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入侵案例】 谁杀死了蜂王 本文根据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2010年1月18日20:30播放的节目整理的。 http://tansuo.cntv.cn/science/zoujinkexue/classpage/video/20100118/100881.shtml 蒲洼乡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与河北交界,地处太行山脉余脉,气候温和,多样性林带,山 上杂木丛生花草繁茂。几百年来,养殖本土中华蜜蜂一直是当地的传统家庭副业,蜜蜂好摆 弄,不用专人看管,也不耽误地里的活儿,所以这里的人们自古家家户户都养蜂。长久以来, 村民和蜜蜂之间建立了一种朴素而深厚的情感。 然而,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里的蜂农心头却被蒙上了一层恐惧的阴影。最近 十年,有些村民常常发现,自家的蜂王会莫名其妙地死在蜂箱里。蜂王的死去没有任何迹象, 经常是头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打扫蜂箱时却突然发现蜂王的尸体已经僵硬。而更令人迷惑 不解的是,蜜蜂之间进而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村民尝试用水泼、用火烧等办法,企图 阻止这场残酷的厮杀,但都无济于事。决战的各路蜜蜂均损失惨重,这对于村民们来说,不 亚于一场浩劫。而在这样的战争中,虽然有工蜂的护卫,还是有不少蜂王浴血而死。 在神奇的蜜蜂王国里,担负着繁殖孕育后代的蜂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众多的工蜂辛 勤采蜜吐蜜炼制出精华蜂王浆,专供喂养他们至尊无上的蜂王。它们紧密团结,分工协作, 一切都是为了蜂王。蜂王在它们中间,具有绝对的中央权威和核心凝聚力。蜂王的死去,意 味着一个王国的覆没,失去了蜂王,工蜂们将就此各自流散逃亡,消失在茫茫深山。 虽然历史上我国中蜂的分布区域及范围没有详细记载,但传统中医药材中往往都会用到 中蜂的各种产品,如蜂房,蜂蜡等。各地传统饲养在木桶、竹篓和树干等半野生状态的蜂群 与野生蜂群并存,互为蜂源,呈集群分布,遍及全国各省。然而,到了20世纪下半叶,情 况却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改变。 即使对于科研人员杨冠煌来说,蜂王之死也是一个亟待破解的谜团,而蒲洼乡村民的反 映恰好激发了杨冠煌要去实地考察的热情。中蜂蜂王不明原因死亡与中华蜜蜂的减少这两者 之间也许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只有揭开这个谜底,才能找到挽救这个濒危物种的有效办法。 杨冠煌只身乘车来到距北京市区140公里的蒲洼乡。在董祥亮的带领下,他们翻山越 岭来到中华蜜蜂养殖密度最大的森水村,也就是曾经频繁发生过蜂群厮杀的地方,开始实地 调查观测。此时距离蜂战已经过去半个月时间,村民早就清扫过了院落,在事发现场,杨冠 煌仔细在泥土中寻找散落的蛛丝马迹,结果只找到了少量蜜蜂残骸。由于当时村民为阻止厮 杀,采取过火烧烟熏,蜜蜂的尸体都有缺损。他把这些尸体摆放在一起比较,似乎是同一类 蜂种。杨冠煌作出了中蜂之间相互残杀的初步推断。 每天上午10点钟前,是蜜蜂采集花粉的时间,工蜂利用胸腹部的绒毛粘附花粉粒,然 后,把花粉带回巢内并直接找到花粉房脱下。部分工蜂从巢脾中间吸入当天采集的花蜜后, 爬到巢边不断进行酿蜜,当花蜜酿到一定浓度后,便寻找子脾外的蜜房贮存。贮放在蜜房的 蜂蜜经连续酿造后才能成熟,成熟后工蜂用蜡封盖作备用物资。 难道是因为食物不足而发生的抢夺战?时逢秋季,花木逐渐凋零,此时的蜜蜂也到了青
【生物入侵案例】 谁杀死了蜂王 本文根据中央电视台《走近科学》栏目 2010 年 1 月 18 日 20:30 播放的节目整理的。 http://tansuo.cntv.cn/science/zoujinkexue/classpage/video/20100118/100881.shtml 蒲洼乡位于北京市房山区与河北交界,地处太行山脉余脉,气候温和,多样性林带,山 上杂木丛生花草繁茂。几百年来,养殖本土中华蜜蜂一直是当地的传统家庭副业,蜜蜂好摆 弄,不用专人看管,也不耽误地里的活儿,所以这里的人们自古家家户户都养蜂。长久以来, 村民和蜜蜂之间建立了一种朴素而深厚的情感。 然而,自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这里的蜂农心头却被蒙上了一层恐惧的阴影。最近 十年,有些村民常常发现,自家的蜂王会莫名其妙地死在蜂箱里。蜂王的死去没有任何迹象, 经常是头一天还好好的,第二天打扫蜂箱时却突然发现蜂王的尸体已经僵硬。而更令人迷惑 不解的是,蜜蜂之间进而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村民尝试用水泼、用火烧等办法,企图 阻止这场残酷的厮杀,但都无济于事。决战的各路蜜蜂均损失惨重,这对于村民们来说,不 亚于一场浩劫。而在这样的战争中,虽然有工蜂的护卫,还是有不少蜂王浴血而死。 在神奇的蜜蜂王国里,担负着繁殖孕育后代的蜂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众多的工蜂辛 勤采蜜吐蜜炼制出精华蜂王浆,专供喂养他们至尊无上的蜂王。它们紧密团结,分工协作, 一切都是为了蜂王。蜂王在它们中间,具有绝对的中央权威和核心凝聚力。蜂王的死去,意 味着一个王国的覆没,失去了蜂王,工蜂们将就此各自流散逃亡,消失在茫茫深山。 虽然历史上我国中蜂的分布区域及范围没有详细记载,但传统中医药材中往往都会用到 中蜂的各种产品,如蜂房,蜂蜡等。各地传统饲养在木桶、竹篓和树干等半野生状态的蜂群 与野生蜂群并存,互为蜂源,呈集群分布,遍及全国各省。然而,到了 20 世纪下半叶,情 况却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改变。 即使对于科研人员杨冠煌来说,蜂王之死也是一个亟待破解的谜团,而蒲洼乡村民的反 映恰好激发了杨冠煌要去实地考察的热情。中蜂蜂王不明原因死亡与中华蜜蜂的减少这两者 之间也许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而只有揭开这个谜底,才能找到挽救这个濒危物种的有效办法。 杨冠煌只身乘车来到距北京市区 140 公里的蒲洼乡。在董祥亮的带领下,他们翻山越 岭来到中华蜜蜂养殖密度最大的森水村,也就是曾经频繁发生过蜂群厮杀的地方,开始实地 调查观测。此时距离蜂战已经过去半个月时间,村民早就清扫过了院落,在事发现场,杨冠 煌仔细在泥土中寻找散落的蛛丝马迹,结果只找到了少量蜜蜂残骸。由于当时村民为阻止厮 杀,采取过火烧烟熏,蜜蜂的尸体都有缺损。他把这些尸体摆放在一起比较,似乎是同一类 蜂种。杨冠煌作出了中蜂之间相互残杀的初步推断。 每天上午 10 点钟前,是蜜蜂采集花粉的时间,工蜂利用胸腹部的绒毛粘附花粉粒,然 后,把花粉带回巢内并直接找到花粉房脱下。部分工蜂从巢脾中间吸入当天采集的花蜜后, 爬到巢边不断进行酿蜜,当花蜜酿到一定浓度后,便寻找子脾外的蜜房贮存。贮放在蜜房的 蜂蜜经连续酿造后才能成熟,成熟后工蜂用蜡封盖作备用物资。 难道是因为食物不足而发生的抢夺战?时逢秋季,花木逐渐凋零,此时的蜜蜂也到了青
黄不接的时节。这个时候,往往是一年当中蜂群死亡率较高的阶段。宋代诗人梅尧臣曾有诗 句这样写道:"天寒百虫蜇,割房霜在匕。燕己成雏归,蜂忧冻馁死。"意思是说冬天来了, 各种生物都要休眠过冬,可怜的蜜蜂,它贮藏过冬的蜂蜜又被人割去了,来年春天燕子携带 小燕子从南方又回来了,而蜜蜂却因没有了过冬的食物己被冻死。 为了争取生存机会抢夺食物甚而发生战争,在蜜蜂王国也是不可避免的。可跟蜂农们在 一起了解情况后,杨冠煌很快就否定了中蜂群之间为食物而争战的设想。当地政府为了扶持 蜜蜂养殖,发展空中农业,最近几年,一到秋季,就向蜂农们免费发放白糖,由蜂农熬制成 糖浆喂养蜜蜂,以弥补秋冬季蜜蜂食物的不足。看来,自然因素和客观事实并不具备自相残 杀的条件。况且,这场战争牺牲的不仅是成百上千的工蜂,还有蜂王,蜂农提供的这个重要 细节让杨冠煌继而彻底否定了同类蜂种自相残杀的可能性,因为按照经验来看,同类蜂种一 般很少杀死蜂王。 难道是它杀?杨冠煌自然地联想到另一种死亡方式:不同蜂种的相互攻击。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直饲养中华蜜蜂。1896年,在中国东北边境地区,首先 传入了俄国黑色蜜蜂和活框养蜂技术,据《珠河县志》卷十二记载:“一般俄民多有携蜂种 于哈尔滨附近,迄今己成为东铁沿线唯一之家庭事业。”再后来东北黑蜂、排蜂、岩蜂、小 草蜂、意大利蜜蜂等不同品种的蜂群被引入国内。只要是由生命的地方,就避免不了弱肉强 食,避免不了残杀。 如果真是它杀,那么到底是哪一种蜜蜂与中华蜜蜂为敌呢? 据蜂农反映,有一种叫“花葫芦”的胡蜂是中蜂的天敌。这是一种捕食性昆虫,个体很大, 几乎是一般中华蜜蜂的两到三倍,对人也有一定的攻击性。在蜜蜂养殖地,这种葫芦蜂是随 处可见。蜂农们对它是既恨又怕。杨冠煌捉了几只胡蜂放在中蜂蜂箱附近,多次观察胡蜂对 中蜂的危害情况,他们发现平常善于在飞行中捕食单个中蜂的胡蜂,一旦来到中蜂蜂巢门口 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见兵临城下,中蜂马上排成一排,发出"嗡嗡”的声响,向胡蜂示 威,不让胡蜂进巢。胡蜂见无懈可击,暂时闪躲一边,等待时机。中蜂自知单打独斗力量悬 殊,就传递信息招呼同伴,做好防备,守卫蜂巢。同时,巢穴门口的守卫蜂开始快速振翅, 向巢内的其它工蜂报警。可是甜蜜的诱惑,使得胡蜂孤注一掷,依仗着比中蜂大几倍的身躯, 企图在激战一番之后,冲进中蜂蜂巢。被中蜂团团抱住的胡蜂想夺路而逃,可中蜂哪里肯轻 易放过敌人。在集体的力量下,胡蜂最终落荒而逃。杨冠煌放入第二只胡蜂。这只胡蜂似乎 更为强悍,几次都差点冲进了穴口,工蜂再次发出强烈报警信号。这只胡蜂的结局比它的同 伴还要悲惨。实验证明,要想接近蜂王,进行谋杀,胡蜂似乎还很难顺利冲破工蜂的层层防 线。胡蜂入侵的可能性被排除,那么意蜂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因为,无论是从个头上,还是 力量上,它都不如胡蜂。连胡蜂都接近不了中蜂蜂王,意蜂更不在话下。杨冠煌决定暂且省 却这个实验,先考虑别的可能性。 随着调查的深入,中蜂蜂王之死的谜底不仅没有变得清晰,反而因为排除了种种可能之 后显得更加神秘难测。杨冠煌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份压力勾起了他对一件往事的回忆。 当时正在研究蜜蜂的杨冠煌大胆提出有可能是外来蜂种入侵造成的结果。他的观点遭到有关 部门的强烈反对,因为引进外来蜂种是从农民利益出发的一件好事,况且,我国引进的牛、 羊、兔类等优良品种,也不曾发生相互残杀,更没对自然生态造成影响。然而,杨冠煌很快 就在农业部的调查结果面前哑口无言,因为,这些地区根本就不曾引进外来蜜蜂。据调查, 当地中蜂是发生囊状幼虫病而大量死亡的。中蜂死去后,农作物得不到授粉,从而导致大面 积减产绝收
黄不接的时节。这个时候,往往是一年当中蜂群死亡率较高的阶段。宋代诗人梅尧臣曾有诗 句这样写道:“天寒百虫蜇,割房霜在匕。燕已成雏归,蜂忧冻馁死。”意思是说冬天来了, 各种生物都要休眠过冬,可怜的蜜蜂,它贮藏过冬的蜂蜜又被人割去了,来年春天燕子携带 小燕子从南方又回来了,而蜜蜂却因没有了过冬的食物已被冻死。 为了争取生存机会抢夺食物甚而发生战争,在蜜蜂王国也是不可避免的。可跟蜂农们在 一起了解情况后,杨冠煌很快就否定了中蜂群之间为食物而争战的设想。当地政府为了扶持 蜜蜂养殖,发展空中农业,最近几年,一到秋季,就向蜂农们免费发放白糖,由蜂农熬制成 糖浆喂养蜜蜂,以弥补秋冬季蜜蜂食物的不足。看来,自然因素和客观事实并不具备自相残 杀的条件。况且,这场战争牺牲的不仅是成百上千的工蜂,还有蜂王,蜂农提供的这个重要 细节让杨冠煌继而彻底否定了同类蜂种自相残杀的可能性,因为按照经验来看,同类蜂种一 般很少杀死蜂王。 难道是它杀?杨冠煌自然地联想到另一种死亡方式:不同蜂种的相互攻击。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一直饲养中华蜜蜂。1896 年,在中国东北边境地区,首先 传入了俄国黑色蜜蜂和活框养蜂技术,据《珠河县志》卷十二记载:“一般俄民多有携蜂种 于哈尔滨附近,迄今已成为东铁沿线唯一之家庭事业。” 再后来东北黑蜂、排蜂、岩蜂、小 草蜂、意大利蜜蜂等不同品种的蜂群被引入国内。只要是由生命的地方,就避免不了弱肉强 食,避免不了残杀。 如果真是它杀,那么到底是哪一种蜜蜂与中华蜜蜂为敌呢? 据蜂农反映,有一种叫“花葫芦”的胡蜂是中蜂的天敌。这是一种捕食性昆虫,个体很大, 几乎是一般中华蜜蜂的两到三倍,对人也有一定的攻击性。在蜜蜂养殖地,这种葫芦蜂是随 处可见。蜂农们对它是既恨又怕。杨冠煌捉了几只胡蜂放在中蜂蜂箱附近,多次观察胡蜂对 中蜂的危害情况,他们发现平常善于在飞行中捕食单个中蜂的胡蜂,一旦来到中蜂蜂巢门口 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见兵临城下,中蜂马上排成一排,发出“嗡嗡”的声响,向胡蜂示 威,不让胡蜂进巢。胡蜂见无懈可击,暂时闪躲一边,等待时机。中蜂自知单打独斗力量悬 殊,就传递信息招呼同伴,做好防备,守卫蜂巢。同时,巢穴门口的守卫蜂开始快速振翅, 向巢内的其它工蜂报警。可是甜蜜的诱惑,使得胡蜂孤注一掷,依仗着比中蜂大几倍的身躯, 企图在激战一番之后,冲进中蜂蜂巢。被中蜂团团抱住的胡蜂想夺路而逃,可中蜂哪里肯轻 易放过敌人。在集体的力量下,胡蜂最终落荒而逃。杨冠煌放入第二只胡蜂。这只胡蜂似乎 更为强悍,几次都差点冲进了穴口,工蜂再次发出强烈报警信号。这只胡蜂的结局比它的同 伴还要悲惨。实验证明,要想接近蜂王,进行谋杀,胡蜂似乎还很难顺利冲破工蜂的层层防 线。胡蜂入侵的可能性被排除,那么意蜂的可能性就更小了,因为,无论是从个头上,还是 力量上,它都不如胡蜂。连胡蜂都接近不了中蜂蜂王,意蜂更不在话下。杨冠煌决定暂且省 却这个实验,先考虑别的可能性。 随着调查的深入,中蜂蜂王之死的谜底不仅没有变得清晰,反而因为排除了种种可能之 后显得更加神秘难测。杨冠煌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这份压力勾起了他对一件往事的回忆。 当时正在研究蜜蜂的杨冠煌大胆提出有可能是外来蜂种入侵造成的结果。他的观点遭到有关 部门的强烈反对,因为引进外来蜂种是从农民利益出发的一件好事,况且,我国引进的牛、 羊、兔类等优良品种,也不曾发生相互残杀,更没对自然生态造成影响。然而,杨冠煌很快 就在农业部的调查结果面前哑口无言,因为,这些地区根本就不曾引进外来蜜蜂。据调查, 当地中蜂是发生囊状幼虫病而大量死亡的。中蜂死去后,农作物得不到授粉,从而导致大面 积减产绝收
杨冠煌的理论因为找不到有力的论据而不被有关部门和同行认可。接下来,他遭到了更 为重大的打击,因为他研究的中华蜜蜂是一种经济效益低的蜂种,继续研究下去实用价值不 大,所以得到的研究经费越来越少。因为经费严重不足,到上个世纪80年代时,很多跟着 他搞中蜂的科研人员都相继离去。杨冠煌对中华蜜蜂的研究陷入了困境。眼看一个与中华文 明相伴而生的古老物种行将消亡而无能为力,这对于从事专项研究的杨冠煌来说,是一件焦 心疾首的事。时隔数年,蒲洼乡的事件重新激起了他要揭开真相的信心。然而,这次的探谜 之路却依然充满曲折。蜂战此起彼伏,中蜂危在旦夕。蜂王莫名死去,蜂群集体消亡。短短 数十年,中华蜜蜂就已经濒临绝境。而更为恐怖的是,中蜂的消亡还将带来一系列的生态恶 果。那么,到底谁是杀死蜂王的凶手?数次进山前往蒲洼乡都无功而返,杨冠煌陷入了更深 的焦虑之中。除了感觉无法面对蜂农的热情外,他的焦虑还来自更深层的原因,而这个原因 已远远超出他的研究范围之外。 在自然界的生物链条中,中华蜜蜂起着重要的平衡生态作用,特别有利于山区的植物繁 衍生长。和中原地区以及华南地区不同,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华北地区的很多树种 都是早春或是晚秋开花,还有的是零零星星断断续续开花的。东北黑蜂和意大利蜂等蜂种只 对一些盛大而茂密的花源感兴趣,对零散的小蜜源则不屑一顾。相比而言,中蜂则不像它 们那么挑剔。除了大的蛮源,它还不辞辛苦地寻找零星的小蜜源,这也是其它蜂种所不具 备的特性。在我国自然生态体系中,总的来说,中蜂对本地植物授粉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 西方蜜蜂。在同一采集地区,中蜂每日出外采集时间会比西方蛮蜂提早和延迟两三个小时。 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中蜂的眷顾,当地植物授粉就会降低,使多种植物繁衍受到影响, 并逐渐减少一些种类的数量直至最终绝灭,继而导致昆虫种类和飞鸟种类减少,引发害虫 大量发生。 中蜂一旦完全灭绝,整个与之有关的植物共生生态系统的变化都会受到影响。这决不 是危言耸听。 2005年春,杨冠煌第四次进山。为了更方便观察研究,早日解开中蜂消失的谜团,杨 冠煌决定在蒲洼乡驻扎下来。他在村里找了一处房子,开始和蜂农朝夕相处,希望能发现一 些有价值的线索作为突破口。 和蜂农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杨冠煌发现,"蜂螨"这个名词被提起的频率非常高。养蜂业 里面有个最大的病害就是蜂螨,蜂螨是中蜂的原始寄主。许多蜂种因为受到这种螨的寄生, 使蜂群遭受到严重损失。蜂螨会引起蜜蜂的大量死亡,有时甚至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死亡率, 以至于使整个蜂群毁灭掉。蜂螨只有针眼大小,它可以寄生于幼虫、蛹、以及成蜂,在幼虫 房中繁殖,并随着幼虫一起溜出巢房寄生于成蜂身上,把蜜蜂置于死地。蜂螨往往在春夏之 交乘虚而入,使寄生率急剧上升。大蜂螨有刺吸式口器,它主要是靠吸食蜜蜂体液生活,从 而造成蜜蜂寿命缩短,幼虫和蜂蛹死亡。 会不会是中蜂工蜂采蜜时把蜂螨带回传染给了整个蜂群,而导致蜂群灭亡呢? 为了详细观察蜂螨对中蜂的危害,杨冠煌把蜂螨收集起来,准备实际验证一下。他将蜂 螨放到一只中蜂身上,随即就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蜂螨一放到中蜂身上,中蜂腹部就抖动 起来,频率明显剧烈,同时发出比正常状态高10分贝以上的声波。只要蜂螨在身上,这种 动作会一直延续下去。急剧的摆动引起了周围其它工蜂的注意,别的工蜂就爬到它的身上去, 不久就把蜂螨叼走了。这一意外的发现让杨冠煌觉得不可思议,他又将蜂螨放在其它蜂种身 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观察。意蜂工蜂被蜂螨附着后,却不像中蜂那样摆动腹部,也不发出 比正常状态高的声波,周围工蜂也因此不会注意到同伴惹的麻烦
杨冠煌的理论因为找不到有力的论据而不被有关部门和同行认可。接下来,他遭到了更 为重大的打击,因为他研究的中华蜜蜂是一种经济效益低的蜂种,继续研究下去实用价值不 大,所以得到的研究经费越来越少。因为经费严重不足,到上个世纪 80 年代时,很多跟着 他搞中蜂的科研人员都相继离去。杨冠煌对中华蜜蜂的研究陷入了困境。眼看一个与中华文 明相伴而生的古老物种行将消亡而无能为力,这对于从事专项研究的杨冠煌来说,是一件焦 心疾首的事。时隔数年,蒲洼乡的事件重新激起了他要揭开真相的信心。然而,这次的探谜 之路却依然充满曲折。蜂战此起彼伏,中蜂危在旦夕。蜂王莫名死去,蜂群集体消亡。短短 数十年,中华蜜蜂就已经濒临绝境。而更为恐怖的是,中蜂的消亡还将带来一系列的生态恶 果。那么,到底谁是杀死蜂王的凶手?数次进山前往蒲洼乡都无功而返,杨冠煌陷入了更深 的焦虑之中。除了感觉无法面对蜂农的热情外,他的焦虑还来自更深层的原因,而这个原因 已远远超出他的研究范围之外。 在自然界的生物链条中,中华蜜蜂起着重要的平衡生态作用,特别有利于山区的植物繁 衍生长。和中原地区以及华南地区不同,由于气候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华北地区的很多树种 都是早春或是晚秋开花,还有的是零零星星断断续续开花的。东北黑蜂和意大利蜂等蜂种只 对一些盛大而茂密的花源感兴趣,对零散的小蜜源则不屑一顾。相比而言,中蜂则不像它 们那么挑剔。除了大的蜜源,它还不辞辛苦地寻找零星的小蜜源,这也是其它蜂种所不具 备的特性。在我国自然生态体系中,总的来说,中蜂对本地植物授粉的广度和深度都超过 西方蜜蜂。在同一采集地区,中蜂每日出外采集时间会比西方蜜蜂提早和延迟两三个小时。 这就意味着,如果没有中蜂的眷顾,当地植物授粉就会降低,使多种植物繁衍受到影响, 并逐渐减少一些种类的数量直至最终绝灭,继而导致昆虫种类和飞鸟种类减少,引发害虫 大量发生。 中蜂一旦完全灭绝,整个与之有关的植物共生生态系统的变化都会受到影响。这决不 是危言耸听。 2005 年春,杨冠煌第四次进山。为了更方便观察研究,早日解开中蜂消失的谜团,杨 冠煌决定在蒲洼乡驻扎下来。他在村里找了一处房子,开始和蜂农朝夕相处,希望能发现一 些有价值的线索作为突破口。 和蜂农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杨冠煌发现, “蜂螨”这个名词被提起的频率非常高。养蜂业 里面有个最大的病害就是蜂螨,蜂螨是中蜂的原始寄主。许多蜂种因为受到这种螨的寄生, 使蜂群遭受到严重损失。蜂螨会引起蜜蜂的大量死亡,有时甚至达到百分之七八十的死亡率, 以至于使整个蜂群毁灭掉。蜂螨只有针眼大小,它可以寄生于幼虫、蛹、以及成蜂,在幼虫 房中繁殖,并随着幼虫一起溜出巢房寄生于成蜂身上,把蜜蜂置于死地。蜂螨往往在春夏之 交乘虚而入,使寄生率急剧上升。大蜂螨有刺吸式口器,它主要是靠吸食蜜蜂体液生活,从 而造成蜜蜂寿命缩短,幼虫和蜂蛹死亡。 会不会是中蜂工蜂采蜜时把蜂螨带回传染给了整个蜂群,而导致蜂群灭亡呢? 为了详细观察蜂螨对中蜂的危害,杨冠煌把蜂螨收集起来,准备实际验证一下。他将蜂 螨放到一只中蜂身上,随即就看到一个奇怪的现象,蜂螨一放到中蜂身上,中蜂腹部就抖动 起来,频率明显剧烈,同时发出比正常状态高 10 分贝以上的声波。只要蜂螨在身上,这种 动作会一直延续下去。急剧的摆动引起了周围其它工蜂的注意,别的工蜂就爬到它的身上去, 不久就把蜂螨叼走了。这一意外的发现让杨冠煌觉得不可思议,他又将蜂螨放在其它蜂种身 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观察。意蜂工蜂被蜂螨附着后,却不像中蜂那样摆动腹部,也不发出 比正常状态高的声波,周围工蜂也因此不会注意到同伴惹的麻烦
通过比较,杨冠煌和课题组同仁发现,只有中蜂有这种特性,像这样个体之间利用声波 来传递不同的信号,求伙伴来帮忙以保证不受虫害所伤的现象,在我们国家还是首次发现。 这个结果也排除了蜂螨是蜂王之死元凶的假想。只有意蜂养殖户才会遇到蜂螨的困扰,与中 蜂无关。既然中蜂工蜂不会受到蜂螨的危害,倍受工蜂呵护的蜂王也就更不会受到蜂螨的侵 袭。调查线索再度中断,此时,距离杨冠煌入住蒲洼乡己有几个月时间。此时,村民中间有 了一种新的说法,因为村里以前曾发生过蜜蜂盗蜜的现象,村民称之为盗蜂,蜜蜂之间的偷 盗行为也引起了蜂主人之间的矛盾。 莫非是人为的破坏,导致蜂王死去?蜜蜂的不明原因死亡让他们开始彼此怀疑是对方在 从中做手脚,村里有人开始这样猜疑。这个说法一出来,就被杨冠煌否定了。因为中蜂蜂王 的死亡并不是蒲洼乡的个案,而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再说,各家的蜂箱在各家的院子 里,要想找机会害死对方的蜂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蜂战决不可能是人为所能挑起 的。 2005年4月的一天,正当杨冠煌一筹莫展的时候,养蜂员董祥亮急匆匆赶来,说村民 董师傅家的蜂王今天又突然死亡了一只。杨冠煌决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以便掌握第一手 材料。这个村民正为失去了一只蜂王而沮丧,为防止这个蜂箱里的工蜂飞散,他已经封闭了 蜂箱门,可是,这仅仅只是权宜之计。因为,培育一只新的蜂王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蜜蜂 王国,同样信奉“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期间,蜂箱里的工蜂还将发生一件改朝换代的大事! 在这个村民家的蜂箱里,杨冠煌找到了死去的蜂王尸体。发现尸体表面似乎有异物。杨 冠煌立即将死亡的中蜂蜂王带回住所的临时实验室,做”尸体解剖"。解剖时,他惊讶地发现, 蜂王身体上的异物竞是类似蜜蜂蜇刺样的钩状物!这个钩状物又与中华蜜蜂的蜇刺有很大区 别。是谁能冲破重重关卡,直接行刺蜂王?令杨冠煌费解的是,根据以往的实验,不同蜂种 要进入对方的蜂巢几乎是不可能的。杨冠煌随即将不同蜂种的蜇刺进行比较,发现蜂王身体 上的蜇刺竞然是曾经被他们忽视的意大利蜂蜇刺。这一结果使他们十分意外。 杨冠煌决定对意蜂是如何进入中蜂蜂巢这个谜进行破解,经过许多天的观察,他终于捕 捉到意大利蜂进入中蜂蜂巢的情况。本来种群之间,每个蜂群都能保卫自己的家园,如果别 的蜂群来的话,肯定会打架,可是意大利蜂到了中蜂蜂巢的门口,一振动翅膀,中蜂就让它 进去了。这个现象说明,中蜂对意大利蜂防范意识和抵抗能力不强。这就更奇怪了,意大利 蜂无论从体形上还是从肤色上均窘异于中蜂,难道中蜂竞视而不见?杨冠煌突然意识到意蜂 在进中蜂巢口之前振翅这个关键性的细节。他马上返回城里,将意蜂和中蜂送到植物保护研 究所进行振翅测定。回到蒲洼乡后,杨冠煌和当地蜂农在野外的饲养场,设置了可透视的蜂 箱,将蜂王和工蜂整体搬迁进去,放在蜂场进行观察,试图看到意蜂行刺的全过程。因为振 动频率相似,中蜂误认为这个个头比自己稍大的家伙是中蜂雄蜂自己人了。意蜂就这样轻易 地混进了中蜂蜂箱。众工蜂不仅对它深信不疑,还纷纷跑过来,用蜂蜜饲喂他们眼中的雄蜂。 此时,蜂王还正在蜂箱另一边威严地巡视,接受众工蜂的朝拜,甚至还高兴地跳起了摆尾舞, 丝毫没有察觉它的王国里已经有了一个潜伏的敌人。尽享蜜糖美味和尊贵礼遇的意蜂似乎并 没有被这种友好感化,而是居心叵测地开始去执行自己此行的任务一一寻找并刺杀蜂王。片 刻之后,意蜂发现目标并展开追踪。。眼看即将得逞却被身后的中蜂无意中给岔开,蜂王 侥幸躲过一劫:几分钟后,意蜂再度发现并追杀蜂王。。危急时刻,蜂王急中生智将尾部插 进工蜂蜜穴,因为腹部是身上最柔软最易被刺中的部位,这样一来,意蜂便无计可施。稍过 片刻,蜂王以为意蜂已经走开,便将尾部拔出。却被守候一旁的意蜂再度追杀。。蜂王一头 扎进工蜂群,又一次摆脱了意蜂追杀。杨冠煌松了一口气,看来,意蜂刺杀蜂王并不是轻而 易举的事。接下来,又有两只意蜂混了进来,小小的蜂箱里顿时杀机四伏。而直到这时,工
通过比较,杨冠煌和课题组同仁发现,只有中蜂有这种特性,像这样个体之间利用声波 来传递不同的信号,求伙伴来帮忙以保证不受虫害所伤的现象,在我们国家还是首次发现。 这个结果也排除了蜂螨是蜂王之死元凶的假想。只有意蜂养殖户才会遇到蜂螨的困扰,与中 蜂无关。既然中蜂工蜂不会受到蜂螨的危害,倍受工蜂呵护的蜂王也就更不会受到蜂螨的侵 袭。调查线索再度中断,此时,距离杨冠煌入住蒲洼乡已有几个月时间。此时,村民中间有 了一种新的说法,因为村里以前曾发生过蜜蜂盗蜜的现象,村民称之为盗蜂,蜜蜂之间的偷 盗行为也引起了蜂主人之间的矛盾。 莫非是人为的破坏,导致蜂王死去?蜜蜂的不明原因死亡让他们开始彼此怀疑是对方在 从中做手脚,村里有人开始这样猜疑。这个说法一出来,就被杨冠煌否定了。因为中蜂蜂王 的死亡并不是蒲洼乡的个案,而是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再说,各家的蜂箱在各家的院子 里,要想找机会害死对方的蜂王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更何况,蜂战决不可能是人为所能挑起 的。 2005 年 4 月的一天,正当杨冠煌一筹莫展的时候,养蜂员董祥亮急匆匆赶来,说村民 董师傅家的蜂王今天又突然死亡了一只。杨冠煌决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以便掌握第一手 材料。这个村民正为失去了一只蜂王而沮丧,为防止这个蜂箱里的工蜂飞散,他已经封闭了 蜂箱门,可是,这仅仅只是权宜之计。因为,培育一只新的蜂王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蜜蜂 王国,同样信奉“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期间,蜂箱里的工蜂还将发生一件改朝换代的大事! 在这个村民家的蜂箱里,杨冠煌找到了死去的蜂王尸体。发现尸体表面似乎有异物。杨 冠煌立即将死亡的中蜂蜂王带回住所的临时实验室,做“尸体解剖”。解剖时,他惊讶地发现, 蜂王身体上的异物竟是类似蜜蜂蜇刺样的钩状物!这个钩状物又与中华蜜蜂的蜇刺有很大区 别。是谁能冲破重重关卡,直接行刺蜂王?令杨冠煌费解的是,根据以往的实验,不同蜂种 要进入对方的蜂巢几乎是不可能的。杨冠煌随即将不同蜂种的蜇刺进行比较,发现蜂王身体 上的蜇刺竟然是曾经被他们忽视的意大利蜂蜇刺。这一结果使他们十分意外。 杨冠煌决定对意蜂是如何进入中蜂蜂巢这个谜进行破解,经过许多天的观察,他终于捕 捉到意大利蜂进入中蜂蜂巢的情况。本来种群之间,每个蜂群都能保卫自己的家园,如果别 的蜂群来的话,肯定会打架,可是意大利蜂到了中蜂蜂巢的门口,一振动翅膀,中蜂就让它 进去了。这个现象说明,中蜂对意大利蜂防范意识和抵抗能力不强。这就更奇怪了,意大利 蜂无论从体形上还是从肤色上均窘异于中蜂,难道中蜂竟视而不见?杨冠煌突然意识到意蜂 在进中蜂巢口之前振翅这个关键性的细节。他马上返回城里,将意蜂和中蜂送到植物保护研 究所进行振翅测定。回到蒲洼乡后,杨冠煌和当地蜂农在野外的饲养场,设置了可透视的蜂 箱,将蜂王和工蜂整体搬迁进去,放在蜂场进行观察,试图看到意蜂行刺的全过程。因为振 动频率相似,中蜂误认为这个个头比自己稍大的家伙是中蜂雄蜂自己人了。意蜂就这样轻易 地混进了中蜂蜂箱。众工蜂不仅对它深信不疑,还纷纷跑过来,用蜂蜜饲喂他们眼中的雄蜂。 此时,蜂王还正在蜂箱另一边威严地巡视,接受众工蜂的朝拜,甚至还高兴地跳起了摆尾舞, 丝毫没有察觉它的王国里已经有了一个潜伏的敌人。尽享蜜糖美味和尊贵礼遇的意蜂似乎并 没有被这种友好感化,而是居心叵测地开始去执行自己此行的任务——寻找并刺杀蜂王。片 刻之后,意蜂发现目标并展开追踪。。。。眼看即将得逞却被身后的中蜂无意中给岔开,蜂王 侥幸躲过一劫;几分钟后,意蜂再度发现并追杀蜂王。。。危急时刻,蜂王急中生智将尾部插 进工蜂蜜穴,因为腹部是身上最柔软最易被刺中的部位,这样一来,意蜂便无计可施。稍过 片刻,蜂王以为意蜂已经走开,便将尾部拔出。却被守候一旁的意蜂再度追杀。。。蜂王一头 扎进工蜂群,又一次摆脱了意蜂追杀。杨冠煌松了一口气,看来,意蜂刺杀蜂王并不是轻而 易举的事。接下来,又有两只意蜂混了进来,小小的蜂箱里顿时杀机四伏。而直到这时,工
蜂们仍未识破眼前这个伪装很深的敌人。蜂王在两次历险后,惊魂未定,慌不择路,爬到一 个工蜂稀少的蜂坯上。这恰恰给了意蜂可乘之机意蜂尾部对准蜂王,以迅雷不及避耳之势将 带毒的毒刺瞬间蛰向蜂王。此时,距离意蜂进入蜂箱整整两个小时。被三只意蜂合力刺杀的 蜂王终于在剧毒入侵中孤独地死去。意蜂如此费尽心机,难道只是为了展示自己底制胜的 杰出军事才能?还是另有所谋?杨冠煌随即看到了更为惊心动魄的一幕。意蜂在杀死中蜂蜂 王后,招呼自己的同伴纷纷前来,在中蜂群失去蜂王的一片混乱中,盗走中蜂箱里的蜜,并 与抵抗者展开厮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抢夺食物的盗蜂行 为若发生在同种蜂群间,由于各群守卫蜂的把守,盗蜂多数被驱逐,很少造成危害。但许多 中蜂群不能完全识别西方蜜蜂种的盗蜂行为,结果蜂巢"失守”,蜂蜜被盗。蜂蜜是蜜蜂们 忙碌三季用来储备过冬的主要食物,一旦蜂蜜被盗,又没有人为补给的情况下,中蜂最终会 因无蜜源可采集、无法度过冬季而死亡。 蜂王之死和蜜蜂大战的原因逐渐清晰起来,从调查结果来看,如果一个地方混养两个不 同蜂种,繁殖量大、个头大、善于伪装的意蜂就很容易把弱小的本地中蜂蜂群消灭,外来物 种的盗蜜是中蜂最大的威胁。蒲洼乡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意蜂养殖,因为意蜂产蜜 量高,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放弃中蜂转养意蜂,村子里意蜂养殖量渐渐超过中蜂。大量引进 意蜂无异于引狼入室,可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人为更替蜂种己成为势不可挡的洪流, 这是造成中蜂减少的人为因素。 可这个答案如果用来解释全国范围内中蜂的急剧消亡,是否行得通呢?而且,三十年前 那个事件发生之地,根本还没有引进意大利蜂,而中蜂又能有效抗螨,那么,上个世纪七十 年代中蜂的大量死亡又何从解释呢?要知道,一只优良的中蜂蜂王在产卵期每昼夜可产卵 700粒左右,它的平均寿命为1~2年。具有如此旺盛繁殖能力的中蜂,怎会如此迅速就全 军覆没?那么,意蜂对中蜂的危害,一定还有别的毁灭手段。杨冠煌和北大生物系的杜芝 兰教授共同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凶手。 三十年前的那场纷争也因此有了答案。而在与村民的接触中,杨冠煌还了解到关于中蜂 死亡的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中蜂处女王婚飞时,引来众多的雄蜂追逐。意蜂往往会仗 着自己体格大而干扰中蜂蜂王与雄蜂交尾,致使蜂王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婚飞失败。经历了 20世纪30年代和60年代两次大力引进推广西方蜜蜂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中蜂变成 零星分布。新疆和大兴安岭地区则相继灭绝。?目前饲养中蜂群已不足100万群,主要分布 在华南地区。 这样一个有着7000多万年进化史,曾经伴随并见证中华文明发展的古老物种,一个 曾经带给我们甜蛮和营养的美好昆虫,一个从小就在课本里为我们树立勤劳团结榜样的可 爱生灵,外来入侵的西方蛮蜂要毁灭它,注重眼前利益的人们要抛弃它。难道它将以这样 的惨败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并终将彻底消失吗? 所幸,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它不可替代的重要。如今,专家们正竭力建议,在中华蜜 蜂己处濒危状况的东北、华北和西北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禁止饲养西方蜜蜂。2005 年,北京市蒲洼乡建立自然保护区,使野生中蜂得以恢复和发展。同时,探索利用基因转移 技术将西方蜜蜂的高性能转入中蜂,让具有中蜂特性的新品种从经济效益上能战胜洋蜂。再 将中蜂发展起来,恢复中蜂的生态作用。 在生物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消失,哪怕再徽小的昆虫,都将给人类带来无法弥补的 损失和灾难
蜂们仍未识破眼前这个伪装很深的敌人。蜂王在两次历险后,惊魂未定,慌不择路,爬到一 个工蜂稀少的蜂坯上。这恰恰给了意蜂可乘之机意蜂尾部对准蜂王,以迅雷不及避耳之势将 带毒的毒刺瞬间蛰向蜂王。此时,距离意蜂进入蜂箱整整两个小时。被三只意蜂合力刺杀的 蜂王终于在剧毒入侵中孤独地死去。意蜂如此费尽心机,难道只是为了展示自己卧底制胜的 杰出军事才能?还是另有所谋?杨冠煌随即看到了更为惊心动魄的一幕。意蜂在杀死中蜂蜂 王后,招呼自己的同伴纷纷前来,在中蜂群失去蜂王的一片混乱中,盗走中蜂箱里的蜜,并 与抵抗者展开厮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种抢夺食物的盗蜂行 为若发生在同种蜂群间,由于各群守卫蜂的把守,盗蜂多数被驱逐,很少造成危害。但许多 中蜂群不能完全识别西方蜜蜂种的盗蜂行为,结果蜂巢“失守”,蜂蜜被盗。 蜂蜜是蜜蜂们 忙碌三季用来储备过冬的主要食物,一旦蜂蜜被盗,又没有人为补给的情况下,中蜂最终会 因无蜜源可采集、无法度过冬季而死亡。 蜂王之死和蜜蜂大战的原因逐渐清晰起来,从调查结果来看,如果一个地方混养两个不 同蜂种,繁殖量大、个头大、善于伪装的意蜂就很容易把弱小的本地中蜂蜂群消灭,外来物 种的盗蜜是中蜂最大的威胁。蒲洼乡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引进意蜂养殖,因为意蜂产蜜 量高,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放弃中蜂转养意蜂,村子里意蜂养殖量渐渐超过中蜂。大量引进 意蜂无异于引狼入室,可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人为更替蜂种已成为势不可挡的洪流, 这是造成中蜂减少的人为因素。 可这个答案如果用来解释全国范围内中蜂的急剧消亡,是否行得通呢?而且,三十年前 那个事件发生之地,根本还没有引进意大利蜂,而中蜂又能有效抗螨,那么,上个世纪七十 年代中蜂的大量死亡又何从解释呢?要知道,一只优良的中蜂蜂王在产卵期每昼夜可产卵 700 粒左右,它的平均寿命为 1~2 年。具有如此旺盛繁殖能力的中蜂,怎会如此迅速就全 军覆没? 那么,意蜂对中蜂的危害,一定还有别的毁灭手段。杨冠煌和北大生物系的杜芝 兰教授共同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凶手。 三十年前的那场纷争也因此有了答案。而在与村民的接触中,杨冠煌还了解到关于中蜂 死亡的另外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中蜂处女王婚飞时,引来众多的雄蜂追逐。意蜂往往会仗 着自己体格大而干扰中蜂蜂王与雄蜂交尾,致使蜂王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婚飞失败。经历了 20 世纪 30 年代和 60 年代两次大力引进推广西方蜜蜂后,东北平原、华北平原中蜂变成 零星分布。新疆和大兴安岭地区则相继灭绝。?目前饲养中蜂群已不足 100 万群,主要分布 在华南地区。 这样一个有着 7000 多万年进化史,曾经伴随并见证中华文明发展的古老物种,一个 曾经带给我们甜蜜和营养的美好昆虫,一个从小就在课本里为我们树立勤劳团结榜样的可 爱生灵,外来入侵的西方蜜蜂要毁灭它,注重眼前利益的人们要抛弃它。难道它将以这样 的惨败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并终将彻底消失吗? 所幸,人们已经逐渐意识到了它不可替代的重要。如今,专家们正竭力建议,在中华蜜 蜂已处濒危状况的东北、华北和西北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禁止饲养西方蜜蜂。2005 年,北京市蒲洼乡建立自然保护区,使野生中蜂得以恢复和发展。同时,探索利用基因转移 技术将西方蜜蜂的高性能转入中蜂,让具有中蜂特性的新品种从经济效益上能战胜洋蜂。再 将中蜂发展起来,恢复中蜂的生态作用。 在生物链中,任何一个环节的消失,哪怕再微小的昆虫,都将给人类带来无法弥补的 损失和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