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可怜薄 做君王 李煜
做个才子真绝代, 可怜薄命做君王
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名 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李 中主)的作品合为《南唐二主词》。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龙 为五代之冠,世称李后主。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其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 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爸凉。语言 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
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名 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后人把他及其父李璟(李 中主)的作品合为《南唐二主词》。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尤以词著名,词尤 为五代之冠,世称李后主。其词大体以南唐灭亡为界, 分为前后两期。其前期词多表现宫廷男女和离愁别绪。 后期词则多追忆往事,伤怀故国,风格沉郁苍凉。语言 自然精练,境界开阔,词风疏朗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钧。寂格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態。别是 番味在心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 番滋味在心头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 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寂寞地孤立院中 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 疏通大意 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吉 那悠悠愁思(丝)缠绕在心头 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 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 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冷月相伴 低头望去只见梧桐寂寞地孤立院中 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 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 那悠悠愁思(丝)缠绕在心头 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疏 通 大 意
上阙:描写孤独身影,凄清的景色。(叙事写景) 孑然一人,内心孤寂 无言—愁绪极重,重到无法言表心境萧索,为全词染 独上—尽显孤独之感 上一层凄清暗淡的底色 月如钩——仰望新月,使人愁上添愁。 天楼 外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一一进一步写孤独寂寞地之 景 寂寞者,非梧桐深院,乃人也。 被锁者,非清秋,亦人也。 人间秋色,无所不在,如何能锁?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色”(王国维《人间词话》)
上阙:描写孤独身影,凄清的景色。(叙事写景) 无言——愁绪极重,重到无法言表 独上——尽显孤独之感 月如钩——仰望新月,使人愁上添愁。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进一步写孤独寂寞 孑然一人,内心孤寂, 心境萧索,为全词染 上一层凄清暗淡的底色 天 地 楼 外 之 景 寂寞者,非梧桐深院,乃人也。 被锁者,非清秋,亦人也。 人间秋色,无所不在,如何能锁?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色”(王国维《人间词话》)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头。 下阕:点破题旨,抒写离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离愁比作 剪不断、理还乱的丝缕、乱麻,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愁思的纷繁难解,突出离愁的深重 萦绕心头,无法忘却,越想越乱 主题:抒写亡国哀思(词人被幽囚北地,亡 国之后失去自由的寂寞愁苦之情)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头。 下阕:点破题旨,抒写离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抽象的离愁比作 剪不断、理还乱的丝缕、乱麻,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愁思的纷繁难解,突出离愁的深重, 萦绕心头,无法忘却,越想越乱。 主题:抒写亡国哀思(词人被幽囚北地,亡 国之后失去自由的寂寞愁苦之情)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 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 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 清照《一剪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愁可 以游走)—李清照《一剪梅》 试问闲愁有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 时雨。(愁多而可视)—贺铸《青玉案》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 诗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 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辛弃疾《丑奴儿》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 清照《一剪梅》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愁可 以游走)——李清照《一剪梅》 试问闲愁有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 时雨。(愁多而可视)——贺铸《青玉案》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 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成语: 1、剪不断,理还乱——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 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 2、别有滋味或别有一番滋味——形容只有自己 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成语: 1、剪不断,理还乱——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 某些事难以处理解决。 2、别有滋味 或 别有一番滋味——形容只有自己 内心知晓的那种难以言说的滋味
小结 “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始工” 这首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已为苏辛所 谓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为词史上承前启 后的大宗师。 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至李后主 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王国维评说李煜 “李重光之词,神秀也。词至李后主而眼界 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 词。 “尼采谓一切文学,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 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清代词论家周济 “毛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 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温庭筠) 亚妆也,端已(韦庄)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 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