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资料 来源:http:∥group.hudong.com/history/doc/sZXFndWV6 VQtaVFlu.html 由中国历史气候记录对季风导致唐朝灭亡说的质疑 编者按: 2oo7年1月4日《Nature》)杂志发表了Yancheva等人题为“Influence of the intertrop ical convergence zone on the East--Asian monsoon”(热带辐合带对东亚季风的影响) 的论文。他们使用雷州半岛湖光岩钻孔代用资料讨论了16000a以来东亚季风的变化及其机 制,提出了冬季风与夏季风在短时间尺度上呈负相关的观点,并指出中国唐朝的衰亡与当时 冬季风增强、夏季风减弱造成的干旱气候有因果关系。同年11月15日《Nature》杂志发 表了张德二、陆龙骅针对此文的质疑文章,题为“Anti-correlation of summer and wint er monsoons?”(冬季风和夏季风是反相关吗?)。张德二等依据中国历史气候记录提出了 3项质疑:I)对所谓唐朝后期气候干旱提出质疑:2)对Yancheva等的主要推论“冬季风强 则夏季风弱”及“东亚夏季风弱则夏季干旱少雨”提出质疑:3)对用钛含量值作为冬季风强 弱变化的代用指标提出了质疑。此外,还指出该文中有关中国历史知识的一些误读。许多国 内读者希望了解此讨论的有关情况,所以本刊在此简要介绍了张德二等对Yancheva等论文 质疑的主要观点和依据,同时以给出了丁仲礼院士和周力平教授的看法。由于版权所限,不 宜介绍双方讨论的细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原文。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能为古气候研究 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注:转载自《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四卷第二期2008年3月 由中国历史气候记录对季风导致唐朝灭亡说的质疑 Query the Validity of the Monsoon Led to the Collapse of the Tang Dynasty by the Chinese Historical Climate Records 张德二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2007年1月4日《Nature》杂志发表了Yancheva等l0人的题为“Influence of the intertrop ical convergence zone on the East-Asian monsoon”(热带辐合带对东亚季风的影响)的论 文[1],这是德国波兹坦地学研究中心气候动力与沉积学科的主管豪格(G.H.Haug)率领 的科研小组的一项成果,认为是季风的变化引起的长期干旱导致了唐朝的灭亡。指出该小组 在雷州半岛湖光岩钻孔获取的岩心样品的磁属性和钛(T)物质含量变化可以指示东亚古代 冬季风强度的变化,其分辨率约为年。该文对此高分辨气候代用资料序列进行分析后指出
阅读资料 来源:http://group.hudong.com/history/doc/sZXFndWV6VQtaVFlu.html 由中国历史气候记录对季风导致唐朝灭亡说的质疑 编者按: 2007 年 1 月 4 日《Nature》杂志发表了 Yancheva 等人题为“Influence of the intertrop ical convergence zone on the East-Asian monsoon”(热带辐合带对东亚季风的影响) 的论文。他们使用雷州半岛湖光岩钻孔代用资料讨论了 16000 a 以来东亚季风的变化及其机 制,提出了冬季风与夏季风在短时间尺度上呈负相关的观点,并指出中国唐朝的衰亡与当时 冬季风增强、夏季风减弱造成的干旱气候有因果关系。 同年 11 月 15 日《Nature》杂志发 表了张德二、陆龙骅针对此文的质疑文章,题为“Anti-correlation of summer and wint er monsoons?”(冬季风和夏季风是反相关吗?)。张德二等依据中国历史气候记录提出了 3 项质疑:1)对所谓唐朝后期气候干旱提出质疑;2)对 Yancheva 等的主要推论“冬季风强 则夏季风弱”及“东亚夏季风弱则夏季干旱少雨”提出质疑;3)对用钛含量值作为冬季风强 弱变化的代用指标提出了质疑。此外,还指出该文中有关中国历史知识的一些误读。许多国 内读者希望了解此讨论的有关情况,所以本刊在此简要介绍了张德二等对 Yancheva 等论文 质疑的主要观点和依据,同时以给出了丁仲礼院士和周力平教授的看法。由于版权所限,不 宜介绍双方讨论的细节,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原文。希望通过这样的讨论能为古气候研究 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方法。 注:转载自《气候变化研究进展》第四卷第二期 2008 年 3 月 由中国历史气候记录对季风导致唐朝灭亡说的质疑 Query the Validity of the Monsoon Led to the Collapse of the Tang Dynasty by the Chinese Historical Climate Records 张德二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2007 年 1 月 4 日《Nature》杂志发表了 Yancheva 等 10 人的题为“Influence of the intertrop ical convergence zone on the East-Asian monsoon”(热带辐合带对东亚季风的影响)的论 文[1],这是德国波兹坦地学研究中心气候动力与沉积学科的主管豪格(G.H.Haug)率领 的科研小组的一项成果,认为是季风的变化引起的长期干旱导致了唐朝的灭亡。指出该小组 在雷州半岛湖光岩钻孔获取的岩心样品的磁属性和钛(Ti)物质含量变化可以指示东亚古代 冬季风强度的变化,其分辨率约为年。该文对此高分辨气候代用资料序列进行分析后指出
公元8世纪中叶东亚冬季风加强、夏季风减弱、降水量减少,由此造成的长期持续干旱少雨 导致了饥荒和社会动乱,以致中国文明巅峰的唐王朝于907年灭亡,而751年与阿拉伯军队 的一场大战则是唐朝走向衰亡的转折。进而引伸出结论:由于赤道辐合带的移动造成了在太 平洋的东西两侧同时出现的唐文化黄金时代的结束和中美洲玛雅文化的衰亡。 1l月l5日《Nature》杂志发表了笔者题为“Anti-correlation of summer and winter mo nsoons?”(冬季风和夏季风是反相关吗?)[2]的文章,表示不同意前文的主要论断,并 依据中国历史气候记录提出3项质疑,要点是:唐朝后期气候并非一直干旱,唐朝并非亡于 干旱:对其推论当时中国气候干旱所依据的“东亚夏季风弱则夏季干旱少雨”和“冬季风强 则夏季风弱”这两则关系,即冬季风/夏季风强度变化存在着“反相关”的论断,提出了质疑: 又指出该文的湖泊沉积岩心的钛含量变化曲线所表示的冬季风强度变化与中国历史寒冬记 录不符,从而对钛含量值是否能够作为冬季风强弱变化的代用指标提出了质疑。此外,还指 出该文中有关中国历史知识的一些错误。 由各种自然演变遗留的印记来获取历史时期的气候信息是古气候研究的有效途径。这样 取得的测量记录(比如这次德国小组由湖底沉积物的钻孔资料取得的钛含量和磁化率的测 值)经过合理的解释,可以用来表示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变化,被称为代用气候记录, 不过需要有充足的科学根据才能认定这些测量值究竞代表何种气候要素。历史文献记载也是 一种代用气候记录。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时间可以准确到年,甚至到月、日,与其他的需要 通过实验室技术测定年代的代用资料相比,它的年代认定清楚,这一优点可以有效地用于对 其他代用气候记录的年代校订。中国历史记录十分丰富,笔者已对中国历史文献中的气候记 载进行了系统采集和详细考订,完成了中国历史气候记录的汇集[3],这些基础资料和多 项专题研究的成果均可很好地用于这类研讨。 豪格教授是国际知名科学家,他在海底钻探沉积物分析、古气候研究方面有重要见解, 我曾研读过他一些论文,也很敬重他的学术成就,但是,对这篇论文的部分观点却深不以为 然。我在向《Nature》杂志投稿前和审稿期间,都和豪格教授交换过意见。我们的质疑文章 [2]发表以后,许多中文读者希望了解有关科学内容的细节,由于受版权限制,此文不便 再以中文发表,谨将我们的主要见解陈述于后。 一、所谓唐朝后期夏季少雨和长期干旱的推论,与中国历史气候记录不符 德国小组由岩芯记录的分析得出了从公元700年以后由冬季风加强、夏季少雨造成了严 重旱灾的推论,认为这是唐朝衰亡的原因。但是,这些推论与中国的历史气候记录不相符合。 中国处于季风区,降水的区域差异和年际变化都很大,但就总的状况来看,中国唐朝时期的 气候仍然呈现干湿交替的特点。中国历史文献中有着丰富的关于过去气候的记录,并经过严 格的勘校,其时间准确可信。郑斯中等[4]曾根据我国历史上河北、山西、陕西、四川、 云南、贵州、广东等14省的水、旱记载36750条(其中水记录22030条、旱记录14720条) 计算我国过去2000a间各纬度带的湿润指数,并给出全区域(20°~40°N)的经滤波的 每5a的湿润指数序列(文献[2]Fig.1-a,图1)。由这条湿润指数序列可见,在公元70
公元 8 世纪中叶东亚冬季风加强、夏季风减弱、降水量减少,由此造成的长期持续干旱少雨 导致了饥荒和社会动乱,以致中国文明巅峰的唐王朝于 907 年灭亡,而 751 年与阿拉伯军队 的一场大战则是唐朝走向衰亡的转折。进而引伸出结论:由于赤道辐合带的移动造成了在太 平洋的东西两侧同时出现的唐文化黄金时代的结束和中美洲玛雅文化的衰亡。 11 月 15 日《Nature》杂志发表了笔者题为“Anti-correlation of summer and winter mo nsoons?”(冬季风和夏季风是反相关吗?)[2]的文章,表示不同意前文的主要论断,并 依据中国历史气候记录提出 3 项质疑,要点是:唐朝后期气候并非一直干旱,唐朝并非亡于 干旱;对其推论当时中国气候干旱所依据的“东亚夏季风弱则夏季干旱少雨”和“冬季风强 则夏季风弱”这两则关系,即冬季风/夏季风强度变化存在着“反相关”的论断,提出了质疑; 又指出该文的湖泊沉积岩心的钛含量变化曲线所表示的冬季风强度变化与中国历史寒冬记 录不符,从而对钛含量值是否能够作为冬季风强弱变化的代用指标提出了质疑。此外,还指 出该文中有关中国历史知识的一些错误。 由各种自然演变遗留的印记来获取历史时期的气候信息是古气候研究的有效途径。这样 取得的测量记录(比如这次德国小组由湖底沉积物的钻孔资料取得的钛含量和磁化率的测 值)经过合理的解释,可以用来表示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变化,被称为代用气候记录, 不过需要有充足的科学根据才能认定这些测量值究竟代表何种气候要素。历史文献记载也是 一种代用气候记录。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时间可以准确到年,甚至到月、日,与其他的需要 通过实验室技术测定年代的代用资料相比,它的年代认定清楚,这一优点可以有效地用于对 其他代用气候记录的年代校订。中国历史记录十分丰富,笔者已对中国历史文献中的气候记 载进行了系统采集和详细考订,完成了中国历史气候记录的汇集[3],这些基础资料和多 项专题研究的成果均可很好地用于这类研讨。 豪格教授是国际知名科学家,他在海底钻探沉积物分析、古气候研究方面有重要见解, 我曾研读过他一些论文,也很敬重他的学术成就,但是,对这篇论文的部分观点却深不以为 然。我在向《Nature》杂志投稿前和审稿期间,都和豪格教授交换过意见。我们的质疑文章 [2]发表以后,许多中文读者希望了解有关科学内容的细节,由于受版权限制,此文不便 再以中文发表,谨将我们的主要见解陈述于后。 一、所谓唐朝后期夏季少雨和长期干旱的推论,与中国历史气候记录不符 德国小组由岩芯记录的分析得出了从公元 700 年以后由冬季风加强、夏季少雨造成了严 重旱灾的推论,认为这是唐朝衰亡的原因。但是,这些推论与中国的历史气候记录不相符合。 中国处于季风区,降水的区域差异和年际变化都很大,但就总的状况来看,中国唐朝时期的 气候仍然呈现干湿交替的特点。中国历史文献中有着丰富的关于过去气候的记录,并经过严 格的勘校,其时间准确可信。郑斯中等[4]曾根据我国历史上河北、山西、陕西、四川、 云南、贵州、广东等 14 省的水、旱记载 36750 条(其中水记录 22030 条、旱记录 14720 条) 计算我国过去 2000 a 间各纬度带的湿润指数,并给出全区域(20°~ 40°N)的经滤波的 每 5 a 的湿润指数序列(文献[2] Fig.1-a,图 1)。由这条湿润指数序列可见,在公元 70
0900年间,中国仍呈现干时段与湿时段相互交替出现的特点,而不是总体趋向于干旱。其 中,公元711~770、8111050年是湿期,公元771810年是干期(文献[2]Fig.1-b,图略)。 唐朝灭亡于公元907年,很清楚,唐朝灭亡前的最后30a正处于多雨期而不是干旱期。 二、对所谓“冬季风强导致夏季干旱”的推论依据和“冬季风与夏季风强度 反相关”结论的质疑 德国研究小组提出“冬季风和夏季风强度反相关”的推论,其根据是过去16万a间雷 州半岛湖泊沉积物与南京的洞穴沉积物的测量值曲线的对比,认为这两种测量值分别代表冬 季风和夏季风的强度变化,而且在年际尺度的变化上,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强度变化存在反相 关的关系,即冬季风强相应的夏季风弱,反之亦然。又指出,“夏季风弱则中国干旱”[1], 但却没有说明推论的依据究竞是什么,在讨论过程中对这方面的质疑也没有回答。他们又将 这两种对应关系用到公元700900年唐朝时期的年及年代尺度的气候变化研究上来,但是, 我们对中国历史气候记录的分析却表明,这些所谓的“关系”是不存在的,有关的推论亦不 成立。 根据中国古文献的气候记载[3]分析中国历史上的寒冬记录发现,在公元700900年 间,据异常的寒冷、冰冻和大雪记录来确认的22例寒冬年份中,只有2例对应于夏季少雨, 这表明90%的严寒冬季(强冬季风年)对应于多雨的夏季。这意味着寒冬-湿夏的对应关系 才是唐朝后半期的气候特点。由此,我们对德国研究小组提出的冬季风强对应于夏季干旱的 设想提出质疑。显然,基于这种设想而得出的唐朝后期夏季干旱的推断也就成问题了。 另外,文献[2]Fig.1-b显示,由寒冬频繁出现而认定的2个强冬季风的时段即公元81083 9年和880899年,大致对应于由历史气候记录建立的湿润指数曲线的夏季多雨位相,而寒 冬罕见的弱冬季风时段,即公元850879年,则对应于湿润指数曲线的少雨位相。这样的对 应关系和“冬季风强导致夏季干旱”的推论竞然完全相反,由此对德国研究小组在文中所称 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强度在数十年尺度的变化上存在‘反相关'关系”[1]提出了质疑。 三、钛含量指示的强冬季风年份和历史记载的寒冬年相矛盾,质疑钛值曲线能 否代表季风变化 德国研究小组论文中指出,由湖泊沉积岩芯测得的钛含量值的时间精度很高,具有尺度 为年的分辨率,并可以用来表示冬季风的强度[1],即:钛值高,代表冬季风强、冬季寒 冷:钛值低,冬季风弱、冬季不寒冷。然而,我们却发现这些由钛的测量值确定的冬季风的 强度变化与由历史文献的寒冬记载确定的冬季风强度变化并不一致,钛值变化曲线指示的强 冬季风年/弱冬季风年和由历史文献记录确认的寒冬年/非寒冬年的事实大相径庭。文献[2] F1g.2(图2)显示,钛曲线在公元860年附近呈现一个极高值,表示此时冬季风最强。但 历史文献的记录[3]却恰好相反,在公元850-879年间仅出现1个寒冬(公元860年), 这意味着此时段内冬季风强度很弱:相反地,在公元810839年间有7个寒冬出现,这通常
0~900 年间,中国仍呈现干时段与湿时段相互交替出现的特点,而不是总体趋向于干旱。其 中,公元 711~770、811~1050 年是湿期,公元 771~810 年是干期(文献[2]Fig.1-b,图略)。 唐朝灭亡于公元 907 年,很清楚,唐朝灭亡前的最后 30 a 正处于多雨期而不是干旱期。 二、对所谓“冬季风强导致夏季干旱”的推论依据和“冬季风与夏季风强度 反相关”结论的质疑 德国研究小组提出“冬季风和夏季风强度反相关”的推论,其根据是过去 16 万 a 间雷 州半岛湖泊沉积物与南京的洞穴沉积物的测量值曲线的对比,认为这两种测量值分别代表冬 季风和夏季风的强度变化,而且在年际尺度的变化上,冬季风和夏季风的强度变化存在反相 关的关系,即冬季风强相应的夏季风弱,反之亦然。又指出,“夏季风弱则中国干旱”[1], 但却没有说明推论的依据究竟是什么,在讨论过程中对这方面的质疑也没有回答。他们又将 这两种对应关系用到公元 700~900 年唐朝时期的年及年代尺度的气候变化研究上来,但是, 我们对中国历史气候记录的分析却表明,这些所谓的“关系”是不存在的,有关的推论亦不 成立。 根据中国古文献的气候记载[3]分析中国历史上的寒冬记录发现,在公元 700~900 年 间,据异常的寒冷、冰冻和大雪记录来确认的 22 例寒冬年份中,只有 2 例对应于夏季少雨, 这表明 90%的严寒冬季(强冬季风年)对应于多雨的夏季。这意味着寒冬-湿夏的对应关系 才是唐朝后半期的气候特点。由此,我们对德国研究小组提出的冬季风强对应于夏季干旱的 设想提出质疑。显然,基于这种设想而得出的唐朝后期夏季干旱的推断也就成问题了。 另外,文献[2]Fig.1-b 显示,由寒冬频繁出现而认定的 2 个强冬季风的时段即公元 810~83 9 年和 880~899 年,大致对应于由历史气候记录建立的湿润指数曲线的夏季多雨位相,而寒 冬罕见的弱冬季风时段,即公元 850~879 年,则对应于湿润指数曲线的少雨位相。这样的对 应关系和“冬季风强导致夏季干旱”的推论竟然完全相反,由此对德国研究小组在文中所称 的“冬季风和夏季风强度在数十年尺度的变化上存在‘反相关’关系”[1]提出了质疑。 三、钛含量指示的强冬季风年份和历史记载的寒冬年相矛盾,质疑钛值曲线能 否代表季风变化 德国研究小组论文中指出,由湖泊沉积岩芯测得的钛含量值的时间精度很高,具有尺度 为年的分辨率,并可以用来表示冬季风的强度[1],即:钛值高,代表冬季风强、冬季寒 冷;钛值低,冬季风弱、冬季不寒冷。然而,我们却发现这些由钛的测量值确定的冬季风的 强度变化与由历史文献的寒冬记载确定的冬季风强度变化并不一致,钛值变化曲线指示的强 冬季风年/弱冬季风年和由历史文献记录确认的寒冬年/非寒冬年的事实大相径庭。文献[2] Fig.2(图 2)显示,钛曲线在公元 860 年附近呈现一个极高值,表示此时冬季风最强。但 历史文献的记录[3]却恰好相反,在公元 850-879 年间仅出现 1 个寒冬(公元 860 年), 这意味着此时段内冬季风强度很弱;相反地,在公元 810~839 年间有 7 个寒冬出现,这通常
被认作是唐朝时期最寒冷、冬季风最强盛的时段,其间公元822年冬季,还有过中国历史上 罕见的苏北海面海水冻结等严寒记录,然而这时段湖光岩沉积物的钛值却较低,表示该年冬 季风弱。面对这些矛盾的结果,我们相信中国历史气候记录[3]经过勘定,其年代是无误 的,所以对德国研究小组根据钛含量测定值判断的冬季风强弱变化的可靠性提出质疑,认为 将钛含量值作为冬季风强度的代用指标的科学依据尚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的检证。 四、关于坦逻斯之战和安史之乱:对中国历史的误读 德国研究小组将公元751年的一场寻常边境战事坦逻斯之战说成是唐朝走向衰亡的转 折点,而对其后发生的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却未见提及,这是对中国历史的误读。文中 称:“唐王朝在8世纪开始的衰败,始于公元751年的一场边境战争,唐朝军队在坦逻斯(T aros)与阿拉伯军队交战大败,自此唐王朝元气大伤,走向衰落,直至公元907年灭亡” [1]。我们认为,这样的论述会产生误导,让人误以为公元751年的战事对唐朝的开始衰 落起到关键的转折作用。事实上,该文所言的坦逻斯之战,发生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江布 尔城,是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三万士众向西深入七百公里征讨大食国的一场战事。论其规 模,不大为一般的中国人所知晓,也不为一般的战争史研究所提及[5]。它之所以被欧洲 人士知晓,仅仅是因为战败方的约两万唐朝军民成了俘虏,其中包括大批的治金、铸造工匠, 尤其是造纸的工匠,这些技术工匠被掳往中亚,先后留在撒马尔罕、巴格达,后来又被带往 欧洲,他们将多种制作技术,尤其是造纸术传播到了西方[8]。所以,这场规模并不算大 的边境战争其实是以它对传播造纸术的重大贡献而在欧洲被广为人知的。该文失实地夸大了 这场发生在唐朝灭亡前167年的局地战事对唐朝衰亡的作用,这不符合中华历史。 历史学家们公认:发生于公元755年的持续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及其随后相继发生的藩镇割 据、国内战争和社会动乱,极大地消耗了国力,是导致唐朝衰亡的重要原因[6-8],然而, 这些重大的史实在德国研究小组的论文中却没有被提及。 五、结语 中国历史是一部深邃厚重的、解读不尽的“大书”,历史朝代之更迭有其十分复杂的缘 由。中华文明的兴盛绝不会是简单到由某一个自然因子(如降水量)十年尺度的变化就崩溃 瓦解了。我中华文明何至于如此脆弱! 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过,延续三千年的历史文献气候记录提供了气候的时间、空间演变 方面的详细信息,它可以与多种代用气候资料(树木年轮、冰芯、湖泊沉积物等)互相补充, 有效地用于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等问题。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记载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贡献的科学财富。而关于太平洋东西两岸人类文明的兴衰问题有着极 丰富的内涵,显然不是仅由一个钻孔的测量数据就能够揭示的,何况该测量数据的科学解释 尚存疑问,有待于进一步的检证
被认作是唐朝时期最寒冷、冬季风最强盛的时段,其间公元 822 年冬季,还有过中国历史上 罕见的苏北海面海水冻结等严寒记录,然而这时段湖光岩沉积物的钛值却较低,表示该年冬 季风弱。面对这些矛盾的结果,我们相信中国历史气候记录[3]经过勘定,其年代是无误 的,所以对德国研究小组根据钛含量测定值判断的冬季风强弱变化的可靠性提出质疑,认为 将钛含量值作为冬季风强度的代用指标的科学依据尚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的检证。 四、关于坦逻斯之战和安史之乱:对中国历史的误读 德国研究小组将公元 751 年的一场寻常边境战事坦逻斯之战说成是唐朝走向衰亡的转 折点,而对其后发生的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却未见提及,这是对中国历史的误读。文中 称:“唐王朝在 8 世纪开始的衰败,始于公元 751 年的一场边境战争,唐朝军队在坦逻斯(T anros)与阿拉伯军队交战大败,自此唐王朝元气大伤,走向衰落,直至公元 907 年灭亡” [1]。我们认为,这样的论述会产生误导,让人误以为公元 751 年的战事对唐朝的开始衰 落起到关键的转折作用。事实上,该文所言的坦逻斯之战,发生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南部江布 尔城,是唐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三万士众向西深入七百公里征讨大食国的一场战事。论其规 模,不大为一般的中国人所知晓,也不为一般的战争史研究所提及[5]。它之所以被欧洲 人士知晓,仅仅是因为战败方的约两万唐朝军民成了俘虏,其中包括大批的冶金、铸造工匠, 尤其是造纸的工匠,这些技术工匠被掳往中亚,先后留在撒马尔罕、巴格达,后来又被带往 欧洲,他们将多种制作技术,尤其是造纸术传播到了西方[8]。所以,这场规模并不算大 的边境战争其实是以它对传播造纸术的重大贡献而在欧洲被广为人知的。该文失实地夸大了 这场发生在唐朝灭亡前 167 年的局地战事对唐朝衰亡的作用,这不符合中华历史。 历史学家们公认:发生于公元 755 年的持续七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及其随后相继发生的藩镇割 据、国内战争和社会动乱,极大地消耗了国力,是导致唐朝衰亡的重要原因[6-8],然而, 这些重大的史实在德国研究小组的论文中却没有被提及。 五、结语 中国历史是一部深邃厚重的、解读不尽的“大书”,历史朝代之更迭有其十分复杂的缘 由。中华文明的兴盛绝不会是简单到由某一个自然因子(如降水量)十年尺度的变化就崩溃 瓦解了。我中华文明何至于如此脆弱! 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过,延续三千年的历史文献气候记录提供了气候的时间、空间演变 方面的详细信息,它可以与多种代用气候资料(树木年轮、冰芯、湖泊沉积物等)互相补充, 有效地用于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影响等问题。中国丰富的历史文献记载 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贡献的科学财富。而关于太平洋东西两岸人类文明的兴衰问题有着极 丰富的内涵,显然不是仅由一个钻孔的测量数据就能够揭示的,何况该测量数据的科学解释 尚存疑问,有待于进一步的检证
参考文献 [1]Yancheva G,Nowaczyk N R,Mingram J,et al.Influence of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on the East-Asian monsoon[J].Nature,2007,445:74-77,doi:10.1038/nature 05431 [2]Zhang Deer,Lu Longhua.Anti-correlation of summer and winter monsoons?[J].Nature, 2007,450:E7-E8,doi:10.1038/nature(06338 [3]张德二.《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郑斯中,张福春,龚高法.我国东南地区近两千年气候湿润状况的变化[C]/气候变化和中 长期预报会议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29-32 [5]战争简史编写组.中国历代战争简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1-490 [6]范文澜.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13-427,376-377 [7]翦伯赞.中国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61-493 [8]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02-467 附图: 公元年 图1由历史文献记录得出的中 国过去2000年干湿气候波动 a,东部地区湿润指数公元1一 1900(取自文献6) m b,唐朝时期(公元618一907) 的寒冬出现频数(深兰柱状)与 同期的干湿指数变化的对比,浅 蓝阴影为寒冬频繁时段, (原图发表于Nature Vol..550,本 图据文献[☑hang&Lu200刀重 绘) 公元年 W 公元年
参考文献 [1] Yancheva G,Nowaczyk N R,Mingram J,et al.Influence of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on the East-Asian monsoon[J].Nature, 2007,445:74-77,doi:10.1038/nature 05431 [2] Zhang Deer,Lu Longhua.Anti-correlation of summer and winter monsoons?[J].Nature, 2007,450:E7-E8,doi:10.1038/nature06338 [3]张德二.《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4]郑斯中,张福春,龚高法.我国东南地区近两千年气候湿润状况的变化[C]/气候变化和中 长期预报会议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29-32 [5]战争简史编写组.中国历代战争简史[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6: 1-490 [6] 范文澜.中国通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113-427,376-377 [7]翦伯赞.中国史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61-493 [8]吕思勉.隋唐五代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202-467 附图:
公元年 900890880870860850840830820810800 图2中国历史文献记录的寒冬 年(上部蓝色箭头所示)和文献 [1】给出的湖泊沉积岩芯的钛 (T)含量变化曲线(红色线)的 对比,注意:钛曲线的纵坐标上端 为低值.下端为高值.钛(T)含量 的最高值出现在公元870年左 右,对应于寒冬很少的时段(黄色 阴影):而寒冬频繁的2个时段 10 (兰色阴影).钛(T)值却偏低, 如 显示出由2种资料指示的冬季风 强度是相互矛盾的。(原图发表于 Nature Vol..550,本图文献据文献 160 [2]Zhang&Lu2007]重绘) 170 105010010010801090110011101120113011401150 距今年 评论1: 丁仲礼院士点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丁仲礼 Yancheva等根据湖光岩湖泊沉积的各种气候代用指标时间序列,提出唐朝的衰落与当 时冬季风增强、夏季风减弱所产生的干旱环境有因果联系。此结论后被张德二等所否定,因 为根据有可靠年代的历史文献记录,唐朝中晚期的中国东部整体上较为湿润。可见,朝代的 兴衰更替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在将此过程同气候变化相联系时应慎之又慎。 细读Yancheva等文,觉得尚有三个关键之处,需进一步讨论。 一是年代标尺问题。湖光岩为火山口湖。一般说来,在水文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火山口 湖易于保存年纹层,从而有利于精确年表的建立。但湖光岩水深只有20m左右,其底部沉 积物易受生物扰动,进而破坏纹层,为精确年表的建立带来较大的困难。Yancheva等之湖 光岩年表,是以几个C14年龄作控制点,线性内插后建立的。C14测年本身有误差,湖泊沉 积物沉积速率又不均匀,Yancheva等声称的“几乎为年”的分辨率显然是达不到的。所以, 这个年表在确定低分辨率、较长时间跨度的气候事件的时限时,是基本有效的,但在确定短 时间跨度事件的时限时,显得勉为其难了。 二是时间尺度问题。Yancheva等对湖光岩16000a来这段沉积做了很仔细的分析,数 据是高质量的。这个记录所反映的诸如末次冰期与全新世气候差异、新仙女木(YD)事件时 华南水热状况、全新世季风气候演变趋势等特点,是基本可靠的。他们给出的全球性寒冷时
评论 1: 丁仲礼院士点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丁仲礼 Yancheva 等根据湖光岩湖泊沉积的各种气候代用指标时间序列,提出唐朝的衰落与当 时冬季风增强、夏季风减弱所产生的干旱环境有因果联系。此结论后被张德二等所否定,因 为根据有可靠年代的历史文献记录,唐朝中晚期的中国东部整体上较为湿润。可见,朝代的 兴衰更替有其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原因,在将此过程同气候变化相联系时应慎之又慎。 细读 Yancheva 等文,觉得尚有三个关键之处,需进一步讨论。 一是年代标尺问题。湖光岩为火山口湖。一般说来,在水文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火山口 湖易于保存年纹层,从而有利于精确年表的建立。但湖光岩水深只有 20 m 左右,其底部沉 积物易受生物扰动,进而破坏纹层,为精确年表的建立带来较大的困难。Yancheva 等之湖 光岩年表,是以几个 C14 年龄作控制点,线性内插后建立的。C14 测年本身有误差,湖泊沉 积物沉积速率又不均匀,Yancheva 等声称的“几乎为年”的分辨率显然是达不到的。所以, 这个年表在确定低分辨率、较长时间跨度的气候事件的时限时,是基本有效的,但在确定短 时间跨度事件的时限时,显得勉为其难了。 二是时间尺度问题。Yancheva 等对湖光岩 16000 a 来这段沉积做了很仔细的分析,数 据是高质量的。这个记录所反映的诸如末次冰期与全新世气候差异、新仙女木(YD)事件时 华南水热状况、全新世季风气候演变趋势等特点,是基本可靠的。他们给出的全球性寒冷时
期,东亚夏季风减弱,温暖时期,夏季风增强的结论,同已有的大量地质记录亦是一致的。 但将从千年时间尺度总结出的特征推广到年际、年代际时间尺度时,问题就随之而来,因为 控制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因素各不相同。 三是气候指标问题。用沉积物钛元素含量作冬季风强度指标隐含一个前提,即湖光岩所 有无机沉积来自大气输送的北方粉尘(不是Yancheva等文所说的黄土高原)。或许在频繁 的人类活动之前,这个指标尚能指示北方干旱区的干旱程度。但在最近两千年,此指标不可 避免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未必可靠。 评论2: 周力平教授读《Nature》Yancheva等和张德二等论文有感 北京大学地理系周力平 朝代更替的研究一直属于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们的传统领域。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历史上 改朝换代或者文化兴衰影响的研究促进了社会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的合作,国际上最具影响 力的杂志f刊出了一些相关文章。其中,Yancheva等发表在《Nature》)上有关湖光岩玛珥湖 的研究主要讨论了16000a以来东亚季风的变化及其机制,提出了冬季风与夏季风在短时间 尺度上呈负相关的观点,并推断公元700`900年夏季降雨减少,从而促成了唐朝的灭亡。随 后,张德二等撰文与Yancheva等进行了商榷。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我国唐朝行将结束的 一段时期内与气候相关的问题:1)冬季风与夏季风在短时间尺度上是否呈负相关?2)唐朝衰 落前的气候如何?3)季风变化与唐朝灭亡的关系如何?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时,前者用湖光 岩玛珥湖沉积物作试验材料,后者用历史记录资料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显然,无论在时间 精确度还是气候记录的真实性方面,后者均占优势。 对第一个问题,张德二等使用的资料表明,公元700`900年间,多数冷冬与较为潮湿的 夏季相对应,而唐朝最后30的气候是相对湿润的。湖光岩玛珥湖位于我国南方沿海,远离 当年唐朝的核心地区。无论是现代还是过去,我国季风地区的降水在空间上都存在较为明显 的差异,在讨论任何短时间尺度季风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时,不能不考虑区域差异。张德 二所引用的是代表我国20°~40°N地区平均干湿变化的湿润指数,而Yancheva等选择的 则是代表江南地区干湿变化的湿润指数。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唐代末期在内的公元870950 年期间,江南的干湿指数序列确有一个转向偏干的变化,而这与整个中国东部、华北平原 及江淮地区的干湿变化趋势有所不同[1]。诚然,在短时间尺度上,夏季风降水的增减很 难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同样的影响。如果唐朝的灭亡确与当时季风变化有直接关系的话, 岂不是降水的增加而非减少成了可能的重要原因?而更加丰沛的降水对一个受农业经济主 导而又摇摇欲坠的后期唐朝该是福音才是。 关于第二个问题唐朝衰落前的气候存在区域差异也比较清楚了。对于第三个问题,正如 2O08年元月本人于苏黎世邂逅的Yancheva等一文的执笔人及通讯作者Haug教授所言,问 题并没有解决。不仅如此,Yancheva等与张德二等在《Nature》上的讨论还向从事古气候
期,东亚夏季风减弱,温暖时期,夏季风增强的结论,同已有的大量地质记录亦是一致的。 但将从千年时间尺度总结出的特征推广到年际、年代际时间尺度时,问题就随之而来,因为 控制不同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因素各不相同。 三是气候指标问题。用沉积物钛元素含量作冬季风强度指标隐含一个前提,即湖光岩所 有无机沉积来自大气输送的北方粉尘(不是 Yancheva 等文所说的黄土高原)。或许在频繁 的人类活动之前,这个指标尚能指示北方干旱区的干旱程度。但在最近两千年,此指标不可 避免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未必可靠。 评论 2: 周力平教授读《Nature》Yancheva 等和张德二等论文有感 北京大学地理系 周力平 朝代更替的研究一直属于考古学家和史学家们的传统领域。近年来,气候变化对历史上 改朝换代或者文化兴衰影响的研究促进了社会科学家与自然科学家的合作,国际上最具影响 力的杂志刊出了一些相关文章。其中,Yancheva 等发表在《Nature》上有关湖光岩玛珥湖 的研究主要讨论了 16000 a 以来东亚季风的变化及其机制,提出了冬季风与夏季风在短时间 尺度上呈负相关的观点,并推断公元 700~900 年夏季降雨减少,从而促成了唐朝的灭亡。随 后,张德二等撰文与 Yancheva 等进行了商榷。双方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我国唐朝行将结束的 一段时期内与气候相关的问题:1)冬季风与夏季风在短时间尺度上是否呈负相关?2)唐朝衰 落前的气候如何?3)季风变化与唐朝灭亡的关系如何?在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时,前者用湖光 岩玛珥湖沉积物作试验材料,后者用历史记录资料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显然,无论在时间 精确度还是气候记录的真实性方面,后者均占优势。 对第一个问题,张德二等使用的资料表明,公元 700~900 年间,多数冷冬与较为潮湿的 夏季相对应,而唐朝最后 30a 的气候是相对湿润的。湖光岩玛珥湖位于我国南方沿海,远离 当年唐朝的核心地区。无论是现代还是过去,我国季风地区的降水在空间上都存在较为明显 的差异,在讨论任何短时间尺度季风对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时,不能不考虑区域差异。张德 二所引用的是代表我国 20°~40°N 地区平均干湿变化的湿润指数,而 Yancheva 等选择的 则是代表江南地区干湿变化的湿润指数。值得注意的是,包括唐代末期在内的公元 870~950 年期间,江南的干湿指数序列确有一个转向偏干的变化,而这与整 个中国东部、华北平原 及江淮地区的干湿变化趋势有所不同[1]。诚然,在短时间尺度上,夏季风降水的增减很 难同时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同样的影响。如果唐朝的灭亡确与当时季风变化有直接关系的话, 岂不是降水的增加而非减少成了可能的重要原因?而更加丰沛的降水对一个受农业经济主 导而又摇摇欲坠的后期唐朝该是福音才是。 关于第二个问题唐朝衰落前的气候存在区域差异也比较清楚了。对于第三个问题,正如 2008 年元月本人于苏黎世邂逅的 Yancheva 等一文的执笔人及通讯作者 Haug 教授所言,问 题并没有解决。不仅如此,Yancheva 等与张德二等在《Nature》上的讨论还向从事古气候
研究的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季风变化对社会发展可能影响的时间尺 度等。朝代兴衰、更替的原因这一考古学家与史学家们一直关注的重大问题不会轻而易举地 被自然科学家们解决,而是需要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对特定时段的气候变化、环境背景、政治 格局、经济形态、文化基础等高度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研究,我国在这方面有得天 独厚的条件。 参考文献 [1]Zheng J,Wang W,Ge Q,etal.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and extreme events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past 1500 years[J].Terr.Atmos.Ocean.Sci.,2006,17:579-592 相关新闻 季风带给唐朝的命运之争又有新解(htp:dl.zxxk.com/Article/0803/35592.shtml)
研究的学者提出了许多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例如,季风变化对社会发展可能影响的时间尺 度等。朝代兴衰、更替的原因这一考古学家与史学家们一直关注的重大问题不会轻而易举地 被自然科学家们解决,而是需要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对特定时段的气候变化、环境背景、政治 格局、经济形态、文化基础等高度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进行综合研究,我国在这方面有得天 独厚的条件。 参考文献 [1]Zheng J,Wang W,Ge Q,etal.Precipitation variability and extreme events in Eastern China during the past 1500 years[J].Terr.Atmos.Ocean. Sci.,2006,17:579-592 相关新闻 季风带给唐朝的命运之争又有新解(http://dl.zxxk.com/Article/0803/355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