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财政学 导论 第一节与比较财政学有关的几个问题 、什么是比较财政学? 比较财政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如果从1987年厦门大学邓子基教授主编《化比 较财政学》出版算起,至今不过十几年历史。在此之后,又有一些比较财政方面 的专著或教材相继岀版。值得一提的有中央财大姜维壮教授主编《比较财政管理 学》,北大平新乔著《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唐腾翔主编《比较税制》等等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厦门大学张馨教授1997年出版的《比较财政学教程》,这本教 材具有系统性、完整性、深刻性等特点,是目前比较财政方面公认的权威教材。 大家知道,财政学的体系主要有三部分:一是财政基础理论(即设么是财 政、财政本质、财政职能作用等);二是财政制度(通过一些范畴,如国家预算. 国家税收、国家公债、国家财政支出、财政体制等展开);三是财政政策。这三 部分间的关系是:财政理论是基础,财政制度是实践,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是财 政政策。比较财政学的体系无非也包括这三部分:即财政学说比较,财政制度比 较,财政政策比较 当代国家财政从社会制度性质的角度来看,可以划分为两大不同的类型, 一类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财政;一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 基础的社会主义财政。两种类型的财政体系之间并不是毫不相干。恰恰相反,国 家财政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经济范畴,它本身具有共性和特性两个方面。就共性 而言,第—,筹集和安排财政资金;第二,调节经济运行。这两点体现了财政的
1 比较财政学 导论 第一节 与比较财政学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什么是比较财政学? 比较财政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如果从 1987 年厦门大学邓子基教授主编《比 较财政学》出版算起,至今不过十几年历史。在此之后,又有一些比较财政方面 的专著或教材相继出版。值得一提的有中央财大姜维壮教授主编《比较财政管理 学》,北大平新乔著《财政原理与比较财政制度》,唐腾翔主编《比较税制》等等 我们采用的教材是厦门大学张馨教授 1997 年出版的《比较财政学教程》,这本教 材具有系统性、完整性、深刻性等特点,是目前比较财政方面公认的权威教材。 大家知道,财政学的体系主要有三部分:一是财政基础理论(即设么是财 政、财政本质、财政职能作用等);二是财政制度(通过一些范畴,如国家预算、 国家税收、国家公债、国家财政支出、财政体制等展开);三是财政政策。这三 部分间的关系是:财政理论是基础,财政制度是实践,理论通向实践的桥梁是财 政政策。比较财政学的体系无非也包括这三部分:即财政学说比较,财政制度比 较,财政政策比较。 当代国家财政从社会制度性质的角度来看,可以划分为两大不同的类型, 一类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财政;另一类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 基础的社会主义财政。两种类型的财政体系之间并不是毫不相干。恰恰相反,国 家财政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经济范畴,它本身具有共性和特性两个方面。就共性 而言,第一,筹集和安排财政资金;第二,调节经济运行。这两点体现了财政的
共性(财政一般)上述财政两个方面的职能作用究竟是为那一个阶级的利益服 务?其社会性质如何?这体现了财政的特性(财政特殊)同时还应看到,即使 是在同一社会性质的国家中,由于各个国家具体国情不同,决定了他们无论在财 政实践方面或财政学说方面都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同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 美、日、英、法等国家,在财政杠杆的实际运用方面就存在着差别,而我国和其 他一些小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相同。正因为财政的这种共性使比较成为可能, 财政的特性使比较有必要。财政这种共性和特性的存在就为比较财政学这门学科 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 如何给比较财政学下一个定义?财政是国家对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 所进行的分配活动,财政的本质是这种分配活动所体现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 系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需要而进行的财政分配活动所反映的 分配关系。比较财政学,顾名思义,就是比较不同国家财政分配关系得一门科学。 它所比较研究的对象,从纵的方面看,可以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的财政分配关 系,从横的方面看,可以是同一时期不同社会性质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也可以 是具有相同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具体到我们讲授的内容主要是 中西财政的比较。 、为什么要研究比较财政学? 有两点理由 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可以说,当今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除了自身 的因素外,还受制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反过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和政策也必然的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经 济的国际化带动了财政税收的国际化。因此,各国财政税收制度的比较研究,就
2 共性(财政一般)。上述财政两个方面的职能作用究竟是为那一个阶级的利益服 务?其社会性质如何?这体现了财政的特性(财政特殊)。同时还应看到,即使 是在同一社会性质的国家中,由于各个国家具体国情不同,决定了他们无论在财 政实践方面或财政学说方面都体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如同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 美、日、英、法等国家,在财政杠杆的实际运用方面就存在着差别,而我国和其 他一些小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也不相同。正因为财政的这种共性,使比较成为可能, 财政的特性使比较有必要。财政这种共性和特性的存在就为比较财政学这门学科 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 如何给比较财政学下一个定义?财政是国家对一部分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 所进行的分配活动;财政的本质是这种分配活动所体现的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 系,财政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需要而进行的财政分配活动所反映的 分配关系。比较财政学,顾名思义,就是比较不同国家财政分配关系得一门科学。 它所比较研究的对象,从纵的方面看,可以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的财政分配关 系,从横的方面看,可以是同一时期不同社会性质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也可以 是具有相同社会制度的不同国家的财政分配关系。具体到我们讲授的内容主要是 中西财政的比较。 二、为什么要研究比较财政学? 有两点理由: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可以说,当今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除了自身 的因素外,还受制于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反过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和政策也必然的影响到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经 济的国际化带动了财政税收的国际化。因此,各国财政税收制度的比较研究,就
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我国加入WIO的情况下,这种需要就更加迫切。 2.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有很多方面还很不成熟、完善,因此,学习、 借鉴其他实行市场经济囯家在财政税收方面的通常做法,无疑对我国来说是一条 捷径。 怎样学习比较财政学 1.比较的对象:同一时期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财政之比较。即中西财政比 较(西方指英美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我国的财政,主要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财 政 为什么选择计划经济财政,主要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因此,没有 现成的市场型财政样本。此外,我国的市场经济脱胎于计划经济,在很多方面还 残留着计划经济的痕迹,而且,只有深入剖析计划经济的弊端,才能真正拋弃之 既然是中西财政比较,这里就有一个对待西方财政学的态度问题,我们认为应坚 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态度,既不赞同排斥一切,也不赞同全盘西化,正确的 态度是拿来分析比较、取长补短、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2.比较的内容。以双方教科书为主。即西方财政学与社会主义财政学的比 较。具体到本课程的内容安排,每一个问题都包括三方面内容:(1)指出双方同 异指出,放在一起比较,而不是将各自的内容罗列。(2)详细分析和探究导致差 异的原因。(3)对西方财政的可资借鉴之处提出看法。 3.比较的方法: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 第二节中西财政同异的简单总结 、中西财政的相同之处 主要有:(1)都是建立在现代经济之上的财政。经济决定财政。现代财政
3 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在我国加入 WTO 的情况下,这种需要就更加迫切。 2.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有很多方面还很不成熟、完善,因此,学习、 借鉴其他实行市场经济国家在财政税收方面的通常做法,无疑对我国来说是一条 捷径。 三、怎样学习比较财政学? 1.比较的对象:同一时期不同社会性质的国家财政之比较。即中西财政比 较(西方指英美发达国家,主要是美国;我国的财政,主要是计划经济时期的财 政)。 为什么选择计划经济财政,主要是我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起步,因此,没有 现成的市场型财政样本。此外,我国的市场经济脱胎于计划经济,在很多方面还 残留着计划经济的痕迹,而且,只有深入剖析计划经济的弊端,才能真正抛弃之。 既然是中西财政比较,这里就有一个对待西方财政学的态度问题,我们认为应坚 持实事求是、一分为二的态度,既不赞同排斥一切,也不赞同全盘西化,正确的 态度是拿来分析比较、取长补短、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2.比较的内容。以双方教科书为主。即西方财政学与社会主义财政学的比 较。具体到本课程的内容安排,每一个问题都包括三方面内容:(1)指出双方同 异指出,放在一起比较,而不是将各自的内容罗列。(2)详细分析和探究导致差 异的原因。(3)对西方财政的可资借鉴之处提出看法。 3.比较的方法: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 第二节 中西财政同异的简单总结 一、中西财政的相同之处 主要有:(1)都是建立在现代经济之上的财政。经济决定财政。现代财政
就必须建立在现代经济而非自然经济之上,我国除农业外,其经济的主要部分已 基本实现现代化。(2)都以国家预算作为基本的财政制度、形式和内容。即双方 财政的基本部分都处于国家预算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之下。(3)都以货币作为财政 收支的手段。 二、中西财政差异 1.生产力状况的影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 的人均GNP比较低,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差距很大,决定了发展型财政与发达 财政的差异。由此也决定了我国税制以流转税为主,西方以所得税为主;我国财 政大体上只为城市地区提供社会保障,西方则不以城乡来划分;我国城市和工业 的建设长期由财政包下来,农村由自己内部力量积累等。 2.所有制的影响。据定了我国公有制财政与西方私有制财政的差异。(1) 改革开放前,全民所有制在我国经济中占支配地位,西方则是私人经济,这就决 定了双方的利润上缴是否成为财政收入主要形式的区别。(2)改革开放后,我国 所有制结构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依然存 在,西方则还是以私有制经济为主。如何看待双方国有经济?一是国有经济相对 规模不同,二是我国国有经济是经营性、盈利性的,而西方则是非经济性、非盈 利性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财政是双元财政而西方财政仅是公共财政。 3.经济体制的影响。决定了计划型财政和市场型财政的差异。国家通过指 令性计划,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大企业,各个企业是其车间单位,国家财政是大 企业财务。西方国家的市场对经济运行发挥着基础性和主要的作用。 传统计划经济运行的特征:经济发展→经济过热和比例失调→经济调整→ 经济紧缩→经济正常→经济发展….(经济过热症、供给短缺
4 就必须建立在现代经济而非自然经济之上,我国除农业外,其经济的主要部分已 基本实现现代化。(2)都以国家预算作为基本的财政制度、形式和内容。即双方 财政的基本部分都处于国家预算制度的约束和规范之下。(3)都以货币作为财政 收支的手段。 二、中西财政差异 1.生产力状况的影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 的人均 GNP 比较低,城乡之间、工农之间差距很大,决定了发展型财政与发达 财政的差异。由此也决定了我国税制以流转税为主,西方以所得税为主;我国财 政大体上只为城市地区提供社会保障,西方则不以城乡来划分;我国城市和工业 的建设长期由财政包下来,农村由自己内部力量积累等。 2.所有制的影响。据定了我国公有制财政与西方私有制财政的差异。(1) 改革开放前,全民所有制在我国经济中占支配地位,西方则是私人经济,这就决 定了双方的利润上缴是否成为财政收入主要形式的区别。(2)改革开放后,我国 所有制结构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依然存 在,西方则还是以私有制经济为主。如何看待双方国有经济?一是国有经济相对 规模不同,二是我国国有经济是经营性、盈利性的,而西方则是非经济性、非盈 利性的,这就决定了我国市场经济的财政是双元财政,而西方财政仅是公共财政。 3.经济体制的影响。决定了计划型财政和市场型财政的差异。国家通过指 令性计划,使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大企业,各个企业是其车间单位,国家财政是大 企业财务。西方国家的市场对经济运行发挥着基础性和主要的作用。 传统计划经济运行的特征:经济发展→经济过热和比例失调→经济调整→ 经济紧缩→经济正常→经济发展…(经济过热症、供给短缺)
西方市场经济:危机→萧条→复苏→繁荣.(经济危机症、过剩陉经济 4.政治制度的影响。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立法、司法、行政 三者关系表现为政治权力集中在行政部门选民和各级人大的决定能力不同于西 方。西方在代议制民主形式下,多党轮流执政,议会与行政、司法分享政治权力 选民和议会对国家政治事务影响很大,所以西方财政学中存在社会抉择理论。从 政治体制上看,我国中央集权程度高于西方,决定了我国地方财政难以成为一级 独立的财政 5.意识形态和经济理论。我国财政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国家学说是我国财政理论的重要部分,西方财政则以边际 效用价值论为基础,决定了税收公平观及财政支出结构都与我国不同。 6.主流学说的不同。“国家分配论”与“公共经济论”的不同。 第一章基本理论 重点 1。关于什么是财政的回答,我国是主张国家分配,西方财政主张公共经济。对于两种不同 观点各自所包括内容、差异的表现、以及西方公共经济论对我国财政理论的启示都要真正的 理解井加以掌握,尤其是要理清西方公共经济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这是理解我国财政改革 目标模式是双元财政的前提。 2.关于财政主体的界定,国家分配论中的“国家”,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国家”。公共经 济论中的财政主体,则是社会契约意义上的“政府”。对阶级国家和公共国家的不同内容 差异原因要理解并掌握。这是分析中西财政若干差异很重要的一点原因 3.关于财政对象的中西差异,表现为社会产品分配与公共产品供应。首先要弄清楚社会产 品与公共产品两个概念的不同内涵,在此基础上,着重掌握公共产品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难点: 1。关于财政定义的理解以及公共经济论对我国的启示。重点是公共财政与双元财政问题。 2.公共产品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关于财政目的上的国家需要与公共需要的差异。国家需要与公共需要内涵的异同问题 基本概念 1.公共财政与双元财政,阶级国家与公共国家,社会产品与公共产品,国家需要与公共需 要,财政职能与政府经济任务 基本要求 本章内容是比较财政学的重点,关于财政定义、财政主体、财政对象、财政目的以及财政职
5 西方市场经济:危机→萧条→复苏→繁荣…(经济危机症、过剩经济)。 4.政治制度的影响。中国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立法、司法、行政 三者关系表现为政治权力集中在行政部门,选民和各级人大的决定能力不同于西 方。西方在代议制民主形式下,多党轮流执政,议会与行政、司法分享政治权力, 选民和议会对国家政治事务影响很大,所以西方财政学中存在社会抉择理论。从 政治体制上看,我国中央集权程度高于西方,决定了我国地方财政难以成为一级 独立的财政。 5.意识形态和经济理论。我国财政学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国家学说是我国财政理论的重要部分,西方财政则以边际 效用价值论为基础,决定了税收公平观及财政支出结构都与我国不同。 6.主流学说的不同。“国家分配论”与“公共经济论”的不同。 第一章 基本理论 重点: 1。关于什么是财政的回答,我国是主张国家分配,西方财政主张公共经济。对于两种不同 观点各自所包括内容、差异的表现、以及西方公共经济论对我国财政理论的启示都要真正的 理解并加以掌握,尤其是要理清西方公共经济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这是理解我国财政改革 目标模式是双元财政的前提。 2.关于财政主体的界定,国家分配论中的“国家”,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国家”。公共经 济论中的财政主体,则是社会契约意义上的“政府”。对阶级国家和公共国家的不同内容、 差异原因要理解并掌握。这是分析中西财政若干差异很重要的一点原因。 3.关于财政对象的中西差异,表现为社会产品分配与公共产品供应。首先要弄清楚社会产 品与公共产品两个概念的不同内涵,在此基础上,着重掌握公共产品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难点: 1。关于财政定义的理解以及公共经济论对我国的启示。重点是公共财政与双元财政问题。 2.公共产品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3.关于财政目的上的国家需要与公共需要的差异。国家需要与公共需要内涵的异同问题。 基本概念: 1.公共财政与双元财政,阶级国家与公共国家,社会产品与公共产品,国家需要与公共需 要,财政职能与政府经济任务。 基本要求: 本章内容是比较财政学的重点,关于财政定义、财政主体、财政对象、财政目的以及财政职
能的中西差异都要全面掌握起来。不仅能指出在上述方面中西财政的差异表现,而且能分析 出导致差异的原因,对公共经济论、公共产品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要重点掌握。通过本章的 学习,对基础理论方面的中西财政差异能够全面掌握。 第一节财政定义:国家分配与公共经济 我国财政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而西方的 主流观点则认为,财政就是公共经济或公共部门经济。 双方同异 早期的西方财政理论,就是从国家或政府角度论述财政问题的,尤其是德 国的官房学派和历史学派的财政论著就更是如此。可见,从国家的角度看待财政 概念问题,并非是我国财政学界地凭空创举。 然而,我国的国家分配论又与西方的国家财政观有很大不同,即我国的“国 家分配"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国家学说基础之上的而西方的“国 家财政”关则是不可能以此为理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国家分配论尽管在 形式上与西方当时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但在内容和结论,以及分析方式和逻辑思 路等方面,都是迥然相异的 国家分配论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关于财政的产生问题。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和 社会分工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财政的产生 2.关于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财政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消 亡而消亡,即财政和国家是相依为命、共存共荣,财政不仅是—个经济范畴,又 是一个历史范畴。 3.财政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客体、目的、形式四要素。 4.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国家”和“分配关系
6 能的中西差异都要全面掌握起来。不仅能指出在上述方面中西财政的差异表现,而且能分析 出导致差异的原因,对公共经济论、公共产品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要重点掌握。通过本章的 学习,对基础理论方面的中西财政差异能够全面掌握。 第一节 财政定义:国家分配与公共经济 我国财政学界的主流观点认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而西方的 主流观点则认为,财政就是公共经济或公共部门经济。 一、双方同异 早期的西方财政理论,就是从国家或政府角度论述财政问题的,尤其是德 国的官房学派和历史学派的财政论著就更是如此。可见,从国家的角度看待财政 概念问题,并非是我国财政学界地凭空创举。 然而,我国的国家分配论又与西方的国家财政观有很大不同,即我国的“国 家分配”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国家学说基础之上的,而西方的“国 家财政”关则是不可能以此为理论基础的。这就决定了我国的国家分配论尽管在 形式上与西方当时的观点有相似之处,但在内容和结论,以及分析方式和逻辑思 路等方面,都是迥然相异的。 国家分配论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关于财政的产生问题。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和 社会分工的出现→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财政的产生 2.关于财政与国家的关系。财政随着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发展而发展,消 亡而消亡,即财政和国家是相依为命、共存共荣,财政不仅是一个经济范畴,又 是一个历史范畴。 3.财政的基本要素。包括主体、客体、目的、形式四要素。 4.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国家”和“分配关系
缺一不可。 西方财政学界关于“财政”概念的分析,是从对市场失效的分析开始的 市场失效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公共产品。 2.外溢性 3.规模报酬递增。 4.社会分配不公。 5.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上述各类市场失效问题都是市场机制本身无力解决的,此时需要有公共的 或集体的介入,以非市场价格机制的方式干预,这就证明了在私人经济存在的同 时,也必然需要公共经济的存在 中西财政在关于“什么是财政”问题上的主要差异有 基本思路的差异。西方财政学遵循的分析思路是:市场有效运行→市场 失效→公共的或国家的介入→公共财政。这里市场有效运行是分析的起点,与我 国财政学以原始社会未期为起点是完全不同的 2.与国家的关系不同。西方财政学没有强调国家在财政分配中的主体作用 和地位 3.与市场的关系不同。公共经济论鮮鲜明的表现出直接立足于市场经济的一 门学说,其首先强调的是市场机制的作用,所分析的若干市场失效状态,也只是 在这一前提下的“天然”失效,而最后关于财政的定义,也是从市场失效的角度 得出的。而国家分配论关于财政的定义,没有或者至少没有直接与市场经济相联 系
7 缺一不可。 西方财政学界关于“财政”概念的分析,是从对市场失效的分析开始的。 市场失效有以下几种类型: 1. 公共产品。 2. 外溢性。 3. 规模报酬递增。 4. 社会分配不公。 5. 宏观经济总量失衡。 上述各类市场失效问题都是市场机制本身无力解决的,此时需要有公共的 或集体的介入,以非市场价格机制的方式干预,这就证明了在私人经济存在的同 时,也必然需要公共经济的存在。 中西财政在关于“什么是财政”问题上的主要差异有: 1.基本思路的差异。西方财政学遵循的分析思路是:市场有效运行→市场 失效→公共的或国家的介入→公共财政。这里市场有效运行是分析的起点,与我 国财政学以原始社会末期为起点是完全不同的。 2.与国家的关系不同。西方财政学没有强调国家在财政分配中的主体作用 和地位。 3.与市场的关系不同。公共经济论鲜明的表现出直接立足于市场经济的一 门学说,其首先强调的是市场机制的作用,所分析的若干市场失效状态,也只是 在这一前提下的“天然”失效,而最后关于财政的定义,也是从市场失效的角度 得出的。而国家分配论关于财政的定义,没有或者至少没有直接与市场经济相联 系
4分析的内容不同。国家分配论丛国家履行其职能的角度来分析财政问题 这样,财政的活动范围和内容是以国家的职能为界限的,而公共经济论则将财政 的范围的内容局限在弥补市场失效的界限之内。 5.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同。国家分配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 础,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而公共经济论是以非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为基础,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之上。 二、差异析源 不同经济理论的决定作用。 国家分配论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西方财政学的发展过程 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背离,从穆勒开始,拋弃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经过杜 普埃特、埃奇沃斯转到边际效用价值论上来,此后经过威克塞尔、皮古、凯恩斯 至萨缪尔森等,形成了一整套与马克思主义完全不同的财政学说体系 2.经济体制差异的影响。国家分配论其主流地位是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确立 的50年代末60年代初,因此它不可能反映市场经济的内容和要求,改革开放 后,国家分配论反映市场经济的内容增多,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只有公 有制成分,若按公共经济论口径,所有经济活动都属于公共经济范畴,无异于取 消财政。公共经济论的产生,是由所处时代背景决定的,《国富论》1776年发表, 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30年,距光荣革命90年,市场受到残余封建制度的重商 主义束缚,此时市场不再需要国家保护,而是自由发展,这样公共经济论就基本 转到与市场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轨道上来。 借鉴意义 西方公共经济论对我国财政理论的启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公
8 4.分析的内容不同。国家分配论丛国家履行其职能的角度来分析财政问题, 这样,财政的活动范围和内容是以国家的职能为界限的,而公共经济论则将财政 的范围的内容局限在弥补市场失效的界限之内。 5.分析的理论基础不同。国家分配论是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 础,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的。而公共经济论是以非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为基础,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之上。 二、差异析源 1.不同经济理论的决定作用。 国家分配论是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西方财政学的发展过程 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相背离,从穆勒开始,抛弃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经过杜 普埃特、埃奇沃斯转到边际效用价值论上来,此后经过威克塞尔、皮古、凯恩斯 至萨缪尔森等,形成了一整套与马克思主义完全不同的财政学说体系。 2.经济体制差异的影响。国家分配论其主流地位是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确立 的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因此它不可能反映市场经济的内容和要求,改革开放 后,国家分配论反映市场经济的内容增多,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只有公 有制成分,若按公共经济论口径,所有经济活动都属于公共经济范畴,无异于取 消财政。公共经济论的产生,是由所处时代背景决定的,《国富论》1776 年发表, 距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30 年,距光荣革命 90 年,市场受到残余封建制度的重商 主义束缚,此时市场不再需要国家保护,而是自由发展,这样公共经济论就基本 转到与市场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轨道上来。 三、借鉴意义 西方公共经济论对我国财政理论的启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公
共财政问题的认识,一是对于我国双元财政的认识。 所谓公共财政,指得是为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 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或类型。它具有以下涵义:(1)它是一种政府的 分配行为,因而它也是财政,这是公共财政与其他财政类型的共性。(2)公共财 政类型仅存在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没有市场经 济就没有公共财政。有无与市场经济的必然联系,是公共财政与其他财政类型的 区别所在。(3)它是“公共”财政,不是封建制国家财政,带有很强的私人财务 性质的财政。(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是盈利性的市场运营主体,不能 参与市场的盈利性竞争,决定了公共财政的非盈利性。此时政府和财政的任务, 是对所有的市场运营主体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5)其活动范围只能限定在市场 失效领域内。(6)分配规模应由市场决定,过大的财政规模导致市场发展规模和 速度不应有的压缩而过小的财政规模责难已提供市场正常运转所需服务和各种 必要条件,,因而财政规模应保持在市场要求的适度规模上。(7)公共财政的主 体是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其分配目的是满足公共需要。 这一分析,既舍弃了公共经济论的“经济”管,而保留了我国的国家分配 馆,又吸收了其“公共”观,形成了我国自己的公共财政的定义。近20年来, 我国企业和个人已愈益具有了独立的市场运营主体身份我国财政也从原来的税 收和利润上缴两种形式并重,转到大体依靠税收形式上来了,同时我国财政支出 也大体上退出了盈利性投资领域,而着重承担行政事业费用和公共性投资。这些 都是我国财政在改革推动下正逐步向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类型的转 化。 关于双元财政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与西方国有经济的根
9 共财政问题的认识,一是对于我国双元财政的认识。 所谓公共财政,指得是为弥补市场失效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分配行为,它 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或类型。它具有以下涵义:(1)它是一种政府的 分配行为,因而它也是财政,这是公共财政与其他财政类型的共性。(2)公共财 政类型仅存在于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没有市场经 济就没有公共财政。有无与市场经济的必然联系,是公共财政与其他财政类型的 区别所在。(3)它是“公共”财政,不是封建制国家财政,带有很强的私人财务 性质的财政。(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能是盈利性的市场运营主体,不能 参与市场的盈利性竞争,决定了公共财政的非盈利性。此时政府和财政的任务, 是对所有的市场运营主体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5)其活动范围只能限定在市场 失效领域内。(6)分配规模应由市场决定,过大的财政规模导致市场发展规模和 速度不应有的压缩,而过小的财政规模责难已提供市场正常运转所需服务和各种 必要条件,,因而财政规模应保持在市场要求的适度规模上。(7)公共财政的主 体是作为社会管理者的政府,其分配目的是满足公共需要。 这一分析,既舍弃了公共经济论的“经济”管,而保留了我国的国家分配 馆,又吸收了其“公共”观,形成了我国自己的公共财政的定义。近 20 年来, 我国企业和个人已愈益具有了独立的市场运营主体身份,我国财政也从原来的税 收和利润上缴两种形式并重,转到大体依靠税收形式上来了,同时我国财政支出 也大体上退出了盈利性投资领域,而着重承担行政事业费用和公共性投资。这些 都是我国财政在改革推动下,正逐步向着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类型的转 化。 关于双元财政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与西方国有经济的根
本差异在于,西方国有经济主要是非盈利性的,而我国国有经济则主要是盈利性 的。作为盈利性的国有资产所有者,我国政府必然以所有者的身份从盈利性国有 企业集中部分税后利润,又以所有者身份进行盈利性投资。这类政府分配活动不 是公共财政活动,因为它仅服务于国有经济,其收支仅是对国有企业发生的。这 种以国有资产所有权为基本依据而形成的政府分配行为,就是国有资产财政,它 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它与仅以政治权力为基本依 据而形成的政府分配行为,即公共财政,从市场角度看是根本不同的。因为国有 资产财政分配主体,是作为盈利性资产所有者的政府,其活动是在市场有效运行 的领域内,其收入只能采取各种资产收益形式,其分配目的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 值。 相对独立又统一的公共财政和国有资产财政,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的双元财政模式。其中公共财政解决了政府和财政弥补市场失效,作为 社会管理者的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问题,而国有资产财政则解决了在社会主 义公有制基础上,我国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直接进入市场开展盈利性活动,以保 证国有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保值增值发展壮大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天然存在着市场失效状态,因而整个经济是由市 场部门和非市场部门组成,在私有制基础上,西方的市场部门夭然就是私人资本 的活动领域,而非市场部门天然就是政府及其公共财政的活动领域,其中包括非 盈利性的国有经济。在公有制基础上,我国除了非市场部门是政府公共活动的领 域外,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也进入了市场领域。这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我国财政不同于以往任何财政之处在于,其内部包含了非盈利性和盈利性两 终究市场经济而言性质相反的活动内容,所以,双元财政是我国财政模式改革的
10 本差异在于,西方国有经济主要是非盈利性的,而我国国有经济则主要是盈利性 的。作为盈利性的国有资产所有者,我国政府必然以所有者的身份从盈利性国有 企业集中部分税后利润,又以所有者身份进行盈利性投资。这类政府分配活动不 是公共财政活动,因为它仅服务于国有经济,其收支仅是对国有企业发生的。这 种以国有资产所有权为基本依据而形成的政府分配行为,就是国有资产财政,它 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一种财政类型。它与仅以政治权力为基本依 据而形成的政府分配行为,即公共财政,从市场角度看是根本不同的。因为国有 资产财政分配主体,是作为盈利性资产所有者的政府,其活动是在市场有效运行 的领域内,其收入只能采取各种资产收益形式,其分配目的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 值。 相对独立又统一的公共财政和国有资产财政,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条件下的双元财政模式。其中公共财政解决了政府和财政弥补市场失效,作为 社会管理者的政府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问题,而国有资产财政则解决了在社会主 义公有制基础上,我国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直接进入市场开展盈利性活动,以保 证国有经济在市场竞争中保值增值发展壮大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天然存在着市场失效状态,因而整个经济是由市 场部门和非市场部门组成,在私有制基础上,西方的市场部门天然就是私人资本 的活动领域,而非市场部门天然就是政府及其公共财政的活动领域,其中包括非 盈利性的国有经济。在公有制基础上,我国除了非市场部门是政府公共活动的领 域外,政府作为资产所有者也进入了市场领域。这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我国财政不同于以往任何财政之处在于,其内部包含了非盈利性和盈利性两 终究市场经济而言性质相反的活动内容,所以,双元财政是我国财政模式改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