1000 倍。电子商务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成为网络经济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将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对现有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带来根本性的 变化。生物学的新变化将改变医药、农业、制造业等,以人们难以想象的方式改变着未来的 世界,生物学发展能使人们操纵生命。克隆技术的发展,跨越了医学、化学、材料学和遗传 学的全新领域,培育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将使临床医学发生一场深刻的革命。具有优异性 能和应用前景的一款新型材料异军突起。新材料技术的前沿是纳米技术已经在制造业中应 用,并已制出只有米粒大小且能开动的汽车,只有蜜蜂大小的直升机。在军事、医学等领域 也有广泛使用前途。有人预言,纳米技术所引起的世界性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会比历史
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国防等领域所产生的冲击更为巨大。由于科技竞争 力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凝 聚力的关键,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本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制订新的对策:提升决策层次,加 强宏观调控,强化科技投入;实施积极有效的科技人才战略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推进现代化建设 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 识到,与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相比,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还相对落 后。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勤奋学习,努力锻炼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2.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当代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正式经历着深刻的 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全球化,使世界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 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 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安 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 的世界眼光,保持冷静的头脑,培养大无畏的胆略和气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进中国的 现代化建设,使社会主义中国在新世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庄严的 使命 当代社会对大学生提的要求:在思想道德方面要政治坚定,思想进步和道德文明;在科学文 化素质方面,要有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维习惯;有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客观公正,坚持 真理的科学态度;要有不畏艰险,勇于创新,团结协作,平等民主,敬业献身的科学精神 能力素质方面,要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的思考,选择能力,还要有良好 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身心素质方面要有强健的体质,健康的心理品质 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发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在许多方面中国都取得了 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面临着发展的挑战。当今时代 发展的总趋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 品德决定命运。大学生要改变以往不良习惯,沿着既定目标,学会获得知识的能力,提高自 己的综合素质:有要危机感和紧迫感,要实实在在的思考和实践,按照21世纪对人才的要 求努力培养自己,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真正做到:“会做人、会求知、会合作、会审美 会健体、会生活”,以进取的姿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阶段的宏 伟目标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如此重大的历史使命就要按照我党的教 育方针和高校的培养目标要求自己,尽快成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 才素质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新要求。正如有人云:一个人“没有文化知识,是次品:没有健康 的体魄,是废品;没道德,是危险品。” 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兴邦安国,教育为本;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成人、成才、成功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人的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 素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基础。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还指出,“体者,载知识
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政治、国防等领域所产生的冲击更为巨大。由于科技竞争 力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未来世界竞争中的地位和前途,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增进民族凝 聚力的关键,各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本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制订新的对策:提升决策层次,加 强宏观调控,强化科技投入;实施积极有效的科技人才战略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焕发出新的活力,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推进现代化建设、 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认 识到,与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相比,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还相对落 后。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勤奋学习,努力锻炼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2.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当代国际政治局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正式经历着深刻的 变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经济全球化,使世界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国际局势保持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 部性的战争、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地区性的战争和暴力冲突此起彼伏,局部性的动荡与紧 张有所加剧,当今世界很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面临的问题愈加紧迫,使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安 全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 的世界眼光,保持冷静的头脑,培养大无畏的胆略和气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进中国的 现代化建设,使社会主义中国在新世纪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庄严的 使命。 当代社会对大学生提的要求: 在思想道德方面要政治坚定,思想进步和道德文明;在科学文 化素质方面,要有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维习惯;有实事求是,严谨踏实,客观公正,坚持 真理的科学态度;要有不畏艰险,勇于创新,团结协作,平等民主,敬业献身的科学精神。 能力素质方面,要有良好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独立的思考,选择能力,还要有良好 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身心素质方面要有强健的体质,健康的心理品质。 3.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任务的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全国人发的共同努力下虽然在许多方面中国都取得了 世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中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面临着发展的挑战。当今时代 发展的总趋势:机遇与挑战并存。俗语说: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德, 品德决定命运。大学生要改变以往不良习惯,沿着既定目标,学会获得知识的能力,提高自 己的综合素质;有要危机感和紧迫感,要实实在在的思考和实践,按照 21 世纪对人才的要 求努力培养自己,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真正做到:“会做人、会求知、会合作、会审美、 会健体、会生活”,以进取的姿态承担起历史赋予的使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阶段的宏 伟目标。 二、明确当代大学生的成才目标 当代大学生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继往开来,迎接挑战,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完成如此重大的历史使命就要按照我党的教 育方针和高校的培养目标要求自己,尽快成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 才素质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新要求。正如有人云:一个人“没有文化知识,是次品;没有健康 的体魄,是废品;没道德,是危险品。” 1.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兴邦安国,教育为本;教书育人,德育为先。“成人、成才、成功”。 2.智是人才素质的基础。 3.体是人才素质的条件。“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 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人的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 素质的物质基础,也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强盛的基础。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指出, “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还指出,“体者,载知识
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4.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美可启真;美可储善:美可恰情:美可净化灵魂。有一位专 家曾说过:智育一旦走向极端,只能生产出毫无个性的机器人。美育的价值就在于涵润人活 泼而丰富多彩的个体感性,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真者知力之 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美育 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 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 美的人格。 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在美育的过程 中,受教育者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处于美感的激情状态。歌曲《黄河大合唱》表现了滚 滚黄河雷霆万钧、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以及它所孕育的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伟 大性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动情的。因为,歌曲崇尚的美使学生始终处于美感的激情 之中,甚至于课后,那澎湃的激发仍要长久地留在同学心中。梁启超也曾说过:“人之读一 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不能释然,读《红楼》竟者,必有余恋有余悲,读《水浒》 竟者,必有余快有余怒”。情感的陶养,一方面是要防止卑鄙丑恶的东西腐蚀人们美好的情 感,另一方面则要用美的事物对人们进行情感教育。达·芬奇也警告说:“如果所爱好的对象 是卑鄙的,它的爱好者也就变成卑鄙的……”现在有些低劣、卑俗甚或色情的文艺作品,给 人以丑恶低级的感官刺激或颓废变态的迷乱情感,这对大学生的心灵具有腐蚀作用。大学生 应当多用美的事物浸润自己的心灵,使自身不断地、长久地被美的情感所陶醉、所滋养,从 而“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以实现美育教 育目的。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 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它集中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导向、人 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胡锦涛总书记于3月4日在全国十届政协四次会议上提出了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辨美丑,立人生。自古以来,知耻明荣、弃恶从善一直是为世人所称道的美德。在儒学经典 《论语》里有一句名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如果能用道德来教 育百姓,同时又用礼法来约束他们,那么百姓就不但具备羞耻之心,而且能够改过向善 “八荣八耻”,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从内容上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 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 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的基本要求 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 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荣三耻”体现的是家庭生活、职业 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 荣一耻”体现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八荣八耻”是对
之车而寓道德之舍也。” 4.美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美可启真;美可储善;美可怡情;美可净化灵魂。有一位专 家曾说过:智育一旦走向极端,只能生产出毫无个性的机器人。美育的价值就在于涵润人活 泼而丰富多彩的个体感性,培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真者知力之 理想,美者感情之理想,善者意志之理想也。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善美之三德。”美育 通过熏陶、感发,“兴发”人的精神,激励、净化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 的感受力、鉴赏力和创造力,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发展美的品格,培育美的情操,形成 美的人格。 蔡元培曾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在美育的过程 中,受教育者伴随着强烈的感情活动,处于美感的激情状态。歌曲《黄河大合唱》表现了滚 滚黄河雷霆万钧、一泻千里的雄伟气势,以及它所孕育的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伟 大性格。师生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动情的。因为,歌曲崇尚的美使学生始终处于美感的激情 之中,甚至于课后,那澎湃的激发仍要长久地留在同学心中。梁启超也曾说过:“人之读一 小说也,往往既终卷后数日或数旬不能释然,读《红楼》竟者,必有余恋有余悲,读《水浒》 竟者,必有余快有余怒”。 情感的陶养,一方面是要防止卑鄙丑恶的东西腐蚀人们美好的情 感,另一方面则要用美的事物对人们进行情感教育。达•芬奇也警告说:“如果所爱好的对象 是卑鄙的,它的爱好者也就变成卑鄙的……”现在有些低劣、卑俗甚或色情的文艺作品,给 人以丑恶低级的感官刺激或颓废变态的迷乱情感,这对大学生的心灵具有腐蚀作用。大学生 应当多用美的事物浸润自己的心灵,使自身不断地、长久地被美的情感所陶醉、所滋养,从 而“将情感善的美的方面尽量发挥,把那恶的丑的方面渐渐压伏淘汰下去”,以实现美育教 育目的。 三、塑造当代大学生的崭新形象 1.理想远大、热爱祖国。 2.追求真理、善于创新。 3.德才兼备、全面发展。 4.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5.知行统一、脚踏实地。 第三节 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魂。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 本看法和态度,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生动体现。它集中反映了社会的价值导向、人 的精神状态和社会的文明程度。胡锦涛总书记于 3 月 4 日在全国十届政协四次会议上提出了 以“八荣八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讲话。 一、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辨美丑,立人生。自古以来,知耻明荣、弃恶从善一直是为世人所称道的美德。在儒学经典 《论语》里有一句名言:“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如果能用道德来教 育百姓,同时又用礼法来约束他们,那么百姓就不但具备羞耻之心,而且能够改过向善。 “八荣八耻”,贯穿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体现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从内容上看,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 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这“四荣四耻” 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五爱”的基本要求, 也是每个公民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 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这“三荣三耻”体现的是家庭生活、职业 生活、社会公共生活中公民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一 荣一耻”体现的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由此可见,“八荣八耻”是对
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 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八荣八耻”,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 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是非、善恶 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以“八 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判断荣辱、是非、善恶、美丑指明了方向 只有知荣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才能立人生、创事业、兴国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任何民 族、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当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 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迫切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正确的社会主导 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整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旗帜鲜明地指 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 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 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社会风尚是指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 习惯,它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把重要标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我国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多 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是非善恶界限混淆、美丑荣辱不 分的现象。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 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阐明了在我们的社会 里,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肯定和褒奖,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否定和贬斥,有利 于激励人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升华精神境界,进而形成学习先进、抵制邪恶的良好社 会风尚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造就时代新人,事 关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 了培养千百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任务。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邓小平同志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思想,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 括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 中,江泽民同志也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并结合发展了的实际,进一步丰富 了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公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指引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 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行动指南。 郑州学校将八荣八耻列为必修课不合格不予毕业(2006年郑州晚报):从4月1日开始,郑 州科技职业学院把“八荣八耻”作为一门20课时的必修课引入课堂,并严格此课教学考核 要求,规定凡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予毕业。为此,我们向全体大学生提出倡议:爱国爱校爱 集体,树立远大理想,勇挑时代重担;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乐于奉献;崇尚科学,严谨治 学,刻苦学习,历练本领:努力工作,勤奋踏实,勇于攀登,勇于创新:尊师爱生、团结互 助,增强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诚信处事,诚信学习,作业不抄袭、论文不作假、考试 不舞弊,不随意毁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贡 献力量: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节约光荣理念,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献 计献策,争做节约模范 希望大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八荣八耻”作为
社会主义国家公民应当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的高度概括,也是从总体上对社会主义社会 主导价值体系的生动表述。“八荣八耻”,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 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结合。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新的历史起点上,是非、善恶、 美丑的界限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必须旗帜鲜明。以“八 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判断荣辱、是非、善恶、美丑指明了方向。 只有知荣辱,才能明是非、辨美丑,才能立人生、创事业、兴国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任何民 族、任何国家、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强力支撑。当前, 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 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迫切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正确的社会主导 价值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从整体上精辟概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旗帜鲜明地指 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 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 我们只有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才能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建设,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条件。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迫切需要。社会风尚是指社会上流行的风气和 习惯,它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一把重要标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发展,我国社会道德风尚发生了可喜变化,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但是,由于多 种因素的影响,在我国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是非善恶界限混淆、美丑荣辱不 分的现象。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 发展稳定的大局。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阐明了在我们的社会 里,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肯定和褒奖,什么样的思想行为应当受到否定和贬斥,有利 于激励人们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不断升华精神境界,进而形成学习先进、抵制邪恶的良好社 会风尚。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造就时代新人,事 关民族的繁荣昌盛和国家的兴旺发达。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提出 了培养千百万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任务。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邓小平同志继承发展了毛泽东同志的这一思想,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概 括为“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 中,江泽民同志也非常重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问题,并结合发展了的实际,进一步丰富 了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思想。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合格公民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指引青少年健康成长为社会主义 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行动指南。 郑州学校将八荣八耻列为必修课不合格不予毕业(2006 年郑州晚报):从 4 月 1 日开始,郑 州科技职业学院把“八荣八耻”作为一门 20 课时的必修课引入课堂,并严格此课教学考核 要求,规定凡考核不合格者一律不予毕业。为此,我们向全体大学生提出倡议:爱国爱校爱 集体,树立远大理想,勇挑时代重担;服务社会、服务他人,乐于奉献;崇尚科学,严谨治 学,刻苦学习,历练本领;努力工作,勤奋踏实,勇于攀登,勇于创新;尊师爱生、团结互 助,增强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诚信处事,诚信学习,作业不抄袭、论文不作假、考试 不舞弊,不随意毁约;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和校规校纪,为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贡 献力量;弘扬艰苦奋斗作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崇尚节约光荣理念,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献 计献策,争做节约模范。 希望大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把“八荣八耻”作为
自己的行为准则,树立高尚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真假、善恶、美丑,做品德高尚的人。 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 荣辱观念的总和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 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 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社 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形成良好社 会风尚的迫切需要,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 “八荣八耻”,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 治国”的有机结合。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荣辱观主要体现在对于辱的认识上,大多数思想家 都是通过对耻辱的论述来阐释荣辱观的。孟子最早将“荣”和“辱”作为一对对立的概念来 使用。他说:“仁则荣,不仁则辱”。在我国一些古代思想家那里,知耻乃做人之本。朱熹说 人只有“耻于不善”,才能“至于善”。管子更从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来看待“耻”,他说: 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顾炎武进而指出:“四者之中,耻为尤要”。 因此,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尤为强调教人以知耻,传统道德中的这种以教民知耻为主要内 容的荣辱观深深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融入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八荣八耻”,继承了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注入了时代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充满生机和 活力,富有民族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表现形式上,它突破了我国传统道德中主要以“耻 来阐述荣辱观的局限,把“荣”与“耻”这两个古老的传统道德概念切实对应了起来;在具 体内涵上,它突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把荣辱观仅仅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从社会主义价值观 总体要求的高度,丰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 八荣八耻”,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 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正确荣辱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 同志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 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 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邓小平同志 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江泽民同志指出 “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 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同志提出 的“八荣八耻”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 主义荣辱观。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耻藏于细节之处:大事是由小事组成的,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就道出了两者的辩证关系。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实告诚我们,小节不注意,大节也终将不保。 即所谓“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古之圣贤“修身”注重道德品质修 养,不仅讲“君子慎独”,而且讲“君子慎微”。“慎微”就是慎小事、慎小节。小事小节常 常让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暴露无遗:公园中,专供游人小憩之用的三人坐排椅,却独自 人侧卧其上:公交车站,公交车尚未停稳,人们就蜂拥而上,争先恐后抢占座位:公共场
自己的行为准则,树立高尚正确的荣辱观,分清是非、真假、善恶、美丑,做品德高尚的人。 二、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 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 荣辱观念的总和。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 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 以骄奢淫逸为耻。”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 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 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社 会主义荣辱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形成良好社 会风尚的迫切需要,是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根本要求。 “八荣八耻”,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统一,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 治国”的有机结合。在我国传统道德中,荣辱观主要体现在对于辱的认识上,大多数思想家 都是通过对耻辱的论述来阐释荣辱观的。孟子最早将“荣”和“辱”作为一对对立的概念来 使用。他说:“仁则荣,不仁则辱”。在我国一些古代思想家那里,知耻乃做人之本。朱熹说, 人只有“耻于不善”,才能“至于善”。管子更从关系国家兴亡的高度来看待“耻”,他说: 国有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顾炎武进而指出:“四者之中,耻为尤要”。 因此,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尤为强调教人以知耻,传统道德中的这种以教民知耻为主要内 容的荣辱观深深积淀在人们的心灵深处,融入在人们的道德实践之中。“八荣八耻”,继承了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注入了时代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充满生机和 活力,富有民族性、感染力和吸引力。在表现形式上,它突破了我国传统道德中主要以“耻” 来阐述荣辱观的局限,把“荣”与“耻”这两个古老的传统道德概念切实对应了起来;在具 体内涵上,它突破了我国传统文化中把荣辱观仅仅作为道德范畴的局限,从社会主义价值观 总体要求的高度,丰富、拓展了荣辱观的内涵和外延。 “八荣八耻”,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是对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 继承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历来重视正确荣辱观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毛泽东 同志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 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 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邓小平同志 指出:“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江泽民同志指出: “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 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同志提出 的“八荣八耻”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思想,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社会 主义荣辱观。 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耻藏于细节之处:大事是由小事组成的,所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就道出了两者的辩证关系。现实生活中无数的事实告诫我们,小节不注意,大节也终将不保。 即所谓“不虑于微,始贻大患;不防于小,终累大德”。古之圣贤“修身”注重道德品质修 养,不仅讲“君子慎独”,而且讲“君子慎微”。“慎微”就是慎小事、慎小节。小事小节常 常让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暴露无遗:公园中,专供游人小憩之用的三人坐排椅,却独自 一人侧卧其上;公交车站,公交车尚未停稳,人们就蜂拥而上,争先恐后抢占座位;公共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