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热点押题:感动中国,人类最本色的良善 来源:《作文素材2011考前特刊》(高考版) 素材特训一高考作文十四大热点押题 国热点押题十三:守望家园国际 ○高考押题。 Q解题方向。 千多年前,罗马军队攻陷耶路撒冷。犹太 【方向一】安 人被赶离家园,开始长达数千年的“大流散。“异 名师支招》 族的铁蹄惊碎希伯来短暂的安宁,尚不及再回望 家园涵盖的范围很广,我们可以延伸出去 眼故土,这个苦难的民族便匆匆踏上流徙四海例如:家园在今天被赋予了什么样的时代含义? 的悲途,这一走,便是千年 像这样的永恒话题如何才能写出新意?怎样才能 虽然寄身异邦,他们却仍守着故乡的礼俗,用好素材?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 手捧《圣经》,面朝世居圣山的方向虔诚眺望:只 备考借鉴 为“回归锡安”的信念 安心是“慈母手中线”为“临行”孩子“密密 守望家园,在世界仍有暴乱、国内房价持续缝”的温暖。母爱是一根线,时时牵动游子的心 走高的今天,仍属热点话题,仍是高考命题青睐无论天涯海角,每每触动这根线,心里便多了份 的方向 素材热提库 安心是“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 埃及动乱:祈求和平 的熨帖。友爱是一杯醴酒,浓郁醇香,饮下一盅, 2011年1月25日,由于不满物价上涨、失业安心路实 率高和腐败等问题,埃及多个城市发生民众大 安心是“幕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 规模集会,要求总统穆巴拉克下台。埃及首都开惊喜。情爱是一场等特,“众里寻他千百度”后,他 罗的示威游行活动主要在内政部大楼和执政党(她)静静地微笑着,等在黑暗中,焦灼瞬间转化 民族民主党总部附近的解放广场进行。2月,穆成安心 巴拉克总统辞职,民族民主党执行委员会集体 安心是“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梦想,房价飙升 是一场灾难,芸芸众生中,凡夫俗子里,没有“安 2.守望家园:公租房 居”,哪会有乐 中国青年报》2010年11月10日报道,政府 安心是一种爱,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一种在 将进行第二次“房改”。“居者有其屋”,本来是人现实中每一个人只要心中有爱就能达到的境界 的基本需求。但称得上新热点的是,南方已经试 【方向二】回家 行了一段时间的公共租赁房,效果令人赞不绝 名师支招 口。据《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一项调查显示 渴望回家是守望家园的一种表现形式,要 951%的人支持公共租赁房在全国推广,“公租把“回家”这个题目弄清楚和写好,就要紧紧抓 房”让更多的“夹心层”住上了新房,有了安放心住“家”的概念。家的概念要适当外延,例如,家 灵的地方 是“大家”,守望“大家”,这样一来,文章自然有
1 2011 热点押题:感动中国,人类最本色的良善 来源:《作文素材 2011 考前特刊》(高考版)
温考前特刊(高考版) 了高度。 处奔波呢? 4备考借鉴 出门在外,几乎所有的宾馆都有这样一条标 鸿雁飞过,家人登高远望,却望不见海峡的语:“宾至如归”。看多了不禁就想问,真的吗?仅 对岸。远处传来低声吟唱:“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那些叠得整整齐齐的床铺,冰冰冷不透一丝温情 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调子凄凉而哀伤,人的被褥和一些貌似豪华的家具就可以让客人有 们无法忘怀的,是那个名叫“台湾”的家人。我那回家的感觉吗?恐怕不然。我们重视家,不仅因为 辽阔而古老的家在此刻无限美好,却唯独缺少了它有我们从小就熟悉的环境和一起生活的亲人 你,台湾!那浅浅的海峡,莫非真是最深重的国更重要的是,心中那隐藏的依赖和无拘束的感 、最凄然的乡愁?它真是一道鸿沟,阻断了你至觉。在外求学,假日回家如能看到自己想念已久 深的亲情? 的父母固然是好,但在餐桌上那无拘束的畅谈和 然而,那发自于内心最深处的期许与渴望 却久久蒙绕,一代又一代,汇集成筒单而殷切的 无压力的氛围才是真正的家的感觉。若有人认为 有亲人的地方便是家,我恐怕无法赞成。不 呼唤:回家!无论身在何方,家只有一个,那是中 同父母一起住宾馆试试,我宁愿待在自己乱乱的 华儿女共同的家。 小窝里。 【方向三】永远的梦 名师支招》 在我看来,“家”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结,平 常无从察觉,到陌生处全涌上心头。家,故乡,是 守护家园,自古到今,常说常新,可以说是一 一个人一辈子无法消去的烙印。长大了,总要离 个水远的梦。把握这个话题我们应该挖掘话题家,这时,家的感觉再不是妈妈不胜其烦的唠叨 的普遍含义,用真理说服人,用情感感染人。当然,而升华成一种记忆,一种气味,在他乡不如意时 如果能运用时事素材来阐释这个水恒的主题,在 蒙上眼帘的一层雾 旧瓶里装新酒,感觉会更加不一样。 “家”不仅仅是一幢房子,更是港湾。无助 备考借鉴 的时候,心里牵念的不再是关乎前途、关乎生 国家的暴乱让不少埃及人民失去了宁静的 家,也失去了作为人最起码的尊严,沦为一个暴 计的大问题,而是急急的想钻到家里的床上大 哭一场 乱的赔本人。正是这一次动乱,唤醒了埃及人民 灵魂最深处的梦,使埃及人民在安定的生活中明 可是说了这么多又如何呢?谁又能说得清道 白了什么叫水深火热。人生活在这世界上,不仅 得明这家的感觉呢?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家,如 捍卫着自已—一物质的、精神的,而且还复苏着 起风时添的一件衣服,恰到好处,但有多暖,只 自已深藏的梦—守望家园。 有自己知道 我所体会的家的感觉无非是有暖有温馨有 应考佳作 父母有亲人有快乐有包容有安定,如此而已。 有家如此,夫复何求? 家的感觉 0本文亮点在于生活的切近感。 ◇王灿 作者从对家的普通感受转向了离家在外关于家 何为家?且看“家”这个字,房子下面有豕,的细膩感受。而这一转轨,恰恰更贴近人的情感 即猪,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一家人和和气气轨迹。正因为对家的感受细膩和真实,所有感受 住在一栋房子里,还养着满圈的肥猪,好一派才越显“正常”,越显“触手可及”。而篇末的叩问 温馨的“农家乐”。中国人应该是最安土重迁的看似信手括来,又何尝不是对“切近感”的巧妙佐 吧,因为有家,能遮蔽一切苦风愁雨,干吗还四证呢? 每一天,我们收获感动 2010年他们感动中国 2
2 每一天,我们收获感动 ——2010 年他们感动中国
、科学泰斗—钱伟长 【获奖名片】赤子 【颁奖辞】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 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感动评价】奠基中国近代力学,他是伟大的教育家,而一生坎坷,从未放弃理想,为国家谋,为天下 谋。钱先生以毕生的身体力行,昭示了一位学者的坚持与信仰 【人物事迹】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 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28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 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 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 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7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 对祖国的忠诚。1977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 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1990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 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钱伟长说: 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 民的乐就是我的乐。”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2、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 【获奖名片】信义 【颁奖辞】言忠信,行笃敬,古者相传的信条,演绎岀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 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感动评价】这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值得我们每个人照,值得我们整个社会照,值得我们把自己的心 掏出来照。他们如期还薪原本是普通的,因为生死接力,才显得具有特别的意义。透过这件事情,引起的巨 大的社会反响,也许应该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令人痛心的缺失 【人物事迹】孙水林,男,1960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孙东林,男,湖北省 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2010年2月9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 东林相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査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 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 承诺。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 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 手中。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 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6.6万元和母亲的1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 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20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 2010年9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3、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才哇 【获奖名片】铁汉 【颁奖辞】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 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地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3 1、 科学泰斗——钱伟长 【获奖名片】赤子 【颁 奖 辞】从义理到物理,从固体到流体,顺逆交替,委屈不曲,荣辱数变,老而弥坚,这就是他人 生的完美力学,无名无利无悔,有情有意有祖国。 【感动评价】奠基中国近代力学,他是伟大的教育家,而一生坎坷,从未放弃理想,为国家谋,为天下 谋。钱先生以毕生的身体力行,昭示了一位学者的坚持与信仰。 【人物事迹】钱伟长(1912-2010),江苏无锡人,中国近代力学之父,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钱伟长 早年攻物理学,留学加拿大期间已经显露出非凡才华。28 岁时,他的一篇论文已经让爱因斯坦大受震动,并 迅速成为国际物理学的明星。抗战结束后,钱伟长坚持回到祖国,在艰苦的条件下,拒绝美国科学界的诱惑, 忠于祖国,坚持实现“科学救国”的抱负。为新中国开创了力学科学教育体系。他学贯中外,对中国科学事 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957 年,钱伟长被错划为右派,受到不公正待遇,但是钱仍然没有放弃科研和 对祖国的忠诚。1977 年以后,他不辞辛劳,去祖国各地做了数百次讲座和报告,提倡科学和教育,宣传现代 化,为富民强国出谋划策。1990 年以后,他为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及和平统一祖国的大业奔走。 有人说,钱伟长太全面了,他在科学、政治、教育每个领域取得的成就都是常人无法企及的。钱伟长说: “我没有专业,国家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从不考虑自己的得与失,祖国和人民的忧就是我的忧,祖国和人 民的乐就是我的乐。”他用六十多年的报国路诠释了自己一直坚持的专业:爱国。 2、 信义兄弟——孙水林 孙东林 【获奖名片】信义 【颁 奖 辞】言忠信,行笃敬,古老相传的信条,演绎出现代传奇,他们为尊严承诺,为良心奔波,大 地上一场悲情接力。雪夜里的好兄弟,只剩下孤独一个。雪落无声,但情义打在地上铿锵有力。 【感动评价】这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值得我们每个人照,值得我们整个社会照,值得我们把自己的心 掏出来照。他们如期还薪原本是普通的,因为生死接力,才显得具有特别的意义。透过这件事情,引起的巨 大的社会反响,也许应该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令人痛心的缺失。 【人物事迹】孙水林,男, 1960 年生。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建筑商。孙东林,男,湖北省 武汉市黄陂区泡桐镇人,孙水林弟弟。 2010 年 2 月 9 日,腊月廿六。在北京做建筑工程的孙水林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 东林相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 因雨雪封路。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先期回汉的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 承诺。 当晚,孙水林提取 26 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 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 多辆车连环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全部遇难。 弟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来不及安慰年迈的父母,将工钱送到了农民工的 手中。因为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孙东林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钱 不够,孙东林就贴上了自己的 6.6 万元和母亲的 1 万元。就这样,在新年来临之前,60 多名民工都如愿领到 工钱,孙东林如释重负。 “新年不欠旧年账,今生不欠来生债。”孙水林、孙东林兄弟 20 年坚守承诺,被人们赞为“信义兄弟”。 2010 年 9 月,孙水林、孙东林兄弟入选“中国好人榜”。 3、玉树不会忘记的康巴铁汉——才哇 【获奖名片】铁汉 【颁 奖 辞】对乡亲有最深的爱,所以才不眠不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所以才不离不弃,铁打的汉 子,是废墟上不倒的柱,不断地梁。他沉静的面孔,是高原上最悲壮的风景
【感动评价】他是一个普通的村干部,当大灾到来之时,才哇展示出一个负责任的男人应该有的担当和 力量。村民就是自己的亲人,有了亲情才能干好基层工作,关键时刻才会有这样的风范 【人物事迹】才哇,男,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住玉树州粮油公司的才哇在一阵山摇地动中懵了,回 过神来以后他立即冲出了家门,开车赶往扎西达通村,他要去救自己的村民。在路上,他看着四处坍塌的房 屋和被困的受伤群众,马上停下来投入到救人当中。家中房屋倒塌、亲人被埋的噩耗传来,然而才哇继续在 废墟里刨挖的双手却一直没有停歇下来 在紧张运送了近30多名受伤的各族群众后,他安排好下一步工作,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 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看着刚从废墟中挖出的3位亲人的遗体,撕心裂肺 的巨大痛苦迅速穿透了才哇的身心。当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救灾晚会上接受采访时,他最大的愿望依然是 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玉树,回到他的村民身边。 4、"雷锋传人”—郭明义 【获奖名片】传人 【颁奖辞】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毎一滴 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感动评价】长期奉献不计报酬,于普通岗位拓展慈善,的确是当代雷锋。谁言雷锋去,请看郭明义。 盈怀热心肠,满腔浩然气。 【人物事迹】郭明义,男,1958年12月生,辽宁鞍山人,1982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1996年至今, 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1996年开始 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 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 了升华 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 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1994年以来,他为希 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 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5、舟曲之子—王伟 【获奖名片】砥柱 【颁奖辞】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掩埋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 的距离,这个战土没有回家,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感动评价】送别妻儿他落泪了,但他深信爱人就是爱所有的人,英雄坚强,舟曲人民永远是你的亲人。 那个夜晚燃起的灯火,将成为无数人今生不灭的火把 【人物事迹】王伟,27岁,陕西省大荔县埝桥乡游斜村人,武警甘肃总队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队舟曲县中
4 【感动评价】他是一个普通的村干部,当大灾到来之时,才哇展示出一个负责任的男人应该有的担当和 力量。村民就是自己的亲人,有了亲情才能干好基层工作,关键时刻才会有这样的风范。 【人物事迹】才哇,男,青海省玉树州结古镇扎西达通村第三社社长。 2010 年 4 月 14 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 7.1 级地震,住玉树州粮油公司的才哇在一阵山摇地动中懵了,回 过神来以后他立即冲出了家门,开车赶往扎西达通村,他要去救自己的村民。在路上,他看着四处坍塌的房 屋和被困的受伤群众,马上停下来投入到救人当中。家中房屋倒塌、亲人被埋的噩耗传来,然而才哇继续在 废墟里刨挖的双手却一直没有停歇下来...... 在紧张运送了近 30 多名受伤的各族群众后,他安排好下一步工作,急急忙忙赶回家去。可那个时候,, 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亲戚们帮助他料理亲人后事的场面,看着刚从废墟中挖出的 3 位亲人的遗体,撕心裂肺 的巨大痛苦迅速穿透了才哇的身心。当他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救灾晚会上接受采访时,他最大的愿望依然是 能以最快的速度回到玉树,回到他的村民身边。 4、"雷锋传人"——郭明义 【获奖名片】传人 【颁 奖 辞】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 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 【感动评价】长期奉献不计报酬,于普通岗位拓展慈善,的确是当代雷锋。谁言雷锋去,请看郭明义。 盈怀热心肠,满腔浩然气。 【人物事迹】郭明义,男,1958 年 12 月生,辽宁鞍山人,1982 年复员到齐大山铁矿工作。1996 年至今, 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入党 30 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业绩。从 1996 年开始 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 2 个小时上班,15 年中,累计献工 15000 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 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 了升华。 他 20 年献血 6 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 10 倍多。2002 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鞍山市第一批 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 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眼角膜自愿捐献者。1994 年以来,他为希 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 12 万元,先后资助了 180 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 家 3 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 80 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 40 平方米的单室里。 5、舟曲之子——王伟 【获奖名片】砥柱 【颁 奖 辞】大雨滂沱,冲毁了房屋掩埋了哭喊。妻儿需要你的肩膀,而人民更需要你的脊梁。五百米 的距离,这个战士没有回家,那个最漆黑的夜晚,他留给自己一个永远不能接起的电话,留给我们一种力量。 【感动评价】送别妻儿他落泪了,但他深信爱人就是爱所有的人,英雄坚强,舟曲人民永远是你的亲人。 那个夜晚燃起的灯火,将成为无数人今生不灭的火把。 【人物事迹】王伟,27 岁,陕西省大荔县埝桥乡游斜村人,武警甘肃总队甘南藏族自治州支队舟曲县中
队副中队长。 回望2010年,那是个多灾之年,至今伤痛犹在,舟曲泥石流给我们留下了沉甸甸的记忆。在最危急的时 刻,困境中的百姓总是能见到那一抹军绿色。2010年8月7日晚11时20分,雷电、暴雨笼罩着舟曲县城, 随后,巨大的泥石流翻滚着涌来,灾难降临,在中队领导的指示下,王伟和战士们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救援工 作中,他们顾不得危险,更顾不上休息,一直奋战在救援第一线。在泥石流灾情发生后,王伟与战友们先后 救出23名幸存群众,抢挖出遗体9具,并协助交警指挥疏通车辆5000多台,引导救援部队40余批,共有 5600余名群众得到及时营救和转移。但是灾难却夺走了妻子张蓉及岳父母,妹妹,还有他未出生的孩子,共 5个人的生命。而王伟的家离他救人的地方只有五百米之遥 6、草原曼巴——王万膏 【获奖名片】仁者 【颁奖辞】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干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 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感动评价】他以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全心全意为牧民解除病痛,温暖了草原民族的心。医者 仁心,不同民族有着共同的爱,共同的善良,普通人之间的爱和给予,能让友爱更长久。 【人物事迹】王万青,男,汉族,66岁,上海人。1968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 苦的甘南州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42年,其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 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多年来, 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 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融的民族团结佳话 烈焰之中筑大爱—王茂华、谭良才 【获奖名片】炽爱 【颁奖辞】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 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感动评价】普通的教师普通的农民,我们这个民族,从来都不缺少舍己为人的英雄。当他们义无反顾 冲进火海的时候,近乎于本能的行动折射出今天亟需弘扬的善与爱 【人物事迹】王茂华,男,1983年11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1966 年4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 3月21日14:50许,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厅堂里有5名幼童在嬉戏,一个孩 子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机,灾难就这样突然来临。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 成功救出5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王茂华烧伤面积达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5 月2日凌晨1时19分不幸去世,年仅27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85%,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 满怀无私无畏的爱,王茂华、谭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 8、三栖尖兵—何祥美 【获奖名片】神兵
5 队副中队长。 回望 2010 年,那是个多灾之年,至今伤痛犹在,舟曲泥石流给我们留下了沉甸甸的记忆。在最危急的时 刻,困境中的百姓总是能见到那一抹军绿色。2010 年 8 月 7 日晚 11 时 20 分,雷电、暴雨笼罩着舟曲县城, 随后,巨大的泥石流翻滚着涌来,灾难降临,在中队领导的指示下,王伟和战士们立即投入了紧张的救援工 作中,他们顾不得危险,更顾不上休息,一直奋战在救援第一线。在泥石流灾情发生后,王伟与战友们先后 救出 23 名幸存群众,抢挖出遗体 9 具,并协助交警指挥疏通车辆 5000 多台,引导救援部队 40 余批,共有 5600 余名群众得到及时营救和转移。但是灾难却夺走了妻子张蓉及岳父母,妹妹,还有他未出生的孩子,共 5 个人的生命。而王伟的家离他救人的地方只有五百米之遥。 6、草原曼巴——王万青 【获奖名片】仁者 【颁 奖 辞】只身打马赴草原,他一路向西,千里万里,不再回头。风雪行医路,情系汉藏缘。四十载 似水流年,磨不去他对理想的忠诚。春风今又绿草原,门巴的故事还会有更年轻的版本。 【感动评价】他以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全心全意为牧民解除病痛,温暖了草原民族的心。医者 仁心,不同民族有着共同的爱,共同的善良,普通人之间的爱和给予,能让友爱更长久。 【人物事迹】王万青,男,汉族,66 岁,上海人。1968 年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自愿到条件极为艰 苦的甘南州玛曲县工作,在贫穷落后的玛曲草原一呆就是 42 年,其间,他放弃了多次回上海的机会,凭着对 玛曲人民、对藏族同胞的深厚感情,艰难地通过了生活关、语言关,毅然选择长期留守在高原。40 多年来, 他视藏乡为故乡,视牧民为亲人,克服重重困难,全心全意为牧民群众解除病痛,得到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 书写了一段藏汉水乳融的民族团结佳话。 7、烈焰之中筑大爱——王茂华、谭良才 【获奖名片】炽爱 【颁 奖 辞】烈火是一场生死攸关的测试,生命是一道良知大爱的考验,你们用果敢应战,用牺牲作答! 一对狭义翁婿,火海中三进三出,为人们讲述了什么是舍生忘死,人间挚爱! 【感动评价】普通的教师普通的农民,我们这个民族,从来都不缺少舍己为人的英雄。当他们义无反顾 冲进火海的时候,近乎于本能的行动折射出今天亟需弘扬的善与爱。 【人物事迹】王茂华,男,1983 年 11 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中学教师。谭良才,男,1966 年 4 月出生,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冷水村村民,系王茂华的岳父。 3 月 21 日 14:50 许,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伯塘村一栋普通民房内,厅堂里有 5 名幼童在嬉戏,一个孩 子打着了手中的打火机,灾难就这样突然来临。王茂华和谭良才得知火情之后,奋不顾身地数次冲进火海, 成功救出 5 名孩子,而王茂华与其岳父谭良才却被严重烧伤。王茂华烧伤面积达 98%,经多方救治无效,于 5 月 2 日凌晨 1 时 19 分不幸去世,年仅 27 岁。谭良才烧伤面积达 85%,目前处于良好的恢复调养期。 满怀无私无畏的爱,王茂华、谭良才这对普通婿丈在刹那间如化茧成蝶般绽放出了耀眼夺目的生命之光。 8、三栖尖兵——何祥美 【获奖名片】神兵
【颁奖辞】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 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感动评价】士兵当精忠报国,但是没有精湛的武艺,又如何却敌报国?拥有足以制胜的能力,才館享 有和平!我们有一百万条居安思危的理由,却没有一个安享太平的借口,这就是这个“兵”心中的忧患和肩 上的使命。 【人物事迹】何祥美,南京军区战士。和平年代,80后当了兵,这个兵什么样呢?为了能在战斗中一招 制敌,何祥美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爬石子路,过阻截墙,钻水火洞,这些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训练, 挑战着他的身体极限。何祥美就是凭着不服输肯吃苦的劲头,练就了路上猛虎的硬功。已经是路上猛虎的何 祥美又把目标投向了天空,就在他入伍的第二年,何祥美作为全营唯一的义务兵,参加了跳翼伞训练。经过 严格的考核,何祥美终于获准参加首批翼伞试跳,但是当何祥美跨出机舱门的那一瞬间,险情发生了。何祥 美凭着平时扎实的基础训练和练就的过硬心理素质,在距地面不足300米的时候,拔掉了翼伞,打开备份伞 安全着陆。天上任飞,还要水下能潜。考验一名特种兵的标准,潜水才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训练科目。在 水下稍有不慎,强大的水压对身体就会造成致命的伤害,但是何祥美没有退缩,他开始苦练潜水,刚开始训 练的时候,他很不适应,在十几米的水下,黑暗和冰冷测试着他身体和心理双重极限 勇敢,这个衡量每一个战士永恒的标准,在此时此刻变成了具体的数字,海水中,每下潜一米,都成为 了何祥美捍卫士兵荣誉的艰苦付出,最终他练就了水中蛟龙的本领。成为陆军中潜的最深的兵。终于,何祥 美超越了身体和心理的挑战,成为一名敢打必胜,不辱使命,能够陆海空三栖作战的精兵。他正时刻准备着, 只要祖国召唤,他就会随时出发。 9、最美洗脚妹—刘丽 【获奖名片】姐姐 【颁奖辞】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 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感动评价】洗脚姐姐以自身朴素的生活经验,坚守着善良的底线,展现了当代青年,没有熄灭的爱的 光芒。她和她代表的80后女孩,是都市森林中的蒲公英,真正中国的希望,将在他们脚下生根。 【人物事迹】刘丽,29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岁那年, 在念初中时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妺妺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 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2000-3000元,曾被 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 积蓄都捐助给了一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露,从2006年起 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人数也从最初的7个至10个,到现在固定的 37个 她把赚来的钱几乎都资助了贫困学生,还号召数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虽然有人说她“傻”,但 更多人认为—-她是中国最美的洗脚妹 10、警界保尔—孙炎明 【获奖名片】活着
6 【颁 奖 辞】百折不挠,百炼成钢,能上九天,能下五洋,执著手中抢,百步穿杨,胸怀报国志,发愤 图强。百战百胜,他是兵中之王! 【感动评价】士兵当精忠报国,但是没有精湛的武艺,又如何却敌报国?拥有足以制胜的能力,才能享 有和平!我们有一百万条居安思危的理由,却没有一个安享太平的借口,这就是这个“兵”心中的忧患和肩 上的使命。 【人物事迹】何祥美,南京军区战士。和平年代,80 后当了兵,这个兵什么样呢?为了能在战斗中一招 制敌,何祥美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爬石子路,过阻截墙,钻水火洞,这些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训练, 挑战着他的身体极限。何祥美就是凭着不服输肯吃苦的劲头,练就了路上猛虎的硬功。已经是路上猛虎的何 祥美又把目标投向了天空,就在他入伍的第二年,何祥美作为全营唯一的义务兵,参加了跳翼伞训练。经过 严格的考核,何祥美终于获准参加首批翼伞试跳,但是当何祥美跨出机舱门的那一瞬间,险情发生了。何祥 美凭着平时扎实的基础训练和练就的过硬心理素质,在距地面不足 300 米的时候,拔掉了翼伞,打开备份伞, 安全着陆。天上任飞,还要水下能潜。考验一名特种兵的标准,潜水才是一项高难度高风险的训练科目。在 水下稍有不慎,强大的水压对身体就会造成致命的伤害,但是何祥美没有退缩,他开始苦练潜水,刚开始训 练的时候,他很不适应,在十几米的水下,黑暗和冰冷测试着他身体和心理双重极限。 勇敢,这个衡量每一个战士永恒的标准,在此时此刻变成了具体的数字,海水中,每下潜一米,都成为 了何祥美捍卫士兵荣誉的艰苦付出,最终他练就了水中蛟龙的本领。成为陆军中潜的最深的兵。终于,何祥 美超越了身体和心理的挑战,成为一名敢打必胜,不辱使命,能够陆海空三栖作战的精兵。他正时刻准备着, 只要祖国召唤,他就会随时出发。 9、最美洗脚妹——刘丽 【获奖名片】姐姐 【颁 奖 辞】为什么是她,一个瘦弱的姑娘,一副疲惫的肩膀。是内心的善良,让她身上有圣洁的光芒。 她剪去长发,在风雨里长成南国高大的木棉,红硕的花朵,不是叹息,是不灭的火炬。 【感动评价】洗脚姐姐以自身朴素的生活经验,坚守着善良的底线,展现了当代青年,没有熄灭的爱的 光芒。她和她代表的 80 后女孩,是都市森林中的蒲公英,真正中国的希望,将在他们脚下生根。 【人物事迹】刘丽,29 岁,来自安徽颍上县的农村姑娘。刘丽有五个兄弟姐妹,因家境贫寒,14 岁那年, 在念初中时就辍学了,她要外出打工,挣钱为弟弟妹妹交学费、贴补家用。她先后到湖北、江苏等地打工, 做过服务员,当过保姆。2000 年至今,刘丽一直在厦门一家足浴城当“洗脚妹”,月薪 2000-3000 元,曾被 老家的人误会。然而,让身边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为了“生计”打拼的刘丽,把辛辛苦苦攒下来的大部分 积蓄都捐助给了一些贫困学生,她自己却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据厦门同安区妇联透露,从 2006 年起, 刘丽通过厦门市妇联在同安一些中小学校展开一对一资助,资助人数也从最初的 7 个至 10 个,到现在固定的 37 个。 她把赚来的钱几乎都资助了贫困学生,还号召数百位好心人加入她的爱心团队。虽然有人说她“傻”,但 更多人认为---她是中国最美的洗脚妹。 10、警界保尔——孙炎明 【获奖名片】活着
【颁奖辞】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 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感动评价】耐心诚心坚守坚持,他用生命诠释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职守在一个特殊的世界里,却让 死囚的心灵,重新感受到久违的人间温暖,警界保尔,特殊的爱献给了特殊的你 【人物事迹】“我的生命延续一天,就要把工作干好一天!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能在有生之年 多挽救几个误入歧途的人,是我最大的心愿”一一摘自孙炎明语录。6年前,孙炎明被确诊患上脑癌,先后 动过三次大手术…可每当身体稍好一些,他就主动要求上岗工作,被同事们尊敬地称为警界的“保尔柯察 11、《感动中国》2010年度特别奖 ①海地中国维和英烈:中国人为和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一刻,感动的不只是中国,还有世界。“维和英 雄,浩气长存。” ②K165次列车乘务组:临危不惧,让我们看到了工作态度;而临危不乱,让我们看到了职业水准;正是这 个团队,成了奇迹创造者 ③中国志愿者: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志愿者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更要习惯,我们自己也是志愿者当中的 个。在2010年不同的背景上,我们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在亚运,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都可以看到 志愿精神在闪耀。我们把它转变成一颗又一颗志愿的心。属于志愿者的奖杯应该颁给太多太多的人,它属于 你,属于我,属于他。让这个奖杯在人群中传递,在您的手中传递。就像一个邀请,你,也是志愿者当中的 员。让它,带着我们的温度,一个接一个地向下传递
7 【颁 奖 辞】重犯监室年年平安,而自己的生命还要经历更多风险。他抖擞精神,让阳光驱散铁窗里的 冰冷,他用微笑诠释着什么是工作,用坚强提示着什么是生活。人生都有同样的终点,他比我们有更多坦然。 【感动评价】耐心诚心 坚守坚持,他用生命诠释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职守在一个特殊的世界里,却让 死囚的心灵,重新感受到久违的人间温暖,警界保尔,特殊的爱献给了特殊的你。 【人物事迹】“我的生命延续一天,就要把工作干好一天!我的工作对象是一个特殊群体,能在有生之年, 多挽救几个误入歧途的人,是我最大的心愿”――摘自孙炎明语录。6 年前,孙炎明被确诊患上脑癌,先后 动过三次大手术……可每当身体稍好一些,他就主动要求上岗工作,被同事们尊敬地称为警界的“保尔柯察 金”。 11、《感动中国》2010 年度特别奖 ① 海地中国维和英烈:中国人为和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那一刻,感动的不只是中国,还有世界。“维和英 雄,浩气长存。” ② K165 次列车乘务组:临危不惧,让我们看到了工作态度;而临危不乱,让我们看到了职业水准;正是这 个团队,成了奇迹创造者。 ③ 中国志愿者:也许我们已经习惯了志愿者就在我们的身边,我们更要习惯,我们自己也是志愿者当中的一 个。在 2010 年不同的背景上,我们在玉树、在舟曲、在世博、在亚运,在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都可以看到 志愿精神在闪耀。我们把它转变成一颗又一颗志愿的心。属于志愿者的奖杯应该颁给太多太多的人,它属于 你,属于我,属于他。让这个奖杯在人群中传递,在您的手中传递。就像一个邀请,你,也是志愿者当中的 一员。让它,带着我们的温度,一个接一个地向下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