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第37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选择题 1.(2017天津南开三模,7)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 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有鉴于此,他认为应该实 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答案D 解析材料强调实行社会革命即民生主义,故A项错误;民族主义是民族革命,故B项错 误;民权主义是政治革命,故C项错误;民生主义是社会革命,故D项正 确 2右图是孙中山为黄埔军校题写的训词。孙中山当时主张() 民 A.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 练 B.加快北伐战争的进程 C.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中华民国十三年”可知,当时是1924年,所以材料中孙中山的三民 主义应为新三民主义思想,清政府被推翻(1912.2.1,溥仪下诏退位)是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 不符合题目中的时间,故A项错误;北伐战争开始于1926年,此时孙中山已经逝世(1925 年),故B项错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故C项正 确;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但不是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故D 项错误。 3.(2017洛阳一模,1118年夏季,孙中山通过美洲华侨向列宁和苏俄政府发去电报,表 示他对列宁和苏俄政府的祝贺。1923年8月,又派出“孙逸仙博士访苏代表团”赴苏考察 这表明() 中苏两国已达成革命共识 B.孙中山认同苏俄革命道路 C.孙中山已产生联俄的倾向 D.反帝反封已成为时代潮流 答案C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第 37 讲 20 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一、选择题 1.(2017·天津南开三模,7)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 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有鉴于此,他认为应该实 行( )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答案 D 解析 材料强调实行社会革命即民生主义,故 A 项错误;民族主义是民族革命,故 B 项错 误;民权主义是政治革命,故 C 项错误;民生主义是社会革命,故 D 项正 确。 2.右图是孙中山为黄埔军校题写的训词。孙中山当时主张( ) A.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 B.加快北伐战争的进程 C.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D.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中华民国十三年”可知,当时是 1924 年,所以材料中孙中山的三民 主义应为新三民主义思想,清政府被推翻(1912.2.12,溥仪下诏退位)是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 不符合题目中的时间,故 A 项错误;北伐战争开始于 1926 年,此时孙中山已经逝世(1925 年),故 B 项错误;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故 C 项正 确;孙中山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认识到农民的重要性但不是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故 D 项错误。 3.(2017·洛阳一模,11)1918 年夏季,孙中山通过美洲华侨向列宁和苏俄政府发去电报,表 示他对列宁和苏俄政府的祝贺。1923 年 8 月,又派出“孙逸仙博士访苏代表团”赴苏考察。 这表明( ) A.中苏两国已达成革命共识 B.孙中山认同苏俄革命道路 C.孙中山已产生联俄的倾向 D.反帝反封已成为时代潮流 答案 C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均无法看出中苏两国已达成革命共识,故A项错误;材料不涉 及苏俄的革命道路,即城市中心论,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孙中山对列宁和苏俄政府的祝 贺到派遣代表团赴苏考察可以看出孙中山已经产生联俄倾向,故C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反 帝反封,故D项错误。 4.(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8)“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国 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作者认为,孙中山的方案() A.有利于挽救清朝统治的危机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是第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D.寄托了解决民族危机的新希望 答案D 解析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主张推翻清朝统治,故A项错误;材料考查的是国人认识到孙中 山方案的原因,促进民族資本主义发展是三民主义实践后的结果,故B项错误;国人并非 都为资产阶级,并不会关注纲领的性质,故C项错误;材料“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 败了”说明前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农民阶级等救国的尝试失败是国人关注孙中山 主张的背景,故D项正确。 5.(20183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考,29)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时说: 在亚洲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中,是什么经济必要性使得最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 领能够被人接受呢?这是因为必须摧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这反映了() A.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在中国占支配地位 B.“平均地权”政策具有很大空想性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D.俄国革命受到了“平均地权”影响 答案 解析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旨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消除地主剥削的可能性,其就是在 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背景下提出的,故A项正确;“平均地权”具有空想性 材料未体现,故B项错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民族独立问题,故C项错误;俄国受“ 均地权”的影响材料反映不出,故D项错误。 6.(2017东莞高三期末,28)清帝退位后,曾有记者问孙中山为何对“今日北京之政争”不 甚注意,孙中山明确表示目前对中国的社会革新,“比党务与政治问题更有兴趣”。材料中 社会革新”主要是指() A.振兴民族经济、改善民生 B.反对军阀专制、捍卫民主共和 C.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启蒙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均无法看出中苏两国已达成革命共识,故 A 项错误;材料不涉 及苏俄的革命道路,即城市中心论,故 B 项错误;由材料中孙中山对列宁和苏俄政府的祝 贺到派遣代表团赴苏考察可以看出孙中山已经产生联俄倾向,故 C 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反 帝反封,故 D 项错误。 4.(2018·河南八市重点高中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8)“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败了,国 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作者认为,孙中山的方案( ) A.有利于挽救清朝统治的危机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是第一个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D.寄托了解决民族危机的新希望 答案 D 解析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主张推翻清朝统治,故 A 项错误;材料考查的是国人认识到孙中 山方案的原因,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是三民主义实践后的结果,故 B 项错误;国人并非 都为资产阶级,并不会关注纲领的性质,故 C 项错误;材料“等到自强、变法、拳祸都失 败了”说明前面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农民阶级等救国的尝试失败是国人关注孙中山 主张的背景,故 D 项正确。 5.(2018·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协作体高三联考,29)列宁在评价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时说: “在亚洲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中,是什么经济必要性使得最先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土地纲 领能够被人接受呢?这是因为必须摧毁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封建主义。”这反映了( ) A.封建土地制度依然在中国占支配地位 B.“平均地权”政策具有很大空想性 C.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 D.俄国革命受到了“平均地权”影响 答案 A 解析 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旨在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消除地主剥削的可能性,其就是在 封建土地制度在中国占支配地位的背景下提出的,故 A 项正确;“平均地权”具有空想性 材料未体现,故 B 项错误;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民族独立问题,故 C 项错误;俄国受“平 均地权”的影响材料反映不出,故 D 项错误。 6.(2017·东莞高三期末,28)清帝退位后,曾有记者问孙中山为何对“今日北京之政争”不 甚注意,孙中山明确表示目前对中国的社会革新,“比党务与政治问题更有兴趣”。材料中 “社会革新”主要是指( ) A.振兴民族经济、改善民生 B.反对军阀专制、捍卫民主共和 C.进行思想文化、教育启蒙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D.号召民众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孙中山明确表示目前对中国的社会革新,“比党务与政治问题更有兴 趣’”说明“社会革新”不属于政治问题,结合孙中山三民主义,可以判断应该是振兴民族 经济、改善民生,故A项正确。 7.(2017桂林、崇左一模,29)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 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 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涨的最重要因素。”其中 心思想是() 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 B.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 C.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 D.阐释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 答案 解析没有涉及“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与材料“中心思想”不符,故A项错误:《星星 之火,可以燎原》写于1930年,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与材料中 “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不符,故B项错误;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与共 产党决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材料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于1930年,故 C项错误;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 方向,与材料中“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相符,故D项正确 8.(2017兰州一模,30)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 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指() A.农民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 C.红军的衣食得到保障 D.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答案A 解析获得农民阶级的支持是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故A项正确;农村革命 根据地巩固并不是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故B项错误;红军的衣食得到保障 也不是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故C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与普遍地彻底 地解决土地问题无关,故D项错误。 9.(2017石家庄高三期末,29)“秋收暴动后长期在根据地指导实际斗争,使得毛泽东不像 前几任中共领导人那样注重得理论的真传,而是更多着眼于现实。”这表明()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D.号召民众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孙中山明确表示目前对中国的社会革新,‘比党务与政治问题更有兴 趣’”说明“社会革新”不属于政治问题,结合孙中山三民主义,可以判断应该是振兴民族 经济、改善民生,故 A 项正确。 7.(2017·桂林、崇左一模,29)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红军、游击队 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 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促进全国革命高涨的最重要因素。”其中 心思想是( ) A.强调农民阶级是革命主力军 B.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 C.推动国民革命运动最后胜利 D.阐释中国革命道路的独特性 答案 D 解析 没有涉及“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与材料“中心思想”不符,故 A 项错误;《星星 之火,可以燎原》写于 1930 年,1935 年遵义会议纠正王明、博古“左”倾错误,与材料中 “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不符,故 B 项错误;1927 年 7 月 15 日,汪精卫与共 产党决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材料中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写于 1930 年,故 C 项错误;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 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 方向,与材料中“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相符,故 D 项正确。 8.(2017·兰州一模,30)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 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最基本的条件”是指( ) A.农民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农村革命根据地巩固 C.红军的衣食得到保障 D.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答案 A 解析 获得农民阶级的支持是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故 A 项正确;农村革命 根据地巩固并不是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故 B 项错误;红军的衣食得到保障 也不是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故 C 项错误;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与普遍地彻底 地解决土地问题无关,故 D 项错误。 9.(2017·石家庄高三期末,29)“秋收暴动后长期在根据地指导实际斗争,使得毛泽东不像 前几任中共领导人那样注重得理论的真传,而是更多着眼于现实。”这表明( )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A.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毛泽东初步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C.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答案A 解析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是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体现,故A项正确;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故B项错误;材料未反映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故C项错误;遵义会议后,中国 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故D项错误 10.(2018唐山高三摸底,3)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 十大关系》的报告。这个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 题。这是因为该报告() A.是在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的情况下提出的 B.主要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C.总结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答案C 解析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是在1956年底,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论十大关系》 是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得出需要正确处理的十对主要矛盾,提出了探索适合 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故B项错误,C项正确;《论十大关系》是党的工作 的指导思想,涉及各个方面,不会直接起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的作用,故D项错 11.(2018北京顺义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30)20世纪90年代初期,苏联和东欧共产主 义的失败更加坚定了邓小平实施其经济改革的决心。随后,邓小平() A.考察南方并发表“南方谈话 B.召开中共十四大确立新制度 C.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确立开发开放浦东的新政策 答案A 解析中共十四大并没有确立新制度,故B项错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C项错误:1990年 中央政府作出开发浦东的决策,虽然是90年代初期,但是与“南方谈话”相比,开发浦东 更多的是围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局部战略,而不是指导全国性经济改革的行为,故D 项错误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A.毛泽东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B.毛泽东初步认识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C.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D.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 答案 A 解析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是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体现,故 A 项正确;国民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就认识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故 B 项错误;材料未反映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故 C 项错误;遵义会议后,中国 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的影响,故 D 项错误。 10.(2018·唐山高三摸底,33)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 十大关系》的报告。这个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 题。这是因为该报告( ) A.是在三大改造胜利完成的情况下提出的 B.主要借鉴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C.总结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 D.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答案 C 解析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是在 1956 年底,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论十大关系》 是在总结我国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中,得出需要正确处理的十对主要矛盾,提出了探索适合 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故 B 项错误,C 项正确;《论十大关系》是党的工作 的指导思想,涉及各个方面,不会直接起到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的作用,故 D 项错 误。 11.(2018·北京顺义高三尖子生综合素质展示,30)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苏联和东欧共产主 义的失败更加坚定了邓小平实施其经济改革的决心。随后,邓小平( ) A.考察南方并发表“南方谈话” B.召开中共十四大确立新制度 C.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D.确立开发开放浦东的新政策 答案 A 解析 中共十四大并没有确立新制度,故 B 项错误;1987 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与题干时间不符合,故 C 项错误;1990 年 中央政府作出开发浦东的决策,虽然是 90 年代初期,但是与“南方谈话”相比,开发浦东 更多的是围绕长江三角洲和长江流域的局部战略,而不是指导全国性经济改革的行为,故 D 项错误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12.(2017·天津红桥二模,1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 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 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答案D 解析1978年尚未建立经济特区,故A项错误;1978年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深化”言之 过早,故B项错误;1978年对外开放刚刚开始,“加速”言之过早,故C项错误;1978年 的讲话主张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了思想,1992年的南方讲话,提出社会主 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提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设想,都解放了思想,故D项 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7阳泉二模,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事实上,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 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他们以自 由主义为自己获得它指望得到的那些利益和那种控制的特殊纲领。这一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 对王室任意干涉的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更准确地说,这包括议会对统治权 的控制、独立政党的存在以及对反对党的必要性及其权利的承认。第二种是下中层阶级和佃 农的社会革命;下中层阶级和佃农要求完全的宗教平等和政治平等、要求给穷人以丰富的食 品,具有小财产所有人阶层的眼光,17世纪英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了,就像后来18世纪法国 的社会革命失败一样。在前后两种情形下,领导者都缺乏获取胜利所必须的人数优势、组织 和成熟度。他们的时机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 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近时志士舌 敵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 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夫欧美 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 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摘自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一九零五年十月二十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英国革命中是如何贯彻自由主义学说的,并简 要评述之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12.(2017·天津红桥二模,11)1978 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 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 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 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答案 D 解析 1978 年尚未建立经济特区,故 A 项错误;1978 年体制改革刚刚开始,“深化”言之 过早,故 B 项错误;1978 年对外开放刚刚开始,“加速”言之过早,故 C 项错误;1978 年 的讲话主张实事求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了思想,1992 年的南方讲话,提出社会主 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设想,都解放了思想,故 D 项 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7·阳泉二模,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事实上,17 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 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他们以自 由主义为自己获得它指望得到的那些利益和那种控制的特殊纲领。这一学说的主要内容是反 对王室任意干涉的宗教信仰自由、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更准确地说,这包括议会对统治权 的控制、独立政党的存在以及对反对党的必要性及其权利的承认。第二种是下中层阶级和佃 农的社会革命;下中层阶级和佃农要求完全的宗教平等和政治平等、要求给穷人以丰富的食 品,具有小财产所有人阶层的眼光,17 世纪英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了,就像后来 18 世纪法国 的社会革命失败一样。在前后两种情形下,领导者都缺乏获取胜利所必须的人数优势、组织 和成熟度。他们的时机到 19 世纪后期才来临。——[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 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近时志士舌 敝唇枯,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 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纵能媲迹于欧美,犹不能免于第二次之革命……夫欧美 社会之祸,伏之数十年,及今而后发见之,又不能使之遽去。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 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摘自孙中山《民报·发刊词》(一九零五年十月二十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17 世纪英国革命中是如何贯彻自由主义学说的,并简 要评述之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核心主张,指出其实践效果,并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 析中英两国社会革命均告失败的共同原因 答案(1)贯彻:“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通过《权利法案》等一系列立法,限 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答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可酌情给分):初步建立了代议制民主 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公民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近代政党政治的雏形形成。(答出其中三点即 评述:英国在自由主义旗帜下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务,实现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但英国革命 主要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由于公民权受到财产条件的限制,自由和民主远未惠 及下层民众 (2)主张:吸取欧美革命的教训,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效果:政治革命取得一定成果,如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等:但社会 革命无从实现 原因:中英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封建,铲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不可能允许 实现广泛的社会革命:下层民众还没有成熟的领导力量和理论指导,远未觉醒 14.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 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 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 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 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的 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 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 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 治国”。 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的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 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 要策略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阶段特征。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核心主张,指出其实践效果,并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 析中英两国社会革命均告失败的共同原因。 答案 (1)贯彻:“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通过《权利法案》 等一系列立法,限 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答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可酌情给分);初步建立了代议制民主, 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公民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近代政党政治的雏形形成。(答出其中三点即 可) 评述:英国在自由主义旗帜下完成了反封建的任务,实现了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但英国革命 主要维护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由于公民权受到财产条件的限制,自由和民主远未惠 及下层民众。 (2)主张:吸取欧美革命的教训,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效果:政治革命取得一定成果,如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等;但社会 革命无从实现。 原因:中英两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封建,铲除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不可能允许 实现广泛的社会革命;下层民众还没有成熟的领导力量和理论指导,远未觉醒。 14.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 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 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地凝聚成 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 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的 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地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 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 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 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的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 这一谬误,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2)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 要策略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阶段特征。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答案(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 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 策略:依法治国。 (3)特征:初建:曲折;发展完善。 认识: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民主政治建设依据国情: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等等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答案 (1)前提: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新中国的成立) 成就:创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 (2)原因:没有准确把握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忽视政体民主建设;仅依靠“政策治国”。 策略:依法治国。 (3)特征:初建;曲折;发展完善。 认识:民主政治建设的长期性;民主政治建设依据国情;民主政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等等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初中、高中、教案、习题、试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