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八校 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二)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 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淸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纸上对应的题号后填写. 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3题。 人对世界的征服,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速度,它们构成 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你看那弯弓射鸟的画像砖,你看那长袖善舞的陶俑,你看那奔驰的马,你看那说书的人, 你看那刺秦王的图景,你看那车马战斗的情节,你看那卜千秋墓壁画中的人神动物的行进行 列……这里统统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相反,突出的是高 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这是一种粗线条 粗轮廓的图景形象,然而整个汉代艺术生命也就在这里。就在这不事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和 大型动作中,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岀力量、运动、速度以及由之 而形成的“气势″的美。在汉代艺术中,运动、力量、“气势”就是它的本质。这种“气势 甚至经常表现为速度感。激烈紧张的各种战斗,戏剧性的场面、故事,都在一种快速运动和 力量中展现出磅礴的“气势"。所以,在这里,动物具有更多的野性。它们狂奔乱跑,活泼
西安八校 2012 届高三年级联考(二)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 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 2B 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非选择题答案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在答题纸上对应的题号后填写.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 一 3 题。 人对世界的征服,表现在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上,则是力量、运动和速度,它们构成 汉代艺术的气势与古拙的基本美学风貌。 你看那弯弓射鸟的画像砖,你看那长袖善舞的陶俑,你看那奔驰的马,你看那说书的人, 你看那刺秦王的图景,你看那车马战斗的情节,你看那卜千秋墓壁画中的人神动物的行进行 列……这里统统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相反,突出的是高 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这是一种粗线条、 粗轮廓的图景形象,然而整个汉代艺术生命也就在这里。就在这不事细节修饰的夸张姿态和 大型动作中,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速度以及由之 而形成的“气势”的美。在汉代艺术中,运动、力量、“气势”就是它的本质。这种“气势” 甚至经常表现为速度感。激烈紧张的各种战斗,戏剧性的场面、故事,都在一种快速运动和 力量中展现出磅礴的“气势”。所以,在这里,动物具有更多的野性。它们狂奔乱跑,活泼
跳跃,远不是那么安静驯良。它们根本不像在唐代那样尽管威武雄壮却静态伫立。同样,在 这里,不管是神话幻想、历史故事或人物形象,虽然有时表面上也是静止形态,却仍然包含 着内在的运动、力量的气势感。在这里,人物不是以其精神、心灵、个性或内在状态,而是 以其事迹、行动,亦即其对世界的直接的外在关系来表现他的存在价值的。一往无前不可阻 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它与六朝以后的安详凝练的静态姿式 和内在精神是何等鲜明的对照。 也正因为是靠行为、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 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仼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 貌。汉代艺术形象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 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这一切都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上述运动、力量、气势 的美,“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过分弯的腰,过分长的袖,过 分显示的动作姿态…“笨拙”得不合现实比例,却非常合乎展示出运动、力量的夸张需要。 包括直线直角也是如此,它一点也不柔和,却恰恰增添了力量。“气势″与“古拙”在这里 是浑然一体的。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难以 企及的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艺术家塑造的各类动物形象比唐代静态伫立的动物形象更具有野性 B.由于不追求以精细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塑造形象,因而汉代艺术具有古朴的美。 C.汉代艺术通过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展现出人类征服世界时的力量、运动和速度, 体现出“气势”与“古拙”的美学风貌。 D.汉代艺术的生命借助粗朴的轮廓、夸张的姿态、手舞足蹈的大型动作以及简洁飞扬 的整体形象来呈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艺术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其外在的事迹、行为体现其存在价值,不同于六朝以后 的艺术以人物内在的精神、个性表现其价值 汉代艺术粗疏轮廓的写实增强了艺术形象的运动、力量和速度感,“古拙”与“气势” 相得益彰。 C.汉代艺术通过再现激烈紧张的战斗情形和各种戏剧性的场面故事就能展现出磅礴。 的气势,体现出特有的美学风格
跳跃,远不是那么安静驯良。它们根本不像在唐代那样尽管威武雄壮却静态伫立。同样,在 这里,不管是神话幻想、历史故事或人物形象,虽然有时表面上也是静止形态,却仍然包含 着内在的运动、力量的气势感。在这里,人物不是以其精神、心灵、个性或内在状态,而是 以其事迹、行动,亦即其对世界的直接的外在关系来表现他的存在价值的。一往无前不可阻 挡的气势、运动和力量,构成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它与六朝以后的安详凝练的静态姿式 和内在精神是何等鲜明的对照。 也正因为是靠行为、动作、情节而不是靠细微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 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何细部的忠实描绘,便构成汉代艺术的“古拙”外 貌。汉代艺术形象看起来是那样笨拙古老,姿态不符常情,长短不合比例,直线、棱角、方 形又是那样突出、缺乏柔和……但这一切都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增强了上述运动、力量、气势 的美,“古拙”反而构成这种气势美的不可分割的必要因素。过分弯的腰,过分长的袖,过 分显示的动作姿态……“笨拙”得不合现实比例,却非常合乎展示出运动、力量的夸张需要。 包括直线直角也是如此,它一点也不柔和,却恰恰增添了力量。“气势”与“古拙”在这里 是浑然一体的。汉代艺术那种蓬勃旺盛的生命,那种整体性的力量和气势,是后代艺术难以 企及的。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艺术家塑造的各类动物形象比唐代静态伫立的动物形象更具有野性。 B.由于不追求以精细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塑造形象,因而汉代艺术具有古朴的美。 C.汉代艺术通过具体形象、图景和意境展现出人类征服世界时的力量、运动和速度, 体现出“气势”与“古拙”的美学风貌。 D.汉代艺术的生命借助粗朴的轮廓、夸张的姿态、手舞足蹈的大型动作以及简洁飞扬 的整体形象来呈现。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艺术塑造的人物形象以其外在的事迹、行为体现其存在价值,不同于六朝以后 的艺术以人物内在的精神、个性表现其价值。 B.汉代艺术粗疏轮廓的写实增强了艺术形象的运动、力量和速度感,“古拙”与“气势” 相得益彰。 C.汉代艺术通过再现激烈紧张的战斗情形和各种戏剧性的场面故事就能展现出磅礴。 的气势,体现出特有的美学风格
D.汉代艺术展现的是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讲究用粗线条大致勾勒图景形象,因而不 注重细节、修饰,不强调个性表达、主观抒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拿汉俑和唐俑作比较,尽管唐俑也会有动作和姿态,但总体上缺少狂放的运动、 速度和气势:尽管汉俑也有静立静坐的形象,但仍充满了雄浑厚重的运动力量 B.汉代艺术以简化的轮廓、夸张的动作姿态为形象,从而使粗犷的气势美带有非写实 的浪漫气质,这与后世艺术中个人情感的浪漫抒发是不同的 C.汉代艺术形象如果没有外表的“拙笨”,也就很难展示出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 力量和气势感。 D.汉代艺术形象虽然长短不合现实比例,线条形状突出生硬,缺乏美感,却极好地展 现了气势、运动和力量,体现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李化龙,字于田,长垣人。万历二年进士。除嵩县知县。年甫二十,胥吏易之。化龙阴 察其奸,悉召置之法,县中大治。迁南京工部主事,历右通政使。二十二年夏,擢右佥都御 史,巡抚辽东。初,总兵官李成梁破杀泰宁速把亥,其子把兔儿弟炒花据旧辽阳以北,居两 河之中,益结土蛮为患。其年四月,把兔儿围辽阳,朵颜小歹青、福余伯言儿分犯锦、义, 掠清细河,巡抚韩取善坐免。化龙受事甫两月,把兔儿与伯言儿等寇镇武,又约土蛮子卜言 台周犯右屯。把兔儿先至吴家坟。化龙与总兵官董一元定计先击把兔、伯言儿,伯言儿中流 矢死,把兔被伤。卜言台周至,攻右屯不利,亦解去。于是把兔、小歹青、卜言台周益相结, 谋复前耻。化龙与一元严备之。一元又出塞:捣巢有功,而把兔伤重竟死,边塞袭服。化龙 进兵部右侍郎。三十—年四月,起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与淮、扬巡抚李三才奏开淤河, 由直河入洳口抵夏镇二百六十里,避黄河吕梁之险。以忧母去,未代。叙前平播功,晋兵部 尚书,加少保,荫子世锦衣指挥使。三十五年夏,起戎政尚书。化龙以京营①根本,奏陈 十一滥、十二苦、十九宜,又上屯政十二事,皆置不理。兵部自二十七年后,左、右侍郎皆 空署。未几,尚书萧大亨亦致仕,化龙掌部事。三十七年正月,京师讹言寇至,民争避匿, 边民逃入都门者数万,九门昼闭。辅臣言兵部尚书惟一人,何以应猝变,帝亦不报。辽战士 二万余皆老弱,而税监高淮肆虐,辽人切齿。化龙请停税课,且增兵万人,又条上兵食款战
D.汉代艺术展现的是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讲究用粗线条大致勾勒图景形象,因而不 注重细节、修饰,不强调个性表达、主观抒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拿汉俑和唐俑作比较,尽管唐俑也会有动作和姿态,但总体上缺少狂放的运动、 速度和气势;尽管汉俑也有静立静坐的形象,但仍充满了雄浑厚重的运动力量。 B.汉代艺术以简化的轮廓、夸张的动作姿态为形象,从而使粗犷的气势美带有非写实 的浪漫气质,这与后世艺术中个人情感的浪漫抒发是不同的。 C.汉代艺术形象如果没有外表的“拙笨”,也就很难展示出种种外在动作姿态的运动、 力量和气势感。 D.汉代艺术形象虽然长短不合现实比例,线条形状突出生硬,缺乏美感,却极好地展 现了气势、运动和力量,体现了汉代艺术的美学风格。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李化龙,字于田,长垣人。万历二年进士。除嵩县知县。年甫二十,胥吏易之。化龙阴 察其奸,悉召置之法,县中大治。迁南京工部主事,历右通政使。二十二年夏,擢右佥都御 史,巡抚辽东。初,总兵官李成梁破杀泰宁速把亥,其子把兔儿弟炒花据旧辽阳以北,居两 河之中,益结土蛮为患。其年四月,把兔儿围辽阳,朵颜小歹青、福余伯言儿分犯锦、义, 掠清细河,巡抚韩取善坐免。化龙受事甫两月,把兔儿与伯言儿等寇镇武,又约土蛮子卜言 台周犯右屯。把兔儿先至吴家坟。化龙与总兵官董一元定计先击把兔、伯言儿,伯言儿中流 矢死,把兔被伤。卜言台周至,攻右屯不利,亦解去。于是把兔、小歹青、卜言台周益相结, 谋复前耻。化龙与一元严备之。一元又出塞:捣巢有功,而把兔伤重竟死,边塞袭服。化龙 进兵部右侍郎。三十一年四月,起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与淮、扬巡抚李三才奏开淤河, 由直河入洳口抵夏镇二百六十里,避黄河吕梁之险。以忧母去,未代。叙前平播功,晋兵部 尚书,加少保,荫一子世锦衣指挥使。三十五年夏,起戎政尚书。化龙以京营①根本,奏陈 十一滥、十二苦、十九宜,又上屯政十二事,皆置不理。兵部自二十七年后,左、右侍郎皆 空署。未几,尚书萧大亨亦致仕,化龙掌部事。三十七年正月,京师讹言寇至,民争避匿, 边民逃入都门者数万,九门昼闭。辅臣言兵部尚书惟一人,何以应猝变,帝亦不报。辽战士 二万余皆老弱,而税监高淮肆虐,辽人切齿。化龙请停税课,且增兵万人,又条上兵食款战
之策,帝皆不报。一品秩满,加柱国、少傅兼太子太保。卒官,年七十。谥襄毅,赠少师 加赠太师。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①京营:明代京军编制,分设京师京营和南京京营。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化龙受事甫两月 甫:才 B.以忧母去,未代 代:代理 C.胥吏易之 易:轻视 D.巡抚韩取善坐免 坐:被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化龙勤政的一组是 ①悉召置之法②破杀泰宁速把亥 ③定计先击把兔、伯言儿④奏开淤河 ⑤言兵部尚书惟一人,何以应猝变⑥请停税课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化龙担任工部右侍郎时,疏通由直河人洳口到夏镇二百六十里的河道,避免了黄 河吕梁那样的险阻,李化龙因功晋升为兵部尚书,加少保。 B.任戎政尚书期间,李化龙立足京营,向皇帝上疏提出很多兴利除弊的建议,但都没 有被采纳。七十岁死于官任,谥号襄毅。 李化龙二十岁就担任嵩县知县,明察秋毫,处置了那些奸吏,一时嵩县政治修明 局势安定 D.二十二年夏,李化龙担任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与总兵官董一元合力,先后消灭 了勾结作乱的伯言儿、把兔儿,边塞安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一元又出塞,捣巢有功,而把兔伤重竞死,边塞袭服 (2)京师讹言寇至,民争避匿,边民逃入都门者数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感遇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8.诗中塑造了兰、桂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9.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诚宜开张圣昕,以光先帝遗德,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 亮《前出师表》)
之策,帝皆不报。一品秩满,加柱国、少傅兼太子太保。卒官,年七十。谥襄毅,赠少师, 加赠太师。 (选自《明史》,有删改) 注:①京营:明代京军编制,分设京师京营和南京京营。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化龙受事甫.两月 甫:才 B.以忧母去,未代. 代:代理 C.胥吏易.之 易:轻视 D.巡抚韩取善坐.免 坐:被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化龙勤政的一组是 ①悉召置之法 ②破杀泰宁速把亥 ③定计先击把兔、伯言儿④奏开淤河 ⑤言兵部尚书惟一人,何以应猝变⑥请停税课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化龙担任工部右侍郎时,疏通由直河人洳口到夏镇二百六十里的河道,避免了黄 河吕梁那样的险阻,李化龙因功晋升为兵部尚书,加少保。 B.任戎政尚书期间,李化龙立足京营,向皇帝上疏提出很多兴利除弊的建议,但都没 有被采纳。七十岁死于官任,谥号襄毅。 , C.李化龙二十岁就担任嵩县知县,明察秋毫,处置了那些奸吏,一时嵩县政治修明, 局势安定。 D.二十二年夏,李化龙担任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与总兵官董一元合力,先后消灭 了勾结作乱的伯言儿、把兔儿,边塞安定。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一元又出塞,捣巢有功,而把兔伤重竟死,边塞袭服 (2)京师讹言寇至,民争避匿,边民逃入都门者数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 题 感遇 唐·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8.诗中塑造了兰、桂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 分) 9.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什么情感?(5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诚宜开张圣昕,以光先帝遗德, , ,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诸葛 亮《前出师表》)
(2)故木受绳则直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况《劝学》)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四境之内 莫不有求于王(《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o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 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正 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 到我提蒋介石了。 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撇子了。 你算反动到底啦 长官,我也想改,可不知为什么,一说到那个人就禁不住这样做…… 我看你要为他殉葬啦!我狠狠地说 “不,长官,我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做人哪『那个俘虏连长很诚恳地说。 “就凭你对蒋介石这个迷信的态度,你还能….,” 谁知我的话里一提蒋介石,他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 这回我终于忍不住了,一杵子把他打了个趔趄,并且厉声说:“你再立正,我就打断你 的腿! 飞长官,你打吧!过去我这也是被打出来的。那时我还是个排副,就因为说到那个人没 有立正,被团政训处长知道了,把我弄去好顿揍,揍完了对我进行‘单兵训练′,他说一
(2)故木受绳则直, ,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况《劝学》)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 ,四境之内 莫不有求于王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 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o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 2B 铅笔在答题纸上 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 分) 立正 许行 “你说说,为什么一提蒋介石你就立正?是不是……” 我的话还未说完,那个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因为他听 到我提蒋介石了。 这可把我气坏了,若不是解放军的纪律管着,早就给他一撇子了。 “你算反动到底啦!” “长官,我也想改,可不知为什么,一说到那个人就禁不住这样做……” “我看你要为他殉葬啦!”我狠狠地说。 “不,长官,我要改造思想,我要重新做人哪!”那个俘虏连长很诚恳地说。 “就凭你对蒋介石这个迷信的态度,你还能……” 谁知我的话里一提蒋介石,他又“叭”一下子来了个立正。 这回我终于忍不住了,一杵子把他打了个趔趄,并且厉声说:“你再立正,我就打断你 的腿!” “长官,你打吧!过去我这也是被打出来的。那时我还是个排副,就因为说到那个人没 有立正,被团政训处长知道了,把我弄去好一顿揍,揍完了对我进行‘单兵训练’,他说一
句那个人的名字,我就马上来个立正,稍慢一点就挨打。有时他趁我不注意冷不防一提那个 人的名字,我没反应过来便又是一顿毒打……从那以后落下来这个毛病,不管在什么时间地 点,一说到那个人或一听到那个人的名字就立正,弄得像个神经病似的,可却受到嘉奖,说 这是对领袖的忠诚…长官,你打吧!你狠狠地打一顿也许能打好了呢。长官,你就打吧! 打吧『俘虏连长说着就痛苦地哭了,而且恳切求我打他。 这真怪了!可听得出来,他连蒋介石三个字都回避提,生怕引起自己的条件反射。不能 怀疑他这些话的真诚。 他闹得我也有些傻了,不知该怎么办啦 这是我一九四八年在管理某军队俘虏时,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当时那个俘虏大队里都是 某军队连以下的军官,是想把他们改造改造好使用,未曾想竟遇到了这么-一个家伙。 政委,咱们揍他—顿吧!也许能揍过来呢。”我向大队政委请示说。 “不得胡来,咱们还能用某军队的办法吗?你以为你揍他,就是揍—个人吗? 嗬!好家伙,政委把问题提得这么高。 “那么?”我问。 你去让军医给他看看。” 当时医护水平有限,自然看不出个究竟来,也没有啥医疗办法。以后集训完了,其他俘 虏作了安排,他因这个问题未解决,便被打发回了家。 事隔三十年“文化大革命”后,我到河北一个县里去参观,意外地在街上遇到了他。他 坐在一个轮椅上,隔老远他就认出我来 教导员,教导员『他挺有感情地扯着嗓子喊我 他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显得非常苍老,而且两条腿已经坏了。我问他腿怎么坏的,他 说因为那毛病没改掉,叫“红卫兵”给打的,若不是有位关在“牛棚”的医生给说一句话
句那个人的名字,我就马上来个立正,稍慢一点就挨打。有时他趁我不注意冷不防一提那个 人的名字,我没反应过来便又是一顿毒打……从那以后落下来这个毛病,不管在什么时间地 点,一说到那个人或一听到那个人的名字就立正,弄得像个神经病似的,可却受到嘉奖,说 这是对领袖的忠诚……长官,你打吧!你狠狠地打一顿也许能打好了呢。长官,你就打吧! 打吧!”俘虏连长说着就痛苦地哭了,而且恳切求我打他。 这真怪了!可听得出来,他连蒋介石三个字都回避提,生怕引起自己的条件反射。不能 怀疑他这些话的真诚。 他闹得我也有些傻了,不知该怎么办啦! 这是我一九四八年在管理某军队俘虏时,遇到了这么一件事。当时那个俘虏大队里都是 某军队连以下的军官,是想把他们改造改造好使用,未曾想竟遇到了这么一个家伙。 “政委,咱们揍他一顿吧!也许能揍过来呢。”我向大队政委请示说。 “不得胡来,咱们还能用某军队的办法吗?你以为你揍他,就是揍——个人吗?” 嗬!好家伙,政委把问题提得这么高。 “那么?”我问。 “你去让军医给他看看。” 当时医护水平有限,自然看不出个究竟来,也没有啥医疗办法。以后集训完了,其他俘 虏作了安排,他因这个问题未解决,便被打发回了家。 事隔三十年“文化大革命”后,我到河北一个县里去参观,意外地在街上遇到了他。他 坐在一个轮椅上,隔老远他就认出我来。 “教导员,教导员!”他挺有感情地扯着嗓子喊我。 他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显得非常苍老,而且两条腿已经坏了。我问他腿怎么坏的,他 说因为那毛病没改掉,叫“红卫兵”给打的,若不是有位关在“牛棚”的医生给说一句话
差一点儿就要他的命啦 我听了毛骨悚然,生活竟是这样一部史书!打断了他两条腿,当然就没法立正了,这倒 是一种彻底的改造办法。这时,我情不自禁地说 你这辈子,算叫蒋介石给坑啦門 天哪!我非常难过地注意到: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在轮椅中的上身,仍然向前 一挺,做了个立正的姿势。 (选自《小小说月刊》2009年第3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通览全篇,小说《立正》由三个叙述单元构成,即“文革”前的立正、“文革”时 的立正和“文革”后的立正。三个单元,虽然在发生的时间、政治背景和作者感情的爱 憎上各有不同,但本质上是统一的 B.小说的开头两段文字包含了一段问话和由问话引发的一个动作。作者通过问话把要 写的事件引了出来,但却没有立即给答案,而是让读者在好奇心地促使下,顺着“为什 么”和“是不是……”的问题去追寻这个未解的答案。这样的开头十分巧妙,起到了欲 抑先扬的表达效果 C.小说的情节曲折有致,紧紧围绕“立正”这个点,以“被俘连长”的“立正”为核 心,按人物活动的顺序安来排小说的情节结构,不断涌出奇妙的波澜。 D.小说的语言客观、从容、平和,将理性与情感深藏于从容淡定中;将是非评判留给 读者思考,骨子里却蕴含着深沉的人性诉求。这种思想与艺术的韵味如百年醇酿,一朝 开启,醇香缭绕,韵味绵长 E.小说中的“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是个兼具悲喜剧色彩的人物,这个人物的悲喜 剧同时又折射了时代的悲喜剧,作者通过对“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悲喜剧事件的刻 画,唤醒人们对民主及人性自由渴望的觉醒和对历史的沉重反思 (2)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叙写故事,这种写法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3)这篇小说的描写精彩传神,请任意举出两例,简析其描写类型和表达作用。(6分) (4)这篇小说的主旨,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控诉国民党所谓的军纪对人的 迫害和摧残的,有人认为是批判“文革”中极“左”路线和行为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它是否还有更深的内涵?请结合小说内容试加探究。(8分)
差一点儿就要他的命啦! 我听了毛骨悚然,生活竟是这样一部史书!打断了他两条腿,当然就没法立正了,这倒 是一种彻底的改造办法。这时,我情不自禁地说: “你这辈子,算叫蒋介石给坑啦!” 天哪!我非常难过地注意到:在我说蒋介石三个字时,他那在轮椅中的上身,仍然向前 一挺,做了个立正的姿势。 (选自《小小说月刊》2009 年第 3 期)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通览全篇,小说《立正》由三个叙述单元构成,即“文革”前的立正、“文革”时 的立正和“文革”后的立正。三个单元,虽然在发生的时间、政治背景和作者感情的爱 憎上各有不同,但本质上是统一的。 B.小说的开头两段文字包含了一段问话和由问话引发的一个动作。作者通过问话把要 写的事件引了出来,但却没有立即给答案,而是让读者在好奇心地促使下,顺着“为什 么”和“是不是……”的问题去追寻这个未解的答案。这样的开头十分巧妙,起到了欲 抑先扬的表达效果。 C.小说的情节曲折有致,紧紧围绕“立正”这个点,以“被俘连长”的“立正”为核 心,按人物活动的顺序安来排小说的情节结构,不断涌出奇妙的波澜。 D.小说的语言客观、从容、平和,将理性与情感深藏于从容淡定中;将是非评判留给 读者思考,骨子里却蕴含着深沉的人性诉求。这种思想与艺术的韵味如百年醇酿,一朝 开启,醇香缭绕,韵味绵长。 E.小说中的“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是个兼具悲喜剧色彩的人物,这个人物的悲喜 剧同时又折射了时代的悲喜剧,作者通过对“国民党军队的被俘连长”悲喜剧事件的刻 画,唤醒人们对民主及人性自由渴望的觉醒和对历史的沉重反思。 (2)小说以第一人称来叙写故事,这种写法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3)这篇小说的描写精彩传神,请任意举出两例,简析其描写类型和表达作用。(6 分) (4)这篇小说的主旨,长期以来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控诉国民党所谓的军纪对人的 迫害和摧残的,有人认为是批判“文革”中极“左”路线和行为的。你是怎样理解的? 它是否还有更深的内涵?请结合小说内容试加探究。(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分) 最老的朋友张奚若 我的最老的朋友是张奚若。我在1914年就碰见他,不过那时只是碰见而已。认识他是 在1917年的下半年开始的,那时我转入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他一直在哥大学政治。从 1917年下半年起我们是同学,就西方的政治思想史说,我们也是同班。他无意取学位,但 是写了一篇很好的《主权论沿革》。 张奚若家没有什么大矛盾,可是有长期的小摩擦。他同杨景任的结合是新式的结合。杨 景任在苏格兰大学毕业,他们是在苏格兰结婚的。结婚后,到了巴黎,我才看见他们。这个 结合是自由式的。张奚若头脑里想的可能是两个人都是知识分子。他发现杨景任不是“知识 分子”,假如所谓“知识分子”是用知识去办大事,像他自己那样。杨景任是英、美人所说 的 Womanly woman(女子女子),这实在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社会性。要看她这一方 面的性格,最好是听她同宵叔玉太太的谈话,两人都争分夺秒地谈,由赵、钱、孙、李到黄 焖鸡到红烧肉。杨景任这一方面的性格虽然突岀,然而她总是支持张奚若的。从昆明搬家回 北京 由她一人承担,显然是勇于负责的事。张奚若这个人,王蒂微女士(周培源夫人) 曾说过,“完全是四方的”。我同意这个说法。四方形的角很尖,碰上了角,当然是很不好受 的。可是,这个四方形的四边是非常之广泛,又非常之和蔼可亲的。同时,他既是—个外洋 留学生,又是一个保存了中国风格的学者。他的文章确实太少了。我只知道一篇《主权论沿 革》,登在《政治学报》月刊或季刊上。这个刊物只出了一期。 张奚若的主张是民主革命,至少开头是这样。他曾同我说过,“孙中山的演说,你听着 听着就跟了他走下去了"。这大概是在上海的时候。那时候,胡适也在上海,懂得一些英文, 可能帮助过张奚若学英文,胡适一直说张奚若是他的学生。而张奚若并不承认。他的英文也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4)题。(25 分) 最老的朋友张奚若 我的最老的朋友是张奚若。我在 1914 年就碰见他,不过那时只是碰见而已。认识他是 在 1917 年的下半年开始的,那时我转入了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他一直在哥大学政治。从 1917 年下半年起我们是同学,就西方的政治思想史说,我们也是同班。他无意取学位,但 是写了一篇很好的《主权论沿革》。 张奚若家没有什么大矛盾,可是有长期的小摩擦。他同杨景任的结合是新式的结合。杨 景任在苏格兰大学毕业,他们是在苏格兰结婚的。结婚后,到了巴黎,我才看见他们。这个 结合是自由式的。张奚若头脑里想的可能是两个人都是知识分子。他发现杨景任不是“知识 分子”,假如所谓“知识分子”是用知识去办大事,像他自己那样。杨景任是英、美人所说 的 Womanly woman(女子女子),这实在是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社会性。要看她这一方 面的性格,最好是听她同宵叔玉太太的谈话,两人都争分夺秒地谈,由赵、钱、孙、李到黄 焖鸡到红烧肉。杨景任这一方面的性格虽然突出,然而她总是支持张奚若的。从昆明搬家回 北京一事,由她一人承担,显然是勇于负责的事。张奚若这个人,王蒂微女士(周培源夫人) 曾说过,“完全是四方的”。我同意这个说法。四方形的角很尖,碰上了角,当然是很不好受 的。可是,这个四方形的四边是非常之广泛,又非常之和蔼可亲的。同时,他既是一个外洋 留学生,又是一个保存了中国风格的学者。他的文章确实太少了。我只知道一篇《主权论沿 革》,登在《政治学报》月刊或季刊上。这个刊物只出了一期。 张奚若的主张是民主革命,至少开头是这样。他曾同我说过,“孙中山的演说,你听着 听着就跟了他走下去了”。这大概是在上海的时候。那时候,胡适也在上海,懂得一些英文, 可能帮助过张奚若学英文,胡适一直说张奚若是他的学生。而张奚若并不承认。他的英文也
不是从胡适那里学的同盟会中帮助他英文的人可能不少他是作为革命的青年到美国去的 同去的人有王夏将军。他确实得到扎实的书本知识,但是,忽略了和美国人,特别是美国家 庭交朋友,有些事情,他未免就用家乡的老办法去办。例如要裁缝给他做一身新衣服,裁缝 做的不合身,奚若要他改,他也不改。奚若同我到店里之后,裁缝仍不肯改。我说,“找我 们的律师去”,旁边有一个人听了就说,“哪里不合身,让我看看”。他看了之后,说“这确 实应该改,也容易改”。问题在于“我们的律师”,这表示中国学生是有法律顾问的,不只是 临时找律师而已 从那个时候起,奚若认为我是一个“有办法”的人。这样一个“认为”维持了相当长的 时期。到了昆明之后,才打住了 在昆明,有一天傍晚,约6点钟光景,年轻小伙子唐二哥来了。他说他早就到了西南 联大广场,张伯伯已经在那里讲演。他站在那里听,他说张伯伯要求蒋介石辞职。这是我离 开上海之后,头一条好消息。我可惭愧不堪,我不知道奚若要做如此重要的政治一步。真是 对不起朋友。后来我要唐二哥到奚若家里去了次我很高兴唐二哥得到了大后方的政治气氛。 30年代中期,送张奚若回西安,我写了一篇游戏文章 敬启者朝邑亦农公奚若先生不日云游关内,同人等忝列向墙,泽润于“三点之教”者(张 奚若讲话总喜欢说“我要讲三点”,金先生跟他开玩笑,称他为“三点之教”),数十礼拜于 兹矣。虽鼹鼠饮河不过满腹,而醍醐灌顶泽及终身,幸师道之有承,勿高飞而远引,望长安 于日下,怅离别于来兹。不有酬觞之私,无以答饮水思源之意,若无欢送之集,何以表崇德 报恩之。兹择于星期六下午4时假座湖南饭店开欢送大会,凡我同门,届时惠临为盼 门生杨景任再门生陶孟和、沈性仁,梁思成、林徽因,陈岱孙,邓叔存,金岳霖启 (选自《金岳霖回忆录》) 注释:张奚若(1889年一1973年),陕西大荔县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 家、政治学家。金岳霖(1895-1984)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不是从胡适那里学的,同盟会中帮助他英文的人可能不少。他是作为革命的青年到美国去的, 同去的人有王夏将军。他确实得到扎实的书本知识,但是,忽略了和美国人,特别是美国家 庭交朋友,有些事情,他未免就用家乡的老办法去办。例如要裁缝给他做一身新衣服,裁缝 做的不合身,奚若要他改,他也不改。奚若同我到店里之后,裁缝仍不肯改。我说,“找我 们的律师去”,旁边有一个人听了就说,“哪里不合身,让我看看”。他看了之后,说“这确 实应该改,也容易改”。问题在于“我们的律师”,这表示中国学生是有法律顾问的,不只是 临时找律师而已。 从那个时候起,奚若认为我是一个“有办法”的人。这样一个“认为”维持了相当长的 时期。到了昆明之后,才打住了。 在昆明,有一天傍晚,约 6 点钟光景,年轻小伙子唐二哥来了。他说他早就到了西南 联大广场,张伯伯已经在那里讲演。他站在那里听,他说张伯伯要求蒋介石辞职。这是我离 开上海之后,头一条好消息。我可惭愧不堪,我不知道奚若要做如此重要的政治一步。真是 对不起朋友。后来我要唐二哥到奚若家里去了次,我很高兴唐二哥得到了大后方的政治气氛。 30 年代中期,送张奚若回西安,我写了一篇游戏文章: 敬启者朝邑亦农公奚若先生不日云游关内,同人等忝列向墙,泽润于“三点之教”者(张 奚若讲话总喜欢说“我要讲三点”,金先生跟他开玩笑,称他为“三点之教”),数十礼拜于 兹矣。虽鼹鼠饮河不过满腹,而醍醐灌顶泽及终身,幸师道之有承,勿高飞而远引,望长安 于日下,怅离别于来兹。不有酬觞之私,无以答饮水思源之意,若无欢送之集,何以表崇德 报恩之。兹择于星期六下午 4 时假座湖南饭店开欢送大会,凡我同门,届时惠临为盼。 门生杨景任 再门生陶孟和、沈性仁,梁思成、林徽因,陈岱孙,邓叔存,金岳霖启 (选自《金岳霖回忆录》) 注释:张奚若(1889 年一 1973 年),陕西大荔县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 家、政治学家。金岳霖(1895 -1984)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标题中“最老的朋友”,一语双关,既指张奚若比作者年长,又指两人是故交。文 章开头就讲两人相识,呼应了标题 B.张奚若夫人性格如何与传主无关,这部分纯属闲笔,作者金岳霖这样写只为增添 点生活情趣。 C.文中写张奚若要求裁缝改衣服这件事,是为了表明张奚若认为金岳霖是个“有办法” 的人而非常佩服,更显出张自己不善处理生活琐事 D.金岳霖饯别张奚若而写的游戏文章中,自称“再门生”,并非完全出于谦抑之心 主要是交情日久,也可见他们的交往是轻松的。 E.本文内容涉及张奚若家庭生活、学问主张以及交友等方面,文章结构严谨,从朋友 的角度写出一位可亲可敬的学者的为人处世态度。 (2)周培源夫人曾说张奚若其人“完全是四方的”,对此话金岳霖持什么态度?(6分) (3)一般人物传记以时间为序,选取能表现传主性格形象的典型事件,而这篇传记在 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6分) (4)我们从这篇传记中也可以略窥学界前辈的人物风采,而先辈们如张奚若、金岳霖、 梁思成等人的交往已成历史佳话。这给你在“人际交往”上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原文, 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夏氏家族世代习武,家家户户都是小型练武场,个个都是“武林中人”。小云飞颖 非凡,师傅一点,心头便灵光一闪,昭然若揭 B.曹操对来自敌对阵营的关羽视若己出,礼敬有加,后人只知关云长挂印封金,过关 斩六将,却忽略了曹孟德的英雄相惜,刻意袒护。 C.14岁的蔡澜写了一篇影评投给报社,没想到竟然发表了。从此一发不可收,几年竟 被聘请为报纸电影版副刊编辑。 D.日元贬值势如破竹,这种下跌势头,使已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亚洲经济雪上加霜并 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14.下列新闻标题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艾滋病受影响人群扩大,呈“女性化”趋势 B.产供销“专业化”分工,高档假酒以假乱真 C.女儿亡命日本,母亲获赔六百万 D.西安航天城50对新人昨日喜结连理
A.标题中“最老的朋友”,一语双关,既指张奚若比作者年长,又指两人是故交。文 章开头就讲两人相识,呼应了标题。 B.张奚若夫人性格如何与传主无关,这部分纯属闲笔,作者金岳霖这样写只为增添一 点生活情趣。 C.文中写张奚若要求裁缝改衣服这件事,是为了表明张奚若认为金岳霖是个“有办法” 的人而非常佩服,更显出张自己不善处理生活琐事。 D.金岳霖饯别张奚若而写的游戏文章中,自称“再门生”,并非完全出于谦抑之心, 主要是交情日久,也可见他们的交往是轻松的。 E.本文内容涉及张奚若家庭生活、学问主张以及交友等方面,文章结构严谨,从朋友 的角度写出一位可亲可敬的学者的为人处世态度。 (2)周培源夫人曾说张奚若其人“完全是四方的”,对此话金岳霖持什么态度?(6 分) (3)一般人物传记以时间为序,选取能表现传主性格形象的典型事件,而这篇传记在 写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6 分) (4)我们从这篇传记中也可以略窥学界前辈的人物风采,而先辈们如张奚若、金岳霖、 梁思成等人的交往已成历史佳话。这给你在“人际交往”上有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原文, 谈谈你的看法。(8 分) 第Ⅱ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夏氏家族世代习武,家家户户都是小型练武场,个个都是“武林中人”。小云飞颖 非凡,师傅一点,心头便灵光一闪,昭然若揭 ....。 B.曹操对来自敌对阵营的关羽视若己出 ....,礼敬有加,后人只知关云长挂印封金,过关 斩六将,却忽略了曹孟德的英雄相惜,刻意袒护。 C.14 岁的蔡澜写了一篇影评投给报社,没想到竟然发表了。从此一发不可收 .....,几年竟 被聘请为报纸电影版副刊编辑。 D.日元贬值势如破竹 ....,这种下跌势头,使已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亚洲经济雪上加霜并 对中国经济增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14.下列新闻标题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艾滋病受影响人群扩大,呈“女性化”趋势 B.产供销“专业化”分工,高档假酒以假乱真 C.女儿亡命日本,母亲获赔六百万 D.西安航天城 50 对新人昨日喜结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