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郸一中08-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镌jun)刻粗犷( kuang) 量(iang)体裁衣卷帙(zhi)浩繁 B.埋(man)怨 载(zi)体 暴殄(tian)天物 戛〔j然而止 C、宝藏(zdng)晕(yun)车 恪(ke)守不渝 擢(zhuo)发难数 D.熨(yn)帖熟稔(ren) 相形见绌(chu) 徇(x山n)私枉法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200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克莱齐奥,23岁时出版小说《诉讼笔录》即引发关注, 这一作品获得了法国龚古尔奖的勒纳多奖。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写出了《金鱼》、 《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和《战争》等20多部小说与文集 B.自权威渠道获悉,如果不出意外,2008年中央党校将不再招收函授学员。备受争议 的中央党校函授文凭,在行世23年后,或将寿终正寝 C.即使是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学习、工作造成大 的损害。 D.一场春雨过后,山上的梅花竞相开放,金黄的,粉红的,雪白的,老枝横虬,暗香 浮动,真让人感到如花似锦,春意盎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美国司法部门目前正加大力度对在全球信贷危机中有欺诈嫌疑的华尔街金融企业 进行调査,欲将华尔街中有欺诈嫌疑的金融企业绳之以氵 B.从1999年扩招开始卷入贷款风潮中的髙等院校,2008年迎来陆续还款髙峰。厦门 大学教授邬大光的一项调硏表明,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2000亿元-2500亿元 .英国的大不列颠博物馆,收藏有一只出土于埃及纳加达地区,制作于公元前3世 纪的陶罐,具有典型的古王国时代的风格 D.在清明节,一群网络组织起来的年轻人,身着中国传统服装“汉服”,来到民族 英雄袁崇焕墓前深深下拜,告慰英雄在天之灵。 4.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 要使读 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 如一丛花 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成 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成死症 ⑥便太浅显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9分,每小题3分)
河北邯郸一中 08—09 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镌.(juān)刻 粗犷.(kuàng) 量.(liàng)体裁衣 卷帙.(zhì)浩繁 B.埋.(mán)怨 载.(zài)体 暴殄.(tiǎn)天物 戛.(jiá)然而止 C、宝藏.(zàng) 晕.(yūn) 车 恪.(kè)守不渝 擢.(zhuó)发难数 D.熨..(yùn)帖 熟稔.(rěn) 相形见绌.(chù) 徇.(xùn)私枉法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2009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克莱齐奥,23 岁时出版小说《诉讼笔录》即引发关注, 这一作品获得了法国龚古尔奖的勒纳多奖。此后一发不可收拾 ......,写出了《金鱼》、 《流浪的星星》、《少年心事》和《战争》等 20 多部小说与文集。 B.自权威渠道获悉,如果不出意外,2008 年中央党校将不再招收函授学员。备受争议 的中央党校函授文凭,在行世 23 年后,或将寿终正寝 ....。 C.即使是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集腋成裘 ....,小错积多了,也会对学习、工作造成大 的损害。 D.一场春雨过后,山上的梅花竞相开放,金黄的,粉红的,雪白的,老枝横虬,暗香 浮动,真让人感到如花似锦 ....,春意盎然。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 美国司法部门目前正加大力度对在全球信贷危机中有欺诈嫌疑的华尔街金融企业 进行调查,欲将华尔街中有欺诈嫌疑的金融企业绳之以法。 B. 从 1999 年扩招开始卷入贷款风潮中的高等院校,2008 年迎来陆续还款高峰。厦门 大学教授邬大光的一项调研表明,公办高校贷款规模高达 2000 亿元—2500 亿元。 C. 英国的大不列颠博物馆,收藏有一只出土于埃及纳加达地区,制作于公元前 3 世 纪的陶罐,具有典型的古王国时代的风格。 D. 在清明节,一群网络组织起来的年轻人,身着中国传统服装“汉服”,来到民族 英雄袁崇焕墓前深深下拜,告慰英雄在天之灵。 4.填入下列句子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埋伏和照应需要惨淡经营。埋伏处要能轻轻一笔,若不经意; 。要使读 者看不出斧凿痕迹,只觉得 ,如一丛花,如一棵菜。虽由人力,却似天成。 如果看出来这里是埋伏,那里是照应, 。 ①照应处要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②照应处要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③清清爽爽,简简单单 ④自自然然,完完整整 ⑤便成死症 ⑥便太浅显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秦朝的“铁路” 近来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发现了古代的铁路”。经碳1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 遗留。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 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经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秦朝的“铁路”是 用木材铺设的。作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 堪。专家认为枕木的材质比较软,是有意识地选择的。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 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经过测量发现,秦朝的铁路”,枕木之间的距离正好和马的步孑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 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那么最后 又是怎么停下来的呢?专家们的意见是:可能还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有木材填充 平整。到了车站,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 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 有不少专家认为,该铁路ˆ是秦始皇灭楚国时修建的,目的是迸行后勤补给。 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说秦始皇灭楚国时使用过这条铁路固然不难想象,但这决不是个 别的工程。历史上记载的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建设驰道,以前一般认为驰道就是“公 路”,现在看来应该是“铁路”。由于马匹在上面飞驰,故称之为“驰道″。依此看,秦始 皇在2200年以前就已经在全国修建了一个“铁路网 对于秦始皇的“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人们都可以理解;但是对于“车同 轨”各说不一。郭沫若认为是统一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另一些人解释为车轮的距窝必须相 同。现代的公路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轮子间距各不相同,也未见有什么不妥,为什么秦 朝的公路”上必须使用相同的车轮间距呢?而且秦始皇自己的车子用六匹马来拉,这和普通 的—匹或两匹马拉的车子车轮间距显然不会相同。现在发现了秦朝的铁路”,“车同轨″就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5~7 题。 秦朝的“铁路” 近来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发现了古代的“铁路”。经碳 14 测定,系 2200 多年前的秦朝 遗留。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 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 2200 年以前竟然已经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秦朝的“铁路”是 用木材铺设的。作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 堪。专家认为枕木的材质比较软,是有意识地选择的。比较软的枕木可以和夯筑得非常坚硬 的路基密切结合,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在上面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经过测量发现,秦朝的“铁路”,枕木之间的距离正好和马的步子合拍。马匹一旦拉车到 了轨道上,就不由自主地发生“自激振荡”,不能不飞快奔跑,几乎无法停留下来。那么最后 又是怎么停下来的呢?专家们的意见是:可能还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有木材填充 平整。到了车站,马儿就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来。由于使用轨道,摩擦力大大减小,所 以马也可以一次拉很多货物。 有不少专家认为,该“铁路”是秦始皇灭楚国时修建的,目的是进行后勤补给。 但也有不少专家认为,说秦始皇灭楚国时使用过这条铁路固然不难想象,但这决不是个 别的工程。历史上记载的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建设驰道,以前一般认为驰道就是“公 路”,现在看来应该是“铁路”。由于马匹在上面飞驰,故称之为“驰道”。依此看,秦始 皇在 2200 年以前就已经在全国修建了一个“铁路网”。 对于秦始皇的“书同文”,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人们都可以理解;但是对于“车同 轨”各说不一。郭沫若认为是统一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另一些人解释为车轮的距离必须相 同。现代的公路上,各种不同类型的汽车轮子间距各不相同,也未见有什么不妥,为什么秦 朝的“公路”上必须使用相同的车轮间距呢?而且秦始皇自己的车子用六匹马来拉,这和普通 的一匹或两匹马拉的车子车轮间距显然不会相同。现在发现了秦朝的“铁路”,“车同轨”就
有了新的解释。按照这种说法,那时修建ˆ铁路ˆ旳的当不仅仅是秦始皇了。 秦朝时的车子,其轮子非常奇特,现在对照秦朝的铁路”,一切都明白了,原来车轮的 这种特性,使得它既可以在普通的公路上跑,也可以随时进入“铁路ˆ飞驰。据《汉书·贾山 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 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在古代一般来说道路没有必要这样宽, 因此有人猜测是“公路”和复线“铁路ˆ并列而行。车子如有需要,可以随时上“铁路”,也 可以随时由“铁路”上“公路 专家们认为,秦朝末年的连年战争,对秦始皇的铁路ˆ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后来,由于 严重缺少马匹,铁路被废弛了,绝大部分铁路ˆ在战后被拆,成了普通的公路。还有,汉朝 长期分封诸侯,各地群众也没有长途运输的必要,运输线变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铁路的必 要性。秦始皇的铁路”也就这样逐渐失传了 5.不能说明秦朝“铁路”在当时是“先进的交通设施”的一项是 A.秦朝“铁路”的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而且还是复线 B.作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枕木较软,与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结合 紧密,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C.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有木材填充平整,让马儿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 来 D.轨道使摩擦力减小,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不少专家认为,“驰道”是秦始皇为了给攻打楚国的军队提供后勤补给而专门修 建的。 B.秦朝建设“驰道”时,秦始皇对轨道间距作了标准化要求,这就是所谓的“车同轨”。 C.奇特的车轮说明秦朝的车子是“公路”“铁路”两用车 D.秦朝的“驰道”可能是公路和复线“铁路”并列而行的,而且“驰道”边还栽种了“行 道树”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现代铁路复线和高速公路复线设计受到了秦朝驰道设计的启发。 B.当时秦朝已经拥有远远超过其他诸侯国的“铁路”修建技术 C.秦始皇专车的车轮间距与秦朝“铁路”的轨道间距是一样的 D.秦朝修建“铁路”是长途运输的需要,与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的统治也有一定的关系。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有了新的解释。按照这种说法,那时修建“铁路”的当不仅仅是秦始皇了。 秦朝时的车子,其轮子非常奇特,现在对照秦朝的“铁路”,一切都明白了,原来车轮的 这种特性,使得它既可以在普通的公路上跑,也可以随时进入“铁路”飞驰。据《汉书·贾山 传》记载:“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 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在古代一般来说道路没有必要这样宽, 因此有人猜测是“公路”和复线“铁路”并列而行。车子如有需要,可以随时上“铁路”,也 可以随时由“铁路”上“公路”。 专家们认为,秦朝末年的连年战争,对秦始皇的“铁路”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后来,由于 严重缺少马匹,铁路被废弛了,绝大部分“铁路”在战后被拆,成了普通的公路。还有,汉朝 长期分封诸侯,各地群众也没有长途运输的必要,运输线变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铁路的必 要性。秦始皇的“铁路”也就这样逐渐失传了。 5.不能说明 ....秦朝“铁路”在当时是“先进的交通设施”的一项是 ( ) A.秦朝“铁路”的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而且还是复线。 B. 作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枕木较软,与夯筑得非常坚硬的路基结合 紧密,从而使轨道平稳,车子可以快速平稳地行驶。 C.有专门的车站,在车站枕木之间有木材填充平整,让马儿可以逐渐减慢速度并停下 来。 D.轨道使摩擦力减小,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6.下列表述,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有不少专家认为,“驰道”是秦始皇为了给攻打楚国的军队提供后勤补给而专门修 建的。 B. 秦朝建设“驰道”时,秦始皇对轨道间距作了标准化要求,这就是所谓的“车同轨”。 C. 奇特的车轮说明秦朝的车子是“公路”“铁路”两用车。 D. 秦朝的“驰道”可能是公路和复线“铁路”并列而行的,而且“驰道”边还栽种了“行 道树”。 7.依据原文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代铁路复线和高速公路复线设计受到了秦朝驰道设计的启发。 B.当时秦朝已经拥有远远超过其他诸侯国的“铁路”修建技术。 C.秦始皇专车的车轮间距与秦朝“铁路”的轨道间距是一样的。 D.秦朝修建“铁路”是长途运输的需要,与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的统治也有一定的关系。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 人。尝谓其徒日:“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免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 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 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 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 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 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 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 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亻 先日:“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 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日:“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 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 谷口。自寅至已,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 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 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 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孑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 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摘自《宋史·杨业传》)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倜傥:性格豪爽 B.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 生聚:百姓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 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 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 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 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 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 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 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 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亻 先 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 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 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亻先 领麾下兵阵于 谷口。自寅至已,亻先 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 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 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 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 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摘自《宋史·杨业传》)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 倜傥:性格豪爽 B.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 生聚:百姓
C.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南向:由南向北 D.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 拊膺:捶着胸脯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业善于用兵的一组是 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②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③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⑥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业年轻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谙用兵法,用鹰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 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B.杨业为了保全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而劝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而并非是贪生怕 死 C.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王侁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表明自己的清 白和勇敢,决定首先出战 D.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隆:力战至被俘,绝 食而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4分) 译文 (2)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6分)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舟中晓望 挂席东南望,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o,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② 【注释】①“利涉”,意为宜于远航。②天台山是东南名山,赤城为其山峰名,山石呈 赤色:标,山顶 (1)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几个层次?请简要概括每层的意思。(3分)
C.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 南向:由南向北 D.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 拊膺:捶着胸脯 9.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业善于用兵的一组是 ( ) 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②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 ③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④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⑤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 ⑥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④⑥ D.②③⑤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杨业年轻的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谙用兵法,用鹰犬逐雉兔,所以每次畋猎所获 得的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 B. 杨业为了保全太原城中的百姓的生命而劝汉主刘继元投降北宋,而并非是贪生怕 死。 C. 杨业不主张正面与辽军作战,但是王亻先 怀疑他另有图谋,杨业为了表明自己的清 白和勇敢,决定首先出战。 D. 杨业败至谷口却不见埋伏的援军,自知必死无疑,却仍不投隆;力战至被俘,绝 食而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4 分) 译文: (2)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6 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舟中晓望 孟浩然 挂席东南望, 青山水国遥。舳舻争利涉①,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适? 天台访石桥。坐看霞色晓, 疑是赤城标②。 【注释】①“利涉”,意为宜于远航。②天台山是东南名山,赤城为其山峰名,山石呈 赤色;标,山顶。 (1)这首诗从内容上可分为几个层次?请简要概括每层的意思。(3 分)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一联。(5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每空1分,共5分) (1)纤云弄巧 金风玉露一相逢, 柔情似水,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 暮暮!(秦观《鹊桥仙》)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失道者寡助。(《孟子》)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苏洵《六国论》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①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的房 门,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凉的淡雾中绽岀一星浅黄的花朵时,心里仿佛被什么 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冷冽透骨的空 ②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以其淡雅的馨 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春天来了,天空将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 鸣;春天来了,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 ③而我知道,每一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界,抵达生命的 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 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乍开的拘谨的小花,这束在清晨的凉风中闪烁摇曳的微 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④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着春来的日子时,窗外还涌动着阴森的寒流。记得昨夜的 梦中,还有不断的风雪将我一次次喊醒。而更远的一些时候,当我看到这些在漫天风雪中瑟 瑟颤抖的纤细枝条时,还曾情不自禁地为它们那美好而脆弱的生命担心不已。然而现在,春 天却如此真实地到来了。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坐看霞色晓, 疑是赤城标”一联。(5 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每空 1 分,共 5 分) (1)纤云弄巧, , 。金风玉露一相逢, 。 柔情似水, ,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 暮暮! (秦观《鹊桥仙》) (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失道者寡助。(《孟子》)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苏洵《六国论》) 五、(2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7 题。 春天的第一朵鲜花 谢 云 ①当我在沉闷的钟声里醒来,漫不经心地推开那扇因经年的岁月而变得滞重喑哑的房 门,看见天井里那株矮小的迎春,在寒凉的淡雾中绽出一星浅黄的花朵时,心里仿佛被什么 细小的东西猛叮了一下。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颤栗中,我深深地吸了一口冷冽透骨的空 气。 ②我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真正地来了。这来到我天井中的第一朵鲜花,以其淡雅的馨 香和宁静的妩媚,默默地告诉了我这一消息。春天来了,天空将又一次飘满缤纷的风筝和鸟 鸣;春天来了,大地将因此又一次盛满绿草和歌声。 ③而我知道,每一年的春天,是必得要穿过最寒冷的日子,才能抵达世界,抵达生命的 内心,就像我们的青春,是必得经历许多令人难以忍受的寂寞、痛苦和忧伤的浸泡,才能走 向成熟和丰盈。那么,这朵尚未完全乍开的拘谨的小花,这束在清晨的凉风中闪烁摇曳的微 光,又是经历了怎样的泥泞和坎坷,怎样的风霜雨雪,才抵达我这简朴的天井里的呢? ④记得前些天,在火炉边计算着春来的日子时,窗外还涌动着阴森的寒流。记得昨夜的 梦中,还有不断的风雪将我一次次喊醒。而更远的一些时候,当我看到这些在漫天风雪中瑟 瑟颤抖的纤细枝条时,还曾情不自禁地为它们那美好而脆弱的生命担心不已。然而现在,春 天却如此真实地到来了。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
⑤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的变更啊! ⑥面对着那带露浅笑的小巧面孔,我不禁想起不算太长的生命旅程中,经历的一次次艰 辛和喜悦——那声在雪地深处响起的微弱而真切的轻声呼唤,那双在我快要绝望地放弃时 伸来的援助之手,那盏在我只想躺在地上,不愿再起来行走时燃旺的温暖明灯…….这样简单 而真实的关爱,这些微弱而深刻的光芒,曾像这朵首先来到春天的鮮鲜花一样,激励着我再 次奋然前进。对于我们平凡而卑微的生命来说,这,该是多么令人欣悦、感恩的幸福啊! ⑦又想起去年夏天,在涪江边散步时的情形,流经我身边的这条著名河流,其实还算不 上什么壮阔,也许,只有在它历尽干辛万苦,抵达遥远的嘉陵江,并汇入长江后,才会令人 想起诸如伟大、雄浑之类的赞美言辞。但我知道,我凊楚地知道,在更为遥远的另-一个地方 在它的源头,那叫雪宝顶的冰峰间,它又是怎样一点一滴地聚敛着微弱的生命。就像我知道, 这来到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在开放出令人兴奋的绚丽光彩前,它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血泪艰 辛。 ⑧其实,在任何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 正因为那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 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顶。而那峰顶,也只有经过期待和 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14.“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为什么使作者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颤栗”?(6分) 15.“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的含意是什么?(5分 16.文章的题目是“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作者在第六、七两段却不惜用大量笔墨来写记忆中 的另一些事情,请分析这样写会产生怎样的效果。(6分) 17.本文作者借“春天的第一朵鲜花”要告诉我们的哲理是什么?(5分 六、(15分) 18.大多数中国人喜欢喜剧,不喜欢悲剧:认为大团圆是喜剧,非大团圆是悲剧。但也有作 家写出了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你所学的高中课文,或你熟悉的中外文学作品,还有哪 些是写悲剧(不团圆)的? 请仿照例句,紧扣“不肯大团圆”,再写两个句子。(5分)
⑤这是怎样一种令人感动的变更啊! ⑥面对着那带露浅笑的小巧面孔,我不禁想起不算太长的生命旅程中,经历的一次次艰 辛和喜悦——那声在雪地深处响起的微弱而真切的轻声呼唤,那双在我快要绝望地放弃时 伸来的援助之手,那盏在我只想躺在地上,不愿再起来行走时燃旺的温暖明灯……这样简单 而真实的关爱,这些微弱而深刻的光芒,曾像这朵首先来到春天的鲜花一样,激励着我再一 次奋然前进。对于我们平凡而卑微的生命来说,这,该是多么令人欣悦、感恩的幸福啊! ⑦又想起去年夏天,在涪江边散步时的情形,流经我身边的这条著名河流,其实还算不 上什么壮阔,也许,只有在它历尽千辛万苦,抵达遥远的嘉陵江,并汇入长江后,才会令人 想起诸如伟大、雄浑之类的赞美言辞。但我知道,我清楚地知道,在更为遥远的另一个地方, 在它的源头,那叫雪宝顶的冰峰间,它又是怎样一点一滴地聚敛着微弱的生命。就像我知道, 这来到春天的第一朵鲜花,在开放出令人兴奋的绚丽光彩前,它所经历的痛苦挣扎和血泪艰 辛。 ⑧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 正因为那苦痛和艰辛,那博大,那辉煌,才更令人敬慕、向往、尊崇。就像我们的生命,是 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涉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顶。而那峰顶,也只有经过期待和 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14.“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为什么使作者产生了“一种莫名其妙的激动和颤栗”?(6 分) 15.“这朵鲜花,也如此真实地到达春天,到达我的血液和灵魂了”的含意是什么?(5 分 16.文章的题目是“春天的第一朵鲜花”,作者在第六、七两段却不惜用大量笔墨来写记忆中 的另一些事情,请分析这样写会产生怎样的效果。(6 分) 17.本文作者借“春天的第一朵鲜花”要告诉我们的哲理是什么?(5 分 六、(15 分) 18.大多数中国人喜欢喜剧,不喜欢悲剧;认为大团圆是喜剧,非大团圆是悲剧。但也有作 家写出了震撼人心的悲剧作品。你所学的高中课文,或你熟悉的中外文学作品,还有哪 些是写悲剧(不团圆)的? 请仿照例句,紧扣“不肯大团圆”,再写两个句子。(5 分)
例句:关汉卿不肯大团圆,痛陈窦娥的冤情,控诉了封建吏治的黑暗 例 19.请仔细思考下则材料的寓意,试着补写一个结论。(不超过10个字)(4分) 有一种动物,名叫蛰蹶,前腿如鼠,后腿如兔,长短不一的腿使它前进维艰,但它却 经常用自己的利齿采噬植物给一种叫跫跫距虚的动物。跫跫距虚没有牙齿,却有强壮的 四肢。于是山火来时,跫跫距虚便把蛰蹶负于背上,共同逃难。 20.根据横线前后的语意和横线前给出的句子的句式写出两个句子,填写在横线上。(句式 基本一致即可)(6分)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距离为人们留下了空间,如悠悠 的远山,沉沉的夜空; 美丽是善于发现者心灵的常客,也只有内心敏感的人,才拥有绚烂的人生以及人生的美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的“我” 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的时候,无论看远方,还是看身边,鲁迅这句话都会让 我们想到很多…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例句:关汉卿不肯大团圆,痛陈窦娥的冤情,控诉了封建吏治的黑暗。 例 1. 。 例 2. 。 19.请仔细思考下则材料的寓意,试着补写一个结论。(不超过 10 个字)(4 分) 有一种动物,名叫蛰蹶,前腿如鼠,后腿如兔,长短不一的腿使它前进维艰,但它却 经常用自己的利齿采噬植物给一种叫跫跫距虚的动物。跫跫距虚没有牙齿,却有强壮的 四肢。于是山火来时,跫跫距虚便把蛰蹶负于背上,共同逃难。 20.根据横线前后的语意和横线前给出的句子的句式写出两个句子,填写在横线上。(句式 基本一致即可)(6 分) 遥远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距离为人们留下了空间,如悠悠 的远山,沉沉的夜空; 美丽是善于发现者心灵的常客,也只有内心敏感的人,才拥有绚烂的人生以及人生的美 丽。 七、(60 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这是鲁迅先生的一句话。这里的“我” 是指我们每个人自己,“我”的存在对所有的人和事物都有影响。当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越来越多元的时候,无论看远方,还是看身边,鲁迅这句话都会让 我们想到很多…… 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1.B(A项,犷一 guang;C项,晕(yin)车;D项,熨一yu) 2.B 3.A. 5.C[解析]错误项设置采用了“答非所问”法。题干问的是“秦朝铁路”,而当时并未 发现“车站”,车站只是下文专家的推断。其余每个选项意思都与原文相同,且都属于 “先进的交通设施” 6.A[解析]错误项设置采用了“偷换概念”法。“驰道”是“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在全 国建设”的“铁路网”,A项中所指的应该是河南南阳发现的“铁路”的修建目的 7.D[解析与D项有关信息是“汉朝长期分封诸侯,各地群众也没有长途运输的必要, 运输线变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铁路的必要性”。A项依据不当,驰道的布局设计是发 现了秦朝铁路遗迹后专家的推断,不一定正确:而且专家推断时现代铁路和高速公路的 复线式设计早已出现。B项找不到相关依据,文中只说了秦始皇“车同轨”的措施理解, 并不意味着用秦朝技术来取代各国技术。C项,据“而且秦始皇自己的车子用六匹马来 拉,这和普通的一匹或两匹马拉的车子车轮间距显然不会相同”和文中关于“铁路”用 途的解说,可见,“铁路”不是专为秦始皇专车而修,两者的间距当不相同 8.C(应是“由北向南”) 9.9.D 10.C(杨业是被奸臣逼迫,不得不战,不得不先死,表明清白和勇敢不是主要的) 11.见译文画线处。(10分) 12.(8分)[解析](1)(3分)首颔联为一层,颈尾联为一层。(1分)首颔联描绘了 现实中的拂晓扬帆,旅途开始,百舸争流,客商煕来攘往的繁忙景象,这是实写:(1 分)颈尾联描绘了想象中的天台石桥胜迹,赤城尖顶璀璨的美丽景象,这是虚写。(1 分 (2)(5分)“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诗句用了想象和联想的表现方法(虚写) (2分)。眼前出现的一片霞光引起了诗人一个动人的联想: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 璀璨美丽,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在诗人的想象中,映红天际的不是朝霞
参考答案 1.B (A 项,犷一 guǎng;C 项,晕.(yùn) 车 ;D 项,熨一 yù ) 2.B 3.A. 4.A. 5. C [解析]错误项设置采用了“答非所问”法。题干问的是“秦朝铁路”,而当时并未 发现“车站”,车站只是下文专家的推断。其余每个选项意思都与原文相同,且都属于 “先进的交通设施”。 6. A [解析]错误项设置采用了“偷换概念”法。“驰道”是“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在全 国建设”的“铁路网”,A 项中所指的应该是河南南阳发现的“铁路”的修建目的。 7. D [解析]与 D 项有关信息是“汉朝长期分封诸侯,各地群众也没有长途运输的必要, 运输线变短,也因此失去了修建铁路的必要性”。A 项依据不当,驰道的布局设计是发 现了秦朝铁路遗迹后专家的推断,不一定正确;而且专家推断时现代铁路和高速公路的 复线式设计早已出现。B 项找不到相关依据,文中只说了秦始皇“车同轨”的措施理解, 并不意味着用秦朝技术来取代各国技术。C 项,据“而且秦始皇自己的车子用六匹马来 拉,这和普通的一匹或两匹马拉的车子车轮间距显然不会相同”和文中关于“铁路”用 途的解说,可见,“铁路”不是专为秦始皇专车而修,两者的间距当不相同。 三、(12 分) 8. C(应是“由北向南”) 9. 9. D 10.C(杨业是被奸臣逼迫,不得不战,不得不先死,表明清白和勇敢不是主要的) 11.见译文画线处。(10 分) 12.(8 分)[解析](1)(3 分)首颔联为一层,颈尾联为一层。(1 分)首颔联描绘了 现实中的拂晓扬帆,旅途开始,百舸争流,客商熙来攘往的繁忙景象,这是实写;(1 分)颈尾联描绘了想象中的天台石桥胜迹,赤城尖顶璀璨的美丽景象,这是虚写。(1 分) (2)(5 分)“坐看霞色晓, 疑是赤城标”诗句用了想象和联想的表现方法(虚写) (2 分)。眼前出现的一片霞光引起了诗人一个动人的联想:朝霞映红的天际,是那样 璀璨美丽,那大约就是赤城山的尖顶所在吧!在诗人的想象中,映红天际的不是朝霞, 2 0 0 8 1 1 2 6
而当是山石发出的异彩,表现了诗人陶然神往的心情,想象绚丽。(3分)。还可以从 余韵效果来分析。诗人“看”到的并不是“赤城”,只是诗人那么猜想罢了。如果说首 句由“望”引起的悬念到此已了结,那么“疑”字显然又引起新的悬念,使篇中无余字 而篇外有余韵,写出了旅途中对名山向往的心情,十分传神。还可从孟诗语言质朴传神 的特点来赏析。(说出表现手法2分,能具体加以分析3分。意对即可得分。能很好地 答出某一方面即可。) 13.(5分)答案:(1)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便胜却人间无数佳期如梦忍顾鹊 桥归路 (2)得道者多助迢迢牵牛星独怆然而涕下此情可待成追忆弊在赂秦 ①矮小、脆弱的小花,报告了春天的到来;②小花经历了痛苦与艰辛;③小花激励作者 奋然前进。(每小点2分) 15.如此脆弱(或平凡卑微)的生命却能坚强结实地挺过无数痛苦和艰辛到达春天,花儿创 造的博大的辉煌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脆弱,1分;经过痛苦、艰辛,2分;博大的 辉煌,1分;震撼了我的心灵,1分。意思贴近可酌情给分) 16.运用联想,使文章内容丰富,使“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的形象更鲜明,强调了作者的感 受和感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手法1分;内容丰富,1分;形象鲜明,1分;强调 感受和感悟,1分;突出主旨,2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臧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意思对 即可(5分) 18.曹雪芹不肯大团圆,描写宝黛爱情悲剧,昭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落。鲁迅不肯大团圆,描 写祥林嫂的惨死,昭示了国民精神的麻木(或封建礼教的吃人本性)。(句式上不要求 严格一致,可宽泛一些,侧重内容上揭示悲剧的价值。每例2分,共4分) 19.结论:取长补短才能成功。(4分) 20.示例:短暂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时间为人们截取了最美的一瞬,如一现的昙花,路边 的邂逅:朦胧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模糊给人们衬出的是一个生动的轮廓,如月下的荷 花,天上的流云;逝去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人们永不能再的惆怅,如童年的欢 乐,理想的破灭。(写两个句子,每句3分,句式基本一致即可) 附参考译文 杨业是并州太原人。父亲杨信,担任后汉麟州刺史。杨业少年时性格豪爽,不拘小节, 喜欢仗义行侠,善于骑马射箭,喜爱打猎。每次打猎,所得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杨业曾 对他的同伴说:“我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 他青年时代奉事北汉皇帝刘崇,但任保卫指挥使,并凭勇猛矫健而闻名。经过多次提升以后, 出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在战争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 宋太宗亲征北汉至太原,平日早就听说杨业的名声,曾经出重金想购求他。不久,太原 城在宋军的包围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势危在旦夕,杨业劝北汉主刘继元主动投隆,以保全 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刘继元投隆后,宋太宗派遣宫中的使者召见杨业,十分高兴,让杨业 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出征北汉的)大军凯旋后,又加授杨业郑州剌史之职。宋太宗认为 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富有经验,又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駐洎兵 旱。正当契丹军队侵入 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代州北面的西陉寨出发,从小路赶到雁门关的北口,由北 向南从契丹军队的背后发动攻击,将契丹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因立有战功,杨业被升为云州 观察使,仍兼管郑州、代州之事。从此,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退兵逃走 雍煕三年(986),宋朝军队开始了对契丹的大举征伐,任命忠武军节度使潘美担任云 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令杨业为潘美的副手,然而打了败仗。不久,宋太宗下诏书,要将云
而当是山石发出的异彩,表现了诗人陶然神往的心情,想象绚丽。(3 分)。还可以从 余韵效果来分析。诗人“看”到的并不是“赤城”,只是诗人那么猜想罢了。如果说首 句由“望”引起的悬念到此已了结,那么“疑”字显然又引起新的悬念,使篇中无余字 而篇外有余韵,写出了旅途中对名山向往的心情,十分传神。还可从孟诗语言质朴传神 的特点来赏析。(说出表现手法 2 分,能具体加以分析 3 分。意对即可得分。能很好地 答出某一方面即可。) 13.(5 分)答案:(1)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便胜却人间无数 佳期如梦 忍顾鹊 桥归路 (2)得道者多助 迢迢牵牛星 独怆然而涕下 此情可待成追忆 弊在赂秦 14.①矮小、脆弱的小花,报告了春天的到来;②小花经历了痛苦与艰辛;③小花激励作者 奋然前进。(每小点 2 分) 15.如此脆弱(或平凡卑微)的生命却能坚强结实地挺过无数痛苦和艰辛到达春天,花儿创 造的博大的辉煌深深震撼了我的心灵。(脆弱,1 分;经过痛苦、艰辛,2 分;博大的 辉煌,1 分;震撼了我的心灵,1 分。意思贴近可酌情给分) 16.运用联想,使文章内容丰富,使“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的形象更鲜明,强调了作者的感 受和感悟,突出了文章的主旨。(手法 1 分;内容丰富,1 分;形象鲜明,1 分;强调 感受和感悟,1 分;突出主旨,2 分。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17.其实,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掩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意思对 即可(5 分) 18.曹雪芹不肯大团圆,描写宝黛爱情悲剧,昭示了封建家族的衰落。鲁迅不肯大团圆,描 写祥林嫂的惨死,昭示了国民精神的麻木(或封建礼教的吃人本性)。(句式上不要求 严格一致,可宽泛一些,侧重内容上揭示悲剧的价值。每例 2 分,共 4 分) 19.结论:取长补短才能成功。(4 分) 20.示例:短暂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时间为人们截取了最美的一瞬,如一现的昙花,路边 的邂逅;朦胧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模糊给人们衬出的是一个生动的轮廓,如月下的荷 花,天上的流云;逝去的东西是美丽的,因为它留给人们永不能再的惆怅,如童年的欢 乐,理想的破灭。(写两个句子,每句 3 分,句式基本一致即可) 附参考译文: 杨业是并州太原人。父亲杨信,担任后汉麟州刺史。杨业少年时性格豪爽,不拘小节, 喜欢仗义行侠,善于骑马射箭,喜爱打猎。每次打猎,所得猎物总要比同伴多一倍。杨业曾 对他的同伴说:“我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 他青年时代奉事北汉皇帝刘崇,但任保卫指挥使,并凭勇猛矫健而闻名。经过多次提升以后, 出任北汉建雄军节度使。在战争中多次立功,所到的地方每战必胜,北汉人都称他为“杨无 敌”。 宋太宗亲征北汉至太原,平日早就听说杨业的名声,曾经出重金想购求他。不久,太原 城在宋军的包围下已成了一座孤城,形势危在旦夕,杨业劝北汉主刘继元主动投隆,以保全 太原城中百姓的生命。刘继元投隆后,宋太宗派遣宫中的使者召见杨业,十分高兴,让杨业 担任右领军卫大将军。(出征北汉的)大军凯旋后,又加授杨业郑州刺史之职。宋太宗认为 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富有经验,又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正当契丹军队侵入 雁门关,杨业率领部下数千骑兵从代州北面的西陉寨出发,从小路赶到雁门关的北口,由北 向南从契丹军队的背后发动攻击,将契丹军队打得一败涂地。因立有战功,杨业被升为云州 观察使,仍兼管郑州、代州之事。从此,契丹军队一看见杨业的军旗,就立即退兵逃走。 雍熙三年(986),宋朝军队开始了对契丹的大举征伐,任命忠武军节度使潘美担任云、 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令杨业为潘美的副手,然而打了败仗。不久,宋太宗下诏书,要将云